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50.50 KB
- 文档页数:3
恩替卡韦治疗5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对2008年6月~ 2011年6月50例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恩替卡韦治疗12个月,分析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病毒血清学(乙型肝炎病毒dna、hbeag)和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12个月后,5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谷丙转氨酶复常41例,谷丙转氨酶复常率为82.0%,谷草转氨酶复常36例,谷草转氨酶复常率为72.0%,hbeag转阴9例,hbeag转阴率为18.0%,hbeag血清学转阴7例,hbeag血清学转阴率为14.0%,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转阴31例,dna转阴率为62.0%。
治疗期间,所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包括腹泻5例(10.0%)、消化不良4例(8.0%)、恶心呕吐4例(8.0%)、疲劳3例(6.0%)和腹痛2例(4.0%)。
结论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肝酶复常率、hbeag及乙型肝炎病毒dna转阴率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高效安全等优点。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复常率;转阴率[中图分类号] r51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4-65-02慢性乙型肝炎主要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机体免疫功能造成自身损伤引起,目前认为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是控制病毒繁殖及阻断病情进展的关键,对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及肝酶dna达到一定水平者均应进行抗病毒治疗[1-2]。
恩替卡韦是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核苷类药物,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具有很强的抑制功能,较干扰素和拉米夫定显示出更高的复常率和转阴率[3-4]。
本研究采用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探讨探讨恩替卡韦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分析2008年6月~2011年6月治疗的50例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符合200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5],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106 cps/ml,血清谷丙转氨酶≥正常上限2倍且<正常上限10倍,排除甲、丙、丁和戊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药物性肝炎等。
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分析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1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89例。
参照组患者给予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研究组给予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2个月。
观察比较治疗3月、6月、9月、12月后HBV-YMDD变异情况及HBV-DNA水平的变化。
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各期的变异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转阴率无差异(P>0.05),治疗6个月、9个月、12个月后研究组各期均高于参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HBV-DNA拷贝数下降幅度无差异(P>0.05),治疗6个月、9个月、12个月后研究组各期均高于参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恩替卡韦联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是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较好的治疗方法之一,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标签: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拉米夫定;治疗效果乙型肝炎(乙肝)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细胞损伤疾病,临床分为急性乙型肝炎与慢性乙型肝炎[1]。
乙型肝炎是流行最为广泛的一种疾病,据报道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10%~15%,该病较难治愈且易复发,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了极大地损伤,且对患者的生活也带去了极大地困扰,因此临床对乙型肝炎的预防及治疗十分重视。
在临床中,发现耐药造成了疗效降低及药物之间的交叉耐药给乙肝的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有效降低耐药基因出现已经成为了乙肝治疗研究领域的热点。
近年,联合用药治疗已逐渐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及认可,短期疗效十分显著,但长期效果还有待探讨[2]。
本次研究,选取了2014年8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78例,比较分析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4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1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12例,女性患者66例,年龄17~56岁,平均年龄为(38.8±4.5)岁。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讨分析恩替卡韦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收取HBV DNA为阳性的50例慢性乙型肝炎以及5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患,对其均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将治疗效果进行详细的阐述。
结果:CHB患者和肝硬化患者在治疗8周转阴率、ALT恢复水平比较(P>0.05),尤其在24周、48周以及96周,治疗效果更佳具有优势;同时CHB患者和肝硬化患者经过治疗后,AIb与TBIL水平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尤其是在48周以及96周CHB患者的治疗效果远远优于肝硬化患者;CHB患者不良反应14.00%与肝硬化患者8例16.00%比较(P>0.05)。
结论:恩替卡韦在CHB和肝硬化的治疗中,均具有较理想的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故该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恩替卡韦;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效果;分析据统计【1】,全球约3.5亿人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简称:HBV)后如未被清除,易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各种状况,大约15%-40%的慢性HBV感染者会发展为肝硬化和晚期肝病,一旦发展到肝硬化或晚期肝病,不仅在治疗上存在异常难度,而且同时提升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2】。
恩替卡韦是一种强效核苷类药物,具有抗病毒的特性,通过应用该种药物治疗乙型肝炎的抗病毒中已经取得了非常理想的疗效。
为此笔者将应用恩替卡韦对CHB和乙肝肝炎后肝硬化实施治疗,将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详细的阐述,同时更为日后的工作中提供丰富的经验,以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患者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4年收取HBV DNA为阳性的50例CHB以及5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年期间颁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3】中乙型肝炎以及乙型肝炎肝硬化诊断指标,所有患者临床详细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详细资料1.2符合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①无抗病毒药物史,同时患者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定期遵医嘱服药;②无精神类疾病。
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临床分析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008资料与方法2006年9月~2008年9月我院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7例,男25例、女12例;年龄19~62(39.8±9.7)岁;均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未接受过核苷类药物治疗,并排除肝硬化、肝癌及合并其他病毒性肝炎或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患者。
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史、肝功能、hbv血清标志物及hbv dna水平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方法:均签署受试者同意书。
治疗组应用恩替卡韦每次0.5mg,1次/日,口服;对照组应用拉米夫定(葛兰素史克公司产品)每次100mg,1次/日,口服。
疗程48周,每12周对患者进行1次观察和综合评价,观察内容包括hbv血清标志物、hbv dna定量及肝功能。
hbv血清标志物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hbv dna 定量检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肝功能指标采用ra-1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结果恩替卡韦对hbv复制的抑制能力明显优于拉米夫定。
治疗24周和48周时,恩替卡韦组和拉米夫定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50.00%、21.05%和83.33%、36.84%;hbeag转阴率分别为22.22%、5.26% 和11.11%、5.26%。
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与姚光弼等报道相一致。
治疗期间未发生与耐药相关的变异,和王贵强等报道相一致。
讨论etv是新一代的核苷类抗hbv药。
该药口服吸收迅速,组织分布广泛,肾脏内浓度较高,血浆蛋白合率和体内代谢率均较低,60%~80%以原形从肾脏排泄。
在体外实验中,etv极低浓度即可抑制hbv 复制,而其细胞毒性则很低,有着十分优良的选择性治疗指数。
其有效浓度的8000倍,才能对细胞造成毒性。
etv通过竞争性抑制hbv-dna 聚合酶及参与新的hbv-dna 链合成过程以终止新链合成,从而迅速显著地抑制hbv-dna 复制,使hbv-dna浓度下降,肝脏炎症减轻,促进肝功能的恢复,改善肝组织学。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比较分析其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血清ALT复常率的初始应答、HBeAg阳性患者治疗后转阴率和HBV-DNA水平不可检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恩替卡韦可有效抑制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肝炎病毒的复制和繁殖,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长期服用安全性高。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grace of entecavir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Methods 120 cases were selected in lin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the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6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60 cases,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serum ALT recovery rate,the initial response in HBeAg positive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negative rate and the level of HBV-DNA h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etection rate(P<0.05).Conclusion The replication andpropagation of entecavir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has good clinical efficacy and long-term safety.
Key words:Entecavir;Chronic hepatitis B
慢性乙型肝炎是指人感染乙肝病毒(HBV)后,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
该病的治疗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的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和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等,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和抗氧化、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最关键的。
恩替卡韦是一种新型的抗乙肝病毒的一线药物,近几年来已被广泛应用。
为进一步了解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现选取78例CHB患者分两组进行疗效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入选标准:①年龄<65岁,性别不限,均符合200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即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的表现;②未接受过核苷类药物或干扰素抗病毒治疗;③符合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的使用指证;④同意接收药物治疗。
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②已知对恩替卡韦过敏者;③合并有其他严重的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者;④存在其它嗜肝病毒重叠感染者。
本组临床资料选自2014年1月~9月我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男性76例,女性44例,年龄18~64岁,病程6个月~4年。
1.2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及症状体征严重程度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恩替卡韦片(商品名:博路定,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5mg/次,1次/d;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片(商品名:贺普丁,葛兰素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0mg/次,1次/d。
48w为1个疗程。
1.4疗效观察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血清ALT复常率的初始应答、HBeAg 阳性患者治疗后转阴率和HBV-DNA水平,治疗结束时评价临床疗效。
1.5不良反应记录观察头晕头痛、恶心、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并随时记录。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chi-square test,等级资料比较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血清ALT复常率和HBV-DNA水平不可检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所有病例均没有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有2例出现一过性的轻微头痛、恶心,但并没有终止治疗;对照组2例恶心,1例乏力、两例腹泻。
3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主要由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病毒通过介导T细胞对患者机体产生细胞免疫的方式来损伤肝细胞。
CHB是一种严重的进展性疾病,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最终会死于该病感染所致的肝衰竭、乙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
恩替卡韦是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对乙肝病毒多聚酶具有抑制作用,被认为是目前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最强的药物,而且其发生耐药率极低。
在我国,恩替卡韦已被批准用于治疗肝功能代偿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
本研究表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较少,耐药率相对较低[1-3]。
参考文献:
[1]夏淑林.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1,14(3):183.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06:33(1):2-11.
[3]刘仕敬.五种乙肝抗病毒药物的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2008,24(7):21-22.
[4]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传染病信息,2000,13:141-150.编辑/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