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疾病教学
- 格式:ppt
- 大小:3.21 MB
- 文档页数:79
xxx学校教学设计(2)缓解疼痛:疏通积乳,托起患乳、炎症早期热敷(3)控制感染和高热(4)健侧乳房允许哺乳时,要保持清洁,必要时检查乳汁内是否存在细菌,以避免患儿患胃肠炎。
(六)脓肿引流术后护理(七)心理护理(八)健康指导:正确哺乳、排空乳汁、注意卫生、积极预防第二节乳腺囊性增生病病人的护理―、病因病理与内分泌失调有关二、护理评估(―)健康史(二)身体状况:1•症状:乳房周期性胀痛2•体征:乳腺弥漫性增生,肿块成圆形结节或片状,大小不(三)辅助检杳:乳腺钼靶x射线、B超(四)心理社会状况,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以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三、处理原则(一)非手术治疗主要是观察和对症治疗(二)手术治疗:对疑有恶变可能者,要提取病理组织进行检杳,证实有不典型上皮增生者,应米取手术。
四、护理诊断(一)慢性疼痛与内分泌失调导致乳腺实质过度增生有关(二)知识缺乏:缺乏乳房自检知识五、护理措施减轻疼痛(一)托起乳房(二)心理护理(三)指导病人遵医嘱给药健康指导指导病人学会乳房自杳的方法,若乳房肿块有异常变化,及早就医。
第三节孚乳房良性肿瘤病人的护理孚乳房纤维腺瘤是女性常见的乳房肿瘤,好发年龄20-25岁,乳管内乳头状瘤多见于40-50岁的经产妇。
一、病因和病理1•乳房纤维腺瘤2•乳管内乳头状瘤二、护理评估1•健康史2•身体状况:(1)乳房纤维腺瘤:症状:病人多为偶然发现乳房无痛性肿块,体征:乳房右上限触及单发圆形或卵圆形肿块,肿块表面光滑、质地较硬。
(2)乳管内乳头状瘤:症状:乳头溢液,多为血性,也可为暗棕色或黄色。
体征:推压肿块时乳头有血性溢液。
三、辅助检杳1•乳房纤维腺瘤:乳腺钼靶X线射片,活组织病理检杳2•乳管内乳头状瘤:乳管镜检杳、乳腺导管造影四、心理社会状况五、处理原则有恶变可能性的应尽早手术切除。
六、常见护理诊断1•疼痛与手术有关2•焦虑与乳房肿块和乳头溢液有关。
七、护理措施手术病人多不需要住院,住院后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清洁。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急性乳腺炎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掌握急性乳腺炎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3)熟悉急性乳腺炎的预防措施。
2. 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识别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症状。
(2)能够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能够进行有效的护理和健康教育。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乳腺炎患者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2)提高学生对乳腺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3)增强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急性乳腺炎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
2. 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鉴别诊断。
3. 急性乳腺炎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4. 急性乳腺炎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
5. 急性乳腺炎的预防措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急性乳腺炎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因、诊断和治疗措施。
3. 模拟操作法: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乳腺炎患者的护理操作,提高实践技能。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急性乳腺炎的预防措施和护理要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案例引入急性乳腺炎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1)急性乳腺炎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
(2)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鉴别诊断。
(3)急性乳腺炎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因、诊断和治疗措施,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4. 护理操作:在模拟环境中进行乳腺炎患者的护理操作,如乳腺按摩、敷贴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急性乳腺炎的预防措施和护理要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6. 总结:总结急性乳腺炎的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2. 案例分析能力:评价学生对病例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3. 护理操作技能:评价学生在模拟环境中的护理操作能力。
教学设计教案主题:___________ 乳房疾病__________ 学科类别:中医外科学. 教材名称:《中医外科学》(陈红风主编)一授课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教学设计表六、学习资源1、教材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陈红风主编.《中医外科学》,第六章第八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2、网上教学平台通过中医外科学课程中心互动平台,课下展开讨论,实现生生间、师生间互动。
3、相关文献资料①知网、万方等数据库的灵活使用,和资料查询②古籍《外科正宗》《疡科心得集》等其中关于乳腺疾病的记载。
七、教学反思“教是为了不教”,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课程教学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授课过程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独立的分析、探索、质疑、创新,教师从授课者转变为学习的管理者和辅导者。
本次课采用BOPPPS模块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即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中医外科学已经进入到病种的学习,故在教学过程中,一是使用案例式教学法,将临床实际案例引入到课堂中,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学生可以通过案例注意丹毒的发病多与足癣相关,引起学生对足癣这种常见疾病的重视。
案例讨论也能检验学生对学习的掌握程度,方便教师了解学情,教师除了制定学习目标外,还应该了解目标实现情况,有助于做出相对合理的学情分析和形成性评价。
二是使用问题一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阳症疮疡的基本病因病机、外科部位辨证的学术思想,这些是封闭式问题,课堂中对封闭式问题的提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回顾既往知识点,同时能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整合,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而课后思考题中对“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尔”观点的看法属于开放性问题,这类问题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自主思考,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能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O通过实际病例图片,启发学生对外治操作方法的选择,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乳腺外科疾病的基本概念、常见类型、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2. 能力目标:掌握乳腺外科疾病的诊治原则,提高临床诊疗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对乳腺疾病患者的关爱,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
教学重点:1. 乳腺疾病的分类及常见类型。
2. 乳腺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教学难点:1. 乳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 乳腺外科手术的基本原则及术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哪一方面的知识?请大家谈谈对乳腺疾病的了解。
2. 引导:乳腺疾病是女性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学习乳腺外科疾病诊治概述。
二、讲授新课1. 乳腺疾病的分类及常见类型- 乳腺良性肿瘤: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等。
- 乳腺恶性肿瘤:乳腺癌、乳腺肉瘤等。
2. 乳腺疾病的临床表现- 乳房肿块:多为单侧、无痛、质硬、活动度差。
- 乳头溢液:多为血性、浆液性或水样。
- 乳房疼痛:多为周期性、与月经有关。
3. 乳腺疾病的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注意乳房形状、大小、肿块质地、活动度等。
- 影像学检查:乳腺超声、乳腺钼靶、MRI等。
- 病理检查:穿刺活检、手术切除等。
4. 乳腺疾病的诊治原则-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针对不同类型的乳腺疾病,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
5. 乳腺外科手术的基本原则及术式- 术前准备:完善各项检查,制定手术方案。
- 术中操作:严格无菌操作,注意解剖层次。
- 术后护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
三、课堂讨论1. 乳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哪些?2. 乳腺外科手术有哪些术式?3. 如何提高乳腺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四、课堂小结1. 总结乳腺疾病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诊治原则。
2. 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乳腺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2. 结合临床案例,分析乳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乳腺外科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2. 熟悉乳腺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3. 了解乳腺疾病的常见类型及其临床表现。
4. 掌握乳腺疾病的诊断、治疗原则及手术方法。
教学重点:1. 乳腺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2. 乳腺疾病的常见类型及诊断。
3. 乳腺肿瘤的手术方法。
教学难点:1. 乳腺疾病的鉴别诊断。
2. 乳腺肿瘤的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关注乳腺健康。
2. 介绍乳腺外科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二、教学内容1. 乳腺解剖与生理功能- 介绍乳腺的解剖结构,包括腺体、导管、脂肪组织等。
- 讲解乳腺的生理功能,如分泌乳汁、参与内分泌调节等。
2. 乳腺疾病的常见类型及诊断- 介绍乳腺疾病的常见类型,如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肿瘤等。
- 讲解乳腺疾病的诊断方法,如乳腺超声、乳腺钼靶、乳腺MRI等。
三、案例分析1.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乳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
2. 讨论乳腺疾病的预防措施。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乳腺健康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乳腺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第二课时一、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强调乳腺肿瘤的手术方法。
二、教学内容1. 乳腺肿瘤的手术方法- 介绍乳腺肿瘤的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
- 讲解乳腺肿瘤的手术方法,如乳腺肿块切除术、乳腺根治术、乳房重建术等。
2. 乳腺肿瘤的术后护理- 介绍乳腺肿瘤术后患者的护理要点,如伤口护理、饮食调理、心理疏导等。
三、案例分析1.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乳腺肿瘤的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
2. 讨论乳腺肿瘤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乳腺肿瘤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护理。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乳腺外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情况等。
乳腺疾病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乳腺疾病的常见类型、症状、诊断方法和预防措施。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乳腺疾病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2. 难点:如何进行乳腺疾病的自我检查。
三、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资料。
四、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乳腺疾病。
大家知道乳腺疾病都有哪些吗?
生:乳腺癌?
师:对,乳腺癌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还有乳腺增生等。
那乳腺疾病有什么症状呢?
生:可能会有乳房肿块吧?
师:没错,像乳房疼痛、肿块,还有乳头溢液等都可能是乳腺疾病的症状。
那怎么诊断乳腺疾病呢?
生:去医院做检查?
师:对呀,像乳腺超声、钼靶这些检查都很常用。
那我们自己平时能做点什么来预防乳腺疾病呢?
生:保持心情好?
师:这是一方面,还有要注意合理饮食、规律作息,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自我检查。
下面我来给大家讲讲怎么自我检查。
(详细讲解自我检查的方法和步骤)
师:都学会了吗?
生:学会了。
师:那好,以后大家要记得定期自我检查哦。
五、教学反思
通过师生对话的形式,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较好地掌握乳腺疾病的相关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复杂的概念可以进一步解释清楚,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同时,要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自我检查的训练。
乳房疾病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节,内容设计合理,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内容上本章分为三大块本章内容分6常见乳房疾病。
根据以上分析本节应分乳房的查体;3.即:1.乳房的解剖、生理、功能;2.为三课时进行。
在课程的组织形式上,通过教师的指导,以学生参与为主,引导学生通过亲自实践和角色扮演,认识乳房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措施。
让学生在对乳房解剖、生理以及常见疾病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激发其针对具体病例进行分析、诊断、治疗的综合能力。
教材分析【教材内容】乳房疾病属于《外科学》第8版——第23章。
该章节有6小节,内容详尽,排序合理,但内容较多。
若单独分开进行疾病逐一介绍,不利于理解和掌握,缺乏紧密的纵向联系。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乳房的解剖与生理;(2)使学生掌握乳房和腋窝检查的方法;(3)使学生掌握常见乳房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技能目标能掌握乳房和腋窝的查体方法,培养学生对常见乳房疾病诊治的能力。
情感目标 3.通过该章节的学习,能了解乳房查体对早期诊断乳腺癌的重要性;通过社会名人的具体病例,激发学生对乳房疾病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乳房、腋窝的正确检查方法;乳腺癌的诊治。
2.教学难点:(1)乳房、腋窝的查体内容、不同体位的运用以及正确手法;(2)乳腺癌的辅助检查、综合治疗的策略。
学情及学法指导(一)学情分析:授课对象基础理论知识较好,接受能力较强。
但由于在前期学习中都较多局限于理论知识,临床实践经验缺乏,故实际操作能力、分析能力还十分欠缺。
本章节内容,由于涉及乳房这一敏感器官,学生们可能出现害羞、躲避、畏缩的情绪或行为。
(二)学法指导采用病例导入式、启发式、互动性教学,利用PPT、视频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结合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模式来由浅入深、由抽象到具体、由理论到实践地进行教学。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直观性教学、实践性教学,通过纵横两条线,将乳房正常生理解剖和乳房常见疾病融汇贯通,多采用讨论、示范、启发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参与互动的临床模拟实践。
齐鲁医药学院教案(20 —20 学年第学期)所在单位: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新汶中心医院教研室:外科学课程名称:乳房疾病授课班级:授课教师:职称:教材名称:外科学20年月日教案首页(一)教学过程详解【引入】教师提问:你们认识图内的明星吗?她们和我们今天上课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左图为安吉丽娜朱莉,因基因检测预知乳腺癌未来发生风险高,而进行了预防性的乳房切除;右图为陈晓旭,因患乳腺癌去世。
教师引入授课内容:乳房疾病和女性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患乳腺癌是否非常可怕?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设计意图:通过著名的女影星患乳房疾病的实例,迅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新课学习】乳房解剖、生理、功能开放式提问:乳房有哪些功能?深入提问:结合乳房功能,谈谈你对“切除乳房会给女性带来怎样的伤害”这一问题的认识。
视频展示:播放乳房结构和功能的视频并进行讲解。
解析要点:乳房切除后,可能给女性带来身体、社会、心理、家庭上的多重伤害。
安吉丽娜朱莉切除乳房后,与丈夫的关系开始恶化;陈晓旭患乳腺癌后出家。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互动教学更能加深学生对乳房功能的认识。
查体方法PPT展示与学生互动:请大家注意我的乳房触诊手法,轻柔,深触,勿捏。
模仿操作:请大家和我一起做这样的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教师查体动作的模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其对正确查体手法的掌握。
常见乳房疾病的诊治解读常见乳腺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角色扮演:邀请三组(每组两位学生)同学,分别演病人和医生,要求模仿门诊就医场景,内容包括问诊、查体、诊治计划,病人需要提供合理的病情,医生进行查体,给予相应诊治处理。
学生演练:三组分别操练哺乳期乳腺炎、乳房良性肿块以及乳腺癌三种疾病的就诊。
教师提问:大家就刚才同学们的问诊内容有何疑义?他们的查体有何处需要改正的?模拟医生的同学给予这样的诊治计划,你们觉得合理吗?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乳房查体、常见乳房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治的理解。
年级:小学五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乳腺癌的基本知识,提高对乳腺癌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关爱自己和他人健康的意识。
3. 增强学生关注社会、关爱生命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 乳腺癌的定义和危害。
2. 乳腺癌的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乳腺癌的严重性。
2. 培养学生关爱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乳腺癌?乳腺癌对我们有什么危害?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二、讲授新课1. 介绍乳腺癌的定义: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发生在乳腺组织。
2. 讲述乳腺癌的危害:乳腺癌会导致乳房疼痛、肿块、乳头溢液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3. 分析乳腺癌的病因:乳腺癌的病因有很多,如遗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
4. 介绍乳腺癌的预防措施:a. 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压力。
b.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高热量食物。
c. 保持适度的运动,增强体质。
d. 定期进行乳腺检查。
三、课堂互动1. 教师提问:如果你发现身边有人患有乳腺癌,你会怎么做?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
3. 教师总结:关爱他人,从关爱自己的健康开始。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乳腺癌的严重性,呼吁大家关爱自己和他人健康。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讨论如何预防乳腺癌。
2. 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乳腺癌的科普文章,分享给同学和老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乳腺癌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乳腺癌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健康,关爱他人。
通过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课后作业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乳腺癌病案教学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女性中尤为常见。
针对乳腺癌的病案教学,可以帮助医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的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从病例角度出发,介绍乳腺癌的病情分析和治疗经验。
病案基本信息患者姓名:李某性别:女年龄:49岁主诉:右乳肿块,伴乳房疼痛既往病史:无病史回顾与体格检查李某于3个月前发现右乳房肿块,并伴有不规则的乳房疼痛。
邻近乳腺深层淋巴结肿大。
早期右乳房侵蚀性导管癌,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逐渐发展。
体格检查发现右乳房明显肿大,乳头内陷,乳晕皮肤凹陷并有水肿。
乳腺深层肿大,质地硬。
颈部、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辅助检查结果乳腺超声检查显示右乳腺内有多个不规则肿块,右侧乳腺明显受侵蚀。
乳腺X线摄影显示右乳腺钙化点,乳腺造影显示局部受限鳞癌。
进一步通过核磁共振成像(MRI)确定乳腺癌的分期。
乳腺癌分期根据MRI结果及TNM系统,我们将李某的乳腺癌分期为Ⅲ期。
即:T3N1M0,原发肿瘤大于5厘米,腋窝有淋巴结转移,远处无转移。
治疗方案李某的乳腺癌属于Ⅲ期,需要综合应用多种治疗手段。
我们采用了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
具体治疗方案如下:手术治疗:李某接受右乳房切除术,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病理结果显示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局部放疗:根据病理结果,我们对李某进行了乳腺床以及腋窝区域的广泛放疗。
采用加速器进行治疗,每日照射一次,连续5天为一个周期,共计25次。
全身治疗:由于李某的病情较为晚期,我们决定采取术后辅助化疗。
选择方案为使用含有多种化疗药物的方案,如顺铂、去甲氧化酶等。
每三周一周期,连续6个周期。
恢复与转归术后李某密切观察术后伤口情况,进行相关护理,避免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化疗期间定期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并通过心理咨询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疼痛。
经过综合治疗,李某的乳腺癌得到了控制,术后无明显的复发迹象。
总结通过以上乳腺癌病案教学,可以了解到乳腺癌的特点、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