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3计划科技报告格式模板.doc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结题验收材料(一)项目结题总结报告项目名称:太阳剧烈活动与空间灾害天气项目编号:G2000078400起止年限:2000年— 2005年项目负责人:汪景琇研究员联系地址:北京朝阳区大屯路甲20号,邮编100012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要承担单位: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大学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所项目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制二〇〇五年十月1、项目结题基本信息表一973计划项目结题基本信息表项目编号:TG20000784002、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本项目着重研究太阳活动及其对人类生存的日地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太阳剧烈活动的成因,及在剧烈活动中爆发式增长的电磁辐射、高能粒子流、磁通量和磁化等离子体抛射对太阳风和行星际介质、磁层、电离层和高层大气的作用,从而形成空间灾害天气的物理过程,建立和发展空间天气预报的物理基础。
这是当代空间科学中最困难、最富挑战性和最能造福人类的多学科交叉的重大科学难题。
它适应面向21世纪的中国空间技术、空间探测乃至空间产业的重大需求,并将对宇宙科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带电物质与磁场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做出原创性的贡献。
这一项目是天文学、空间和地球科学相结合的基础研究项目。
它以奠定我国日地空间灾害天气预报的物理基础为国家目标,适应多学科交叉发展的趋势,聚焦于太阳的剧烈活动及其驱动的日地空间灾害天气的机理,力图在新的学科生长点取得原创性的科研成果。
按照计划任务书的构想,在这一研究中揭示的太阳变化和空间灾害天气的因果联系,形成的新的概念和理论,不但将为发展我国空间天气预报准备必要的科学基础,而且将为我国空间天气地基和空间观测网的建设等大科学工程做理论和概念准备。
2.1 主要研究内容1)太阳剧烈活动的能源来自磁场,系统地研究导致剧烈太阳活动如耀斑、日冕物质抛射(CME)的向量磁场结构、演化,取得定量的观测结果,以独立磁拓扑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理解和构筑唯象和数值模型,乃至物理模型,为理解剧烈太阳活动形成的物理机制和其中粒子加速等高能物理过程,为太阳活动预报提供物理基础。
973计划项目结题总结报告篇一:973课题的结题总结报告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课题结题总结报告项目编号:G00项目名称:农作物资源核心种质构建、重要新基因发掘与有效利用研究首席科学家:贾继增张启发课题编号:G07课题名称:水稻抗病基因克隆课题负责人:翟文学子课题负责人:翟文学彭开蔓(王石平)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华中农业大学电子信箱:wxzhai@,XX年9月30日一、计划任务完成情况本课题的预期目标是分离克隆2个水稻抗病基因。
我们已经按计划开展了研究工作,分别对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3、Xa4、xa5、xa13、Xa25(t)和Xa26以及抗稻瘟病相关基因进行了克隆研究。
目前已克隆并证实了Xa26基因;已克隆Xa4和xa5基因,即将证实其功能;精细定位了Xa3、xa13和Xa25(t)基因;获得了3个抗稻瘟病相关基因。
基本达到预期研究目标。
具体工作与取得的进展如下:1. 精细定位了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4和Xa26我们利用F2大群体,分别对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4和Xa26进行了遗传分析和精细遗传定位。
这两个基因都位于第11号染色体的长臂末端并紧密连锁。
涉及Xa4基因(Sun et al., XX, Theor. Appl. Genet. 106:683-687)和Xa26基因(Yang et al., XX, Theor. Appl. Genet. 106:1467-1472)遗传分析的工作已发表。
2. 分离克隆了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6我们采用图位克隆法从水稻品种明恢63中分离克隆了Xa26基因(专利申请号:02139212.9)。
序列分析发现这该基因编码LRR受体激酶类蛋白质。
研究还发现,无论是在苗期还是成株期携带Xa26基因的转基因水稻的抗谱比Xa26基因的供体水稻品种(明恢63)的抗谱显著增宽,抗性明显增强,说明遗传背景可能影响抗病主效基因的作用。
分离克隆Xa26基因的工作正在发表印刷之中(Sun et al., XX, Plant J., in press)。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年度总结报告项目编号:2007CB714300项目名称:工业生物技术的过程科学基础研究项目负责人:谭天伟课题编号:2007CB714303课题名称:生化反应过程放大原理与方法课题承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课题负责人:庄英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制2008 年 12 月 6 日填写说明1、统一用A4复印纸;2、封面用白色厚纸,请勿用塑料封皮;3、内容要双面印刷;4、按照给定格式编写,文字叙述部分用小4号仿宋字;5、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认真填写,文字叙述简明扼要、层次分明,一页不够可续页;6、请认真阅读格式后面的编写说明,按规定编写;7、要注意相关数据的一致性和平衡关系。
(限5000字左右)一、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计划任务完成情况、预期目标是否实现、所取得的突出进展等)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建立适合生物过程的新型放大方法和模型,即利用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原理,对生化反应过程开展科学问题研究,形成反映生物反应特性和反应器传递特性的直接放大理论,最终用于指导主要工业生物技术产品如有机醇、有机酸等大规模发酵过程,突破传统“实验室-小试-中试-工业”逐级放大的思路与方法,实现工业发酵过程的定量设计与直接放大。
课题组根据原定目标开展了下述研究,达到了原定的阶段性目标,并取得了一些突出进展。
课题组根据原定的科学问题研究思路,突破了原有仅从生理调控等单一机制进行工业生物过程研究的局限性,建立了生物反应器的生物学与工程学研究相结合的理论与方法,也即提出了在工业生物反应过程中存在着由细胞基因、代谢尺度所决定的细胞生理代谢特性和由反应器多相流混合系统所决定的环境特性,而本课题在生物学方面则是通过多尺度参数相关分析方法实现了细胞生理代谢特性的研究,在工程学方面通过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实现了反应器流场特性的研究,最终使生物和工程实现了有机结合,即工程操作满足了细胞代谢的需求,实现了跨尺度动态观察与分析,实现了工业生物过程的优化与放大。
5、主要学术骨干:按课题顺序列出特别注意:
项目参加人员同期参与承担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不得超过两项,其中作
为项目/课题负责人只能有1项。
每年工作时间为本人每年参加本项目研究工作的月数。
主要学术骨干在其它科技计划中承担的年工作量与参加本项目的年工作量的总和不得大于12个月。
承担行政领导职务的学术骨干必须充分考虑本人社会活动等工作,实事求是地填报工作时间。
6、承担单位:单位名称要规范;其承担的主要任务要简述,但必须体现该单位在项目中的作用。
九、经费概算
支出概算和来源概算必须同时编制。
项目概算编制应满足平衡公式:项目经费支出概算合计=项目经费来源概算合计。
十、项目首席科学家签字
项目首席科学家应在所有正式上报的项目计划任务书中亲笔签字。
十一、项目依托部门意见
如有多个项目依托部门要分别签字盖章。
国家科技计划重大成果报告表附件1国家科技计划重大成果报告表计划类别:项目名称:项目编号:成果名称:填报单位:填报日期:科学技术部二OO三年六月填写说明一、本表由项目承担单位填报,每个成果填一张表,在提交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年度执行情况报告表时一并提交。
二、重大成果系指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之一者的国家科技计划成果:①对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有重大影响。
②技术上有重大创新、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③有重大推广应用价值、产业化前景及经济效益显著。
三、表中所填各项内容务必客观、公正和准确。
四、报告成果若已制定转化及产业化方案的应提交复印件。
五、凡不填内容的栏目,均用“-”表示。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计划编号项目负责人E-mail 联系电话项目研究起始时间项目主要承担单位联系电话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机构名称联系电话项目所属国家科技计划*01 863计划;02科技攻关计划;03基础研究计划;04研究开发条件建设计划;05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
成果基本情况成果名称完成时间第一完成人成果归属单位成果分类01技术开发成果;02基础研究成果;03软科学成果成果形式01新技术;02新产品;03新工艺;04新材料;05新设计;06新装置;07计算机软件;08新品种(生物或矿产);09其他。
*有关国家科技计划类别的具体信息请参见附注《国家科技计划体系(3+2)》。
技术成熟度01实验室(或样品);02小试;03中试;04形成产品;05其他评估或验收情况01通过评估;02通过验收;03未通过评估或验收;04尚未申请成果登记情况01已登记;02未登记已登记成果登记号成果内容简介(300字以内)主要包括创新点、技术先进指标、应用领域和产业化前景分析专利申请授权名称类型国外专利国内专利号国别专利号申请授权续上页发表论名称刊物名称文专著著作权人发表(出版)时间取得技术标准名称国际标准号国家标准号国内行业标准号其它知识产权01计算机软件登记;02集成电路布图设计;03植物新品种登记;04其他简要说明项目承担单位意见项目负责人签字项目承担单位盖章月日科技部计划管理机构科技部计划管理机构盖章意见年月日注备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3+2)0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项目计划(863计划)02、国家科技攻关计划03、基础研究计划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计划(973计划)3)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04、研究开发条件建设计划1)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2)国家重大科学工程3)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计划4)科研条件建设5)科技基础性工作及社会公益研究专项6)国际科技合作计划7)软科学8)科普05、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1)星火计划2)火炬计划3)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4)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5)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6)科技兴贸行动计划7)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8)生产力促进中心9)大学科技园10)农业科技园区11)科研院所研究开发专项附件2国家科技计划重大成果发布申请表计划类别:项目名称:项目编号:成果名称:填报单位:填报日期:科学技术部二OO三年六月填写说明一、申请或推荐由科技部发布的国家科技计划成果必须提供以下资料:(1)国家科技计划合同或计划项目任务书复印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相关管理政策、法规汇编<一>国家973计划“中医辨证论治疗效评价方法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办公室2007年9月说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的研究目标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在更深的层面和更广泛的领域解决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
为保证我们承担的973计划-“中医辨证论治疗效评价方法基础理论研究”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管理办公室现将973计划相关管理政策、法规和规定汇编成册,以便项目各承担单位遵照执行。
注:本汇编不能代替有关部门正式下发文件目录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相关政策、法规一、973计划管理文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 (9)二、项目申报文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项目申报要求 (1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 (19)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项课题申请书编写提纲 (23)三、项目(课题)概算(预算)申报书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概算申报书 (26)国家科技计划课题预算申报书 (30)四、973计划项目(课题)任务书格式及编写说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计划任务书 (4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计划任务书调整方案 (5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任务书 (6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任务书调整方案 (72)五、973计划项目中期评估相关要求、规定 (79)六、973计划项目结题验收相关要求、规定973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办法 (105)973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材料报送要求 (126)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 (127)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133)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审行为准则与督查办法 (144)关于国家科研计划实施课题制管理的规定 (150)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人员管理的暂行办法 (155)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 (159)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成果管理的暂行规定 (164)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决定 (176)科技技术评价相关政策、法规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 (179)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 (184)科研经费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财务管理办法 (19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财务管理办法>补充规定 (204)科技部科技计划管理费管理试行办法 (207)科技部科技计划课题预算评估评审规范 (21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217)其他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 (226)落实财政预算管理改革要求进一步加强科技部科技经费管理和监督的意见 (230)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通知国科发基字[1998]543号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为规范和加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的立项与管理工作,我部制定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1中期评估文件编写提纲及要求(标题4号黑体,正文小4号仿宋体,A4纸、双面印刷,一、二、三、四各部分分别装订)一、项目中期总结报告1.项目组织落实情况①项目的总体思路和框架、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②课题设置的思路,课题之间的相互关系③研究队伍的组织与落实情况2.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①项目前两年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②计划任务完成情况③同国内外相关研究相比较,项目的研究工作的总体水平、突出进展、学术影响以及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评价④前两年研究工作对完成项目五年预期目标的作用和贡献3.项目组织管理、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措施和成效①项目的组织管理:包括项目内部的学术交流和数据共享情况等②研究队伍的总体状况:包括项目专家组、课题负责人的作用,年轻人才的培养等③经费使用情况4.项目中期总结评议情况①项目中期总结会议组织情况②项目中期总结专家名单③项目中期总结各课题评议结果及评议意见(附评议表和评议意见表复印件)5.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6.项目投入统计表(表1)和项目产出统计表(表2)7.项目首席科学家签字二、课题中期总结报告(按课题分列,每个课题5000字以内)1.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计划任务完成情况、预期目标是否实现、所取得的突出进展等)2.与国内外同类研究工作相比的创新性3.人才培养、合作交流、数据共享等方面的情况4.经费使用情况5.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包括研究计划的调整思路)6.课题负责人签字(向科技部上报时需承担单位签字盖章)三、项目计划任务书调整方案(格式见附件4,作为中期评估材料提交时不需要依托部门签字盖章)注意突出调整思路,包括:1.后三年如何进一步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中的重大关键问题开展工作,预期将会在哪些方面取得哪些突破。
2.根据整个项目和各课题前两年的进展情况,为实现项目的总体目标,如何对项目的研究内容和课题设置进行调整,哪些课题是支持的重点,各课题如何突出研究重点。
四、其它相关资料1.3-5篇代表性学术论文(包括已接受的论文)及被引用情况(不包括自引情况)2.973计划项目发表论文目录(表3)3.国际、国内科技发明专利目录(表4)及相关证书复印件(如果没有,可以不提供;专利应区分授权专利和申请专利)4.国际重要学术会议大会邀请报告目录(表5)5.国际重要学术组织的任职情况(表6)6.优秀中青年研究人才的培养情况(表7)7.项目所制定的内部管理条例注:表1—7从973计划管理系统中直接打印生成。
附件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中期财务自查报告计划名称:项目编号:项目名称:课题编号:课题名称:课题承担单位(公章):课题承担单位法定代表人(签章):课题负责人(签章):课题承担单位财务部门负责人(签章):年月日承诺书本课题中期财务自查报告,是课题负责人会同课题承担单位财务部门,在认真清理账目,核实拨款与支出数,正确计算课题实际成本的基础上完成的。
本单位法定代表人、财务部门负责人、本课题负责人保证自查报告各项内容真实、客观,并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法定代表人(签章):年月日财务部门负责人(签章):年月日课题负责人(签章):年月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中期财务自查报告编写提纲课题中期财务自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1.课题专项经费实际到位情况、使用情况,以及未能按预算执行的情况及原因;课题执行过程中发生的预算调整及报批情况。
课题总账情况表作为报告附件,并加盖单位财务专用章。
2.课题对外拨付经费情况,预算外外拨经费情况及原因说明。
外拨经费银行汇款单复印件作为报告附件,并加盖单位财务专用章。
3.设备购置情况,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的审核和发放情况。
设备明细账(单价5万元以上)作为报告附件,并加盖单位财务专用章。
4.课题自筹经费实际到位情况,若自筹经费未能及时到位说明原因。
自筹经费银行进账单复印件作为报告附件,并加盖单位财务专用章。
5.课题经费结余的数量、原因及使用计划。
6.课题承担单位内部经费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情况,包括经费是否单独核算,账目设置及管理等。
单位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纸质材料作为报告附件。
7.课题执行过程中预算执行及经费管理遇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及相关建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中期财务自查经费支出情况表1课题编号:课题名称:金额单位:万元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中期财务自查经费支出情况续表1课题编号:课题名称:金额单位:万元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研究经费对外拨付明细表表2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固定资产——仪器设备明细表表3本表(8)列累计数≤表1(7)列相关数字;本表(9)列累计数≤表1(5)列相关数字。
973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名称:大豆重要新基因的发掘与有效利用研究课题编号:TG1998010206负责人:喻德跃承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品资所、吉林省农科院协作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2003年10月15日一、计划任务完成情况(一)计划任务本课题的任务:发掘大豆抗花叶病毒、抗食叶性害虫、产量有关性状、育性恢复系等新基因,明确遗传规律,并进行标记和定位。
具体指标如下:1、抗大豆花叶病(SMV)基因方面:(1)标记到2-3个抗性基因, 纳入遗传图谱;(2)育成抗性品系1-2个,作为育种新种质。
2、抗食叶性害虫基因方面:(1)标记到1-2个抗性主基因,纳入遗传图谱;(2)育成抗性品系1-2个,作为育种新种质。
3、产量有关性状基因方面:(1)标记到3-4个产量有关性状的基因位点,纳入遗传图谱;(2)育成具2-4种特异性状的优良共同遗传背景家系(类似近等基因系),用于聚合重组。
4、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恢复基因方面筛选与恢复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10cM,对恢复基因进行定位。
5、发表SCI引用论文五篇以上。
(二)完成情况本课题鉴定出一批新的基因资源,包括:抗SMV(133份)、感SMV(122份)、抗食叶性害虫(9份)、感食叶性抗虫(10份)、产量性状(8份)、恢复系(10份),建立了重组近交家系群体(RIL)8个。
定位了9个新基因,获得分子标记10个,培育一批有育种价值的中间材料。
共计发表论文25篇,其中SCI收录6篇,国际特邀报告5篇,专著1部,培养研究生11人。
总体上超额完成了任务目标。
(三)主要进展1、资源鉴定与群体培育(1)抗大豆花叶病毒(SMV)方面鉴于国内大豆SMV株系鉴别寄主体系的混乱,在已经使用过的25个鉴别寄主中选拔出8个代表性寄主组成一套新的鉴别体系。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采集病样(近300个样),以寄主鉴定为主、结合SMV的组织印迹检测技术和RT-PCR 检测技术,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SMV群体已经产生根本改变,尚未发现原先鉴定过的株系。
1.对非天然氨基酸具有特异性的氨酰tRNA合成酶的高通量筛选首先,修改大肠杆菌或酵母细胞内的遗传密码,使无义的‚UAG密码对应于感兴趣的非天然氨基酸。
然后,筛选对非天然氨基酸具有特异性的氨酰-tRNA合成酶,技术路线如下:①在目标细胞中引入一个外源的氨酰-tRNA合成酶和tRNACUA,使其保持活性且不与内源的氨酰-tRNA合成酶和tRNA反应(生物正交性)。
②改变编码氨酰-tRNA合成酶活性氨基酸的DNA序列,建立氨酰-tRNA合成酶基因突变库。
③对氨酰-tRNA合成酶突变库进行如图1所示的正负循环筛选,得到特异识别目标非天然氨基酸的合成酶变异体,使其只催化tRNACUA与非天然氨基酸间的氨酰化反应。
2.蛋白质翻译起始复合物结构解析首先我们将运用动态光散射仪,对获得的蛋白质和稳定蛋白质复合物样品的溶液状态进行分析,考察其是否处于均一状态,在不同条件(温度、浓度、pH等)下的稳定形态和凝聚状态;同时运用溶液光谱(包括CD光谱和荧光光谱)方法分析蛋白质在溶液中的构象变化,综合各种因素初步确定适合于结晶实验的条件。
然后摸索晶体生长的条件,尝试大量不同的沉淀剂、蛋白质浓度、pH和缓冲体系、以及不同添加剂等,得到高衍射质量的晶体用于X-射线衍射分析。
一旦获得蛋白晶体,将利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初步衍射实验,以帮助进行结晶条件的优化和低温冷冻条件的筛选。
具有高衍射能力的蛋白晶体将运用国内外同步辐射光源进行高分辨率的X-射线衍射数据的收集。
并运用单波长反常散射法、多波长反常散射法、同晶置换法、和分子置换法解析各种蛋白和蛋白复合物的三维晶体结构。
3.基于非天然氨基酸标记的蛋白质结构研究溶液NMR技术是研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测定蛋白质复合物三维结构的强大工具。
19F由于具有较强的核磁信号对环境敏感,而大多数生物大分子都不含氟元素,因此用19F 标记蛋白可以产生很高的信噪比,在活细胞中获得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动态信息和蛋白质复合物的动力学特征,而且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扰动达到最小(19F和氢原子的半径类似)。
附件:973计划科技报告格式模板科技报告编号:公开范围[延迟时限]科技报告报告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支持渠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告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谢你的欣赏编写说明一、总体要求1.项目首席科学家或负责人负责组织研究人员编写科技报告,并按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下同)管理的要求审核和提交。
2.科技报告类别分为:立项报告、年度报告、中期报告、验收报告和一般性科技报告等。
3.科技报告一般包括封面、基本信息表、目录、插图清单、附表清单、正文、附录和参考文献等部分。
4.报告内容应客观真实、准确完整、简单明了。
本领域的专业读者依据这些描述能重复调查研究过程、评议研究结果。
二、封面填写说明1.报告名称:一般性科技报告可自主拟定名称。
其他类别科技报告,建议填写项目名称+报告类别,如:“×××”项目立项报告。
一般不超过20字。
2.感谢你的欣赏支持渠道:填写该报告由何类科技计划支持,在下拉框中选择“973计划或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3.报告类别:在下拉框中选择立项报告、年度报告、中期报告、验收报告或一般性科技报告。
4.编制单位:一般性科技报告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单位名称。
其他类别科技报告,只填写项目第一承担单位。
5.编制时间:填写报告的撰写完成日期,用阿拉伯数字书写,遵照YYYY-MM-DD日期格式著录。
三、基本信息表填写说明1.报告名称:一般性科技报告可自主拟定名称。
其他类别科技报告,建议填写项目名称+报告类别,如:“×××”项目立项报告。
一般不超过20字。
2.作者及作者单位:填写对项目研究工作及报告撰写作出直接贡献并能对内容负责的人及工作单位。
973项⽬申报书模板3项⽬名称:⾼效低成本直接太阳能化学及⽣物转化与利⽤的基础研究⾸席科学家:郭烈锦西安交通⼤学起⽌年限:2009.1⾄2013.8依托部门:教育部⼀、研究内容1、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本项⽬拟解决的核⼼及关键科学问题主要包括两个层⾯:第⼀、太阳能制氢催化材料的定向筛选、优化及与之匹配的制氢反应体系构建,制氢反应过程的多尺度表征;第⼆:直接太阳能化学及⽣物制氢系统各部件的匹配耦合原则、安全稳定运⾏理论及其⾼效低成本化途径研究。
2、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关键科学问题⼀,本项⽬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可见光响应催化剂的可控合成、性能优化及多尺度表征;2)光化学反应过程中光⽣电⼦、空⽳激发、迁移、转化过程的调控规律及谱学分析;3)⽆机牺牲剂、有机牺牲剂、天然海与及盐湖卤⽔、纯⽔及硫化氢等五类⾼效光催化制氢反应体系与催化剂的⾼效匹配及其反应动⼒学;4)太阳能热化学转化过程反应机理及功能材料(含催化剂)的设计、筛选、优化、制备与表征;5)光⽣物产氢代谢机制研究、基因测序及其产氢关键功能基因调控;6)模拟酶转化—光系统II放氧酶和氢化酶的结构与功能模拟。
针对关键科学问题⼆,本项⽬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太阳能多光谱聚光、吸热与反应器等部件和系统的⾼效低成本化设计理论;2) 太阳能多光谱传播、分布及其与多相流动、传热传质和化学、⽣物反应耦合的过程规律与调控特性;3) 太阳能⾼效存储与释放理论及低成本化实⽤途径研究。
⼆、预期⽬标1、总体⽬标本项⽬将以⾼效低成本的直接太阳能光、热化学及⽣物转化与利⽤为⽬标,解决⾼效、低成本、直接太阳能制氢的核⼼关键科学问题。
重点研究⾼效低成本制氢催化剂及微⽣物的定向筛选、优化与调控及与之匹配的反应溶液体系的构建,制氢反应动⼒学及过程的多尺度表征与谱学分析;研究直接太阳能化学及⽣物制氢系统内各环节各部件的匹配与耦合原则、安全稳定运⾏理论及其⾼效低成本化途径等基础科学问题,建⽴直接太阳能⾼效、低成本地转化为氢能及其它能源产品的新⽅法、新体系。
附件1973项目第X课题年度总结报告模板(各课题负责人填写)课题名称:汇报人(课题负责人):一、课题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请对照“项目计划任务书”,重点阐述如下方面内容):1.课题年度计划完成情况;(根据计划任务书,重点阐述本课题主要承担任务与项目整体目标的关联性,以及本年度课题的完成情况)1.1与项目整体目标关联性本课题拟在适变的无线认知网络总体设计思想下,根据无线认知网络的基础理论、无线认知网络体系结构以及网络自主传输、控制与优化的原理和方法,建设认知无线网络验证演示平台,验证并评估相关理论与关键技术。
演示平台的设计以理论分析为依据,通过建模、仿真、分析,首先设计验证平台,再针对平台得到的数据进行再分析和反馈,指导理论研究,重新修正建模与仿真方法,最终完善设计,从而达到有效评估本项目提出的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的目标。
验证演示平台在综合考虑无线环境、网络环境和用户环境因素的基础上,验证认知网络评估理论与标准,对网络性能等进行监测与分析,评估网络端到端效能。
具体来说,验证演示平台主要实现以下演示验证功能:1)认知无线网络体系结构的验证与演示:实现认知无线网络功能实体,认知平面、网络业务平面和控制平面的接口,实现各平面协议及信息交互,达到认知与控制功能的分离,从原理上演示与验证基于多平面的、满足适变性的认知网络运行方式;2)多域信息认知原理和方法的验证与演示:平台实现从无线环境、网络环境和用户环境对认知信息的获取、挖掘、组合、分析、推理,最终形成认知流,并对这一认知过程中的基础理论和关键算法进行验证;3)认知无线网络的关键技术和方法的验证与演示:包括动态组网、拓扑构建、资源分配与管理机制、自主传输和端到端重构相关机制等,对异构网络的自主和可重构功能进行验证;4)现有无线网络向认知无线网络演进的验证与演示:实现异构网络见得高效融合,包括实现现有网络和认知网络间的相互访问和任意接入,实现对不同网络的统一管理与控制,并利用多域认知结果实现网络性能的提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报告模板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会计专业合作社实习报告内容与收获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报告模板该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文档下载说明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报告模板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摘要:随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不断推进,科技报告成为了重要的记录和交流工具。
400000624X—2006CB303100/02 公开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技术进展报告可视媒体智能处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撰写人:刘永进、胡事民清华大学2009年10月辑要页目次引言 (1)1 研究进展概述 (1)1.1可视媒体的认知特征研究 (1)1.2可视媒体的计算理论与方法研究 (2)1.3可视媒体的表示、分析与利用研究 (2)1.4基于内容的可视媒体安全研究 (2)1.5可视媒体的交互与融合处理研究 (2)1.6可视媒体的高效计算与系统研究 (3)2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 (3)2.1人的视觉加工的认知机理 (3)2.2人类视觉认知的神经机理 (4)2.3可视媒体计算的基础理论研究 (4)2.4可视媒体人体运动分析中视觉信息的表示与融合 (4)2.5可视媒体的概念索引与语义组织表示 (5)2.6可视媒体的信息挖掘与知识发现 (5)2.7基于内容的可视媒体安全 (6)2.8可视媒体的交互与融合处理 (6)2.9可视媒体的高效计算与系统 (7)3重要阶段性成果或突破 (8)3.1空间表征特性的研究 (8)3.2人脸认知 (10)3.3黎曼流形上的学习理论 (11)3.4 XML数据查询处理的语义缓存研究 (12)3.5 基于星型结构的近似图编辑距离计算 (12)3.6 基于视觉注意力模型的数字图像拼接篡改检测 (13)3.7 二维可视媒体的融合 (14)3.8 可视媒体的高效计算方法 (15)4结论与建议 (15)参考文献 (17)插图清单图1 实验中一个被试的眼动轨迹 (9)图2 学习图形 (9)图3 测试图形 (9)图4 空间Stroop任务实验范式 (10)图5 人脸学习测试程序示意图 (10)图6 姿态和表情的不同迁移效应 (11)图7基于序列的频繁XML查询模式的增量挖掘算法ESPRIT (12)图8 检测系统结构 (13)图9 对拼接图像的检测结果 (14)图10Sketch2Photo效果 (15)附表清单表1 Cmid性能对比 (14)引言本报告从三个层次(基础理论层面、核心技术层面和验证平台层面)论述了在可视媒体的认知特征,可视媒体的计算理论与方法,可视媒体的表示、分析与利用,基于内容的可视媒体安全,可视媒体的交互与融合处理,视媒体的高效计算与系统等6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可视媒体的认知特征研究方面,研究了人类视知觉特性与神经机理,为可视媒体的智能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附件:973计划科技报告格式模板
科技报告编号:公开范围[延迟时限]
科技报告
报告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支持渠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报告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你的观看
编写说明
一、总体要求
1.
项目首席科学家或负责人负责组织研究人员编写科技报告,并按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下同)管理的要求审核和提交。
2.
科技报告类别分为:立项报告、年度报告、中期报告、验收报告和一般性科技报告等。
3.
科技报告一般包括封面、基本信息表、目录、插图清单、附表清单、正文、附录和参考文献等部分。
4.
报告内容应客观真实、准确完整、简单明了。
本领域的专业读者依据这些描述能重复调查研究过程、评议研究结果。
二、封面填写说明
1.
报告名称:一般性科技报告可自主拟定名称。
其他类别科技报告,建议填写项目名称+报告类别,如:“×××”项目立项报告。
一般不超过20字。
2.
感谢你的观看
支持渠道:填写该报告由何类科技计划支持,在下拉框中选择“973计划或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3.
报告类别:在下拉框中选择立项报告、年度报告、中期报告、验收报告或一般性科技报告。
4.
编制单位:一般性科技报告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单位名称。
其他类别科技报告,只填写项目第一承担单位。
5.
编制时间:填写报告的撰写完成日期,用阿拉伯数字书写,遵照YYYY-MM-DD日期格式著录。
三、基本信息表填写说明
1.
报告名称:一般性科技报告可自主拟定名称。
其他类别科技报告,建议填写项目名称+报告类别,如:“×××”项目立项报告。
一般不超过20字。
2.
作者及作者单位:填写对项目研究工作及报告撰写作出直接贡献并能对内容负责的人及工作单位。
3.
公开范围:科技报告公开范围分为公开和延期公开。
原则上科技报告信息表要全部公开,涉及知识产权的可以申请延期公开,延期公开年限由报告完成单位确定并填写,原则上延感谢你的观看
期年限不得超过5年。
4.
编制时间:填写报告的撰写完成日期,用阿拉伯数字书写,遵照YYYY-MM-DD日期格式著录。
5.
科技报告编号:由报告完成单位确定并填写,由完成机构代码+项目编号+/顺序号组成,形式为:XXXXXXXXX
--NNNNUUNNNNNN/NN。
其中完成机构代码使用GB11714《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规定的9位组织机构代码,项目编号直接采用科学技术计划制定机关编制的项目编号,顺序号是同一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形成的多件科技报告的流水号。
6.
备注:填写需要注明的一些特殊事项,比如延期公开报告的查询权限、免责声明、报告与其它工作或成果的联系等。
7.
摘要:摘要应包含报告的主要信息,一般说明相关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不超过1000字。
8.
关键词:一般以3-8个词为宜,每个词之间用“,”隔开。
9.
项目信息:填写项目的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名称、依托部门、计划名称、项目编号、领域或专题、第一承担单位、参加单位、总经费、国拨经费、首席科学家或项目负责人、起止感谢你的观看
年月等。
其中,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支持的项目不填“领域或专题”一栏。
10.
联系人:填写处理科技报告有关事宜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
四、目录填写说明
科技报告应有目录,目录一般列至正文的第二层级或第三层级的章节。
电子版科技报告的目录应自动生成。
五、插图和附表清单填写说明
插图清单在前,应列出图序、图题和页码。
附表清单在后,应列出表序、表题和页码。
感谢你的观看
科技报告基本信息表
1. 报告名称(填写项目名称+报告类别,20字以内)
2. 作者及作者单位(对报告编写做出直接贡献的研究人员及其所在单位)
3.
公开范围(分为公开和延期公开,延期公开需明确
延期时间)
4. 编制时间(YYYY-MM-DD)
5. 报告编号(单位机构代码+项目编号+/顺序号,XXXXXXXXX --NNNNUUNNNNNN/NN)
6.
备注(需要注明的一些特殊事项,如延期公开报告的查询权限、免责声明、报告与其它工作或成果的联系等)
7. 摘要(1000字以内)
8.关键词(3-8个):
9.
项目信息项目名称
依托部门计划名称
项目编号领域或专题(重大
科学研究计划不填
)
第一承担单位
参加单位
总经费国拨经费首席科学家或项目负责人起止年月
10.
联系人姓名电
话
E-Mail 单位
感谢你的观看
目录
此处插入目录。
科技报告应有目录,目录一般列至正文的第二层级或第三层级的章节。
电子版科技报告的目录应自动生成。
插图清单
此处插入插图清单。
插图清单应列出图序、图题和页码。
附表清单
此处插入附表清单。
附表清单应列出表序、表题和页码。
感谢你的观看
正文
科技报告正文按引言、主体和结论三部分分章节撰写。
引言部分:描述相关研究工作的背景、意义、前期研究基础、研究范围和总体目标,说明如何围绕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工作,体现突出研究工作在国际上所处的水平和创新性。
主体部分:完整描述各项研究工作的理论、研究方案、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和结果等,并提供主要数据及装置、原料、材料的说明等,分章节论述。
1. 立项报告主体部分要求对项目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预期目标和研究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2. 年度报告主体部分要求对项目执行过程中该年度开展的研究工作、完成的年度目标和取得的标志性进展进行详细说明;
3. 中期报告主体部分要求将项目两年执行期开展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详细说明;
4. 验收报告主体部分要求将项目执行期内开展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详细的说明;
5. 一般性科技报告的范围不做具体要求,鼓励项目不定期呈缴阶段性重要进展报告,包括支撑上述进展的各类实验数据和验证报告。
结论部分:阐述研究发现的意义及其作用、影响、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等;对下一步工作的设想、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提出建议等。
感谢你的观看
附录
若有附录,插在此处。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插在此处。
承诺书
本人完全了解国家科技报告的有关规定,同意国家按照规定收藏使用科技报告,并承诺本科技报告中所有的研究内容和数据信息真实可靠。
如有失实,本人承担相关责任。
首席科学家或项目负责人:
报告编制人:
年月日
感谢你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