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闭症家庭综合干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 邹小兵)
- 格式:ppt
- 大小:569.50 KB
- 文档页数:60
孤独症的诊疗越早效果越好
由全国妇联、中国妇基会主办,妇儿帮扶基金承办,于今年4月在厦门启动的孤独症儿童家庭关怀行动试点工作,目前已进入专家巡讲、会诊、治疗阶段。
6月14日-15日,主办单位邀请了国内权威孤独症诊断治疗专家邹小兵为厦门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康复训练机构教师和志愿者讲授孤独症诊疗知识,并为孤独症儿童会诊、治疗。
邹小兵在讲课时表示,对孤独症儿童要早发现、早治疗,只要怀疑就治疗。
孤独症孩子的最根本进步是交流的改善,认知促进、情绪调控、行为矫正是康复训练的重点。
别让孤独症孩子一个人闲着,闲着会让孩子助长更多不良的行为习惯,更不利于康复。
他呼吁社会尊重、理解、关心、帮助孤独症儿童家庭,让孤独症儿童的妈妈喘口气。
邹小兵认为,孤独症患者年龄越小干预的效果越好。
虽然一周岁左右的孩子很难诊断是否得了孤独症,但是在美国,这类孩子只要被发现有异常,就会接受提前干预,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他还鼓励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对孩子进行干预训练要有耐心。
他举例说,在印度有一个孤独症儿童,家长从小对他进行不间断的训练,直到18岁时,这孩子仿佛突然开窍,不仅会开口说话,而且会写书,作品传播到了全世界,赚了很多钱。
邹小兵指出,只要你有耐心,不求回报,对孩子进行坚持不懈的训练,也许有一天孩子会薄积厚发,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据悉,今后每个月,主办单位都将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为厦
门孤独症儿童家长、康复训练机构教师和志愿者举办讲座、培训,对孤独症儿童进行会诊。
邹小兵:晚上,自闭症孩子小明做了这些事!上午十点多踏进办公室,发现大厅黑灯瞎火,停电了?!开始按了一下大厅的灯开关,灯亮了。
空无一人,这帮编辑们去哪了?我疑惑地按下自己房间的指纹锁,一大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们冲过来:“大米姐,生日快乐!”原来我今天生日啊。
已经忙得找不到北了,还是这些天天和我在一起的编辑们是最心疼最爱我的下一个反应马上是:“哎呀,明天也是邹教授生日!快准备给他的生日礼物!”下午忙了一天,结果坐下来看到手机的时候发现企业微信全部是300个同事们的“生日快乐”.....教授,生日快乐啊!教授是中国谱系孩子的教授。
他还影响了一大批人为谱系孩子奋斗,其中包括我!我想说的祝福都在VCR里面了!点击观看“大米和小米”精心为邹小兵教授准备的祝福视频!关于《自闭症孩子小明的一天》,已经不用我们多加介绍了。
这套自闭症孩子一天的居家干预内容和方法,通俗易懂、经典案例无数,每发出一篇,邹教授的粉丝都要为之疯狂一次。
点击以下标题可阅读《自闭症孩子小明的一天》往期内容:起床篇:《邹小兵:自闭症孩子小明的一天》上午活动篇:《邹小兵:自闭症孩子小明的上午应该怎么度过?》下午篇:《千呼万唤始出来,邹小兵《自闭症孩子小明的一天之下午家庭训练篇》!》上期我们讲完了白天的居家干预内容,不知不觉,夜幕降临。
到了晚上,我们又可以做些啥呢?邹小兵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发育障碍领域著名专家小明的一天·晚上篇注:《小明的一天》讲述的是正常情况下,家长对自闭症儿童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可以做的干预内容(供参考,不要完全照搬)。
人物卡1:小明年龄:可以是2岁,也可以是5岁、8岁。
自闭症程度:轻度、中度、重度都可以。
人物卡2:小明的爸爸妈妈技能:充分学习了科学的干预知识。
图源:zola_大屿晚上爸爸下班回家了我总希望,爸爸每次下班回到家,能够在叫孩子名字的同时,也跟孩子多一些互动。
爸爸可以准备一些小礼品放在包里,每次下班回家就给小明一个小惊喜:一个小本子,一个小玩具……可以从家里拿东西,不用天天买。
邹小兵:“自闭症”与“自闭”不只一字之差自闭症早期表现产后修复加盟正新鸡排加盟费什么是自闭症披萨加盟店排行榜什么是硬皮病串串香加盟店加盟正新鸡排专家简介:邹小兵,男,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主任,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硕士导师,从事儿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二十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发育行为儿科学。
研究儿童发育行为疾病,以儿童孤独症,阿斯博格综合症,儿童多动症,儿童抽动症、儿童保健为主。
在儿童发育行为障碍防治尤其是在孤独症(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多动症、儿童智力落后、抽动症、儿童行为矫正以及儿童养育和早产儿早期教育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孤独是心态孤独症是病态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容易将自闭、孤独与自闭症、孤独症混为一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主任邹小兵强调:虽然孤独症或自闭症与自闭、孤独仅有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别。
直至今时今日,社会公众和部分媒体,包括那些初诊为自闭症患者的家人对于自闭症的认知度严重偏低,甚至混淆了自闭与自闭症两者的概念。
自闭症大部分的误解正是源自于这种错误的认知。
因此了解自闭症首要是学会鉴别自闭与自闭症。
“孤独”或“自闭”这两个词反映的是人的心理状态。
汉语词典中对自闭的解释是:自我封闭;在家闭门不出,对外界不予理会。
邹主任表示,我们中的每一个人可能都或多或少感受过“孤独”、经历过“自闭”这样的心理历程。
“与“自闭”、“孤独”明显不同,自闭症是一种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障碍、特殊兴趣和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发育行为疾病,发病原因不明,其发生与家庭教养缺失、养育者的冷漠、语言环境复杂等都没有明显关系。
”邹小兵主任说。
患自闭症的孩子,与生俱来地带着某种缺陷来到这个世界,他(她)们可能外观俊俏、动作灵活,但缺乏社会交往能力,语言交流有着显著的异常,多数孩子存在狭隘兴趣与重复刻板行为。
若不予干预治疗,无论轻重病例,多数患儿成年后或不能生活自理,或不具备独立工作能力。
察觉自闭症可疑特征及早发现孩子的异常有些孩子平时很少说话,不会与人交流沟通,喜欢独自嬉玩而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凑在一起。
名医邹小兵患者答疑:自闭症的诊断与干预*导读:本期名医在线邀请著名儿童行为发育专家邹小兵教授就自闭症(孤独症)相关问题为大家答疑解惑。
活动期间(4月11日15:00-16:00),中国移动用户拨打125904030001可与专家语音交流,并有机会获得专家稀缺门诊号。
……*邹小兵儿科主任医师查看名医介绍收起名医介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名医介绍:主任医师,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主任,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
广东省儿科学会发育行为儿科学组组长,儿童保健学组副组长,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发育行为儿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
擅长各类儿童发育行为障碍(儿童孤独症、 ADHD 、儿童学习困难等)诊断治疗等,2008年荣获中国儿科医学最高奖———“宋庆龄儿科医学奖”*患者(男,6岁):孩子六岁的时候感觉呼吸很困难,后来确诊是抽动症。
通过治疗现在呼吸已经没问题了,但是会经常亲亲手、闻闻手这样,那是正常的吗?*邹小兵:抽动症是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的。
你说的那种情况,家长应该多带孩子去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家长不是要阻止他闻手或者东摸西摸,而是要通过丰富的活动去取代他的不良行为。
--------------------*患者(女,1岁):孩子现在一岁七个月,在孩子一岁五个月的时候去医院做了自闭症检查,包括语言测试等相关检查都做了,那唯一不正常的结果就是一份ABC孤独症量表的结果,那这个量表的结果当时是130左右,分数蛮高,但是我回家自己做的结果发现跟医生讲的不太一样,觉得医生评估的分数和我评估的分数出入会比较大。
*邹小兵:一岁七个月的孩子用ABC量表是无效的,用ABC 量表测不出一岁七个月孩子是不是患自闭症。
你可以用我说的几条来和孩子做测试,就是眼睛看人好吗、手指会指物吗、叫他会应吗、妈妈离开会跟吗、开始有语言吗,如果这五个项目都挺好的话,就不用太担心。
但如果这些交往方面的指标有一个两个是不够好的,要让医生去亲自观察。
邹小兵带你了解星星的孩子他们是一群“星星的孩子”,有着纯真的眼睛,可是从来不看你,叫也不应,逗也不笑;他们也可能滔滔不绝地讲一些很“深奥”的东西,不管你听不听得下去;甚至可能主动过来把玩你身上他感兴趣的东西,不管你们认不认识,愿不愿意……他们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会交流,不会沟通,就像天空中闪烁的遥远的星星。
这群“来自星星的孩子”,就是孤独症儿童。
100个孩子中1个是孤独症患儿广东省儿科学会发育行为儿科学组组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教授告诉新快报记者,孤独症,又称孤独症或孤独性障碍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
属于先天性疾病,以男性多见,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
约有3/4的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障碍,少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较好的能力。
目前,中国孤独症的发病率约为1/100,美国发病率为1/68,日本为1.6/100,韩国为2.6/100。
可以说,飙高的发病率让孤独症被认为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影响儿童的最严重公共健康问题之一。
由于孤独症患儿有比较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如果没有得到早期诊断干预,多数孩子长大后成为残疾人。
男性“老来得子”,后代孤独症几率或升高“发病率的飙高,一方面因为公众对孤独症的认识增高了,诊断标准完善了,诊断率就提高了。
还有很多学者认为,可能存在一些未知因素,导致患儿有绝对数量的增加。
”邹小兵说,很可惜,目前孤独症的病因并不清楚。
自1943年首次描述孤独症,这70多年来,各界都在争议和探索诊断标准、干预措施、预后情况,以及至今全世界投入数十亿美元仍没有找到准确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以往认为,孤独症是遗传基因造成,有数据似乎证实了这一观点:第一胎是孤独症,第二胎再得孤独症的几率是15%!现在也有学者认为,一些未知的环境因素伤害了孕期的胎儿,影响到遗传因素的表达,而导致孤独症的发生。
邹小兵:黄沙淘尽见真金――认识阿斯伯格综合征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邹小兵我们都知道,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不仅体现在人种、肤色、长相、高矮、胖瘦、鼻子高低等外部显见的特征,其实更加体现在包括能力、性格、气质、情绪、情感和动机等诸多心理特征方面,对儿童来说也是如此,有些孩子内向、有些外向;有些孩子善于交谈,有些孩子却不善言表;有些做事全神贯注,有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有些智商很高,有些一般。
这些都是我们作为家长非常熟悉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基本上都能够根据孩子的这些个性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教育,孩子也在这样的教育中茁壮成长。
然而,却也有这么一类孩子,他们是那样的与众不同,从大约4岁—-7岁的时候,家长以及老师就会发现,孩子似乎行为比较幼稚、与孩子的年龄很不相符;注意力往往很不集中,非常兴奋和多动;做事我行我素、“自我中心”,对于老师和家长的指令往往置若罔闻,在幼儿园以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有时甚至会在上课的时候走出教室;孩子情绪比较波动,有时难于控制;非常不善于和小朋友交流,部分孩子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吵架打架。
如果仅仅就是上述情况,我们会很容易把这些孩子和儿童多动症联系起来。
但是当我们继续观察和了解,就会发现,①这些孩子其实也有注意力很集中的时候,他们也有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事情(不包括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例如火车时刻表、历史事件、恐龙进化等;②这些孩子可能有令人惊奇的记忆力,特别是在认字、背诗等机械记忆方面;③孩子也许学习成绩整体不是很好,但是却可能对某些领域或学科(例如生物、地理、自然等)有很深入的了解(或具有这种潜能);④孩子和小朋友常常有冲突,但是他们内心却是愿意交流和沟通的,只是因为缺乏交流技巧,使交流总是以失败而告终,孩子因此会变得孤独和情绪波动;⑤孩子可能对很多日常的隐喻、笑话、讽刺等事情缺乏领悟能力,但是总体来说,他们的智力是正常的;⑥孩子有时说话似乎缺乏逻辑,对在什么场合应该说什么话不是特别在意,但是孩子语言能力是正常的,有时甚至能够说出一些让大人感到“吃惊”的语言,但是语言往往表现为以叙述性或单向的语言为主,较少互动性、分享性或交流性语言;⑦孩子行为往往比较刻板、固执、思考问题难于转弯,直来直去,显得不是那么灵活。
邹小兵:黄沙淘尽见真金――认识阿斯伯格综合征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邹小兵我们都知道,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不仅体现在人种、肤色、长相、高矮、胖瘦、鼻子高低等外部显见的特征,其实更加体现在包括能力、性格、气质、情绪、情感和动机等诸多心理特征方面,对儿童来说也是如此,有些孩子内向、有些外向;有些孩子善于交谈,有些孩子却不善言表;有些做事全神贯注,有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有些智商很高,有些一般。
这些都是我们作为家长非常熟悉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基本上都能够根据孩子的这些个性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教育,孩子也在这样的教育中茁壮成长。
然而,却也有这么一类孩子,他们是那样的与众不同,从大约4岁--7岁的时候,家长以及老师就会发现,孩子似乎行为比较幼稚、与孩子的年龄很不相符;注意力往往很不集中,非常兴奋和多动;做事我行我素、“自我中心”,对于老师和家长的指令往往置若罔闻,在幼儿园以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有时甚至会在上课的时候走出教室;孩子情绪比较波动,有时难于控制;非常不善于和小朋友交流,部分孩子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吵架打架。
如果仅仅就是上述情况,我们会很容易把这些孩子和儿童多动症联系起来。
但是当我们继续观察和了解,就会发现,①这些孩子其实也有注意力很集中的时候,他们也有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事情(不包括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例如火车时刻表、历史事件、恐龙进化等;②这些孩子可能有令人惊奇的记忆力,特别是在认字、背诗等机械记忆方面;③孩子也许学习成绩整体不是很好,但是却可能对某些领域或学科(例如生物、地理、自然等)有很深入的了解(或具有这种潜能);④孩子和小朋友常常有冲突,但是他们内心却是愿意交流和沟通的,只是因为缺乏交流技巧,使交流总是以失败而告终,孩子因此会变得孤独和情绪波动;⑤孩子可能对很多日常的隐喻、笑话、讽刺等事情缺乏领悟能力,但是总体来说,他们的智力是正常的;⑥孩子有时说话似乎缺乏逻辑,对在什么场合应该说什么话不是特别在意,但是孩子语言能力是正常的,有时甚至能够说出一些让大人感到“吃惊”的语言,但是语言往往表现为以叙述性或单向的语言为主,较少互动性、分享性或交流性语言;⑦孩子行为往往比较刻板、固执、思考问题难于转弯,直来直去,显得不是那么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