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_重复与群化
- 格式:ppt
- 大小:8.08 MB
- 文档页数:54
平面构成形式重复构成一、重复构成概念重复是指一个或一组相同的单位形,按照相同的间隔不断反复出现的构成.重复是构成中最基本的形式.所谓重复,指的是骨格的单元、形象、大小、方向等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在同一设计中,相同的形象出现过两次以上。
重复构成的形式,来源于自然界万物周而复始的更迭。
重复构成具有节奏感、秩序美、整体性强,连续效果好,能产生和谐统一的单纯美。
(鱼鳞\树叶\花瓣等)二、重复构成分类A基本形重复排列B重复基本形正负交替排列1.重复骨格重复基本形 C重复基本形位置变化重复排列D重复基本形的单元反复排列2.重复骨骼近似基本形3.重复基本形的群化近似构成一、近似构成概念及特点平面构成中的近似是指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的基本形构成画面,在统一中呈现出生动变化的效果.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但是如果近似程度大,就产生重复之感;近似的程度太小则破坏统一感,失去近似的意义。
总之,平面构成中的近似构成要让人感觉到基本形之间是一种同族类的关系.二、近似构成分类1。
形状的近似:两个形象若属同一族类,他们的形状均是近似的,如同人类的形象是近似的一样。
在形状的近似中,一般首先找出一个基本形作为原始的材料,然后在这个基本上作一些加、减、变形、正负、大小、方向等方面的变化。
这种变化的强弱要特别注意,不能变得形状之间一点相似的因素都没有了.要保持形状同族的关系。
2。
骨格的近似骨格可以不是重复而是近似的,也就是说骨格单位的大小、形状有一定的变化,是近似的,或将基本形分布在设计的骨格框架内,使每个基本形以不同的方式、形状出现在单位骨格里。
三、近似构成方法1.同形异构法:是指外形相同、内部结构不同的造型方法。
2.异形同构法:是指外形不同、内部结构相同的造型方法。
3.异形异构同趣法:外形不同,内部结构不同,但内在的趣味和功能相同的造型方法。
渐变构成一、渐变构成概念及特点渐变是一种变化运动的规律,它是对应的形象经过逐渐的规律性过渡而相互转换的过程。
平面构成概念
什么是平面构成?
①概念
平面构成是专门研究平面的理论。
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属于高、宽两度空间,即属平面的范畴。
而立体构成是组织高、宽、深三度空间问题,是要依靠不同的材料设计组装制作出各类立体造型。
平面构成是将几个以上的单元重新组合成一个新单元,运用点、线、面几何形(作为基本形),依靠骨骼反映基本形从存在到消失的活动规律和组织秩序。
平面构成(即平面组合)的原则一直包含着美学原则,即离不开形式美的构图法则(即对称与平衡,重复与群化,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变化,调和与统一等)。
②平面构成(组合)的基本形
基本形由简单的基本单位构成(点、线、面),或在点、线、面基础上加以变化。
基本形包含着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纹理)等。
靠基本形作为基本条件加以新的组合构成,即可设计创造出无数理想的图形。
基本形的重新组合(构成),可产生分离、重盛、透叠、联合、减却、重复等新的图形。
构成填色时,通过正、反变化产生韵律感。
基本形不宜复杂,以简单为好。
③平面构成的骨格
基本形的重组合(构成),要靠一定的骨格线去控制,即骨格。
基本形纳人骨格时,分出有作用骨骼与无作用骨格两种。
a.有作用骨格,是指基本形在格内并正负变动。
b.无作用骨格,是把基本线安排在骨格线的交点上。
无作用骨格中基本形不能移动位置,并且没有正负变化。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构成》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 2457)名词解释题1.对比概念:与调和相对应,或者说以相反性质的要素组合起来产生的效果是对比。
2.平面构成:指在两维的平面空间中,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将平面要素(点、线、面)组织成为一种新颖、美好、适用的形态。
3.减色混合:主要是指色料的混合,即指那些物质的、具有吸光性的色彩混合。
减色混合可分为颜料、染料的混合与叠色混合两种。
4.群化构成:群化构成,是基本形重复构成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它不像一般重复构成那样四面连续发展,而是以简洁的形态重复构成具有独立价值的图形。
一般将它作为标志、标识、符号等设计的一种设计手段。
5.骨骼特异:在规律性的骨骼之中,部分骨骼单位在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发生了变异,这就是骨骼特异。
6.对比概念:与调和相对应。
或者说以相反性质的要素组合起来产生的效果是对比。
7.平面构成:指在两维的平面空间中,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将平面要素(点、线、面)组织成为一种新颖、美好、适用的形态。
8.减色混合:主要是指色料的混合,即指那些物质的、具有吸光性的色彩混合。
减色混合可分为颜料、染料的混合与叠色混合两种。
9.色彩的均衡:是指色彩的构成中,视觉上感觉到的一种力的平衡状态,或叫视觉上的平衡安定感,是色彩分割布局上的合理性和匀称性。
10.具象形态构成:即自然形态构成,主要以自然本体物象为基础的构成和对自然物象进行变象分解而重新组合为新的形象的构成。
11.线的概念:是指点的移动轨迹而形成线,点的大小、形状及其运动的方式决定了线的形态。
12.具象形态构成:即自然形态构成,主要以自然本体物象为基础的构成和对自然物象进行变象分解而重新组合为新的形象的构成。
13.群化构成:是基本形重复构成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它不像一般重复构成那样四面连续发展,而是以简洁的形态重复构成具有独立价值的图形。
一般将它作为标志、标识、符号等设计的一种设计手段。
14.减色混合:主要是指色料的混合,即指那些物质性的、具有吸光性的色彩混合。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重复构成————————————————————————————————作者:————————————————————————————————日期: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重复构成(一)2009年10月18日星期日 10:21平面构成是使形象有组织、有秩序的进行排列、组合、分解,因此它必须遵循一种原则和设计形式。
平面构成的形式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种形式:重复构成。
一、重复的概念重复是指相同或近似的形态和骨骼连续地、有规律地、有秩序地反复出现。
重复构成的形式就是把视觉形象秩序化、整齐化,在图形中可以呈现出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重复构成这种形式来源于生活中的重复现象。
比如:纺织的布料,室内装修的壁纸、地砖,建筑中的窗户等等。
现代商业广告有很多也都是以重复为手段,比如在电视中反复的播出同一个广告,或者在写字楼内不断出现的楼宇广告,以及在公交车站台,重复出现的广告宣传画等等,这些都是以重复为手段来实现非常好的广告效应。
重复的结构和重复的排列由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由两个以上相同元素连续排列成为一个整体。
从而使人感到井然有序。
我们选用重复的构成形式,就是要把视觉形象秩序化、整齐化,使设计的画面呈现出统一的、有节奏感的效果。
同时,采用重复的构成形式使形象反复出现,这样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加强对象的视觉记忆。
二、重复构成的形式重复的平面构成可以分成四种形式:基本形重复构成、骨骼重复构成、重复骨骼与重复基本形的关系、群化构成。
下面逐一了解一下。
(一)基本形重复构成在设计中连续不段的使用同一元素,成为重复基本形。
重复基本形可以使设计产生绝对和谐统一的感觉。
大的基本形重复,可以产生整体构成的力度;细小密集的基本形重复会产生形态机理的效果。
单体基本形重复:一个形体反复排列。
单元基本形的重复: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形体一组反复排列。
(二)骨骼重复构成骨骼重复构成中的骨骼就是构成图形的框架、骨架,使图形有秩序的排列,在有规律的骨骼中,重复骨骼是基本的骨骼形式。
几何结构设计理念
几何构成的设计原理:利用平面构成中重复骨骼的这种排列组合方式,群化构成是在重复骨骼、渐变骨骼和放射骨骼的基础上将相同的单元形进行重复性的排列,从而得到一个新的标志图形。
重复性的排列构成是带有一定的秩序性和规律性的,从视觉方面所带来的感受则是规整、严谨和高度简洁。
重复和群化的构成方式所产生的标志最为常见,给标志带来了简洁、大方、便于记忆的性质,其囊括了现代标志应有的所有特征,使其成为一种常见的几何形标志构成手段,成为最受大众所接受的一种标志构成方式。
几何形的渐变构成是指两个以上的单元形有次序地、渐次地发生变化,几何形标志所呈现的视觉效果是一种阶段性的秩序感。
渐变是一种符合几何形标志通过单元形在大小、角度和位置等方面发生的渐变变化构成新的标志图形,这种形势下产生的标志图形富有独特的美感,具有明确的节奏感和视觉审美趣味。
将简单的几何形进行分解重组后产生一个新的图形。
在要分解的几何形选择上以造型简洁为主,可以通过直线、曲线或折线进行分割,将分割后的单元形进行方位上的错位或置换,又或者在不同的角度发生旋转变化,通过这些方式产生不同的标志图形。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一、概述三大构成:视觉传达的基础理论实践体系.1.平面构成①概念:在二维平面空间内把视觉元素(点、线、面)用形式美法则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形象.②目的:抽象的思维方式;创造形象;形式美法则(对比与调和、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二、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1.平面构成的形象①形象的分类:有机形-具象形;无机形-抽象形;偶然形-不能复制形②形象的元素:形象、色彩、机理③形象的空间:平面空间、立体空间、视幻空间、矛盾空间、多视点空间2.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体)点线面体的定义①点:定义-造型的基础,视觉形态最小的单位,几何学规定点只有位置形状-圆形、方形、角形②线:定义-点的轨迹,只有长度、方向形状-直线、曲线、折线③面:线的轨迹,有长宽、位置、形状④体:定义-面的转折、围合形状-几何体(方体、球体、锥体、不规则形体)点线面体的性质①点的性质:张力、凝聚视线、视觉中心②线的性质:直线-平稳向上延伸曲线-膨胀、柔软、运动折线-运动、焦躁、不安③面的性质:直线形-平静、力量、男性化曲线形-柔软、典雅、女性化④体的性质:几何体-秩序、规律、严谨自由体-随意、轻松点线面体的错觉①点的错觉:环境影响②线的错觉:环境影响③面的错觉:环境影响④体的错觉:明暗不同,大小不同;边线不同,重量不同;背景不同,体积不同;表现不同,质感不同.点线面体设计中的应用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广告、包装、装潢、CI设计等.三、点线面的构成1.秩序构成-秩序是规律性2.自由构成-主次疏密、呼应四、重复构成①定义:相同或相近的基本形反复排列特点:形象的连续性.(秩序美、机械美)②重复骨格纳入基本形的框架格式③重复基本形基本形象单位:具象-变形;抽象-几何形简约、单纯、不能繁琐1.基本形:骨格线分割1/2;1/3;1/42.基本形:点、线、面结合3.基本形:黑白面积不能平均4.基本形:排列可以转换方向5.基本形:排列产生新的形象五、群化构成1.定义:重复构成的特殊表现形区别于上下左右连续排列的形式,具有独立存在的性质.群化图形:标志、商标、标识(符号图形设计)2.形式:①对称式:上下;左右;逆向②平移式: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斜线③旋转式④发射式⑤平衡式⑥扩大式(渐变)3.基本形设计要求①简练、醒目②紧凑、严密③完整、美观④平衡、稳定4.形成群化条件①两种元素相同②两种元素相似③两种元素方向一致④两种元素变成一个图形六、渐变构成①定义:类似基本形成骨格渐次地循序渐进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阶段性调和秩序.形式美法则:1.重复和群化;2.节奏和韵律.②形式:1.基本形渐变A、形象渐变;B、大小渐变;C、位置渐变;D、方向渐变;E、色彩渐变2.骨格渐变A、单元(单纯性)渐变B、多元(复合性)渐变①直线和直线交叉;②直线和曲线交叉;③曲线和曲线交叉视觉效果:产生透视感、层次感、幻觉感、立体感七、发射构成①定义基本型围绕一个(或多个)中心,如光源闪烁,向外或向内发射,所呈现的视觉效果.②发射构成要素:1.发射点:发射中心;2.发射线:发射方向.③形式:1.离心式;2.向心式;3.同心式;4.移心式;5.多心式对比构成1.定义:对比就是差别,变化丰富,差别大-强烈对比;差别小-调和对比.不同的视觉元素和形态组合在一起的差别就是对比.对比构成是对立统一规律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2.形式:①形象对比-具象(概括、变形);抽象;②空间对比;③位置对比;④大小对比;⑤方向对比;⑥明暗对比;⑦疏密对比;⑧曲直对比.3.对比构成要素①统筹安排,主体要突出;②利用不同的视觉元素构成形象;③形象有主次、有层次、有聚散,不能平均④整体避免琐碎特异构成自然界美的形式规律:秩序美(重复、近似、渐变、发射);打破秩序美.定义:打破规律的特殊形态,使基本形式的骨格突然变化,形成与同一形态完全不同的个性化形象而形成视觉焦点和中心.形式:①基本型特异:形象特异;位置特异;方向特异;大小特异.②骨格特异/线群特异情感特征:视觉刺激、个性、丰富、趣味、引导视线、引起注意、传递信息八、形象变异构成定义:把具体形态经艺术加工使造型简洁,特征突出,形象典型,抽象变形后增加趣味性和审美性.形式:①抽象法;②变形法;③切割法(垂直线、水平线、斜线、弧线)④格位放大法;⑤空间割取与形象适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