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氧堆肥处理中的微生物及其对堆肥的影响
- 格式:ppt
- 大小:898.00 KB
- 文档页数:19
区域治理PRACTICE好氧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变化研究*张鑫1,2,3,41.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3.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4.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摘要:好氧堆肥是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的主要手段之一,堆肥过程不同阶段的变化主要是由微生物的活动所引起的,微生物的种类和丰度对堆肥的效率有着较大的影响,好氧堆肥是在多种微生物(如细菌、氮循环功能微生物)参与下实现对复杂有机物质的降解及利用,在不同阶段起主导地位的微生物存在较大差异,原料的不同也会影响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本文对好氧堆肥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在不同阶段的变化、主要类别及硝化微生物进行了阐述。
好氧堆肥是处理农业有机废弃物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同时,其堆肥产物可作为产品循环利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
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微生物在这期间起着关键性作用,微生物通过降解农业废弃物中的有机物来实现这个目的。
中图分类号:S718.5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13-0212-0001一、好氧堆肥细菌群落的变化规律细菌是在好氧堆肥过程中所占数量最多且最主要的微生物,堆肥原始材料主要是畜禽粪便,富含大量的嗜中温细菌和一些少量的嗜热细菌,堆肥过程温度的变化也是由微生物的活动所主导的。
堆肥过程按温度变化主要为升温阶段、高温阶段和降温阶段,在堆肥的初始阶段即升温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是嗜中温细菌,在这一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分解物料中的有机物质产生热量,促使堆体的温度升高,在堆体温度升高过程中,嗜中温细菌数量及比例逐渐较少,嗜高温细菌数量增加,当堆体到达高温阶段时堆体中存在的细菌均属于高温细菌,在这一阶段堆体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及病原微生物会有一大部分被消除,实现产品的无害化,随后堆体会进入降温阶段,嗜中温细菌数量开始增加,嗜高温细菌逐渐减少(张嘉超,2009)。
好氧堆肥的原理及作用
好氧堆肥是将有机废弃物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堆肥处理。
堆肥堆中通过施加适当的氧气、水分和温度条件,促进微生物的活性繁殖和代谢,加速分解和转化有机物质,最终形成肥料的过程。
好氧堆肥的作用主要包括:
1. 分解有机废弃物,减少污染:堆肥堆中的微生物能够有效地分解生物质废弃物,充分利用资源,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 生成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好氧堆肥后的有机物经过分解、转化和稳定化处理,形成稳定的有机肥料。
这些有机肥料富含微量元素和有益菌群,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和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和生长因子。
3. 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透性:好氧堆肥的有机物质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透性,并且可以抑制土壤酸化反应。
4. 减少有机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好氧堆肥不仅可以降解有机废弃物,减少处理和储存费用,同时还可以减少有机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5. 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好氧堆肥是一种低碳经济的模式,通过有机废弃物的肥料化处理,能够减少气体排放,保护环境。
一,名词解释:1 固化: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有害的固体废物与能聚结成固体的某种惰性基材混合,从而使固体废物固定或包容在惰性固体基材中,使之具有化学稳定性或密封性的一种无害化处理技术。
2 湿式破碎:它将含有纸类物质的垃圾投入特制的破碎机内,和大量水流一起剧烈搅拌破碎,使之成为浆液。
由于破碎方法中使用大量的水,因此称为湿式破碎。
3 低温破碎:利用常温下难以破碎的固体在低温时变脆的性能对其进行破碎的方法,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物质的脆化温度的差异进行选择性的破碎。
4 重悬浮液:硅铁,铅矿,磁铁矿等与水按一定比例的混合液。
5 无害化:已产生又无法或暂时尚不能综合利用的固体废物,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进行对环境无害化或低危害的安全处理,处置达到废物的消毒,解毒或稳定化。
6 分类储存:7分类收集:指根据废物的性质,后续处理方法不同,将不同的废物分开收集和存放。
8重力分选:在活动或流动的介质中按颗粒的密度或粒度的不同进行分选的过程。
9 热解:有机物在无氧或缺氧的状态下加热,使之分解的过程。
二,填空题1衡量固化效果好坏:浸出率和增容比2堆肥完成的指标:腐熟度,颜色,气味3填埋场的类型:自然衰减型填埋场,全封闭型填埋场,半封闭型填埋场。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三化原则: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三,选择1哪些不是粉煤灰的成分: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2 压实器根据什么选择:压缩比四,简答题1.简述好氧堆肥的微生物过程:1.在堆肥过程中,生活垃圾中的溶解性的有机物可透过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被微生物直接吸收。
2.对于不溶胶体和固体有机物,先附着在微生物体外,依靠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分解为可溶性物质,再渗入细胞。
3.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将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并放出生物生长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另一部分有机物转化为生物体必须的营养物质,进而合成新的细胞物质,使微生物生长繁殖,产生更多的生物体。
好氧堆肥的基本原理
好氧堆肥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将有机废弃物进行分解和转化为肥料的过程。
好氧堆肥过程中,有机废弃物被有效地堆放在一个容器中,这个容器通常是一个堆肥桶或者堆肥堆。
堆肥堆通常由开放底部的框架构成,以便空气能够通过底部进入堆肥堆。
在堆肥过程中,有机废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接触,通过微生物的活动进行分解。
这些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它们分解有机废弃物,同时产生热能。
由于有氧条件和适宜的温度,这些微生物能够有效地分解有机废弃物,从而加速分解过程。
分解后的有机废弃物逐渐转化为稳定的有机肥料,富含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
这些有机肥料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并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通过好氧堆肥,有机废弃物得到了有效的处理和利用,减少了垃圾污染和资源浪费。
需要注意的是,在好氧堆肥过程中,适当的湿度、温度和空气流通是非常重要的。
适宜的湿度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适宜的温度可以加速分解过程,而良好的空气流通可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微生物进行呼吸。
总的来说,好氧堆肥是利用氧气进行堆肥的一种方法。
通过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有机废弃物可以被高效地分解为有机肥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微生物复合菌剂对污泥好氧堆肥过程的影响欧阳建新;施周;崔凯龙;钟华;梁运姗【摘要】研究了黄孢原毛平革菌与枯草芽孢杆菌复合荫剂在剩余污泥静态强制通风好氧堆肥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根据堆肥过程中的温度(0~5d为中温阶段,6~12d 为高温阶段,16~28d为腐熟阶段)变化,复合菌剂的变化导致堆体细菌数量明显高于空白堆体,且堆体中的嗜热真菌在高温期显著增多,促进了有机物的降解,加速了堆体的腐熟.试验组萝卜种子发芽指数(GI)相对空白组提前3d达到了50%,表明复合菌剂的加入迅速地降低了堆体的生物毒性,但由于相对浓缩效应使得堆肥产品Cd含量略有增加.%The study focused on the effect of microbial inoculant composite (Bacillus subtili and 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on static composting of excess activated sludge under forced ventilation.According to the temperature change in the composting process (mesophilic(0~5d), thermophilic (6~12d), and maturing(13~28d)), the number of bacterial population of the compost inoculated with the microbes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and the population of the thermophilic fungi also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thermophilic stage,effectively enhanceing the degradation of organic matter and accelerateing maturing of the compost.The germination index (GI) of radish seed for the experiment group reached 50% spending 3d less than that for the control one,indicating that addition of the compound microbial inoculant acutely accelerated the decreasing of the compost biological toxicity.However, due to the relative enrichment effect, the Cd (II) content of compost product increased slightly.【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科学》【年(卷),期】2011(031)002【总页数】6页(P253-258)【关键词】剩余污泥;复合菌剂;静态强制通风好氧堆肥;种子发芽指数;相对浓缩效应【作者】欧阳建新;施周;崔凯龙;钟华;梁运姗【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2;广州市水务局,广东广州510640;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2;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2;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2;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2;X705相对于传统的污泥处理方法为填埋、焚烧和远洋投海等,好氧堆肥发酵法不失为一种资源再生利用,环境友好型的处理途径.它具有有机物分解率高,周期短、运行费用低、二次污染小等优点,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大有发展前途[1].对于污泥堆肥的条件优化和过程控制已有较多研究,但往往达不到缩短堆肥时间、提高堆肥质量的目的,研究表明需要通过添加剂来提高堆肥效率[2],而外源微生物是其中重要的一种.通过添加高效外源菌剂,有望增加污泥中降解微生物的丰富性,加快污泥微生物细胞的裂解及有机物的分解,促进污泥腐熟,从而加速堆肥过程[3].充分降解堆肥物料中的木质纤维素和有毒有害的高分子有机物是堆肥是否充分腐熟的关键[4].白腐真菌可降解木质素以及许多持久性和有毒有机污染物[5-6],而黄孢原毛平革菌是白腐真菌中的常见菌种,也是产酶和降解研究的模式菌种[7],但关于它在污泥堆肥中的作用研究却鲜有报道.枯草芽孢杆菌对于木质素的降解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与其他菌剂复合更能够有效的促进大分子及复杂有机物的降解,如与其他芽孢杆菌杆菌属细菌的混合在污泥堆肥中产生了明显的组合优势[8-9].本研究考察了黄孢原毛平革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对城市污泥静态强制通风好氧堆肥过程的影响,旨在为复合菌剂在污泥堆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1.1 堆肥原料试验污泥为长沙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初始含水率 84.8%.污泥在晴朗、干燥的空气中风干 48h,使得污泥初始含水率降为 64.3%.锯末来自于湖南大学海捷模具加工厂,直径1~2mm;稻草秸秆来自于长沙市周边农村,截成长 20mm左右小段.将风干污泥 25kg与稻草秸秆、锯末按照质量比25/0.8/3.5混合,其中锯末和稻草秸秆用来调节污泥堆体的含水率、C/N和机械性能.各物料性质见表1.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M203078)和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BKMF-1767),均购自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通过浊度测定和稀释平皿法,得到两种菌的菌悬液或孢子悬液活菌浓度相对于浊度的标准曲线,然后参照标准曲线,把真菌菌剂浓度按照其浊度调至2×106个孢子/mL,枯草杆菌的浓度调为2×106cfu/mL,将两种菌剂按照体积比1:1混合配制成为复合菌剂悬液.1.2 试验装置堆肥反应器是体积为70cm×50cm×50cm的整理箱,在反应器底部外壁安装一个转动阀门,以定期释放渗滤液.为了保证渗滤液与污泥分离,便于渗滤液的排放,在反应器底部铺有一层鹅卵石.同时在基质上方布集 8个曝气头,曝气由一个动力为12L/min的空压机提供,为堆肥提供一个好氧的环境.在基质上方堆置污泥与调理剂的混合堆料,温度计定时检测温度.实验装置如图1.1.3 试验方法采用静止强制通风的方法对污泥进行堆肥,堆体质量为29.3kg,分别均匀连续通风,通风量为0.24m3/h.试验堆体均匀喷洒2L复合菌剂进行接种,空白堆体喷洒等量的水,使2个堆体初始含水率、C/N基本一致.将堆料混合均匀后在反应器内堆置,在堆体表面覆盖一层厚约15mm的稻草保温.堆体每天进行温度测定,每隔一定时间取样一次,取样时从3个不同位置和深度各取5g,完全混合后进行参数分析.由于含水率在堆肥过程中有下降,在第15d时,分别对空白堆体和试验堆体喷洒水2272 mL 和836mL.1.4 分析方法堆体温度采用水银温度计在堆体 5个不同位置和深度进行温度测定,取平均值.含水率测定:取10g样品置于坩埚中,然后放到(100±5)℃的烤箱中烘干 4~8h,直到前后两次测样(间隔2h)样品重量差小于0.1g为止.水分含量用式(1)表达: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测定:将烘干的样品置于马弗炉中在600±10℃下灼烧直到连续两次测样(间隔约10min)重量差小于0.2mg为止.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用式(2)表达: 微生物活菌数的测定:将样品 10g放入100mL锥形瓶中,添加30mL去离子水,在恒温振荡箱内振荡 30min,过滤得到浸提液.从浸提液中取出0.5mL以10为倍数作一系列稀释,取合适稀释度下0.1 mL液体滴入含细菌或真菌琼脂培养基的平皿中并涂匀.细菌放入37℃培养箱培养24h,将真菌放入28~30 ℃培养箱培养5 d,遂采用平板计数法进行菌落计数,最后采用式(3)进行每g干污泥中菌数的计算:种子发芽指数GI值:取3个直径为9cm的平皿,每个平皿在底部铺一张吸水纸,并分别注入浸提液6ml,并在每个平皿中均匀摆放萝卜种子20粒,在30℃培养箱中培养48h,按以式(4)计算GI值:浸提液pH值采用pHS-3C型pH计测定.样品重金属离子Pb()Ⅱ和Cd()Ⅱ含量测定:准确称取干样品0.5000g于250mL锥形瓶中,加少许蒸馏水浸润,加王水10mL,微沸消解1h,将溶液蒸至近干,其间反复滴加王水,共 20mL,使大部分有机物分解,冷却;加高氯酸 5mL,用低档温火加热至样品成糊状为止.冷却,过滤,用 0.2%的硝酸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摇匀后用Aanalyst 700原子吸收仪(Perkin Elmer公司,美国)测定浓度,计算出每克堆肥样品重金属含量.2.1 理化参数变化如图2a所示,与环境温度对比,2个堆体温度变化趋势类似,整个过程共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0~5d)为中温阶段,对应降解微生物的适应和增殖过程.第 2阶段(6~12d)为高温阶段,堆肥在50℃以上保持了6d,中间伴有1次升温和降温的过程.城市污泥是由好氧污水处理菌胶团(约占70%)及其吸附的悬浮态或溶解态有机物和无机颗粒(共约占 30%)组成.第 1次升温对应污泥菌胶团所吸附的易降解有机物的降解,而第 2次升温对应污泥菌胶团的破胞和细胞组成物的降解.第 3阶段(13~28d)为腐熟阶段,对应难降解成分(如某些细胞组成物和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和腐殖质的形成.可以看出,试验堆体温度普遍高于空白堆体,且在第 10~15d优势明显,表明复合菌剂对于污泥有机质的降解,特别是污泥菌胶团的破胞和分解具有促进作用.从图2b可知,堆肥初期2堆体的pH值均有明显上升,这是由于堆肥过程中含氮有机物被分解产生大量氨,同时由于高温致使有机酸挥发,导致初期的碱性增大.随着堆肥过程的进行,简单有机物大量分解,逐渐释放的有机酸多于氨气,而导致pH值稍微有所下降.两个堆体的pH值变化差异不明显.堆肥含水率的变化反映了堆肥生化过程如图 2c所示,0~5d的中温阶段堆体含水率下降缓慢,有机物降解产水和水分蒸发基本处于平衡状态;6~12d堆体处于高温阶段,水分蒸发量高于产生量,所以含水率有明显下降;16~28d,有机物分解趋缓,虽然温度降低,堆体含水率亦缓慢下降.由于试验堆体在高温期保持了较高温度和时间,在腐熟阶段期更为疏松,两者均有利于水分蒸发,因此含水率的降低均比空白堆体要显著. 由图2d可以看出,2堆体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变化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0~12d对应整个堆肥过程的中温期和高温期,主要为易降解有机质的降解,堆体中有机质的含量显著降低.第二阶段为 16~28d,对应堆肥过程的腐熟期,主要为难降解有机质的降解,降解速率相对较低.这2个阶段试验堆体降解速率都要高于空白堆体,反应出不论是易降解成分还是难降解成分,复合菌剂的加入都有促进作用.2.2 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如图3a所示,细菌总数在空白堆体和试验堆体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0~23d,细菌总数持续增加,且在腐熟期开始时迅速上升,并于第23d达到峰值;第23d之后,由于细菌可降解有机质基本耗尽,菌体进入内源呼吸期,数量开始下降.试验堆体的细菌含量明显多于空白堆体,说明添加的枯草芽孢在此堆肥条件下能有效生长,并可能对腐熟期堆体有机质的降解和腐熟起到了促进作用.大多数嗜温真菌最佳生长温度范围是25~30,℃大多数高温真菌最适生长温度范围是40~50℃[10].8~14d是堆肥过程中真菌的生长旺盛期,对应高温期,贡献来自嗜热真菌.黄孢原毛平革菌所属的白腐真菌为嗜热型真菌[11].由于黄孢原毛平革菌的添加,整个过程中试验堆体的真菌数量高于空白组,并在8~14d这段时间内生长极为迅速,约为空白堆体的3倍.这部分真菌的生长可能对污泥破胞起到了重要作用[12],同时可能也是 10~15d试验堆体相对于空白堆体保持了更高温度的原因.2.3 GI值和重金属含量变化GI值为较可靠的反映堆肥腐熟度的指标[13].有研究认为,GI≥50%时,堆肥基本达到腐熟[14].由图4可知,在堆肥初期,堆肥浸出液强烈抑制萝卜种子发芽,初始GI值为0.09左右,说明生污泥对植物生长尚有较大毒性,不适合直接应用.GI值的快速增长发生在5~12d的高温阶段,最终增至0.5左右.试验堆体的GI值增加更为迅速,在14d便达到了0.47,相对空白堆体提前了3d,同时最终的GI值也更高,说明复合菌剂的加入有效地加速了堆体的腐熟.由图 5可见,2个堆体中重金属的含量均经历了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过程.由于重金属是不会被降解的,所以堆体中的重金属总量一定,并以残渣态、有机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水溶及可交换态5种形式存在[15].因有机物降解、堆肥后堆体体积变小等,引起重金属在堆料中浓缩,使重金属浓度升高,表现为“相对浓缩效应”[16].堆肥初期 0~5d,Cd(II)的相对浓缩效应相对于 Pb(II)更为明显,由于在王水消解过程中铅元素容易挥发所致[17].堆肥第 6~28d,重金属浓度逐渐变小,这可能是由于堆肥过程中溶解态的重金属从堆肥室底随渗滤液下移和流失.同时也有研究认为,随着渗滤液的流出,可被植物吸收和利用的重金属形态含量降低,导致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降低[18].但是在整个过程中,试验堆体中重金属含量总体上略高于空白堆体,特别是Cd(II),这是由于复合菌剂堆体生化反应更为迅速,“相对浓缩效应”更为显著所致.该效应将对堆肥产品品质可能造成不利影响.3.1 由于污泥成分具有复杂性,所以高温期又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对应污泥菌胶团所吸附的有机质的降解和污泥破胞与分解.试验堆体比空白堆体早 3d达到50℃,且在高温时间维持时间长.3.2 复合菌剂的加入对于pH的影响较小,但是能够促使有机物的降解率增加5%,GI 值在第14d达到 0.47,可以看出复合菌剂促进堆体更加迅速和有效地达到腐熟.3.3 试验堆体的细菌数维持为空白堆体的2倍,在8~14d,试验堆体的真菌数为空白堆体的3倍,堆肥过程中微生物数量因为复合菌剂的加入而大量增加,促进有机物的降解,缩短降解时间.3.4 由于“相对浓缩效应”,堆肥产品中重金属的含量可能有所提高,这是影响堆肥品质的不利因素.[1] 王桂琴,许德刚,李国学,等.基于不同目标的大型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工艺的优选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29(4):402-406.[2] Lu Yanjun, Wu Xingwu, Guo Jifeng. Characteristics of municipal solidwaste and sewage sludge co-composting [J]. Waste Management, 2009,29:1152-1157.[3] 徐智,张陇利,张发宝,等.接种内外源微生物菌剂对堆肥效果的影响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29(8):856-860.[4] 黄丹莲,曾光明,胡天觉,等.白腐菌应用于堆肥处理含木质素废物的研究 [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5,6(2):29-32.[5] Kirk T K, Farrel l R L.Enzymatic“combustion”: the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lignin [J]. Ann Rev. Microbial., 1987,41:465-505.[6] 宁大亮,王慧,王立华,等.难降解有机物对白腐真菌P450的诱导及P450的作用[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29(4):407-412.[7] 喻国策,文湘华,李东锋,等.黄孢原毛平革菌在多种氨氮浓度下木质素降解酶的产生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3,23(6):803-806.[8] 刘悦秋,刘克锋,石爱平,等.生活垃圾堆肥优良菌剂的筛选 [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22(5):597-601.[9] 孙先锋,钟海风,谢式云,等.高效堆肥菌种的筛选及在省市污泥堆肥中的应用 [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6,7(2):108-111.[10] Gregory Bonito, Omoanghe S. Isikhuemhen, et al.Identification of fungi associated with municipal compost using DNA-based techniques [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0,101:1021-1027.[11] 陈慧,陶秀祥,石开仪,等.褐煤生物转化及其研究展望 [J]. 洁净煤技术, 2008,14(5):39-42.[12] Abdennaceur Hassen, Kaouala Belguith, Naceur Jedidi. Microbial characterization during composting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J].Bio. Technol., 2001,80:217-225.[13] Warman P R. Evaluation of seed germination and growth tests for assessing compost maturity [J]. Compost Science andUtilization,1999,7(3):33-37.[14] Tang Jing-Chun, Maie Nagamitsu, Tada Yutaka, 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aturing process of cattle manure compost [J]. Process Biochemistry, 2006,41:380-389.[15] 曾光明,黄国和,袁兴中,等.堆肥环境生物与控制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390-393.[16] 冯春,杨光,杜俊,等.污水污泥堆肥重金属总量及形态变化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8,21(1):97-102.[17] 伏小勇,许生辉,杨柳,等.城市污泥中重金属消解方法的比较试验研究 [J]. 中国给水排水, 2008,24(15):97-99.[18] 杨玉荣,穆国俊,魏静.重金属在污泥堆肥过程中的变化 [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25(增刊):226-228.【相关文献】[1] 王桂琴,许德刚,李国学,等.基于不同目标的大型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工艺的优选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29(4):402-406.[2] Lu Yanjun, Wu Xingwu, Guo Jifeng. Characteristics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and sewage sludge co-composting [J]. Waste Management, 2009,29:1152-1157.[3] 徐智,张陇利,张发宝,等.接种内外源微生物菌剂对堆肥效果的影响 [J]. 中国环境科学,2009,29(8):856-860.[4] 黄丹莲,曾光明,胡天觉,等.白腐菌应用于堆肥处理含木质素废物的研究 [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5,6(2):29-32.[5] Kirk T K, Farr ell R L.Enzymatic“combustion”: the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lignin [J]. Ann Rev. Microbial., 1987,41:465-505.[6] 宁大亮,王慧,王立华,等.难降解有机物对白腐真菌P450的诱导及P450的作用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29(4):407-412.[7] 喻国策,文湘华,李东锋,等.黄孢原毛平革菌在多种氨氮浓度下木质素降解酶的产生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3,23(6):803-806.[8] 刘悦秋,刘克锋,石爱平,等.生活垃圾堆肥优良菌剂的筛选 [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22(5):597-601.[9] 孙先锋,钟海风,谢式云,等.高效堆肥菌种的筛选及在省市污泥堆肥中的应用 [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6,7(2):108-111.[10] Gregory Bonito, Omoanghe S. Isikhuemhen, et al.Identification of fungi associated with municipal compost using DNA-based techniques [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0,101:1021-1027.[11] 陈慧,陶秀祥,石开仪,等.褐煤生物转化及其研究展望 [J]. 洁净煤技术, 2008,14(5):39-42.[12] Abdennaceur Hassen, Kaouala Belguith, Naceur Jedidi. Microbial characterization during composting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J].Bio. Technol., 2001,80:217-225.[13] Warman P R. Evaluation of seed germination and growth tests for assessing compost maturity [J]. Compost Science and Utilization,1999,7(3):33-37.[14] Tang Jing-Chun, Maie Nagamitsu, Tada Yutaka, 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aturing process of cattle manure compost [J]. Process Biochemistry, 2006,41:380-389.[15] 曾光明,黄国和,袁兴中,等.堆肥环境生物与控制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390-393.[16] 冯春,杨光,杜俊,等.污水污泥堆肥重金属总量及形态变化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8,21(1):97-102.[17] 伏小勇,许生辉,杨柳,等.城市污泥中重金属消解方法的比较试验研究 [J]. 中国给水排水, 2008,24(15):97-99.[18] 杨玉荣,穆国俊,魏静.重金属在污泥堆肥过程中的变化 [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25(增刊):226-228.Application of compounded microbial inoculants on composting process of excess activated sludge.OUYANG Jian-xin1,2, SHI Zhou1,CUI Kai-long3*, ZHONG Hua3, LIANG Yun-shan3(1.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China;2.Guangzhou Water Affair Bureau,Guangzhou 510640, China;3.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 China).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2011,31(2):253~258。
好氧堆肥的原理
1. 外部环境控制:好氧堆肥需要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因此堆肥过程需要进行通风处理,以保持堆肥堆内部的氧气含量。
同时,也需要控制堆肥堆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以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
2. 有机物分解:在好氧条件下,堆肥过程中的有机废弃物会被分解为更小的有机分子,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
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氧气供应和微生物的作用来实现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
它们分泌酶类,将有机废弃物分解为更小的有机物,为后续的转化和养分吸收提供条件。
3. 温度升高:在好氧堆肥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产生的热量无法完全散发,堆肥堆内部的温度逐渐升高。
温度的升高有助于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加快有机物的分解速度,同时还可以抑制一些病菌和害虫的生长。
4. 厌氧阶段转化:在好氧阶段完成了大部分有机物的分解后,堆肥堆内部的氧气含量会逐渐降低,进而进入厌氧阶段。
在这个阶段,一些厌氧微生物开始活动,将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护色污泥和有机物进一步转化,此过程称为厌氧消化。
5. 成熟阶段:经过一定时间的堆肥过程,有机废弃物会逐渐转化为稳定的有机肥料。
成熟的堆肥具有较低的湿度、较高的养分含量,并且有利于土壤结构的改善和植物的吸收利用。
完成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需要几个月到一年的时间。
微生物菌剂对堆肥发酵影响的研究进展摘要:堆肥处理是目前实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接种高效微生物菌剂克服了传统堆肥处理方法诸多不足。
对微生物菌剂在堆肥中的应用情况,微生物菌剂对堆肥各项指标、堆肥品质、重金属的影响以及在堆肥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养殖业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微生物菌剂;好氧堆肥;粪便随着现代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如何进行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中国对畜禽粪便的加工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
生物处理法又分为好氧生物处理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法。
在众多的畜禽粪便处理方式中,由于好氧堆肥处理方法成本低、无害化程度高、处理能力大、处理后的产品方便运输且适于农田施用,适合现代农业持续发展而备受关注。
传统堆肥方法利用原料中土著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由于堆肥初期有益微生物数量相对较少,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大量繁殖,存在发酵周期长、效率低等缺点。
同时在堆肥过程中存在氮素损失现象,有恶臭气味,并且粪便中残留的重金属及抗生素等有害物质还存在环境污染的可能。
沈根祥等[1]的研究表明,利用筛选的微生物可以加速堆肥基质的发酵,有效提高堆肥的温度,加快腐熟进程。
陈华癸[2]指出,在堆肥过程中通过人为接种分解有机物能力强的微生物菌剂,可提高初期堆料中有效微生物总数,加速堆肥材料的腐熟,形成的高温条件有利于杀灭粪便中的病原体、虫卵和杂草种子等。
近年来一些学者对畜禽粪便堆肥的工艺条件、影响因素、使用不同微生物接种菌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3],但对粪便堆肥快速发酵及其机制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微生物间的协同作用,快速分解粪便中的有机物,实现粪便处理的资源化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微生物菌剂在堆肥中的应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微生物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培养,充分发挥微生物群成员之间的联合协同作用,以获取能达到最佳应用效果的一种微生物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