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早读的效率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6
高中语文早读课有效性旳研究课题实行方案一、课题旳提出1、伴随高中语文新课改旳深入,借助中国教育学会在我校进行旳语文“高效阅读”试验,以及在近些年旳高考卷中,名句考察题一直被沿用,且分值五分。
考察内容波及面广,包括小学、初中、高中旳必背篇目和课外名篇名句,广大语文教师为了获得这五分,用尽心思。
尤其是语文早读几十分钟,把课内必背篇目让学生反复朗诵,反复背诵,反复填写。
不过,考试成果却不尽人意。
究其原因,重要还是早读效率低。
2、高中生看待语文早读课旳态度与爱好同初中、小学相比,反差极大。
好多学生认为要重视思维训练,早读课不必太在意,因此高中语文早读旳教室里不再是琅琅书声而是沉默旳世界。
实际上这是对早读旳误解,语文自身是语言课,不大声阅读,就没有语感;没有语感好多理解旳东西就很难把握。
因此,高中语文早读课要适应高中生旳特点,高中教学旳实际,对于语文老师来说这是一种全新旳课题,需积极探索和实践。
鉴于语文早读课一直低效运作旳事实,本课题组力图从存在问题出发,探索处理问题旳对策和措施,以期提高语文早读课旳有效性。
二、国内外研究现实状况国内研究现实状况:国内对早读课旳研究比较多旳地方有:徐州市、鹤山市、海南省、四川省等地皆有研究,多从早读课旳现实状况、组织形式、检测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
现实状况多半不太理想,组织形式多为朗诵模式旳多样化,有个别研究波及到背诵,检测模式也为抽查、课后理解等等。
国外尚未见到对早读课旳研究课题。
杏南中学旳田克云老师在他旳课题《高中语文早读课有效性研究》中期汇报中提到对早读文本旳编辑——《早读古文选本》,即把必修一和必修五当中旳重点古文选出编成文本,让学生通过重点篇目旳诵读,从中培养文言语感,积累文言重点词句,扎实基础,进而形成文言文旳阅读能力,这对我们是很好旳启发。
拟创新点(1)在查阅了众多旳资料之后,我们发现多数研究只是强调朗诵课文和课外经典篇章,不过忽视了课文旳注释等部分,倘若学生忽视了这块内容,那么譬如读文言文读得再多,对诸多旳重要旳文言实词、虚词尚有句式也只是一知半解,也就达不到对接高考旳目旳。
谈提高高中语文早读效率的实践与探索作者:安静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年第31期【中图分类号】G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1语文早读课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是语文课堂学习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积累知识、拓展阅读和训练语感的最好时机,也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间。
同时,早读课还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乃至日常学习的热情。
因此,科学合理地利用早读课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重要途径。
早读效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果,关系到语文成绩的好坏,还影响着学生一天的学习状态。
但是,早读该读什么,怎么读,达到什么目标,该怎样检测读的效果,却少有教师对此进行深入思考,总认为“早自习”,就应该让学生“自己”“习”,致使大部分班级的早读存在着目标不明、材料匮乏、安排无序、形式单一的问题,早读效率不高,甚至可以说是低效、无效,要改变这种现状,提高早读课的效率,就需要教师通过确定早读目标,对学生所读内容加以正确选择和引导,对读的方法进行合理指导,对读的过程给予恰当控制,并通过恰当的检测和评价,激发学生早读的兴趣,调动其参与的积极主动性,以收到最佳的早读效果。
一、探索早读课的诵读内容,编辑早读文本,并进行统筹安排,解决早读材料匮乏和安排无序的问题以前早读大多是课文内容,学生已反复读过多遍,感到乏味。
因此,要打破只读“课本”的单一模式,精选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以及和高考接轨的内容作为早读材料,如基础知识、名句默写、名言警句、文言短文、诗歌鉴赏、作文素材、佳作选读、热点聚焦和评说等,使早读内容富有拓展性。
对早读课需整体规划,在每学期或一定阶段根据教学内容制定较为详细的计划,合理有序地安排。
以高三语文复习为例,所记的内容很多,除了常见的基础知识、名句积累外,还有作文素材积累、诗歌鉴赏的知识储备等,内容繁多,而能用的时间却有限。
提高语文早读课效率的途径作者:钱文良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8年第06期语文学科在高中教育中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强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在其他科目学习的理解力,更能丰富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游刃有余。
其中,早读课的效率对学生语文成绩有着很大的影响,用心利用好语文早读课,能够让学生的语感逐渐强化,同时也能对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更深入的复习。
本文就早读课效率的提升路径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设立早读课的重要性对广大高中生而言,清晨读书背诵是一天之中的黄金时间,学生在早上的精神面貌较好,不仅有着清醒的头脑,更有着充沛的精力进行朗读和文章背诵。
为此,在高中语文教育中设置早读课便十分重要,早读课是语文课堂的一种延伸,它能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无法理解和消化的知识点进行二次温习,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常情况下,早读课设立在上午10点之前,具体时间的确定需要根据每个班级的实际学习安排进行针对性划分。
究其原因,早读课的效率十分重要,只有高效率的早读课才能让学生在其中获得成长和进步,并以此获得事倍功半的学习效果。
二、当前高中语文早读课的现状语文早读课的效率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
当前我国高中语文早读课的实施效率便有待提升,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目标模糊。
早读课就意味着要让学生动口读起来,但当前很多教师在早读课的安排中没有给学生做好明晰的目标,学生漫无目的地机械阅读和背诵语文课本,如此早读课不仅不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让整个早读课的任务框架遭到破坏。
第二,形式缺乏创新,缺少情感元素。
教学创新是教育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标志,创新是在既有学习模式上进行推陈出新,摒弃不好的学习手段和内容,融入更好的教学方式。
而纵观近几年我国高中语文早读课工作,其整体实施方式仍然沿用传统课代表领读的方式,学生机械地跟随课代表进行应付式的朗读,不仅缺乏丰富多彩的情感交流,更让学生的个性化思想无法得到凸显。
浅议高中语文早读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高中语文早读课是一个固定的时间段,每天早晨在高中语文教室内进行的。
在这个时间段,学生将视听课讲授,进行教师领导下的读书、背诵和朗读等活动。
这个时间段是为了帮助高中生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和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学生的新要求,高中语文早读课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旨在提高高中语文早读课的教育效果。
一、存在的问题1. 重复性教学高中语文早读课的时间比较有限,讲授内容的安排比较有限,因此,在很多时候,教师会进行重复性讲授。
对于学生而言,每天在早上听到同样的内容会让他们产生疲劳和厌烦的感觉。
一旦学生对这个阶段的内容感到疲倦,他们就会自动忽略它,而这将对他们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2.内容单一在早读课时间内,教师通常会重点讲授诗词歌赋、名句警句等内容,使得早读课的内容单一,无法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而且,由于内容单一,学生会觉得这种语文学科无趣,从而降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在早读课时间内,学生需被规定的内容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
因此,缺乏足够的自由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从而,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往往受到削弱。
二、对策1.增加教师创新、实践和实验教学的创造力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不断创新早读课的方式和方法。
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方式,让学生学习更生动,无聊更少,学习兴趣更强。
可以采用互动式教育的方式,增加交流和思考。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动力,使得早读课成为语文学习备课的重要之处。
2.增加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在早读课中增加多种多样的内容,包括诗词歌赋、名句警句、小说、报纸文章和影视剧等多种类型,通过多样的内容,和不同的讲授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加喜欢语文学习。
3.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热情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课外阅读和学习。
应该给学生相应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地挖掘自己的优秀特长,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浅议如何提高语文早读效率摘要:语文早读作为语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不可小觑,提高语文的早读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探索能力等。
但目前有些早读课堂情况不容乐观,方法陈旧,学生学习欲望不强,本文对此进行了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早读效率观念目标形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工具性的最主要表现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这些能力?语文早读课就必不可少,如何用好、用巧有限的早读课,帮助学生在相当紧张的高中阶段,提高时间利用率,这是每个高中语文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如何有效开展早读课,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端正观念,充分认识早读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中讲到:“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读”与早读课密不可分,为了充分发挥早读作用,必须端正态度,充分认识早读的重要性。
端正观念应分为两部分:一是语文老师们应在思想上对早读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认为学生在读即可,要明确他们读的内容及结果,要在早读上花心思。
二是要转变学生对语文早读的态度,须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读心境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情绪,充分利用一天中记忆最为旺盛的绝佳时间,通过诵读、吟读等方式,积累语文知识,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二、树立目标,要有明确的早读任务本杰明.迪斯雷利说过:成功的奥秘在于目标的坚定。
在语文早读课上给学生设定一定的目标、任务尤为重要。
每一节早读,老师都应对早读内容有个整体的计划安排,都要有适当的诵读内容,让学生反复读,叶圣陶先生曾说:“只有反复诵读,才能做到对语文有亲切的体会,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早读任务应与语文课堂相结合,成为语文课堂的延伸与补充,也应结合学生实际,目标任务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增加知识的积累,目标的设定要让学生有信心完成,让他们享受“踮起脚就能摘到果实”的喜悦,从而激发对早读的兴趣。
高效开展高中语文早读课的策略研究作者:张志恒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年第02期【内容摘要】高中阶段针对语文的学习,教学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要求课本上的知识内容,更多的是鼓励学生对于阅读内容上的延伸,培养学生们广泛阅读的爱好,加深他们对于知识的积累。
为此,早读课成了学生巩固课堂知识以及进行课外拓展的主阵地。
基本上每个学校都设立了早读课,然而大多学校的早读课上出现了一系列对于早读目标模糊、时效性差等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学校早读课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能够提升语文早读课高效展开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早读课策略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时间比较紧迫,压力也比较大。
反观早读课的时间就会较为充裕,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安排学习的时间。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空气清新,适宜朗读背诵,怎样利用好早读课的时间进行高效的学习,是作为老师以及学生要不断进行探索的。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学校早读课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能够提升语文早读课高效展开的有效策略。
一、高中早读课现状分析1.教师监管不到位学生早读的内容也对早读的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老师对于早读学习内容这方面缺少监管,对于阅读目标以及朗读任务,老师没有去制定更加明确的目标以及系统的计划。
久而久之,学生的精神状态就会变得懒散,自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系统性的进行学习。
甚至有的学生就会利用早读课的时间补觉,这些都是对于学习无益的事情,学习的时光就被浪费,慢慢学生就会对语文的学习失去兴趣。
2.早读形式单一很多学校早读的形式是课代表进行领读,其他学生跟读,或者自己去背诵老师课前安排好要背诵的内容。
这样早读仅仅局限于“读老师让读的”“背诵老师让背的”,这样的学习就会出现形式上的单一枯燥,学生多数针对文章内容都会缺乏感情朗读,老师对于如何提升早读效率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3.教学中心的转移在高中学习阶段,部分教师以及学生对于早读课不够重视,而是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阅读以及写作方面,更加追求思维上的训练。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 通过早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2. 课文背诵3. 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早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一篇课文或一首诗歌,为早读做好准备。
二、课文朗读1. 教师选取一篇课文,带领学生进行朗读。
2. 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节奏的把握。
3. 教师点评学生的朗读,指出优点和不足,指导学生改进。
三、课文背诵1. 教师选取一篇课文,要求学生在早读时间背诵。
2. 学生分组背诵,互相监督,提高背诵效果。
3. 教师随机抽查背诵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四、诗歌鉴赏1. 教师选取一首诗歌,引导学生进行鉴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意象、情感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互动环节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情况。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3. 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早读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鼓励。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朗读、背诵和诗歌鉴赏能力。
2. 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态度。
3. 结合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教学反思:1. 反思早读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不断改进教学手段。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浅谈提高高中语文早读效率的几个方法作者:曲春梅来源:《课外语文·下》2015年第06期【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知识和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听、说、读、写是最基本的语文能力。
”因此,学校在设计课程时都安排语文早读课。
语文早读课就是专门为训练学生阅读这一语文基本能力而开辟的乐园,它是语文课堂的延续与补充,因此,每天高效率利用语文早读时间,对语文教学来说意义重大。
【关键词】语文早读课;提高效率;方法;意义【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语文早读课是语文课堂的重要补充,能否有效利用早读课,直接影响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形成,进而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早读课效率,是有规律可循、有经验可以总结的。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平常上早读课所获得的经验,谈谈怎样做能够提高高中语文早读课效率。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提高高中语文早读课效率的基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语文早读课的主要任务。
于漪曾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才能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所以阅读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言能力,不仅对语文学习有重要帮助,而且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的感悟力。
因此,要让学生感受诵读的魅力,慢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会升华感性认识、激发审美热情,最后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培训带读学生,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早读语文早读课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早读不是你读你的、我读我的、一盘散沙式的读书,而应该是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的阅读,所以学生在早读前要做到阅读目标具体、选择内容科学,时间安排合理等。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语文早读课的效率。
在早读课堂上,要安排一位组织能力强的课代表,来带领全班同学进行早读。
老师要集中训练课代表的带读能力和科学选择早读内容的能力,在方法上给予合理有效的指导。
高中语文早读小妙招早读对于高中语文的学习可太重要啦,就像给知识的小树苗浇水,能让它茁壮成长呢。
那咱就来唠唠高中语文早读的小妙招。
一、趣味记忆法很多同学觉得早读就是干巴巴地读课文、背诗词,那可太无聊啦。
咱可以把记忆变得有趣起来。
比如说背古诗词的时候,想象自己是古代的诗人,正站在那诗里描绘的场景之中。
像背《望庐山瀑布》,就想象自己站在庐山脚下,看着那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哇,那感觉,就像自己真的看到了一样,这样背起来又快又牢。
还有那些文言文,把它编成小故事。
像《邹忌讽齐王纳谏》,就可以想象成邹忌和齐王之间一场超级有趣的对话,像演电视剧一样,这样在早读的时候就不会觉得枯燥,记忆效果也特别好。
二、互动早读早读可不一定是自己闷头读哦。
可以和同桌或者小组的同学互动起来。
互相提问,一个人说上句,另一个人接下句。
或者互相检查背诵,你背一段我背一段。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积极性,还能从同学那里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呢。
要是有背错的地方,同学指出来了,就像找到了知识小漏洞,赶紧补上。
而且在互动的过程中,还能加深友谊,早读也变得像做游戏一样有趣。
三、声音变换法总是用一种声调早读,那肯定容易犯困呀。
咱可以变换声音来读。
比如读优美的散文时,就用轻柔、舒缓的声音,像是在轻轻诉说一个美好的故事。
读到那些激昂的古诗词,像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就把声音变得豪迈起来,感觉自己就是那征战沙场的英雄。
这样不同的声音切换,能让自己的大脑一直保持兴奋的状态,读起来也更带劲。
四、利用碎片时间早读的时间有时候感觉不够用,那咱就把碎片时间利用起来。
课间休息的时候,抽出几分钟,把早读时没背熟的内容再看一眼,读一遍。
还有上学路上,要是坐公交或者地铁,也可以小声地背一背课文。
积少成多嘛,这些碎片时间利用好了,能让早读的效果加倍呢。
五、设置小目标早读的时候如果没有目标,就像没头的苍蝇乱撞。
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些小目标。
比如说今天早读要背下一首古诗,或者要熟读两篇文言文。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早读的效率
在近些年的高考卷中,名句考查题一直沿用。
分值五分。
考查内容涉及面广,包括小学、初中、高中的必背篇目和课外名篇名句,广大语文教师为了获得这五分,用尽心思。
尤其是语文早读几十分钟,把课内必背篇目让学生反复朗读,反复背诵,反复填写。
但是,考试结果却不尽人意。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早读效率低。
一、造成学生早读效率低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只重考点而不重能力训练
当前的语文早读,墨守成规,安于现状者居多。
教师为抓考试分数,课内必背篇目成了唯一背诵内容。
让学生反复背诵,反复填写,甚至大量抄写。
机械重复,方法单调,内容枯燥。
有的学生只是读背,并不了解该句说什么内容,考试时凭感觉写。
即使写出也因出现错别字而不得分。
例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中的“烦”写成“繁”。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长”写成“常”,此句就不得分了。
(二)阅读内容单调、乏味,不能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中,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知识就学得快,容易理解,巩固得牢,在早读时内容如果局限于高中课内必背篇目,学生就不容易产生兴趣,这些篇目大部分是文言文,学生阅读起来有障碍,不顺口,也不容易理解,从心里上就害怕。
背诵时不领悟它的含义,机械重复,几遍下来,产生了厌倦情
绪。
有时就开始打瞌睡,记忆效果肯定就差了。
(三)学生对名句考分结果期望值不高
大多学生有这样一种心理:花许多时间去背诵,结果还是考不得满分。
还不如多记其他内容,还能增加分数。
的确,高中必背内容共六册,还有初中的,课外的,有关还涉及到小学的,如此宽的涉及面,却只考五分。
错别字一个整句不得分。
即使当时能背诵,时间一长,也会忘记。
有的学生就不重视早读,导致记忆效率低。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早读要有丰富的内容,才能激发学生兴趣;要善于思考,关于积累,才能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提高早读效率的内容与方法
早读时读什么?怎样读呢?教师要收放有度,既要会考试,又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既要有拓展,又要有限制。
合理利用早自习,口、脑、手并用,在乐读、想记、勤思、善写中愉快阅读。
(一)丰富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读课内名篇
早读重在一个“读”字,要放开声音读。
读时要有节奏,抑扬顿挫,要有感情,声情并茂,无论是激越高亢,还是低沉悲凉,是缠绵悱恻,还是惆怅迷惘……只有用心读,用情读,才能走进作者的心灵,感受他的快乐、痛苦、忧伤、彷徨……
比如《陈情表》中“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这个句子,基调低沉。
李密身影孤独,凄苦地诉说悲凉的身世,怎不令人同情。
2、读课外名篇名著
课外精典名著、名篇是对课内知识的补充,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加大了阅读量,学生对课内内容理解会更深刻,储备知识会更丰富。
比如:由“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读到《论语》,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读到《孟子》。
由李商隐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读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由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读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由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读到爱国将领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与死,岂因祸福避趋之”。
只要学生能找到的资料,都可以阅读,但不要读长篇作品或文化快餐。
3、读优美的现代散文、诗歌
由于早自习时间的限制,散文宜3—5分钟读完的篇幅为佳。
阅读时,用心去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结构美、思想美、人性美、哲理美。
观人生百态、人情冷暖、世间万象、自然之机,它指引人们追求真、善、美,摒弃假、丑、恶。
教我们用理性的眼光看世间,用美的眼光看事物,用善良眼光去解读人生。
比如:警世篇《窃秋》(梁晓声),文化施展《溯水而上》(陈蔚文)、《尚善若水》
(张笑天),温馨篇《柴门风雪》(宋长征),赞美篇《昆仑的歌》等都是值得一读的优美散文。
4、读字音、字形、成语、名句,诗歌、散文做题技巧等知识点
这些内容虽然单调枯燥,但对夯实学生基础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为考试作充分准备。
例如:“道行heng”、“心宽体胖pan”、“拱券xuan”、“海参崴wai”等字音与平时读法差别很大,要牢记。
“空穴来风”以前指消息不是没有根据,现在指消息没有根据,“感同身受”指代替别人向对方表示感激,这些常用成语易误用,要分辨识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勇者无畏,智者不惑,仁者无忧”等这些精典名句,至今还有生命力,鼓舞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二)边读边写,培养识记能力
识记的方法有许多种,边读边写,排除错别字的方法,对识记还有效果的。
在背诵必背篇目、名句时,边读边写、边抄。
重点字、易错字,要看清望准,反复书写。
易考查的句子,还要多次默写,逐字落实,考试时才能确保不丢分。
如果只背不写,往往会犯眼高手低的毛病。
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的“鹜”易写成“骛”。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中的“粟”易写成“栗”,只有理解字的含义,反复书写,才会牢记。
(三)边读边思考,陶冶自己的情操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道出了学与思的关系,阅读时不断的思考,不但背得快、记得牢,还会让我们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虽然时代不同了,遇到的问题也形形色色,但是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前人和别人都进行了思考。
在物质生活已经明显提高的环境下,人们仍在追求精神家园。
下面一例子可以留下深邃的思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恒心,“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淡定,“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义凛然,“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气节,“寄意寒星莶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拳拳赤子之心。
这些句子,丰富人的精神世界,陶冶人的高尚情操。
(四)注重积累,厚积薄发,提高写作能力
1、积累优美句段。
在阅读课内外作品时,总会有许多值得玩味的句子、段落。
要想记牢记透它们,就要勤于动手,摘录下来,分类整理,并熟读理解背诵。
这样可以增加语言的储备量,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积累素材。
在阅读中,有许多感人的素材,稍加归类就是能用的事例。
如“建设精神家园”的访题,可以整理如下:孔子周游列国,屈原怀沉江,司马迁忍爱宫刑羞辱,曹雪芹安守半生的贫
贱。
如“取舍”访题的,可以整理如下:莫是哀不惜放弃国王侍从的头衔和“法律硕士”的学位,甘愿当一名下的戏子。
陶渊明放弃多次做官领取优厚俸禄的机会而归隐田园,甘于清贫。
当把平时积累的东西熟记于心时,何愁写作无材料,放得开、记要落实处,思要有所悟,积累要兼顾,在阅读中通贯古今,思接千古,在思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在积累中夯实基础,厚积薄发。
把早读作为一个契机,激发学生写作文周记,读书笔记的欲望。
老师也可以开展一些激励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朗读课内外优美文章比赛,课前3分钟介绍自己喜欢的名句、段落比赛,读书心得比赛,名句抢答比赛等。
总之,要提高早读的效率,要让学生想读、乐读、会读。
既读得有兴趣,又能提高语文素养,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习惯是一笔财富,那些良好的早读,是学好语文的开端。
(作者单位:云南省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