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C检查日常工作三副注意事项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9
船舶三副工作各项检查具体内容方法2011-03-14 19:41 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点击:99次收藏 | 挑错 | 推荐 | 打印消防栓:1.垫片存在并且无老化现象;2.阀开关应开关自如(如需要可加油活络);3.残水拷克开关自如;皮龙箱:1.内部清洁,箱体无损坏,无锈且开关自如(如需要活动部分可加油活络);2.皮龙头无开胶老化现象,无破损;3.垫片、水枪(两用)、扳手状况良好,包括垫片不老化,水枪水雾转换自如,扳手无生锈;4.皮龙带卷放整齐;5.检查记录卡,记录正确;消防管:1.显露部分漆成红色(包括消防总管及阀门腰节阀);2.管上注明“消防管”字样及标出水流箭头方向;3.“消防管隔离阀”字样应用红漆注明;4.消防管无渗漏;5.应急消防泵间照明正常;6.会使用国际通岸接头(两付),位置放置正确,且配备螺栓(每个两套)、垫片足够;呼吸器:1.驾驶台、主甲板各有一套呼吸器及200%的备用空气瓶,且气压在190以上(6L瓶装),最好要200;2.明确探火用耐火救生绳联系信号(探火人员拉一下:松绳;拉两下:探火员到位;拉三下:正撤离;拉四下:需要救助。
);3.消防员装备配备齐全(呼吸器、安全灯、绝缘手斧、防护服/靴、头盔、手套、耐火绳),且状况良好(如安全灯明亮且备有备用灯泡一个,防护服/靴未老化,头盔能保护整个头部和脸部,呼吸器能自动在人呼吸时开启/关闭等);4.呼吸器低压报警及气密性良好;5.消防服存放处应急照明良好;6.消防服及通岸接头存放处IMO标志“FE”明显;灭火器:1.检查是否按消防控制图放置各类型灭火器;2.检查手提灭火器重量是否明显减少(用手提来感觉);3.CO2的喷嘴是否自如转动(如需要可加油活络);4.检查喷嘴是否损坏及插销的铅封是否存在;5.筒体、喷嘴及压把是否锈蚀严重(如需要可适当除锈油漆,但油漆后不要影响插销的拔出及活动部件的活动);6.有压力表的手提灭火器(如干粉、泡沫)检查压力是否在绿色可用范围之内;7.检查机舱推车式泡沫灭火器压力是否足够,喷管是否老化,喷枪、筒体是否生锈,行走装置是否良好;8.检查机舱手提式泡沫枪、泡沫液是否足够及备用桶状况;9.检查各灭火器的有效期,到期及损坏及时申领;10.检查灭火器附近是否张贴对应的IMO标志;11.检查记录卡记录正确;杂项:1.消防手册中绘制本船的消防布置图;2.救生手册中附有救生设备的图纸及说明;3.防火门张贴防火门标志;4.疏散诱导标志张贴正确清晰;5.失火自动报警器及,应急警报器标志张贴正确;救生圈:1.救生上的标志(船名、船籍港、编号)清楚,位置正确;2.带自亮浮灯救生圈的自亮浮灯要保护好,不要进水而失效,并注意有效期,到期及时申领;3.检查反光带是否有效;4.救生圈是否老化、开裂,及时更新;5.检查驾驶台两翼带救生索及自动烟雾信号的救生圈是否能被快速释放装置释放,重量是否至少4Kg(与其它救生圈不同),打开烟雾信号开关的绳索另一端应用单套结系在船上;6.检查每一舷是否至少有一个带有可浮救生索的救生圈,绳索长度为30M或两倍水面至存放位置的高度,两者取其长者;7.检查救生圈附近是否张贴IMO标志;救生衣:1.救生衣上的标志(船名、船籍港、编号)正确、清楚;2.存放救生衣处的IMO标志清楚;3.救生衣电池灯及哨笛齐备并可用,注意电池的有效期,及时申领更换;4.除个人救生衣外,确保船艏救生筏处、驾驶台、机舱处各有6、4、4件备用救生衣;5.救生衣反光带是否有效;6.每个救生艇内是否至少有三件救生服;7.检查救生衣是否干净无污,是否受潮发霉;救生筏:1.救生筏绑扎正确(钩环与卸扣相连,艏缆、易断绳都系在卸扣上,易断绳另一端系在固定的铭牌上,多用单套结);2.注意救生筏及静水压力释放器的年度检验日期(检修间隔不超过12个月),及时提前申请检验并验收;3.救生筏外壳上的标志(编号、型号、乘员定额、SOLAS 字样等)清楚;4.释放器安装正确(有铭牌的一面朝外);5.存放架无严重锈蚀(如需要可除锈);6.存放处附近张贴有救生筏释放说明及IMO标志;7.查看救生筏附近是否有登乘装置,确保其状况良好;8.筏周围无障碍物;救生艇:1.每三个月更换淡水,且淡水足够;2.确保属具配备足够(查看SOLAS公约及有关规定);3.救生艇外探海灯及灯罩无锈且转动自如,工作正常,是否漆成红色;4.救生艇处的应急灯是否正常;5.救生艇施放操作说明及IMO标志张贴于应急灯下;6.艇内桨叉无锈;7.示位灯、艇内灯、罗经灯、探照灯正常;8.确保艇机手摇、电动都易于启动;9.艇底塞存放易于找到并加以标识;10.会使用打开雷达反射器、太阳反射镜;11.演习中有专人携带SART到现场;12.注意各种信号的有效期,到期提前申领;13.确保设有艇艏艉缆及止荡索(艏缆两根其中一根固于艇上备用);14.摇控拉索的滑轮及其它转动部位转动自如,经常检查督促人员加油;15.固艇装置系固正常;16.会操作施放装置电动马达的电动及手摇收放原理;17.标识并登记吊艇钢丝的调头日期(调头日期为30个月,更换日期为五年);18.艇艏缆尽量系在靠前的位置;19.熟悉艇内应配备的各种物品及数量,以备检查询问;20.艇反光带上下都要张贴,且上下对称;21.注意艇施放装置锈蚀情况,及时提醒有关人员除锈;22.艇内安全扣有无生锈;23.艇登乘梯状况良好;24.限位开关是否锈死;25.集合点是否贴有IMO标志;26.封闭艇天窗易于打开,以操作摇控施放拉索;27.艇两边的舭龙骨扶手、救生握索良好;28.舵转动自如;29.艇机变速及正反转转换正常;30.口粮、火焰信号的有效期正常,且足够;31.艇架刹车正常;CO2施放站:1.张贴有操作施放说明;2.照明正常;3.管路涂成红色;4.张贴有CO2气瓶组IMO标志及CO2字样;5.施放间内无杂物堆放;。
【三副业务】几点三副注意事项总结,实习生、三副受用!一.备车注意事项:1.开启RADAR、VHF、舵机、航向记录仪、测深仪(调到合适量程)、计程仪(注意若按F,归零)、检查汽笛等,将各个航行设备调到最佳状态(按照公司体系文件、Checklist,可以避免遗漏);2.检查海图是否正确,航路点、航路是否输入(主要是二副,但需稍微对照一下);3.与机舱对车钟、船钟和舵(对完舵要回到正舵);4.冲车时注意舷梯、货舱是否还有铲车,装卸货设备是否清爽,船尾是否清爽,前后缆绳是否均匀受力;加油作业,岸上加水等是否结束清爽;前后泊位船舶距离;此外注意是否有船员在高处作业(如清扫舱口围,放引水梯等)。
(一般只试dead slow ahead、stop、dead slow astern);5.再次确认各项工作是否做到位并做好相关记录(备车时间以船长通知的为准,一小时通知,备好车时间,完车时间,油帐找老轨,吃水找大副)。
各时间尽量取能被6整除的时间便于计算。
小海哥补充:每个公司的体系文件就是最好的学习资料,实习三副可以认认真真阅读体系内容,充分利用体系文件。
二.靠离港注意事项:1.靠离港时,协助船长瞭望、定位,随时看看水深情况,备好引航卡和接送引水并做好相关记录(引水上/下船时间,第一根缆绳系岸时间,最后一根缆绳解掉时间,带/解拖轮时间和船名、位置,注意及时调整AIS状态及航行灯状态,同样充分利用离港Checklist)。
2.注意辨认所经过的灯标(清楚是A/B区,日韩菲美为B区),把经过灯标的时间用铅笔在海图上标注(现在电子海图已不再适用,但可以选择重要的时间填入BELL LOG, DECK LOG BOOK)。
3.操车钟时,听清车钟令(Ahead/Astern)复述及报告要求口音清晰,响亮,语速稍慢点,操作要求口快手慢,以确保船长和引水的口令。
4.留意引水员的精神状态,监督引水员的舵令和车钟令是否正确,监督舵工的操舵是否符合要求;要利用一切手段核对船位和航标,若发现任何实际情况与所收集的资料有差异或有疑问要及时询问引水员,以得以澄清和确认,如有诸如灯标移动、航道改向等要及时在海图的相关处用铅笔标识;在航道转弯或转向要运用转心理论确保船舶不会发生搁浅或碰撞事故。
远洋船舶三副业务主要是什么?发布于:2008-7-31 点击:452 作者:盛开4港口国检查1 检查注意事项:三副主管的救生消防工作可以说是各类检查包括PSC检查的重点,其检查项目有时占到全船检查项目的一半左右,并经常在港口国检查中出现问题,以下简要介绍一些PSC迎检具体注意事项。
①SOLAS公约、《国际救生设备规则》(LSA)、《国际消防安全系统规则》(FSS)这一个公约和两个规则是PSC 检查人员对三副所主管的救生、消防设备的基本检查依据,因此也可以说是对三副工作的最基本要求。
中散海监室编写的《海务汇编》(其救生、消防设备方面的要求已收录入本书的第一章)是专门针对救生、消防设备的具体细化,其中还包括了中国船级社和中远集团对救生、消防设备的具体规定,对其中内容应详细了解,对照本船救生、消防设备进行检查。
②抵港前应对照自查表(CHECK LIST)对所辖设备进行自查,而这种抵港前的自查不应拘泥于规定的检查周期,尤其是一些易出现问题的设备和平时检查不注意的死角。
如存放在室外的救生圈自亮灯浮,干电池有时会接触不良,而有的海水电池型如水密不良在下雨或大风浪后易损坏,消防员装备的低压报警易出现故障,消防员装备的防爆手电磁控开关易接触不良而不亮,救生艇的登乘梯因用防雨布盖住,有的三副检查时怕麻烦而不注意检查,其根部易受潮腐蚀,连接绳根的匣克有的已锈住。
③各国在各个时期的PSC检查重点都有所不同,应重视公司职能部门向船上发出的关于各国PSC检查的最新动向。
总的来说,美国较注意对重点硬件设备的检查,如消防栓、应急泵、救生艇等;欧洲国家的检查更加细致和具体,包括各种设备的附件等;澳大利亚除对硬件进行检查外还重视对维护保养记录等软件的检查。
现在船上救生消防设备等硬件的配备越来越完善,而软件缺陷越来越频繁的出现问题,PSC 检查人员的检查重点也向这方面侧重,如九十年代期间每次检查救生艇属具都是必检项目,而现在发达国家通常只启动艇机很少详细检查救生艇属具,其原因就是因为在这些方面很少有船舶再出现不符合项,因此我们现在的工作除救生消防设备等硬件应满足要求外,还应重视救生消防演习、各种维护保养记录、体系文件、证书的保管等软件。
PSC检查常见缺陷及应对策略(一)一、PSC检查中有甲板部各职务常见缺陷1、大副常见缺陷1.引水梯一定符合IMO要求,引水梯下部一节坏。
引水绳梯下端系了拉绳。
2.舱盖,道门,水密门,通风筒必须水密良好,不漏光,胶条无油漆,把手不能短缺。
水密门必须有加力管(里外都有)。
甲板生活区门自闭器损坏。
穿过货舱的透气管,测量管等必须完好,防止货损或货物进入油舱或水舱。
压载舱等透气孔关闭装置完好,护盖完好。
油舱透气孔必须有网罩。
各大舱汗水杯畅通,浮球活络,盖子正常。
个别通风筒无开关标志。
机舱烟筒顶小道门正常,顶部铁板正常,所有的大舱通风关闭装置必须活络。
舱口尾基不活络,没加油。
老旧船的机舱主风机筒必须打开检查挡板情况。
各透气孔,测量孔,注入孔必须有铭牌或名称,载重线,船名,船籍港必须清楚。
大舱汗水槽易碰坏,应及时焊补,以保证大舱水密。
主甲板生活区水密门关闭不严。
上边柜应打开检查。
3.生活区两侧舷梯:两端踏板应为桔黄色夜光漆,横梁为红色。
甲板突出物油桔黄夜光漆或白漆:地令,上边柜道门等。
直生机降落场标志为白漆或桔黄色夜光漆。
去主甲板工作区,应有黄黑相间的绳子拦隔,并中英文标记:进入工作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后甲板机舱逃生门标示不清楚,蓄电池间门上未有禁烟安全标志。
各溢油槽,螺丝堵头宜活络,常关闭。
甲板上集油槽不能用木塞。
4.垃圾未按要求分类,垃圾记录不正规。
公共场所张贴垃圾控制程序。
垃圾记录簿:1)焚烧塑料垃圾应有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开始和结束船位。
2)在港口有接收设施,应分开记录塑料垃圾和其他垃圾。
不能用空油桶焚烧垃圾,否则,将会被处以罚款,垃圾桶数量不足。
垃圾分放不清。
垃圾处理规定铜牌要放在餐厅。
垃圾警告牌未张贴。
5.外生活区应急灯不明显,缺少锚钟,生活区内走廊地板有翘起。
主桅信号灯底座锈蚀。
油漆间应加马克。
清除所有航海灯具上的油漆。
所有航行灯需清洁。
应急灯灯罩需清洁。
艏尖舱有灯裸露。
6.卸货图没有显示船体强度,剪切力,力矩。
远洋船舶三副业务主要是什么?发布于:2008-7-31 点击:452 作者:盛开4港口国检查1 检查注意事项:三副主管的救生消防工作可以说是各类检查包括PSC检查的重点,其检查项目有时占到全船检查项目的一半左右,并经常在港口国检查中出现问题,以下简要介绍一些PSC 迎检具体注意事项。
① SOLAS公约、《国际救生设备规则》(LSA)、《国际消防安全系统规则》(FSS)这一个公约和两个规则是PSC检查人员对三副所主管的救生、消防设备的基本检查依据,因此也可以说是对三副工作的最基本要求。
中散海监室编写的《海务汇编》(其救生、消防设备方面的要求已收录入本书的第一章)是专门针对救生、消防设备的具体细化,其中还包括了中国船级社和中远集团对救生、消防设备的具体规定,对其中内容应详细了解,对照本船救生、消防设备进行检查。
②抵港前应对照自查表(CHECK LIST)对所辖设备进行自查,而这种抵港前的自查不应拘泥于规定的检查周期,尤其是一些易出现问题的设备和平时检查不注意的死角。
如存放在室外的救生圈自亮灯浮,干电池有时会接触不良,而有的海水电池型如水密不良在下雨或大风浪后易损坏,消防员装备的低压报警易出现故障,消防员装备的防爆手电磁控开关易接触不良而不亮,救生艇的登乘梯因用防雨布盖住,有的三副检查时怕麻烦而不注意检查,其根部易受潮腐蚀,连接绳根的匣克有的已锈住。
③各国在各个时期的PSC检查重点都有所不同,应重视公司职能部门向船上发出的关于各国PSC检查的最新动向。
总的来说,美国较注意对重点硬件设备的检查,如消防栓、应急泵、救生艇等;欧洲国家的检查更加细致和具体,包括各种设备的附件等;澳大利亚除对硬件进行检查外还重视对维护保养记录等软件的检查。
现在船上救生消防设备等硬件的配备越来越完善,而软件缺陷越来越频繁的出现问题,PSC检查人员的检查重点也向这方面侧重,如九十年代期间每次检查救生艇属具都是必检项目,而现在发达国家通常只启动艇机很少详细检查救生艇属具,其原因就是因为在这些方面很少有船舶再出现不符合项,因此我们现在的工作除救生消防设备等硬件应满足要求外,还应重视救生消防演习、各种维护保养记录、体系文件、证书的保管等软件。
远洋船舶三副业务发布于:2008-7-31 点击:452 作者:lance港口国检查1 检查注意事项:三副主管的救生消防工作可以说是各类检查包括PSC检查的重点,其检查项目有时占到全船检查项目的一半左右,并经常在港口国检查中出现问题,以下简要介绍一些PSC迎检具体注意事项。
①SOLAS公约、《国际救生设备规则》(LSA)、《国际消防安全系统规则》(FSS)这一个公约和两个规则是PSC检查人员对三副所主管的救生、消防设备的基本检查依据,因此也可以说是对三副工作的最基本要求。
中散海监室编写的《海务汇编》(其救生、消防设备方面的要求已收录入本书的第一章)是专门针对救生、消防设备的具体细化,其中还包括了中国船级社和中远集团对救生、消防设备的具体规定,对其中内容应详细了解,对照本船救生、消防设备进行检查。
②抵港前应对照自查表(CHECK LIST)对所辖设备进行自查,而这种抵港前的自查不应拘泥于规定的检查周期,尤其是一些易出现问题的设备和平时检查不注意的死角。
如存放在室外的救生圈自亮灯浮,干电池有时会接触不良,而有的海水电池型如水密不良在下雨或大风浪后易损坏,消防员装备的低压报警易出现故障,消防员装备的防爆手电磁控开关易接触不良而不亮,救生艇的登乘梯因用防雨布盖住,有的三副检查时怕麻烦而不注意检查,其根部易受潮腐蚀,连接绳根的匣克有的已锈住。
③各国在各个时期的PSC检查重点都有所不同,应重视公司职能部门向船上发出的关于各国PSC检查的最新动向。
总的来说,美国较注意对重点硬件设备的检查,如消防栓、应急泵、救生艇等;欧洲国家的检查更加细致和具体,包括各种设备的附件等;澳大利亚除对硬件进行检查外还重视对维护保养记录等软件的检查。
现在船上救生消防设备等硬件的配备越来越完善,而软件缺陷越来越频繁的出现问题,PSC检查人员的检查重点也向这方面侧重,如九十年代期间每次检查救生艇属具都是必检项目,而现在发达国家通常只启动艇机很少详细检查救生艇属具,其原因就是因为在这些方面很少有船舶再出现不符合项,因此我们现在的工作除救生消防设备等硬件应满足要求外,还应重视救生消防演习、各种维护保养记录、体系文件、证书的保管等软件。
三副如何应对港口国检查检查注意事项:三副主管的救生消防工作可以说是各类检查包括PSC检查的重点,其检查项目有时占到全船检查项目的一半左右,并经常在港口国检查中出现问题,以下简要介绍一些PSC迎检具体注意事项。
① SOLAS公约、《国际救生设备规则》(LSA)、《国际消防安全系统规则》(FSS)这一个公约和两个规则是PSC检查人员对三副所主管的救生、消防设备的基本检查依据,因此也可以说是对三副工作的最基本要求。
中散海监室编写的《海务汇编》(其救生、消防设备方面的要求已收录入本书的第一章)是专门针对救生、消防设备的具体细化,其中还包括了中国船级社和中远集团对救生、消防设备的具体规定,对其中内容应详细了解,对照本船救生、消防设备进行检查。
② 抵港前应对照自查表(CHECK LIST)对所辖设备进行自查,而这种抵港前的自查不应拘泥于规定的检查周期,尤其是一些易出现问题的设备和平时检查不注意的死角。
如存放在室外的救生圈自亮灯浮,干电池有时会接触不良,而有的海水电池型如水密不良在下雨或大风浪后易损坏,消防员装备的低压报警易出现故障,消防员装备的防爆手电磁控开关易接触不良而不亮,救生艇的登乘梯因用防雨布盖住,有的三副检查时怕麻烦而不注意检查,其根部易受潮腐蚀,连接绳根的匣克有的已锈住。
③ 各国在各个时期的PSC检查重点都有所不同,应重视公司职能部门向船上发出的关于各国PSC检查的最新动向。
总的来说,美国较注意对重点硬件设备的检查,如消防栓、应急泵、救生艇等;欧洲国家的检查更加细致和具体,包括各种设备的附件等;澳大利亚除对硬件进行检查外还重视对维护保养记录等软件的检查。
现在船上救生消防设备等硬件的配备越来越完善,而软件缺陷越来越频繁的出现问题,PSC检查人员的检查重点也向这方面侧重,如九十年代期间每次检查救生艇属具都是必检项目,而现在发达国家通常只启动艇机很少详细检查救生艇属具,其原因就是因为在这些方面很少有船舶再出现不符合项,因此我们现在的工作除救生消防设备等硬件应满足要求外,还应重视救生消防演习、各种维护保养记录、体系文件、证书的保管等软件。
按:近年来很多新证三副走上航运工作岗位,由于这些三副航海资历浅业务不熟练,在保证船舶航行安全和应对PSC等方面存在很多隐患,本人在网络上看到一篇远洋三副根据自身工作体会编写的三副工作须知,内容很全面,实用性和针对性也很好,特别适合新证三副学习,特推荐大家分享。
——王正明2011年8月4日三副工作须知(新证三副必看)上船后,一般立即要做的工作是下面:1、《应变部署表》名单,一般分布是:驾驶台、机舱、餐厅层。
2、更新各种船员名单,包括:2.1、救生艇艇员名单。
注意共四份,各艇正副艇长各一份,即:大副、三副、水手长、木匠。
2.2、演习指挥手持名单。
注意共四份,船长、老轨、大副、三副。
2.3、防火控制图名单。
要求是工作语言。
为应付国内外检查,可做成中英文名单,共二份。
防火控制图一般防在生活区左右门口各一个。
(平时要多检查防火控制图,拧紧盖子防止受潮)2.4、救生艇里面存放的船员名单。
这份名单有的船上没有,但我在遇到的检查时有过要求,做了也不为多吧。
3、如果换班超过25%,要编制新的演习计划报船长。
在离港后24小时内搞次演习。
救生艇脱钩3个月一次。
4、对照有关表格,熟悉自己分管的设备。
对于有有效期要求的物品,如救生艇食品、淡水、急救药箱、降落伞信号、烟雾信号、红火号、抛绳器(分组合式和一体式,组合式的只换火箭弹即可)。
建议你做一个列表,<贴在三副工作簿》封离,便于检查和自己工作。
5、熟悉各种检查要求,尤其是PSC检查的要求,工作时分清主次。
6、救生艇罗经不能有气泡,罗经液不能出现混浊。
每年做个罗经自差表贴在艇内。
7、为防止上浪使救生圈受损,可在开航后将之收回,靠港前放回原处。
注意救生圈、救生筏、救生艇的各种标志要齐全、清晰,具体内容可对照海务部或海监室表格。
8、容易受损的物品,如救生圈灯浮、救生衣灯浮、皮龙水枪要有一定数量的备品。
如果救生圈灯浮为干电池式,要有足够的电池备用。
9、消防栓不能有渗漏,如有则及时申请修理。
消防、救生设备保养、检查注意事项消防救生设备都属应急设备,在各国的PSC检查中都是重点项目。
由于消防救生设备分布全船,比较散乱。
保养时应提前做好计划,抓住重点,有的放矢。
平时工作做好了,检查时方可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本文罗列了一些消防救生设备保养及检查的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消防部分:1 消防水带和水枪(FIRE HOSE AND NOZZLE)消防水带长度的规定,公约规定消防水带的长度应至少为10m,但不超过下述长度:1)机器处所15m;2)其它处所和开敞甲板20m和3)最大型宽超过30m船舶的开敞甲板25m;消防水带应三个月摊开重卷,注意不能有老化现象,皮龙卡玛无锈蚀(为防止锈蚀,可打标志红油漆),水带和消防栓、水枪连接不能漏水。
水枪应是直流和喷雾两用水枪。
建议水枪和皮龙接头在申请物料的时候不要铜的,一是为公司节约成本,二是铜的保管比较麻烦,很容易被偷。
在PSC检查中,一般会要求驾驶台和艏楼消防水试验,所以这2个地方和演习中要出水的地方应重点保养。
2 消防栓、皮龙箱(FIRE HYDRANT、FIRE HOSE BOX)消防栓应保证活络,密封令水密且不能有油漆。
加油保养时,注意给消防栓的内轴加油(用小刷子从栓口伸进去,一边旋转一边加油),消防栓应定期清除油泥,保持清洁。
每个消防栓配备扳手,机舱消防栓应配备盖子。
皮龙箱应保证干净清洁,无破损,尽量水密。
箱体有IMO标志。
3 消防隔离阀(ISOLATION VALVE)应熟悉隔离阀的位置,保证隔离阀的活络。
隔离阀间保持干净整洁,流向标识清晰准确。
一般隔离阀有三个,一个是往机舱外的总阀,一个是生活区的,一个是主甲板的。
4 消防管(FIRE MAINS)消防管应无漏水,油漆大红。
管路有流向标识。
配有泄水阀(防冻考克),泄水阀应在消防管的底部。
冬天使用时注意将残水放尽防止管路冻裂。
保养时应注意死角,特别是踏板下面不好保养的地方。
曾经有船在PSC检查中消防管爆裂导致滞留,此处应额外注意。
船舶港口国PSC检查项目(轮机部)及注意事项01.机舱卫生状况良好(全船的卫生)(1)无跑冒滴漏现象;(2)垃圾分类存放;(3)照明良好(含应急照明以及标识);(4)工具,物料,备件摆放整齐。
02.油类记录簿的正确记载Oil Record Book(另述)轮机日志的正确记载Engine Room Log Book应急设备,防污染设备测试运行记载.03.油水分离器的正确使用Oily Water Separator(1)15PPM报警试验;(2)操作规程张贴;(3)出海阀关闭,上锁,挂牌;(4)备用滤芯的存放,每隔6个月更换一次换下来的滤芯以及记录;(5)电子芯片记录运行的时间要和油类记录簿记录时间相符。
04.相关污油柜、污水柜的测量记录,测量数据与油类记录簿每周记录数据相符,测量孔处张贴舱容表。
(1)燃油油渣柜F.O Sludge Oil Tank(2)滑油油渣柜L.O Sludge Oil Tank(3)污油柜No.1 Waste Oil Tank and No.2 Waste Oil Tank(4)漏油柜Leakage Oil Tank(5)燃油放残柜F.O Drain Tank(6)滑油放残柜L.O Drain Tank(7)扫气箱放残柜Scav. Box Drain Tank(8)盘根箱放残柜Stuffing Box Drain Tank(9)污油舱Bilge Oil Tank(10)污水舱Bilge Water Tank05.焚烧炉Incinerator(1)操作规程张贴(中英文版)(2)点火试验(3)炉灰的存放(4)废油和污油驳入焚烧炉油柜要记录在油类记录簿(5)焚烧炉使用焚烧废油,污油和油棉纱等要记录在油类记录簿(6)废油和污油如回收,接收证明存放在油类记录簿,并记录(7)油棉纱如回收,接收证明存放在大副垃圾记录簿06.生活污水处理装置Sewage Treatment plant(1)操作规程张贴(中英文版)(2)操作过程演练,运转试验或自动运转(3)港口直接出海阀关闭,上锁,挂牌(4)投药(或者药水)的存量07.风油应急切断Quick Closing Valve(1)风机应急停止(2)油舱油柜速闭阀试验(3)控制场所专设位置(消防站和通道)08.应急发电机试运转(1)应急发电机Emergency generator(2)应急配电板Emergency switchboard(3)自动启动和人工启动(试验)转换开关,试验开关(4)油柜燃油的存量要符合要求(5)每星期测试一次的记录09.应急救火泵Emergency fire pump(1)三分钟出水试验的要求(2)出水压力的要求(3)每星期测试一次的记录(4)控制站(驾驶台,机舱集控室)远程遥控以及机旁操作10.应急空压机Emergency compressor#向应急空气瓶泵气试验11.救生艇&救助艇Free-fall lifeboat & Rescue boat(1)艇机启动及正、倒车试验(要求任意一位船员)(2)外壳完好,无破洞修补痕迹(3)收、放艇自如(两种方式:电动(或者气动),手动)(4)配备物品齐全(燃料,淡水,食品,药品,毛毯等)(5)艇底塞,艇底无积水,手动泵排水良好(6)艇内外卫生良好12.应急操舵Emergency open ration steering gear(1)操作规程张贴(2)操作过程演习(3)跟驾驶台直通电话畅通13.主机机旁应急操纵Emergency open ration main engine(1)操作规程张贴(2)操作过程演习(3)如需实际操作,请先按主机应急备车程序备车14.机舱灭火器材的配备和使用(1)机舱灭火器材的配备及分布图(2)大型泡沫灭火器的使用(3)手提灭火器的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4)机舱局部消防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检测Local protection machinery spaces 15.大型CO2(Cargon dioxide)灭火系统High pressure CO2 fire extinguishing&smoke System(1)CO2钢瓶存放间及钥匙(三副和船长处)(2)CO2释放控制站(3)CO2释放警报区分(4)CO2释放前人员全部撤离,清点人数确认(5)CO2释放步骤和程序(6)CO2释放命令由船长发布16.燃油漏油警报试验Leakage Oil Alarm Test(1)主机Main Engine(2)副机Auxiliary Engine(3)锅炉Boiler燃油漏油警报试验时,均可采用拆下漏油警报系统的管路注水试验。
有关PSC检查注意事项一、 港口国检查(PSC)的由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船舶海上交通事故频发,严重危害了人命安全和海洋环境,引起了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各港口当局的高度重视。
为此,国际海事组织强调要落实公约标准的三重责任:IMO负责制定标准,船旗国负责实施标准,港口国负责检查监督,其主旨在于将不符合标准的船舶淘汰出航运市场。
而港口国检查(PSC)被公认为消除低标准船舶、保证海上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随着相关国际公约修正案的生效,全球范围内的PSC 检查力度明显加强,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同。
2002年7月1日ISM 规则全面生效,PSC检查程序不再只是针对船舶硬件,也开始对船舶操作和管理进行相应的检查,这表明港口国检查已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得到应用。
二、 港口国控制的目的和意义港口国控制(Port State Control,缩写PSC),是指港口当局根据有关国际公约规定的标准,对进入其港口的外国籍船舶实施的一种监督与控制,以确保船舶及其设备符合国际公约要求,船员配备和操作符合适用的国际规范。
通过港口国控制,纠正与消除受检船舶所存在不符合标准的缺陷,以确保船舶航行、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以及保护海洋环境,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和航运经营水平的提高。
港口国控制的主要目的是限制与排除低标准船舶,保证船舶安全航行和防止船舶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及对船旗国海事主管当局履约的监督和补充。
国际海事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的执行,不仅靠船旗国的努力,而且更重要的也需要港口国控制的贯彻与实施。
港口国控制对改善国际航运船舶状况,促进航运安全,保护港口国利益,促进统一的国际标准,增进区域性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体现在:改善营运船舶状况;保证海上航行安全;有效保护港口国利益;促进国际统一标准形成;增进区域性合作发展。
三、 港口国控制检查的主要依据港口国控制的实施是基于相关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同时港口国是这些公约的缔约国。
PSC检查中有关二副/三副的常见缺陷汇总二副常见缺陷1.应记录VHF CH16, CH70值守,在美国水域尚应守听CH13。
组合电台、C 站、GPS、至少一部VHF能使用直流电,知道如何转换。
C站终端显示器亮度不够。
DSC日常值守和C站PVT:能提供测试和接收记录。
MF/HF应急电源不可用。
驾驶台MF/HF等处没有隔光布帘。
通信设备无ID码铭牌。
驾驶台双向电话备用电池应放于电话旁。
报务员没有对驾驶员进行GMDSS设备的培训和记录,组合电台状态不佳。
电台日志没有新的GMDSS LOG及DSC没有每周测试一次。
GMDSS LOG BOOK记录不全。
EPIRB外盒顶部相关标识未注。
EPIRB不能放在报房。
No.1 VHF/DSC没有从GMDSS应急电源供应直流电。
岸基协议证书未换新;未收到澳洲海岸区域性航警。
手提无线电设备VHF备用电池无封条(即使用过)。
船上无线电MF/HF不能接收。
(北海在英国滞留项目)电台电池低电压。
高频数字选择呼叫试验操作人员不能成功完成。
无线电信号灯标表没有更正。
电瓶间蓄电池液面低。
防海盗联系电话在报房张贴。
天文钟没有校对。
2.ITU出版物不是最新。
航海出版物和公约等没有及时更新;缺少出版物《SHIP’S ROUTING》,《INTERNATIONAL CODE OF SIGNALS》(包括一页补篇)INTERNATIONAL MEDICAL GUIDE FOR SHIP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航海通告不是最新;驾驶台没有张贴SOLAS救生表。
(LIFE-SAVING SIGNALS AND RESCUE METHODS(2011 EDITION)灯标表不是最新版;PILOTS BOOKS部分无新版本;巴拿马OFFICIAL LOGBOOK中记录无分隔。
无美国灯标表,潮汐表。
缺本航次的港口海图(Hamburg)。
3.磁罗经自差大。
磁罗经误差无记录;磁罗经照明灯亮度不够。
转浅谈三副接船工作和安全检查注意事项希望对各位转浅谈三副接船工作和安全检查注意事项希望对各位以下是某人(我的一个师长)自接某船厂某吨位新下水某轮近7个月和即将做满三副17个月之际,以他在某轮工作的切身体会和在某某轮积累下来的一些经验而写的这篇文章,希望能对其他三副或见习三副有些帮助。
事先从公司主管拷贝船舶操作规程和防火档案等船舶数据资料,这会大大减轻工作量。
大体工作:1.准备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笔,按照防火和安全控制图认真比对,核对船舶所配设备和属具,如发现有缺失或不符之处,立即记下,哪怕是一个标识缺失或贴倒(注:某轮就有很多标识缺失或贴倒,特别是机舱感烟,感光和感温标识混淆);并且要尽量熟悉各种设备所在位置和船体结构,这对以后工作特别重要。
对于两艇属具和堵漏器材,要仔细核对船厂供货单,如无误且仍不符合配置要求,可向公司申领。
(注:某轮克令吊和两艇均有一个P2干粉灭火器,此项防火控制图未标出)2.抓紧时间找船厂技术人员熟悉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失火报警屏和烟雾探测系统和救生艇筏(救生筏为可吊式,救生艇为尾抛式)等操作,其它均较简单并附带说明书可独立熟悉;因为临近交船时他们都故意躲接船船员;由于本人接船时晚到,时间紧迫,虽发现问题却找不到船厂技术人员,只能自己琢磨,费时费力。
对于驾驶台航行设备,只要在开航前向二副请教搞懂即可。
3.制定应变和溢油部署表并张贴在公共场所;首先要熟悉接船人员,比如:谁的身材好或当过消防兵,可做探火员。
(建议弃船集合点设在艇甲,其余集合点设在5舱后)4.简单制定主要设备操作规程并张贴,供船舶初次检验;只有通过初次检验方可下水营运5.要收集全船所有消防救生设备的产品证书,检验证书和形式认可证书等,即使如防爆手电,皮龙带等都不放过;仔细统计消防救生设备生产或检验日期(可根据本人制定的消防救生设备检验配置自查表核对),是否有即将过期或漏检之项;查看船员房间救生服是否是中号,并且要非常仔细查看救生服CCS证书和救生服生产日期日否修改过,CCS审查时尤其注意此项,如不符合向船厂提出更换。
三副应注意的项目1.救生消防设备记录本必须与本船实际情况相符,第四部分的检查保养工作记录应有大副签字;2.中英文《培训指南》的内容必须与本船实际相符;3.各项演习记录在《演习记录本》、《航海日志》的前页和“重要记事”栏、《救生消防设备记录本》以及《OFFICIAL LOG》等记录中必须保持一致,并符合要求;4.救生艇/筏的操作方法,保温袋、保温服以及救生衣的穿着方法必须张贴在规定位置。
若船上有多种救生衣,则每一种救生衣的穿法都必须提供;5.对一些日期过期的设备,如抛绳器、救生信号等最好在包装外面标出来,以方便检查;6.对所有救生消防设备的有效期,应列出清单,并把本合同将过期的项目标出来,以便到时申请;7.平时应确保所有的救生消防设备状况良好,每到港前应再次检查;各种记录及张贴标志要确保完整、清晰。
公司印发的抵港前PSC自查清单,应一一对照检查。
: S应熟记的数据1.救生衣,各种救生圈的数目,位置;2.消防皮龙,各种灭火器的数目,位置;: 3.大型灭火系统的气瓶数目,位置;4.救生艇/筏的额定人数;5.艇上淡水、应急口粮的数量;6.消防员设备的备用气瓶数量(200%);7.灭火剂的备用数量(100%)。
三副的基本工作(新证必读)1、记录方面:A、船员换班以后的相关项目:(1)应在航海日记记录那一天交接、套派;(2)开航后24小时内救生演习、培训记录。
(3)每个房间的个人应急熟悉表格的填写、张贴;(4)是否有驾驶员驾驶台的熟悉表?(5)应变部署表的修改情况;(6)自己的交接记录是否放到船长处并有海务主管签字确认?(7)交班一个月后本职务的自查情况。
B、三副负责实际的培训工作:(1)船员上船后不迟于2星期内,对其进行船上救生、消防设备的培训,并包括救生筏的操作与使用、低温保护与急救、恶劣海况求生、消防设备操作与使用等。
(2)在计划中列明每2个月进行一轮救生、消防知识的培训;船舶往往是把主要的消防救生设备的培训分列在12个月中,这样就不能满足公约关于“两月一轮”的要求,比较简单的方法是把所有需要培训的消防救生设备、知识等项目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单月、另一部分为双月,在右侧记录每月实施培训、授课的时间。
PSC检查的注意事项到港前,要求船长组织好全船人员进行彻底的检查,组织干部船员,全船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并把PSC检查准备的情况,及时反馈到公司,以便公司做好应对的准备,争取顺利通过在PSC检查(可根据附件的PSC Inspection checklist进行自查及相关的通函内容执行)。
另外提醒以下事项供参考:A. 船舶证书船舶证书的检查,包括船舶法定/船级证书,COFR,船员证书(包括大小证,健康证以及船旗国的高级船员证书),检查证书是否完整有效,船员配备是否符合最低配员要求,值班船员是否达到STCW的标准,船长应能根据目录准确找出所需证书,建议船长及时更新主要证书签发/有效期清单,以便随时回答检查官的提问,一个精明干练的船长能为检查工作的顺利完成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垃圾管理计划的执行情况是通过询问船上主管人员和检查垃圾纪录簿来完成的,同时在甲板巡查时会查看船尾垃圾桶是否完好(不漏/标志清晰)有盖,是否按MARPOL规定分类存放和处置(包括货物残余)。
船员房间/公共场所的垃圾管理会在抽查生活区/船员房间个人救生用品的同时进行检查。
垃圾纪录簿要用英语按规定完整记录/签名(包括船长的签名),并保留2年,垃圾收据要保管好以备检查。
油类记录簿要按要求进行记录,操作代码要准确,记录要完整,不能缺页,要顺序记录,记录簿中的油柜容积要与IOPP证书相符;船长要签名,记录簿要在船上保留3年。
尽早更换压载水,应严格按照IMO的要求进行更换,并在航海日志和轮机日志记录,并且用当地表格,如果当地国家没有专用表格,用IMO标准表格填写,尽早提交给代理。
压载水管理计划要加入IMO通函(RESOLUTION A.868(20),并做培训记录,附在后面,以备查。
全船所有关键设备应有操作规程,应尽快完成并张贴。
为应对ITF检查,船上要有船员每天的工作和休息时间的记录,甲板和机舱必须要有记录。
船舶安全管理手册(SMS)要有船员工作语言的版本,船员培训记录,船员(特别是高级船员)要明白公司的指定人员-DP。
远洋船舶三副业务主要是什么?发布于:2008-7-31 点击:452 作者:盛开4港口国检查1 检查注意事项:三副主管的救生消防工作可以说是各类检查包括检查的重点,其检查项目有时占到全船检查项目的一半左右,并经常在港口国检查中出现问题,以下简要介绍一些迎检具体注意事项。
① 公约、《国际救生设备规则》()、《国际消防安全系统规则》()这一个公约和两个规则是检查人员对三副所主管的救生、消防设备的基本检查依据,因此也可以说是对三副工作的最基本要求。
中散海监室编写的《海务汇编》(其救生、消防设备方面的要求已收录入本书的第一章)是专门针对救生、消防设备的具体细化,其中还包括了中国船级社和中远集团对救生、消防设备的具体规定,对其中内容应详细了解,对照本船救生、消防设备进行检查。
② 抵港前应对照自查表( )对所辖设备进行自查,而这种抵港前的自查不应拘泥于规定的检查周期,尤其是一些易出现问题的设备和平时检查不注意的死角。
如存放在室外的救生圈自亮灯浮,干电池有时会接触不良,而有的海水电池型如水密不良在下雨或大风浪后易损坏,消防员装备的低压报警易出现故障,消防员装备的防爆手电磁控开关易接触不良而不亮,救生艇的登乘梯因用防雨布盖住,有的三副检查时怕麻烦而不注意检查,其根部易受潮腐蚀,连接绳根的匣克有的已锈住。
③ 各国在各个时期的检查重点都有所不同,应重视公司职能部门向船上发出的关于各国检查的最新动向。
总的来说,美国较注意对重点硬件设备的检查,如消防栓、应急泵、救生艇等;欧洲国家的检查更加细致和具体,包括各种设备的附件等;澳大利亚除对硬件进行检查外还重视对维护保养记录等软件的检查。
现在船上救生消防设备等硬件的配备越来越完善,而软件缺陷越来越频繁的出现问题,检查人员的检查重点也向这方面侧重,如九十年代期间每次检查救生艇属具都是必检项目,而现在发达国家通常只启动艇机很少详细检查救生艇属具,其原因就是因为在这些方面很少有船舶再出现不符合项,因此我们现在的工作除救生消防设备等硬件应满足要求外,还应重视救生消防演习、各种维护保养记录、体系文件、证书的保管等软件。
④ 在迎检中最忌讳是就是存在侥幸心理,进行自查时应到现场对照实物进行逐项检查,如发现自己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应及时上报大副、船长帮助解决处理,不要怕给领导“找麻烦”,因为这种情况既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船舶领导负责,这也是作为一名称职的三副所应该做的。
⑤ 英语能力的训练,流利的英语在迎检中将起到很大的作用,也会给检查人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虽然英语水平在短时间内不容易大幅度的提高,但可以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如阅读和背诵公约有关救生、消防方面的英文版,对体系文件的一些专用词汇的学习等,如果在检查过程中能流利的回答检查人员所提出的问题,检察官通常就不会进行深入的扩大范围检查,反之如果听不懂他的问题,或答非所问,检察官往往会停止语言交流,而亲自行动扩大检查。
⑥ 在迎检前还可查阅以往的本船的缺陷记录,以免发生类似的错误,以下列举了一些我公司和其它公司历年来在和船旗国检查中关于三副工作方面发现的缺陷项,希望能对做好迎检起到借鉴作用。
2 三副港口国检查常见缺陷:救生艇: 艇架上应标记:1999;艇内缺少磁罗经或不好用或罩玻璃破碎;艇磁罗经内液体混有锈色;艇内应涂刷船名呼号以供识别;艇名、呼号及十字必须字迹清楚;艇内标识齐全;艇释放把手和自动脱钩处无标识;艇罩无船名呼号;艇无编号;艇外壳无艇身尺寸;一个救生筏无船名;艇外壳无艇号;艇顶部无船名和呼号;艇操作说明书要张贴;要有放艇示意图;艇筏施放装置说明字体不清;没在应急灯下;艇机需要检查修理;艇没有防雨罩;艇龙骨附近两侧无反光带,艇一处反光带张贴不正规,救生艇反光带换新,艇底部反光带材料不合格;艇梯子应有扶手;弃船放艇时,软梯一定要放;艇救生绳梯一块踏板坏;艇梯腐烂;艇内释放时,导向滑轮损坏;;救生艇兼为救助艇,应有一长度不小于50米的可浮索一根,用于拖带,(1983年修正案);副艇长也应持有该艇艇员名单;艇内下列物品必须放于水密容器内:食品,药品,机器备件箱等;艇外档扶手绳少一个手握胶木;两救生艇内干粉灭火器气瓶压力不足;艇玻璃老化;艇少水平滑车组止荡索;二种救生筏要有二种释放说明;艇首缆应始终连接在船舷栏杆上;艇艏缆没有系固;在释放装置上,艇舷外照明灯不亮;救生设备布置图标明四个救生筏实际三个;吊艇钩不活络;救生艇松艇齿轮不牢靠;艇电瓶电不足启动失败;艇手动抽水泵固定板破损或泵端盖漏气或不能正常使用;艇前后挂钩挡板脱落;艇口粮不气密须换新;艇释放索导向滑轮损坏;艇探照灯不工作;艇盘根松动;机舱门上要求贴有逃生指示标;艇吊钩龙骨固定螺栓锈;艇内无工具箱;艇不能正常启动或不工作;去救生艇甲板指示图标缺少,缺少救生图标;救生艇除本身的稳索外,还要配备人力稳索;救生艇机油箱不得留有空档;登艇装置需固定安装;艇栏杆扶手损坏;艇底板部分腐烂;艇吊艇控制开关不活络;艇机器罩未固定;艇一桨腐蚀;艇部分装置不能油漆;艇收放不好;艇固定帆底座及卡箍缺损、无止晃索、无正式的施放示意图、操作帆的指导手册等(某轮在爱尔兰被滞留);救生艇尾轴封故障;救生艇艇钩不能正常工作;艇内12支红光火号没有认证文字;艇海锚破损;艇筏操作须知未张贴在应急灯下面或操作说明陈旧;艇梯油麻绳有腐烂;登艇梯口缺少扶手栏杆;艇架注油点缺油;通往登艇梯的活动扶手栏卸扣锈死;艇顶上字体太小;艇外灯不亮;艇自放小钢丝索没有调整好,松放艇困难;艇缺一首缆;艇外扶手绳浮子没安装;艇舵附近有锈;固艇索钩不活络;艇内铁水桶、水勺有锈、较脏;食品到期、罗经灯不亮、罗经有气泡、急救药包过期、开敞式救生艇桅座板腐烂较严重;艇灭火器长期无检查记录;手电筒不亮、座位无编号。
救生筏: 释放器需正确连接;艇甲板筏站处照明灯架不活络;救生筏从一侧移至另一侧应无阻碍;救生筏没有绑扎带;救生筏端部连接绳需专用钢丝连接;救生筏静水压力释放器易断绳不合格;救生筏在释放位置要配备正确的说明;救生筏登乘梯应放附近;救生筏缺少施放说明;前甲板的救生筏要配有救命索或软梯;前救生筏缺少登筏方法(释放说明);救生筏易断索未与船体连接;救生筏自动开启绳位置不对;右舷救生筏易断绳拴错救生筏活动护栏不活络,筏支架的手动释放拉杆安全销锈死。
救生衣:船用救生衣与船舶所配穿着示意图不符;救生衣灯浮电池用尽;艏楼未设置救生衣;保温衣无船名及船籍港;个别救生衣无船名和船籍港标识;多种救生衣,但只有一种穿着示意图。
救生圈:配置标志不全;一个自亮灯浮不太亮;救生圈绳和灯无标识;驾驶台两侧救生灯浮位置不对;绳索立即换新;救生圈绳与灯同线;救生圈海水电池失效;需正确安装驾驶台处的救生圈和烟雾信号;驾驶台两侧的救生圈烟雾及自亮灯支架安装错误(应改为面向舷外);灯浮架锈蚀严重;救生圈贴各标志吹落;救生圈灯光信号坏;红光降落伞火箭信号体上未注失效期只有生产日期;驾驶台两侧救生圈上落水烟雾信号标记不清;个别救生圈的绳索陈旧或已霉烂或长度不足30米;个别救生圈船名不清,个别救生圈灯的接触不好或未按期更换新电池,烟雾或灯支架损坏。
防火控制图:桶外应印有标记:F、C、P、(内存的船员名单应有船长签名,盖章和日期,并有所有灭火设备使用说明);防火控制图被水损坏;防火控制图箱(室外)无标贴;应急电瓶间门上无禁火、禁烟安全标志;舵机房多余的消防员备品箱要移走;防火控制图固定胶带开裂;生活区上下通道防火门关闭不严;未在防火控制图上标明;防火控制图需更新;防火布置图没有标出A 级防火门的符号和区域;消防控制图无中文对照;无防火布置图;防火控制图无标示及船级社盖章;消防控制图未附应急消防设备的中英文操作说明。
消防管:主消防管(特别是膨胀接头处)漏水;消防栓滴漏;消防皮龙不在位置;机舱内消防栓需配备扳手;消防栓密封令(接头处的胶垫)老化、无弹性、掉渣等,必须更新;机舱一个消防栓不活络;皮龙喉箍锈蚀(应换新,并油红漆,防锈蚀);消防皮龙箱内缺少扳手;七条消防皮龙要求换新;修理或换新所有焊补过的消防总管;消防皮龙及喷嘴泄漏。
大型灭火系统:液体检测阀不活络;二氧化碳钢瓶间隔热材料掀开一块;大型灭火器过期;2称重试验过期;大型2瓶的固定卡子与瓶之间少垫;2操作指南不符742-2/8要求;两个2控制站的钥匙应分别放在两个盒子内;2瓶头软管连接有个别松动;2间吹通管及外接口无标志;二氧化碳房缺少手电筒或手电筒不亮,2管路阀门不活络,甲板上2管路锈蚀严重。
探火员装备:证书过期;消防员呼吸器低压报警声音小;探火员呼吸器低压不报警;无呼吸器证书和检查报告,防火员呼吸器无检验站的检验日期标签;消防员装备间不应上锁应有应急灯;呼吸器钢瓶要有静压试验钢印;呼吸器要有年检合格证书;个别消防员装备的手电筒损坏;防火服外表破损;气瓶低位警报不报警。
灭火器:灭火器没检查人签名;应急发电机间手提灭火器应分开放;船舶消防设备老化(灭火器的橡胶部分老化及橡胶管等);备用灭火器数量不足();主甲板机舱进口应有手提灭火器;厨房内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机出厂时无铅封;手提2灭火器需有检验证书在船;手提式灭火器没有陆地检验站的标签;便携式灭火器钢瓶要有静压试验钢印;便携式灭火器要有年检合格证书;手提泡沫灭火器失效或瓶盖有漏;个别船员对手提灭火器使用不当;个别灭火器较长时间无检查记录。
训练手册:需有本船的图解资料;训练手册中无保温救生服说明书;公共场所无训练手册操作指南;应急呼吸器操作说明未附在训练手册上;卫星示位标、雷达及无线电对讲机在训练手册中未介绍;消防救生知识培训未每月进行;三副工作记录本无船长、大副签字。
应变部署表:必须有消防救生设施管理人员签字;应变部署表有一名船员离船未更正;应变部署表缺损;居住区内安全警示标志不全;救生设备符号张贴不够;机舱内未提供应变部署表;应变部署表编制不合理,对及备用电池未安排人员携带,造成在弃船演习携带物品不齐;机舱控制室的应变部署表修改不到位与其它地方的内容不一致;应变部署表的职责与应变卡不一致。
演习:应急消防演习不合格(某轮在美国莫比尔滞留);救生演习缺乏熟练,对设备和程序不熟悉;弃船演习不符合要求;集合时间过长;救生、弃船演习气氛不浓、动作慢;应急灯未开、舷外应急照明未开;未携带、、毛毯、双向无线电话及其备用电池等到场;放艇指挥人员未检查放艇的准备工作或站位不对,应站在可以观测到舷内和舷外情况处;未安装固艇滑车组,回收时刹车安全销未插上,艇落水前发动机测试没有进行试验;消防演习期间驾驶台只有船长一人,没有与港口和公司联系,警报响后未先关闭机舱通风(或未关闭厨房门窗、通风及切断电源等动作);两条皮龙未在规定时间内出水或压力达不到要求;探火员安全绳生根位置离火场太远,安全绳发生纠缠或长度不足使探火员不能到达失火现场;进入火场前未检查气瓶压力是否漏气与充足和低位警报是否正常;消防服穿着欠熟练,探火员未下梯就出来报告;未到模拟的失火处探火;未登记进入火场时间、未报告什么原因引起火灾;灭火方法欠妥,担架使用不当;清理现场前没有测含氧量或进入机舱探测氧气含量的人员未戴呼吸器,恢复设备前未进行强制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