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化中心发展规划
- 格式:ppt
- 大小:20.91 MB
- 文档页数:40
天津市发改委、市文化局、市体育局关于印发《天津市“十一五”乡镇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文化局,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天津市体育运动委员会•【公布日期】2008.10.17•【字号】津发改社会[2008]737号•【施行日期】2008.10.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体育正文天津市发改委、市文化局、市体育局关于印发《天津市“十一五”乡镇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津发改社会〔2008〕737号)各有关区县发改委、文化局、体育局:农村文化建设是各级政府承担的公共责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加强乡镇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条件,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是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保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乡镇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需求,促进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我们制定了《天津市“十一五”乡镇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建设规划》,同时依照国家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和有关乡镇文化体育建设的政策、标准,对我市农村乡镇文体中心建设,制定如下办法。
一、建设范围、建设任务和建设原则(一)建设范围和建设任务根据天津市小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天津市“十一五”乡镇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以100个小城镇(30个中心镇,70个一般镇)为基础进行规划建设,重点解决我市82个乡镇文化站站舍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下,被国家列为“十一五”期间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上账”项目,争取在2008年至2010年,通过三年的努力,使我市每个乡镇都建成一个水平较高、功能齐全的综合性文化体育活动中心。
(二)建设原则一是统一规划、分级负责。
天津市“十一五”乡镇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建设规划由市发改委、文化局、体育局负责制定,明确建设原则、功能要求和最低规模、建设标准和补助标准、项目管理和稽查审计等;各区县相关部门根据全市规划和要求,负责制定本区县乡镇文化体育活动中心项目建设具体实施方案,确保规划整体目标的实现。
封面:LOGO+梅江手册P1—P2:梅江变迁:昨天—今天—明天大梅江板块位于天津市南部,地处河西区、津南区、西青区交汇处,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
发展至今,梅江总占地面积已达800多万平方米,且还有继续扩疆的态势。
事实证明,梅江的区位优势和环境资源使之成为天津地产开发版图上不可复制的热土。
随着大梅江板块高档楼盘项目的增加以及周边配套设施的逐渐完善,“大梅江”已经成为了一种标志,一种代言。
P3—P4:梅江的起源——1995-2000年,回迁房,小城旧事1、定位康居居住区:从1995年开始建设的梅江生态居住区,是天津市政府继华苑、丽苑之后规划的又一重点、大型居民生活区,最初被定位为康居居住区,即回迁房2、领地范围有限:东起白云山路、西至卫南洼风景区、南起潭江道、北至郁江道的围合区域,总占地面积119.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8.2万平方米,分为15个居住区。
3、建设之初的梅江,还是一块待开发的荒凉之地,放眼望去,只有大片的菜地和鱼塘,通往市区的道路崎岖狭窄,极不便利。
4、首批回迁房——红磡玉水园,历经4-5年建设周期,居民陆续入住梅江,梅江热闹起来了…P5—P6:梅江的昨天——2000年-2005年,北看蓝水,定义梅江1、城市向南,梅江出现价值洼地:随着天津市的经济建设逐步向南部发展,南中环的建成,卫津河、南围堤河的改造,使梅江成为极具升值潜力的风水宝地。
2、领地范围外扩:2000年初,梅江生态居住区的范围已经扩展为东临解放南路,南至潭江道,西起卫南洼风景区,北到郁江道,与黑牛城道接壤。
3、梅江地域价值凸现:此时梅江的地理位置优越性完全体现出来(距离市中心区6公里,距离高教区8公里、距滨海国际机场21公里,距津沪高速公路口14公里,距津京塘高速公路口23公里),靠近友谊路涉外区,友谊商场、科技馆、水晶宫大酒店、天津市博物馆近在咫尺。
4、名气聚焦,掀起开发热潮:正是由于梅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一期招商时,10多家有实力的开发商踊跃投标。
天津文化中心天津文化中心,是位于中国天津市的一座涵盖文化、艺术、教育等多重功能的综合性场所。
作为天津市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载体,天津文化中心不仅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还提升了市民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
建筑风格与设计理念天津文化中心的建筑风格融合了现代主义和传统文化元素,体现了天津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的独特魅力。
整个建筑设计简洁大方,线条流畅,同时在细节处体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让人耳目一新。
建筑外观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使整个文化中心显得通透明亮,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
文化活动与展览天津文化中心每年都会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展览,包括艺术展览、音乐会、戏剧表演等,吸引了众多市民和外地游客前来参观。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天津市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注入了新的活力。
教育与培训天津文化中心还开设了各类文化艺术培训班,为对艺术有兴趣的市民提供学习机会。
这些培训班涵盖绘画、音乐、舞蹈等多个方面,帮助学员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技能水平。
通过这些培训,许多优秀的艺术人才得以涌现,为天津市的文化事业培养了新的力量。
未来展望随着天津文化中心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扩大。
未来,天津文化中心将继续秉承“传承传统、创新发展”的理念,致力于打造更多优质的文化活动和展览,为天津市的文化事业注入更多活力与活力。
天津文化中心,不仅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更是一座凝聚着城市精神与文化自信的象征。
通过不断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展览,它已成为天津市的一张靓丽文化名片,为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和魅力。
愿天津文化中心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发光发热,为城市的文化事业贡献更多更大的力量。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青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3.03•【字号】西青政发〔2016〕7号•【施行日期】2016.03.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正文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青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委、局,各直属单位:现将《西青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6年3月3日西青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5〕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4号)文件要求,进一步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我区将全面开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市级试点项目创建工作。
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家和天津市关于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工作部署,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结合我区实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根本,以强化资源整合、创新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效能为重点,推进西青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二)基本原则坚持导向,服务大局。
充分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在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引导广大群众形成向上向善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以人为本,对接需求。
把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首要标准,真正把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服务基层、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行动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6.07•【字号】津政发〔2023〕12号•【施行日期】2023.06.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正文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行动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津政发〔2023〕12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天津市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行动方案(2023—2027年)》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天津市人民政府2023年6月7日天津市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行动方案(2023—2027年)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加快建设立足京津冀、面向国内外,展示中国文化和天津魅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到202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00亿元,国内外旅游人数达到3亿人次,国内国际旅游花费超过4800亿元,天津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通达便利度、政策引领度全面提升,传承百年商埠底蕴,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天津样板”。
到202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2022年翻一番,国内外旅游人数达到3.2亿人次,国内国际旅游花费超过5000亿元,消费供给更加丰富,消费能级大幅跃升,建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国际消费向往地、全球消费资源聚集地、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成为展示国内大市场风范的靓丽名片。
二、重点任务(一)聚焦特色资源,彰显城市魅力,打造国际知名消费目的地1.增强海河消费功能。
深化资源开发,贯通北运河桃花堤至国家会展中心(天津)航线,新建改建游船码头,发展“水上巴士”,开发相声船、演艺船等特色功能性游船。
依托水、船、桥景观,策划大型水上实景演出,举办天津马拉松、海河龙舟赛等赛事,推出更多运动体验项目。
文化中心1.0 天津文化中心城市设计Cultural Center 1.0Urban Design: Tianjin Cultural Center总平面图201020121.迎宾馆2.津河3.文化公园4.梅河5.绿道6.复兴河7.林荫大道8.卫津河地铁线地铁站三线相交地铁站规划展示中心开放空间连接地铁系统12345678天津文化中心解析爆炸图绿地渗透开放的公共文化鼓励和引导公众进入,文化设施的布局与城市绿地的整合联动,鼓励城市公共活动的交融,提升了该地区的城市活力。
人行系统岸线、绿道、广场、林荫,划分一系列户外活动场所。
弧形轴线勾画出中央湖面的北侧城市步道,与市民广场岸线、南岸文化公园、西岸自然生态公园与东岸城市舞台亲水空间互为因借。
空间布局文化中心空间布局以湖为核心,以水体、绿植为主进行园林式布局。
地下连通地下空间作为整体进行开发。
1.地下车库出入口2.能源站3.地下车库4.地铁站点1122334211天津大剧院︱总建筑面积9万m2,地上5层,地下1层,高32m,由综艺剧场、音乐厅和多功能厅3座独立使用的体块组成,其中综艺剧场1600座,音乐厅1200座,多功能厅400座。
开阔舒畅的室外临水平台,提供了一个半室外休憩、观景及远眺空间,非常适合搭设临时舞台、提供灵活的表演场地,是一个开放的城市舞台。
天津大剧院与自然博物馆位于湖区的两端,自然博物馆为碟状造型,从地面缓缓升起,大剧院如同一片云“悬浮”在大地景观之上,形成了形式上天与地的对话。
“大跨度、长悬挑、重吊挂”相结合的结构体系,解决了超大悬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很强的创新性和示范性。
文化中心2.0 滨海文化中心城市设计
Cultural Center 2.0
Urban Design: Tianjin Binhai Cultural Center
总平面图
滨海文化中心爆炸图
横剖面图
[ TOPIC ] 主题/城市心象风景 VISIONARY URBANSCAPE
滨海美术馆︱建筑面积为26990m2,地上4层,地下1层。
滨海美术馆以“水晶体”的艺术形态为设计创作要素,整体犹如一座精美的雕塑作品,以精准的比例“切割”出立面的层次变幻,形成独特的虚实交织的立方体,极具魅力。
其不仅展示了当代国内外优秀的美术作品,同时突出塘沽、汉沽和大港版画传统艺术所蕴含的地域文化。
美术馆还通过引入市场化“艺品藏拍”的文化交流产业、组建艺术家沙龙工作室等形式,提升了功能性与开放度,成为文创交流、艺术育人的重要场所。
在不同楼层设计了微微折动,立面构件经过精心的排列设计,以此来呼应“水波浪”的主题。
室内通过一个阶梯形共享空间创造出一个室内的四季花园,打造“滨海绿洲”的主题。
滨海市民中心是一个微缩的“文化中心”,剥离原“文化馆”定义中与更为专业的文化场馆相重叠的功能单元,保留其他专业场馆无法提供的功能,重新定义教育培训的方式,由被动式的授予转化为参与互动和开放创新的自由模式。
立体斜向共享空间将各种功能整合起来,突破了办公空间呆板的形象,展现绿色生态活力的空间魅力。
天津各区产业发展趋势天津是中国的直辖市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天津各区的产业发展也呈现出一系列的趋势。
本文将针对天津各区产业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并进行展望。
一、和平区和平区是天津市的中心区域,也是天津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在和平区,金融、文化、旅游等产业是重点发展的领域。
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和平区将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进驻,并成为金融中心的核心区域。
同时,和平区还将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提升区域的整体文化软实力。
二、河西区河西区位于天津市的西部,是天津市的重要工业基地。
目前,河西区已经形成了以化工、机械、冶金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未来,河西区将致力于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加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南开区南开区是天津市的商贸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也是天津市的高等教育和科研区。
在南开区,商贸、科技、教育等产业是重点发展的领域。
南开区将以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加强科技创新和产学研结合,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创新型区域。
同时,南开区还将加强商贸业的发展,打造更多的商业中心和高端商业街区。
四、河东区河东区位于天津市的东部,是天津市的新兴产业集聚区。
在河东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是重点发展的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河东区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核心推动产业的发展,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链条。
同时,河东区还将加强生物医药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升区域的产业综合竞争力。
五、西青区西青区是天津市的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区,也是天津市的生态示范区。
在西青区,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生态环保等产业是重点发展的领域。
西青区将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同时,西青区还将注重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推动生态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协同发展。
六、北辰区北辰区是天津市的产城融合示范区,也是天津市的现代商贸服务业集聚区。
天津文化中心
一、介绍
天津文化中心作为天津市重要的文化载体和交流平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该中心集中展示了天津独特的文化魅力,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和体验天津文化的机会。
二、建筑特点
天津文化中心的建筑设计独具特色,融合了现代建筑风格和传统文化元素。
整体建筑造型优雅大方,展现出天津的独特韵味,给人一种古朴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中心内部设施完备,分布有展厅、表演厅、文化艺术交流区等功能区域,为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提供了场所。
三、文化活动
天津文化中心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包括艺术展览、表演、讲座、文化论坛等,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这些活动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天津的优秀文化传统,激发人们对文化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四、文化资源
天津文化中心聚集了大量的文化资源,包括文物、艺术品、文献资料等,展示了天津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
这些文化资源既是对过去的传承,也是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五、未来展望
天津文化中心将继续发挥其在文化领域的引领作用,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培育优秀文化创意人才,推动天津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同时,中心还将加强与国内外文化机构的合作交流,丰富文化活动内容,为天津市民和游客打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场所。
结语
天津文化中心作为天津市的文化名片,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活动内容,为人们展示了天津多元化的文化风貌。
希望通过天津文化中心的努力,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天津的文化,让天津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展现更加独特的魅力。
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老城厢-古文化街商圈建设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3.01.19•【字号】南开政办函〔2023〕1号•【施行日期】2023.01.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老城厢-古文化街商圈建设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南开政办函〔2023〕1号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及有关单位: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老城厢-古文化街商圈建设方案(2022—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1月19日老城厢-古文化街商圈建设方案(2022—2025年)一、基础条件老城厢-古文化街商圈位于南开区北部,主要范围为鼓楼街及周边地区,四至范围北至北马路-通北路、西至西马路、南至南马路-通南路、东至张自忠路,区域面积约2.1平方公里。
商圈内包含古文化街、鼓楼、广东会馆等历史风貌建筑,也有大悦城、新世界百货、天佑城、仁恒伊势丹等大型商业综合体。
商圈内妈祖文化、漕运文化、市井文化、民俗文化、老城厢文化富集,区内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家、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文博场馆12个。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要精神批示精神,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新发展阶段,构架新发展格局,践行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我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整体部署下,加大对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文商旅深度融合,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推进更高水平的开发开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发展定位充分发挥老城厢-古文化街重点商圈独特的历史人文价值,实现老城文脉传承、城市旅游功能、商业消费中心的有机结合,保留老城街区文脉肌理、建筑风貌,丰富街区商业业态、融合发展文化博览、旅游休闲、精品民宿、特色购物、文化创意、美食社交、数字智慧等多重功能,打造集文化创意、旅游体验、商业休闲、美食荟萃等多功能互融合的天津老城厢-古文化街“文商旅”升级发展集聚区,擦亮大运河文化主题展示区重要名片。
2024年天津文化市场规模分析1. 引言天津是中国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和庞大的文化市场。
本文将对天津文化市场规模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潜力。
2. 天津文化市场概况天津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设施和资源,如博物馆、剧院、图书馆等。
同时,天津还是许多文化节庆和展览会的举办地,吸引了大量的参观者和文化爱好者。
这些文化设施和活动为天津文化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3. 2024年天津文化市场规模分析3.1 文化产业收入情况根据统计数据,天津市文化产业收入逐年增长。
文化产业包括影视制作、艺术表演、文化创意产业等。
这些产业的发展为天津文化市场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支持。
3.2 文化活动参与人数近年来,天津市各类文化活动的参与人数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包括展览、演出、阅读活动等,都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和参与者。
这些活动的热度证明了天津文化市场的活力和潜力。
3.3 文化旅游市场规模天津市作为一个文化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光顾。
旅游消费的增加为天津的文化市场规模提供了重要推动力。
文化旅游市场的扩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酒店、饮食、交通等。
4. 天津文化市场发展趋势4.1 数字文化市场的崛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文化市场日益兴盛。
天津市也积极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推出了一系列的数字内容产品和服务。
数字文化市场的崛起将进一步推动天津文化市场的发展。
4.2 多元化的文化产品天津市正在加大文化产品的创新和开发力度,推出更多多元化的文化产品。
这些文化产品涵盖了影视作品、音乐、舞蹈、美术等领域,丰富了天津的文化市场内容,满足了市民对文化消费的需求。
4.3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天津市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鼓励创意企业的成立和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涉及到设计、手工艺、动漫等领域,有较高的附加值和创新性。
这一产业的兴起将为天津文化市场带来新的动力。
5. 结论天津文化市场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各项文化指标逐渐提升。
数字文化市场的崛起、多元化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将进一步推动天津文化市场规模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