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上)第6单元20《天上的街市》
- 格式:pptx
- 大小:4.60 MB
- 文档页数:35
《天上的街市》赏析《天上的街市》是一首新诗,作者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杰出的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
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阵线上的又一面旗帜。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
诗歌《天上的街市》选自诗集《星空》,创作于1921年。
1921年的中国可以说是政局动荡,满目疮痍,灾难深重,当时,“五四”运动的高潮已过,诗人目睹祖国的现实,理想受挫,思想处于极度矛盾之中。
他对丑恶的现实不满和愤恨,要求对社会作彻底的改革,又希望在超现实的空想境界中寻找美好幸福的境界,这种情结凝结在他的诗之中。
《天上的街市》是一首想象丰富、幻想奇特的新诗,但是初读这首诗的时候,我们或许不会马上产生这样的感觉。
诗的形象的主体是牛郎织女的故事,这个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仅凭这个故事,怎么谈得上想象丰富、幻想奇特呢?所以我们初读的时候,觉这首诗不过如此,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但仔细再读,感觉就不一样了,作者没有拘泥于旧故事,而是对旧故事翻新,岂止是翻新,简直是反其意而用之。
诗品味到这,就有些味道了。
民间故事中的牛郎织女是一对不能实现理想,受到封建势力压抑的悲剧人物。
他们不仅在人间得不到安宁的生活,就是到了天上也仍然受到专制,没有自由。
但是诗中的牛郎织女是过着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
诗中的形象与民间故事中的形象有两大不同:其一,天河在民间故事中是王母娘娘用来阻隔牛郎和织女,使他们无法渡过的一条又深又宽的大河;在诗中,天河却是浅浅的,而且不甚宽广,很容易渡过。
其二,在民间故事中,王母娘娘只允许牛郎和织女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诗中却没有这种限制,他们不但可以自由来往,而且可以在天街闲游。
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在民间故事中,牛郎和织女的生活是不自由的,痛苦的,悲伤的;在诗中,他们的生活则是自由的,幸福的,欢快的。
于是作品的主题出现了:作者正是通过这奇特的幻想,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达了对光明、自由和幸福生活的追求。
再来体会诗歌中丰富的想象。
部编语文七(上)第20课《天上的街市》练
习题及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1.《天上的街市》运用丰富的想象,从人间到天上,由物到人,描绘了一幅理想社会的蓝图。
按要求找出相对应的诗句。
(1)在诗人心目中,这个天上社会是非常美丽的: “。
”
(2)在诗人心目中,这个天上社会是极其富足的:“。
”
(3)在诗人心目中,这个天上社会是自由和幸福的:
“。
”
2.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B.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C.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D.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3.《天上的街市》中诗人由地上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编织了神话般的美景。
你由生活中的灯产生过哪些联想或想象?请用一两句话描述出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题。
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一、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现代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二、文体知识:诗歌中的联想与想象联想是由一事物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
联想是诗歌艺术的一种技巧。
诗人艾青在《诗论》中曾说:“联想是由事物唤起的类似的记忆;联想是经验与经验的呼应。
”想象是指诗人凭借记忆进行回顾或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借助联想,可跨越时间与空间,增加诗歌内蕴,丰富诗歌思想与情感。
借助瑰丽想象,同样可构筑诗歌意蕴,同时还会触动读者,使读者产生无限联想。
三、课文主题通过对天上的美好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对光明、自由、美好、幸福的理想世界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创建这一理想世界而奋斗。
四、课文细读1.诗人所想象的天上的街市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请用几个词概括一下。
光明、美丽、富足、幸福、自由的世界。
2.天上的街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表达了作者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与渴望。
3.讲解第一节诗(1)诗人远望,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诗人远望街灯若隐若现,和天上闪闪烁烁的明星很相似,由此而产生联想。
接着诗人又仰望苍穹,看到那闪烁不定的明星,于是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远处若隐若现的街灯。
(2)这节诗中有两处运用了联想。
街灯联想到明星。
明星联想到街灯。
(3)在第一节诗中运用了哪些动词?这些动词用得如何?请仔细揣摩。
写街灯用了“明”和“点”;写明星用了“闪”和“现”。
因为街灯是人使它亮的,所以用“点”;而星星本来就存在,只是随着天色的昏暗而逐渐看清,所以用“现”。
街灯亮后不会有明显变化,所以用“明”,而星星却是不停地闪烁,所以用“闪”。
2.理解第二、三、四节诗(1)第二节描写的天上的街市是怎样的?而现实又是怎样的?街市:繁荣、光明、富裕。
现实:荒凉、黑暗、贫穷。
形成对比: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天上的街市》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天上的街市》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4、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二、重点:品味诗歌语言。
三、难点:对诗歌主题的探讨。
四、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在你们每天晚自修回家的路上,那淡淡的月色,隐约闪着几颗星星的夜空,是否吸引了你的目光?我请大家一起来看图片,领略星空的美景。
Powerpoint(下面简称PP):星空图片。
这是画家和摄影师向我们展现的星空色彩图,那在诗人眼里星空又是怎样的?请大家打开课文《天上的街市》,走近郭沫若,走进他的星空世界。
(二)简介作者:问:大家以前有无接触过郭沫若和他的文章?出示投影:郭沫若先生简介。
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
(三)整体感知1、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大声地读一读,完成两件事:①圈出不熟悉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询问老师解决。
②要求读准字音、节奏,读得流利。
2、个别学生读,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后纠正字音、节奏。
3、老师配乐范读,学生思考:从诗中你看到了怎样的星空?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小结:跟着郭沫若,我们领略了别样的星空风光图,那美丽的天上的街市,珍奇的物品、骑着牛儿的牛郎织女、似流星的灯笼,是否吸引了你的目光,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读出自己。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天上的街市》优质课堂教学设计20天上的街市【教材分析】《天上的街市》是诗人郭沫若1921年创作的一首现代格律诗。
诗人由现实中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再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灯,进而想象天上的街市,想象天上美丽的景色,想象天上街市里的珍奇,想象过着幸福生活的牛郎织女。
通过对天上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旧时代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因此,这首诗使那个时代的读者很自然地通过对比认识现实的黑暗,激起对理想的向往并为之而奋斗。
今天,我们学习这首诗仍然有新的意义。
《天上的街市》一诗最初发表于1921年3月出版的《创造季刊》。
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诗人感到极大的愤怒、苦闷、感伤,当时许多人感到绝望无助,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鼓励人们执着地追求光明和理想,于是写下了《天上的街市》一诗。
【教学目标】1.朗读吟咏,体会诗歌语言的音韵美。
2.品读想象,再现诗歌的图画美。
3.美读品析,领悟诗歌的情感美。
【教学重难点】1.朗读并背诵诗歌,要分清节奏,读准重音,读出感情。
2.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积累创造思维的体验。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吟诵诗歌,导入新课1.齐诵《迢迢牵牛星》课件出示: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这首诗里藏着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
织女整日忙碌,“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面容憔悴,“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这都是因为“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全诗想象丰富,借牛郎织女的故事抒发相思离别之情。
牛郎织女的故事是这样的凄美,他们被银河阻隔,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日才能在鹊桥相会一次。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美丽的诗歌——《天上的街市》,看看诗人郭沫若笔下的牛郎织女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