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庄子二则精选课时练习(含答案)2
- 格式:docx
- 大小:48.71 KB
- 文档页数:17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1庄子二则》课时练1.下列加粗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北冥(míng)鲲(kūn)羽翼(yì)B.迁徙(xǐ)尘埃(aī)濠梁(háo)C.遵循(xún)汝辈(rǔ)抟扶摇(tuán)D.齐谐(xiè)鹏鸟(péng)正色邪(yé)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水运动)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盘旋飞翔)C.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完备)D.请循其本(遵循)3.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怒而飞(_______)(2)志怪者也(_______)(3)去以六月息者也(_______)(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_______)(5)安知鱼之乐(_______)(6)子固非鱼也(_______)(7)徙于南冥(_______)(8)抟扶摇而上(_______)(9)请循其本(_______)(10)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_______)4.文学常识填空。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庄子二则》同步练习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庄子二则》同步练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庄子二则》同步练及答案【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北冥()鲲鹏()其正色邪()迁徙()齐谐().....抟()鸟翼()循其本()...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怒而飞()(2)志怪者也()..(3)亦若是则已矣()(4)其视下也()..(5)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6)请循其本()..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其名为鲲名:命名B.若垂天之云垂:垂挂..C.去以六月息者也以:用D.野马也野:野性的马...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去以六月息者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其名为鹏/其翼若垂天之云..C.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D.安知鱼之乐/安知我不知鱼之乐..5.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谐之言曰B.其杂色邪C.请循其本D.我知之濠上也6.下列表述不完全精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庄子》是XXX及厥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孕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
B.《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C.《北冥有鱼》以夸张的描写,勾画了一幅“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XXX展翅图,展现了一个广阔壮丽的意境。
D.《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XXX认为鱼很快乐,表现了他愉悦的心境,也体现了XXX得理不饶人的性格。
【精段精练】阅读《北冥有鱼》(原文略)回答下面的问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第六单元21《庄子》二那么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怒.而飞,其翼假设垂天之云(愤怒,生气)B.《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C.是.鱼之乐也(这)D.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怎么)2.以下句子中“之〞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其翼假设垂天之.云B.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C.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D.鹏之.徙于南冥也3.以下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C.《齐谐》者,志怪者也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4.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其视下也,亦假设是那么已矣。
(3)鲦鱼出游沉着,是鱼之乐也。
(4)请循其本。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7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沉着,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5.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
(1)鲦鱼出游沉着..()(2)请循其本.()(3)既.吾知之而问我()6.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7.在庄子与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课外拓展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2题。
【甲】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假设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假设’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那么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二则》课时练年级:八册次:下单元六一、语基达标训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北冥有鱼( )其名为鲲( )濠梁( )徙于南冥( ) 抟扶摇( ) 鲦鱼(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志怪者也志:(2)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极:(3)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安: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怒而飞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C.鲦鱼出游从容D.请循其本4.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北冥有鱼B.其翼若垂天之云C.子固非鱼也D.我知之濠上也二、课内精彩阅读《北冥有鱼》翻译重点句子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根据课文,回答问题1.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2.句子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翻译重点句子1.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根据课文回答问题1.这场“鱼之乐”的辩论体现了庄子和惠子二人各自怎样的思想?2.你是如何理解庄子的反问的?三、课外类文阅读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1 《〈庄子〉二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背诵《北冥有鱼》,说说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参考答案:《北冥有鱼》讲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从开头到“其翼若垂天之云”,写北冥之鱼由鲲到鹏的变化:鲲、鹏形体之大,气象之宏,令人瞠目。
第二层,从“是鸟也”到“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引用《齐谐》之言,写大鹏飞往南海的气势——乘风而起,击水三千,扶摇九万。
第三层,从“天之苍苍”到结尾,作者仰观苍天,联想大鹏俯瞰大地,抒发了一种天地浑茫的感慨。
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二、熟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复述这则故事,并回答下列问题。
1.庄子与惠子的论辩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
2.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1.一妙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惠子质问“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是很难正面回答的,庄子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这样的反问摆脱被动,暂时化解了“危机”。
二妙在转换问题的角度。
庄子回答“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把惠子“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问题变成了“你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在逻辑上可以说是偷换概念的诡辩,是答非所问。
这正展示了庄子言辞上的巧妙,在逻辑上回避了矛盾的机敏。
2.这缘于庄子的思想和他当时的心境。
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即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
鱼“乐”,其实是庄子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他来到濠水的桥上,感到快乐,于是见到“出游从容”的鱼,觉得鱼儿也很快乐。
同时庄子还推崇“自然”,反对“人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戏,这是符合庄子的思想的,由此,他断定鱼儿“乐”便是理所当然的事儿了。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2.齐谐者,志.怪者也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4.请循.其本参考答案:1.怒:振奋。
这里指有力鼓动翅膀。
2.志:记载。
3.安:如何,怎么。
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一)北冥有鱼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北冥.(míng)鲲.(kūn)徙.(xǐ) 抟.扶摇(tuán)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怒.而飞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2)志.怪者也志:记载(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4)去以六月息.者也息:气息,这里指风(5)亦若是.则已矣是:这样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北冥有鱼“冥”同“溟”,海4.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息①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2)为①其名为.鲲(叫作)②化而为.鸟(成为)(3)之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的)②鹏之.徙于南冥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其①其.名为鹏(代词,它的)②其.视下也(代词,代大鹏)③其.正色邪(用在选择问句中,表示选择)(5)而①化而.为鸟(连词,表顺承)②怒而.飞(连词,表修饰)5.下列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B)例:南冥者,天池也A.后遂无问津者B.《齐谐》者,志怪者也C.亦若是则已矣D.似与游者相乐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用力鼓动翅膀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海。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大鹏往南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4)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7.填空。
(1)本文选自《庄子集释》。
作者庄子,名周,战国(朝代)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部编版语文八下21《庄子》二则练习及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 其翼若/垂天之云B.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C.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D.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2.下列加下划线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 志怪者也B. 其翼若垂天之云C. 子非鱼D.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3.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其翼若垂天之云B.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C.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D. 不知其旨也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 是鱼之乐也C. 我知之濠上也D. 其翼若垂天之云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选自《庄子》中的《逍遥游》。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叫《诗三百》,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其中“风”指的是民歌,“雅”指的是宫廷音乐,“颂”一般是祭祀用的曲乐。
“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为六义。
C. 《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与《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D. “记”,是古代的一种体裁,可叙事(例如《桃花源记》)、写景、状物(《核舟记》)、议论、描写,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6.理解型默写(1)用夸张的手法写鹏的脊背很宽很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鹏鸟在飞行时翅膀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冥有鱼》中描写鹏鸟要飞到南海时的飞翔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练习题(含答案)第21课、《庄子》二则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北冥(míng)鲲(kūn)羽翼(yì)B.迁徙(xǐ)尘埃(āi)濠梁(háo)C.遵循(xún)汝辈(rǔ)抟扶摇(tuán)D.齐谐(xiè)鹏鸟(péng)正色邪(yé)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其翼若垂天之云B.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C.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D.鹏之徙于南冥也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鹏/之徙于南冥也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D.去/以六月息者也4.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北冥有鱼B.其翼若垂天之云C.子固非鱼也D.我知之濠上也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知其几千里也子之不知鱼之乐B.亦若是则已矣其翼若垂天之云C.是鱼之乐也如鸣珮环,心乐之D.安知鱼之乐安能辨我是雄雌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B.其远而无所至极邪C.《齐谐》者,志怪者也D.南冥者,天池也7.下面是两个寓理于物的例句,请你另选一件物品(例如“镜子”“风筝”……),写一个既符合物品特点,又饱含生活道理的句子。
例句:(1)蜡烛——站得不端正的,必然泪多命短。
(2)月亮——正因为有圆有缺,才使人不感到乏味。
8.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益阳新闻网讯5月28日,市博物馆举行“乐享传统,粽爱端午——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活动,吸引了19名外国朋友参加,来自南苏丹的彼得·库阿奇包出了一个像样的粽子,开心得合不拢嘴。
(1)学校派你作为小记者去采访彼得·库阿奇,请准备三个采访问题。
(2)晓刚家过端午节,奶奶要亲自包粽子,妈妈说自己包太麻烦,不如到市场买。
21 《庄子》二则1.填空。
(1)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时期哲学家,家学派代表人物。
(2)《庄子》一书是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一般认为为庄子本人所作。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即后世统称说理辨析一类的说明文。
我们学过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马说》《爱莲说》。
B.《论语》是儒家经典,记录了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庄子》属于道家经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C.庄周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
D.《孙权劝学》写的是孙权在吕蒙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乙】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
平原君乃置酒。
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
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
”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选自《史记》)【注释】封:封赏。
②贵:认为可贵。
即:如果。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或.谓惠子曰()②非梧桐不止.()③是.商贾之人也()④递辞平原君而去.()5.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非练实不食.食.之不能尽其材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去国.怀乡C.为人排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D.仰而.视之曰解纷乱而.无所取也6.翻译下面的句子。
21.《庄子》二那么课题《庄子》二那么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响及文意梳理、整体感知。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分析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庄子的作品及其思想主张。
过程与方法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整体把握课文大意。
2.体味对话中的人物语气,理解课文中两那么寓言阐述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庄子追求逍遥洒脱的人生态度,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课前预习读准字音鲲.〔kūn〕徙.〔xǐ〕抟.〔tuán〕南冥.〔mínɡ〕濠.梁〔háo〕鲦.鱼〔tiáo〕通假字北冥.有鱼〔同“溟〞,海〕其正色邪.〔同“耶〞语气词,呢、吗〕古今异义天池〔古义:天然形成的水池例句:南冥者,天池也今义:高山湖泊名〕安〔古义:怎么例句:安知鱼之乐今义:平安〕子〔古义:对人的尊称例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今义:孩子,儿子〕一词多义文言句式判断句:《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判断〕是鱼之乐也〔“……也〞表判断〕子固非鱼也〔“……也〞表判断〕倒装句: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短语后置句,应为“以六月息者也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状语后置句,应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省略句:我知之濠上也〔省略介词“于〞,应为“我知之于濠上也〞〕新课展开《北冥有鱼》【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1.怒而飞,其翼假设垂天之云。
参考译文:1.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似挂在天边的云彩。
2.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
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假设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课时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chuán)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háo)D.鲦鱼出游从容(tiáo)2.下列对文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写了游赏自然风景时的感受,以景切入,重点在写人记事,刻画人物形象。
B.文章以“出游从容”体现“鱼之乐”,其用意是借“鱼乐”来抒发作者愉悦的心情。
C.文章以庄子和惠子认知态度的对比,反映了这对朋友拥有共同的生活情趣。
D.文中的庄子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善于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从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3.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D.南/冥者,天池/也4.下列对《庄子》二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选自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的《逍遥游》,《逍遥游》的中心思想是: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
B.“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运用丰富的想象,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
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的辩论,表现了庄子的机智和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的“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D.《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这句话是庄子愉悦心境体现。
5.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其名.为鲲①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①其翼.若垂天之云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A.①与①不同,①与①相同。
B.①与①相同,①与①也相同。
C.①与①不同,①与①也不同。
D.①与①相同,①与①不相同。
二、综合性学习中国航天器的命名都有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影子,如“天问”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追求真理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象征着我们的祖先用火照耀大地,带来光明。
课时精练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齐谐》者,志.怪者也( )(2)去以六月息.者也( )(3)野马..也,尘埃也( )(4)其.视下也( )(5)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6)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7)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答案:(1)记载(2)气息,这里指风(3)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4)代大鹏(5)怎么(6)在(7)吹拂2.下列加点“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其翼若垂天之.云B.我知之.濠上也C.安知我不知鱼之.乐D.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解析】选B。
B项“之”为代词,其他三项都是助词“的”。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鱼/之乐也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C.其翼/若垂天之云D.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解析】选A。
正确的朗读节奏是:是/鱼之乐也。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鹏。
(2)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
”5.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回答(1)~(3)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②请循.其本( )答案:①完全,肯定(是这样)②追溯(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及答案【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北冥.()鲲.鹏()其正色邪.()迁徙.()齐谐.()抟.()鸟翼.()循.其本()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怒.而飞()(2)志.怪者也()(3)亦若是.则已矣()(4)其.视下也()(5)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6)请循.其本()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其名.为鲲名:命名B.若垂.天之云垂:垂挂C.去以.六月息者也以:用D. 野马..也野:野性的马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去以六月息.者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其.名为鹏/其.翼若垂天之云C.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D.安.知鱼之乐/安.知我不知鱼之乐5.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谐之言曰B. 其正色邪C.请循其本D.我知之濠上也6.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
B.《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C.《北冥有鱼》以夸张的描写,勾画了一幅“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展翅图,展现了一个广阔壮丽的意境。
D.《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庄子认为鱼很快乐,表现了他愉悦的心境,也体现了庄子得理不饶人的性格。
【精段精练】阅读《北冥有鱼》(原文略)回答下面的问题。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北冥.有鱼(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4(5)请循其本.8.翻译下列句子。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9.文章从哪些方面写鲲鹏之大的?10.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课外拓展庄子的台阶叶春雷①所有的台阶,自然是能上也能下的,这才叫台阶。
但是庄子的台阶,却只能下行不能上行,这就有点怪了。
2020—2021学年下期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课时练习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弃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庄子与意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①怒而飞怒:________②请循其本循: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②子非鱼,安知鱼之乐?(3)《北冥有鱼》运用想象和________(修辞手法),描绘了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________时气势壮美的形象。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写了惠子和庄子在濠梁上游玩并就庄子能否知道“鱼乐”展开辩论,展现了两人不同的________,同时表现了他们思维的敏捷。
在辩论中,庄子认为的“鱼乐”其实是他内心_________的—种折射。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雛①,子知之乎?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②不食,非醴泉③不饮。
于是鸱④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惠子相梁》【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1《庄子二则》(同步习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1.(2020·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北冥(míng)鲲(kūn)羽翼(yì)B.迁徙(xǐ)尘埃(āi)濠梁(háo)C.遵循(xún) 汝辈(rǔ)抟扶摇(tuán)D.齐谐(xiè)鹏鸟(péng) 正色邪(yé)【答案】D【解析】D.注音不完全正确。
“谐”应读xié。
2.(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D.南/冥者,天池/也【答案】A【解析】B.正确停顿为: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正确停顿为: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D.正确停顿为:南冥/者,天池/也;故选A。
3.(2020·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对句子特殊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冥者,天池也。
(判断句)B.去以六月息者也。
(判断句)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倒装句)D.是鱼之乐也。
(判断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句式的理解。
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
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
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
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也”;被动句注意“为****所***”结构和“见”“于”;定语后置句注意“之”“者”;介宾短语后置句经常用“于”“以”引导。
本题B项,“去以六月息者也”是倒装句。
句意是: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
故答案为B。
4.(2020·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B.其翼若垂天之云C.子固非鱼也D.我知之濠上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