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莫格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旅游SWOT分析与发展策略
- 格式:doc
- 大小:157.00 KB
- 文档页数:9
莫莫格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开发与研究摘要:当今社会,生态旅游、健康出行已经成为世界各地旅游发展的一大重要趋势。
所以由于过度开发、人为破坏等问题,关于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湿地资源开发的有效方法,是人们对于湿地自然保护区在意的问题之一。
发展的同时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是莫莫格湿地国家保护区的必然需要。
关键词:生态:保护区:乡村旅游1研究背景然而多年来,该地区丰富的湿地生态资源、旅游资源开发严重不足。
在有限的发展也缺乏系统的保护,不仅没有达到发展的目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保护的初衷。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理念的提高,全球生态旅游的发展和保护开发理念逐渐被公众所接受,重新审视现存的旅游开发模式和新的生态保护理念,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成为研究的重点。
2研究目的和意义2.1研究目的针对我省乡村生态环境中和人居环境中的突出问题,以吉林省“十四五”规划提出的“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家园”为指导纲要,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来进行研究。
其主要意义在于建设美丽乡村,完善乡村振兴,有利于在原自然保护区文化基础上发展新文化,有利于保护区内部对于白鹤的保护,对于湿地生态系统的改善,有利于重构吉林省乡村文化,为我国其他区域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发展与振兴提供借鉴。
2.2研究意义主要通过本次研究,结合莫莫格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突出的“白鹤文化”。
结合整体保护区氛围和保护区文化整合和设计利用,针对当地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从环境、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
3莫莫格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基础条件分析3.1保护区概况3.1.1地理位置优势莫莫格湿地自然保护区位处各大城市交汇处,东临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与嫩江、西靠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北与黑龙江省泰来县接壤,是连接黑龙江省、吉林省的一大交通要塞,对于开发可参考吉林长白山风景区、黑龙江边境风景区等。
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白城市,具有”白鹤之乡“称号的镇赉镇莫莫格湿地国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
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作者:杨礼娟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年第04期【摘要】隨着盐城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盐城湿地生态旅游逐渐受人们的喜爱和追崇。
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主要从S、W、O、T 4个方面对盐城湿地生态旅游进行了分析,得知:盐城湿地生态旅游具有科研及生态环境价值高、独特文化品牌的优势,同时存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湿地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等劣势。
此外,面对政府支持,发展创新理念;客源市场潜力大等机遇,以及市场份额较少、缺乏知名度,缺乏高层次、专业化旅游人才等挑战。
【关键词】生态旅游;湿地;SWOT1983年,Ceballos Lascurain正式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1992年,生态旅游概念引入中国,此后我国专家和学者的不断探索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实践发展。
合理开发和保护湿地资源,将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关于湿地生态旅游的研究均处于起步阶段。
湿地生态旅游作为独特生态系统,应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理念,以避开对湿地资源的过度破坏。
盐城市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是江苏沿海三大城市之一,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盐城拥有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并且还拥有丰富的海洋、滩涂资源。
2019年7月,盐城黄(渤)海湿地成功申遗,是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首个世界自然遗产,也是我国第一块、全球第二块潮间带湿地世界遗产,填补了我国滨海湿地类型世界自然遗产的一项空白,这也是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从陆地走向海洋的开端。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将建设一批特色旅游目的地,其中江苏盐城湿地位列其中,这无疑为湿地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成为推动盐城湿地发展的强大动力。
1 优势分析(S)1.1 科研及生态环境价值高盐城湿地被誉为“东方湿地,百河之城”。
盐城是丹顶鹤、麋鹿等珍稀动物的研究基地,是接纳珍稀动物的绿色家园,是研究滩涂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地区。
盐城湿地已吸引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参与研究,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级、省级等科研项目。
关于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自然保护区如何
走好生态旅游之路
王巧铃
【期刊名称】《科教文汇》
【年(卷),期】2007(000)002
【摘要】本文基于SWOT分析对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旅游的关系进行探究,力图理清两者之间的优劣势及其互补与冲突,并且提倡利用目前旅游界正在研究的“双向责任模式”进行协调和发展,希望对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总页数】1页(P142)
【作者】王巧铃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辽宁沈阳1100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
【相关文献】
1.基于SWOT分析的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洛阳段)生态旅游发展策略[J], 李峥
2.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 [J], 罗玉竹
3.关于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自然保护区如何走好生态旅游之路 [J], 王巧铃
4.山西云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 [J], 冀志宏
5.我国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J], 杨依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莫莫格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活动影响及生态评价Socio-economic activities, impact and ecological assessment in Momoge Nature Reserve作者:孔洋阳北京林业大学1、研究思路突出介绍要研究的目标,2、研究方法3、摘录自然保护区作为保护区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物种而划定的特殊区域,截止2010年底,我国已建成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去2588个,总面积14944.1万公顷,占辖区面积比重为14.9%。
自然保护区占国家国土面积的百分比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自然保护事业发展水平,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对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评价国内外目前尚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一套较为系统完整而且简便操作的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能够对保护区的建立、选择、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自然的天然实验室和保存自然物种的种源基地,是人类在对自然的不断索取与破坏的经验教训中逐渐认识到自然界的承受力和保护自然的重要性,而划定的加以特殊保护的重要的自然区域。
同时,自然保护区具有为人们提供游憩机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等基本功能。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本文针对研究区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地情况,力求建议一套适合评价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确定一套科学的赋分标准,为评价自然那保护区的生态状况进行一种有益的尝试,为莫莫格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提供依据,进而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及生态建设提供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更好的发挥自然保护区的作用。
1872年世界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建立。
我国对保护区财政投入严重不足;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法律体系仍不完善,造成执行力不足,难以有效监管等问题;在自然保护区建设问题上缺乏整体的规划和科学有效的指导,生态补偿制度缺失,造成社区与保护区矛盾突出。
2024年湿地生态旅游市场环境分析概述湿地生态旅游是指游客在湿地环境中进行观赏、探索和参与生态保护活动的旅游形式。
湿地生态旅游市场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旅游形式,其市场环境的分析对于湿地旅游开发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湿地生态旅游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宏观环境分析经济环境湿地生态旅游市场的发展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首先,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休闲度假的需求增加,湿地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备受关注。
其次,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湿地生态旅游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市场需求,人们对于旅游景点的多样性和个性化体验的追求,进一步推动了湿地生态旅游市场的发展。
政策环境政府的政策支持对湿地生态旅游市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政府加大湿地保护力度,提供湿地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相关政策支持,积极引导和推动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
同时,政府还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保障游客的权益,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促进湿地生态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对湿地生态旅游市场也产生一定影响。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湿地保护和生态旅游,湿地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得到了广泛认可。
此外,社会媒体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湿地生态旅游市场的推广和传播提供了便利,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和参与。
微观环境分析旅游目的地湿地生态旅游目的地的优势和特色对市场环境起着重要影响。
一方面,湿地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独特性成为游客选择湿地生态旅游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目的地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也对湿地生态旅游的市场表现产生重要影响。
优质的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能够提升游客体验,吸引更多游客的到访。
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多样性对于湿地生态旅游市场发展至关重要。
湿地旅游产品应该符合游客的需求和偏好,包括旅游线路的设计、景点的选择、活动的安排等。
此外,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也是游客选择湿地生态旅游的重要考虑因素。
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林峰【摘要】本文介绍了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及取得的成绩,指出了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期刊名称】《吉林林业科技》【年(卷),期】2019(048)002【总页数】4页(P43-45,48)【关键词】吉林;莫莫格保护区;管理;问题;建议【作者】林峰【作者单位】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吉林白城 1373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9.9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白鹤、东方白鹳及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保护区,是我国东部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地,是典型湿地类型保护区。
1 保护区基本情况莫莫格保护区始建于1981年3月,1997年12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3月,管理体制调整为吉林省林业厅直属事业单位,2013年10月加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保护区总面积14.4万hm2,2002年功能区进行了调整,调整后,核心区面积52 340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36.3 %;缓冲区面积54 805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38.1 %,实验区面积36 855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25.6 %。
莫莫格保护区境内有莫莫格乡、大屯镇、沿江镇、莫莫格林场、哈尔挠渔场、英台采油厂的全部范围以及黑鱼泡镇、五棵树镇的部分范围,境内自然屯共计102个,总人口4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占75 %~80 %。
农业收入占主导地位(80 %),牧业和其他收入所占比例较小(20 %),农村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
莫莫格保护区现有在编职工48人(女18人)。
硕士4人,大学本科10人,大专28人,高中6人。
其中,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4人,助理工程师8人,高级工2人,中级工2人。
2 保护区取得成绩多年来,莫莫格保护区历任领导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发扬“咬定湿地不放松”和“燕子垒窝”精神,克服了自然条件恶劣、人为干扰严重等诸多不利因素,使保护事业有了较快发展。
莫莫格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与发展策略-旅游管理莫莫格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与发展策略李佳思1 王洪桥2 韩梅2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吉林省最大的湿地保留地,拥有较为典型的湿地生态旅游景观与及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东亚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地。
保护区内分布20几个少数民族,文化气息浓厚。
但由于湿地退化及管理开发不合理等原因,莫莫格景区的发展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生态旅游强调开发与保护并行,同时应促进当地环境、社会文化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运用SWOT 分析方法对莫莫格自然保护区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生态旅游是以生态环境作为主要景观的旅游,结合当地文化对游客进行生态教育以提高生态认知,同时促进当地环境、社会文化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如今得到广泛关注。
湿地生态旅游以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具有环境教育与保护当地文化习俗的功能,并有利于三大效益的旅游方式。
湿地为旅游景区的开发提供丰富的生物种群多样性及水域风光,旅游收入同时也为湿地资源保护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莫莫格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80% 以上,湿地资源丰富,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吸引游客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发展。
本文将运用SWOT分析法对莫莫格自然保护区开发中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建议。
一、研究区域概况莫莫格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白城市西北,吉林、内蒙古、黑龙江三省交界处。
幅员面积144000公顷,湿地综合评价指标名列吉林省第一。
白城市总人口203万人,保护区人口4.2万人。
保护区尚有季节河两条,即二龙涛河、呼尔达河,分别注入洮儿河与嫩江。
年均降水量391.8mm。
该区地势平坦,主要由湖泊、沼泽、沙丘、湿地、林地组成。
保护区主要生态景观有江河湖泊水域湿地、芦苇沼泽湿地、苔草小叶章湿地、芦苇沼泽湿地、碱蓬碱草湿地。
作为全球最大的白鹤迁徙停歇地,莫莫格自然保护区2013年10月加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主要保护对象为白鹤等珍稀濒危水禽及其湿地生态系统。
二、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一)优势分析1、地理位置优越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西部,东与黑龙江省隔江相望,北与内蒙古毗邻,是科尔沁草原上一颗璀璨明珠。
莫莫格景区位于吉林省白城市西北、镇赉县东部33公里处,距白城市78公里,大安市120公里。
齐白公路可直达景区,距图乌国道60公里。
从国际角度看,白城市又是贯通俄罗斯、蒙古国、中国、朝鲜四国的第四条亚欧大陆桥上的一个重要枢纽支点。
白城市正在兴建机场,交通将更为便利,潜在客源市场巨大。
2、独特的物候现象供观赏和科考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4.4 万公顷,其中湿地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80%以上,是世界濒危鸟类白鹤、东方白鹳的重要迁徙停歇地。
春秋两季迁经本区的旅鸟多达154种,全世界白鹤总数4000只左右,在莫莫格保护区就监测到3800多只,受到国际鹤类基金会的高度关注。
白鹤停歇期全年达70天左右,居世界各迁经地之首。
多数游客选择春秋时节拜访莫莫格保护区观鹤,进行观赏及拍摄。
莫莫格湿地同时也是十所高校的科研基地,不断吸引自然科学和旅游等专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此访问。
3、动植物资源丰富,景观多样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其中维管植物469种,分属于78科271属。
其中蕨类2科2属4种,其余为被子植物。
莫莫格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也较丰富,其中鱼类4目11科52种,两栖动物1目3科6种,爬行动物2目4科8种,哺乳动物4目11科29种,鸟类17目50科298种。
该保护区地势平坦, 主要由湖泊、沼泽、沙丘、湿地、林地组成。
主要生态景观有江河湖泊水域湿地、苔草小叶章湿地、芦苇沼泽湿地和碱蓬碱草湿地。
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4、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蒙古族、满族、回族、达斡尔族等20几个少数民族,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其中蒙古族人口最多,占到全区总人口的6.25%。
景区所在的镇赉县有两个蒙古族乡,蒙古族文化气息浓厚。
景区所在乡为莫莫格蒙古族自治乡,居民商业街有蒙古族特色美食餐厅及蒙古族特色产品超市。
景区内有蒙古包群供游人参观游览,傍晚可燃起篝火,景区表演者献上蒙古族歌舞,游客还可以享用蒙古族美食,在蒙古包住宿,充分体验蒙古族文化。
保护区内有猛犸象遗址、旧石器遗址等区别于许多其他国内外湿地生态旅游目的地。
5、所在的镇赉县为东北地区首家“国家卫生县城”莫莫格景区所在的镇赉县实施了整合城市资源战略,2004年通过国家验收,成为东北地区首家“国家卫生县城”。
近几年,全县贯彻“城区全覆盖、管理无缝隙、监管全方位”的环卫工作要求。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活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因此莫莫格景区的发展极具潜力。
(二)劣势分析1、湿地污染日益加剧,退化严重过度放牧、石油开采、人为烧荒、开垦湿地等人为因素及降水量减少等自然因素导致莫莫格湿地污染日益加剧,湿地逐渐退化。
以湿地为主要载体的湿地生态旅游发展将面临如何保护湿地这一重大难题。
2、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莫莫格景区多年来由于资金不足、管理不善等原因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
经作者考察,游客主要来自当地及周边地区,三省以外游客较少,景区几乎没有开展与旅行社合作的业务。
游客主要通过朋友亲人介绍及互联网了解该景区。
3、所在的镇赉县经济贫困,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吉林省西部镇赉县境内,所在县1994年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
当地经济贫困导致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宣传开发等工作难以开展,各种管理与经营相关问题难以解决。
景区周边餐饮住宿等娱乐设施不发达,需到距景区20分钟车程的乡里消费,且缺少大型超市。
4、旅游产品开发水平不高,研究工作开展不够莫莫格景区旅游产品相对单一,保护区80%的面积为湿地,景点的开展几乎都基于湿地。
景区内景点包括三个荷花池,鸟园与鹤园、樟子松林和杨树林等,景点相似性较大,对于游客新奇性较小。
景区景点的规划与开发研究工作做的不够积极,主要表现在旅游产品开发层次较低,,研究工作开展不够,开发与保护没有共同进行。
5、多部门执法,管理机制不完善莫莫格湿地受多部门管制,分属水利、林业、芦苇、畜牧及各乡镇管理。
由于各利益相关者出发点与管理机制不同,导致管理不协调,制约保护区发展。
保护区内部保护人员较少,力量薄弱。
基层巡护管理人员仅10人,人均管辖面积1.44万公顷,严重超出正常管理能力。
(三)机会分析1、经济发展,白城机场的建立,周边设施完善随着景区知名度的提高,当地旅游业发展的进步,逐渐吸引投资者的目光。
周边旅游基础设施的极度缺乏表明了此景区在未来发展中的潜力。
白城机场的建立优化了景区的可进入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此游览。
2、执法部门管理逐渐规范统一莫莫格自然保护区现阶段分属于多部门、多乡镇管理,分别执行不同的法律条文,缺乏具体的政府规章,制约了保护区的管理工作。
随着我国执法系统的不断完善与执法能力的提高,对保护区的监管将更为正规统一。
3、人们旅游兴趣的转变,可借鉴生态旅游成功典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旅游将逐渐成为人们的偏好。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生态旅游将成为大众旅游的替代品。
同时莫莫格景区的发展并没有达到成熟阶段,还需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生态旅游的管理经验。
澳大利亚大堡礁生态旅游、非洲肯尼亚热带雨林生态旅游、尼泊尔山地生态旅游、国内的湖南张家界风景区生态旅游、四川九寨沟生态旅游、海南热带雨林生态旅游等等的成功生态旅游管理经验都值得借鉴,莫莫格湿地景区同样可逐渐完善生态旅游的品牌。
(四)威胁与挑战1、附近类似景区带来的冲击莫莫格湿地发展生态旅游面临着空前的竞争,白城市周边及相邻省份有着多个相似且知名度较高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些景点开发宣传都较为成熟,与莫莫格景区争夺客源,对其发展都是强有力的挑战。
2、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生态旅游强调以生态环境作为主要景观,结合当地文化对游客进行生态教育以提高生态认知,同时促进当地环境、社会文化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
因此提高旅游开发程度的同时需要兼顾对环境的保护,无规划的开发所带来的环境影响是无法弥补的。
莫莫格景区开发起步较晚,经验积累较少,开发过程中会有不合理的方面对环境产生威胁,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游客与环境及当地居民间的矛盾随着知名度的提高,会有大量的游客来此访问。
一些不文明的旅游行为会对当地自然环境与文化产生不良影响。
例如个别游客捕猎、捡蛋等,对鸟类生存造成威胁。
游客不尊重当地文化也会加重游客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矛盾,外来者的进入可能使少数民族族文化逐渐弱化。
三、莫莫格湿地生态旅游发展建议(一)提高湿地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程度,强调开发与保护并重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如何合理的开发与保护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建议旅游区管理部门及时对其生态环境进行调查监测,随时掌握环境变化及旅游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优化湿地生态旅游产品,使游客的满意度最大化,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最小化,使景区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中。
(二)加强景区管理与经营,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良好的经营与管理方式对景区的发展是不可缺少的。
建议景区员工福利与效益成正比,积极宣传、与旅行社合作,将旅游推向市场。
积极举办各种活动,如爱鸟月及各季节摄影大赛等,鼓励游客参与到环保与宣传工作中来,使其了解自然环境与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
(三)提高社区参与度,争取使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生态旅游业的良性发展不仅可以为当地带来生态效益,还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鼓励社区参与可以使当地居民的意愿得以体现,减少当地居民与当地旅游建设的矛盾,使旅游发展顺利进行。
社区参与还可提高当地就业率,很大程度地解决了贫困县的就业问题。
旅游业的顺利发展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争取使旅游业成为镇赉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四)建设周边旅游基础设施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当地服务设施的完善。
建议政府扶持居民开展莫莫格景区周边服务设施的建设。
购物、娱乐、餐饮与住宿不仅是旅游活动应有的配套设施,而且可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莫莫格湿地生态旅游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与机会,极佳的地理优势、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白鹤重要迁徙地、所在县为国家卫生县城、白城机场的建立,都为莫莫格生态旅游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湿地退化、生态系统脆弱性增强、景区周边基础设施不完善、内部管理与外部经营不积极、社区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限制着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在莫莫格湿地开发时,必须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不断使其劣势向优势转化,直面机会与挑战,避免当今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不合理举措,使莫莫格湿地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