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ppt课件(自制)
- 格式:pptx
- 大小:464.09 KB
- 文档页数:23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文天祥档案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改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安(今江西县名)人。
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
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
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
临安危急,奉命至元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留,后冒险脱逃,拥立益王赵罡,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处。
后兵败被俘至元大都,终以不屈被害。
封信国公。
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天祥生活背景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
1273年,丞相伯颜统20万大军攻下襄、樊,以此为突破口,顺江而下,两年不到,便后临南宋首都临安的近郊。
蒙古兵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农田荒废,百业凋敝,这是一场空前残暴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南宋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文天祥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英雄。
文天祥故事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
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
自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像,皆谥“忠”,即欣然慕之。
曰:“没不俎豆其间,非夫也。
”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时理宗在位久,政理浸怠(渐渐懈怠),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成。
帝亲拔为第一。
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古义)若龟鉴(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
”文天祥故事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
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
”十年,改知赣州。
文天祥故事江西宣慰使李恒遣兵援赣州,而自将兵攻天祥于兴国。
天祥不意恒兵猝至,乃引兵走,即邹洬于永丰。
洬兵先溃,恒穷追天祥方石岭。
巩信拒战,箭被体,死之。
至空坑,军士皆溃,天祥妻妾子女皆见执。
时赏坐肩舆,后兵问谓谁,时赏曰“我姓文”,众以为天祥,禽之而归,天祥以此得逸去。
文天祥课件ppt文天祥课件ppt同学们,从古至今,我们国家出现了不少民族英雄,他们身上表现一种不屈于外来强权的民族精神。
那么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崇高的民族气节大家了解?教学要求1.学习本课的生字,读准它们的字音,区分它们的字形。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天祥的爱国热情和坚贞不屈的英勇气概。
3.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天祥的爱国热情和坚贞不屈的英勇气概。
2.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①这两句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脍(kuài)炙人口的诗句,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作。
这正是他那炽(chì)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的真实写照。
段导读:第1自然段赞扬了文天祥崇高的爱国精神。
文天祥所处的时代,是蒙古贵族向南宋发动进攻和南宋政权日趋(qū)腐朽的时代。
父亲的教育和影响,在文天祥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种下了爱国的种子。
[②“深深地”一词说明什么?]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
段导读:第2自然段讲文天祥受时代和父亲教育的影响,成为一名爱国青年。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由文天祥脍炙人口的诗句引入课文,概括介绍文天祥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他产生爱国热情的原因。
1271年,蒙古汗国改称大元,并在之后的四年中,大举南侵,先后攻陷了南宋许多地方。
南宋的许多文官武将贪生怕死,不是弃城逃跑,就是不战而降。
一时间,朝廷内外惊慌失措。
[句导读:写出了当时政治形势的危急——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
]在这危急时刻,在江西赣(ɡàn)州做地方官的文天祥,变卖了自己的家产作为军饷(xiǎnɡ),征集义兵组成勤王军,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元斗争之中。
[③文天祥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他的起兵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
他们悲观地认为元军来势凶猛,文天祥带的兵都是临时招募来的,这不是赶着羊群去和老虎斗,白白送死吗?文天祥郑重地说:“国家有难,却没人来解救,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啊!今天我组织勤王军,就是想为天下人做个抗击元军、不怕牺牲的榜样,希望各地官民效法,共同保卫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