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肿瘤放疗(北京)-徐国镇概要
- 格式:ppt
- 大小:30.63 MB
- 文档页数:223
头颈部肿瘤的间质近距放射治疗
羊一飞;郭伟;王中和
【期刊名称】《北京口腔医学》
【年(卷),期】2001(009)004
【摘要】放疗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头颈部晚期和复发性肿瘤的再次放疗受正常组织对辐射的耐受性影响,难以达到治疗剂量.间质放疗是将放射性同位素直接置入肿瘤组织内,对肿瘤组织施以较高的辐射剂量,而对正常组织的影响较小.本文介绍间质放疗在临床上的应用及疗效,认为其与常规外束流放疗结合,可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总页数】4页(P203-206)
【作者】羊一飞;郭伟;王中和
【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125 I粒子近距放射治疗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J], 寇文桐;李健;
2.近距离192Ir瘤床间质内放射治疗胶质瘤 [J], 叶建平;詹怀义;谭启富;李鸣;耿小华;王晓萍;孙康建
3.近距离192铱瘤床间质内放射治疗脑胶质瘤 [J], 叶建平;詹怀义
4.125 I粒子近距放射治疗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J], 寇文桐;李健
5.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不同验证模式对头颈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摆位误差的影响[J], 邓春涛;姜仁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症状群研究的范围综述徐萍;闫荣;张淼淼;姜凯;相军爱;柳文慧【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24(22)10【摘要】目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治疗期间症状群的研究进行范围综述,总结放疗期间头颈部肿瘤病人症状群的现况及不足,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Scopus、PsycINFO、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头颈部肿瘤病人放疗期间症状群的相关研究。
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9月2日。
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
整合分析结果显示,头颈部肿瘤病人放疗期间共有13种症状群,放疗初期心理状态症状群较重,放疗中期口腔黏膜症状群较重,放疗后期发音-吞咽困难症状群较重。
结论: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治疗期间存在多种症状群,并呈动态变化,医护人员未来可根据症状群的演变规律,开发并完善评估工具,结合不同放疗方式的作用特点,构建更精准的临床管理方案。
【总页数】5页(P1945-1949)【作者】徐萍;闫荣;张淼淼;姜凯;相军爱;柳文慧【作者单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护理学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症状群的纵向研究2.头颈部肿瘤患者结束同步放化疗时症状负担和中医症状群分析3.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症状群的范围综述4.头颈部肿瘤患者核心症状及症状群的网络分析与护理对策5.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症状群范围综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同步放化疗
王中和
【期刊名称】《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年(卷),期】2013(23)6
【摘要】局部晚期、切缘阳性和颈部淋巴结包膜外侵犯,是影响口腔颌面-头颈肿瘤预后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前瞻性临床研究显示,同步放化疗能改善部分患者的疗效,即适合化疗的、具有上述一或二项危险因素的患者.研究提示淋巴结包膜外侵犯是术后同步放化疗的绝对适应证.本文在同步放化疗协同提高疗效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对同步放化疗药物的选择、使用方法、与放疗联合应用的次序、治疗毒性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全面阐述,以进一步推动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同步放化疗的临床实践.
【总页数】6页(P403-408)
【作者】王中和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上海,20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3.81
【相关文献】
1.颅颌面切除术治疗累及颅底的口腔颌面-头颈部肿瘤-单中心10年回顾性研究[J], 李军;沈毅;吴逸群;竺涵光;张陈平;张志愿;孙坚
2.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口腔颌面-头颈部腺源性恶性肿瘤近期疗效分析 [J],
张杰;郑磊;黄明伟;刘树铭;贾凌飞;石妍;俞光岩;张建国
3.55例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回顾性分析 [J], 孙中毅;陈一铭;汪轶;季彤
4.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靶向治疗临床应用述评 [J], 郭伟
5.55例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回顾性分析 [J], 孙中毅;陈一铭;汪轶;季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标准流程一、适用对象。
诊断为头颈部恶性肿瘤:(ICD-9:147.901)(ICD-9-CM-3:30.1-30.4)(ICD-10:C32,D02.0)(ICD-10:C13)(ICD-9-CM-3:29.33/30.2-30.4)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放射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肿瘤放射治疗学第4版》(殷蔚伯,谷铣之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美国NCCN头颈部癌临床实践指南(2010,中文版)、其他可以获得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临床研究结果、自身经验。
1.间接头颈部镜或显微头颈部镜提示头颈部粘膜毛糙或/和有新生物2.头颈部CT或MRI提示头颈部粘膜增厚或以头颈部为中心的肿物(可伴有周围浸润)3.病理提示:角化型鳞状细胞癌;非角化型癌;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2003WHO分类)4.可有单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三、放射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放射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肿瘤放射治疗学第4版》(殷蔚伯,谷铣之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美国NCCN头颈部癌临床实践指南(2010,中国版)、其他可以获得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临床研究结果、自身经验。
四、标准住院日为7-9周。
五、入院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生化全项胸部增强CT肿瘤相关抗原测定C12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测定(SCC)淋巴细胞免疫分析(NK)、淋巴细胞免疫分析(T)异常蛋白(TAP)检测ECT全身骨显像凝血功能[普诊]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活性】胸部正位+左侧位彩超消化系统检查(肝.胆.脾.胰.肾.腹水.腹腔内包块)心电图、根据病情:腹部CT、头MRI六、联合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治疗时机。
1.可用放射增敏剂,建议在放疗初期开始使用,直至放疗结束2.可用放疗防护剂,建议在放疗初期开始使用,直至放疗结束,目前不建议与增敏剂同时使用。
中医药防治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干症临床研究进展
姚暄
【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
【年(卷),期】2014(000)005
【摘要】作为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放疗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也会损伤放射野内的正常组织。
放射性口干症是头颈部肿瘤放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会影响咀嚼、吞咽、说话、睡眠等功能,影响社会活动,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
部分患者因无法忍受不良反应而被迫放弃治疗,以致影响预后。
如何在保证杀伤肿瘤细胞的前提下减轻不良反应,是目前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难点,中医学者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兹综述如下。
【总页数】4页(P104-107)
【作者】姚暄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传统医学科,北京1007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1.7+1
【相关文献】
1.放射性肺损伤发病机理及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2.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肺纤维化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3.涎腺干细胞在放射性口干症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4.中草药防治放射性口干症的研究进展
5.预见性护理联合加减养阴生津茶在头颈部肿瘤合并放射性口干症患者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细针穿刺活检在Ⅱ~Ⅲ期宫颈癌放疗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通过对ⅱ~ⅲ期宫颈癌放疗后宫颈细针穿刺活检结果,探讨宫颈癌放疗剂量及疗效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23例放疗或同步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放疗a点剂量达70~75 gy后,在宫颈原发病灶部位行细针穿刺活检,达pcr的患者停止放疗,未达pcr的患者继续放疗,放疗剂量增加至75~85 gy。
结果23例患者治疗后病理结果达pcr的有15例,未达pcr的有8例,此8例患者继续给予后装近距离照射补量5~10 gy后再次活检,病理达pcr。
23例患者穿刺均未出现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
结论细针穿刺活检有操作简单易行,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易接受等优点,且获得的病理诊断对宫颈癌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宫颈癌;活检穿刺;疗效评价;放疗剂量作者单位:014040 包头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尤其在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提高宫颈癌放疗疗效,降低放疗副作用,在放疗达根治剂量后行原发病灶处细针穿刺活检以评价疗效,决定放疗剂量,为宫颈癌患者制定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自我科2008年5月至2011年8月住院的ⅱ~ⅲ期宫颈癌患者23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其中鳞癌22例,腺癌1例。
年龄42~67岁,中位年龄53岁。
1.2 放疗方式23例患者均采用imrt+后装放疗及同步单药顺铂每周方案化疗,b点放疗剂量为46~50 gy/25次(阳性淋巴结剂量为60 gy),后装近距离放疗5~6 gy/次,每周一次,4~5次,同步顺铂化疗40 mg/m2,每周一次。
1.3 活检方法23例患者放疗a点剂量达70~75 gy后,妇科检查示宫颈病变退缩,取美国产bard自动活检枪,射程15~22 mm,根据宫颈管长度选择射程。
穿刺针为brad16或18 g枪用活检针。
患者取截石位,经阴道窥器扩张阴道充分显露宫颈,常规碘伏宫颈及上段阴道充分消毒后,行宫颈原病灶处或宫颈黏膜不光滑处穿刺活检,无菌纱布压迫1~2 min后,观察无出血,再次碘伏消毒后取出窥器。
6头颈癌诱导化疗:基于假设的医学而非循证医学(述评)Eisbruch A
【期刊名称】《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7(5)5
【摘要】近年来,泰素、铂类和5-FU联合化疗后再给以化放疗(TPF—CRT)被认为是治疗头颈部晚期癌症的标准方法。
该文对诱导化疗、化放疗的历史进行回顾,对其效果进行质疑,认为提倡诱导化疗的证据不足,并从生物学及临床方面进行理论分析。
目前世界范围内正在对TPF—CRT方案进行临床随机试验,在试验结果
公布之前,任何“标准”只能是假设,与循证医学相违背。
【总页数】1页(P385-385)
【关键词】循证医学;诱导化疗;头颈癌;临床随机试验;标准方法;晚期癌症;5-FU;世界范围
【作者】Eisbruch A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循证医学与头颈部癌 [J], 罗京伟;徐国镇;高黎
2.一个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癌痛治疗指南——读《癌痛的阿片类药物治疗:EAPC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推荐》 [J], 王玉梅
3.诱导化疗在局部中晚期头颈鳞状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J], 谭晨;王茹;房居高
4.以顺铂为主联合化疗用于头颈部癌的诱导化疗疗效观察 [J], 魏秀春;柳月安;李玉芳;李春岚;彭左良;项宇峰;靖士侠
5.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头颈鳞状细胞癌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 白静;宋琦;黄则雷;李晓明;崔兰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转移瘤的治疗及预后因素
易俊林;徐国镇
【期刊名称】《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年(卷),期】2004(2)3
【摘要】脑转移是晚期肿瘤治疗常见的失败部位.对于原发病灶已控制,不合并其他脏器转移的单发脑转移,手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全脑照射已成为标准治疗模式,2~3个脑转移病灶者也可考虑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全脑照射.多于3个的多发脑转移应根据影响预后的因素给予全脑照射或支持治疗.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有一般状况评分,原发病变是否控制,是否合并颅外其他脏器转移,年龄等.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分类回归分析方法对预后评价和治疗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总页数】8页(P181-188)
【作者】易俊林;徐国镇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北京,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北京,10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41
【相关文献】
1.多发性脑转移瘤手术治疗及预后分析 [J], 刘正豪;邓跃飞;郑眉光;李忠军;李超
2.儿童复发肾母细胞瘤的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J], 谢晨捷;顾松;田瑞成;陈其民;汤静燕;潘慈;殷敏智;张忠德;徐敏
3.胆囊癌手术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J], 冯健;张航宇;梁斌;张浩赟;吕少诚;赵向前
4.乳腺癌术后脑转移瘤的治疗及预后 [J], 杨洪霞;沃金善
5.基于SEER数据库乳腺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因素分析 [J], 侯令密;谢少利;邓世山;苏小涵;向乐朗;杨雅涵;杨宏伟;陈茂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距离放射治疗的现状吴君心;徐国镇【期刊名称】《医学新知杂志》【年(卷),期】2001(011)004【摘要】@@ 近距离放射治疗开始于1905年,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从最初使用镭作为放射源进行治疗到今天,这一手段已经有了很大发展,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近距离治疗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即短暂性置入(放射源经施源管置入肿瘤部位,疗后拔出)与永久性植入( 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部位,在体内自然衰减).在技术方面最重要的进展包括后装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治疗计划系统的应用.80年代以高剂量率微型源后装技术为核心的现代近距离治疗技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置源的低剂量率近距离治疗,其主要步骤是先将施源管置入所需部位,拍摄定位片,计算机辅助治疗计划系统进行剂量优化,并将放射源的驻留位置及时间进行编程,使步进马达将微型放射源驱动到设计好的驻留位置,进行照射,因此更加安全、准确、可靠、简便,适用范围也更加广泛.现代高剂量率后装近距离治疗主要应用于恶性肿瘤的腔内治疗(如鼻咽癌) 、管内治疗(如食管癌、支气管肺癌)、组织间插植治疗(如前列腺癌、舌癌)、术中置管术后治疗、敷贴治疗(如皮肤癌)共5种形式,即所谓4I、1M.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方面,由于影像技术、计算机技术辅助性手段的广泛使用,可以利用CT、MRI等影像技术进行三维重建,计算机模拟出粒子种植的空间分布,指导粒子植入的过程,令几何布源合理、可靠;通过粒源间距和活度的调整,令靶区内剂量分布均匀,因此近年来逐渐兴起,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等肿瘤的治疗.【总页数】3页(P172-174)【作者】吴君心;徐国镇【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北京,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北京,10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125I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治疗肝癌的现状与进展 [J], 冉琳;任伯绪2.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和剂量研究的现状 [J], 宁健;布洁;黎功3.我国近距离放射治疗机的发展与现状 [J], 吴大可;柏森4.鼻咽癌近距离放射治疗现状 [J], 潘建基;潘才住5.癌症近距离放射治疗手段的现状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新进展
徐国镇;罗京伟
【期刊名称】《实用肿瘤杂志》
【年(卷),期】2000(15)4
【总页数】3页(P223-225)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放射疗法;分别放射疗法;适形放疗
【作者】徐国镇;罗京伟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910.5;R730.55
【相关文献】
1.调强放射治疗在头颈部肿瘤脉冲式低剂量率放射治疗中的可行性 [J], 康盛伟;黎杰;王先良;唐斌;黄娜;王培
2.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不同验证模式对头颈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摆位误差的影响[J], 邓春涛;姜仁伟
3.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发生第二恶性肿瘤(附18例报道) [J], 张幸平;戴晓波;刘宇;邓红彬
4.日立与世界一流肿瘤医院MD安德森癌症中心就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研究合作达成共识 [J],
5.2007′中法肿瘤放射治疗新进展研讨会暨神经肿瘤新进展学习班“广州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在汕头举办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放疗的指征
王中和
【期刊名称】《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1(000)004
【摘要】近十年来。
术后放疗已成为头颈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了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放疗的指征,有些较明确,有些则需要探讨。
为了总结经验,使其更合理和完善。
【总页数】1页(P198)
【作者】王中和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5
【相关文献】
1.多叶准直器在头颈部肿瘤术后放疗中的应用 [J], 杨哲;颜廷秀;洪士强
2.头颈部肿瘤术后放疗患者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检测 [J], 雷科;王伦昌;李龙江;崔涵;李奎;王奕人
3.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后颈动脉CEUS参数在预测放疗后脑卒中发生的临床价值[J], 张洁;景香香;刘丽莉;刘涛;杨时平;田芳;邱杰
4.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放疗近期副反应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J], 王中和;蔡以理;杨琦蘅
5.头颈部肿瘤术后放疗后淋巴水肿发生的影响因素 [J], 吴海霞;傅燕;鞠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预防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导致味觉异常的研究进展
朱条娥;赵建国
【期刊名称】《中国乡村医药》
【年(卷),期】2016(023)008
【摘要】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目前临床上头颈部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治疗技术的改进和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肿瘤局部控制率得到极大提高,但同时放疗也损伤了正常组织,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放疗并发症.味觉异常是头颈部放疗较常见的并发症,指味觉出现障碍,舌头失去味觉功能或功能下降,出现的味觉不是食物本身的味道及口腔内持续苦味等不正常的味觉[1].
【总页数】3页(P102-104)
【作者】朱条娥;赵建国
【作者单位】312000 浙江绍兴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放疗科;312000 浙江绍兴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放疗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头颈部肿瘤自适应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 [J], 任刚;徐寿平;杜镭;马林
2.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及护理现状 [J], 李辉;杨秀清
3.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致唾液腺损伤的研究进展 [J], 彭哲
4.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视听觉放射损伤的预防及其处理 [J], 燕丽;郭明;王胜资
5.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耳副反应的研究进展 [J], 姜梁;黎万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头颈部癌放疗的新进展
袁晖;杨蓓蓓
【期刊名称】《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3(027)001
【摘要】头颈部癌占所有恶性肿瘤的3%,美国每年新增病例约4万.头颈部癌患者的治疗应该由受过多重训练的学科队伍负责,这支队伍中成员不仅能够提供有远见的治疗方案,还能给予口腔护理,以及营养、心理和社会学的支持.多重治疗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延长无瘤生存期和总的生存期,而死亡率降至最低.本文综述头颈部癌的放疗技术和方案及近几年来的进展.
【总页数】5页(P27-31)
【作者】袁晖;杨蓓蓓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耳鼻咽喉科,杭州,310009;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耳鼻咽喉科,杭州,31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头颈部癌放疗后诱发第二癌 [J], 马菊颖
2.头颈部面罩和胸部体罩固定方式在食管癌放疗中摆位误差的比较 [J], 朱万里; 程杭; 张红智; 张毅; 吴楚楚
3.软木塞咬合训练联合头颈部功能锻炼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徐欣欣
4.调强放疗联合洛铂同步治疗老年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效果 [J], 杨光润;宋雪;吴爽;李云艳;张拓;罗福申
5.立体定向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头颈部癌的疗效研究 [J], 田种泽;温晋;刘茗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头颈部侵袭性纤维瘤病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刘志萍(综述);罗京伟;徐国镇(审校)
【期刊名称】《癌症进展》
【年(卷),期】2016(014)004
【摘要】侵袭性纤维瘤病(AF)为良性肿瘤,局部侵袭性强,治疗失败以局部复发为主。
手术为头颈部AF的主要治疗手段,配合放疗能明显降低局部复发率。
放疗适用于手术切缘阳性,手术后肉眼残留,手术近切缘,局部复发者,手术伤害大或不可手术切除者可行单纯放疗。
放疗范围包括全部肿瘤或术床,外放范围依据周围解剖结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放疗剂量为50~56 Gy。
【总页数】4页(P304-307)
【作者】刘志萍(综述);罗京伟;徐国镇(审校)
【作者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北京10002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一科,哈尔滨1500010;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北京100021;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北京10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91
【相关文献】
1.头颈部侵袭性纤维瘤病1例及文献复习 [J], 李正强;刘曙光
2.手术联合放疗治疗头颈部侵袭性纤维瘤病1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J], 杨明;李仕
晟;杨新明
3.头颈部侵袭性纤维瘤病(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刘国辉;伍伟景;谢鼎华;曾益慈;李代强
4.头颈部侵袭性纤维瘤病1例及文献复习 [J], 李正强; 刘曙光
5.头颈部侵袭性纤维瘤病的治疗 [J], 曹俊;孙国文;朱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4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致放射性口腔炎的临床观察邢志伟;赵欣然;姜恩海;曹永珍
【期刊名称】《中国职业医学》
【年(卷),期】2007(34)3
【摘要】目的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病与剂量的关系。
方法观察4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口腔黏膜的变化,参照北美放射肿瘤治疗协作组(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进行分级诊断,并总结出总发生率。
结果当累积剂量达10Gy时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率为5%,30Gy时口腔炎发生率为70%;40Gy时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率为82.5%。
结论急性口腔炎的发生率与照射剂量呈正相关,累积剂量越大发病率越高。
因此关键在于预防。
【总页数】2页(P216-217)
【关键词】放射性口腔炎;受照剂量;放射治疗
【作者】邢志伟;赵欣然;姜恩海;曹永珍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91
【相关文献】
1.康复新液防治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疗效观察 [J], 阮方超;王文敏;林海升;戴杰
2.凉血解毒汤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所致放射性口腔炎的临床研究 [J], 李文裕;周曾;肖候兰;陈珍梅
3.中药凉血解毒汤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所致放射性口腔炎的疗效观察 [J], 袁惠芳
4.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致放射性口腔炎的临床效果 [J], 吴事海;韩灵;徐纲;杨东;周亚燕;龚龙
5.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致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探索 [J], 司马义·赛提;卡米力江·艾尔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相关正常组织的损伤及其处理
顾文栋;冯炎;朱愉恒
【期刊名称】《国际肿瘤学杂志》
【年(卷),期】2003(030)004
【摘要】放射治疗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头颈部正常组织较高的放射敏感性,放射治疗可造成正常组织的损伤,如放射性白内障、口腔粘膜的放射损伤、口干、放射性骨坏死、颈部皮肤放射性纤维化等.现主要对放射治疗相关的头颈部正常组织的损伤及其处理作简要综述.
【总页数】4页(P299-302)
【作者】顾文栋;冯炎;朱愉恒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上海,200032;江苏常州第一人民医院放射治疗科,江苏,常
州,213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91;R730.55
【相关文献】
1.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致唾液腺损伤的研究进展 [J], 彭哲
2.放射治疗所致活性氧簇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及其防治 [J], 张海东;王仁生
3.头颈部肿瘤患者功能状态评分与放射治疗急性放射性损伤及近期效果的相关性[J], 赵紫薇;曾越灿;吴荣;吴丽娜;张振勇;胡天玉
4.安多霖胶囊防护单纯放射治疗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损伤的临床分析 [J], 陈淑;胡
莉;王宝红
5.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视听觉放射损伤的预防及其处理 [J], 燕丽;郭明;王胜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