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5位中医名家荣膺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荣誉称号
- 格式:pdf
- 大小:1.99 MB
- 文档页数:2
30位当代泰斗级老中医成“国医大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评选出首届“国医大师”。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第一次在全国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他们将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
获得首届“国医大师”称号的30名中医专家是:王玉川、王绵之、方和谦、邓铁涛、朱良春、任继学、苏荣扎布(蒙医)、李玉奇、李济仁、李振华、李辅仁、吴咸中、何任、张琪、张灿玾jiǎ、张学文、张镜人、陆广莘、周仲瑛、贺普仁、班秀文、徐景藩、郭子光、唐由之、程莘农、强巴赤列(藏医)、裘沛然、路志正、颜正华、颜德馨(按姓氏笔画)。
这30位首届“国医大师”,是从全国中医(包括民族医药)临床工作者中遴选出来的,均为省级名中医或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工作经历都在55年以上。
6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8人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北京10人、上海3人、江苏3人,广东、浙江、天津、山东、陕西、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河南、四川、广西、内蒙、西藏各1人。
1. 方和谦男,汉族,1923年12月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8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擅治多种疑难杂症。
方和谦之父方伯屏师从御医赵云卿,为当年京城“十大名医”2. 王玉川男,汉族,1923年9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1主任医师、教授,1943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首都国医名师”。
15岁时从开药铺的父亲手中得到本《黄帝内经》,在江南奉贤出诊12年中几乎每天抚读,在江苏省中医学校进修破格留校,后调北京中医学院,创建内经教研室。
对五行、气血循环、运气学说提出独到见解。
3. 王绵之男,汉族,1923年10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2主任医师、教授,1942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历届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名单(骨伤科部分)
佚名
【期刊名称】《中医正骨》
【年(卷),期】2017(29)7
【摘要】韦贵康,男,汉族,中共党员,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
1964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总页数】1页(P80-80)
【关键词】名中医;国医大师;骨伤科;名单;中医药大学;临床工作;韦贵康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092
【相关文献】
1.第三届国医大师首届全国名中医结果公示 [J], ;
2.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用药规律分析 [J], 郭慧;姚成增
3.江苏5位中医名家荣膺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荣誉称号 [J], 本刊讯
4.热烈祝贺河北中医学院李佃贵教授荣获第三届“国医大师”刘启泉教授荣获“全国名中医” [J],
5.国医大师及全国名中医治疗心力衰竭用药规律分析 [J], 郑咏之;王燕;姚成增;李悦;宫萍;吴燕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中医大师名单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中医药的发源地,积淀了丰富的中医药知识和经验。
中医大师是指在中医领域具备卓越成就且享有盛誉的医师。
他们以其精湛的医术和卓越的贡献,为中医药事业的推动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以下是部分中国中医大师的名单,他们不仅在临床实践中有卓越的成就,也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1. 李时珍:李时珍是明代中医学家、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一书。
这部巨著系统地总结了中国自古以来的药物知识,被誉为中医药学的巅峰之作。
李时珍的贡献被誉为中医药史上的里程碑。
2. 张仲景:张仲景是东汉时期的中医学家,他创立了古代医学宝典《伤寒杂病论》,被誉为中医垂范。
这本书系统介绍了许多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吴鞠通:吴鞠通是清代的中医学家,他对中医诊断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总结,提出了病理辨证的理论。
他的代表作《金匮要略》对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的规范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4. 针灸学派:华佗、杨氏、董氏、石氏等都是针灸学派的代表人物。
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他们都对针灸理论和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创新。
他们的贡献使得针灸疗法在中医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对针灸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 方剂传承者:王孟英、张琦、叶天士等是中国中医药方剂传承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们在草药材料的应用和方剂的研制方面具有出众的成就,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了丰富的方剂资源。
6. 名医世家:中国中医药世家众多,如仲景、华佗、葛洪等。
这些家族代代传承中医,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和方剂知识,为中医药学的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仅是中国中医大师的部分名单,他们在中医药领域的成就和贡献不可磨灭。
他们的医术传承和经验积累,为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他们也是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代表,为中医药事业的国际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结起来,中国中医大师名单涵盖了众多在中医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物。
江苏省著名中医及民间中医名录1、朱良春神仙手眼菩萨心肠现居江苏南通市中医院、良春风湿病专科医院。
专科特长:中医界治风湿病素称“南朱北焦”,即指南通朱良春和北京焦树德。
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在骨科界一直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因为患者骨节畸形、骨质破坏,失去运动功能、生活不能自理不说,还伴着剧烈的疼痛,患者痛不欲生。
朱良春善治风湿骨病,其经验方“益肾蠲痹丸”是目前唯一能修复骨膜破坏的中药制剂,是最能体现朱良春多年经验的代表方剂,很多慕名而来的肿瘤患者,经朱良春及其女儿、学生采用扶正消癥的综合疗法施治,多数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或好转,减轻了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
2、周仲瑛构建中医内科学体系现居南京人生简历:1928年,出生于江苏省如东县马塘镇; 1941年,随父周筱斋教授学习中医; 1947年,考入上海新中国医学院中医师进修班学习; 1948年-1955年,在家乡开业行医; 1955年,考取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 1956年,任江苏省中医院住院医师; 1983年,任南京中医学院院长;1990年,成为首批中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 2007年,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诊法”代表性传承人; 2009年,被评为首届国医大师。
学术成就:他主持编写《中医内科学》等多部教材,创建内科学总论,确立以脏腑为辨证核心、内科疾病系统分类的基础,首倡“脏腑病机证素辨治”新论。
他深入到出血热疫区10余年,首倡“病理中心在气营”、“三毒”等新理论,并形成“瘀热”病机学说专科特长:擅长复合立法,组方选药,临床疗效显著3、徐景藩衷中参西创新脾胃学科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人生简历:1927年,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盛泽镇的一个中医世家;1940年,随父亲徐省三学习中医,4年后拜当地名医朱春庐为师; 1947年,开始悬壶乡里; 1952年,在北京大学医学院学习;1957年,在江苏省中医院工作; 1983年,担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兼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所长; 1990年,被遴选为首批中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国医大师——朱良春一.人物简介朱良春(1917年8月-2015年12月14日),江苏镇江市人,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国医大师。
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
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已逾70载。
2015年12月14日凌晨0点06分,因突发肺栓医治无效在南通中医院去世,享年98岁。
二.学术思想1.他丰富了中医望诊诊法,首倡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提出急性热病“先发制病”论,慢性杂病从“培补肾阳”“从痰从瘀”论治。
2.致力于痹症研究,确立顽痹“益肾壮督治其本,蠲痹通络治其标”的治疗法则,提出痛风之“浊瘀痹”病名,是公认的痹病研究大家,享有“南朱(良春)北焦(树德)”美誉。
3.深入研究虫类药的历史革沿、前人成果、功效主治,应用虫类药物胆识过人,出版了国内第一部虫类药专著《虫类药的应用》,是著名的虫类药物专家。
4.继承、完善、创新了先师的学术精髓,自辟户牖创立了以皇古融新为旗帜的“章朱学派”。
5.立足临床,勤于科研,笔耕不辍,多次获得部省市科技成果奖项,研制的“益肾蠲痹丸”“复肝丸”“痛风冲剂”等中药制剂蜚声海内外。
三.临床经验1.辨证辨病,开辟新境: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华,如果仅辨病不辨证,或在辨病的基础上分几个证型对号入座,就会把活生生的辨证变成僵化的教条,导致中药西用,不利于中医学的发展。
事实上,不仅古人不能知今病,即使今人也不能尽知今病。
先生精辟地指出:“辨证是绝对的,辨病是相对的。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乃是辨证论治的再提高。
2.识见精邃,创立效方:养正消积法治疗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的“复肝丸”,以益气化瘀法治疗慢性肾炎之“益气化瘀补肾汤”,以健脑灵窍法治疗脑震荡后遗症、老年痴呆症之“健脑散”,以消补兼施、通塞互用法治疗慢性痢疾及结肠炎之“仙桔汤”等等。
3.多诊识脉,屡用达药:关于痹证,先生对舌诊、脉诊的临床意义作出这样的归纳:“舌苔白腻而浊者为湿盛,宜侧重燥湿以通络;如兼见浮黄者为湿热,因浮黄提示湿将化热,当祛湿清热并进;苔白腻而质淡者寒湿,可放胆用乌头、附子温经散寒;不论舌苔如何,凡舌质红者,均为阴虚、血热之征,需参用凉血顾阴之品;如舌边见瘀斑或衬紫者,均应加入化瘀通络之剂。
国医大师资料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治理局一起组织的首届“国医大师”评审工作。
取得首届“国医大师”称号的30名中医专家是:王玉川、王绵之、方和谦、邓铁涛、朱良春、任继学、苏荣扎布(蒙医)、李玉奇、李济仁、李振华、李辅仁、吴咸中、何任、张琪、张灿玾jiǎ、张学文、张镜人、陆广莘、周仲瑛、贺普仁、班秀文、徐景藩、郭子光、唐由之、程莘农、强巴赤列(藏医)、裘沛然、路志正、颜正华、颜德馨(按姓氏笔画)。
这30位首届“国医大师”,是从全国中医(包括民族医药)临床工作者中遴选出来的,均为省级名中医或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体会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工作经历都在55年以上。
6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8人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体会继承工作指导教师”。
北京10人、上海3人、江苏3人,广东、浙江、天津、山东、陕西、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河南、四川、广西、内蒙、西藏各1人。
1、颜正华,男,汉族,1920年2月诞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0年7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体会继承工作指导教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他从事中医药工作60余年,执教近50年,德高望重,学验俱丰,参与创建新中国高等教育中药学学科,为我国首批中医药学教授与研究生导师。
前后主讲了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课等,为国家培育了大量中医药专业人材,其中包括数以千计的专科与本科生、19名硕士生、12名博士生,和校内外数十名骨干教师。
主持了3项部局级科研课题,对缓衰、退热等中药进行了专题研究,取得了初步功效。
其中退热药“黄栀花口服液”已被用于临床。
擅治内科杂病,治验甚众,深受患者爱戴。
曾发表论文20余篇,高作23部。
代表作《临床有效中药学》取得学者好评,《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药学》是中高级中医药人员宝贵的参考书。
南京中医药大学门诊部专家门诊一览表曹贵珠教授 , 疑难杂症、老年病、心脑血管、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和各种肿瘤。
周二下午巢因慈教授 , 从事中医临床、教课、科研工作三十余年。
专攻内、妇科疑难病症,尤善于治疗胆道疾患,脾胃、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皮肤瘙痒症、妇女带下病、月经不调、不孕症及更年期综合征等。
周二下午陈金锭教授,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江苏省名中西联合专家。
从事中医临床、教课、科研工作三十余年。
善于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甲亢、甲减、各样甲状腺疾病、桥本氏病、糖尿病、肥胖病、脱发、更年期综合症及老年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的中西医联合诊治。
周三上午陈仁寿研究员,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兼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委和学术秘书、江苏省老年中医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长久从事中医药科研、临床及教课工作。
善于治疗胃肠、肝胆等消化系统疾病、咳喘及其余妇科杂病、妇科病、恶性肿瘤等。
心脑血管、肿瘤疾病及各样疑难杂症。
周五上午陈松育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中医临床、教课、科研工作三十余年。
内科杂病。
善于血液病、消化系统疾病、脾胃、肝胆、心、脑血管疾病、肾病及妇科疑难杂症的治疗。
周五上午陈文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中西联合脑病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联合神经科专委会委员、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会员、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实验室主任。
从事中医临床、教课、科研三十余年。
擅治中医内科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病、动脉硬化、冠芥蒂、高血压、心律失态、中风、高血脂症、震颤、麻木等病症。
周三下午仇裕丰副教授,针灸治疗颈椎病、慢性咳嗽、眩晕、头痛、前列腺肥大症、骨关节炎及各样痛症。
周二四六上午樊巧玲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子分会副主任委员、基础医学院方子学教研室主任。
从医二十余年。
善于应用中医药治疗呼吸、消化、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特别对急慢性支气管炎、心律失学等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关于肿瘤病、代谢病、妇女内分泌失调、免性疾病等疑难杂病和治疗亦有独到之处。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朱良春等3位国医大师江苏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的决定正文:----------------------------------------------------------------------------------------------------------------------------------------------------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朱良春等3位国医大师江苏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的决定(苏政发〔2009〕142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不断加强中医药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特别是一批德高望重、医术精湛的名医名家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为推动中医药继承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9年5月,在全国首届30位“国医大师”评选中,我省朱良春、周仲瑛、徐景藩3位同志获此殊荣,为江苏赢得了荣誉、增添了光彩,充分彰显了江苏中医药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
为鼓励先进,进一步营造名医辈出的良好氛围,推动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省政府决定,授予朱良春、周仲瑛、徐景藩3位同志“江苏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全省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以“国医大师”为榜样,进一步坚定信念,修德敬业,大力弘扬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培养和造就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中医药人才,加快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为保障人民健康、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九年十一月六日——结束——。
望闻问切”能探查病情,几味草药能化作良药,数根银针能消除病痛……中医是我国几千年的独特医学瑰宝,中国人摸索出自己独特的对抗疾病的方法,并传承至今。
中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人都在寻找苏州好的老中医调理身体,今天头条编辑为大家整理了一份,苏州半年度知名老中医”热搜版分享给大家,记得大家给个好评!好了,赶紧收藏吧!姓名:孙嗣章京城名医,清宫御医后人,安广林大师的关门弟子坐诊地点:苏州国医堂《名医工作室》(地铁1号线“金枫路站”4号出口出,直行500米)坐诊时间:每周一上午【评价】孙嗣章原系北京知名中医,现在每周一在苏州国医堂国医馆“名医工作室”坐诊半天,他的号通常需要提前预约才可以挂得到,其诊病特点:“看病无需开言,切脉准确辩证”。
确实如此,找他看病不需要多讲,他说了过八九不离十,切脉准确如此,在苏州中医里实属凤毛麟角!擅长调理治疗肝病、肾病综合症、脾胃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痛风、风湿、不孕不育、乳腺病、子宫肌瘤等等,开方药量大,不过确实效果非常好!姓名:沈其安坐诊地点:相城区元和街道卫生院坐诊时间:每周一、二、三、五、六、日每天上午【评价】元和街道卫生院的皮肤科是特色专科,坐诊的是叫沈其安的老中医,对婴儿湿疹、白癜风这些皮肤病有一套,在省内外都有名,这位老中医人很好,一般给个20块就可以,没有钱的也免费帮你看。
姓名:王富京坐诊地点:苏州国医堂国医馆坐诊时间:每周一、三、五上午,二、六下午(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评价】在国医堂国医馆坐专家门诊,作为本地人最青睐的老中医,没有之一。
70多岁,德艺双馨,看不好的病不看,不让患者花冤枉钱,遇到经济困难的患者,老中医还免费给看,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个年龄就想为社会发挥点余热,老中医的大爱也换回了大家的信任与爱戴,好评如潮。
在中医【补肾、养生、保健】很出名,擅长调理治疗男性病及失眠、多梦姓名:程子诚【评价】苏州人都亲切地叫他“程阿爹”,退休之前是苏州中医院的儿科医生。
国医大师孙善究简介孙善究,字慎初,号释可,江苏无锡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国医大师。
他出生于1914年,是一位杰出的中医药专家和教育家。
孙善究以其卓越的医术、深厚的学识和高尚的医德而受到广泛赞誉。
在中医界有着极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孙善究自幼喜爱中医药,师从吴元朗、傅抱石等知名中医大师学习医道。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刻的理论知识。
尤其在中医药治疗妇科病方面,孙善究成就卓著,被誉为“国医大师”。
孙善究在他的医学生涯中,不仅运用了传统的中药疗法,还创新了一些独特的治疗方法。
他熟练掌握了中医经典著作,对中医方剂和调理体质有独到的见解。
他的诊疗方法非常细腻,注重从整体上分析疾病,并针对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他的高超技艺和疗效显著,令人叹为观止。
孙善究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医生,还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
他担任过多所医科学院和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和院长,为培养中医药人才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授医学知识和临床技巧,并亲自指导学生进行病例分析和诊疗操作。
他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们的喜爱,被誉为“慈父式导师”。
孙善究的医术和医德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他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医生”和“杰出教师”。
他还荣获过多项国家和地方的医学奖项,成为中国医学界的一面旗帜。
他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成果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关注和引用。
他所著的医学著作也被医学界誉为经典之作。
除了医学工作,孙善究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他经常组织医疗队赴各地义诊和扶贫救困,在民众中享有极高的声望。
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学识,为人民群众的健康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总结起来,国医大师孙善究是中国中医药界的杰出代表之一。
他的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教学和临床经验被广大医学爱好者所借鉴和学习。
在中医药的广阔领域中,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我们应该向孙善究这位伟大的国医大师学习,不断探索和传承中医药的博大精深。
三十位国医大师介绍(A)“30位国医大师介绍”之一:路志正杂病圣手现居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他以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救治了数以万计的患者,获得广泛赞誉;●他崇尚脾胃学说和温病学说,师古而不泥古,大胆探索,推进学术继承创新;●他治学严谨,精心育人,关注中医药的命运,多次上书献策。
他是国医大师路志正医术:发挥中医综合疗法优势,内外合用,针药并施,食药配合,身心同治。
药不在多而在精,量不在大而在中病,贵在轻灵活泼,恰中病机。
不要被西医病名束缚了自己的中医思路和辨证论治方法。
学术发展调理脾胃治疗心痹的理论,为治疗冠心病开辟新的诊疗思路。
提出“燥痹”、“产后痹”等病名和辨证论治等内容,推动风湿病学科建设。
首创穴位编码法,为针灸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B)“30位国医大师介绍”之二:强巴赤列藏医巨臂现居西藏●他从青灯苦烛走来,一手捧着传统,一手牵着未来,在风云变幻的历史年代,为藏医药开启新的一页;●他论著上百,弟子近千,活人无数,集藏医药古老的智慧于一身,又无私无欲地播散开去;●他以开放的姿态引进西医,以坚守的姿态护卫传统。
作为门孜康最优秀的学者,他的人生历尽坎坷;6月8日,拉萨大昭寺旁的一座石砌藏式小楼,灿烂阳光下一片静谧。
“国医大师”强巴赤列盖着厚厚的毛毯,躺坐在门口的椅子,身边5位徒弟在烧水、做饭。
因为长期伏案,他的双眼已经失明,双腿也无法行走。
几天前,他离开生活了5年的藏医院住所,重新搬回这里,回到这座自己出生的老宅。
82岁的强巴赤列声音低沉,言语不多,但当说起还俗结婚、率先入党的青春往事,突然间他放声大笑,皱纹绽放如花,笑声顽皮、得意而悠长。
这是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
他自幼接受严格的藏文学、医药和天文历算的训练,是同时代藏医药的集大成者,站在历史的潮头,他积极接受西医,编写了全套现代藏医药教材,让藏医药从寺庙走进学校,开启藏医药科研、教育和对外交流。
他以特有的热情、智慧,为藏医药书写了一个新时代。
国家为啥要评选“国医大师”?作者:来源:《晚晴》2017年第08期前段时间,“扮演”中医药专家的刘洪滨引起各界广泛关注。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京召开大会,表彰第三届国医大师和首届全国名中医。
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的评选,能否杜绝江湖郎中,实现正本清源?《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
为啥要评名中医?记者:为何本届评选新设立全国名中医这一称号?国医大师是中医药行业的最高荣誉,每次评选只有30人。
国家层面尚没有开展国医大师与省级名中医之间的国家级名中医评选。
评选表彰部分全国名中医,既能弥补国医大师表彰名额有限的不足,充分调动中医药人才成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能进一步打牢国医大师评选表彰工作基础,避免人才选拔断档等问题。
100名全国名中医中,曾经是第一、二届国医大师候选人的有32人。
最大程度上弥补了前两届国医大师评选因表彰名额有限而留下的遗憾,实现了“抢救性评审”的目的。
记者:评选为何把从业年限设为一个硬杠杠?本届国医大师评选条件为从事中医临床或中药工作50年以上。
本届国医大师评选,与第二届评选一致,保持了延续性。
全国名中医从医年限确定为35年以上。
中医是重视经验传承的医学。
一名好的中医,需要在临床诊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通过大量实证经验采集和总结共性规律,逐步探索建立辨证的个体化诊疗方法,从事临床工作50年以上的老专家无论从学术水平、临床经验等各方面都能满足成为大师的基本要求。
从事临床工作35年以上的专家,在学术积累、精力、体能等方面正值鼎盛,是中医药学术继承创新的中坚力量,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能够满足成为名中医的基本要求。
能否避免暗箱操作?记者:如何确保评选的公平、公正、公开?一是推荐过程须经过必要的民主程序,集体研究,广泛征求意见。
二是坚持“两审三公示”制度。
“两审”是指预审和复审,预审是对省级推荐单位报送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复审是由评审专家对预审合格人员进行再次审核并提出表彰建议人选。
整理人:医中凡草-赖永金2009年30位入选“国医大师”的名老中医(民族医)名单为:方和谦、王玉川、王绵之、邓铁涛、任继学、朱良春、何任、吴咸中、张灿玾、张学文、张琪、张镜人、李玉奇、李济仁、李振华、李辅仁、苏荣扎布(蒙医)、陆广莘、周仲瑛、贺普仁、唐由之、徐景藩、班秀文、郭子光、程莘农、裘沛然、强巴赤列(藏医)、路志正、颜正华、颜德馨。
30位国医大师将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
第一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总后勤卫生部(7人)吴一纯张志雄汪承柏赵冠英黄世林张剑秋高辉远卫生部直属单位祝谌予李介呜魏龙骧李鸿祥刘茂莆张德修李幼安夏幼周陈泽霖姜春华于尔辛俞瑾李超莉印会河焦树德张代钊陈克忠李文瑞李辅仁许润三肖琪梁贻俊武泽民北京市关幼波刘韵远李培松王为兰翟济生王玉章金世元屠金城马在山刘春圃许公岩粱宗翰方和谦李荣福王嘉麟巫君玉贺普仁中国中医研究院董德懋周济民赵永昌谢海洲路志正韦玉英刘志明张作舟傅方珍步玉如阎润茗尚尔寿方药中程莘农郭效宗谢宗万王孝涛施奠邦朱仁康上海市张镜人乔仰先韩哲仙陈苏生董廷瑶裘沛然钱伯文张赞臣夏少农顾伯华朱南孙丁季峰黄羡明李国衡秦亮甫颜德馨施维智何承志姜春华张志雄王正公李绍周孔庆蕃冯世镐黄有云余子贞广东省何炎燊林品生钟明远周伯康周瑞石刘明刘佥梁剑波冯耀南江苏省周仲瑛徐景藩邱茂良江育仁干祖望汪履秋诸方受丁泽民谢昌仁程子俊杨泽民徐迪华杜晓山汪朋梅王寿康汪达成郑绍先朱良春汤承祖姚寓晨任达然王玉玲福建省俞慎初俞长荣吴光烈康良石盛国荣郑孙谋黄宗勖骆安邦林朗辉蔡友敬林庆祥赵芬陈宣根山东省姚子扬周次清吕同杰衣元良陆永昌郑惠芳张子义孟铭三孙明仙刘洪祥于鹄忱陈伯咸李乐园张子函王传吉王云铭曲衍海张瑞丰李正之郭志尧李廷来冯宝麟湖南省郭振球吕侠卿赵尚久易希元颜文明胡毓恒肖佐桃刘炳凡张怀安刘祖贻谭新华欧阳琦王足明王奇成江西省钟新渊万友生洪广祥潘佛岩宗瑞麟余鹤龄张志钧范崔生龚子夫姚奇蔚曾庆骅廖彩森周炳文吴德兴魏稼四川省李仲愚何天祥倪宣化杜琼书江尔逊陈枢懋廖孔禹王静安杨介宾李孔定郑陶万邹学熹张签铭唐卡昂旺降措陈治恒唐成德徐楚江王临轩陈潮祖张士良旦科周楚良龚去非郑惠伯段亚亭王希知史方奇陶克文湖北省杜建民刘云鹏李今庸王明章李致纯李同生吕继端钱超铭涂绍川李丹初田玉美章真如陈绪伦张介安李培生叶明波杨百沸广西壮族自治区班文秀梁申秦家泰林沛湘李士桂黄荣活曾宜敬周基邦河南省娄多峰赵清理李振华邵经明吕承全武明钦乔保钧唐祖宣郭维淮毕福高石冠卿张海岑郭春园冯化驯李鸣皋翟明义浙江省何子准杨继荪钟一棠袭笑梅赵炯恒盛循卿张沛虬詹起荪施延庆陆芷青沈光祥蒋文照叶文瑜唐福安韩树滋何任辽宁省李玉奇洪作范彭静山查玉明王乐善李寿山王文彦周鸣岐孟宪民贲子明博宝庆何宏邦董子沛谷铭三潘廷尉 ?黑龙江韩百灵妇科专家哈尔滨 2007年一百岁。
中医门派30位当代泰斗级老中医成国医大师位当代泰斗级老中医成“国医大师国医大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评选出首届“国医大师”。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第一次在全国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他们将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
获得首届“国医大师”称号的30名中医专家是:王玉川、王绵之、方和谦、邓铁涛、朱良春、任继学、苏荣扎布(蒙医)、李玉奇、李济仁、李振华、李辅仁、吴咸中、何任、张琪、张灿玾jiǎ、张学文、张镜人、陆广莘、周仲瑛、贺普仁、班秀文、徐景藩、郭子光、唐由之、程莘农、强巴赤列(藏医)、裘沛然、路志正、颜正华、颜德馨(按姓氏笔画)。
这30位首届“国医大师”,是从全国中医(包括民族医药)临床工作者中遴选出来的,均为省级名中医或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工作经历都在55年以上。
6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8人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北京10人、上海3人、江苏3人,广东、浙江、天津、山东、陕西、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河南、四川、广西、内蒙、西藏各1人。
1.方和谦男,汉族,1923年12月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8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擅治多种疑难杂症。
方和谦之父方伯屏师从御医赵云卿,为当年京城“十大名医”2.王玉川男,汉族,1923年9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1主任医师、教授,1943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首都国医名师”。
15岁时从开药铺的父亲手中得到本《黄帝内经》,在江南奉贤出诊12年中几乎每天抚读,在江苏省中医学校进修破格留校,后调北京中医学院,创建内经教研室。
对五行、气血循环、运气学说提出独到见解。
3.王绵之男,汉族,1923年10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2主任医师、教授,1942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医大师朱良春朱良春,男,汉族,1917年8月出生,南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39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
2009年6月19日,被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授予国医大师称号。
神仙手眼菩萨心肠他使上海淋巴癌患者拳头大的肿瘤逐渐消失,使几近残疾的骨病患者重获新生;他动员浪迹江湖的蛇花子将祖传治蛇毒绝技献给国家,挖掘不识字的民间散医成专家;他90岁高龄还四处看病讲学,使中医薪火相传。
他常说,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他偏于一隅而名闻天下者。
他的老师章次公先生送他一方印章“神仙手眼,菩萨心肠”,是朱良春一生的真实写照。
中医界治风湿病素称“南朱北焦”,即指南通朱良春和北京焦树德。
而朱良春经验方“益肾蠲痹丸”是目前唯一能修复骨膜破坏的中药制剂,很多癌症患者在朱良春这里绝处逢生。
善用虫类药除顽疾上海14岁男孩小张,2004年4月在沪诊断为髓母细胞瘤,术后两月余,头痛如重压、耳胀,泛泛欲呕,时轻时重。
MRI示脑瘤术后复发,左侧乳突窦积液。
朱良春用扶正祛邪、软坚消瘤法,予多种虫类药、补益精血药合用,精心调治,2006年、2007年至今复查多次,均未发现异常,已能正常上学。
2008年小张父子等三人专程从上海来通向朱良春报喜:复查肿瘤已完全消失。
32岁的蒋女士患类风湿16年,全身大小关节肿痛,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
经朱良春用益肾壮督、蠲痹通络法治疗1年半后,各项指标均正常,能正常工作生活,并于今年年初怀孕、待产。
南通市3位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先后被通知病危,朱良春用中医药使他们转危为安,现正安度着幸福的晚年。
引领学术启迪后学他是我国最早撰文提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医生。
他认为: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非典”期间,他主张打破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采用表里双解或通下泄热。
他参与广东、香港的远程会诊,取得显效。
特别报道江苏5位中医名家荣膺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荣誉称号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等领导与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集体合影(陈计智摄)
[本刊讯]6月2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北京京西宾馆联 合举办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表彰大会,表彰第三届国医大师和首届全国名中医,授予王世民等30位同志 国医大师荣誉称号,享受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待遇;授予丁书文等99位同志全国名中医荣誉称 号,追授高上林同志全国名中医荣誉称号。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京接见第三届国 医大师和首届全国名中医代表并座谈。
国家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斌,国务院办公厅副秘书长江小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傅兴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马建 中、王志勇,中共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副局长唐永刚出席座谈会。
刘延东指出,中医药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对维护群众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传承创新实现突破,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养生保健潜力释放,海外影响日趋扩大,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时机。
刘延东强调,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完善服务网络,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疾病治疗和康复保健中 的重要作用。
要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培养,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法规政策、管理体系、评价和标准 体系,提升中药制造和健康服务水平。
要坚持古为今用,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 性发展。
要围绕“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使民族瑰宝惠及各国民众。
她希望国医大师、名中医传承矢志岐黄、大医精诚的风范,带动广大中医医师修医德、行仁术,造福人民群众,服务人类 健康。
8[搭2017年总第49卷第8期
特别报道
国医大师评选表彰已开展三届,共评选表彰了 90名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评选表彰是首次开展,标志 着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省级名中医等不同层级相互衔接的中医药人才褒奖机制初步形成。
本次国医大 师和全国名中医评选注重面向基层和临床一线,国医大师人选须为省级名中医或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 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或鉴别、炮制等中药临床使用相关工作50年以上。
全国名中医人选 须为省级名中医、省级以上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或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从事中医 临床或炮制、鉴定等中药临床使用相关工作35年以上。
经自下而上、逐级推荐和“两审三公示”等评选程 序,评选出30名第三届国医大师和100名首届全国名中医。
在本届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评选中,江苏邹燕勤教授光荣人选“国医大师”,徐福松、刘沈林、单兆伟、汪受传等4位专家光荣人选首批“全国名中医”。
邹燕勤教授在座谈会上作重点发言,就如何培养高层次中 医药人才提出殷切期望与建议。
截至目前,江苏已拥有6位国医大师,是全国人选人数最多的省份。
以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为杰出代 表的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坚持奋战在中医药临床、科研、教育第一线,为促进“健康江苏”建设、推动中医药事 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7年总第49卷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