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数据库建设现状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5.59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大基础数据库建设现状

1、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

该库是四大基础数据库中建设难度最低的,因为其中的信息收集相对容易,不涉及过多的部门利益分配等敏感问题。目前该库已基本建成,但真正投入使用的省市并不多。2012年5月31日,国家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项目水利资源数据分中心数据整合改造合同验收和工程初步验收会在北京召开。国家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项目是我国第一个开展建设的国家级信息库,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牵头,由11个部门和单位参加,水利部承担其中的水利资源数据分中心建设。该项目初步设计报告于2007年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批复后正式实施,在水利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发改委项目办的指导下,在水利资源数据分中心各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水利资源数据分中心建成了水文、水质、水资源、水利设施、土壤侵蚀、水能资源、农村水电、大型灌区等方面的8个专题信息库、90个专题信息产品、21个综合信息子库,完成了实用规范和管理办法的编制与试行工作,数据库管理系统已上线并稳定运行。

2、人口基础数据库

人口基础信息库的主体包括公民身份号码、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地等基本信息,还包括各部门业务系统在利用人口基本信息过程中产生的、其他部门存在共享需求的人口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人是任何社会中最基本的活动主体,现代社会中尤其强调以人为本。随着我国管理模式逐步向以人为本转变,人的基本信息在整个行政管理中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劳动就业、税收征管、个人信用、社会保障、人口普查、婚姻家庭、计划生育、打击犯罪等方方面面的工作无不与人口基础信息密切联系。

尽管我国的人口信息有一定的积累和基础,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它,对其作用认识不足,以至于人口信息系统分散,至今尚未建立覆盖全部人口、代码唯一的基础信息库。更为重要的是,人口信息多头采集,各人口信息库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都不够,流动和死亡人口等信息采集困难,其应用也受到条块分割、互联不畅等问题的限制。此前频频被揭露的死人领工资、领养老金,死人吃低保,未婚无从证明、结婚离婚不能及时反映的现象,充分说明了我国人口信息共享方面的缺陷,也说明建立一套完整的覆盖全部人口、代码唯一的基础信息库的极端重要性。我国正在逐步建立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也使这个信息库的建立具有了十分的紧迫性。

基础信息共享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首先任何一个国家公共部门利用公共投资形成的信息资源,都应列入社会公共资源的范畴,其他公共部门根本不必也不应该利用公共投资进行重复建设。这既是公权力行使遵循精简、效率原则的要求,也是对纳税人负责、珍惜公共资源的体现。事实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建立一套完整精确的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是完全可能的。

3、法人单位基础数据库

2006年3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印发了《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信[2006]2号),对法人库建设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3月29日,国信办召开专题会议了解法人库建设进展情况,并要求加快方案修订、论证、实施进度。

2007年4月29日,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项目领导小组召开了2007年第一

次领导小组会议。会议在广泛收集各有关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有关法人库建设的模式和思路。

2007年5月31日,召开了《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项目建议书》(修订稿)专家论证会。专家们一致认为《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项目建议书》(修订稿)总体建设原则可行,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法人库项目的建设,并从不同的需求方面对项目建议书提出了中肯的建设性意见,对推进法人库项目的建设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2007年5月至7月,为落实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项目领导小组2007年第一次会议精神,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并聘请有关工程项目专业咨询人员,严格按照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建议书的审批要求,在原项目建议书(2004年10月版)的基础上明确了修改内容,编制了《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项目建议书》(修订稿)。各共建单位以此为基础,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需求分析,对项目建议书提出进一步修改和补充意见,为《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项目建议书》编制和报送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目前,《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项目建议书》修订工作已经完成,准备进入项目立项审批流程。

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通过专家、共建单位和地方法人库筹建单位反应的情况,就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分析,形成“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先行”理念,提出建立“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标准体系”的构想,并且,已经开始了“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共享标准体系”建立的课题研究。

4、宏观经济基础数据库

通过该平台实现对宏观指标包括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地方财政收入、税收完成情况、金融机构信贷情况、各镇办主要经济指标等信息的展示。同时,实现统计部门的宏观经济数据与各局委提供的统计数据进行比对,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了统计数据的正确性。截至目前,宏观经济信息入库2068条,13319项,通过这些宏观指标的展示和分析,为区领导掌握全区的宏观经济情况提供了很好的决策服务作用。

5、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据

伴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相关法令、措施的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保护的重要途径与方式,国内已经初步建立起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

通过对目前已初步建成的数据库的比较分析,从三个方面可以概括当前资源数据库建设和管理的现状

尽管全国各地都在尝试建设非物质文化资源数据库,但到目前为止,能够做到高效运行的数据库还非常少见,具备资源管理基础和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基础的团队,提供的研究成果较少。比较突出的只有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李松主持的“中国记忆”资源数据库,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国家名录,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设的“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设的“年轮—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等百虽然如此,但各种资源数据库的信息量都有限,并表现出较突出的不平衡性。另外,部分数据库还只是一个雏形,无法服务于保护与传承的实际需要,形式意义明显大于其实质内容。由于各地资源分布情况迥异,相互之间又缺少协作与沟通,没有制定相对稳定的资源数据库元数据录人标准,其结果是,各地的资源数据库对同类或者相近资源的描述与评价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性。有的数据库实现了对资源的二级或三级描述,有的数据库只有简单的一级描述,且语焉不详。这种描述实际上并不能满足数据库资源建设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