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剪纸的主要用途
- 格式:docx
- 大小:19.90 KB
- 文档页数:2
河南工程学院《中国民间美术鉴赏》考查课专业论文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学生姓名:**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专业班级:装饰设计1242专业课程:中国民间美术鉴赏任课教师:**2014 年6 月24 日摘要:中国民间剪纸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部分继承了人类的原始思维,一方面在漫长、封闭的空间孕育。
民间剪纸图形根植于中国民族性、地域性的传统艺术渊源中。
民间剪纸从民族传统中走出来不是简单的重复移位和变异,而是从传统艺术中提取元素,以现代创造意识和表现技巧进行再创造,所创造出来的新的剪纸图形既保留本土艺术的韵味,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全新的视觉形象和视觉效果。
关键字:民间剪纸、历史、样式、用途、艺术形式剪纸的简介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样式千姿百态,形象普遍生动而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
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
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蕴含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
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本源哲学的体现,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
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
剪纸的历史起源专家推断民间剪纸出现与宣帝时期(公元前73一前49年)。
战国(公元前476一前221年),形成了剪纸艺术的前身。
①河南辉县出土的银箔镂空刻花的弧形装饰物。
②湖南长沙黄泥圹出土的晋代金片装饰物。
刻制技术和艺术风格上,可以说是已经形成了剪纸艺术的前身。
发展期北朝(公元386一534年),用纸剪成美丽的图案花纹。
目前发现最早的剪纸实物,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公元386一581年)五幅团花剪纸。
三大流派:山东民间剪纸:山东民间剪纸从造型风格上大致可分两类。
一类是渤海湾区域粗犷豪放的风格,与黄河流域其他省份的剪纸一脉相承。
一类则是更有特点的山东胶东沿海地区以线为主,线面结合的精巧型剪纸,它似乎与山东汉代画像石细微繁缛的风格一脉相承,以其花样密集的装饰手段,使单纯爽快的外型更饱满丰富。
山东胶东称手巧的女子为“伎俩人”,“伎俩人”不管出在哪个村,都是人们引以为荣的事。
她们的花样子常常用烟火熏在土纸上到处流传,成为远近乡村剪花的样子。
剪纸用途最多的是打扮窗户。
胶东的窗户多是细长条形的格子,一般只能贴一些小的花,妇女们开发自己的创意,运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大的构图分割成条形剪出,再贴到窗上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这种称为“窗越”的剪纸一般贴在“窗心”。
另有“窗角花”、“窗旁花”以及悬挂在窗前会活动的“斗鸡花”等,构成了系列性的“棂间文化”。
与节庆的居室布置相适应,剪纸还用于墙围及天顶仰棚的装饰,以及器皿的贴花。
山东剪纸从古发展到今,越来越多地显示出它独具有审美功能,因此,民间的“伎俩人”也就更加注重技巧的精熟。
那若断若连的线条和细如蚊足的毛刺,往往叫人感到一种凡人难以达到的绝妙。
安徽民间剪纸:安徽的民间剪纸较早地形成了行业性的艺人队伍,以其艺术商业的雏形状态替代了民众普遍的审美创造。
但是,我向来以为匠人型剪纸作品的民间与否主要在于所面向服务的对象。
如果是基于劳动者集体审美意识的普遍水准,又依附于民间美术的范畴。
反之如果已在迎合贵族阶层的闲情逸趣而卖弄绝技的工艺之作,则是与皇宫中雇佣的御用匠人雕龙刻凤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没什么两样。
安徽的“花匠”多属于前者,而阜阳的程建礼人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
程建礼从小喜欢剪花,并跟祖母勤学,灵性极好,起初为村人义务剪花,后来把技艺作为谋生手段,挑起花担周游江湖,练出一身好手艺,口中唱着花歌,手中剪着妇女们点的花样。
对于他来说,已不需要冥思苦想的经营构图,达到胸有成竹才开始动手。
[关于剪纸的资料]剪纸的资料篇一:[剪纸的资料]传统文化剪纸的资料传统文化剪纸简介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
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
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剪纸的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
剪纸在中国农村是历史悠久,并且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这种民俗艺术的产生和流传与中国农村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关系,逢年过节亦或新婚喜庆,常常会贴"篇二:[剪纸的资料]剪纸艺术的资料内容意义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
无论用一个或多个形象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而不是根据客观的自然形态来造型,同时,又善于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来多种吉祥物,把约定成俗的形象组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心理。
追求吉祥的喻意成为意象组合的最终目的之一。
地域的封闭和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灾害等逆境的侵扰,激发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
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
民间剪纸《鹿鹤同春》是民间传统的主题纹样。
据记载,鹤即“玄鸟”,玄鸟是“候鸟”总称。
在民间文化中鹿称为“候兽”,鹤称为“候鸟”,鹿鹤同春是春天和生命的象征。
民间鹿与禄同音,鹤又被视为长寿的大鸟,因此鹿与鹤在一起又有福禄长寿之意。
在民间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的情况下,人力劳动成为生存的保证,摆脱病魔和死亡的痛苦是人们永恒的理想。
民间剪纸以各种形式表达出对生命的渴望,袒护生命,颂扬生命,表现生的欢乐,对生命的崇拜成为人们虔诚的信仰。
《鹰踏兔》是民间洞房的喜花之一,也是传统纹样,在民间流传极广。
鹰喻“阳”,同鸡、鸟、鸦一样。
在民间神化中称太阳为“三足鸟”,民间称太阳为“鸦”。
兔寓意“阴”民间称月为兔。
鹰踏兔暗喻男女情爱,反映了生殖崇拜的主题。
民间剪纸中常见的坐帐花、喜花都以隐喻的方式表达出对生命繁衍生息的崇拜与追求。
《扣碗》《抓髻娃娃》《鱼唆莲》等为主题的剪纸作品比比皆是。
剪纸用途剪纸是一种古老而有趣的艺术形式,它是使用剪刀和纸来创造出各种惊人美丽的形状。
自古以来,它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被用于各种场合和目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步步探索剪纸的用途。
1. 装饰剪纸可以用来装饰各种表面,如纸张、墙壁、衣物等等。
许多人使用剪纸来装饰家庭,以增加节日气氛。
它还可以用作婚礼、生日和其他特殊场合的装饰品。
剪纸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调整和定制,让它完美地融入到任何场合。
2. 玩具儿童可以使用剪纸来制作各种有趣的玩具。
从简单的卡片和吊饰到复杂的三维造型,儿童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并创造出无数种不同的玩具。
制作过程还能锻炼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意思维。
3. 文化剪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一种形式。
让我们通过剪纸来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民俗传统和吉祥寓意。
剪纸艺术也可以用来传授传统技能并提高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4. 小礼物自制的剪纸可以成为美妙的小礼物,送给朋友和家人。
制作和定制剪纸可以为个人化礼物增添趣味和纪念价值。
送剪纸礼物可以表达情感和感谢,并成为一种独特的方式来展示你的创造性。
5. 艺术品最后,剪纸还可被用作艺术品。
许多艺术家将剪纸作为中心素材,进行描绘和创作出精美的艺术品。
它可以成为公共艺术、私人收藏品也可以成为自然元素的部分。
如上所述,剪纸有着广泛的用途。
无论您是将它用于装饰、玩具还是文化和小礼物,剪纸都是一种独特、有趣和美丽的艺术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剪纸艺术将继续演变并被用于各种场合和目的。
生活中的剪纸
生活中的剪纸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它源自于中国,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已经
成为一种富有艺术魅力的传统工艺。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在纸上剪出各种图案的艺术,它不仅可以装饰生活,还可以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在生活中,剪纸可以用来装饰窗户、门墙,也可以用来做成各种吉祥图案,如
花鸟鱼虫、龙凤图案等,这些图案都寓意着吉祥如意、幸福美满。
此外,剪纸还可以被制成各种工艺品,如灯笼、书签、挂饰等,这些工艺品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富有民族特色,深受人们喜爱。
除了装饰生活,剪纸还可以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在中国,人们喜欢在春节
期间剪纸,将自己的祝福和美好的愿望剪成各种图案,然后贴在窗户上,以求得吉祥如意。
此外,有些人还会用剪纸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会将自己的心情和情感剪成各种图案,然后送给自己的爱人或朋友,以表达自己的真挚情感。
生活中的剪纸是一种富有魅力的传统工艺,它不仅可以装饰生活,还可以表达
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在现代社会,虽然剪纸已经不再是主流的工艺,但是它依然保留着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去学习和传承。
让我们一起珍惜生活中的剪纸,让它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关于剪纸的知识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
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剪纸的创作自由度很高,其丰富的民俗事象为剪纸提供了广阔的创作天地。
民间剪纸与各地的风俗习惯密切结合,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基本素质,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举凡岁时节令、居住、服饰、诞生成年、婚葬、寿筵等,都在剪纸中得到了反映。
此外,剪纸还是一种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
它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关于剪纸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民俗学家。
剪纸艺术知识介绍剪纸介绍一、剪纸的概念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
是流传于民间的,以纸为材质,以剪、刻为主要造型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
我国剪纸的历史悠久,考古发现已经证明,南北朝时代就已有了剪纸。
由于它具有强烈的装饰性、趣味性、实用性等民族特色,千百年来蓬勃发展,经久不衰。
剪纸应用范围广泛,由于我国各地习俗不同,大体可分为窗花、刺绣花样、灯花、喜庆纹样、门笺等几种类型。
1—剪纸同其他艺术一样,来源于社会生活,它反映的大都是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道德观念、性格特征以及审美态度等等。
题材和内容主要是:一、祈祥纳福,应节之兆; 二、婚姻爱情,生命繁衍;三、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四、民俗风情,传统习俗。
随着社会的发展,剪纸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已广泛应用于刊头、尾花、插图、连环画、动画、印染、舞台美术、商标、藏书票等许多方面。
2二、剪纸的艺术特点1、意象造型,形象简括夸张。
2、除剪影之外,一般是将单个形象轮廓内部的纹饰镂空,使之具有装饰效果,便于做窗花时透光。
3、整体作品相互连接不散。
三、剪纸的工具材料剪刀、铅笔、宣纸(红宣,也可用其他纸张)、蜡盘、刻刀、针和线(也可用订书钉或曲别针)、染料或者墨水和刷子、煤油灯、熨斗。
四、剪纸的分类从艺术式样上可分为:单色剪纸染色剪纸、套色剪纸、分色剪纸、填色剪纸、折叠剪纸等。
从其技巧有阴刻(以块面为主)、阳刻(以线条为主),通常二者混合造型。
从具体用途看大致可分四类:(1)张贴用,即直接张贴于门窗、墙壁、灯彩、彩扎之上以为装饰。
如窗花、墙花、顶棚花、烟格子、灯笼3花、纸扎花、门笺。
(2)摆衬用,即用于点缀礼品、嫁妆、祭品、供品。
如喜花、供花、礼花、烛台花、斗香花、重阳旗。
(3)刺绣底样,用于衣饰、鞋帽、枕头。
如鞋花、枕头花、帽花、围涎花、衣袖花、背带花。
(4)印染用,即作为蓝印花布的印版,用于衣料,被面、门帘、包袱、围兜、头巾等。
二方连续剪纸剪纸的语言剪纸的表现符号,大同小异,无论是柳叶形、花瓣形还是逗号形、水滴形等等,都是从中心空白处大的地方下剪刀,沿着线条从右往左或从下往上剪。
中国民间艺术: 剪纸一、剪纸简介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
大约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普遍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
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
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
现在已发现的最早剪纸实物是南北朝墓葬中的动物花卉团花,学者们则认为可推溯到汉唐妇女使用金银箔剪成方胜贴在鬓角为饰的风俗,而虽已找到蔡伦以前的东汉纸张实物,严格意义上的剪纸恐不会早于汉朝。
早期的剪纸大约跟道家祀神招魂祭灵有关,例如杜甫诗中就有“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明确记载。
今日苗族仍有年节剪鬼神之形贴于牛栏或门上的巫术习俗。
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这一习俗在中国境外有时仍可见到。
剪纸艺术一般都有象征意义,此外剪纸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
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
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
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
熟练的民间艺人只打腹稿就直接用剪刀把纸剪成图形,专业艺人则有用刻刀在蜡板上制作者,称“刻纸”。
经起稿、剪刻、粘贴、揭离、修整而成,可以一次刻透多层纸,而提高产量。
剪纸因材料单薄,多用满幅铺排匀称而物像互相串连的平面构图法,形象多富装饰性,避免大块黑白,用精致花纹点缀装饰主体人物。
聪明的艺人在表现“猫捕鼠”时竟创造出“鼠在透明猫腹”的奇特效果,天真烂漫的风格十分耐人寻味。
平面重叠铺陈的手法不仅造成浓烈的民族风味,并且扩大了画面的容量、提高了剪纸的表现力。
绝大多数剪纸都并不追求严格写实,而是群众心目中的意象的表现,例如陕西剪纸的牛,把牛身上的漩毛做极度夸张而成为牛身上的装饰花纹,既增添了视觉的动感变化,又加强了形式美感。
剪纸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汉朝。
在现代生活中,剪纸艺术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在家居装饰、社交场合、商业场合等方面见到其身影。
这篇文章将会分步骤介绍剪纸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第一步:家居装饰剪纸艺术在家居装饰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
人们可以用剪纸来装饰房间的墙壁、床头、灯罩、窗帘等等,使房间变得更加温馨、有趣、富有艺术气息。
剪纸还可以制作成卡片、相框、盒子等物品,用来装饰家居空间。
另外,剪纸大师还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制作定制化的剪纸作品,让客户的家居装饰更加个性化且与众不同。
第二步:社交场合在社交场合,剪纸艺术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婚礼、生日、母亲节等各种重要场合,人们可以用剪纸来装饰场地、做花束、制作贺卡等,为活动增添一份仪式感和艺术气息。
此外,人们也可以学习剪纸技巧,在各种社交活动中展现个人特色,获得关注和赞赏。
第三步:商业场合在商业场合,剪纸艺术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比如在节日活动、展览、活动宣传等各种场合,企业可以用剪纸来制作展台、海报、产品包装等,从而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剪纸艺术还可以与文化旅游等领域进行结合,打造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剪纸艺术在现代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用途远不止于传统的艺术形式。
通过剪纸艺术的应用,人们可以打造出更具有品位和艺术气息的家居空间,展示个人的时尚和魅力;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出个人的魅力和才华;在商业场合中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信在未来,剪纸艺术还将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剪纸本身是一种民间文化,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大众艺术。
过去一般人认为只有用剪刀铰的就是剪纸。
其实近几年从许多大赛的征稿活动中不难看出不论是用剪刀铰、还是用刻刀刻的、用手撕的、用香火烫的、工具凿的都称为剪纸。
剪纸的随意性,实用性,装饰性都很强。
对于劳动人民来说起到了一种装饰和美化生活的作用。
如民风民俗、礼仪祭奠、红白喜事、乃至城市中的家居装饰、影视广告、舞台设计、装潢印刷、剪纸服饰等各个方面。
用途极为广泛。
正因为剪纸在民间中产生,根植于民间,所以剪纸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所反映的是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
如吉祥剪纸中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吉祥用语等让人在感受美的过程中,同时又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了希望和乐趣。
使人在困难和逆境中得到安慰,也使进取者在奋斗中得到鼓舞。
这正是剪纸的生命力所在。
民间剪纸源远流长,具有深刻的文化内函。
可以这末说:喜乐祥和是剪纸艺术的永恒基调。
民间剪纸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如甘肃陇东一带家喻户晓的《抓髻娃娃》造型,娃娃的头顶上,双肩上,手里抓的全是鸡,贴到窗户上,能起到一种辟邪去灾,镇宅求祥的作用。
还有《扫天婆》能止雨求雨,期盼有一个风调雨顺的好丰年;《寮病娃娃》能招魂送病,保佑孩子健康成长。
婚庆节日的“喜花”“团花”能装点节日生活的气氛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剪纸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项目,受到国家的重视,许多民间艺人的作品不仅得到专家的认可,并被广泛收藏,已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珍品,随着全国性剪纸活动的举办,许多剪纸工作者应邀到国外讲学,传播交流剪纸艺术。
被国家相关单位不同程度地被命名为民间艺术大师,剪纸艺术家等,一些民间艺人被国家命名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还享受国家一着定的生活补贴。
可见民间剪纸不仅已登上了大雅之堂而且还能创造经济利益,剪纸在一些旅游发达城市,深受外国人游客的喜爱,逐步走出国门。
成为对外交流的一个活动。
民间剪纸是一种神气的艺术民间剪纸主要有以下用途:
1,窗花
用于在贴窗户上作装饰的剪纸。
以北方为普遍,北方农家窗户多是木格窗,有竖格、
方格或带有几何形花格,上面张糊一层洁白的“皮纸”,逢年过节便更换窗纸并贴上
新窗花,以示除旧迎新。
窗花的形式有装饰窗格四角的角花,也有折枝团花,更有
自由的各式适合花样,如动物、花草、人物,还有连续成套的戏文或传说故事窗花。
总之适应不同形状的窗格作成不同的布置。
有一种布置较特别,即跨越窗格的窗花,在山东民间称作“窗越”。
2,喜花
婚嫁喜庆时装点各种器物用品和室内陈设用的剪纸。
一般是将剪纸摆衬在茶具、皂
盒、面盆等日用品上,有贴在梳妆镜上。
喜花图案题材多是强调吉祥如意、喜气洋
洋的寓意。
色彩为大红。
外形样式有圆形、方形、菱花形、桃形、石榴形等,配置
以各种吉祥的纹样如龙凤、鸳鸯、喜鹊、花草、牡丹等。
构图布局有“花中套花”的
方法。
3,礼花
摆附在糕饼、寿面、鸡蛋等礼品上的剪纸。
在广东潮州一带称作“糕饼花”、“果花”,
浙江平阳一带称作“圈盆花”。
礼花题材多取吉祥喜气的图案。
在山东为庆贺生子的
“喜蛋”上贴剪纸,或将蛋染红露出白色花纹。
在福建农村互相馈赠寿礼用乌龟图案
以象征长寿。
有龟形糕饼,也有龟形剪纸。
4,鞋花
用作布鞋鞋面刺绣底样的剪纸。
其形式一般有三,一是剪成小团花或小散花,绣于鞋头,称“鞋头花”,二是适合着鞋面的形状剪成月牙形,称“鞋头花”,三是由鞋头花的两端延伸而至鞋帮,称“鞋帮花”。
另外还有一种“鞋底花”,旧时多用于“寿鞋”。
或绣于布袜底上。
鞋花布局一般多疏朗,题材有花草、小鸟等。
有的鞋花在局部剪开而不镂空,此称“暗刀”,是绣花时套针换色的依据所在。
5,门笺
又称“挂笺”、“吊钱”、“红笺”、“喜笺”“门彩”、“斋牒”。
一般用于门楣上或堂屋的二梁上。
其样式多为锦旗形,天头大、两边宽,下作流苏。
多以红纸刻成,也有其它颜色的或套色的。
图案多作几何纹或嵌以人物、花卉、龙凤及吉祥文字的,如“普天同庆”、“国泰民安”、“连年有余”、“风调雨顺”、“金玉满堂”、“喜鹊登梅”、“福、禄、寿、喜、财”、“五业兴旺”等。
张贴时或一张一字、或一张一个内容,成套悬挂,一般以贴五张为多。
贴门笺除有印春除旧之意外,也有祈福驱邪之意。
6,斗香花
一种套色剪纸,多用于祭祖祀神等民俗活动时的装饰用,旧时祭祀总要烧香,一般香作细条状,叫“线香”;也有粗条状并盘绕成各种花纹,其纹如篆字,旧称“香篆”。
这种香篆均需覆斗形底座并有竹签支撑。
在底座和撑架上便装点着彩色的剪纸,称“斗香花”。
斗香花题材有人物和神仙(如八仙、和合、寿星)等吉祥图案。
多以蜡光纸刻制,每套十张左右。
7,过年,即阴历春节及民间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
大量的节日喜庆活动导致了民间剪纸的广泛应用。
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厅堂居室剪纸拉花。
大部分人家通过应用“梅兰竹菊、莲藕荷花、金鸡报晓、鱼跃龙门”等剪纸图案,以示预祝新年吉祥、办事如意、年年有余、四季平安迎春纳福等美好愿望。
8,婚嫁习俗:旧时的婚嫁习俗,提亲前媒人必然会找机会首先让女方向男方显露剪纸绣花的才艺。
相中后,女方则会主动向男方赠予一双巧夺天工的绣花袜垫或布凉鞋,作为爱情信物。
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好曲烧好酒,好米锻好粑、求亲要巧姐,玲胧会剪花”。
婚嫁中一般常用的剪纸绣花内容有“蝴蝶戏金瓜,喜鹊采梅、牛郎织女、龙凤呈祥、鸳鸯戏水、观音送子、金童玉女、榴开百子”等等纹样,祈求百年好合、白头偕老、早生贵子、多子多福。
9,庆祝寿诞:一个人自从呱呱坠地时就开始了,先是庆出生、庆满月、庆周岁、庆十岁,然后从庆三十大寿以后,每十岁一大庆。
每逢寿庆活动,“寿星”的衣、帽、鞋、寿堂、寿帐等,全靠剪纸作品进行装饰。
其主要的剪纸绣花内容为麒麟送子、鹤同春、松鹤延年、寿比南山、长命富贵、福寿双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