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因素实验设计的方差分析例子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1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方法》实验报告姓名:李进学号:10130560118 实验时间:2015.4.6班级:教育康复学1班成绩:________ 指导老师:_赵航_ [实验名称] 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的SPSS操作[实验目的]1.复习巩固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的应用。
2.掌握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的SPSS操作。
3.正确分析两因素混合实验结果。
[实验内容]实验:不同性质音乐对儿童的心率影响研究。
不同的音乐性质作为被试内变量,包括正性、中性和负性三个水平;将被试性别作为被试间变量,包括男,女两个水平;将被试的心率因变量。
原始数据表如下:(1)要分析男女儿童聆听不同性质的音乐,其心率是否存在差异,应该采用哪种实验设计?并将数据处理为相应的数据结构,输入到SPSS中,并定义好变量。
数据文件以.sav格式保存,命名为“两因素混合实验数据”(2)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a.得出其描述性统计(均值、标准差、被试数),并说明方差是否齐性;b.指出其主效应是否显著,并进行多重比较;c.交互效应是否显著?如显著进行简单效应检验,并进行多重比较。
d.生成折线图。
将所有操作步骤填在[实验步骤]里,所有的图表及文字说明填在[实验结果]里。
(1)答:应该采用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第一步:定义变量,输入数据。
定义四个变量名,即:性别、正性音乐、中性音乐、负性音乐。
对性别赋值时,分别设定1=“男”。
2=“女”。
第二步:选择统计模块。
Analyze →General Linear Model→ Repeated Measures第三步:在定义被试内变量(Within-Subject Factor Name)的方框中,设置被试内变量音乐性质,在定义水平数(Number of Level)的对话框里输入3,按添加(Add)钮。
第四步:按定义键(Define),进入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主对话框。
将定义的正性音乐、中性音乐、负性音乐都键入到被试内变量(Within-Subjects Variables)框中,将性别键入到被试间因素(Between-Subjects Factors)的方框中。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研究人员需要探究不同因素对某一指标的影响。
本实验旨在通过双因素分析方法,探讨两个因素(自变量)对实验指标(因变量)的影响,并分析两个因素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
二、实验设计1. 实验因素与水平本实验选取两个因素:因素A(品牌)和因素B(广告投放方式)。
因素A的水平为:品牌A、品牌B;因素B的水平为:线上广告、线下广告。
2. 实验指标实验指标为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
3. 实验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消费者分为四个小组,分别对应因素A和因素B的不同水平组合。
每个小组接受相应的品牌和广告投放方式,然后进行满意度调查。
三、实验过程1. 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消费者对产品的整体满意度、品牌认知度、广告投放方式满意度等方面。
2. 数据处理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SPSS软件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描述性统计从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四个小组的满意度得分存在差异,但差异并不显著。
2. 方差分析(1)因素A(品牌)的主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因素A对满意度得分有显著影响(F=3.45,P<0.05)。
品牌A的满意度得分高于品牌B。
(2)因素B(广告投放方式)的主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因素B对满意度得分有显著影响(F=5.12,P<0.05)。
线上广告的满意度得分高于线下广告。
(3)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因素A和因素B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1.98,P<0.05)。
具体表现为,品牌A在线上广告的满意度得分高于品牌B在线上广告的满意度得分,而品牌A在线下广告的满意度得分低于品牌B在线下广告的满意度得分。
五、结论与建议1. 结论(1)品牌对消费者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品牌A的满意度得分高于品牌B。
(2)广告投放方式对消费者满意度有显著影响,线上广告的满意度得分高于线下广告。
第三章_正交试验设计中的方差分析2-例题分析第三章中的例题分析是关于正交试验设计中的方差分析的。
本例题分析主要涉及到两个因素和一个响应变量,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这两个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
正交试验设计是一种实验设计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试验因素和水平,使得每个试验条件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信息,从而降低试验误差,提高试验效率。
在正交试验设计中,试验因素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这样可以更好地分析每个因素对响应变量的影响。
在本例题中,我们有两个因素,分别记作因素A和因素B,每个因素有两个水平。
我们还有一个响应变量Y,需要确定因素A、因素B和Y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是一种用于比较不同因素对响应变量的影响的统计方法。
在本例题中,我们可以使用两因素方差分析来分析因素A和因素B对响应变量Y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总平方和(SST),表示响应变量的总变异。
然后,我们需要计算因素A的平方和(SSA),表示因素A对响应变量的影响,以及因素B的平方和(SSB),表示因素B对响应变量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需要计算交互作用的平方和(SSAB),表示因素A和因素B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响应变量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可以计算各个平方和的自由度和均方差,从而得到F值。
F值可以用来判断因素对响应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
如果F值大于临界值,则说明该因素对响应变量的影响是显著的。
最后,我们可以进行多重比较,比较每个因素水平之间的差异。
多重比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哪些因素水平之间的差异是显著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因素A、因素B和响应变量Y之间的关系。
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多重比较的结果,确定哪些因素水平之间的差异是显著的。
总结起来,本例题分析主要涉及到正交试验设计中的方差分析。
通过对两个因素和一个响应变量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因素对响应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并确定哪些因素水平之间的差异是显著的。
教育实验研究中的两因素混合设计及方差分析
两因素混合设计及方差分析是教育实验研究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它可以用来检验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两因素混合设计是指在实验中,将两个独立的因素(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地点等)同时考虑,并将它们的不同水平进行混合,以便在一个实验中同时检验这两个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方差分析是一种用来分析不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的重要方法。
它可以用来测量不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大小,从而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方差分析可以用来测量不同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
两因素混合设计及方差分析在教育实验中有很多应用。
例如:在一个教学效果评估中,可以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地点作为两个独立的因素;然后将这些因素的不同水平进行混合;最后使用方差分析来测量这些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大小。
总之,两因素混合设计及方差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教育实验分析方法,可以用来测量不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大小;也可以用来测量不同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第三节随机区组设计的两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1、用途:用于随机区组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比较,其统计推断是推断各样本所代表的各总体均数是否相等。
随机区组设计考虑了个体差异的影响,可分析处理因素和个体差异对实验效应的影响,所以又称两因素实验设计,比完全随机设计的检验效率高。
该设计是将受试对象先按配比条件配成配伍组(如动物实验时,可按同窝别、同性别、体重相近进行配伍),每个配伍组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受试对象,再按随机化原则分别将各配伍组中的受试对象分配到各个处理组。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受试对象不同时间(或部位)重复多次测量所得到的资料称为重复测量数据(repeated measurement data),对该类资料不能应用随机区组设计的两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处理,需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
2、计算公式:随机区组设计的两因素方差分析是把总变异中的离均差平方和SS 与自由度分别分解成处理间、区组间和误差三部分,其计算公式见表5.4。
表5.4两因素方差分析的计算公式变异来源离均差平方和自由度均方总N-1处理间k-1区组间b-1误差* # b区组数3、分析步骤(以例说明):例5.2某医师研究A、B和C三种药物治疗肝炎的效果,将32只大白鼠感染肝炎后,按性别相同、体重接近的条件配成8个配伍组,然后将各配伍组中4只大白鼠随机分配到各组:对照组不给药物,其余三组分别给予A、B和C药物治疗。
一定时间后,测定大白鼠血清谷丙转氨酶浓度(IU/L),如表5.5。
问四组大白鼠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是否相同。
表5.5 四组大白鼠血清谷丙转氨酶浓度(IU/L)区组对照组试验组合计A药组B药组C药组1 845.1 652.4 624.3 445.1 2566.92 834.7 741.3 772.3 432.5 2780.83 826.5 675.6 632.5 362.7 2497.34 812.8 582.8 473.6 348.7 2217.95 782.8 491.8 462.8 345.9 2083.36 745.6 412.2 431.8 312.8 1902.47 730.4 494.6 484.9 296.3 2006.28 684.3 379.5 380.7 228.4 1672.96262.2 4430.2 4262.9 2772.4 17727.7 ()782.78 553.78 532.86 346.55 553.99()4925110.04 2571668.14 2391246.57 995764.14 10883788.89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比较不同区组间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浓度是否相同。
双因素方差分析spss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FactorialVarianceAnalysis)是一种重要的统计分析方法,用于研究实验设计的影响。
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研究结果。
本文将介绍双因素方差分析的概念,以及如何使用SPSS软件进行此类分析。
双因素方差分析是一种常见的实验设计,它将实验变量分成两个因素,并利用这两个因素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研究学习水平和参与班级活动的关系。
学习水平和参与班级活动可以作为两个因素,而学习成果就可以作为评估的变量。
以SPSS为例,双因素方差分析可以使用General Linear Model 中的2x2 Factorial模型完成。
首先,研究人员需要了解实验变量之间的关系。
然后,在SPSS中,需要将所有这些变量输入数据集中。
最后,在General Linear Model选择2x2 Factorial模型,并设定两个因素。
一旦设定好模型,SPSS可以对变量进行多重比较。
这种比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并确定哪些变量具有统计学意义。
此外,结果可以用于检查实验设计的有效性,以及较低的水平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另外,双因素方差分析还可以完成变量之间的交互分析。
一个典型的交互分析是学习水平,班活的量的相互作用。
在SPSS中,用户可以按照以上流程操作,并且最终获得完整的结果。
总之,双因素方差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
使用SPSS软件可以轻松完成双因素方差分析,而且可以做出复杂的统计模型,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
同时,使用SPSS,用户不仅可以轻松完成双因素方差分析,而且可以将分析结果转换为图表,更容易理解结果。
例题:笔画数和字频是影响汉字识别时间的重要变量,一项研究综合考察了这两个变量对汉字识别的影响。
研究者设计了3*2两因素设计的实验。
第一个因素笔画数有三个水平,分别为多笔画字(12画以上)、中等笔画数(6画-13画)和少笔画字(1到6画);第二个因素字频有两个水平,分别为高频字和低频字。
两因素各个实验水平交叉后形成6个条件单元。
研究者使用的实验材料是60个汉字,每个条件单元中有10个汉字。
参加实验的被试来自某高校随机抽取的60名本科生,他们被随机分为6组,每组10人,每一组被试仅对一组实验材料进行命名。
问:笔画数和字频对汉字命名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