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 格式:ppt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59
论述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1. 引言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突出表现现实生活、关注社会问题的文学流派。
第一章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1.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有哪些特点?答: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继续和发展。
(1)这一时期文学思想的特点1.1受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十月革命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展开,使20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使他们对现实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批判意识进一步增强,常常从阶级观念或社会主义思想角度观察社会问题,描绘社会现实。
1.2继承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经验他们力图全面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以当代社会为对象,或者对历史进行再认识,充分展开社会背景的描绘。
有的作家别开生面,解剖一个家族的发展史或盛衰史,从一个家族的荣枯变迁去反映整个历史时代的变化,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还有的作家索性将视野局限在一两个家庭中,描写其中各式各样的人物,以此去表现社会变化。
1.3无产阶级的生活和斗争,越来越多地成为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的内容无产阶级的贫困化与资产阶级的财富迅速增长,成为20世纪上半叶社会生活的突出现象。
工人的斗争变得更有组织,他们的罢工从经济考虑出发发展为带有政治性质,而且与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结成一个整体,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这种变化必然进入现实主义作家的视野之中。
1.4战争或反法西斯成为一个重要主题两次世界大战,因其规模的巨大,战斗的激烈,残杀和迫害犹太民族的酷烈,政治斗争的复杂等,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灾难性后果,战争或反法西斯成为一个重要主题。
现实主义作家纷纷表现反法西斯的主题,抒发爱国主义激情。
(2)这一时期文学的艺术特点2.1 频频出现“长河小说”这种多卷本小说能够深入地反映每个历史时期的变迁。
这种写法较为集中精炼,内涵丰富,容量更大。
“长河小说”深得现实主义作家的喜爱,20世纪上半叶,长篇小说的繁荣与此密切相关。
2.2 创作明显表现出内向化、主观化特征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无疑受到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从而使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巨大变化。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一)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1. 反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与浪漫主义形成鲜明对比,强调客观真实和逻辑思维。
•反对浪漫主义的情感主义,追求真实的描写和现实的题材。
2. 对社会问题的揭示•关注社会底层的贫困、剥削和不公正。
•揭露社会现实中的腐败、偏见和不平等。
•强调作品要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3. 内心思想的探索•重视人物心理的细腻描写,深入人物内心世界。
•探索人类的欲望、情感和道德困境。
•认为真实的人性是复杂、矛盾和多维的。
4. 反对英雄主义和理想化•拒绝把人物理想化,将普通人和社会边缘人物作为主人公。
•反对传统的英雄形象,强调普通人的生活、工作和日常困扰。
5. 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批判•陈述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个体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
•揭露社会生活中的机械化、物化和异化。
6. 以写实手法进行描写•着力于细致入微的客观描写,追求写实感。
•采用直接、简明、平实的语言风格。
7. 反对社会中的虚伪•控诉社会中虚假、伪善的道德和价值观。
•关注个人对抗社会的斗争。
8. 追求艺术的真实和精确•撇弃夸张和浮华的修辞,强调精确的描写和真实的细节。
•追求与现实相符合的艺术表达方式。
以上列举的是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
这些内容体现了现实主义的核心原则,包括反对浪漫主义、对社会问题的揭示、内心思想的探索、反对英雄主义和理想化、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批判、以写实手法进行描写、反对社会中的虚伪以及追求艺术的真实和精确。
通过这些内容,现实主义作家试图以客观真实的方式揭示社会的各种问题,探索人类内心的复杂性,并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描写和批判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变。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特点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是一种拥有强烈社会决定色彩和具有批判现实主义内涵的思想流派,它在文学发展史上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也为20世纪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发展的动力。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思想要求文学作品必须反映历史、回顾经验、关注现实,这一思想除继承西方现实主义思想外,还受17、18世纪的超验主义思想的影响。
首先,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思想重视社会实践与批判。
抛开空想美化,以客观洞察看待社会,以客观实践纠正社会,把文学艺术当作社会革命的手段。
从社会实践出发,以社会问题及其具体表现为对象,对中产阶级(普通人)所处社会现实特别是利益角逐中所挣扎与抗争提供了强有力的艺术表现。
其次,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注重内心的文学表达。
在表现主义的影响下,20世纪的文学家开始重视反映主体心灵及其形成条件的时代精神。
存在主义者把心理活动带回了戏剧性文学,把社会精神重新与个体心理联系起来,求取人们共同生存的力量,反映个体生长形态的反抗。
再者,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思想强调形象的表达方式。
真实是现实主义的两大特点,它的艺术表现以文学形象的形式趋于精确,既刻画出具体细节,也把它们有机联系起来,总体上表现出一种连贯的宇宙意识。
20世纪的文学家从抽象的现象逐步过渡到深刻揭示人物内在本质的形象描绘,以反映复杂社会现实。
最后,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思想强调文本的多元性。
现实主义文学家研究语言文字创造的思维形式,以一种开放式的多元文本表达思想。
他们把语言、文学创作视为一种历史性活动,强调文学作品在历史发展中的体现,坚持文学研究的非结构性,重新审视文学创作者的影响。
总的来说,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思想致力于反映社会现实,把文学艺术当作批判社会的有力手段。
其中最核心的特征是对历史、经验的持续和深刻反思,通过文学的创作将历史意义转化为个体的经验,把文学和实践作为一体,文学及其形式不仅是内容工具,更是可爱时代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逐渐兴起的文学流派,它以描写真实生活为主题,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和对个人内心世界的剖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困惑。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社会现象的揭示、对人性的探索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反思。
首先,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揭示,展现了社会的矛盾和不公。
它关注的焦点主要是阶级分化、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以及政治和经济的困境。
作家们描写了工人阶级的困境和追求公正的斗争,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呼吁社会改革和不断寻求社会公平正义。
例如,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雾都孤儿》揭示了工业革命对贫困儿童的残酷影响,引发了对社会救助体系的关注与改革。
其次,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通过对人性的探索,展现了人类面对现实世界的挣扎与反抗。
作家们以复杂而真实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人类的欲望、希望和追求。
他们关注人类本性的罪恶和渴望,描绘了个体在现实面前的挣扎与矛盾。
例如,法国作家加缪的《局外人》中的主人公梅尔索维特,展现了一个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个体,他面对现实世界的荒谬和苦闷,最终走向了消极的结局。
此外,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还通过对人际关系的反思,探讨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
作家们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虚伪、冷漠和隔阂,呈现出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孤独和无助。
他们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探讨了人际关系中的心理与情感。
例如,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盖茨比追求无法实现的爱情,最终陷入了现实世界的无奈和离散。
综上所述,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以描写真实生活为主题,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对人性的剖析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反思,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困惑。
它生动全面地描绘了人类在现实面前的挣扎和矛盾,给人们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为后世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九章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第一节多元、变通和宽容——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概述二、、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20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总趋势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继续深入的发展,美国文学则后来居上。
1、法国文学本时期法国著名的作家有罗曼·罗兰、马丁·杜·枷尔、莫里亚克、纪德等。
罗曼·罗兰(1866——1944)是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战士和著名的人道主义者,有“欧洲良心‘之称。
在文学和艺术理论等方面都有建树。
1915年,以“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1931年发表的《向过去告别》,标志着作者决心站在社会主义苏联和无产阶级一边,成为无产阶级的战友。
他于1898—1901年间写了一套《革命戏剧集》,包括《丹东》、《七月十四日》等。
1903年,他陆续发表一套“伟人传”,包括《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托尔斯泰传》(1913)等。
《约翰·克利斯朵夫》(1904—1912)是罗兰早期的重要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
在作品的扉页上,作者的题词是:“给各国的正在受苦与奋斗、而必将战胜的自由灵魂。
”这里所谓的“自由灵魂”,主要指正在为争取自由、进步而奋斗的知识阶层人士。
作品是以贝多芬为人物原型,1890年开始孕育,1904年发表第1卷,1912年最终完成,积20年心血写成的长篇巨制,分10卷,定本合为4册。
小说主人公克利斯朵夫是非常矛盾的。
其出身地位使他不满和反抗现实,接近人民、同情人民;满脑子“大人物”、“英雄”观念又使他远离人民、不相信人民。
进步的艺术观使他主张艺术要造福人类;对艺术的偏执又使他把艺术置于“象牙塔”内。
正义感使他与社会对立,反抗压迫;动摇性又使他与现实妥协。
性格和思想矛盾使他在向社会抗争的道路上半途而废。
这位反抗一生的音乐家晚年生活在巴黎,内心趋于平静,与政敌和解,否定了自己青年时代的叛逆精神。
第二节劳伦斯一、劳伦斯的生平与创作(一)生平简介(1885-1930) 1885年生于矿工之家,父母感情失和,母亲畸形的爱致使作家人格发展的失衡;性情忧郁。
湖光山色和轰鸣机器交错生活环境,影响了作家后来创作的基调:反对工业文明对自然和人性的侵蚀。
两次恋爱,为自己的创作提供了素材与动力。
青梅竹马的农庄女儿杰西??钱伯斯,因受母亲因素的影响,多年的恋情夭折;二、代表作《虹》三、关于劳伦斯创作的总体评价 1、批判“禁书”、“淫书”、“误入歧途的才子”,高尔斯华绥、艾略特劳伦斯本人抱怨地说300年内没有人会理解他的作品。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最好拿给所有17岁的少女们看看”。
2、研究热潮李维斯的评论巨著《小说家D??H??劳伦斯》认为,劳伦斯长期得不到承认,是“英国文学史上很不光彩的一页”,并对艾略特进行了反驳。
3、主要观点:(1)社会历史批评家:赞扬劳氏作品中的社会批判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2)心理分析批评家:视其作品为弗洛伊德学说的图解;(3)存在主义批评家:“自我”意识的扩张;(4)女权主义批评家:矛盾:批评劳伦斯宣扬“男性崇拜”,是一位男子沙文主义者;引为同路人,体现女性意识的觉醒,回归女性本原。
A、劳伦斯认为,性是人的本质,工业文明最大的罪恶是压抑了性,性的解放是人的解放。
因此,性是他的独特视角,是他的武器,是他的哲学; B、劳伦斯从两性关系出发,提示工业文明与人的对立冲突,展现现代人悲剧性的生存状况,表达对充满自然精神的理想社会的追求; C、所以,尽管劳伦斯的小说中对性有片面夸大、矫枉过正的弊病,但总体说,他对两性关系的描写是严肃的,是直接为小说的主题服务的。
罗曼??罗兰的创作大致可以20世纪3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作品,主要有取材于法国大革命的《革命戏剧集》,包括《群狼》(1898)《丹东》(1900)《七月十四日》(1902)等剧本8部;3部英雄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托尔斯泰传》(1911);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19),以及一系列反战、反暴思想的论文。
第三战场:妇女被金钱轰走。
表现为太太们情场失意,小姐们婚姻不幸这两个方面。
代表作《弃妇》、《苏城舞会》。
巴尔扎克的阶级同情,是在注定要灭亡的贵族一边的,然而他同情的泪水挡不住他现实主义的目光,他不得不违背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爱,如泣如诉地描绘了他心爱的贵族阶级的必然没落而不配有更好的命运。
正如恩格斯所说:“他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
”《幽谷百合》、《朗热公爵夫人》资产者发迹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成功地塑造出一系列取代贵族而入主社会的资产者形象,大致由三类人构成:1.具有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特点的老一代资产者形象。
代表人物《高利贷者》中高布赛克。
剥削方式单一,经营手段落后;生活方式陈旧,极端吝啬,这是资本主义早期剥削者的特点。
2.具有过渡时期,即自由竞争时期特点的资产者形象。
代表人物《欧耶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
剥削方式具有多样性,经营手段带有投机性;生活方式仍带有早期资产者极度吝啬的特点。
3.具有垄断时期金融寡头特征的新一代资产者形象。
代表人物《纽沁根银行》中的纽沁根。
剥削方式带有更大的冒险性和欺骗性,经营手段超越经营范围,向政权渗透;生活方式现代化,纸醉金迷,穷奢极欲。
他展示了经济命脉的掌管者同国家政权的掌管者开始勾结的垄断资本已初露端倪。
《人间喜剧》通过老一代的高布赛克、过渡时期的葛朗台和青春期的纽沁根这三代人追逐金钱的经营史,再现了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演进史,这也是资本主义由崛起到成熟,到统治全世界的发迹史。
《老姑娘》、《公务员》、《阿尔西的议员》、《夏娃的女儿》金钱罪恶1.毁灭人性、败坏良心。
金钱调动起全社会所有成员的卑劣情欲,人人都毫无例外地追逐金钱,它把一切统统淹没在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导致良心萎缩、野心滋长、道德堕落、人欲横流。
代表作《高老头》、《贝姨》。
2.毁灭爱情、败坏家庭。
金钱成为夫妻结缘的唯一纽带。
爱情、婚姻、家庭都是以金钱为轴心而展开的,金钱导演出一幕幕悲剧、喜剧、丑剧和闹剧。
第1章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1.1 复习笔记一、概述(一)发展过程和基本特点1.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1)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现实主义的继续和发展20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接受了前辈们的批判精神、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和塑造典型人物等最基本的创作方法,也接受新时期涌现的文学流派的新手法,以丰富传统的现实主义。
他们在20世纪上半叶的文坛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50年代,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落趋势。
揭露性和批判性的消退,造成了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暂时衰落。
(3)大约从70年代开始,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又出现复兴的端倪,即回归现象。
及至80年代,有的现代派作家甚至也采用了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来写作。
这种现象对现实主义本身无疑是一种激励。
(4)综观20世纪的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可以发现,现实主义文学的生命力是强大的。
可是,如果抛弃了它的优良传统,即批判性、反映现实的真实性和广阔性、塑造典型人物的艺术手法等等,而过多地吸取现代主义的艺术方法,那就会造成自身的衰微,乃至不成其为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2.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相互影响20世纪世界文学的相互影响更为直接和频繁,现实主义文学也不例外。
(1)十月革命后出现的苏联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大力提倡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这对欧美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2)苏联等国家陆续产生了一批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在世界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声誉,对于具有正义感和不满于现实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作家来说,它们起到了示范作用。
由此在欧美出现了“红色的30年代”。
除了接受社会主义思想,还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无政府主义、和平主义、费边主义等各种各样社会思潮,但是他们的总体倾向是进步的。
与此相应,他们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起到了壮大现实主义潮流的作用。
3.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的特点(1)从阶级观念或社会主义思想角度观察社会问题20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看到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展开,社会主义思想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使他们对现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一、介绍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欧美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其主要特点是追求真实、生动的描写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
二、社会现实的描写1.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现实主义作家注重描写人们的日常生活,包括家庭、工作、生活环境等方面。
2.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现实主义文学探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阶级差异、经济剥削等现象。
3.展现社会底层生活:现实主义文学将目光投向社会底层的人们,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困境和挣扎。
三、个人命运的叙述1.主人公的成长与奋斗:现实主义文学常以主人公的生平为线索,叙述其成长和奋斗历程。
2.对人性的深入探究:现实主义作家通常对人性进行剖析,探讨人们在社会中的选择、信仰和道德观念。
3.对人际关系的描写:现实主义文学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描绘出亲情、友情和爱情等各种复杂的情感纠葛。
四、现实与理想的冲突1.现实与理想的对立:现实主义文学常以主人公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为主题,探讨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的奋斗和矛盾。
2.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现实主义作家通过描写主人公的不满和反抗,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批判和改良的愿望。
3.理想与现实的妥协:现实主义文学中也有描写主人公最终与现实妥协的情节,反映出现实的限制和人们的无奈。
五、对人性的复杂剖析1.各种人性面貌的呈现:现实主义文学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既有善良和高尚的品质,也有自私和利己主义的倾向。
2.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现实主义作家认为人性是受到社会环境和条件影响的,通过描写社会背景和环境来反映人性的塑造和变化。
3.对人性的深入思考:现实主义文学通过对人性的复杂剖析,呈现了人们的迷茫、挣扎和悲欢离合。
结论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通过描写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探讨了人性、社会问题以及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冲突。
它以真实、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叙事风格,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第三战场:妇女被金钱轰走。
表现为太太们情场失意,小姐们婚姻不幸这两个方面。
代表作《弃妇》、《苏城舞会》。
巴尔扎克的阶级同情,是在注定要灭亡的贵族一边的,然而他同情的泪水挡不住他现实主义的目光,他不得不违背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爱,如泣如诉地描绘了他心爱的贵族阶级的必然没落而不配有更好的命运。
正如恩格斯所说:“他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
”《幽谷百合》、《朗热公爵夫人》资产者发迹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成功地塑造出一系列取代贵族而入主社会的资产者形象,大致由三类人构成:1.具有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特点的老一代资产者形象。
代表人物《高利贷者》中高布赛克。
剥削方式单一,经营手段落后;生活方式陈旧,极端吝啬,这是资本主义早期剥削者的特点。
2.具有过渡时期,即自由竞争时期特点的资产者形象。
代表人物《欧耶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
剥削方式具有多样性,经营手段带有投机性;生活方式仍带有早期资产者极度吝啬的特点。
3.具有垄断时期金融寡头特征的新一代资产者形象。
代表人物《纽沁根银行》中的纽沁根。
剥削方式带有更大的冒险性和欺骗性,经营手段超越经营范围,向政权渗透;生活方式现代化,纸醉金迷,穷奢极欲。
他展示了经济命脉的掌管者同国家政权的掌管者开始勾结的垄断资本已初露端倪。
《人间喜剧》通过老一代的高布赛克、过渡时期的葛朗台和青春期的纽沁根这三代人追逐金钱的经营史,再现了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演进史,这也是资本主义由崛起到成熟,到统治全世界的发迹史。
《老姑娘》、《公务员》、《阿尔西的议员》、《夏娃的女儿》金钱罪恶1.毁灭人性、败坏良心。
金钱调动起全社会所有成员的卑劣情欲,人人都毫无例外地追逐金钱,它把一切统统淹没在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导致良心萎缩、野心滋长、道德堕落、人欲横流。
代表作《高老头》、《贝姨》。
2.毁灭爱情、败坏家庭。
金钱成为夫妻结缘的唯一纽带。
爱情、婚姻、家庭都是以金钱为轴心而展开的,金钱导演出一幕幕悲剧、喜剧、丑剧和闹剧。
20世纪文学的组成及成就20世纪的欧美文学,是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并走向新的繁荣的时代。
从宏观的角度看,20世纪的欧美文坛上存在着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主流,其中又以现代主义的影响更大。
现代主义是一种具有“反传统”倾向的文学,它表现了欧美传统文学在新时代的转型与创新,20世纪现实主义是欧美传统文学---主要是19世界现实主义文学在新时代的延伸。
从本质上看,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都是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发展,两大文学主流无论在人文观念、美学思想和艺术技巧上都不是相互对立的,既碰撞又彼此交融。
一、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接受了前辈们较为复杂的哲学思想,继承了前辈的批判精神、广泛的反映社会生活和塑造典型人物等最基本的创作方法。
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想的特点呈现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社会主义思想对作家们的影响较广,使他们对现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作品中揭露现实。
第二,不少现实主义作家借鉴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经验,力图全面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
第三,无产阶级的生活和斗争越来越多的成为他们反映的对象。
第四,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伤痛使人们深刻的认识到战争的灾难性,战争或反法西斯成为一个重要主题。
同时,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特点也呈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频频出现“长河小说”,深入反映每个历史时期的变迁。
第二,受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产生巨大变化,注重人物心灵世界开掘,反映人物完整内心世界。
第三,越来越淡化情节,越来越淡化塑造典型人物,更注重心理变态描写。
那么,接下来就例举几个国家的文学成就做例证。
(一)英国英国是这一时期现实主义文学最有成就的国家之一。
世纪的英国小说加强了对英国社会的保守性和虚伪性的批判,具有一种冷峻的直面人生的特点,并从写实小说发展到实验小说。
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他相信文学创作应当是男女合作的艺术,他把调整人类的两性关系作为自己艺术追求得主旨。
两性关系是他创作的核心内容,他的作品具有社会批判、文化批判和心灵探索的多重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