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论文-论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4
美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摘要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现实主义作品《马丁·伊登》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小说主人公死亡原因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本文采用“美国梦”幻灭来解读马丁的死因:由于爱情和创作理想破灭使他逐渐看清了社会的真实面目,并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最后导致其梦想的幻灭。
关键词:杰克·伦敦马丁·伊登美国梦空虚死亡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现实主义始于19世纪50年代法国,受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影响。
美国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是指从1865年到1914年这段时期,它比欧洲的现实主义晚了近半个世纪。
这期间由于美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随着资本积累,美国开始从农业国向工业化商业社会转变,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使美国社会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从而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问题。
现实主义作家区别于浪漫主义作家在于他们注重通过作品来反映客观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主张真实反映社会现实问题。
美国这段时间见证了其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和发展,这一时期的美国文学作品充分体现了其文学精神。
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有马克·吐温、威廉·豪威尔斯等,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实主义已经开始在不同时期显露出其自然主义痕迹。
自然主义是另一种哲学途径的现实主义,它源于现实主义,但自然主义是继乡土文学后另外一个重要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美国自然主义作家大多都受到法国作家左拉的影响。
左拉认为,“自然主义小说不过是对自然,世间种种存在和事物的一种调查研究,作家不需要去想象一段惊险故事,把它复杂化,并以戏剧手段来进行安排,继而把它引向一个结局;而只需要在现实的生活中抽取出一群人或一个人的故事,忠实地记录其行为即可。
”他还认为文学在研究人物、情感、人和社会的种种因素时,应该像物理学家研究惰性物体,心理学家研究活的机体时一样。
他还提倡反映下层社会的痛苦和贫困,抵制那种不疼不痒地揭示人生现实意义的做法,主张更直接、更彻底地反映客观事物,即展示下层阶级的生活。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英美文学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虽然是文学,其实也是反映当时时期的是思想文化和社会现实,体现的是西方文化的发展过程,也反映的是西方文化和思想。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英美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一:历史文化在英美文学中的作用摘要:在诸多历史、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生活方式、地域、宗教、价值观等因素差异下,英美文学作品势必出现千姿百态的形式和文学风格,只有深刻地理解上述因素对于英美文学著作的影响作用,才能够透析英美文学著作的实质,才能更好地理解英美文学著作中机智隽永的内涵。
关键词:历史文化;英美文学一、历史与文化差异影响下英美文学著作所具有的特点(一)历史与文化差异影响下英国文学著作的特点英国文学源远流长,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和时代的演变。
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英国文学产生着影响。
英国文学是对于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映衬与写照。
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历经不同历史阶段。
如盎格鲁-萨克逊史诗《贝奥武甫》;中古英国文学著作时期,代表作乔叟(Chaucer)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文艺复兴下的莎士比亚代表作《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暴风雨》等;新古典主义下的英国文学著作,浪漫主义时期,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现实主义下的英国文学著作时期,代表作为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大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远大前程》《双城记》;现代主义下的英国文学著作康拉德的《黑暗的心脏》(1899)。
语言和风格的“标新立异”是英国现代派的最大特点。
战后英国文学代表作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大致呈现从写实到实验和多元的走势。
从厚重的文学底蕴出发,英国文学著作发展到今天正在朝着百家争鸣、百家齐放的方向发展。
(二)历史与文化差异影响下美国文学著作所具有的特点美国的文学历史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如影随形,虽然早期的文学著作隐约还有英国文学的痕迹,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的民主与自由的不断演绎升华,美国的文学著作也大放异彩,形成了美国民族的特有色彩。
英美文学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英美文学无疑是世界上最为重要和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传统之一。
由于它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这两个文学传统有着各自独特的特色与风格。
本文将从英美文学的历史渊源、代表作品和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英美文学的历史渊源英美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自由派思想和民主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英美文学的历史渊源之一。
在近代,随着欧洲殖民者的移民到美洲大陆,英美文学的发展也经历了1800年代初的浪漫主义、19世纪的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以及20世纪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不同的历史阶段。
二、英美文学的代表作品英美文学有许多代表性作品,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温斯顿·丘吉尔的战争演讲、弗兰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厄内斯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托马斯·品钦的《人性污点》等,这些作品都是英美文学的珍品。
三、英美文学的特点英美文学的特点包括文学形式、文化背景和文学风格等方面。
英式文学注重个人经历的历史性和自传性,冷静、克制和理智是其特点。
相比之下,美式文学强调语言的直观性和可感性,注重感性体验和个体存在的维度。
从文化背景上而言,英国文学对传统和人文主义的遵循和尊重,与美国文学对实用主义和自由与平等价值的推崇有所不同。
由此,在文学风格上,英国文学的叙述比较客观而冒险,注重细节和语调的细致处理。
而美国文学则常常在叙事上采取一种跨越性的转换方式,将现实与想象、个人经验与公共事件相互链接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风格。
总之,英美文学对于现代文学发展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不同的文学传统各自在应对社会变迁和文化差异方面产生了各自独特的表现方式。
英美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值得我们深入探寻与欣赏。
当代美国文学中的新现实主义_英美文学英美文学一、引言新现实主义是上个世纪以来的学术界热点话题之一。
新现实主义不只局限于文学领域,而且出现在国际政治、金融、音乐、影视制作等许多领域,是社会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之后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
在当代美国文学中,新现实主义视域下的创作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小说,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它将现实主义的内容和后现代的手法合为一体,形成了所谓的“新现实主义”风格,引起了文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新现实主义产生的背景二战的正式结束,人类历史从此掀开了重要的一页,同时这也标志着20世纪美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时代的终结。
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精英们,在二战之后崭露头角且逐渐形成趋势。
其创作流派有表现主义、荒诞派和黑色幽默等。
后现代小说充分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广大人民心神不宁、精神紧张、空虚的状态。
残酷的战争和无情的杀戮,使得二战后的美国社会满目疮痍,历经战争涂炭的人们惊恐地发现他们生活在一个混乱不堪、荒唐可笑的世界里,人的存在、价值及尊严已然消失殆尽,这一切引发了美国小说家对传统价值观的质疑和对历史的反思。
进入20世纪70年代,在克服了诸多困难之后,当代美国小说迎来了新的转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美国民众逐渐走出二战所带来的悲痛记忆和心理阴影,开始用理智来思考问题,重新看待这段战争,整个美国社会也进入了相对的平稳时期。
文化的多样化使得各种思潮异彩纷呈,不断出现分化与融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大众传媒的革命性发展,当时的社会生活也一改虚无和沉闷,变得丰富而活跃。
这一切反映在文学上,便是人们对虚无的语言游戏的厌倦以及对现实的重新关注。
表现现实社会现状和人民生活境况的新现实主义小说应运而生。
可以说美国文学向现实主义的回归并非偶然,而是一种时代和历史的选择。
三、新现实主义文学的概念新现实主义文学是指自70年代晚期以来,特别是在80和90年代出现的大量的有别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新的作品。
论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发展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是指在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一种主张通过对外部环境和人物的客观描述,反映现实的文学流派。
它在美国文学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今天我们将从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发展进行论述。
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密不可分。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美国社会开始发生了大量的变化,社会阶层和价值观的巨大分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也都发生了变化。
这样的变化生产了许多焦虑和不安,这种情绪也传递到了文学中。
人们开始意识到传统文学无法反映当代现实的真实状态,他们希望寻找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来揭示时代的真实面貌。
另外,由于前半段的浪漫主义文学过分强调情感和想象,在这种情况下,一种追求真实、客观、现实的文学流派势在必行。
对于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原始动力,可以追溯到1850年代,那时是美国南北战争前的时期,艾米莉·狄金森和沃尔特·惠特曼的诗歌掀起了一股浪漫主义文学热潮,但是这种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情感和想象,不适合用来反映社会现实。
因此,许多作家开始探索一种新的文学形式。
随后进入了1880年代,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开始崛起。
美国无论是工业革命还是科技革命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R·H·戴维斯,马克·吐温等先锋作家开始创作现实主义文学。
他们摒弃了以往文学中浪漫主义的情感体现,而采取对作品中人物和环境进行描写和揭示的方式。
他们不再刻画英雄,而是刻画普通人,并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进行详细的描述和研究。
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与兴盛和衰落的阶段相互交替。
在19世纪80年代的末期,现实主义文学达到了高峰。
在这个时期,作为代表的小说家有马克·吐温,斯蒂芬·克莱恩以及威廉·迪安·霍维尔等等。
他们深入描述了美国社会中各个阶层以及一代人的生活情况和价值观,充分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特点。
论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发展论文关键词:美国文学现实主义产生发展论文摘要:现实主义文学是指 19世纪3O年代后在欧洲文学艺术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文艺思潮和文艺运动。
这一文艺思潮后来影响到美国,成为美国文学的主潮,涌现出一批以豪威尔斯、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们以理智的态度批判地看待美国社会,真实地反映社会现状,严厉地揭露社会现实,对美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和文化背景。
19世纪后半叶,机械化的迅速扩展,垄断集团的迅速形成,财富的迅速积累,构成了这一时代的特点:一个过度和极端的时代,一个衰退和进步的时代,一个贫困和财富炫耀、郁闷和充满希望的时代。
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此时写出了大量具有地方色彩,反映美国西部、南部、东部人们生活的小说,广泛地表现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人,并力图将人们的生活画面真实、清晰、透彻地表现出来。
美国“乡土文学”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声,也是科学主义的先导,于19世纪 60年代后期在美国各地纷纷出现,如费?布?哈特、安?比尔斯、赫姆林?加兰的创作。
南北战争爆发后,美国的政治与经济都向前跨越了一大步,但却给美国社会带来了严酷的现实和沉痛的创伤。
美国文学也感应着社会的变化而进入了新的阶段。
批判现实、揭露社会黑暗的作品逐渐增多,主题涉及农村生活的艰辛、城市下层人民的困苦、劳资斗争以及揭露种族歧视、海外侵略和政府与大企业的勾结。
到了 19世纪 80、90年代,批判现实主义发展成为美国文学的主流,并进人深化阶段。
美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是时代的写照,同时又是时代的产物。
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技巧,是指使一部作品具有真实感的方法,即“模仿”自然的方法;就内容来说,现实主义在文学创作中对于素材采用的是“共时”的处理,热衷于表现发生在此时此刻的事件,而不是远久以前的事件,它从日常生活中提取创作素材,即写普普通通的“饮食男女”。
现实主义就是“按照生活本来面目描写生活”。
十九世纪(下)(现实主义部分)南北战争与第二次文学高潮美国独立以后,由于残酷的奴录制度的继续存在,极大地妨碍了整个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
尽管1820 年通过了南北妥协的“密苏里协定”,但两种对立的社会制度的并存给整个国家造成了政治上的混乱和经济上的停滞;再加上黑奴的反抗,到19 世纪四、五十年代,以资产阶级民主派和广大民众为一方的废奴派和以南方种植园奴隶主的另一方的蓄奴派之间的矛盾已经发展到一触即发的地步。
1860 年10 月,美国举行第十六任总统大选,代表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党提出了废除奴隶制的竞选纲领,该党候选人亚伯拉罕〃林肯当选。
代表南方奴隶主利益的民主党指责选举不公正,并以此为借口,企图发动全国性的叛乱推翻林肯总统。
同年12 月,南卡罗来纳州率先宣布退出联邦,接着六个蓄奴州相继退出,并于1861年2 月初在蒙哥马利城召开各州代表大会,另立宪法,另选总统。
3 月,林肯就任总统后,多次对南方提出劝告无效。
4 月12 日,南方军首先炮击并占领查理斯顿港口的萨姆特要塞;4 月15 日,林肯宣布实行全国总动员,号召人民为维护和恢复联邦的统一向南方叛军发起反击,南北战争正式爆发。
四年内战的结果,不仅是废奴主义者击败了奴隶主,而且也是工业主义的北方战胜了农业主义的南方。
战后的南方诸州经济,依然一蹶不振,而北方的情况恰恰相反,财政经济兴旺发达,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和机械化更促进了这种繁荣。
外国移民蜂涌而入,北方人口骤增。
但是,象波士顿、纽约、费城和芝加哥这样一些城市,表面繁华似乎给人以安全,舒适感,其背后却潜藏着与现代工业社会同步发展的强烈不满危机。
尤其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广大民众,他们满以为战争消灭了奴隶制度,美国就将成为世界上最民主、最美好的国家,但战后的现实却使他们大失所望。
共和党不久即成为广大民众利益的出卖者;而原先代表南方奴隶主势力的民主党则摇身一变,成了北方金融资本与南方农业资本相结合的产物。
不同时期的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与美国现实主义文学一、概述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种种弊病的暴露,由于人们的浪漫热情和“理想王国”的幻想破灭了,于是形成了一种冷静务实的社会心理。
现实主义文学就是这种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心理在文学上的反映。
在思想方面,辩证法、唯物主义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以及自然科学的新成就,都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现实主义文学继承了古希腊以来的文学优良传统,而十八世纪的启蒙文学又为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的勃兴做了直接准备。
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①反映生活的真实性;②强烈的暴露性和批判性;③人道主义思想;④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细节真实,有真实的细节描写,用历史的、具体的人生图画来反映社会生活,现实主义作品是以形象的现实性和具体性来感染人的,因此能使读者如入其境,如见其人。
形象典型,通过典型的方法,对现实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概括,从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
方式客观,作者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具体的描写,从作品的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体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和爱憎感情,而不要作者自己或借人物之口特别地说出来。
去尽谎言,现实主义属于纯文学之一种。
而谎言去尽之谓纯,所以作为纯文学的最重要表现手段的现实主义,必须去尽政治谎言、道德谎言、商业谎言、维护权贵阶级谎言、愚民谎言等。
纯文学化,排除文学外的其他目的(包括政治、商业、道德及阶级维护)。
由于种种原因,美国的文学发展较晚,因而19 世纪以前我们只讨论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二、十九世纪以前的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在英国文学史上,乔叟当为现实主义的先驱。
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其现实主义的特点已相当突出。
在这部书中,乔叟一反过去骑士传奇、宗教传说或民间传说等浪漫的表现手法,将作品的重点从描述离奇的冒险、浪漫的爱情以及对来世的追求转到描述世俗世界的各个阶层的世俗生活上来,将现实主义引入文学创作中。
英美文学方向毕业论文英美文学方向毕业论文引言:英美文学作为一门研究英美文化和文学作品的学科,具有广泛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探讨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主要作家和作品,以及对当代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英美文学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英美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史诗、戏剧和哲学作品开始。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美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中世纪的英国文学以史诗《贝奥武夫》和中世纪诗歌为主,描绘了英雄壮丽的场景和人物形象。
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以莎士比亚为代表,他的戏剧作品如《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被公认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在美国,英美文学的发展经历了殖民地时期、独立战争和西部开拓等重要历史事件的影响。
美国文学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为主要流派,作家如爱默生、梭罗和马克·吐温等人通过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然、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二、英美文学的主要作家和作品英美文学涵盖了众多杰出的作家和作品。
在英国,莎士比亚是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人性洞察力和戏剧张力。
英国文学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作家,如狄更斯、奥斯卡·王尔德和简·奥斯汀等,他们的作品描绘了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形象和社会问题。
在美国,马克·吐温是最受欢迎和广泛阅读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被认为是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美国文学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作家,如海明威、福克纳和托马斯·品钦等,他们通过他们的作品展现了美国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三、英美文学对当代文化和社会的影响英美文学对当代文化和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为文化的表达形式,文学作品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和思潮。
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思考当代社会问题,增强人文关怀和批判思维能力。
欧美文学中的现实主义思潮分析现实主义被视为是一种重要的文学思潮,它强调文字应当描绘现实中存在的事物,以着重于现实内容和形式而非真正主要的想象或创造。
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当时它在欧美文学中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欧美文学中的现实主义思潮,并从中来分析其重要性和影响。
欧美文学中的现实主义思潮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
在当时,人们追求自由独立,对政治、宗教等社会问题关注非常高。
因此,在文学中出现了许多描述现实生活的作品,包括工业革命、城市化、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等。
这些作品的作者视现实主义为一种创新方法,用于告诉人们自己的真实生活。
在欧美文学中,现实主义的艺术形式非常多样化,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
同时,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思潮,它占据了整个19世纪的文学。
19世纪早期,法国著名的文学家斯塔伏斯基亚克·斯塔夫森(Stendhal)就是现实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在他的小说《红与黑》中,完美地展示出了现实主义的美感和思想。
在英国和美国,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和塞缪尔·兰金( Samuel Langhorne Clemens)(即馬克·吐溫),在他们的小说中尝试明确完整地描绘现实生活,他们创造了大量真实和具体的人物以及生动而真实的场景。
在小说《世人尚孩子》(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中,馬克·吐溫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刻画了“淘气”主人公托姆·索耶的生活,在整个小说中,他通过揭示人物的人性及其它方面的细微变化,表现出试图描绘真实生活的现实主义风格。
然而,在欧美文学中,现实主义并不是一种纯粹的表现形式。
许多作家试图将现实主义与其它文学思潮相结合,以更好地表现他们的创作理念。
例如,法国作家欧仁·庞特黎丹写下了《天堂之路》(Les Chemins du paradis),书中的用意在于探讨现实主义的局限性和缺陷。
英美文学经典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英美文学中两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流派。
这两种文学风格的兴起和发展,既受到时代背景和社会变革的影响,也受到作家个人的思想和情感的驱使。
本文将探讨英美文学中的经典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以及它们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浪漫主义的兴起与特点浪漫主义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随后传入英美文学领域,并影响了整个19世纪的文学创作。
浪漫主义强调个人情感与直观经验,提倡对自然、爱情和艺术的狂热追求。
浪漫主义作品中常常出现理想化的英雄形象和浪漫的情节,以及描绘自然的壮丽景色和情感的激烈表达。
在英美文学中,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有英国的威廉·华兹华斯和美国的爱默生。
威廉·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是浪漫主义的经典之作,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示了对自然和人类情感的追求。
爱默生的《自然》和《代表作》则关注了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追求个人独立。
这些作品在思想和情感上积极回应了浪漫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二、现实主义的崛起与特点与浪漫主义相比,现实主义更加注重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对人类生活的客观描述。
现实主义强调对社会问题和人类经验的观察和分析,形成了真实而全面的创作风格。
现实主义作品着重刻画社会人物的命运和人性的弱点,以此揭示社会的弊端和人类的无奈。
在英美文学中,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有英国的查尔斯·狄更斯和美国的马克·吐温。
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和《双城记》以生动的笔触揭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和社会问题,抨击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黑暗。
吐温的《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则通过讲述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回应了社会和政治的问题,并挖掘了人性的复杂性。
三、两种文学流派的比较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代表了不同的文学创作倾向和价值观。
浪漫主义追求内心情感的自由和个体的情感表达,强调个人的理想和超越现实的精神世界。
相比之下,现实主义更注重对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客观观察和分析,力图真实地揭示社会的弊端和个体的命运。
关于英美文学论文范文英美文学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并且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著名的代表作和作品,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的宝贵的财富。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美文学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英美文学论文范文篇1浅谈英美文学的翻译方法在过去的英美文学的学习过程之中,我们通常将我们的著作划分成美国文学和英国的文学。
然而两部分文学著作,又需要从不同的时期写出不同年代的故事,我们所学习的欣赏是从流派的代表作和作家入手,分为文学著作,文学的派别以及文学潮流,对于英美文学的赏析,作品是相当的多,我们只能够挑选出作品简略阐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实用性”课程的出现,其地位逐渐被边缘化。
面对当前的形势,作者试图从兴趣着手,结合教学实践,对文学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谈谈看法。
译者的文化选择与其采取的翻译策略是密切相关的,由于受主体文化的影响,许多译者大都有意无意间认同主体文化并采取一定的策略实现自己的文化选择。
关键词: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根据美学的观点,任何作家的创作都有其隐含的读者,英国文艺理论家伊格尔顿也有类似的观点,“接受是作品自身的构成部分,每部文学作品的构成都出于对其潜在可能的读者的意识,……作品的每一种姿态里都含蓄地暗示着它所期待的那种接受者。
在大学中我们学习到的英美文学课程,是我们高校英语中非常重要的课程,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还有写作能力的,了解英语文学的能力,去了解一下文学的知识还有方法,通过阅读的形式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提高学生们的语言功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随着我们语言学习能力的提高,我们学习的课程多方面的出现,这使得文学课程逐渐的边缘化。
如何才能够在当今的学习中立于不败之地,我认为,提高学生们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可以提高们的兴趣,因为兴趣可以带领我们走的很远。
因此,带着兴趣学习,针对如下的几个问题,讲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教学内容英美文学的学习,主要由两个大部分构成主要内容,一部分是英美国文学作品,另一部分是英美国文学历史。
论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发展论文摘要:现实主义文学是指19世纪3O年代后在欧洲文学艺术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文艺思潮和文艺运动。
这一文艺思潮后来影响到美国,成为美国文学的主潮,涌现出一批以豪威尔斯、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们以理智的态度批判地看待美国社会,真实地反映社会现状,严厉地揭露社会现实,对美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和文化背景。
19世纪后半叶,机械化的迅速扩展,垄断集团的迅速形成,财富的迅速积累,构成了这一时代的特点:一个过度和极端的时代,一个衰退和进步的时代,一个贫困和财富炫耀、郁闷和充满希望的时代。
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此时写出了大量具有地方色彩,反映美国西部、南部、东部人们生活的小说,广泛地表现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人,并力图将人们的生活画面真实、清晰、透彻地表现出来。
美国“乡土文学”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声,也是科学主义的先导,于19世纪60年代后期在美国各地纷纷出现,如费·布·哈特、安·比尔斯、赫姆林·加兰的创作。
南北战争爆发后,美国的政治与经济都向前跨越了一大步,但却给美国社会带来了严酷的现实和沉痛的创伤。
美国文学也感应着社会的变化而进入了新的阶段。
批判现实、揭露社会黑暗的作品逐渐增多,主题涉及农村生活的艰辛、城市下层人民的困苦、劳资斗争以及揭露种族歧视、海外侵略和政府与大企业的勾结。
到了19世纪80、90年代,批判现实主义发展成为美国文学的主流,并进人深化阶段。
美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是时代的写照,同时又是时代的产物。
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技巧,是指使一部作品具有真实感的方法,即“模仿”自然的方法;就内容来说,现实主义在文学创作中对于素材采用的是“共时”的处理,热衷于表现发生在此时此刻的事件,而不是远久以前的事件,它从日常生活中提取创作素材,即写普普通通的“饮食男女”。
浅析英美文学发展史一、独立革命至南北战争时期(一)民族文学的诞生独立革命是美国民族文学诞生的背景。
早在战争爆发之前,美国殖民地人民在欧洲启蒙主义学说影响之下,已经具有民族独立的意识。
富兰克林世俗的格言比爱德华兹清教,主义的教诲更能吸引广大群众。
富兰克林用清晰、幽默的文体传播了科学文化,激发自力更生的精神,他的爱国热情和关于自学、创业的言论,对于美国人民的人生观、事业观和道德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独立革命期间充满反抗与妥协之间的尖锐斗争,迫使作家们采取政论、演讲、散文等简便而又犀利的形式投入战斗。
发表“不自由毋宁死”这一名言的演说家舶特里克·亨利,象战鼓那样鼓动战士奋勇杀敌的托马斯·潘恩,行文朴质无华却字字击中要害的托马斯·杰斐逊,都是无畏的战士,他们为了战斗的需要锤炼自己的语言艺术。
那个时期的诗歌也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大量的革命歌谣出自民间。
菲利普·弗瑞诺是当时著名的革命诗人,他的创作开创了美国诗歌的优秀传统。
(二)早期浪漫主义文学19世纪初,一些以美国为背景、美国人为主人公的作品开始出现,初具美利坚民族的特色。
欧文致力发掘北美早期移民的传说故事,他的《见闻札记》开创了美国短篇小说的传统。
库珀在《皮袜子故事集》中以印第安人部落的灭亡为背景,表现了勇敢、正直的移民怎样开辟美国文明的途径。
诗人布莱思特笔下的自然景色完全是美国式的,他歌颂当地常见的水乌和野花,而且通过它们歌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这些作家的作品满怀乐观向上的时代精神。
色彩阴暗的爱伦·坡在诗歌、短篇小说和理论批评方面达到新的水平,标志着民族文学的多样性和在艺术上的发展。
(三)超验主义与后期浪漫主义19世纪30年代以后,东北部沿海的美国文化中心新英格兰地区成了最早的工业区。
杰克逊总统的民主主义路线又使国内的民主空气增涨。
这在意识形态上造成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出现了超验主义者团体,另一方面使一些作家产生不少疑虑,浪漫主义文学的基调由乐观转向怀疑和消极。
现实主义时期1865年至1914年间的美国文学在美国文学史上称为现实主义时期。
这一时期的美国文学是美国精神的表现,尤其是美国小说。
现实主义是对浪漫主义的一种反动。
正视现实,不尚空想。
现实主义文学又为现代主义文学铺平了道路。
经过内战以后的美国社会为现实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自内战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50年,美国历史上经历了巨大变化,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宗教。
这一巨变彻底改造了美国社会的性质和观念。
首先,内战给该国的社会价值观带来了很大影响。
美国已从杰菲逊时期的农业国向工业化和商业化社会转变。
蛮荒之地得到了文明的开发。
这场战争还给美国经济带来了明显的变化。
新的组织和管理方法大规模运用,促进了工业的现代化。
1869年第一条洲际铁路建成。
电力大量使用,电话等新的通讯给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带来了革命。
各种矿藏的开采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在工业生产上的投资得到了四倍以上的回报。
工厂的就业率成倍增长。
工业产值呈几何级数上升,农业生产也迅速上涨。
迅速增长的经济和工业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
美国城市发展如雨后春笋。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有一半人口都是集中在十几座城市里。
然而,这些变化也有不利的方面。
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了劳动人民的无数痛苦。
在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被挤出土地,到城里去谋生,造成劳动力过剩,工资低。
资本家对男女老幼的工人的劳动条件不去改善,致使贫富两极分化。
权利和财富的集中产生了冒险家、巨头。
而另一头则是贫民窟。
就思想意识而言,人们处于动摇的状态。
他们怀疑人性和上帝的善。
西部开拓的精神已经一去不回了。
美国之梦已不复存在,代之而来的就是马克·吐温所称之为的"镀金时代"。
内战以后的文学界也与前大不相同。
入们对内战的痛苦记忆,对英雄形象的幻灭和实际生活的无情现实使浪漫主义无立足之地。
美国人对浪漫主义思想已感厌倦。
新一代作家不满意于老一代的浪漫主义思想,生发了新的创作灵感。
美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与代表作家美国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期至中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其特点是对传统文学形式和语言的颠覆和拆解,以及对现代社会和人类存在状态的深刻反思。
本文将探讨美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与代表作家,以展示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兴起背景美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美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开始受到质疑,人们对现代生活的迷茫和不安逐渐浮现。
此外,一系列的战争、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也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二、代表作家1. 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庞德是美国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以其诗歌创作和文学理论的贡献广为人知。
庞德热衷于挖掘和借鉴其他文化的元素,并将其融入自己的作品中。
他的创作风格大胆新颖,以意象和节奏为特色,对传统诗歌形式进行了革新和重构。
2. T·S·艾略特(T.S. Eliot)艾略特是美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又一位重要代表人物。
他以其复杂而多样的诗集《荒原》而闻名于世。
艾略特的作品充满着对人类存在和信仰的深入思考,探讨了现代社会中的孤独、冷漠和迷失。
同时,他在诗歌中灵活运用了现代主义的手法,如碎片化叙事和多重声音。
3.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作家。
他的小说作品以其复杂的结构和富有内涵的主题而闻名。
福克纳的作品描绘了美国南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并对种族、阶级和个人的命运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对时间的非线性运用而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4. 厄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以简洁明了和铁血男儿形象而著称。
海明威的小说剥离了繁琐的修辞和华丽的叙述,注重描绘人物内心的冲突和现实生活的残酷。
英美文学论文-论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发展
论文关键词:美国文学现实主义产生发展论文摘要:现实主义文学是指 19世纪3O年代后在欧洲文学艺术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文艺思潮和文艺运动。
这一文艺思潮后来影响到美国,成为美国文学的主潮,涌现出一批以豪威尔斯、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们以理智的态度批判地看待美国社会,真实地反映社会现状,严厉地揭露社会现实,对美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和文化背景。
19世纪后半叶,机械化的迅速扩展,垄断集团的迅速形成,财富的迅速积累,构成了这一时代的特点:一个过度和极端的时代,一个衰退和进步的时代,一个贫困和财富炫耀、郁闷和充满希望的时代。
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此时写出了大量具有地方色彩,反映美国西部、南部、东部人们生活的小说,广泛地表现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人,并力图将人们的生活画面真实、清晰、透彻地表现出来。
美国“乡土文学”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声,也是科学主义的先导,于19世纪 60年代后期在美国各地纷纷出现,如费·布·哈特、安·比尔斯、赫姆林·加兰的创作。
南北战争爆发后,美国的政治与经济都向前跨越了一大步,但却给美国社会带来了严酷的现实和沉痛的创伤。
美国文学也感应着社会的变化而进入了新的阶段。
批判现实、揭露社会黑暗的作品逐渐增多,主题涉及农村生活的艰辛、城市下层人民的困苦、劳资斗争以及揭露种族歧视、海外侵略和政府与大企业的勾结。
到了 19世纪 80、90年代,批判现实主义发展成为美国文学的主流,并进人深化阶段。
美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是时代的写照,同时又是时代的产物。
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技巧,是指使一部作品具有真实感的方法,即“模仿”自然的方法;就内容来说,现实主义在文学创作中对于素材采用的是“共时”的处理,热衷于表现发生在此时此刻的事件,而不是远久以前的事件,它从日常生活中提取创作素材,即写普普通通的“饮食男女”。
现实主义就是“按照生活本来面目描写生活”。
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对现实的忠实性;它不改变生活,而是把生活复制、再现”。
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在其
发展过程中流派繁多,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作家都主张文学作品要“写真实”,并描述“自己所生活的环境”。
他们主张既不夸张,也不隐讳地描写生活,直面现实,毫不留情地揭去蒙在生活中的粉红色薄纱,也张扬进步、积极的东西。
所以,事实、观察、文件、确凿的证据就成了现实主义作家艺术创作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特点是政论性,作家通过他们的作品或作品中的人物,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发表评论,言辞激烈,爱憎分明,使作品具有了突出的社会意义。
时至 19世纪末,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在美国已经得到了蓬勃发展并且日臻成熟。
这一阶段的文学主要反映美国人民与垄断资产阶级的矛盾并广泛地触及这种矛盾制约下的社会生活。
在美国的发展史上这是一段充满新意识的年代,出现了一批现实主义作家,如豪威尔斯、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海明威等,正是这些作家和中部地区的一些作家的作品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潮流在美国已经形成,在创作实践中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学形式,滋养了后来美国乃至世界文学的发展。
经过大多数文学创新者的努力,新文学对以往的文艺理论进行了革新。
现实主义作家们大多关注社会,偏重于描写客观的现实生活,而不是直接抒发自己的主观理想和情感,他们注重揭露社会的阴暗面,并给予黑暗的社会以猛烈的抨击,努力真实地刻画人们的生活,如实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貌,并力求深入细致地揭示人物内心的矛盾变化,塑造典型性格。
美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家首推威廉·豪威尔斯,他反对浪漫主义文学,认为文学创作应该不折不扣地处理原始材料,即强调文学作品在反映社会现实方面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豪威尔斯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影响,造就了美国后期一系列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的代表作《赛拉斯·拉帕姆的发迹》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奋斗故事,《时来运转》则突出地表现了资本家与工人的冲突,笔触深入到两大阶级的矛盾,具有相当的社会深度。
豪威尔斯主张以微笑的态度表现美国,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协调各方面的矛盾,被称为是“微笑的现实主义”,在早期的现实主义文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被称为“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其次必须提到的是马克·吐温,他通过创作把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高
峰,具有划时代意义,是美国现实主义走向成熟的标志。
他认为真实高于一切,写作一定要认真观察,如实反映,才能具有审美价值。
他打破了地方色彩小说的框框,将人们的生活画面真实、清晰、透彻地表现出来,这种深度是以往任何人都未曾达到的。
他的作品中那种愤怒的讽刺、雄辩的政论性、细腻的心理描写、优美的抒情气息以及简洁和夸张的语言等,使他成为美国批判现实主义的范例。
马克·吐温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
两战期间及 20世纪70年代后期形成了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二次高峰。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30年左右,产生了福克纳、海明威那样别具风格的大师级的作家,更产生了像杰克·伦敦、德莱塞、斯泰因、多斯·珀索斯、斯坦贝克等现实主义声名卓著的文豪。
杰克·伦敦被称为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时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叛逆者,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位置。
他从批判的角度,披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堕落,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对这一制度的否定。
他以《铁蹄》向人们公开宣布了他的政治思想,这是一部政治幻想小说,铁蹄代表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产阶级统治,揭露了资产阶级虚假的民主,残暴的专政,要消灭这一专政,人们需要团结起来,进行英勇的斗争。
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描写农民乔德一家被迫离开耕地,备受欺凌的故事,揭示了30年代经济危机中佃农们的不幸遭遇及现实的黑暗。
德莱塞写了不少小人物,他(她)们大多是受害者。
他也写了不少强大的人物,他们用“适者生存”的原则击败了对手,又被更强的人剥夺了进一步发展的权利。
20世纪 70年代中期又出现了一种现实主义文学复兴的景观。
与美国现代主义作品相比,美国近20年作品的写作重心有了转移,即创作主题和题材有了变化,不少作家的仓q作以家庭“回归”为主题,即重温大团圆主题,这跟现代主义时期作品中离家出走的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当代美国黑人女小说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紫颜色》就是以家庭“回归”为主题进行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力作。
美国著名小说家艾莉森·卢里荣获 1985年普利策奖的作品《异国恋情》描写的也是浪子回头、破镜重圆的“人间喜剧”。
当代大团圆结局的作品不胜枚举,这不仅仅反映了作家们的乐观主义精神的回归和对未来的
信心,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普通人的良好愿望,希望结束“流浪”的生活,回到家庭中来,过安定恬适的生活。
这正是 20世纪 70、80、90年代人们的社会心态在文学作品中的真实反映。
近20年来,美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复兴,美国作家回头写实,已成为当代美国文坛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
作家们在重新找回现实主义的眼光和感觉的同时,又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创作手法中汲取营养,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因而,这个现实主义,又被称为新现实主义手法。
无论写作技巧如何革新,美国当代文学的创作都没有脱离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土壤——社会现实。
美国当代文学正如早期的现实主义文学一样,一刻也没有停止对现实社会的反映。
现实主义既是美国民族文学的源头,也是贯穿于整个美国文学发展中的主线。
[参考文献]
[1]王军.美国文学思想新编 [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2]常耀信.美国文学史 (上册)[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3]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