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坡道坡度规范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0
汽车坡道规范汽车坡道规范是指在汽车停放或行驶过程中,使用坡道进行上坡或下坡操作时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下面是汽车坡道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
1. 坡道设计:- 坡度:一般情况下,坡道的坡度应控制在15%以内。
坡度过大会增加火车停放和行驶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行车事故的风险。
- 坡道长度:根据需要停放的汽车数量和停车场的布局,确定坡道的长度。
坡道过长会增加火车停放和行驶的时间,而坡道过短则不利于车辆的停放和行驶。
- 坡道宽度:根据车辆的尺寸和交通流量确定坡道的宽度。
坡道宽度应能容纳一辆车辆的宽度,同时保证车辆在上、下坡时能正常行驶。
- 其他设计要求:如坡道的弯道半径、坡道上的路面材料、坡道上的标志和信号等,都需要符合相应的设计规范和标准。
2. 坡道使用:- 上坡:在上坡时,驾驶员应掌握好车辆的速度和油门的控制,确保车辆能安全上坡。
同时,禁止在坡道上停车,以免影响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
- 下坡:在下坡时,驾驶员应减慢车速,并通过控制刹车来保持车辆的稳定。
避免在陡坡上超车或猛踩刹车,以免造成车辆失控和刹车过热。
3. 坡道维护:- 定期检查:坡道的路面、边坡、排水系统等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如有破损或变形,应及时修复,以确保坡道的安全性和通行性。
- 清理杂物:坡道上的杂物如落叶、石块等应及时清理,以保持坡道的平整和通畅。
- 标志和警示标牌:在坡道上设置合适的标志和警示标牌,提醒驾驶员注意坡道的存在和车辆行驶的注意事项。
4. 安全措施:- 设立护栏:在陡坡或曲线处设立合适的护栏,以防止车辆意外滑坡或冲出坡道。
- 警示灯和标线:在必要的地方设置警示灯和标线,以提醒驾驶员注意坡道的存在和注意事项。
- 监控设备:在一些特殊的场所,如长坡、陡坡、弯坡等,可安装监控设备,监测车辆的行驶动态并及时报警。
汽车坡道规范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坡道的安全和通行性,防止车辆发生意外事故。
因此,无论是在坡道的设计、使用还是维护过程中,都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车辆和驾驶员的安全。
(完整版)坡度的国家规范路居住区内道路纵坡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应符合表8.0.3规定;%)表8.0.3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0.3 ≤8.0 L≤200m ≤5 L≤600m≥0.3 ≤3.0 L≤50m ≤2 L≤100m≥0.5 ≤8.0 ≤4注:L为坡长(m)。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或分段按非机动车道要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车行与人行宜分开设置自成系统;路网格式应因地制宜;主要道路宜平缓;路面可酌情缩窄,但应安排必要的排水边沟和会车位,并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150m。
160m时,应设不小于4m×4m消防车通道。
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 ;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8.0.5.3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
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2.5m,纵坡不应大于2.5%;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8.0.5.6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在多雪严寒的山坡地区,居住区内道路路面应考虑防滑措施;在地震设防地区,居住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8.0.5规定;m)表8.0.5与建、构筑物关系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建筑物面向道路无出高层5 多层3 3 3 2 2 有出入口 - 5 2.5 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高层4 多层2 2 2 1.5 1.51.5 1.5 1.5注:居住区道路的边缘指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的边缘指路面边线。
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
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总平面设计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
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辆时可设计一个。
当停车数量大于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辆大于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平面设计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双车行驶。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双行。
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双车道约为为宜。
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的要求。
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舒适内径约为~。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
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剖面设计《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直线坡道(),曲线坡道()。
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的缓坡。
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
大于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
缓坡坡度一定要保证是与它相连接的正常坡度的(~),而不是其它值。
实践中直线缓坡不如曲线缓坡实用,一是因为曲线缓坡()比直线缓坡()可以更短,二是曲线缓坡更平滑,更舒适。
通过计算得知,当直线坡道高差大于时,曲线坡道高差大于时,设计缓坡距离会更短,更经济。
汽车坡道坡度规范篇一:地下车库汽车坡道设计规范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
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1.总平面设计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
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一个。
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平面设计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3.5m,双车行驶6.0m。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4.0m,双行7.0m。
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4.0m,双车道约为9.0m为宜。
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6.0m的要求。
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4.0m,舒适内径约为5.5~6m。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
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剖面设计《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直线坡道15%(1:6.67),曲线坡道12%(1:8.33)。
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
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3.6m,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2.4m,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m。
大于10%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
地下车库出入口宽度设置,100—300辆时宽度多少,一进一出还是,300辆以上呢,规范好象没有明确啊,大家各地是怎么做的,两个7米双坡道吗,还是两个4米单坡道,我听说还有说300辆以上的要一个4米一个7米的,进出又各是什么样子的呢,还有允许通车道有单向的吗,那车的行进路线不能画在中间了吧汽车库设计规范3.2。
4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特大型汽车库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3个,并应设置人流专用出入口。
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5m。
出入口的宽度,双向行驶时不应小于7m,单向行驶时不应小于5m。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6。
0.6 汽车库、修车库的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6.0。
6。
1 Ⅳ类汽车库;6。
0.6。
2 汽车疏散坡道为双车道的Ⅲ类地上汽车库和停车数少于100辆的地下汽车库;6.0.6.3 Ⅱ、Ⅲ、Ⅳ类修车库。
6.0.9 汽车疏散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宜小于7m。
6。
0.10 两个汽车疏散出口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10m;两个汽车坡道毗邻设置时应采用防火隔墙隔开.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汽车库分类Ⅰ类Ⅱ类Ⅲ类Ⅳ类数量汽车库>300辆151~300辆51~150辆≤50辆可能还要考虑地下车库的内容资料集上写的是地下车库25辆车以上就要双出口两个出入口是肯定的,关键是问宽度你们一般做多少,管理上比如都7米的话,是两入口分别是进口和出口,还是每个都是出入口宽度不小于7米,都是双向进出口通道,若设收费亭还要宽点才好.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第6。
0.6条汽车库、修车库的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该规范强调的是出口不应少于两个,所以本人认为地下车库100—300辆时一个入口两个出口是可以的,也就是说,一个7米双坡道加一个4米单坡道可满足要求,不知楼主同意本人观点吗?人防地下车库层高要多少比较合适?大家平时人防地下车库层高做多少?车子净高是2。
汽车坡道坡度规范篇一:地下车库汽车坡道设计规范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
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1.总平面设计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
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一个。
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平面设计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 3.5m,双车行驶 6.0m。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 4.0m,双行7.0m。
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 4.0m,双车道约为9.0m为宜。
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 6.0m的要求。
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 4.0m,舒适内径约为 5.5~6m。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
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剖面设计《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直线坡道15%(1:6.67),曲线坡道12%(1:8.33)。
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
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 3.6m,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2.4m,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m。
大于10%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
地下车库出入口宽度设置,100-300辆时宽度多少,一进一出还是,300辆以上呢,规范好象没有明确啊,大家各地是怎么做的,两个7米双坡道吗,还是两个4米单坡道,我听说还有说300辆以上的要一个4米一个7米的,进出又各是什么样子的呢,还有允许通车道有单向的吗,那车的行进路线不能画在中间了吧汽车库设计规范3.2.4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特大型汽车库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3个,并应设置人流专用出入口。
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5m。
出入口的宽度,双向行驶时不应小于7m,单向行驶时不应小于5m。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6.0.6 汽车库、修车库的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6.0.6.1 Ⅳ类汽车库;6.0.6.2 汽车疏散坡道为双车道的Ⅲ类地上汽车库和停车数少于100辆的地下汽车库;6.0.6.3 Ⅱ、Ⅲ、Ⅳ类修车库。
6.0.9 汽车疏散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宜小于7m。
6.0.10 两个汽车疏散出口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10m;两个汽车坡道毗邻设置时应采用防火隔墙隔开。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汽车库分类Ⅰ类Ⅱ类Ⅲ类Ⅳ类数量汽车库>300辆151~300辆51~150辆≤50辆可能还要考虑地下车库的内容资料集上写的是地下车库25辆车以上就要双出口两个出入口是肯定的,关键是问宽度你们一般做多少,管理上比如都7米的话,是两入口分别是进口和出口,还是每个都是出入口宽度不小于7米,都是双向进出口通道,若设收费亭还要宽点才好。
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第6.0.6条汽车库、修车库的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该规范强调的是出口不应少于两个,所以本人认为地下车库100-300辆时一个入口两个出口是可以的,也就是说,一个7米双坡道加一个4米单坡道可满足要求,不知楼主同意本人观点吗?人防地下车库层高要多少比较合适?大家平时人防地下车库层高做多少?车子净高是2.2加梁柱加一些人防管道,消防管道,等等一系列管道,再加地面覆土层层高做多少合适?施工图出过的兄弟们进来解释解释最好说详细点哦还有个问题,如果地下室在学校操场下面,覆土层需要多少?地下人防平时做车库用的,首先要看你车库安小型车库2.2米,风管等其他管道预留0.4~0.5米的高度,梁高更具你们的结构自己留出。
地下车库出入口宽度设置,100-300辆时宽度多少,一进一出还是,300辆以上呢,规范好象没有明确啊,大家各地是怎么做的,两个7米双坡道吗,还是两个4米单坡道,我听说还有说300辆以上的要一个4米一个7米的,进出又各是什么样子的呢,还有允许通车道有单向的吗,那车的行进路线不能画在中间了吧汽车库设计规范3.2.4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特大型汽车库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3个,并应设置人流专用出入口。
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5m。
出入口的宽度,双向行驶时不应小于7m,单向行驶时不应小于5m。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6。
0。
6 汽车库、修车库的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6。
0。
6。
1 Ⅳ类汽车库;6。
0.6.2 汽车疏散坡道为双车道的Ⅲ类地上汽车库和停车数少于100辆的地下汽车库;6.0。
6。
3 Ⅱ、Ⅲ、Ⅳ类修车库.6。
0.9 汽车疏散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宜小于7m。
6.0。
10 两个汽车疏散出口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10m;两个汽车坡道毗邻设置时应采用防火隔墙隔开.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汽车库分类Ⅰ类Ⅱ类Ⅲ类Ⅳ类数量汽车库>300辆151~300辆51~150辆≤50辆可能还要考虑地下车库的内容资料集上写的是地下车库25辆车以上就要双出口两个出入口是肯定的,关键是问宽度你们一般做多少,管理上比如都7米的话,是两入口分别是进口和出口,还是每个都是出入口宽度不小于7米,都是双向进出口通道,若设收费亭还要宽点才好。
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第6.0。
6条汽车库、修车库的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该规范强调的是出口不应少于两个,所以本人认为地下车库100—300辆时一个入口两个出口是可以的,也就是说,一个7米双坡道加一个4米单坡道可满足要求,不知楼主同意本人观点吗?人防地下车库层高要多少比较合适?大家平时人防地下车库层高做多少?车子净高是2。
汽车坡道坡度规范篇一:地下车库汽车坡道设计规范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
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1.总平面设计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
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一个。
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平面设计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3.5m,双车行驶6.0m。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4.0m,双行7.0m。
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4.0m,双车道约为9.0m为宜。
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6.0m的要求。
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4.0m,舒适内径约为5.5~6m。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
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剖面设计《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直线坡道15%(1:6.67),曲线坡道12%(1:8.33)。
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
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3.6m,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2.4m,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m。
大于10%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
汽车坡道规范汽车坡道规范是指在建筑、停车场、驾校等场所设置汽车坡道时,要符合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安全和方便的使用。
下面是一些汽车坡道规范的内容:1. 坡度规范:汽车坡道的坡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不超过20%,以保证车辆上下坡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坡道两侧的高度应适当增加,以防止车辆侧滑。
2. 坡道长度规范:汽车坡道的长度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但一般不应小于10米。
较短的坡道会导致车辆在爬坡时因速度不足而停滞不前,较长的坡道则会增加车辆的制动距离。
3. 坡道宽度规范:汽车坡道的宽度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一般不应小于3米。
较窄的坡道会使车辆上下坡时变得困难,并且容易导致车辆与坡道两侧的墙体或障碍物发生碰撞。
4. 坡道路面规范:汽车坡道的路面应平整、结实、无松动物体,并且表面应具有一定的防滑性。
这样可以避免车辆在上下坡时失去控制。
5. 坡道标线规范:汽车坡道的两侧应有清晰可见的标线,以指示车辆行驶的区域,并且标线的颜色应与道路上的标线保持一致。
这样可以帮助司机正确判断车辆位置和行驶方向。
6. 坡道通风规范:汽车坡道应设置适当的通风设施,以避免汽车在长时间停放后产生过热或者发生燃烧等问题。
这样可以确保车辆在坡道停放期间的安全。
7. 坡道排水规范:汽车坡道应具备良好的排水系统,以防止雨水积聚而导致坡道湿滑,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
同时,排水系统也要保持畅通,以确保排水顺畅。
8. 坡道照明规范:汽车坡道应设置适当的照明设施,以便在夜间或者光线较暗的情况下方便驾驶员识别坡道的位置和形状。
照明设施的亮度和布局应符合国家标准。
9. 坡道防护规范:汽车坡道的两侧应设置护栏或其他防护设施,以防止车辆在上下坡时偏离指定区域,并确保行人的安全。
护栏的高度和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
10. 坡道维护规范:车辆坡道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例如清理杂物、修补破损路面、更换破损护栏等,确保坡道的安全和功能正常。
总之,要确保汽车坡道的安全和方便使用,需要遵守上述规范和标准,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和维护。
汽车坡道坡度规范篇一:地下车库汽车坡道设计规范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
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1.总平面设计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
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一个。
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平面设计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 3.5m,双车行驶 6.0m。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4。
0m,双行7。
0m。
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4。
0m,双车道约为9。
0m为宜.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6。
0m的要求.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4.0m,舒适内径约为5.5~6m.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
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
剖面设计《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直线坡道15%(1:6。
67),曲线坡道12%(1:8。
33)。
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
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3.6m,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2.4m,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m。
大于10%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
汽车坡道设计规范汽车坡道是指连接建筑物或道路与平面或建筑物的一种斜坡道路,其设计规范为确保车辆能够安全地上下坡而制定的规定。
以下是汽车坡道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1. 坡度:坡度是指坡道的斜度,通常以百分比或度数表示。
一般来说,上坡的坡度不应大于8-10%,下坡的坡度不应大于15-18%。
过大的坡度会造成车辆上下坡时的困难和安全隐患。
2. 净宽度:净宽度是指车辆通过坡道的有效宽度。
一般来说,净宽度应根据车辆通行需求和交通流量进行设计,通常不少于3.5米。
3. 车辆通行曲线:坡道通行曲线是指车辆通过坡道时的行驶轨迹。
为了保证车辆能够平稳地上下坡,通行曲线应具备充足的半径和角度,通常要求不少于8-10米的半径。
4. 坡道长度:坡道的长度应根据坡度和通行曲线的要求确定。
一般来说,上坡道的长度通常不少于30米,下坡道的长度不少于15米。
5. 防滑措施:由于坡道斜度较大,为了防止车辆在坡道上下滑动,需要在坡道上铺设防滑材料,例如花岗石、沥青等。
6. 护坡设计:为了保护坡道的景观和防止土方侵蚀,需要对坡道进行护坡设计。
通常采用植物、砖石等材料进行护坡,同时也可以增加坡道的美观度。
7. 道路标志和标线:为了指引车辆驶入坡道和提醒行车注意事项,需要在坡道上设置道路标志和标线。
例如,设置“斜坡前方”和“下坡慢行”等标志,并根据需要在坡道上进行标线划分。
8. 排水设施:为了保证坡道在雨天能够正常排水,需要在坡道两侧设置排水设施,例如排水沟、雨水口等。
综上所述,汽车坡道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车辆能够安全、顺畅地上下坡而制定的。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坡度、净宽度、车辆通行曲线、坡道长度、防滑措施、护坡设计、道路标志和标线、排水设施等因素,以确保坡道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设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设计坡道,从而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
停车场坡度设计规范如下:
停车场出入口坡道纵坡的规定。
纵坡坡度如表1-13规定。
坡道的纵向坡度表1.13
坡度
车型直线坡道(%) 曲线坡道(%)
小轿车≤12 ≤9
公共汽车≤7 ≤5
载重车≤8 ≤6
停车库的条件受到建筑空间的限制,通往停车库的通道最大坡道纵坡度规定如表1-14。
直线通道横坡度1%-2%,曲线通道横坡度保持超高采用5%-6%。
地上或地下车库出入口的坡道15%时,与平地面相接处应作1/2坡道坡度,此段一般长度为3m至6m。
停车场通道的最大纵坡度表1.14
车辆类型通道直线坡度(%) 通道曲线坡度(%)
微型汽
车 15
12
小型汽
车15
12
中型汽
车 12
10
大型汽
车 10
8
铰接
车 8
6
下面是百分比坡度换算成角度的计算,
对比上述我们可以知道停车场的坡度最大不能超过12度,所以你们大家可以想象到30°的坡到底有多陡,我算过10°,15°,20°,25°,30°,35°的坡,并计算其工程量,如果真的有车能够爬上30°的坡,那可真是很牛了,如果平地起的话,25°的坡的工程量都大的不得了,何况30和35度的。
待会上图件,先把数据整上。
汽车库坡道的坡度设计问题
坡道, 坡度, 汽车, 设计
汽车库坡道的坡道设计一般来说都是按照规范的上限取15%(直线)和12%(曲线)的坡度,然后再坡顶和坡底加3.6米的缓坡段。
规范规定汽车坡道坡度大于10%时才设置缓坡,其目的就是解决汽车前悬后悬部分在汽车行进时不碰撞地面。
也就是说坡道坡度大于10%时汽车前悬后悬部分在汽车行进时才会碰撞地面,那么两段坡道的坡度差不大于10%的话就不会发生汽车前悬后悬碰撞地面的情况,也就没有必要设置缓坡。
至于搂主提到的情况,主坡15%前端连接一段4.0米长10%的坡道,我认为是可行的,因为水平地面和10%坡道连接其坡度差为10%,并没超过10%,10%的坡道和15%的坡道连接其坡度差为5%,也不超过10%,不会发生汽车前悬后悬碰撞地面的情况,注意这里10%的一段坡道,不能理解为缓坡,所以不受规范对缓坡的坡长和坡度要求的约束。
另外,主坡的另一端也应这样处理或作缓坡,否则在坡道的另一端将会发生汽车前悬后悬碰撞地面的情况。
不过,这种做法并不一定十分妥帖,只能是权宜之计,因为10%的坡度差尽管不超过10%,已达到规范所规定的坡度差极限,汽车在这样的坡道上行驶不太平稳甚至颠簸,行车舒适性较差。
道路规范中规定道路纵坡坡度差太大时可以考虑设置竖曲线,可以借鉴。
在总坡长相同的情况下,用10%的变坡(4米)可以比7.5%的缓坡(3.6米)增加高度0.14米。
换个说法是,同样的高差,用10%的变坡可以缩短总坡长0.93米。
汽车坡道坡度规范篇一:地下车库汽车坡道设计规范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
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1.总平面设计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
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一个。
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平面设计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3.5m,双车行驶6.0m。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4.0m,双行7.0m。
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4.0m,双车道约为9.0m为宜。
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6.0m的要求。
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4.0m,舒适内径约为5.5~6m。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
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剖面设计《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直线坡道15%(1:6.67),曲线坡道12%(1:8.33)。
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
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 3.6m,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2.4m,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m。
大于10%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
缓坡坡度一定要保证是与它相连接的正常坡度的1/2(6%~7.5%),而不是其它值。
实践中直线缓坡不如曲线缓坡实用,一是因为曲线缓坡(2.4m)比直线缓坡(3.6m)可以更短,二是曲线缓坡更平滑,更舒适。
通过计算得知,当直线坡道高差大于0.72m时,曲线坡道高差大于1.08m时,设计缓坡距离会更短,更经济。
当条件允许时,汽车坡道的舒适坡度应设计在8%~10%之间。
曲线坡道还应在横向设计2%~6%的超高坡度,利用汽车重力平衡向心力,增加舒适性。
超高设计要明确外环高,内环低,是由外环坡向内环。
汽车坡道最小净高《汽设规》规定不小于2.2m。
因地下汽车库经常与地下锅炉房、水泵房、变电站等设备用房毗邻,汽车坡道同时会兼做设备用房、设备安装进出口,所以此时设计净高应大于2.5m为宜。
汽车坡道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通过实践,汽车坡道如设三道截水沟效果非常好,如下图所示: 在坡道开始站设一道截水沟,在设计0.1m~0.15m高反坡段,有效防止室外水漫流进车道内。
中间坡道开口部位以内设计一道截水沟,把开口部位的雨水排出,坡道末端设一道截水沟,把其它溅进或汽车带进的雨水排出。
4.汽车坡道做法设计汽车坡道的做法在图集88J1-1(工程做法)和88J9-2(室外工程)中有很多种,从面层上区分有混凝土坡道、水泥金钢砂防滑坡道、铺台工砖坡道、花岗岩坡道、环氧防滑涂料坡道等几种。
汽车坡道面层的主要做用是防滑,防滑做法不外乎三种情况:(1) 材质本身外麻面,利用材质的凹凸不平达到防滑效果,如麻矿场砖面层、毛面花岗石面层,环氧防滑涂料等面层,防滑效果一般;(2) 材质本身平滑,设计中通过特殊处理或嵌入水泥砂浆、缸砖面层等防滑效果中等;(3) 材质本身平滑,设计施工中做出宽度和深度不同的凹槽,以此达到防滑效果,如凹线细石混凝土坡道,开凹槽花岗石坡道等防滑效果好。
实践中这三种面层做法的防滑效果越好的,其舒适性越差,使用时做凹槽的坡道噪声很大,行车时的振动也很利害,不很舒服。
前两种做法在雨雪天气,特别是冬天汽车坡道上有积雪时,行车有打滑现象,地下车库的有安全隐患。
目前很多汽车坡道在开口部位加阳光板罩棚等屋盖措施,可有效避免有雪残留在汽车坡道上,所以设计中如果汽车坡道开口部位有盖时,应采用前两种做法,最好是第一种做法;当开口无盖时,应采用由凹槽的第三种做法。
如果开口无盖也采用前两种做法,需要车库值班人员及时清理积雪。
这种做法用于人行坡道还可以用于汽车坡道很不可取。
噪声大,振动大不说,凸出的尖角很快就有很多被汽车压坏,减弱防滑效果。
这样的做法在设计中不宜采用。
正确的做法如上图2所示,横向做出凹槽。
凹槽的间距不宜过密。
实践中凹槽间距100~170mm,深度60~70mm为宜。
篇二:场地设计坡度规范汽车道路坡度:常用0.3%-6.0%,最大8%消防车道坡度:常用0.3%-6.0%,最大9%(登高面2%)轮椅坡道:常用0.3%-6.0%,最大8%自行车专用道坡度:常用0.3%□-1.5%,最大5%步行道坡度:常用0.3%-8.0%,超过8%改为台阶停车场坡度:常用0.3%-1.0%,最大5%广场坡度:常用0.3%-1.0%,最大2%运动场坡度:常用0.2%-0.5%,最大1.5%中、高乔木种植:57%(30度)草坪修剪作业面:33%草皮坡面最大坡度:100%(45度)篇三: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规范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
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1.总平面设计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
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一个。
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平面设计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3.5m,双车行驶6.0m。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4.0m,双行7.0m。
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4.0m,双车道约为9.0m为宜。
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6.0m的要求。
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4.0m,舒适内径约为5.5~6m。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
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剖面设计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汽设规》规定,直线坡道15%(1:6.67),曲线坡道12%(1:8.33)。
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
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 3.6m,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2.4m,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m。
大于10%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
缓坡坡度一定要保证是与它相连接的正常坡度的1/2(6%~7.5%),而不是其它值。
实践中直线缓坡不如曲线缓坡实用,一是因为曲线缓坡(2.4m)比直线缓坡(3.6m)可以更短,二是曲线缓坡更平滑,更舒适。
通过计算得知,当直线坡道高差大于0.72m时,曲线坡道高差大于1.08m时,设计缓坡距离会更短,更经济。
当条件允许时,汽车坡道的舒适坡度应设计在8%~10%之间。
曲线坡道还应在横向设计2%~6%的超高坡度,利用汽车重力平衡向心力,增加舒适性。
超高设计要明确外环高,内环低,是由外环坡向内环。
汽车坡道最小净高《汽设规》规定不小于2.2m。
因地下汽车库经常与地下锅炉房、水泵房、变电站等设备用房毗邻,汽车坡道同时会兼做设备用房设备安装进出口,所以此时设计净高应大于2.5m为宜。
汽车坡道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通过实践,汽车坡道如设三道截水沟效果非常好,如下图所示: 在坡道开始站设一道截水沟,在设计0.1m~0.15m高反坡段,有效防止室外水漫流进车道内。
中间坡道开口部位以内设计一道截水沟,把开口部位的雨水排出,坡道末端设一道截水沟,把其它溅进或汽车带进的雨水排出。
4.汽车坡道做法设计汽车坡道的做法在图集88J1-1(工程做法)和88J9-2(室外工程)中有很多种,从面层上区分有混凝土坡道、水泥金钢砂防滑坡道、铺台工砖坡道、花岗岩坡道、环氧防滑涂料坡道等几种。
汽车坡道面层的主要做用是防滑,防滑做法不外乎三种情况:(1) 材质本身外麻面,利用材质的凹凸不平达到防滑效果,如麻矿场砖面层、毛面花岗石面层,环氧防滑涂料等面层,防滑效果一般;(2) 材质本身平滑,设计中通过特殊处理或嵌入水泥砂浆、缸砖面层等防滑效果中等;(3) 材质本身平滑,设计施工中做出宽度和深度不同的凹槽,以此达到防滑效果,如凹线细石混凝土坡道,开凹槽花岗石坡道等防滑效果好。
实践中这三种面层做法的防滑效果越好的,其舒适性越差,使用时做凹槽的坡道噪声很大,行车时的振动也很利害,不很舒服。
前两种做法在雨雪天气,特别是冬天汽车坡道上有积雪时,行车有打滑现象,地下车库的有安全隐患。
目前很多汽车坡道在开口部位加阳光板罩棚等屋盖措施,可有效避免有雪残留在汽车坡道上,所以设计中如果汽车坡道开口部位有盖时,应采用前两种做法,最好是第一种做法;当开口无盖时,应采用由凹槽的第三种做法。
如果开口无盖也采用前两种做法,需要车库值班人员及时清理积雪。
这种做法用于人行坡道还可以用于汽车坡道很不可取。
噪声大,振动大不说,凸出的尖角很快就有很多被汽车压坏,减弱防滑效果。
这样的做法在设计中不宜采用。
正确的做法如上图2所示,横向做出凹槽。
凹槽的间距不宜过密。
实践中凹槽间距100~170mm,深度60~70mm为宜。
建筑工程中的停车场、货场、仓库、车间等场所的汽车坡道面层不仅要求坚硬耐磨,而且还要防滑,因此对施工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我们的做法是:①采用混凝土地面硬化剂来提高坡道面层的耐磨性;②采用防滑槽橡胶圈定位模板来放置橡胶圈,因而施工效率与防滑槽位置的准确性均有较大的提高。
其工艺操作要点如下:(1)清理基层。
(2)弹线先弹设混凝土道牙标高控制线,然后用C30混凝土铺砌道牙,道牙与道牙之间缝隙控制在15mm左右,用1∶2水泥砂浆填实。
道牙铺设完毕且坐浆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在道牙上弹出坡道面层混凝土标高控制线和防滑圈位置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