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土木建筑与结构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CASE 2019)
- 格式:pdf
- 大小:924.69 KB
- 文档页数: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关于公布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结论的
通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20.06.30
•【文号】土木专业评估通告〔2020〕第1号
•【施行日期】2020.06.30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关于公布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结论的通告
土木专业评估通告〔2020〕第1号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工作有关规定,2019年度共有15所学校的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专业评估(认证),其中初次通过评估高校5所。
现将2019年土木工程专业专业评估(认证)结论及历年通过学校名单予以公布。
附件:土木工程专业评估通过学校和有效期情况统计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
2020年6月30日附件。
《建筑结构》杂志理事会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建筑结构》理事会是以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建筑结构》杂志为纽带,进行信息交流和协作的平台。
2.理事会的宗旨是吸取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强行业内相关单位的横向联系,传递最新国内外信息,交流研究成果,为理事单位提供服务,提高理事单位的知名度,促进共同发展。
3.理事单位资格: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良好信誉,并愿意履行本章程相应权利和义务的单位。
第二章组织机构4.《建筑结构》杂志理事会主要由行业内有影响力的设计院、建设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优秀企业等组成。
设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常务理事单位和理事单位,相应的代表分别为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和理事。
设置秘书处负责理事会的日常工作。
5.加入理事会本着自愿和互利的原则。
每届理事会任期两年,可以连任。
申请加入理事会的单位填写《<建筑结构>杂志理事单位认同书》,经秘书处报批确认后成为正式会员。
如届满不提出变更或退会,视为自动连任。
3.理事长单位原则上由《建筑结构》主办单位担任,秘书处为《建筑结构》杂志社。
4.理事会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听取理事会工作报告,总结研究理事会的工作,探讨下一年度理事会的工作重点,对理事会工作的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第三章理事会单位的权利1.在《建筑结构》杂志的显著位置刊登单位名称、logo标志、代表人姓名和职务,获得主办单位颁发的证书。
2.稿件:理事会单位撰写的科技论文,在符合本刊办刊宗旨,且通过专家审稿并修改合格的情况下,可优先在《建筑结构》杂志上免费发表。
理事单位每年不超过2篇,常务理事单位每年不超过3篇,副理事长单位每年不超过5篇。
免费发表的文章不再另行支付稿酬。
3.广告:理事会单位可获赠正刊普通插页彩色广告。
理事单位每年可获赠2页,常务理事单位每年可获赠3页,副理事长单位每年可获赠5页。
此外的其他广告,可享受一定的优惠价格。
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简称ASCE )成立于1852年,至今已有15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历史最久的国家专业工程师学会。
现在,ASCE 已是全球土木工程领域的领导者;所服务的会员来自159个国家超过13万的专业人员。
为了鼓励在工程师之间分享更多的信息,ASCE 已和其他国家的65个土木工程学会达成了合作协议。
ASCE 也是全球最大的土木工程信息知识的出版机构,每年有5万多页的出版物。
2011年学会出版物包括33种专业期刊、会议录,以及各种图书、委员会报告、实践手册、标准和专论等。
ASCE 出版的期刊大部分被SCI 收录,其中,有11本期刊在2009年JCR 收录106本土木工程类期刊中,总引用量排名前40名。
ASCE 于2004年推出在线会议录(ASCE Online Proceedings ),收录260多卷ASCE 召开的土木工程国际会议文献。
会议录注重于实际应用,为土木工程从业者和研究者提供对新兴技术和前沿技术发现的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信息。
ASCE 会议录是土木工程领域的核心资源,并且无法从其他途径取得。
ASCE 期刊和会议录覆盖了土木工程专业的所有学科领域,包括: Aerospace (航空宇宙) Architectural (建筑设计) Coastal and Ocean (海岸和海洋) Construction (建筑工程实施) Energy (能源)Engineering Mechanics (工程力学) Environmental (环境) Geotechnical (地球技术) Hydraulic (水力学) Infrastructure (基础设施)Materials (材料)Management (工程工程管理) Professional Issues (建筑设施性能) Structural (结构) Transportation (运输) Urban Planning (城市规划)Water Resources (水资源)Computing in Civil Engineering (土木工程领域的计算机应用)期刊品质(以下数据来源自JCR ,2009)——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和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在土木工程领域收录的106本期刊中,总引用量排名第四和第五;——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在土木工程领域收录的106本期刊中,总引用量排名第七。
美国土木工程学会〔ASCE〕主办的刊物清单今天晚上整理以前下载的一些文献,突然发现平时除了关注ASCE的两个岩土期刊以外,很少关注其他期刊,以至于ASCE到底主办了多少个期刊也不太了解。
所以上了ASCE的主页,特意把ASCE主办的刊物列表整理出来,才发现竟然有32种之多,而且除了两个常见岩土期刊外,还有几个也可以多关注一下。
下面是ASCE主板的32种期刊列表:***Construction / Materialsposites for Construction2.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3.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Environment and Water Resources4.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5.Hazardous, Toxic, and 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6.Hydraulic Engineering7.Hydrologic Engineering8.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9.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Geotechnical Engineering10.Geomechanics11.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Management / Professional Issues / Legal Affairs12.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13.Legal Affairs and Dispute Resolution in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14.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15.Professional Issu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Practice ***Structural Engineering16.Bridge Engineering17.Structur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18.Structural Engineering***Transporta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19.Infrastructure Systems20.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21.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Waterway, Ports, Coasts, and Oceans22.Waterway, Port, Coastal, and Ocean Engineering***Other Technical Areas23.Aerospace Engineering24.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25.Cold Regions Engineeringputing in Civil Engineering27.Energy Engineering28.Engineering Mechanics29.Natural Hazards Review30.Performance of Constructed Facilities31.Pipeline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Practice32.Surveying Engineering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第三届全国随机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随机动力学学术会议”与“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工作总结在学院领导老师的亲切关怀与悉心指导下,经过“两会”各工作小组的共同努力,“第三届全国随机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随机动力学学术会议”与“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圆满闭幕。
回顾两会期间的各项工作,各工作小组秉承学院“两会”会务精神,以“热情、周到,锻炼自我、服务大家”为志愿者工作目标,遵循学院“两会”既定规程,在学院领导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做到工作组之间的协作联动、志愿者与参会代表之间的服务联动、志愿者与大会进程之间的组织联动、志愿者与领导老师之间的协调联动的“四项联动”的工作宗旨,互帮互助,通力协作,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为“两会”成功举办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会议虽然胜利闭幕,为了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们及时总结梳理此次大会工作的宝贵经验,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总结如下:一、工作内容及人员分配情况人员分配情况----详见附件一二、工作经验总结通过两会,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在人员组织、任务分工处理、团队协作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工作地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梳理总结:(1)分工明确、任务分包责任到人志愿者人力资源的整合与合理配置对我们工作的顺利完成起到了至关重要地作用。
此次会议中,我们实行工作责任制,任务分包细分到人,“细胞分裂式”分配任务,尽量做到任务工作量的平衡,并且各组组长知人善用做到让大家都动起来。
这种工作模式的实施,保证了我们快速高效的完成每一项任务。
例如:会议准备期间,曹辉老师对会务工作小组各成员进行了明确地分工,保证了会议期间工作的顺利完成;项长生老师对会场工作小组各成员实行会场责任制,会场调试接待责任到人保证会场秩序井然。
(2)高效执行力与纪律性执行力对个人而言是办事能力;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
工作合理分工,平衡资源配置只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而是否能够取得完美的结果,最后要看的就是执行力。
iccrem会议论文杨平,男,1964年8月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兼省级土木工程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所所长,是江苏省教学名师,省“六大人才高峰”入选对象、省“青蓝工程“中轻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首届杰出岩土工程师,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部、省级及横向科研项目6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厅级二等奖2次,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次,主持省级精品课程1门,在国家级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89篇,其中18篇论文获省级优秀论文二、三等奖或被SCI、EI、ISTP收录,主编和副主编出版规划教材5部,其中获省级奖2部。
2003年曾赴俄罗斯沃罗涅日建筑工程大学和沃罗涅日林业工程大学进行短期学术交流与访问,2005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
社会兼职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ISSMGE)TC17(地基处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多国岩土工程灾害与修复委员会成员,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常务理事、环境岩土工程分会理事,华东基础力学与工程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工程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土木工程教育工作委员会江苏分会委员,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土建类委员,江苏省注册咨询专家,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地震学会理事、南京林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机械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建筑类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编委,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森林工程”编委。
研究方向:环境岩土与地下工程、路基工程及地基处理、工程项目管理。
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获奖情况1. “第五届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92. “基于创新和应用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20093. "冻结壁强度及其参数研究",能源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负责人,19924. “南京地铁冻融土物理力学性能及人工冻结关键技术研究”,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技术负责人,20065. 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004;6.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2004;7. “土力学” 课程获江苏省省极精品课程,负责人,20088. 主编出版的《土力学》教材获第二届全国林业教育学会优秀教材奖,2008;9. 副主编出版《建设法规》获第六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二等奖,2004;10. “井塔箱基开裂机理及治理技术”,获安徽淮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11. 指导的2007届研究生朱逢斌论文获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2008;12. 指导本科生(何文龙)获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二等奖,200413. 指导本科生(吴伟扬)获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二等奖,200514. 指导的2007届研究生朱逢斌获江苏省土木工程优秀毕业研究生,200715. 指导的2008届研究生孙洪岩获江苏省土木工程优秀毕业研究生,200816. 指导的2009届研究生胡俊获江苏省土木工程优秀毕业研究生,200917. 获江苏省首届杰出岩土工程师,2009主要科研成果1. 冻结壁强度及其参数的研究,国家攻关(75120404)部级鉴定,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国际领先,获能源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负责人;2. 南京地铁冻融土物理力学性能及人工冻结关键技术研究,南京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项目(D1-XY01-2100-0206),江苏省科技厅鉴定,国际先进水平,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3. 特殊条件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人工冻结技术研究,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已验收,主持;4. 城市软土地下空间开发引起周围地表、建筑物和构筑物变形、沉降的预测理论和控制技术,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已验收,主持;5. 高流速地下水地层冻结壁形成规律研究,煤炭部科学基金项目(建97),验收优秀,主持;6. 冻土爆破机理试验研究煤炭部基金项目,已验收,主要参加者;7. 井塔箱基开裂机理及治理技术煤炭部项目、部级鉴定,国际先进水平,主要参加者;8. 原状冻土与扰动冻土力学性能差异性研究,煤炭优秀青年基金项目,验收,主持;9. 人工冻土冻胀、融沉特性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研究,江苏省高校自然基金(02KJB220002),验收,主持10. 深大基坑新型咬合桩支护技术研究及应用,建设厅鉴定,国际先进水平,主持11. 液压升降整体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住房与建设部技术规程,主要参编人12. 住宅全装修产业化体系研究,省建设厅鉴定,国内领先水平,主持主要教学工作:本科生《土力学》、《基础工程》,研究生《环境岩土与地下工程专论(专题)》、《高等土力学》, 《城市地下工程》等主要在研科研及科技服务项目1.植被根系固坡机理及生态边坡稳定性研究(200802980005),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2011,主持2.复杂环境下隧道盾构推进对邻近地下结构的影响与灾变控制研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研项目(2009-K3-2),2009~2011,主持;3.盾构隧道端头与联络通道加固方式及安全性研究,苏州市科技局苏州轨道交通专项课题(ZXJ0802),2008~20010 ,主持;4.盾构进出洞水平冻结冻土壁解冻方式及解冻规律研究,江苏省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09S_015Z),2009~20010,负责指导研究生5.复杂条件下盾构推进对邻近桩基的影响研究, 省建工局科研项目(JGJH2009-08) ,2009~2011,主持6.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二标段联络通道工程冻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上海市政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委托,2009~2010,主持7.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一标段联络通道工程冻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浙江省工程勘察院委托,2009~2010,主持8.高淳湖滨路改造工程施工监测, 高淳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办公室委托, 2009~2010,主持9.临水高填土路堤加宽加高关键技术研究,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委托,2009~2010,主持10.杭州庆春路过江隧道更换盾尾液氮冻结方案制定和实测研究,中铁隧道集团委托,2010,主持11.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苏州高速站站基坑监测与咨询,中交隧道局第五工程公司委托,2009~2010,主持12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同泾公园站基坑监测,上海机施公司委托,2009~2010,主持13.莞惠城际轨道交通项目GZH-6标盾构井施工监测与咨询,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委托,2009~2010,主持14.浅埋暗挖隧道穿越薄富含水层冻结施工技术研究, 中铁隧道集团委托, 2009,主持15.水西门大街纪念馆地下过街通道监测,建邺区建设局委托,2009~2010,主持16.莞惠城际轨道交通项目GZH-6标明挖段及U型槽基坑施工监测与咨询,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委托,2010~2011,主持近五年具有代表性的论文、论著1. Ping Yang & Feng-Bin Zhu ,Application of Freezing Method to Recover Tunnel Accident in Complex Stratum of Nanjing Subway,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for Disaster Mitigation & Rehabilitation , 2005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ISBN 981-256-469-1. ISTP收录第一作者2.Ping Yang, Jie-ming Ke, J.G. Wang, Y.K. Chow and Fen-binZhu,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rost heave with coupled water freezing, temperature and stress fields in tunnel excavation, Comput and Geotechnics,2006,33(6-7)EI SCI收录3.城市隧道及邻近地下结构施工相互作用及其影响研究,铁道建筑,2007,NO2,通讯作者4.小型刚度劲性水泥土墙基坑支护机理模型试验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31(3),第一作者5.盾构隧道开挖对邻近桩基影响数值分析,岩土工程学报,2008,NO2,EI 收录,通讯作者6.Dai Zhaohua, Yang Ping. (2007). “Evolutional Motivity of Enterprise-level Project Management Mechanism System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Proceedings of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struction and Real Estate Management (ICCREM), 21st-22nd August, 2007. 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England, Bristol, UK.。
清华大学各院系(学科)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目录研究生院汇编二○○七年三月目录1. 建筑学院 (1)2. 土木工程系 (3)3. 建设管理系 (6)4. 水利水电工程系 (7)5.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9)6. 机械工程系 (11)7. 精密仪器系(机械工程) (13)8. 精密仪器系(仪器科学与技术) (15)9. 精密仪器系(光学工程) (17)10. 热能工程系 (18)11. 汽车工程系 (21)12. 工业工程系 (23)13. 电机系 (25)14. 电子工程系(电子科学与技术) (28)15. 电子工程系(信息与通信工程) (30)1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32)17. 自动化系 (34)18. 航天航空学院(工程热物理) (37)19. 航天航空学院(力学) (38)20. 工物系、核研院 (40)21. 化学工程系 (43)22. 材料科学与工程 (45)23. 数学系 (47)24. 物理系 (49)25. 化学系 (51)26. 生物系 (53)27. 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 (56)28. 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数量经济学) (57)29. 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 (59)30. 公共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 (61)31. 人文学院 (62)32. 人文学院(外语系) (63)33. 法学院 (64)34. 新闻与传播学院 (65)35. 微纳电子学系 (66)36. 医学院 (68)建筑学院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A类会议二、B类会议土木水利学院土木工程系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A类会议二、B类会议土木水利学院建设管理系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A类会议二、B类会议土木水利学院水利水电工程系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A类会议二、B类会议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A类会议二、B类会议机械工程系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A类会议二、B类会议精仪系机械工程学科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A类会议二、B类会议精仪系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A类会议二、B类会议精仪系光学工程学科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A类会议二、B类会议热能工程系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A类会议二、B类会议汽车工程系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A类会议二、B类会议工业工程系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A类会议2006 年11 月08 日二、B类会议2006 年11 月08 日电机系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电子系(电子科学与技术)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目录(2007年1月11日)一、A类会议(序号不表示优先顺序)电子系(信息与通信工程)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目录(2007年1月11日)一、A类会议(序号不表示优先顺序)二、B类会议(序号不表示优先顺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A类会议二、B类会议自动化系重要国际学术会议航天航空学院(工程热物理)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A类会议二、B类会议航天航空学院(力学)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A类会议二、B类会议工物系核研院核科学与技术学科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A类会议二、B类会议化学工程系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A类会议二、B类会议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A类会议二、B类会议。
第二届土木工程新材料及新型结构学术会议指南一、引言最近,我有幸受邀参加了第二届土木工程新材料及新型结构学术会议。
在此次会议上,我收获颇丰,不仅得到了大量专业知识和前沿信息,也结识了一批同行业的优秀学者和专家。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共享我在会议上所学到的内容,并就此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深入的探讨。
二、会议内容概览1. 会议主题和背景第二届土木工程新材料及新型结构学术会议的主题是“新材料与新结构助力可持续发展”。
会议旨在探讨新材料和新结构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以及如何通过创新技术助力可持续发展。
此次会议共邀请了来自国内外的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专家学者做主题报告,涉及范围广泛,内容丰富。
2. 主题报告与论文交流会议上,专家学者们围绕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精彩的主题报告和论文交流。
他们介绍了新材料和新结构在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并共享了一些具有前瞻性和参考价值的观点和看法。
这些报告内容涵盖了新型建筑材料、结构设计与施工、工程实践与创新等多个方面,让与会者受益匪浅。
3. 学术讨论和交流除了主题报告和论文交流,会议还安排了专题研讨和小组讨论环节,让参会者能够就特定研究领域展开深入的学术讨论和交流。
这些讨论环节不仅丰富了会议的形式,也为与会者提供了更多的互动和学习机会。
三、深入探讨与全面评估综合参与会议所得,我深刻认识到了新材料和新结构对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意义。
新材料和新结构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建筑物的性能和可持续性,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新材料和新结构的不断创新和应用,有望引领土木工程领域向更高效、更安全、更节能的方向发展。
与此我也在会议上结识了不少同行业的专家学者,通过交流和学习,我深感自己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还有很多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主题文字的总结与回顾性内容第二届土木工程新材料及新型结构学术会议是一次集学术交流、思想碰撞和人际交往于一体的盛会。
会议上涌现出了一系列关于新材料和新结构的前沿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也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深入学习和思考的机会。
土木工程国际会议ei检索土木工程国际会议EI检索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木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促进学术交流和研究成果的传播,土木工程国际会议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本文将介绍土木工程国际会议EI检索的相关内容。
一、会议背景土木工程国际会议是一个定期举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旨在汇集全球土木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
会议内容涵盖土木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结构工程、岩土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等。
会议的举办地点和时间每年都会有所变化,以适应不同地区的需求。
二、会议特点1. 学术性强:土木工程国际会议聚集了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参会人员涵盖了学术界、工程实践界和产业界的代表。
会议的主题涉及到了土木工程的前沿研究和实践应用,对于推动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多元化议题:土木工程国际会议的议题涵盖了土木工程领域的多个方面。
与会人员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议题提交论文或进行口头报告,从而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3. 学术交流:会议期间,参会人员可以与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讨论。
通过与会人员的互动,可以获得新的观点和思路,促进自己的学术成长。
4. 学术出版:土木工程国际会议的论文集将被收录在EI检索数据库中,这为参会人员提供了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并且增加了论文的影响力。
三、会议重要性土木工程国际会议的举办对推动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会议为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促进了学术界与工程实践界的互动。
其次,会议的论文集被EI检索,使得参会人员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引用,提高了土木工程领域的学术水平和技术应用水平。
此外,会议还有助于培养土木工程领域的青年人才,为他们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四、会议的影响力土木工程国际会议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
随着会议的举办次数和规模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工程实践者选择参加该会议。
会议的论文集被EI检索,为参会人员提供了一个展示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
1、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及5261防护工程、现代4102结构理论学科2、岩1653土工程学科3、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4、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学科期刊名称—————种类—————专业东南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清华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湖南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华南理工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天津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同济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土木工程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西安交通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中国科学.A——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中国科学.B——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中国科学.C——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中国科学.D——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中国科学.E——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科学通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自然科学进展——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核心期刊——全专业华中科技大学学报——核心期刊——全专业北京工业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东北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上海交通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西北工业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CSCD——全专业浙江大学学报.理科版——CSCD——全专业北方交通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中国科学基金——CSCD——全专业大连理工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土木建管建筑科学——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土木建管混凝土——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土木建管重庆建筑大学学报——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土木建管爆炸与冲击——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工程力学——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振动工程学报——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振动与冲击——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地震学报——CSCD——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噪声与振动控制——CSCD——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应用数学和力学——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建筑结构——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建筑结构学报——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力学进展——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计算结构力学——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力学与实践——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应用力学学报——CSCD——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固体力学学报——CSCD——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实验力学——CSCD——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应用数学学报——CSCD——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工程勘察——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岩土工业建筑——核心期刊——结构、防灾、现代结构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CSCD——防灾自然灾害学报——CSCD——防灾灾害学——CSCD——防灾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道桥中国公路学报——CSCD、核心期刊——道桥公路——核心期刊——道桥桥梁建设——核心期刊——道桥公路交通科技——核心期刊——道桥现代隧道技术——核心期刊——道桥国外桥梁(改名为:世界桥梁)——核心期刊——道桥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核心期刊——道桥中外公路——核心期刊——道桥河海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岩土水利学报——CSCD、核心期刊——岩土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CSCD、核心期刊——岩土岩土工程学报——CSCD、核心期刊——岩土岩土力学——CSCD、核心期刊——岩土中国港湾建设——核心期刊——岩土港工技术——核心期刊——岩土长江科学院院报——核心期刊——岩土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核心期刊——岩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核心期刊——岩土岩石学报——CSCD——岩土地质力学学报——CSCD——岩土工程地质学报——CSCD——岩土西南交通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交通铁道工程学报——核心期刊——交通路基工程——核心期刊——交通城市规划汇刊——核心期刊——交通城市规划——核心期刊——交通中国铁道科学——CSCD——交通管理工程学报——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管理科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管理世界——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系统工程——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中国工业经济——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建筑技术开发——核心期刊——土木建管建筑经济——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管理现代化——核心期刊——土木建管工业技术经济——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经营与管理——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经济与管理研究——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经济管理——核心期刊——土木建管施工技术——核心期刊——土木建管建筑技术——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系统仿真学报——CSCD——土木建管系统工程学报——CSCD——土木建管中国管理科学——CSCD——土木建管。
第三届土木建筑与结构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CASE 2019)
大会时间:2019年2月22-24日
大会地点:中国-深圳
二轮截稿日期:2019年2月17日
接受/拒稿通知:投稿后1-2周内
收录检索:SCI, EI, CPCI
深圳
深圳依山傍海,气候宜人,这里四季如春,干净整洁,比邻香港,拥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气息。
深圳的世界之窗是中国注明的缩微景区,位于深圳湾畔,以弘扬世界文化为宗旨,是一个把世界奇观、历史遗迹、古今名胜、民间歌舞表演融为一体的人造主题公园,游览一地,集万千景点精华,不容错过。
会议简介:
第三届土木建筑与结构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CASE 2019)由AEIC学术交流资讯中心主办,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福建省土木工程新技术与信息化重点实验室、闽台合作土木工程技术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协办,将于2019年2月22-24日在中国深圳召开。
论文评审及出版:
(1)EI会议
本会议投稿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严格审核之后,最终所录用的论文EI 目录系列期刊IOP Conference Serie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SE)(ISSN: 1757-8981) 出版,并提交至EI和CPCI检索。
该会议往届均EI检索成功,目前检索稳定!
(2)SCI期刊,
录满截止,欢迎投稿。
(只能通过邮箱iccase@投稿,并且投稿的时候务必备注SCI)1) Civil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al Systems(ISSN: 1028-6608), IF=0.981
2)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ISSN (print): 0733-9364 | ISSN (online): 1943-7862), IF=1.735
3) Journal of Water Supply: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 AQUA (ISSN: 0003-7214), IF: 1.179
4)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ISSN: 1350-6307), IF=1.676
(注:SCI至少10页起)
往届检索历史:
可前往官网查看往届会议现场精彩图片
ICCASE 2017
ICCASE 2018
征文主题:
1.先进建筑材料
2.土木和结构工程
3.工程材料、力学
4.风险评估及管理
5.结构材料工程
其它相关领域,可以前往官网查看
投稿方式:
1、在线投稿:请将排版好的论文全文和作者登记表投稿至AEIC投搞系统
2、邮箱投稿:把论文初稿(word and pdf)和作者登记表发送到iccase@。
投稿须知:
1、论文必须是英文稿件,且论文应具有学术或实用价值,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发表过。
发表论文的作者需提交全文进行同行评审,只做报告不发表论文的作者只需提交摘要。
2、论文需按照会议官网的模板排版,不得少于4页。
参会方式:(注:欢迎申请作报告!)
1、作者参会:一篇录用文章允许一名作者免费参会;
2、主讲嘉宾:申请主题演讲,由组委会审核;
3、口头演讲:申请口头报告,时间为15分钟;
4、海报展示:申请海报展示,A1尺寸,彩色打印;
5、听众参会:不投稿仅参会,也可申请演讲及展示。
6、报名参会:参会报名表官网下载填写发送至会议邮箱iccase@
注册费用:
联系我们:
大会官网:/ICCASE2019投稿邮箱:iccase@
咨询电话:+86-020-********
手机/微信:+86-139********
QQ咨询:3488185507
更多AEIC系列会议:
魏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