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滤与血透的区别
- 格式:pptx
- 大小:2.81 MB
- 文档页数:33
肾病透析科普!血液透析新手小知识对于刚开始进行透析的肾友来说、血透、血滤以及灌流这几个名词经常容易搞混,甚至有些肾友在透析一段时间之后,还是不能分清楚这三者之间的区别。
其实简单理解,血液透析就是我们日常说的“洗肾”,对于患有肾病终末期的患者,肾脏功能变差或者丧失,无法通过肾脏将我们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水分排出身体,必须要依靠透析的方式,将尿毒素、水分排出体外,减轻尿毒的症状。
本文将对血液透析进行简单地科普,让透析新手能够更快的了解透析相关的知识。
血液透析是什么?血液净化治疗是利用弥散、对流、吸附以及置换的原理,将患者体内的毒素进行清除,同时补充一些身体所需要的物质。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是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溶质交换的方式,将血液内代谢的废物进行清除,用于维持电解质以及酸碱度的平衡,同时也能够对身体内过多的液体进行清除。
普通的血液透析当中弥散起到关键作用,在血液滤过的时候对流起到重要的作用。
血液透析的过程当中,血液经过血管通路进入到体外进行循环,在蠕动泵即血泵的推动之下,血液进入透析器和透析液当中,发生溶质交换,然后在经血管通路将血液回输到身体中。
血液透析适应于急性肾功能衰退、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移植前的肾功能衰竭或移植后排异反应导致移植肾无功能者、肝功能障碍、牛皮癣等疾病患者。
血液透析没有绝对的禁忌症,但也不是说所有的患者都能够进行血液透析,对于年龄超过七十岁以及小于四岁的患者,血液透析的方式往往不能维持,因此最好使用腹膜透析的方式。
对于恶性肿瘤、老年性痴呆、脑血管病等生命不能长久维持的患者来说,也不适用慢性肝脏病变、休克或者心血管功能障碍不能耐受体外循环者,如果患者精神存在异常不愿意配合治疗,也不能进行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治疗是否能够暂停?有些正在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经常会询问一个问题,那就是血液透析是否能够暂停,有些患者因为害怕进行透析,在透析一段时间后拒绝到肾病科就诊。
血液透析患者究竟能否暂停透析,具体需要从患者的病情本身上出发,要知道对于肾病终末期的患者来说,血液透析是维持生命的唯一手段,通过血液透析能够替代失去功能的肾脏,让人体能够维持正常的代谢,这种治疗是不具备恢复肾脏功能的作用的,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如果在治疗之后,肾功能可以得到康复,那么可以停止透析,而对于肾病终末期的患者来说,只能依靠血液透析或者肾移植的方式来延续生命,这样的患者一旦停止透析,就会出现生命危险。
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的区别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的区别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尿毒症病人对透析方式有越来越多的选择,从以往血液透析,逐步发展到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
三者之间到底有哪些区别和联系,无论是对医生还是病人来说,都有必要详细了解一下,以便做出更适合自身的选择。
1 血液透析 1.1 定义及作用机制 血液透析是根据膜平衡的原理将病人血液与含一定化学成分的透析液同时引入透析器内,在透析膜两侧流过,分子透过半透膜做跨膜移动,达到动态平衡。
病人体内积累的小分子有害物质得以清除,人体所需物质也可由透析液得到补充。
血液透析主要是依靠半透膜两侧的溶质浓度差所产生的弥散作用进行溶质清除,其清除率与分子量成反比,对尿素、肌酐等小分子物质有较高的清除率,而对中分子物质的清除效能较差。
血液透析具有以下优点:(1)迅速清除血钾,纠正酸中毒(2)价格比较便宜,可以被广大患者及家属接受。
1.2 血液透析适应证 (1)急性肾衰竭;(2)慢性肾衰竭;(3)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4)其他①顽固性心力衰竭伴有严重的液体潴留及难治的致死性高钾血症、肾衰竭或BUN明显升高;②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腹水。
1.3 血液透析相对禁忌证 相对禁忌证有:(1)严重感染可引起播散;(2)出血;(3)严重心功能不全伴有休克、低蛋白血症、严重的低氧血症;(4)严重低血压或休克。
1.4 临床急性并发症(1)失衡综合征:失衡综合征是在透析中或透析结束后数小时出现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及骨骼系统的急性医源性症状的总称。
其原因目前普遍认为主要是由于血液中溶质浓度(主要是尿素)急速降低,使血液和脑组织间产生渗透压差,低钠透析液造成的钠平衡失调和透析液碱化剂的组成,血液pH的变化和HCO3在血液与脑脊液间的浓度差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高效能透析器的使用,超滤量过大、过快等都是造成失衡综合征的因素。
(2)透析低血压:透析中出现显著血压下降以致休克,使透析不可能充分进行。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的透析效果比较【摘要】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的透析效果。
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hd 组、hfhd组和hdf组,每组各20例,比较三组的β2-mg清除情况和血清清蛋白情况。
结果hd组透析前后β2-mg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hfhd组和hdf组透析前后β2-mg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而且hfhd组的下降幅度快于hd组,hdf组的下降幅度快于hfhd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hfhd清除中分子物质β2-mg的效果较优,而且费用合理,不会引起蛋白质的流失而导致营养不良,易被患者接受。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脏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后的重要治疗手段,可有效清除尿毒症毒素[1],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但是透析的远期并发症也越来越多,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透析的远期并发症与中分子毒素清除不彻底有很大的关系,本文仔细研究对比了三种不同透析方法的优劣,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hd组、hfhd组和hdf组各20例,其中hd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44.5±5.2)岁,体重(53.7±7.6)kg,身高(161.2±4.9)cm,透析龄(30.5±15.5)月,hfhd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43.5±4.2)岁,体重(50.5±6.6)kg,身高(160.5±5.1)cm,透析龄(31.5±14.3)月,hdf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42.6±4.3)岁,体重(52.5±5.6)kg,身高(160.2±5.9)cm,透析龄(33.4±13.5)月。
血滤与血透原理的区别
血滤和血透是两种常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它们的原理有一些区别。
血滤(hemofiltration)是通过滤过的方式清除体内的废物和过多的液体。
在血滤中,患者的血液被抽出,通过滤器进行滤过,滤过后的液体被清除废物和过多的液体,然后再将滤过后的血液返回患者体内。
血滤主要依靠血液和液体之间的压力差来推动废物和液体的滤过,因此需要较高的血液流量和滤液流量。
血滤主要用于清除体内大分子废物和过多液体,适用于急性肾衰竭患者。
血透(hemodialysis)是通过半透膜的方式清除体内的废物和过多的液体。
在血透中,患者的血液被抽出,通过透析器(半透膜)与透析液进行接触,透析液中含有特定的成分,可以吸附和清除体内的废物和过多的液体,然后再将清除废物的血液返回患者体内。
血透主要依靠血液和透析液之间的浓度差来推动废物和液体的清除,因此需要较高的透析液流量。
血透主要用于清除体内小分子废物和过多液体,适用于慢性肾衰竭患者。
总的来说,血滤和血透的原理区别在于清除废物和液体的方式不同,血滤是通过滤过的方式,而血透是通过半透膜的方式。
此外,血滤依靠的是血液和液体的压力差,而血透依靠的是血液和透析液的浓度差。
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疗效的比较发表时间:2017-07-26T15:57:03.9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19期作者:郭亚平[导读] 探究血液透析滤过和血液透析对患者的疗效。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江苏扬州 225200)【摘要】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滤过和血液透析对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择46例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做研究,随机分两组/23例,对照组-血液透析,观察组-血液透析滤过。
相比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β2-微球蛋白及血磷的清除效果、急性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测得的清除量更高,其中血磷清除量为(169.45±24.48)ml/min,且急性并发症情况良好,相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
结论:血液透析滤过的疗效优于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效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滤过;维持性;疗效;血液透析【中图分类号】R4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9-0180-02血液透析滤过集中了血液滤过以及血液透析的优势,对小分子物质与中分子物质进行高效清除[1]。
本文为了研究血液透析滤过和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4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以供参考,详情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资料选取46例于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46例患者均符合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治疗标准。
按随机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23例患者。
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平均(47.24±6.85)岁;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6例,高血压肾损害患者5例。
观察组——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平均(46.97±6.43)岁;上述疾病患者分别有11例,7例,5例。
血透、血滤、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小儿血液净化该如何选择?//随着血液净化(BP)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儿血液净化技术及其在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急性药物或食物中毒、小儿慢性肾功能不全(CRF)及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增多。
但由于不同年龄段小儿体重相差很大,且小儿体液占体重比例较大,器官功能发育未成熟,具有体液平衡功能差,容易发生体液平衡失调等特点,因此,生命体征不稳定性是制约小儿血液净化治疗的重要因素。
掌握小儿血液净化疗法的要点是促进该技术在临床推广的关键。
//小儿血液净化方法小儿血液净化方法包括:血液透析(HD)、血液滤过(HF)、血液透析滤过(HDF)、血浆置换(PE)、血液灌流(HP)、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和腹膜透析(PD)等。
腹膜透析较血液透析简便易行,不受设备条件限制,有利于基层开展血液净化治疗。
血液净化设备则种类较多,有HD机、HDF机、HP机及CRRT机等,各设备功能各不相同,有些不能交叉使用。
血液透析在小儿及婴幼儿的应用血液透析的适应证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中毒及其他疾病等。
若患儿肌酐清除率(CCr)降至10 mL/min/1.73 m2时,即使临床症状不明显,也应开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
若诊断为ARF,出现以下症状,即应该急诊血液透析治疗:(1)严重水潴留或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和脑水肿;(2)血尿素氮(BUN)增长每日>9 mmol/L,肌酐(Cr)增长每日>44.2~88.4μmol/L;(3)血钾>6.5 mmol/L;(4)急性中毒,可以通过半透膜清除的药物或毒物;(5)难以纠正的酸中毒(HCO3-<13 mmol/L);(6)少尿或无尿2 d以上;(7)出现尿毒症症状,尤其是神经精神症状。
王晓刚等报道29例1~13.8岁ARF患儿26例行HD治疗,3例行PD治疗患儿均取得满意疗效,最终脱离透析,肾功能完全恢复。
血液透析与血液滤过的区别发表时间:2019-08-20T10:35:15.73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7期作者:李兰[导读] 顾名思义,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都是净化血液的方式,但是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尽相同,因此在实际应用当中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人民医院血透室 635000 顾名思义,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都是净化血液的方式,但是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尽相同,因此在实际应用当中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区别,那么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下面我来做一个简单的解答。
一、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是血液净化技术中的一种,其是将体内血液通过一定的方式引流到体外的透析器中,通过对流、扩散将体内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有害物质、毒素等清除,从而达到净化血液、平衡体内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度的目的。
血液透析过程主要利用的是半透膜原理,透析开始后,病人血液会被引流至透析器,血液和透析液就会借助透析器中的半透膜进行交换,完成交换以后透析液被排入废液槽,净化后的血液会被重新输送至病人体内。
血液透析具有价格便宜、清除率高等优势,但是其只能快速清除小分子物质,而不能有效清除中分子物质。
血液透析主要适用于急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中毒,水电解质紊乱,以及肝胆疾病等,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透析过程中也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比方说透析反应、透析失衡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等,同时血液透析还会造成诸多副作用,比如低血压、恶心、贫血、以及痉挛等,另外,经过血液透析的女性超过99%的都会丧失生育能力,因此,在实施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需要医生、病人、以及家属共同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尽可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减轻副作用。
首先,医护人员要帮助病人控制好血压,因为高血压会对肾脏功能造成破坏,控制好血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肾功能,同时也能够延缓肾衰竭的发生,以及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其次,医护人员需要提前对病人及其家属做好思想工作,使他们详细了解血液透析的原理、步骤、以及其他相关注意事项等,以便在透析过程中能够尽可能有效配合,另外,医护人员还可以帮助病人选择最佳血液透析时机,使血液透析的效果更加显著,避免疾病发展到较为严重的程度;最后,医护人员要提前准备好血管通路、透析器材等,做好透析的安全性和效果评估,确保透析过程能够正常顺利实施并完成。
一.血滤的原理?正常人尿液生成主要是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及分泌功能。
血液滤过就是模仿肾单位的这种滤过原理设计的,但没有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
治疗过程中需要补充大量的与细胞外液成分相似的液体,来替代肾小管的功能。
血液滤过与血液透析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液滤过是通过对流的方式去除溶质,而血透是通过弥散的作用去除溶质。
前者与正常肾小球去除溶质的原理相仿,去除中、小分子物质的能力相等,而血透对尿素、肌酐等小分子物质有较好的去除率,而对中分子物质的去除能力那么较差。
血液滤过的方法是将患者的动脉血引入到具有良好通透性并与肾小球滤过膜面积相当的半透膜滤器中,由于血液区和膜外间存在着跨膜压梯度,当血液通过滤过器时,血浆除蛋白质及细胞等有形成分外,水分和大局部中小分子物质均被滤出,以到达去除潴留于血中过多的水分和溶质的治疗目的。
血液滤过适用于以下情况1.顽固性高血压:药物和血液透析不能控制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应用血滤后,血压都恢复正常。
可能与血滤时去除了血浆中某些加压物质有关。
也可能与血滤时心血管系统及细胞外液比拟稳定,减少了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剌激有关。
2.水潴留和低血压:对于水潴留伴有低血压的患者,不可能通过血透排除足够的水分,因为透析早期即出现低血压和虚脱。
这些患者如果改换血液滤过,循环障碍的表现明显改善。
血滤最主要的优点就是能去除大量的液体而不引起低血压。
3.高血容量性心力衰竭:这类病人在血液透析时往往会加重病情,而血液滤过那么可减轻或治疗这类心衰,因为①血液滤过可迅速去除过多的水分,减轻心脏前负荷。
②虽然脱水效果好,使血容量减少,但它属于等渗脱水,使外周血管阻力增高,保持了血压稳定性。
③去除大量水分后,血浆白蛋白浓度相对升高,有利于周围组织水分进入血管内,减轻水肿。
④不需使用醋酸盐透析液,防止了由此引起的血管扩张和心脏收缩力抑制。
由于上述种种优点,故对于利尿剂无反响的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液滤过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
血浆置换(PE)血浆置换原理示意血浆置换法是将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液引入一个血浆置换装置,将分离出的血浆弃去,补充一定的新鲜血浆或者代用品,如4%人血清白蛋白,林格氏液等。
来帮助清除体内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及部分抗体,接受这一治疗的部分患者在治疗前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很高,治疗后显著下降,常可获得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
目录概述血浆置换-原理血浆置换-作用机制血浆置换-方法血浆置换-适应症概述血浆置换-原理血浆置换-作用机制血浆置换-方法血浆置换-适应症展开概述但血浆置换法在治疗过程中易发生感染,凝血功能障碍,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所以此疗法只能做为红斑狼疮治疗中短期的辅助疗法,不宜长期使用。
由于血浆置换疗法只能清除现存血浆中的免疫复合物,而不能阻止这些物质的再生成,治疗时应配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以确保安全可靠,治疗方法:每次置换1~1.5升,每周2~6升,分2~4次进行,重复2~3周为一疗程。
血浆置换-原理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膜式血浆分离方法将患者的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出来弃去,然后补充等量的新鲜冷冻血浆或人血白蛋白等置换液,这样便可以清除患者体内的各种代谢毒素和致病因子,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由于血浆置换法不仅可以清除体内中、小分子的代谢毒素,还清除了蛋白、免疫复合物等大分子物质,因此对有害物质的清除率远比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为好。
同时又补充了体内所缺乏的白蛋白、凝血因子等必需物质,较好的替代了肝脏某些功能。
其特点为:①可以清除小分子、中分子及大分子物质,特别对与蛋白结合的毒素有显著的作用。
②对肝功能衰竭中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的纠正有一定的作用,但远不及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
对水负荷过重的情况无改善作用。
③采用这种方法需要大量血浆,能补充人体必要的大量蛋白、凝血因子等必需物质,但多次大量输入血浆等血制品,有感染各种新的病毒性疾病可能。
④适用于各种重型肝炎患者。
⑤置换以新鲜冷冻血浆(FFP)为主,可加部分代替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等。
血透血滤应用
血透和血滤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肾脏疾病和某些特定情况。
血透,即血液透析,主要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血透通过半透膜原理,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多余水分和药物等,以维持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
血透特别适用于尿毒症患者,可以帮助他们清除体内的毒素,减轻肾脏的负担。
血滤,即血液滤过,也是一种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
与血透相比,血滤在滤过水分和毒素的过程中会不断补充置换液,这有助于保持血压稳定,并且对清除中分子毒素特别有效。
血滤对于一些特定情况,如高容量所致的心力衰竭、顽固性高血压、低血压、高脂血症、尿毒症性心包炎、高胆红素血症、重度药物中毒、心肺复苏后综合征、周围神经病变、肝性脑病、铁中毒、铅中毒以及淀粉样变等,可能更具优势。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疗效比较
胡小明
【期刊名称】《温州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6(26)3
【摘要】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疗效比较温州市第二医院内科(325000)胡小明[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长期血液透析(HD)患者易并发腕管综合征(CTS)[1],有学者认为与HD患者体内β2微球蛋白(β2一MG)增高、潴留有关,而聚丙烯晴膜血滤器进...
【总页数】2页(P175-176)
【作者】胡小明
【作者单位】温州市第二医院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5.05
【相关文献】
1.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及腹膜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比较 [J], 李燕林;安海文;刘琳娜;黄琳
2.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及腹膜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比较 [J], 林梓
3.高通量血液透析法与血液透析滤过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疗效比较 [J], 魏国艳; 许海丹; 彭亚利; 刘洪景
4.不同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对胰岛素抵抗尿毒症患者的疗效比较 [J],
黄炎驱;林延明;余丹红
5.不同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对胰岛素抵抗尿毒症患者的疗效比较 [J], 黄炎驱;林延明;余丹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