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科学成就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1
21世纪中国科技医学上的成就背景和意义摘要:一、引言1.21世纪中国科技医学发展的背景2.文章目的及意义二、21世纪中国科技医学的成就1.生物技术及药物研发2.医疗服务体系改革3.重大疾病防治4.中医药发展及国际化5.互联网+医疗三、具体案例及影响1.基因编辑技术2.疫苗研发3.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四、我国科技医学发展的挑战与对策1.人才短缺及培养2.科研经费投入及政策支持3.伦理及法律法规问题4.创新体系建设五、未来展望及建议1.深化医疗服务体系改革2.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3.促进产学研结合4.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正文:一、引言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21世纪的中国科技医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本文旨在回顾和总结这一时期我国科技医学的发展背景及意义,并探讨面临的挑战和对策,以期为未来医学科技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21世纪中国科技医学的成就1.生物技术及药物研发21世纪以来,我国生物技术及药物研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断取得突破,如CRISPR-Cas9技术在治疗遗传性疾病、提高农作物抗逆性等方面的应用。
在药物研发方面,我国已成功研发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药物,如抗肿瘤药物奥拉帕尼等。
2.医疗服务体系改革我国在21世纪积极推进医疗服务体系改革,不断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同时,大力推广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3.重大疾病防治我国在21世纪加大了对重大疾病的防治力度,如成功应对非典、甲型H1N1流感等疫情,降低了疾病对社会的危害。
同时,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4.中医药发展及国际化中医药在21世纪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还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5.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为我国医疗体系带来了深刻变革。
线上预约、电子病历、远程诊断等医疗服务逐步普及,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便捷的就医途径。
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进步概述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技术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文旨在梳理21世纪以来我国科技进步的主要特点、成果及对未来的展望。
一、科技创新战略布局优化21世纪初期,我国科技创新战略逐步完善,形成了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为引领,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为主体,军民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
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不断加大,政策环境日益优化,为科技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科技成果丰硕在21世纪,我国在航天、高速铁路、核电、5G通信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科技成果。
例如,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四号成功发射并完成月球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奋斗者"号潜水器成功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高铁技术实现世界领先,国内外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华龙一号等三代核电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三、创新能力提升21世纪以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R&D投入从2000年的3,000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约2.4万亿元,占GDP比重从1%左右提高到2.4%左右。
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总量从2000年的320万人增长到2020年的约520万人,位居世界首位。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研发投入国和创新能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
四、科技体制改革深化21世纪,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科技计划管理、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政策日益完善。
科技项目管理更加注重绩效导向,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政策激发创新活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绿色发展21世纪,我国科技事业在助力脱贫攻坚和绿色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1%,科技扶贫项目覆盖全国贫困地区,助力上亿人口脱贫。
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技术突破,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
2000年世界重大科技成果1.生物计算机研究有新进展美国威斯康星一麦迪逊大学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用于制造脱氧核糖核酸计算机的新技术, 能将〕分子的活性范围限制在固体表面来执行运算。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简单的核糖核酸生物计算机, 它实际上是一个含有种不同链的试管, 用其计算数学问题, 答案正确率令人满意。
由美国贝尔实验室和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研制出一台‘‘发动机”, 可以制出分子大小的电子电路, 使未来的计算机体积更小, 运算速度更快。
2.黑客袭击大型网站自2000年2月7日计算机黑客袭击最热门的雅虎网后, 2月8日和9日又袭击了多家著名网站。
2月22日和24日, 计算机黑客又分别攻击了微软公司和全美经纪组织网站, 向网络传输大量无用数据, 使网络严重堵塞。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引起各国极大关注。
3. 科学家获得“夸克一胶子等离子体”欧洲核子研究中心2000年2月10日宣布, 在此从事重离子研究计划的科学家首次获得“夸克一胶子等离子体”, 从而证明在宇宙诞生之后的瞬间确实存在过这种物质形态。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公报说, 新成果是国际物理学界通力合作的产物, 包括中国在内的20个国家的约500名科学家参与了重离子研究计划。
4. 铱星公司宣布倒闭1999年8月申请破产保护的美国铱星公司,2000年3月17日终于宣布在当天午夜停止营业。
1991年创立的依星公司曾设想, 通过建立一个由66颗低轨道卫星组成的通讯网, 可使其用户在地球任何地方都能与不同地点的人通话, 真正实现“全球通”。
1998年11月该公司投人商业运营, 但是, 这个投资50亿美元建立起来的通讯网, 最多时仅有5.5万个用户, 而要实现盈利至少需要65万个用户。
由于依星公司债务已达44亿美元, 不得不宣布破产。
5. 美国发明“原子陷阱追踪分析”技术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发明了一种被称为“原子陷阱追踪分析”的新技术, 科学家已利用它准确探测到样品中的单个同位素原子。
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一):1.生物工程以现代生命技术的四大组成部分(微生物、酶、细胞、基因)为基础,到21世纪将逐步构成以动植物工程、药物及疫苗、蛋白质工程、细胞融合、基因重组、生物芯片及生物计算机等为基本内涵的生物工程。
这个将改造和创立若干高效益的生物物质,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2.软件在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处理和知识处理业务将空前活跃,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的成长将加快步伐;很多的、遍及各个领域的数据库、信息库、知识库将普遍建成并广泛应用;基本软件、应用软件、智能软件、专家系统等软件,并在经济发展和中占有越来越突出的地位。
3.智能机械在21世纪,传统的各种机械工具将广泛地与微电子、光电子和人工智能机械。
这个供给的智能机器人、智能计算机、智能工具(智能汽车、船舶、火车、飞机、航天器等)、智能生产线、智能化工厂等等,不仅仅在体力上,同时也在脑力上部分替代人类的各种劳动,使人类的智能获得新的解放,从而人类能够开展更富创造性的工作。
4.光电子信息在本世纪微电子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21世纪将把光、电、声、磁等物理特性加以综合开发利用,构成包括光电子器件、激光配置、光纤系统、全息图像、光是集成电路、光计算机等基本内涵为新一代光电子信息。
这一新将全面更新现有的各类信息手段,以适应人们对信息的最广泛的需要。
5.生物医学在疾病诊断、医疗手术、人工合成材料新成就的基础上,在21世纪人类能安全地掌握生物的或人工的脏器(心、肺、肾、脾等)、骨骼、血管、知觉(视、听、嗅、味、触)的移植和再造技术,从而使新的医疗技术到达能对人体各单位进行有效替换和重建的高水平,生物医学必将成为令人瞩目的高技术之一。
6.超导体下个世纪,超导体将崛起。
超导材料的某些独特性能将改变传统的若干概念和理论。
超导电机、超导输电系统、超导储能装置、超导磁浮列车、超导计算机、超导电子器件等一系列高技术成果将大批地实用化、商品化,从而改造现有的强电、弱电、微电、光电等整个技术格局。
21世纪中国取得的科学成就1.引言1.1 概述概述:随着21世纪的来临,中国在科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科学家们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推动了科学的前沿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创新。
这些成就不仅为中国自身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全球的科学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在科学研究领域的突破是多方面的。
首先,中国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中国科学家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上不断推进了科学的边界。
例如,中国科学家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量子通信梦想,为加密通信和信息安全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此外,中国在应用科学的研究和创新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举例来说,中国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科技等领域的发展迅猛,不仅推动了科技创新,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的高铁技术和无人驾驶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为交通运输带来了极大的改变。
中国科学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投入,以及科研人员的努力和奉献。
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科学研究的投资力度,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推动科学研究和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
同时,中国的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交流,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了自身的科研水平。
展望未来,中国的科学发展前景仍然广阔。
中国正在加快构建创新型国家,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大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领域的投入。
未来,中国科学家将继续在前沿领域开展创新研究,努力解决全球面临的重大科学难题,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而言之,21世纪中国在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
中国的科学研究突破和技术创新不仅为国家自身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福祉,也为全球的科学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中国科学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光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希望与进步。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和布局方式,它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21世纪中国太空观测成就资料
中国在21世纪的太空观测成就涵盖了多个领域,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成就:
1. 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于2011年发射成功并进行了多次载人与无人的交会对接,为进一步探索载人空间站做出了重要贡献。
天宫二号发射于2016年,成功进行了两次载人交会对接,为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2. 长征系列火箭:中国的长征系列火箭在21世纪取得了快速发展,成功实施了多次载人和无人任务的发射。
特别是长征五号火箭于2019年首次发射成功,具备了更大的发射能力,为中国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提供了可能。
3. 月球探测:中国嫦娥探测器系列是中国近年来在月球探测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
嫦娥一号于2007年成功发射并绕月飞行,嫦娥二号于2010年成功落地月球,并实施了月球表面巡视与返回地球等任务。
嫦娥三号于2013年成功实现软着陆并成功展开各项任务。
嫦娥四号于2019年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展开科学研究工作,成为全球首个登陆月球背面的国家。
4. 天眼FAST:中国的天眼射电望远镜(FAST)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于2016年竣工并投入运行。
FAST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能够探测到更远、更暗的天体信号,对于研究宇宙起源、星系演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5. 北斗导航系统: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核心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之一。
21世纪以来,北斗系统逐渐建设完毕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公共安全等领域提供重要支撑。
这些成就代表了中国在21世纪太空观测领域的重要进展,同时也为中国在未来的太空探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1世纪取得的科学成就有:1、外交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在多边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就;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2001年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2002年中国推动下决定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强该地区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截止到2001年已有168个国家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使得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声望进一步提高。
2、科技(1).人类基因研究成就巨大2000年6月26日,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基因组草图终于绘制完成,我国科学家参与并高质量地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的测序任务表明中国科学家有能力起跻身国际科学前沿,并做出重要贡献。
(2).航空航天技术发展迅速①神舟系列飞船顺利升空②2000年12月2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成功,它与2000年10月31日发射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一起构成了“北斗导航系统”。
(3).在纳米技术领域屡创佳绩(4).超级计算机智能化2000年11月29日,我国独立研制的第一台具有人类外观特征、可以模拟人行走与基本操作功能的类人型机器人,在长沙国防科技大学首次亮相。
类人型机器人的问世,标志着我国机器人技术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5).国家“863“计划取得巨大成就3、国防(1)建立和完善了有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建设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人民解放军实现了由单一陆军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发展。
不仅掌握着种类比较齐全的常规武器装备,而且拥有了具有一定威慑力的原子弹、氢弹等尖端武器装备。
(3)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先进,建立起了包括电子、船舶、兵器、航空、航天和核能等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科研实验生产体系,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切实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21世纪最伟大十大科技
1.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21世纪最伟大的科技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自动化、智能化处理大量数据,并从中获得更加有价值的信息。
2.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子领域,它可以让计算机自动学习和改进自己的算法,从而更加智能地处理数据和问题。
3. 云计算:云计算可以将计算机资源虚拟化,使得人们可以更加灵活地使用计算资源,同时也能够降低运维成本。
4. 区块链: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它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同时也可以增加数据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5. 5G技术:5G技术可以提供更快的互联网连接速度和更低的延迟,这将有助于推动各种互联网应用的发展和创新。
6. 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人们带入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这将改变人们与技术的交互方式,并推动诸如游戏、电影等行业的发展。
7. 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技术可以提供更高带宽和更稳定的通信质量,这将有助于实现更加高效的互联网连接和通信。
8. 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实现更加自由的设计和制造,从而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和创新。
9. 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和分析庞大的数据,从中发现更加有价值的信息和趋势。
10. 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实现更加安全和高效的交通,同时也可以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
21世纪中国对近代科学的贡献21世纪中国对近代科学的贡献在21世纪,中国成为了全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他们在各个领域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从科学研究到应用技术,中国在近代科学的发展方面都有着令人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深入探讨21世纪中国在科学领域中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并分享我对这一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在21世纪,中国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中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在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人脸识别、语音识别以及智能机器人等领域,中国的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创新和先进的技术,使得人工智能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运用。
这些技术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许多新的可能性,也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二、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中国在21世纪的航空航天领域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他们成功开展了多次载人航天任务,并建立了自己的太空站。
中国还研发出了一系列先进的卫星技术,并成功发射了一颗探测器登陆在月球背面。
这些成就使得中国成为了国际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并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合作和交流。
三、新能源和环境保护21世纪的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能源和环境挑战,然而他们积极探索并应用新能源技术,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并改善环境质量。
中国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建设了许多新能源设施。
中国还大力推动低碳技术的发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致力于构建更加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四、新药研发和医疗技术中国在医药领域的研究和创新也是引人注目的。
他们在生物技术、药物研发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并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果。
中国的科学家们成功研发出一系列新药,为人类的健康和医疗领域带来了重要的改变。
中国也在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方面进行了大量创新,提高了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总结回顾:中国在21世纪对近代科学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他们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环境保护以及医药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和创新。
21世纪科学成就一、分子电子学获重大进展,科学家们开发出了分子电路。
若干个研究小组将极小的晶体管、导线和开关连在一起,形成可完成基本运算的电路,该技术为未来开发出超小型计算机铺平了道路。
这些超小型计算机可用于即时翻译不同语言之间的对话,或计算出气候的变化趋势。
二、对核糖核酸的研究证明,它在人体中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核糖核酸在基因抑制和酶的活性中所起的作用就大大出乎科学家的意料。
三、揭开了太阳喷发出的大量中微子丢失之谜。
科学家发现,这些中微子失踪的原因在于,中微子在从太阳到地球的旅途中本身特性发生了变化。
这一发现对目前物理学的标准模型提出了质疑,因为该标准模型认为,中微子在通过大量物质时不发生变化。
四、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公布成为今年的第二件大事。
目前,有60多种生物体包括若干种致病微生物,正成为科学家绘制基因组图的对象。
五、开发出了新的超导材料。
今年,科学家发现了临界温度更高的新型超导材料,使人类朝着开发室温超导材料领域迈出了一大步。
六、研究人员更多地了解了在发育的神经系统中,分子信号是如何吸引和排斥生长的神经轴突———神经通信网络之臂的。
七、今年,临床治疗上开始使用一种特定的“灵巧炮弹”式药物,该药物可在人体内自动寻找并摧毁引起癌症的病变细胞。
八、冷原子仍然是热门话题。
今年诺贝尔物理奖的颁奖原因,就是由于发现了被称为爱因斯坦-玻色凝聚态物质,这表明凝聚态物质仍然受到极大的关注。
九、解开精神病之谜。
研究人员识别出可增加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等遗传疾病风险的特殊基因。
该研究成果对于研制治疗这类疾病的新药意义重大。
十、小核糖核酸分子研究继续升温。
2003年,科学家继续探索小核糖核酸分子如何影响从早期发育到基因表达等多种细胞行为。
对小核糖核酸分子的研究,将有助于人类战胜诸如艾滋病和肝炎等疾病。
十一、生命有可能始于RNA(遗传物质核糖核酸),而非DNA(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
十三、格鲁吉亚共和国出土170万年前的原始人化石头盖骨,这有可能是从非洲走出的第一批人类祖先的头盖骨。
现代科技成就有哪些?1.产业在本世纪微电子和技术的基础上,21世纪将把光、电、声、磁等物理特性加以综合开发利用,形成包括光电子器件、激光配置、系统、、光是、光等基本内涵为新一代光电子信息产业。
这一新产业将全面更新现有的各类信息手段,以适应人们对信息的最广泛的需要。
2.软件产业在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处理和知识处理业务将空前活跃,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产业的成长将加快步伐;大量的、遍及各个领域的数据库、信息库、将普遍建成并广泛应用;、、、等软件产业,并在经济发展和xx占有越来越突出的地位。
3.智能机械产业在21世纪,传统的各种机械工具将广泛地与微电子、光电子和机械产业。
这个产业提供的、、智能工具(、船舶、火车、飞机、航天器等)、智能生产线、xx工厂等等,不仅在体力上,同时也在上部分替代人类的各种劳动,使人类的智能获得新的解放,从而人类可以开展更富创造性的工作。
4.生物工程产业以现代生命技术的四大组成部分(、酶、细胞、基因)为基础,到21世纪将逐步形成以动植物工程、药物及疫苗、、、、及等为基本内涵的生物工程产业。
这个产业将改造和创建若干高效益的生物物质,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5.生物医学产业在、医疗手术、人工合成材料新成就的基础上,在21世纪人类能安全地掌握生物的或人工的脏器(心、肺、肾、脾等)、、血管、(视、听、嗅、味、触)的移植和再造技术,从而使新的医疗技术达到能对人体各单位进行有效替换和重建的xx,生物医学产业必将成为令人瞩目的高技术产业之一。
6.产业下个世纪,超导体产业将崛起。
的某些独特性能将改变传统的若干概念和理论。
超导电机、超导输电系统、超导储能装置、超导、超导计算机、超导电子器件等一系列高技术成果将大批地实用化、商品化,从而改造现有的、、微电、光电等整个技术格局。
7.产业21世纪,人类将面临能源紧缺的困境。
除寄希望于能源之外,现实的选择是:发展太阳能技术、研制和生产各种太阳能跟踪,捕获、转换和存贮装置,在地面和太空xx更多地搜集和利用无污染的太阳能,建立起高技术的太阳能产业。
21世纪科学的五大突破Person of the Year: George W. Bush据预测21世纪科学将出现五大突破。
我们将知道我们从哪里来。
为什么宇宙会存在?换一种说法,为什么会有物质存在而不是空无一物?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科学家已经了解到宇宙正在扩张。
这就是说宇宙一定是在过去的某一特定时候开始形成的。
科学家们甚至已经提出种种理论,详尽地描绘宇宙从它形成的最初一瞬间一直到现在的演变过程。
在未来的几十年中,由功能异常强大的新型望远镜所带来的数据将会使这些理论更加精确。
同时,我们将进一步了解物质在宇宙初期不可思议的高温高压下,是如何表现的。
我们将破译遗传密码并征服癌症。
19世纪的歌剧中,如果女主角在第一幕中咳嗽的话,观众便会知道她将在第三幕中因肺结核而死。
但是由于20世纪抗生素的出现,曾经是那样可怕的不治之症现在成了服点儿药片就万事大吉的事情。
由于科学家对基因密码更加了解,而且已将研究深入到了分子水平,许多严重的疾病(比如癌症)对人类的威胁将会变得越来越小。
通过使用生产出的“治疗性”病毒,科学家们得以用健康的基因取代受癌症破坏的脱氧核糖核酸。
或许这一过程只是通过一粒药片或是一剂注射便可完成。
我们将活得更长(120岁?)。
如果说通常的衰老过程主要是我们细胞内的一场激烈而不可见的竞赛的话(一场对我们的脱氧核糖核酸进行破坏同我们体内的细胞对被破坏的组织进行修复的竞赛),那么21世纪遗传医学的巨大成就会使我们能够控制、甚至逆转这一过程。
但是在我们促使科学家再做得更多一些之前,不妨想一想:我们确实想要生活在一个没有人衰老,很少有孩子出生(因为地球只能承受那么多的人)的世界上吗?新奇的主意将从何而来?多活的那些年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我们将“管理”地球。
下一个世纪,我们将不再谈论天气,而是主动地去调理天气。
我们将逐渐学会如何预测人类活动对地球、对全球气候以及对生态系统所带来的影响。
拥有了这些知识,人们将更乐意用它来对我们这个星球的“行为方式”进行管理。
21世纪科学的五大突破Person of the Year: George W. Bush据预测21世纪科学将出现五大突破。
我们将知道我们从哪里来。
为什么宇宙会存在?换一种说法,为什么会有物质存在而不是空无一物?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科学家已经了解到宇宙正在扩张。
这就是说宇宙一定是在过去的某一特定时候开始形成的。
科学家们甚至已经提出种种理论,详尽地描绘宇宙从它形成的最初一瞬间一直到现在的演变过程。
在未来的几十年中,由功能异常强大的新型望远镜所带来的数据将会使这些理论更加精确。
同时,我们将进一步了解物质在宇宙初期不可思议的高温高压下,是如何表现的。
我们将破译遗传密码并征服癌症。
19世纪的歌剧中,如果女主角在第一幕中咳嗽的话,观众便会知道她将在第三幕中因肺结核而死。
但是由于20世纪抗生素的出现,曾经是那样可怕的不治之症现在成了服点儿药片就万事大吉的事情。
由于科学家对基因密码更加了解,而且已将研究深入到了分子水平,许多严重的疾病(比如癌症)对人类的威胁将会变得越来越小。
通过使用生产出的“治疗性”病毒,科学家们得以用健康的基因取代受癌症破坏的脱氧核糖核酸。
或许这一过程只是通过一粒药片或是一剂注射便可完成。
我们将活得更长(120岁?)。
如果说通常的衰老过程主要是我们细胞内的一场激烈而不可见的竞赛的话(一场对我们的脱氧核糖核酸进行破坏同我们体内的细胞对被破坏的组织进行修复的竞赛),那么21世纪遗传医学的巨大成就会使我们能够控制、甚至逆转这一过程。
但是在我们促使科学家再做得更多一些之前,不妨想一想:我们确实想要生活在一个没有人衰老,很少有孩子出生(因为地球只能承受那么多的人)的世界上吗?新奇的主意将从何而来?多活的那些年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我们将“管理”地球。
下一个世纪,我们将不再谈论天气,而是主动地去调理天气。
我们将逐渐学会如何预测人类活动对地球、对全球气候以及对生态系统所带来的影响。
拥有了这些知识,人们将更乐意用它来对我们这个星球的“行为方式”进行管理。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奉命出征,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
在起飞21小时后,顺利降落在内蒙古大草原,中华民族实现了千年“飞天”梦,结束了太空中没有中国人足迹的历史,开创了中国新的航天时代。
2003年1月5日晚上7时许,中国2002年12月30日凌晨发射升空的“神舟”四号飞船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着陆,顺利回收。
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2005年10月12日9时0分0秒,“神舟”六号飞船发射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这对实施“嫦娥工程”探月计划的推进有着重要意义
2011年10月31日神舟八号成功发射期与天宫一号对接探索宇宙奥秘将丰富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中国的“神舟三号”宇宙飞船于3月2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02年4月1日,“神舟”三号飞船于下午4时许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我国载人航天第三次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1秒,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飞船,于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18时37分24秒,正式起飞升空...
2012年06月18日神舟九号今日11时与天宫一号实施首次交会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