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土木工程测量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6.23 MB
- 文档页数:45
第一章:绪论一、 土木工程测量学的任务:测定、测设、监测 二、 地面点位的确定:确定地面点的位置的 三要素:水平角、水平距离、高差1、 水准面(人为规定的水平面)有无数个;大地水准面(海平面的平均高度)只有一个2、 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是测量专业所依据的基准面和基准线3、 常用的坐标系有:大地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或1980国家坐标系); 高斯平面投影直角坐标系 6°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为 3°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为 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4、 高程系统(目前采用 绝对高程(海拔):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锤距离;相对高程:到任意水准面的铅锤距离 水准面以上的高程为正,反之为负5、 半径小于10km 的区域内(普通测量),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的影响可以忽略,用水平面 代替水准面 三、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7C第二章:水准仪及水准测量一、高程测量分为 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气压高程测量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高差=后视读数-前视读数(hAB = a - b )a?b 时高差为正,B 点比A 点高,反之成立1水准仪的基本构造 (三部分)望远镜、水准器、基座 2、水准测量的一般方法:3、 水准尺和尺垫尺垫的作用:防止水准尺的位置和高度发生变化而影响水准测量的精度 尺垫的位置:在起点和终点不能放尺垫而中间测点(转点)必须要放4、 水准点分为永久性和临时性(BM:已知高程的永久水准点) 二、水准路线:单一水准路线和水准网1、 单一水准路线: 附合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2、 水准测量的检核:计算检核、测站检核(变仪器高法、双面尺法) (1)、附合水准路线的成果检核::中央子午线视为 X 轴,并且y 坐标加上500km 以免出现负值 6n ・3, 3n ;佃85黄海高程系统)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步 180 3600P = -------------四、一弧度对应的秒值:hAB -W a-W b A / \ ” B (AB 间可能有n 个测站)、成果检核f h =艺h 测-(H 终-H始)f h —高差闭合差(普通水准测量中,不得超过± 40j L mm 或者± 12j n mm L ( km )是水准路线的长度,n 为测站数)H 终一终点水准点BM2的高程送h 测=hAB =送a"送、f 容?fh、高差闭合差的调整( 按与测站数(或距离)成正比例反符号 的分配原则)ViL —水准路线的总长度Li —第i 测段路线长度 n —水准路线的总测站数n i—第i 段测站数3、闭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八f h=送 h 测-(H 终-H始);fh 容 = ±12石(或士 4%)H始一始点水准点BM1的高程表2冲图根水准测量的成果处理V i(mm ):高差改正数式中高差改正数的计算检核:Z v i =-f h4、 水准测量误差: 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外界条件的影响5、 水准测量时要求前、后视距相等 可以抵消i 角、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
土木工程测量第一章绪论1.测量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地球及其表面的各种形态。
2.测量学依据任务不同如何分类?①大地测量学②摄影测量学③工程测量学④海洋测量学⑤地图制图学3.大地水准面的概念及有关说明?人们设想把平均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而形成的封闭水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说明:①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球体可以代表整个地球的形状。
②大地水准面是一个略有起伏的不规则曲面。
③大地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方向垂直。
④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学的基准面。
铅垂线是测量学的基准线。
(注:铅垂线并非处处指向球心。
)4.确定地面点位有哪两个要素?①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绝对高程)②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投影位置5.绝对高程的概念?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线长。
6.地面点的平面位置有哪些表达方法?①地理坐标②高斯坐标7.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过程?①分带:在地球表面沿着赤道进行分带,每隔6°或3°分带,共分60带或120带。
②假想用一个大圆柱去套地球。
(大圆柱要与中央子午线相切,若有60带则套60次)注:中央子午线指每一带最中间的那根子午线。
③投影④展开8.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的概念?以用青岛验潮站1956~1979年观测的潮位成果进行计算,引测出青岛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260m,由此建立的高程系统称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9.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水平距离和高程有何影响?在半径小于10km的区域内,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对高程测量来说,不能忽视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
10.测量有哪些原则?①测量一定是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由整体到局部。
②上步测量工作不进行检核,绝不进行下步测量工作。
11.已知某点的地理坐标为L=118°54′,B=32°07′,试求该点所在6°带中央子午线经度和投影带带号。
118°54′÷6°=19点多19+1=20 带20×6—3=117°例题:已知:K(18760,1972653)。
《土木工程测量》习题解答第一章 绪论1、解:∵y a =20882365.30m ,∴N =20; A 点所在6°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λ0=6°N-3°=6°×20-3°=117°。
A 点的自然值为:Y a =882365.30-500000.00=382365.30m ,故A 点在中央子午线以东382365.30m 处。
2、解:∵已知点的经度λ=116°28′,则201682116=⎥⎦⎤⎢⎣⎡+'=INT N 391303182116=⎥⎦⎤⎢⎣⎡+'-'=INT n于是:λ6=6°N -3°=6°×20-3°=117° λ3=3°n =3°×39=117°∴ 该点在中央子午线以西,其横坐标自然值为:()mkm km km Y 00.592002.59111533333.011111782116-=-=⨯-=⨯-'=故,该点在6°带中的横坐标通用值为:y 6=20(500000.00-59200.00)=20440800.00m 该点在3°带中的横坐标通用值为:y 3=39(500000.00-59200.00)=39440800.00m 。
3、解:按式(1.3)计算对距离的影响为:mm km R D D 0082.010*********.063713/13/2222==⨯==∆按式(1.5)计算对高差的影响为:mm km R D h 48.7800007848.063712/12/22==⨯==∆∴ 95700082.0/48.78/==∆∆mm mm D h 即 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是对距离影响的9570倍。
4、解:3.11713.103152062610000005000'''=''=''⨯=β第二章 水准测量思5、解:i =0.2╳20"=4",△=150╳4"/206265"=0.003m=3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