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外国语大学非外语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修订)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5
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规范一、格式毕业论文由以下8个部分组成,法文内容一律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按以下各部分要求)完成,中文内容的字体、字号按照以下各部分的要求填写。
具体要求如下:1、中文封面(单独打印):1)编号:学生应填写本身的个人编号(学号后三位数)。
2)论文标题问题:用法、汉两种文字完成,副标题不在此封面泛起:先法文(Times New Roman 字体,3号字并加粗),后中文(黑体,小3号字,不加粗),法汉标题问题内容要对应。
其它项目均用中文黑体4号字完成。
“班级”的填写要规范准确,其中的数字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如:法语2007级。
2、法文封面(单独打印):1)论文标题问题用3号字,加粗;副标题用小3号字,不加粗。
2)其余内容用4号字,加粗,各行首词首字母要大写。
3)各部分家中。
3、目录(单独打印):1)Table des matières一词居中,并加粗,其上下各空1行;此部分要求小4号字,Times New Roman 字体,1.5倍行距。
2)目录要有层次,章与章的标题对齐,节与节的标题对齐,并附页码,目录与页码之间加虚线。
3)章的标题:行首词首字母大写。
4)节的标题:行首词首字母大写。
另:法/中文摘要与关键词、引言、正文各章节、结论、注释、参考文献、致谢都包含在目录内。
4、法/中文摘要与关键词(独立成页,单独打印):1)法文摘要与关键词在先,中文摘要与关键词在后。
法文摘要:小4号字,Times New Roman字体,单倍行距;Résumé字样加粗,Mots-clés字样加粗。
中文摘要:小4号仿宋字,单倍行距;“摘要”两字字体加粗,内容不另起一行,“关键词”字体加粗。
2)法文摘要与关键词/中文摘要与关键词之间空1行。
3)法文摘要与关键词/中文摘要与关键词,都从左边写起(左起顶格),其余内容紧随其后。
4)摘要250-300词。
========外语系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考核要求毕业设计(论文)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为了切实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要求如下:一、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对学生的基本要求1、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勤于实践,勇于创新;2、根据任务书拟订的进度开展工作,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3、独立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不得弄虚作假,严禁抄袭行为;4、严格遵守学习纪律和毕业环节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
对设计(论文)中存在抄袭或有重大错误、或基本没有完成任务、或设计(论文)进行过程中造成严重事故者,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未参加校、系历次抽查或抽查均不合格者,取消答辩资格,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一、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规范要求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过程中,要求学生的按照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要求写作,都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由选题、搜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筛选使用资料,确立论点,拟定提纲到写出初稿,再到修改定稿,都必须亲自动手独立完成。
要切忌材料堆砌或空泛议论,严禁抄袭他人的作品,论文中引用他人作品的观点、理论、方法要在论文参考文献和资料中指明出处,也不能将自己已发表过的文章作为毕业论文,要具有严谨规范的工作作风,确保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
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考核1、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必须进行答辩,系论文领导小组应按答辩资格要求,及时对学生进行资格审查,并在审查表中签署意见,明确是否予以答辩。
下列学生,答辩组将不受理答辩:========1)在规定的时间内未按时完成毕业论文者;2)指导教师初评成绩不合格,或因学生原因未通过指导教师答辩资格审核者;3)校内或系论文领导小组专家抽查论文成绩不合格者。
2、符合答辩要求的学生均须接受论文答辩,对通过答辩者,论文成绩按下列公式计算终评成绩:论文成绩=指导教师初评成绩(55%)+评阅教师成绩(25%)+答辩成绩(20%)3、对未通过第一次答辩者(即第一次答辩成绩在60分以下者),应认真做好论文撰写工作,继续修改论文,原指导教师应继续对论文写作进行指导;论文修改完成后,由学生本人在规定时间内直接答辩组提出补答辩(即参加第二次答辩)申请,由毕业论文答辩领导小组选派教师对其答辩资格进行审查,通过资格审查者,可参加补答辩。
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管理暂行规定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管理暂行规定教务处制2011年11月目录1、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管理暂行规定 (3)2、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工作进程表 (5)3、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暂行条例 (7)4、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关于规范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的规定 (11)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Chengdu Institute Sichuan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管理暂行规定第一条为规范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保证论文质量,实现我院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毕业论文工作实行教务处和教学系二级管理,各系应根据学院教务处关于论文工作的要求,组织本系论文撰写、指导、评阅和答辩工作。
第三条各系应成立以系主任牵头的论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系论文撰写及指导的具体工作。
第四条各系应遴选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指导工作,指导教师一般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
第五条各系应对指导教师进行培训,学习本院论文工作条例、写作规范等文件,交流指导经验。
第六条各系应在第七学期结束前一个月向学生公布指导教师名单,组织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各系可根据学生选题和教师特长等统一安排指导教师。
第七条指导教师职责:1、指导学生选题,对学生提出撰写论文的明确要求。
2、介绍参考书目;指导学生书写开题报告、拟订并审查论文写作提纲及论文工作日程安排。
3、定期检查学生论文进展情况。
对学生论文指导一般不少于4次,并要有较详细的指导记录,每次指导的具体情况须及时记录在任务书的相应栏目,并由指导教师和学生签字。
在指导过程中重视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4、对所指导的论文提出评阅意见,写出评语,给出评定分数,推荐优秀论文。
外国语学院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参照美国APA和国内著名期刊论文格式)1.论文组成:论文必须包括中文封面、英文封面、原创保证书等十部分。
按以下顺序排列装订:中文封面、英文封面、原创保证书、致谢、中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如果有)。
2.具体说明:(1)封面按南方医科大学格式填写(参见格式样板)(2)中文摘要与关键词、英文摘要与关键词另起一页,中英文摘要以2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三到五个.(3)正文:正文标题居中:有副标题者,副标题另起,前面加破折号—.小标题正文章节标题或小标题单独占一行,且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表示,形式必须为:1.、1.1、1。
2、2.、2.1、2.2……的格式。
注释采用脚注和夹注。
(1)脚注对标题的注释或对全篇文章的说明以脚注的形式处理,注号用阿拉伯数字,列在当页正文下(word自动生成).(2)夹注对论文中的引文和所依据的文献无需特别说明者,在文内夹注,放在括号内。
作者名与年份之间空一格、不加逗号,如,(Chomsky 1991)(Bates &MacWhinney 1982)来自多位作者的观点、结论、研究发现等,按首字母顺序排列,如,(Adams 1990; Bates & MacWhinney 1982, 1989;Weigle 2002)三个作者及以上者,仅列出第一作者,如(Miao et al. 1984)(Caselli et al. 1995)中文作者,使用姓氏的汉语拼音,不需要拼出全名,如,(Wang 1982;Zhang 1979)引文:间接引用时,用夹注标明该引文的出处,不需标明页码;直接引用原文时,注明原文页码,即(作者姓名出版年份:原文页码),例如:“….”(Bloomfield 1933:203)“…。
”(Peter & Boggs 1986:90-92)或者在引文前用以下格式注名,即作者姓名(英、中文都只注姓)(出版年份:原文页码),例如:Thomas(1995:67)says “…。
毕业论文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一)论文书写论文(设计)要求统一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统一采用A4页面(210×297㎜)复印纸,单面打印。
其中上边距30㎜、下边距30㎜、左边距30㎜、右边距20㎜、页眉15㎜、页脚15㎜。
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固定值 22磅。
页眉内容统一为“*大学学士学位论文”,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排写。
页码在下边线下居中放置,Times New Roman小五号字体。
摘要、关键词、目录等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Ⅰ、Ⅱ……)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编排。
字体和字号要求论文题目:二号黑体章标题:三号黑体(1□□×××××)节标题:四号黑体(1.1□□××××)条标题:小四号黑体(1.1.1□□×××)正文:小四号宋体页码:小五号宋体数字和字母: Times New Roman体注:论文装订方式统一规定为左装订。
(二) 论文前置部分包括:封面、答辩成绩评定页、评阅意见页、任务书、设计档案页均按学校统一内容和格式填写。
(三)摘要摘要是学位论文内容的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最终结论等。
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和引用,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1、中文摘要(300字左右)“摘要”字样(三号黑体),字间空一个字符,“摘要”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正文(小四号宋体)。
摘要正文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小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关键词是为了便于文献标引从该学位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一般为3~5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 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2、英文摘要(250个实词左右)英文摘要另起一页,其内容及关键词应与中文摘要一致,并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文字流畅。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1.11.12•【字号】川教〔2021〕124号•【施行日期】2021.1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正文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川教〔2021〕124号各本科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精神,加强和改进教育督导评估监测,保证本科人才培养基本质量,根据教育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要求,特制定《四川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细则(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四川省教育厅2021年11月12日四川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细则(试行)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评议要素和重点第三章工作程序第四章结果反馈与使用第五章监督与保障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按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四川省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以及《四川省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为加强和改进教育督导评估监测,保证本科人才培养基本质量,根据教育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四川省教育厅(以下简称“教育厅”)负责全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以下简称“本科毕业论文”)抽检实施工作的统筹组织和全程监督,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具体实施。
第三条本科毕业论文抽检工作遵循独立、客观、科学、公正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抽检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四条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对象为上一学年度授予学士学位的论文,抽检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
附件1四川大学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有关规定(修订)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规范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特修订本条例如下:第一条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教学要求一、巩固和扩展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的科研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方案设计、资料查阅、实验研究、社会调查、理论计算、数据处理、经济分析、外文资料的阅读和翻译、计算机应用、文字表达和论文(设计)撰写等方面的能力和技巧。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和研究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善于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和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各专业均应根据教学计划和“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程序”(见附件2)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第二条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要求一、满足基本教学要求,体现专业培养目标,具有综合性、先进性,研究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及饱合的工作量。
二、选题应注重与社会、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和医疗卫生工作的实际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要求工科类的毕业论文(设计)来自实际任务选题应达到80%以上。
三、选题应注重更新,原则上要求每生一题,独立完成。
四、选题应由指导教师初步拟定或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拟定,经学院审查后报教务处备案。
确定后的选题原则上不得随意更改。
第三条毕业论文(设计)开题要求一、指导教师在选题结束后应拟定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并下达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任务书的安排认真开展开题工作。
二、学院原则上应在学校规定时间内组织由3位及以上指导教师参加的开题报告会,对选题认真审议,提出改进意见,以保证毕业论文(设计)顺利开展。
第四条毕业论文(设计)正文及外文译文要求一、毕业论文(设计)正文要求(一)毕业论文(设计)要求论点突出,论据充分,论证严密,数据真实,结构安排合理,层次分明,图表清晰,格式规范,文字通顺,结论正确。
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标准本规范提供予学生作为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参考及基本要求,各二级学院可根据学科专业以及实际情况作进一步更加规范、严格的修订。
1毕业论文(设计)内容组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论文封面(可下载,统一用A3天蓝色皮纹纸打印,可参照样板);2.诚信声明(可下载);3.中文摘要(中文设计总说明)、关键词;4.英文摘要(英文设计说明)、英文关键词;5.目录;6.正文;7.注释;8.参考文献;9.综述(必要时);10.致谢;11.附录(必要时)。
2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要求2.1题名论文题名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如有特殊要求,可加注副标题。
2.2摘要(设计总说明)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报告、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中文摘要约300个汉字,并翻译成英文。
设计总说明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中文字数以300字左右为宜,并译成英文。
2.3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
关键词数量为3~5个。
2.4目录目录由论文的篇、章、条、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标题层次清晰。
目录中的标题及页码应与正文中的一致。
2.5主体部分主体部分一般包括前言、正文、结论三部分。
主体部分必须由另页右页开始。
每一篇(或部分)必须另页起。
前言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前言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
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毕业论文的前言为了需要反映出作者确已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对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论证,因此,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可以单独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
本科英语专业论文写作要求与规范1总体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2论文撰写的时间安排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论文打印错误!未定义书签。
4论文定稿的装订内容、顺序及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封面错误!未定义书签。
6诚信承诺书错误!未定义书签。
7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错误!未定义书签。
8目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9 论文主体错误!未定义书签。
10论文内引文及脚注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1总体要求一、毕业论文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
毕业论文应用英语撰写,由作者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应当格式正确,文字通顺、结构清晰、内容充实、论证严密,有一定的独立见解,主体部分长度达到5000——6000个英文单词,二、学生与指导教师应加强论文写作交流。
指导教师应定时检查学生的论文写作情况,给予指导;学生应与指导教师加强联系,积极、主动地解决写作中出现的问题,按时完成毕业论文。
三、为便于修改和评阅,论文定稿应在毕业答辩前两周完成,并向学院提交2份为论文。
四、为及时存档,答辩通过后,学生应根据答辩教师意见,再次修改论文,然后加装学校统一封皮,上交学院。
电子文稿上交指导老师。
五、有列情形之一者,不予答辩。
(一)未按规定时间提交论文及论文附件。
(二)论文存在严重问题未修改。
(三)指导教师或评阅教师认为未达到本科毕业论文水平。
(四)论文内容有40%以上重复其它论文。
2论文撰写的时间安排一、选题:10月30日前,完成编制毕业论文工作计划、教师拟题、学生选题、落实指导教师等工作。
二、开题:11月1日~11月10日,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开始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11月15日~12月10日,进行开题报告、选题检查,并把学院的毕业论文选题汇总后上报教务处备案12月11日~1月22日学生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经指导教师审阅通过后开始毕业论文写作三、撰写:1月23日~3月5日完成论文一稿3月6日~4月6日完成论文二稿4月7日~4月30日完成三稿5月1日~5月10日定稿四、答辩与成绩评定阶段:5月15日前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完成成绩评定5月20日前上报毕业论文答辩日程安排,公示答辩时间5月21日~5月25日组织毕业论文答辩,完成成绩综合评定6月5日之前,学生根据答辩意见修改毕业论文并提交学院,同时提交电子文档。
本科论文写作规范和要求
本科论文是学术研究和学科综合训练的重要环节,具有一定的写作规
范和要求。
下面是本科论文写作的一般规范和要求。
1.论文选题和立意
论文选题应与所学专业相关,体现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选题应
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创新性,能够扩展领域知识或解决实际问题。
2.结构规范
3.文章格式
论文应使用A4纸张,字体一般为宋体、微软雅黑或Times New Roman,字号一般为12号。
论文的页边距一般为上下左右各2.54cm。
5.图表要求
论文中的图表应有编号和标题,并且能够直观地展示数据或实验结果。
表格应清晰简洁,图形要有合适的比例尺和标注,方便阅读和理解。
6.符合学术道德规范
论文写作应遵循学术道德规范,不得抄袭他人成果、复制自己的已发
表论文等。
引用他人观点或结果时应注明出处,并遵守论文发表的相关规定。
7.语言要求
论文语言要规范、准确,表达清晰,逻辑严密。
语法和标点符号应符
合规范,避免使用口语化、随意性较强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8.字数要求
本科论文的字数要求一般在1200字以上,但根据学校和导师的要求可能会有调整。
总之,本科论文写作的规范和要求需要遵循学校和学科的相关要求,同时注重学术研究的规范性和规范性,力求提升论文的品质和学术价值。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标准一、毕业论文格式〔一〕总体要求1.毕业论文一律用英语撰写。
2.毕业论文格式须符合本标准的根本要求,并按照本标准排版、打印。
〔二〕封面按照学院统一规定的封面款式打印。
须在中文标题上方加上英文标题。
〔三〕标题1.题目应该简短、明确,具有概括性。
通过题目,能大致理解论文内容、专业特点和学科范畴。
2.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
3.论文题目置于正文之前,格式为Times New Roman字体三号,加粗,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四〕英文摘要及关键词1.摘要应该将毕业论文的内容要点简短明了地表达出来,应该包含论文中的根本信息,表达其核心思想。
2.突出毕业论文中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和新见解的局部,不用展开论证或说明。
3.以客观陈述为主,不用进展主观评价;以第三人称对文中观点进展概括和提炼,防止以“作者指出〞等类词语表述。
4.独立成文,选词用语防止与正文内容特别是前言(绪论)和结论局部雷同。
5.语言力求精练,字数以200—300字为宜,控制在300字以内。
6.关键词以3—5个名词为宜,为论文中最重要、出现频率最高、能表达论文主题的词。
7.居中打印“ABSTRACT〞〔 Times New Roman字体四号加粗〕,空一行打印英文摘要内容〔Times New Roman字体四号〕,摘要内容每段开头留四个字符空格。
8.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居中打印“KEY WORDS〞〔 Times New Roman字体四号加粗〕,再空一行打印关键词〔Times New Roman字体四号〕,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9.页面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左边距:30mm;右边距:20mm。
10.英文摘要与关键词单独为一页。
〔五〕中文摘要及关键词1.中文摘要内容应与英文摘要根本相对应,语句通顺,文字流畅。
2.中文关键词与英文关键词应根本对应。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写作规范说明(英语专业)
1. 本论文格式范例适用于自考、函授、网院、高职等类型的考生,论文一律以中文撰写,字数不少于5000字;论文基本框架应包括:封面、正文标题和作者信息、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0项)。
正文部分含“引文”(综述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主体部分(论点论据论证)和“结语”。
论文标题尽量少用“浅谈”、“浅议”等字眼,正文中的小标题尽量做到工整对仗。
2. 考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选与英语相关的论文题目,论文选题应尽量具体有意义,不宜太大太空泛;论文选题经导师确认后着手写作。
论文选题必须与外语相关。
3. 如论文格式不符合规范,即便通过论文答辩,在论文复核时也将被一票否决,延误毕业时间,后果自负!。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Versions of Liu Zongyuan’sJiangxu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Beauties” PrincipleIntroductionWith its extremely terse and implicit characteristics,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is an art of language and a golden heritage of Chinese literature to the world, which is also a fine integration of beauty in sense, sound and form. Liu Zongyuan, one of “Eight Great Prose Masters of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Chinese poetry, one of which is Jiangxue, a five-character quatrain, honored as “the shortest Li Sao”. Jiangxue is a masterpiece bearing beauty in sense, sound and form so that it has appealed many excellent translators to reproduce the original beauty, among whom Xu Yuanchong, Zhao Zhentao, Witter Bynner, Wu Juntao are on the list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ones.It is widely believed that poetry translation is much more difficult than other common translations but less difficult tha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translation.1Fortunately, with unremitting endeavor by many schola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many practical translation theories are put forward. One of them is the well-known “Three Beauties” principle—beauty in sense, sound and form, one of the most widely accepted and admired translation principles, which is proposed by Professor Xu Yuanchong, an outstanding and prolific translator.By the way, all the references I collected mainly analyze different English versions of Jiangxu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Beauties” principle to highlight this positive translationmethod. But what’s well worth my mentioning is that there are few papers studying this topic in English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 English versions of Jiangxue in my thesis is more comprehensive and persuasive.This thesis is to prove that, by studying different English versions of Jiangxue, Xu Yuanchong’s translation based on his “Three Beauties” principle , aiming to maximize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original beauty in sense, sound and form, has provided a fine manifest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 itself, a good source of reference to the analysis and appreciation of other translation works as well as a beacon to a better command of this principle and an advanced level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translation.This thesis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excluding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Part one is a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of Xu Yuanchong’s “Three Beauties” principle. Part two includ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Liu Z ongyuan’s life experiences, the analysis and appreciation of Jiangxue, and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in translating Jiangxue. Part three first presents the demerits and merits of the English versions in reproducing the original beauty in from, in light of the punctuations, the choice of words and the degree of the antithesis; and then it focused on the reproduction of original beauty in sound by analyzing the rhythm and rhyme; and finally it reveals how to reproduce the original beauty in sense in each version in terms of their translations of the original title and main poetic images based on the “Three Beauties” principle.I. A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of Xu Yuanchong’s“Three Beauties” PrincipleProfessor Xu Yuanchong, proclaimed as the only expert in the world who can translate Chinese poetry into both English and French version,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The “Three Beauties” principle, a perfect integration of beauty in form, sound, and sense, is a representative one of his brilliant achievements, which is well worth studying for a long time. Not only is this principle a beacon to translators in the domain of Chinese-to-English poetry translation, but also it paves the way for spreading our classical literature to foreign countries.A. The Source of “Three Beauties” PrincipleThe “Three Beauties” principle of tra nslating derives from an idea of Lu Xun. In his work Outline of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Lu Xun first proposed a “Three Beauties” principle, which aimedto choose the best Chinese characters in writing. He says, “When it comes to literary work, its content embraces three beauties: namely, beauty in sense to touch readers’ hearts, this is the first point; beauty in sound to stimulate readers’ ears, this is the sec ond point; beauty in form to affect readers’ eyes, this is the third point.”2Professor Xu applied this principle to the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translation. The “Three Beauties” principle, put forward by Xu for the first time, appears in the preface of the Chinese-to-English and the Chinese-to-French versions of The 42 Collections of Chairman Mao’s Poetry. Later on, he threw a brighter light upon this principle in The Art of Translation: “The art of translation is to reproduce the original content and meaning through the form of the translation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on of the original content through its form. This reproduction is absolutely not a mechanical word-for-word translation, but a recreation of the beauty in sense of the original text. In the process of poetry translation, translators should also reproduce the beauty in sound and the beauty in form besides the beauty in sense of the original text.” In addition, Professor Xu has published A New Translation of Three Hundred Tang Poems and versions of other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in which this principle is embodied completely.B. The Essence of “Three Beauties” PrincipleForm what has been mentioned above, it’s known that the “Three Beauties” principle refers to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original beauty in sense, sound and form in translation. Nevertheless, not all the beauties are equally significant. As Professor Xu put it,beauty in sound is more important than beauty in form but less important than beauty in sense.3 That is, although all the three beauties are desirable, we’d better give priority to reproducing the original beauty in sense, then convey the beauty in sound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take the beauty in form into the final consideration if we cannot realize all the three beauties in translation.Beauty in sense aims at reproducing the literal meaning and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the original content accurately. More specifically, there is no need to translate all the images in the original content but an emphasis on moving the readers by suggesting the same picture as the original one does. The method to achieve this goal is somewhat kind of free translation but more demanding than it. A case in point is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参考格式一、毕业论文文档编辑以及打印格式(一)纸型:A4纸型。
(二)页码:页码从正文第二页开始打印(首页不显示),放在页面的底端,采用“页面底端居中”的格式。
封面,摘要以及目录页不计入页码。
(三)字体:“时代新罗马(Times New Roman)”字体。
(四)字号:论文正文的字号用“小四”,章节标题用“四号”加粗,成段的引文用“五号”。
(五)页边距:采用Windows XP默认页边距:上2.54厘米,下2.54厘米,左3.17厘米,右3.17厘米。
(六)装订线:左边1厘米。
(七)行距:正文1.5倍行距;成段的引文单倍行距。
(八)页眉页脚:页眉1.5厘米,页脚1.75厘米。
(九)对齐方式:论文正文采用“两端对齐”的方式,标题或副标题采用“居中”的方式,章节标题采用“左对齐”。
(十)图表不能跨页打印。
(十一)章节标题或小标题原则上不能放在一页的最后一行。
(十二)缩进:如果正文段落采用的是“齐头式”,段落与段落之间空一行,否则段落首行需右缩进(5个字符)。
(十三)字数:以教学或考试部门下发的论文写作要求为准,上下浮动不超过10%。
论文字数只计算正文文字,摘要,目录,注释,参考文献,附录等不计入字数。
(十四)层次编码:依次使用I, II, III…; A, B, C,…1. 2. 3….; 1), 2), 3)…。
也可以采用第一级1,2,3,第二级1.1、1.2、1.3;第三级1.1.1,1.1.2, 1.1.3 (依此类推)格式。
(十五)例子:正文中例句较多时,宜按顺序用(1)(2)(3)…或a. b.c. …将所有的例句编号。
每例另起(中文空两格,英文10个字符),回行时与上一行例句文字对齐。
二、论文组成部分第一部分:论文封面页(Cover Page)第二部分:论文题目,摘要页(Title and Abstract Page)第三部分:论文目录页(Outline Page)第四部分:论文正文(Body)第五部分(optional):论文尾注(Endnotes) (语言学类论文推荐采用夹注,故此部分可省略)第六部分:论文参考文献(References)第七部分(optional):附录(Appendix)三、毕业论文装订装订顺序应为:论文封面页、论文题目页、论文目录页、论文正文、论文尾注(语言学可以不作尾注)、论文参考书目,论文附录。
四川外国语大学非外语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修订)(川外教〔2007〕30号)本科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检验。
它既是检测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理论思考与实践设计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研训练,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过程。
本科毕业论文是学校教学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做好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加强本科毕业论文的规范管理,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写作规范。
1 毕业论文总要求本科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有条理、有逻辑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论文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逻辑性强、条理清楚、文字正确通顺、格式规范。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思维与观念上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发表新见解;论文应该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料,严禁抄袭或剽窃他人的作品(具体要求见《四川外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规程(修订)》)。
2 毕业论文字数非外语类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正文以8000字左右为宜。
3 毕业论文打印格式3.1 纸型:A4纸型,纵向,单面打印。
3.2 页码:放在页面的底端,采用“页面底端居中”的格式。
3.3字体、字号3.3.1 标题字体、字号3.3.1.1 论文题目:黑体、小二号3.3.1.2 一级标题(章):黑体、小三号3.3.1.3 二级标题(节):黑体、四号3.3.1.4 三级标题(条):黑体、小四号3.3.1.5 四级标题(款):黑体、五号3.3.2 摘要、关键词:黑体、五号(“摘要”、“关键词”的内容使用宋体五号。
“关键词”一般列3至5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3.3.3 致谢:“致谢”二字为黑体四号,致谢内容宋体、小四号3.3.4 目录:“目录”二字为黑体四号,目录内容宋体、小四号3.3.5 正文字体、字号:宋体、小四3.3.6 尾注:“尾注”二字为黑体四号,尾注内容中文为宋体、五号,英文为TimesNew Roman、五号3.3.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四个字为黑体四号,参考文献内容中文为楷体小四号,英文为Times New Roman、五号3.3.8 附录(必要时):“附录”二字为黑体四号,附录内容宋体、小四号3.4 页边距:采用默认页边距,即上2.54厘米,下2.54厘米,左3.17厘米,右3.17厘米。
3.5 装订线:左边1厘米3.6 行距:论文全文采用20磅行距。
3.7 页眉页脚:页眉1.5厘米,页脚1.75厘米。
3.8 行数与对齐方式:全文采用系统默认行数,正文两端对齐;论文题目居中对齐;章、节、条、款编号前空4个英文字符(两个全角汉字),编号与文字之间空两个英文字符。
4 章、节、条、款编码法论文中的章、节、条、款按照阿拉伯数字分级系列编码法依次排列,从1开始,连续编号,中间用“.”相隔,最末级编号之后不加点。
示例如下:1 一级标题(章)2 一级标题(章)2.1 二级标题(节)2.2 二级标题(节)2.2.1 三级标题(条)2.2.2 三级标题(条)2.2.2.1 四级标题(款)2.2.2.2 四级标题(款)5 论文组成部分5.1 第一部分:论文封面页——采用学校统一格式。
5.2 第二部分:论文题目与摘要页论文题目与摘要页分为两个部分:中文题目、摘要页和英文题目、摘要页,每个部分单独成页。
中文题目页用中文撰写,包括论文题目、中文摘要与关键词;英文题目页用英文撰写,包括论文的英文题目,英文摘要(Abstract)与英文关键词(Key words)。
中英文论文题目与“摘要”、“关键词”之间均空一行。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三人称陈述。
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公式等,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
中文摘要内容一般为150~200汉字,用五号宋体,摘要应包括关键词。
英文摘要是中文摘要的英文译文,装订时置于中文摘要页之后。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
一般每篇论文应选取3至5个词作为关键词。
关键词间用分号分隔,最后一个词后不加标点符号。
以显著的字符排在同种语言摘要的下方。
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5.3 第三部分:致谢论文致谢页中,“致谢”二字与致谢内容之间空一行。
5.4 第四部分:论文目录页论文目录页中,“目录”二字与目录主体部分之间空一行。
由论文的章、节、条、款、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另起一页排在摘要页之后。
5.5 第五部分:论文正文5.6 第六部分:论文注释——格式见附录5.7 第七部分: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数目不得少于10项5.8 第八部分:附录(必要时)6 毕业论文装订6.1 毕业论文的装订顺序应为:论文封面页、中文论文题目与摘要页、英文论文题目与摘要页、致谢页、论文目录页、论文正文、论文尾注、论文参考文献、附录(可选)。
6.2 毕业论文装订份数总计6份,1份用于存档,另5份用于论文评阅与答辩(答辩时学生使用的论文自备,装订与否自便)。
7 适用对象本规范适用于我校非外语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可以在本规范的基础上作适当补充,但必须报教务处审批备案后方可执行。
8本规范2007年12月7日修订,自2008届本科毕业生起施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录:1.注释式样2.参考文献式样附录1:注释式样尾注中的文献条目均采用首行缩进排列,首行缩进汉字2字符。
“尾注”与尾注中的文献条目之间空一行。
编排格式: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文献责任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例如:〔1〕许宝华,陶寰.上海方言词典[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98-102.〔2〕李荣.语文论衡[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3〕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1954.〔4〕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5〕陈独秀.敬告青年[M].转自李鹏程.毛泽东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期刊文章:[序号]文献责任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刊名,年,期:起止页码(可选).例如:〔6〕邢公畹.论语言普遍性的研究[J].中国语文.1990,(6):406-409.〔7〕邢公畹.论语言普遍性的研究[J].中国语文.1990,(6).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责任人.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责任人.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可选).例如:〔8〕鲁迅.中国小说史略[A].鲁迅全集(9)[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8-60.〔9〕朱虹.荒诞派戏剧集·前言[Z].荒诞派戏剧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4、报纸文章:[序号]文献责任人.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如:〔10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 (10).5、电子文献:[序号]文献责任人.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可选).例如:〔1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R/OL].http:///pub/wml.txt/980881-2.html,1998-10-04.尾注对应的正文格式:“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1〕(123页)“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学而》)“万物以自然为性,故可顺而不可为也,可通而不可执也。
”〔4〕(《老子》二十九章注)脚注对应的正文格式(必要时):“严厉打击严重破坏经济秩序犯罪”1宪法的基本问题是基本人权②与国家权力的关系问题。
21参见《中国法律年鉴》收录的各年度《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本来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比人权的范围要小。
但由于……附录2:参考文献式样A.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指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引用及虽未引用但参考过的所有文献,应列出如下项目:作者、参考文献名称、出版者或报刊名、出版时间等。
B.论文参考文献如有中英文两种文献,应该分开排列,先英文后中文;中英文文献按照汉语拼音字母先后顺序排列。
C.论文中英文参考文献均采用悬挂缩进,缩进汉字2字符。
D.“参考文献”字样与下行文之间空一行。
例如:参考文献(空一行)Powell, Welter W. “The Health-Science Information Struggle: The Private Information Industry versus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307 (15 July 1982), 201-223.Shatzkin, Leonard. In Cold Type: Overcoming the Book Crisis.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82. Starr, Paul. “The Electronic Reader.” In Reading in the 1980s. Ed. Stephen Braubard. New York: Bowker, 1983.戴庆厦.关于汉藏语分类的思考.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4期。
蒋伯潜.十三经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陆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麦克·哈特(Michael Hart)著、赵梅等译.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年。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http:///pub/wml.txt/980881-2.html,1998年10月4日。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人民日报,1998年12月25日。
张小川.当代科学文化思潮.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