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土木工程力学基础
- 格式:doc
- 大小:171.51 KB
- 文档页数:3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土中对土颗粒产生浮力作用的是 ( )A.强结合水 B.弱结合水C.毛细水 D.重力水2.评价粘性土软硬状态的物理指标是 ( )A.含水量 B.孔隙比C.液性指数 D.内聚力3.淤泥质土是指 ( )A.w> w P,e≥1.5的粘性土B.w> w L,e≥l.5的粘性土C.w> w P,1.O≤e <1.5的粘性土D.w> w L,1-O≤e<1.5的粘性土4.基底附加压力式中d表示 ( )A.室外基底埋深 B.室内基底埋深C.天然地面下的基底埋深 D.室内外埋深平均值5.为了方便比较,评价土的压缩性高低的指标是 ( )A.a1-2B.a2-3D.a2-4C. a1-36.原状土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重塑土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之比称为土的 ( ) A.液化指标 B.强度提高系数C.固结系数 D.灵敏度7.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当在墙高、填土物理力学指标相同条件下,对于三种土压力的大小关系,下列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 )A. E a <E P <E0B. E P < E0< E aC.E a <E0< E P D.E0< E a < E P8.刚性基础台阶允许宽高比的大小除了与基础材料及其强度等级有关外,还与 ( ) A.基底压力有关 B.地基土的压缩模量有关C.基础的底面尺寸有关 D.持力层的承载力有关9.确定地基承载力的诸方法中,最可靠的方法是 ( )A.动力触探 B.静载荷试验C.经验公式计算 D.理论公式计算10.砂井预压法处理地基中,砂井的作用是 ( )A.与土形成复合地基一起承载 B.加快土层的排水固结C.挤密土体 D.施工中使土振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土木工程力学基础(120)一、填空题(共30 分,每空 1 分))1.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物体的运动趋势的方向。
2.柔体约束的约束特点是只能承受,不能承受。
3.当力与坐标轴垂直时,则力在该坐标轴上的投影为。
4.通常规定转向的力矩为正值;转向的力矩为负值。
5.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为。
6.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任意移动,而力对刚体的运动效果。
7.力的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称为力的三要素,所以说力是________量。
8.固定端既限制物体的__________,又限制物体的 ________。
9.画受力图时,必须根据_______________画约束力。
10.力是物体间 ________,力使物体的 ________发生变化,或者使物体产生__________ 。
11.均布线载荷是指沿构件 ___________方向且在各处大小 __________的分布载荷。
12.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____________或做 ____________的状态。
13.水平地面上放着一桶重量为260N 的水,某同学用 140N 的力竖直向上提水桶,这时水桶受到的合力是 _________,地面受到的压力为__________。
14.常见的约束有:、、、链杆、、、七种。
二、判断题 (共 15 分,每题 1 分 )() 1. 物体的平衡是绝对的平衡。
() 2. 用扳手拧紧螺母时,用力越大,螺母就越容易拧紧。
() 3. 力的合成、分解都可用平行四边形法则。
() 4. 当矩心的位置改变时,会使一个力的力矩大小和正负都可能发生变化。
() 5. 光滑接触面的约束力方向是沿接触面法线方向而指向物体。
() 6. 作用于一点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可以合成作用于一点的一个力。
() 7. 固定铰链支座的约束力方向一般是固定的。
() 8. 力的平衡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土木工程基础知识详解土木工程是一门应用科学,涉及到建筑、结构、水利等方面的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解析土木工程的基础知识,包括土壤力学、结构力学和水利工程等方面。
一、土壤力学土壤力学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土壤的力学性质和行为。
土壤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土壤的重度、含水量、孔隙比、压缩性等。
重度是指单位体积土壤的重量,它直接影响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含水量是指土壤中水分的含量,对土壤的强度和固结性能有重要影响。
孔隙比表示土壤中孔隙的体积与总体积之比,它反映了土壤的密实程度。
压缩性是指土壤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变形性能,包括压缩和膨胀两个方面。
在土壤力学中,还有一些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如有效应力原理、孔隙水压力、固结和沉降等。
有效应力原理是指土壤中有效应力与孔隙水压力之间的关系,它是土壤力学分析的基础。
孔隙水压力是指土壤中水分所产生的压力,它对土壤的稳定性和渗透性有重要影响。
固结是指土壤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体积变化过程,沉降是指土壤在固结过程中的下沉现象。
二、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中研究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学科,它主要涉及到静力学、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等方面。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静止时的力学性质,它对于设计和分析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弹性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弹性变形和应力分布规律,它对于结构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塑性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塑性变形和应力分布规律,它对于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在结构力学中,还有一些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如梁的弯曲、柱的稳定和桁架的分析等。
梁的弯曲是指梁在受到弯矩作用下的变形和应力分布,它是结构设计和分析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柱的稳定是指柱在受到压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它对于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桁架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它的分析和设计需要考虑到力学平衡和材料强度等因素。
三、水利工程水利工程是土木工程中研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学科,它涉及到水文学、水力学和水资源规划等方面的知识。
单元四直梁弯曲一、填空题1.以()为主要变形,其轴线为直线的构件叫做直梁。
直梁弯曲的内力分别是()和(),计算内力的基本方法是()。
2.根据支座的约束情况,工程上将单跨静定简单梁划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和()。
3.轴向拉压杆的内力叫做(),梁的内力有两个,分别叫做()和()。
求解内力的基本方法是()。
4.从某截面截开梁后,梁的左段和右段的内力是()力的作用关系。
5.梁上只有集中力作用时,在梁的无荷载作用区,剪力图是(),弯矩图是();集中力作用处:剪力图发生突变,突变的绝对值等于();弯矩图形();集中力偶作用处:剪力图:(),弯矩图();梁的某段有向下的均布荷载,则剪力图(),弯矩图()。
6.画梁的内力图时,习惯上将正剪力画在横坐标轴的(),负的剪力画在横坐标轴的();而把弯矩画在()一侧。
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在混凝土梁中配置()。
7.绘制梁的内力图往往先找出梁的控制截面,梁的控制截面有()、均布荷载的()截面,集中力包括中间的()及集中力偶作用的截面,()截面。
8.具有对称性的梁,其剪力图(),弯矩图()。
9.平面弯曲梁的内力图包括()和()。
10.梁的横截面上,离中性轴越远的点,其正应力越();某横截面上的弯矩越大,该处梁的弯曲程度就越()。
11.梁弯曲的正应力,沿截面高度呈()规律,中性轴上各点的正应力为(),上下边缘处的点的正应力为().12.弯曲变形的梁,()所在的截面为危险截面,该截面上距中性轴最远边缘处的正应力(),该点称为()。
13.W Z叫做梁的()。
截面尺寸为bXh的矩形梁的W Z==(),直径为a的圆形截面梁,W Z==(),变长为a的正方形截面梁,W Z==()。
离中性轴越远,抗弯截面系数就越(),截面的抗弯能力就越()。
14.梁发生弯曲变形时,梁内有一层既不能伸长也不缩短,既不受拉也不受压,这一次层称为()。
15.方向向下的满跨均布荷载q作用下的悬臂梁,其跨度为L,则梁的最大挠度发生在(),其值为()。
土木工程力学基础(120)
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
1.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物体的运动趋势的方向。
2.柔体约束的约束特点是只能承受,不能承受。
3.当力与坐标轴垂直时,则力在该坐标轴上的投影为。
4.通常规定转向的力矩为正值;转向的力矩为负值。
5.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为。
6.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任意移动,而力对刚体的运动效果。
7.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力的三要素,所以说力是________量。
8.固定端既限制物体的__________,又限制物体的________。
9.画受力图时,必须根据_______________画约束力。
10.力是物体间________,力使物体的________发生变化,或者使物体产生__________。
11.均布线载荷是指沿构件___________方向且在各处大小__________的分布载荷。
12.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____________或做____________的状态。
13.水平地面上放着一桶重量为260N的水,某同学用140N的力竖直向上提水桶,这时水桶受到的合力是_________,地面受到的压力为__________。
14.常见的约束有:、、、链杆、、
、七种。
二、判断题(共15分,每题1分)
()1. 物体的平衡是绝对的平衡。
()2. 用扳手拧紧螺母时,用力越大,螺母就越容易拧紧。
()3. 力的合成、分解都可用平行四边形法则。
()4. 当矩心的位置改变时,会使一个力的力矩大小和正负都可能发生变化。
()5. 光滑接触面的约束力方向是沿接触面法线方向而指向物体。
()6. 作用于一点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可以合成作用于一点的一个力。
()7. 固定铰链支座的约束力方向一般是固定的。
()8. 力的平衡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9.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和力的可传性原理适用于任何物体。
()10. 力在轴上的投影等于零,则该力一定与该轴平行。
()11. 力对物体的作用只能使物体移动,不能使物体转动。
()12. 对于二力杆,因为作用的两个力位于同一直线上,所以必须是直杆。
()13.主动力撤消后约束力也就消失。
()14.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15.链杆必定是二力杆。
三、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3分)1.力和物体的关系是()。
A、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B、一般情况下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C、力可以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2.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G和支持力F N的作用,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F,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F和F N是一对平衡力
B、G和F N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F N和F的性质相同,都是弹力
D、G和F N是一对平衡力
3.一个力矩的矩心位置发生改变,一定会使()。
A、力矩的大小改变,正负不变
B、力矩的大小和正负都可能改变
C、力矩的大小不变,正负改变
D、力矩的大小和正负都不改变
4.一力对某点的力矩不为零的条件是()。
A、作用力不等于零
B、力的作用线不通过矩心
C、作用力和力臂均不为零
5.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若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它们()。
A 只能是一对平衡力
B 只能是一个力偶
C 可能是一对平衡力或一个力偶
D 可能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6.属于力矩作用的是()。
A 用丝锥攻螺纹
B 双手握方向盘
C 用起子扭螺钉
D 用扳手拧螺母
7.将一个己知力分解成两个分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至少有一个分力小于己知力
B 分力不可能与己知力垂直
C 若己知两个分力的方向,则这两个分力的大小就唯一确定了
D 若己知一个分力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则这两个分力的大小一定有两组值
8.作用在刚体上的平衡力系,如果作用在变形体上,则变形体()
A.一定平衡
B.一定不平衡
C.不一定平衡
D.一定有合力
9.下列约束力的作用线可以确定的是()
A.圆柱铰链
B.链杆约束
C.固定端支座
D.固定铰支座
10.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14KN和25KN,则其合力大小可能是()
A. 8KN
B. 10Kn
C. 18KN
D. 40KN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是等值反向的,而二力平衡条件中的两个力也是等值反向的,试问二者有何区别?(5分)
2.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内容?(5分)
3.力矩具有哪两个性质?(5分)
五、作图题:(每题5分,共20分)
1.压路机用力F 拉动碾子压平路面,碾子收到一石块阻碍,如下图所示,画出碾子受力图。
2.画出下图所示结构中AB 梁的受力图。
3.作出球A 、物体B 和滑轮C 的受力图 。
4. 作出杆AB 、BC 的受力图
六、计算题(共10分) 1.分别求出如图所示(a )、(b)、(c)三图力F 对O 点的力矩。
答题卡
二、判断题(共15分,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
三、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E
C
A
B F
D 柔绳
α
C
G B
H E W 1
A F
D
土木工程力学基础答案(120分)一、填空题(共35分,每空1分)
1.相反
2.拉力;压力
3.零
4.逆时针;顺时针
5.零
6.不改变
7.大小;方向;作用点
8.移动;转动
9.约束类型
10.相互作用;运动状态;变形
11.轴线;均匀分布
12.保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13.120N;120N;
14.柔体约束;光滑接触面约束;可动铰支座;固定铰支座;圆柱铰链;固定端支座
二、判断题(共15分,每题1分)
四、简答题(共10分,每题5分)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是等值反向的,而二力平衡条件中的两个力也是等值反向的,试问二者有何区别?(5分)
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二力平衡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内容?(5分)
答: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的作用点也在该点,合力的大小
和方向用以两分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3.力矩具有哪两个性质?(5分)
答:(1
)当力F的大小等于零,或者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为零。
(2)当力沿作用线移动式,不会改变力对某点的矩。
五、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答案:1、2题略
3.
4.
六、计算题(共10分)
1.(a)图:FL
F
M
O
=
)
(;(b)图:=
)
(F
M
O
0;(c) 图:=
)
(F
M
O
al
F sin。
F
I
A x
A y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