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棕对皮革染色性能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37.74 KB
- 文档页数:3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天然染料研究的深入,天然染色技术在纺织、化妆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
天然染料具有无毒、环保、色彩丰富等特点,相较于化学染料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本实验旨在探索天然染料的染色效果,创新实验方法,为天然染料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二、实验目的1. 探索天然染料的染色效果;2. 创新实验方法,提高染色效率;3. 分析天然染料的染色原理,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材料1. 天然染料:紫甘蓝汁、胡萝卜汁、红曲、靛蓝等;2. 染色剂:无水乙醇、氢氧化钠、硫酸铜等;3. 染色对象:棉、麻、丝等天然纤维;4. 实验仪器:染浴锅、电子天平、温度计、pH计等。
四、实验方法1. 天然染料提取:将紫甘蓝、胡萝卜、红曲等天然植物原料进行粉碎,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过滤,得到天然染液。
2. 染料筛选:将天然染液进行pH值、浓度、温度等条件的优化,筛选出最佳的染色条件。
3. 染色实验:将天然纤维放入染浴中,按照最佳染色条件进行染色。
4. 染色效果评价:观察染色后的纤维颜色、均匀性、耐洗性等指标,评价染色效果。
5. 染色原理分析:通过分析天然染料的化学成分和染色过程,探讨染色原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染色效果:本实验成功地将天然染料应用于纤维染色,得到的染色效果良好。
紫甘蓝汁染色的纤维呈蓝色,胡萝卜汁染色的纤维呈橙色,红曲染色的纤维呈红色,靛蓝染色的纤维呈蓝色。
2. 染色原理:天然染料中含有多种有机化合物,如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多酚等。
这些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使纤维着色。
具体反应机理如下:(1)类黄酮类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纤维中的蛋白质、纤维素等发生络合反应,使纤维着色。
(2)类胡萝卜素在碱性条件下,与纤维中的蛋白质、纤维素等发生缩合反应,使纤维着色。
(3)多酚类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纤维中的蛋白质、纤维素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纤维着色。
3. 染色效果评价:染色后的纤维颜色鲜艳,均匀性良好,耐洗性较高。
植物鞣剂与非铬金属鞣剂结合鞣制的研究植物鞣剂和非铬金属鞣剂是目前皮革鞣制中常用的两种鞣剂。
植物鞣剂是指从植物中提取的含鞣酸的物质,如栲树皮、橡树皮、松木皮等。
而非铬金属鞣剂是指不含铬的鞣剂,如铝鞣剂、铁鞣剂、锌鞣剂等。
这两种鞣剂都有其优缺点,但是它们的结合使用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提高皮革鞣制的效果。
植物鞣剂和非铬金属鞣剂的优缺点植物鞣剂是一种天然的鞣剂,不含有害物质,对环境无污染,且可以使皮革柔软、有弹性、透气性好。
但是植物鞣剂的鞣制效率较低,需要较长的鞣制时间,而且鞣制后的皮革易变形、变硬。
另外,植物鞣剂在鞣制过程中易受到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影响鞣制效果。
非铬金属鞣剂的优点是鞣制效率高,鞣制时间短,而且鞣制后的皮革柔软、有弹性、透气性好,且不易变形、变硬。
但是非铬金属鞣剂的缺点是容易产生有毒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在鞣制过程中需要使用酸性物质,对皮革有一定的损害。
植物鞣剂和非铬金属鞣剂的结合使用植物鞣剂和非铬金属鞣剂的结合使用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提高皮革鞣制效果。
具体的结合方式有以下几种:1.先使用植物鞣剂鞣制皮革,再使用非铬金属鞣剂进行后整理。
这种方式可以使皮革柔软、有弹性、透气性好,且不易变形、变硬,而且不会产生有毒废水,对环境无污染。
2.先使用非铬金属鞣剂鞣制皮革,再使用植物鞣剂进行后整理。
这种方式可以提高鞣制效率,缩短鞣制时间,而且鞣制后的皮革柔软、有弹性、透气性好,且不易变形、变硬。
3.将植物鞣剂和非铬金属鞣剂混合使用。
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发挥植物鞣剂和非铬金属鞣剂的优点,提高鞣制效果,但是需要注意混合比例,以免影响鞣制效果。
结论综上所述,植物鞣剂和非铬金属鞣剂都有其优缺点,但是它们的结合使用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提高皮革鞣制效果。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结合方式,以达到最佳的鞣制效果。
同时,还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减少有害废水的排放,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皮革深棕TGG和皮革棕TD的制备工艺研究
宋内理
【期刊名称】《中国皮革》
【年(卷),期】2024(53)6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皮革深棕TGG和皮革棕TD两种产品在实验室、车间的生产工艺操作流程,并对重氮化、偶合、络合、各反应组成,pH值、时间、温度、反应终点,以及产品在羊毛、皮革上的应用性能指标进一步详细说明。
【总页数】5页(P32-36)
【作者】宋内理
【作者单位】天津胜达瑞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52
【相关文献】
1.环保皮革深棕染料NR结构剖析
2.皮革棕M染色性能及染色工艺研究
3.皮革棕R合成工艺研究
4.皮革深棕A和皮革蓝的制备工艺研究
5.皮革棕SC和皮革棕
E5G的制备工艺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棕榈油脂肪酸在皮革工业中的应用研究棕榈油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的天然植物油,其主要成分是棕榈酸。
棕榈油脂肪酸在皮革工业中拥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制备高品质的皮革产品。
本文将对棕榈油脂肪酸在皮革工业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
首先,棕榈油脂肪酸在皮革工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其作为皮革鞣制剂的优秀性能方面。
鞣制是皮革加工的关键步骤,用于将动物原皮转化为耐久的皮革材料。
棕榈油脂肪酸作为一种天然的鞣制剂,在皮革制备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它能够与皮革中的胶原蛋白结合形成交联结构,提高皮革的柔软度、抗拉强度和耐磨性。
此外,棕榈油脂肪酸还能够有效地增加皮革的防水性能,提高其耐用性。
这些特点使得棕榈油脂肪酸成为一种理想的皮革鞣制剂,被广泛应用于皮革工业中。
其次,棕榈油脂肪酸还可以用作皮革染料的载体。
染料是赋予皮革颜色的重要材料,而棕榈油脂肪酸的独特性质使其成为一种优良的染料载体。
由于棕榈油脂肪酸具有较高的亲油性和亲水性,可以与许多染料相容,并能够与皮革表面发生物理吸附,使染料牢固地固定在皮革中。
同时,棕榈油脂肪酸还能够提供附加的滋润效果,增强皮革染料的光泽度和颜色稳定性。
因此,将棕榈油脂肪酸作为染料载体,不仅能够实现有效的染色,还能够提高皮革的整体质量。
此外,棕榈油脂肪酸还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的皮革润滑剂。
润滑剂是皮革制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添加剂,用于改善皮革的柔软度和表面光滑度。
棕榈油脂肪酸作为一种天然的润滑剂,能够有效地渗透皮革结构中的纤维间隙,减小摩擦力,并形成保护膜,提高皮革的柔软性和舒适性。
此外,棕榈油脂肪酸还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能够在制革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润滑效果。
因此,将棕榈油脂肪酸应用于皮革润滑剂中,不仅可以提高皮革的加工效率,还能够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然而,虽然棕榈油脂肪酸在皮革工业中具有诸多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由于棕榈油的种植与采集会导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棕榈油的生产过程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
猪、羊、牛皮成品革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探讨吕静;俞从正【摘要】用硫酸耐尔兰染色法制备不同手感猪、羊、牛皮成品革组织切片,在多媒体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结构,分析了其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期刊名称】《皮革与化工》【年(卷),期】2010(027)006【总页数】4页(P36-39)【关键词】组织结构;性能;成品革【作者】吕静;俞从正【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21;陕西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21;浙江温州轻工研究院,浙江,温州,325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512组织学(histologie)一词是1819年波恩的解剖学家C.Mayer提出。
在细胞学说之前已有关于组织的概念。
Bichat(1771~1804)发表了有机体由21种组织构成的见解。
19世纪初显微技术的发展和显微镜光学系统的完善,组织学有了独立的研究目的和手段。
原料皮组织学研究是制革科研的重要基础研究领域。
组织切片技术在皮革工业中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控制生产的手段[1],通过组织切片能比较直观地观察皮革的组织结构情况,皮革组织结构是决定成革性能的内在因素。
因此,通过对生皮组织结构状态、生皮在制革加工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变化的研究,可为制革生产厂家制定和修订工艺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成品革组织结构的观察研究,可了解造成成品革缺陷的原因、所用皮革化学品的优劣以及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从而为工艺方案的修订、皮革化学品尤其是复鞣剂和加脂剂的选择提供依据,为提高成品质量档次打下基础。
本文对猪、羊、牛皮成品革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进行探讨。
1 试剂及仪器1.1 试剂硫酸耐尔兰水溶液;冰醋酸水溶液。
1.2 仪器MDI多媒体显微镜。
2 染色[2]将猪、羊、牛皮未染色成品革样块浸水浸透,以10%明胶浸泡24 h,25%明胶浸泡24 h,10%甲醛液固定24 h。
取出切片,切片用蒸馏水洗后浸于硫酸耐尔兰染液中,置于60℃烘箱中染色10 min,再用60℃蒸馏水速洗两次,60℃1%冰醋酸分化30 s,蒸馏水洗2次,最后用阿拉伯胶封固。
皮革染料配方皮革染料配方是指根据皮革的种类、颜色和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染料和配方,进行染色处理的方法。
它是皮革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到皮革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一、配方设计在配方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皮革种类:不同种类的皮革对染料吸收能力不同,需要选用适合该种类皮革的染料。
2. 产品要求:根据产品的颜色、亮度、饱和度等要求,选择不同颜色和浓度的染料进行配方。
3. 染色工艺:不同工艺对染料吸收能力也有影响,需要根据具体工艺调整染料浓度和配方。
二、常用染料1. 酸性染料:适用于天然纤维素质地较好的皮革,如牛仔裤、手套等。
具有良好的耐光牢度和耐水牢度。
2. 基性染料:适用于天然纤维素质地较差且含有酸性物质的皮革,如羊皮、猪皮等。
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耐水牢度。
3. 中性染料:适用于各种皮革,具有良好的染色效果和耐光牢度。
三、配方示例1. 黑色染料配方:酸性黑色染料 10g、酸性中黄色染料 1g、酸性红色染料 0.5g、水1000ml2. 红棕色染料配方:酸性红棕色染料 10g、酸性黄棕色染料 2g、水 1000ml3. 深褐色染料配方:基性深褐色染料 10g、基性黄棕色染料 2g、水1000ml以上仅为示例,具体的配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排版格式皮革染料配方的排版格式应该简洁明了,便于阅读。
可以采用以下格式:1. 配方名称:黑色染料配方2. 配方成分:酸性黑色染料 10g、酸性中黄色染料 1g、酸性红色染料0.5g、水1000ml3. 使用方法:将配方成分按照比例混合,加热至80℃,搅拌均匀后放入皮革中进行染色处理。
4. 注意事项:染色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染料浸泡时间过长导致皮革变硬或变形。
以上是皮革染料配方的主要内容展开,配方设计和常用染料是关键因素,而排版格式则直接影响到阅读体验。
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保证染色效果和产品质量。
工业用椰子油(棕榈仁油)脂肪酸在皮革制造中的应用潜力椰子油,也被称为棕榈仁油,是一种由椰子果实提取的天然植物油。
它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医药等行业,但在皮革制造领域,尚未被充分发掘其潜力。
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工业用椰子油中的脂肪酸具有许多有益于皮革制造的特性,包括抗菌性、柔软性和防水性。
因此,工业用椰子油脂肪酸在皮革制造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首先,工业用椰子油的脂肪酸具有出色的抗菌性能。
皮革制造过程中,细菌和霉菌可能滋生在皮革表面,导致腐败、发霉和异味等问题。
传统的防菌剂往往含有有害的化学物质,而工业用椰子油中的脂肪酸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防菌剂。
实验证明,椰子油中的脂肪酸具有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的能力,可以有效地保护皮革。
因此,将工业用椰子油脂肪酸应用于皮革制造中,不仅可以提高皮革的质量,还可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
其次,工业用椰子油的脂肪酸能够增加皮革的柔软性。
在传统的皮革柔软剂中,常使用化学合成剂来满足柔软度的要求。
然而,这些合成剂往往会导致皮革表面的质量下降,甚至造成环境污染。
而椰子油中的脂肪酸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润滑性,可以被皮革所吸收,从而增强皮革的柔软性,而不会造成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通过将工业用椰子油脂肪酸添加到皮革制造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皮革的柔软度,使其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工业用椰子油的脂肪酸还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皮革制品往往需要具备一定的防水功能,以防止水分侵入从而引起变形和质量下降。
传统的防水剂常含有有毒化学物质,而工业用椰子油中的脂肪酸则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防水剂。
实验证明,椰子油脂肪酸能够为皮革提供优异的防水能力,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渗透,并保持皮革的质量。
因此,将工业用椰子油脂肪酸用于皮革制造中,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耐用性,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另外,工业用椰子油的脂肪酸还具有其他许多有益于皮革制造的特性。
例如,它可以提供优异的保湿能力,使皮革不易干裂;它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可以减缓皮革的老化速度。
皮革加香技术探讨姚如发;刘安军;白树印【摘要】本文对皮革加香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皮革加香的技术难点,介绍了纳米技术及微胶囊技术在皮革加香中的应用,阐述了皮革加香技术应用对皮革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期刊名称】《皮革与化工》【年(卷),期】2010(027)005【总页数】4页(P15-17,22)【关键词】制革;加香;纳米技术;微胶囊技术【作者】姚如发;刘安军;白树印【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天津,300222;天津南华皮革化工有限公司,天津,300163;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天津,300222;天津郁美净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天津,3001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563目前,随着科技进步,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皮革品的质量要求发生着巨大变化,从过去的实用型向美饰、品位、保健等功能型转化。
研发芳香型皮革产品正适应了市场发展的这一趋势。
芳香气味同靓丽的产品款式及多彩的色泽同样倍受人们关注。
新型加香皮革产品应能够满足不同顾客需求,具有适宜的持久性的芳香保健功能型特征。
在香料发展史上,据早期的文献中记载[1]:早在400多年以前,有一名意大利宫廷官员汤伯赖里,他途经格拉斯的时候,发现当地土著人将野生的百里香、迷迭香、薫衣草、桃金娘等芳香油用于制革除臭,从此意大利人将这四种植物作为香料使用。
可见加香技术在皮革上的应用可谓历史悠久。
总结诸多加香功能产品的共同点:其一是具有赋香效果,即该功能产品可以散发出能够让人们嗅到而感觉愉悦的香气,提升产品对顾客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是产生蔽味效果,即大多数加香功能产品的各种组成成分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难闻气味,通过加香处理可以将这些异味加以遮蔽或消除。
皮革加香产品同样具有上述特点,加香技术在制革中的最早应用目的就是除臭。
而今,皮革加香目的已然发生了明显变化。
皮草作为一种彰显华贵的物质,通过对其进行加香处理,赋予其一种高雅而舒适的气味,必然会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皮革的染色皮革的染色2011-05-20 17:27皮革的染色1、人感觉物体有色应具有的须要前提人感触感染某一物体有色,须具有以下三个需要的前提。
1.光源在没有光源的环境下,即黑黑暗人没法分辨物体的颜色。
在同一种光源下,方可以准确鉴别物体的颜色,由于在阳光下与在灯光下,同一物体常有不同的光彩。
2.物体对光具有选择性吸收的性质物体对可见光具有不同的吸收作用,赋予了物体不同的颜色。
3.眼睛由于人心理上的差别性,眼睛对颜色的辨认才能是不同的。
例如:一样是红色物体,得了赤绿色盲的人,就不能识别其真实的颜色。
干洗可见,色觉是光、物体、人眼互相感化的成果。
2、颜色分类和光谱与补色1.按视觉结果分类普通可以分为中性色(非彩色)、彩色两类。
此中中性色包罗红色、黑色和灰色(亮灰色、灰色和暗灰色)。
2.按人的颜色感受分类一样平常可以分为热色调(如黄、橙和红的色调)和暖色调(如与蓝、紫靠近的色调)。
3.光谱与补色干洗(1)光谱光是一种电磁波,波长越短,合射越利害,紫光波最短,红光的光波最长。
太阳光是由各种不同的光波组成,用三棱镜来合成可分红红、橙、黄、绿、青(天蓝)、蓝、紫七种颜色的可见光谱(400~800nm)、红外线(波长大于800 nm)和紫外线(波长小于400 nm)。
红外线和紫外线为弗成见光谱。
物质的颜色是由光的照耀而产生的。
光照在物质上所惹起的反射、透射和吸收的感化不同,眼睛的感觉也不同。
假如将红、黄、蓝三种色光以不同的能量比例混合,会产生自然界中各种色彩,这三种色光称为三原色。
光谱便是顺次布列的红、橙、黄、绿、青、蓝、紫7色。
(2)补色补色就是用两个混开色连系后获得别的一种颜色,这类相互弥补成为另外一颜色的混合色彼此为补色。
光谱色与补色详睹表5-5。
干洗表5-5光谱色与补色光谱色补色蓝绿紫红黄绿4.颜色的三要素特征颜色的亮度、饱和度、色相是辨别颜色的三个根基量,用这三个基本量可以把庞大的色调化繁为简,加以区分。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棕色染料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棕色染料的制备过程,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二、实验原理棕色染料是一种有机合成染料,主要由苯环、羟基、氨基等基团组成。
本实验采用苯酚和苯胺为原料,通过缩合反应制备棕色染料。
在酸性条件下,苯酚与苯胺发生缩合反应,生成棕色染料中间体,经过氧化、酸化等步骤,最终得到棕色染料。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苯酚、苯胺、盐酸、硫酸、硝酸、氢氧化钠、活性炭、蒸馏水等。
2. 实验仪器:烧杯、搅拌器、锥形瓶、滴定管、冷凝管、蒸发皿、干燥器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试剂:称取适量的苯酚和苯胺,用蒸馏水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2. 缩合反应:将苯酚溶液倒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盐酸,搅拌均匀。
在搅拌下缓慢滴加苯胺溶液,控制反应温度在40-50℃。
滴加过程中,注意观察溶液颜色变化,直至溶液呈棕色。
3. 氧化反应:将棕色溶液转移到另一个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硝酸,控制反应温度在60-70℃。
在搅拌下加热30分钟,使染料中间体氧化。
4. 酸化反应:将氧化后的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的硫酸,使溶液呈酸性。
在搅拌下继续加热30分钟,使染料中间体酸化。
5. 精制:将酸化后的溶液过滤,滤液用活性炭脱色。
将脱色后的溶液转移到蒸发皿中,加热浓缩,直至溶液浓度达到一定要求。
6. 干燥:将浓缩后的溶液倒入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成功制备出棕色染料,染料颜色呈棕色,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染色性能。
2. 结果分析:实验过程中,苯酚与苯胺的摩尔比为1:1,反应温度控制在40-50℃,反应时间为1小时。
氧化反应中,硝酸与溶液的摩尔比为1:2,反应温度控制在60-70℃,反应时间为30分钟。
酸化反应中,硫酸与溶液的摩尔比为1:2,反应温度控制在室温,反应时间为30分钟。
实验过程中,注意控制反应条件,以保证染料的质量。
天然棕对皮革染色性能的研究ΞStudies on the dyeing -performance of the natural brow n dye on leather张丽平ΞΞ(北京服装学院材料工程系,北京100029)朱玉江(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北京100016)Zha ng L iping (M ateri al E ngineering Dept.,B eijing I nstitute of C lothing T echnology ,B eijing 100029)Zhu Yujia ng (China Leather &Foot w ear Industry R esearch Institute ,B eijing 100016)摘 要 探讨了天然棕染料对皮革的染色工艺条件,确定了适合铬鞣革的染色工艺参数,并讨论了不同染色方法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 天然棕色染料 染色性能 铬鞣革中图分类号 TS 54 文献标识码 AAbstract The technique parameters of the natural brown dye on chrome leather were confirmed ,and some differentdyeing 2methods discussed.K eyw ords natural brown dyes dyeing performance chrome leather前 言1994年7月15日德国政府颁布一项关于“禁用的致癌物质”的环保新法规,具体例出了20余种芳香胺中间体,涉及到的偶氮染料共有118种。
根据MA K 分类法ⅢA 1及ⅢA 2公布的致癌物质之中,其中4种对人体有致癌毒性,16种对动物疑有致癌毒性。
而这些致癌物质是染整加工中,所用的染料和助剂带入纺织品和皮革制品中的,德国禁止这些纺织品和皮革制品入境,欧洲各国也在短时间内仿效德国的做法,这无疑将对我国的染料生产以及纺织品的出口造成很大的影响,因而研究无毒染料、清洁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牵涉到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人体、生物的健康安全以及环境污染的减少[1-2]。
我国是使用天然染料最早的国家之一。
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就已掌握了石染和草染等染色方法,采用的染料是来自矿石和动植物体内的天然染料[3]。
今天虽然进入了广泛使用合成染料的时代,但人们回归自然和保健卫生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
纺织品消费科学和服装卫生学方面的研究证明:很多合成染料对人体皮肤有刺激作用,甚至导致皮肤病。
而天然染料则以无毒无害、几乎无污染而独树一帜。
我国使用天然染料的历史悠久,然而有关天然染料的染色技术却发展缓慢,本试验主要探讨天然棕染料对皮革的染色工艺及不同染色方法对染色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后续研究做一点铺垫。
1 试验部分[4-6]111 试验材料铬鞣绵羊蓝湿革(厚度018~110mm ),河北辛集市锚营制革区;各种加脂剂(67#、G LS 、TIS ),台湾宏麟华行;铬粉,浙江海宁兄弟公司;天然棕,北京;酸性棕SR 、LS ,韩国进雄株式会社。
112 试验仪器及设备GSD 型四联不锈钢比色转鼓,无锡新达皮革机械有限公司;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海。
113 试验工艺11311 天然棕染料性能测试对天然棕染料分别进行溶解性能、染料类型、抗酸耐酸变色牢度,耐酸、碱、甲醛、硬水等的稳定性以及耐摩擦色牢度等的测试。
11312 染色工艺选取绵羊蓝湿革,分割,称重(作为以下用料依据)水洗:水250%,40℃,转20min 。
・33・第33卷 第1期2004年1月 中 国 皮 革CHINA L EA THER Vol.33 No.1Jan.2004ΞΞΞ第一作者简介:张丽平,女,1974年生,工学硕士,讲师北京市教委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AJ2002-6酸洗:水200%,40℃,脱脂剂012%,转15min ;甲酸011%,转30min 。
表1 染料性能测试结果(各级别均5级为最高)各项溶解染料耐酸变抗酸耐碱耐甲醛抗硬水性能性能类型色牢度稳定性坚牢度坚牢度稳定性级数4级弱酸性较高3级2级3级4级 表2 天然棕用量对比结果染料用量/%115210215310315410渗透度剩3/4剩1/2留一线全透全透全透粒面着色较均匀较均匀均匀均匀均匀较均匀肉面着色更深较深较浅更浅较浅较深废液色度低低较低较重较重重上染率/%—9816798133971799512392180着色率/%—1197321484219123133331712干摩(级)444~54~54~54湿摩(级)3~43~44443~4复鞣:水200%,40℃,铬粉4%,67#018%,转50min ;NaAc 018%,转10min ;NaHCO 3013%,转2×15min +20min p H 值411。
水洗:水250%,40℃,转2×10min 。
中和:水200%,40℃,NaAc 110%,转10min ;NaHCO 3018%,转3×15min +30min 。
染色加脂:水,根据试验要求定;温度,根据试验要求定;染料X %,转70min ;甲酸015%,转30min ;p H 值418,加脂剂15%,55℃,转60min ;甲酸110%,转3×10min +30min 。
水洗:水300%,转3×10min 。
结束后测定废液中染料的含量。
11313 不同染色方法对染色性能的影响(1)染色和加油的不同次序方案Ⅰ:复鞣、中和、染色、轻微固色、加油、固油。
方案Ⅱ:复鞣、中和、染色、不固色、加油、固油。
方案Ⅲ:复鞣、中和、加油、轻微固油、染色、固色。
方案Ⅳ:复鞣、中和、加油、不固油、染色、固色。
(2)染色方案的不同方案Ⅰ:小液比常温,大液比升温染色;基本渗透后提温扩液。
方案Ⅱ:分次染色,中和时+1/3天然棕,染色时+2/3天然棕。
方案Ⅲ:染色、加油不同浴;染色残液去除后加油。
方案Ⅳ:常规染色加油。
11314 天然棕染料和其他染料的性能对比染色工艺同上。
2 结果与讨论211 天然棕染料各项性能在用某种染料进行染色前,了解该染料的各项性能,对制定染色处方、确定工艺条件很有帮助。
试验中发现:1%的天然棕溶液p H 值为6~7,加甲酸时不出现沉淀,颜色无明显变化;而加硫酸则有显著沉淀,颜色有明显变化,说明可以在后期使用常规的甲酸固色。
天然染料耐碱性较差,加入甲醛变化较小,对硬水的稳定性较好。
总体来看该染料的性能较好(见表1)。
212 天然棕染色工艺参数的确定21211 染料用量皮革染色要达到一定的色泽浓度,除改革工艺外,增加染料用量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尤其是现代制革工业越来越注重染色,对染色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表面着色要好,而且要求整个皮革切口的着色均匀。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染料用量的增加,天然棕的上染率均逐渐下降,而着色率均逐渐提高。
染料用量少时,其粒面及肉面的着色程度反而深,原因可能是当用量太少时,只能吸咐在皮的表面,难以渗透到内部。
因此可以认为315%是天然棕染料染色的饱和用量。
根据不同产品的染色要求,染料可以在310%~315%范围内选择。
另外还可以看出,天然棕染料的干、湿摩擦色牢度较好。
21212 染色液比转鼓染色中液比的大小,一般由所染的颜色决定,液量大,有利于染料的溶解和分散,易染匀;液量小,染液的浓度大,有利于渗透,染料与革结合降低,可提高染着量,节约染料,减少废液。
从表3中发现,液比的变化对皮革的耐摩擦牢度影响不大。
综合各项性能,液比采用210~215较适宜,在大生产也易于工艺的平衡。
21213 染色温度温度对于染料的影响较为复杂,高温可以促进染料的溶解和分散,减少染料的聚集,使分子运动加快,提高染料的渗透性能和上染率,但是高・43・化工材料 中 国 皮 革 第33卷 表3 液比对染色性能的影响(染料用量315%)液比1115210215310渗透速度快较快较慢较慢慢至染透时间/min 3040~5050~606070~80成革颜色深较深较浅较浅浅干摩(级)4444~54~5湿摩(级)3~43~43~444 表4 温度对染色性能的影响(染料用量315%)常温(25℃)40℃55℃至渗透时间/min 30~4040~5060粒面着色较好较好好染料吸净情况差一般好干摩(级)44~54~5湿摩(级)3~43~44 表5 染色时间对染色性能的影响(染料用量315%)时间/min 1020304050607080上染率/%52166715781383149215941394169417渗透性未透未透未透剩1/2留一线全透全透全透 表6 染色和加油的不同次序(染料用量315%)ⅠⅡⅢⅣ色泽深较深深色浅有色花粒面着色均匀较均匀均匀不均匀绒面细致细致较细致较细致手感较好较好一般一般 表7 染色方案对染色的影响(染料用量315%)ⅠⅡⅢⅣ色泽较浅较深深较深渗透性好较差一般一般粒面清晰平细面稍粗平细 表8 天然棕染料和其他染料的性能对比(染料用量215%)染料渗透度粒面着色废液色度上染率/%着色率/%干摩擦湿摩擦天然棕留一线均匀较低98133214844~5级4级酸性棕SR 全透均匀较低98173214683级2~3级酸性棕LS全透均匀较低98120213864级3~4级温也会引起革的粒面粗糙,甚至出现局部收缩。
根据表4的试验结果。
染色温度选在50~55℃为宜。
21214 染色时间试验中同时选择厚度、大小、部位相近、中和深透的铬复鞣皮8块进行染色,每隔10min 做切口渗透性和染料上染率的测定,得到如表5所示结果。
可以看出,随着染色时间的延长,上染率提高。
当染色时间为60min 时,皮染透,上染率接近最大,染色基本达到平衡,即使再延长时间,上染率提高不大。
因此染色时间控制在60min 为宜。
213 不同染色方法对染色性能的影响从表6看出:染色后加油的效果要比染色前加油的效果好,尤以染色后轻微固色的综合效果为好,染色前加油但未固油的效果最差。
214 不同染色方案对染色的影响从表7看出:方案Ⅰ和Ⅳ的效果较好,综合来看方案Ⅰ又要略好些,但操作麻烦,所以建议采取方案Ⅳ染色。
若对产品要求稍高,可采取方案Ⅰ染色。
215 天然棕染料和其他染料的性能对比从试验结果看出(见表8):天然棕的染色效果如上染率和着色率与进口染料相当,粒面着色也令人满意,渗透性稍差,而耐摩擦色牢度更是优于进口染料。
3 结论(1)天然棕染料的各项性能较好,具有良好的皮革染色效果,各项指标与进口染料相当。
(2)天然棕染料的染色工艺条件基本同常规染色工艺,无特殊要求,使用较为方便。
(3)天然棕染料取自天然,无致癌性,可以满足皮革的绿色染整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