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0
- 格式:pdf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170
中国乳腺癌中心静脉血管通路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中心静脉作为一种安全的输液途径已经获得共识。
临床常用的中心静脉血管通路(central venous access,CVA)包括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完全置入式静脉输液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等,这些CVA 在乳腺癌临床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推荐意见1.适应证需要输入化疗药物、高渗透性或黏稠度较高的液体如静脉营养或输血和长期输液的乳腺癌病人(证据等级:Ⅰ类;推荐强度:A级)。
2. 通道选择植入式静脉输液港:(1)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贵要静脉(证据等级:Ⅰ类;推荐强度:A级)。
(2)股静脉置入(证据等级:Ⅱ类;推荐强度:A级)。
PICC:(1)贵要静脉(证据等级:Ⅰ类;推荐强度:A 级)。
(2)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可通过大隐静脉、颞静脉、耳后静脉等)、股静脉(证据等级:Ⅱ类;推荐强度:B级)。
CVC:(1)颈内静脉(证据等级:Ⅰ类;推荐强度:A 级)。
(2)锁骨下静脉、股静脉(证据等级:Ⅰ类;推荐强度:A级)。
3. CVA导管尖端位置植入式静脉输液港:(1)上腔静脉下1/3 部分(证据等级:Ⅰ类;推荐强度:A 级)。
(2)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证据等级:Ⅰ类;推荐强度:A级)。
PICC:(1)上腔静脉下1/3 部分(证据等级:Ⅰ 类;推荐强度:A级)。
(2)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证据等级:Ⅰ类;推荐强度:A级)。
CVC:上腔静脉下1/3与右心房上1/3之间(证据等级:Ⅱ类;推荐强度:A级)。
4.导管尖端定位方法:(1)术中X 线透视或术后胸片(证据等级:Ⅰ类;推荐强度:A 级)。
(2)术中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定位,如腔内ECG(injection of vien electrocardiogram,IV-ECG)(证据等级:Ⅰ类;推荐强度:A级)。
2019 CSCO 乳腺癌指南解读2019年,CSCO乳腺癌指南更新,这份指南意味着临床医生可以更好地指导患者,帮助乳腺癌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和生存率。
下面我们来系统解读这份指南。
一、乳腺癌治疗原则乳腺癌治疗的原则是综合治疗,即结合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
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以根治治疗为优先,包括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和化疗。
而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应强化全身治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在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
同时,放疗可以有效地缩小肿瘤,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
二、早期乳腺癌治疗策略1. 早期乳腺癌根治治疗方法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根据指南,根治手术的原则是尽可能保留乳房外形,且达到治疗目的,常见的方法包括乳腺保留手术和乳腺切除手术。
同时,在乳腺保留手术术后,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放疗和内分泌治疗,进一步降低复发和死亡率。
对于乳腺切除手术患者,则需进一步做乳房重建手术,帮助患者维持较好的身体形态。
2. 早期乳腺癌化疗策略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化疗不是强制要求的治疗方法。
但是指南强调,对于以下患者,化疗是必要的:(1)ER、PR均为阴性的患者,包括node-negative、node-positive和HER2-negative患者;(2)HER2阳性患者;(3)node-positive、ER阳性或PR阳性的患者,特别是有其他不利预后因素的患者。
在化疗药物上,文献强调,AC、CMF为常规方案,但是,对于HER2阴性患者,可采用TC或DC方案;对于HER2阳性患者,需加用靶向药物。
3、早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策略对于ER和PR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指南推荐在手术后进行内分泌治疗。
内分泌治疗药物包括tamoxifen和AIs等,单药或联合用药均可。
同时,长期内分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率和死亡率。
三、进展性乳腺癌治疗策略1. 进展性乳腺癌全身治疗策略对于进展性乳腺癌患者,全身治疗是重中之重。
指南中,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仍然是主要治疗手段。
《乳腺癌放射治疗指南(中国医师协会2020版)》主要内容1. 概述乳腺癌是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中国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和第5位。
手术、放射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学科的综合治疗策略,大大改善了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放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是降低保乳手术和高危乳房切除手术患者复发并延长生存的重要措施,也是不可手术局部晚期和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重要姑息治疗手段。
2. 临床表现乳腺癌早期症状多不明显,约80%患者以乳房肿块就诊,可并发乳头溢液、乳头或乳晕异常、乳房疼痛等局部症状,症状较轻微,不易引起重视。
其他表现有皮肤改变、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
少数患者会以头晕、头痛、骨痛等转移灶症状来就诊。
3. 分期检查分期检查是进行乳腺癌诊疗前的常规检查,在乳腺癌诊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检查方法主要有超声、X 线、MRI、CT及病理活检等方法。
上述检查方法各有优缺点,在临床上可互为补充,提高分期检查的准确性。
早期乳腺癌推荐行乳腺超声或X线摄影或MRI、腋窝锁骨上下超声、胸部CT、肝脏超声,和原发肿瘤穿刺病理学检查;局部晚期乳腺癌( LABC)推荐行乳腺超声或X线摄影或MRI、腋窝锁骨上下超声、胸部CT、肝脏超声或增强CT或MRI、骨扫描,和原发肿瘤、区域淋巴结穿刺病理学检查;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在LABC检查推荐的基础上,建议行复发转移灶穿刺病理学检查,有条件者行PET-CT检查。
3.1 超声:3.2 乳腺X线片:3.3 MRI:3.4 CT:3.5 骨扫描:3.6 PET-CT:3.7 穿刺活检:3.8 乳腺癌常见病理组织学类型:3.8.1 非浸润性癌:3.8.2 微小浸润性癌:3.8.3 浸润性癌:3.9 组织学分级:3.10 免疫组化及分子分型:3.11 基因诊断3.11.1 BRCA1/2基因检测与临床应用:3.11.2 多基因检测:3.12 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反应分级:3.13 病理相关其他内容;4. 鉴别诊断需与乳腺癌鉴别的乳腺良性疾病包括:乳腺纤维腺瘤、乳痛症、乳腺增生病、腺囊性增生病、乳腺结核、乳房囊肿、乳头状瘤、浆细胞性乳腺炎、脂肪坏死等。
乳腺癌的诊疗综述(csco指南)乳腺癌原因:(一)月经和婚姻月经初潮年龄早是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认为初潮年龄在12岁以前者,比13岁以后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可增加4倍以上,通常认为初潮年龄迟一年,则乳腺癌的危险性可减少约20﹪。
初潮年龄则与儿童的营养、饮食有密切关系,营养得到改善,月经初潮年龄将逐渐随之提前,这可能于乳腺癌发病率上升有关。
另外月经周期长短反映了人一生中所经历激素水平的变化次数,月经周期短,变化次数多,乳腺受雌激素刺激的次数也多,则乳腺癌发病的危险性就越高。
绝经年龄晚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有人统计45岁绝经者比55岁绝经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减少50﹪。
绝经前,乳腺癌的危险性大,而绝经后乳腺癌的危险性较小,绝经后仅是绝经前患乳腺癌的1/6。
人工绝经后乳腺的乳腺癌发病率降低。
更年期长和月经不规则时间长的妇女,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大。
未婚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事实证明,未婚女性、结婚晚和婚后持续时间短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均高。
经研究得知,初潮年龄小,绝经年龄晚,行经时间长为各自独立的乳腺癌危险因素。
(二)产次和哺乳产次是否是影响乳腺癌的因素,其结果尚不完全一致,多产次可降低乳腺癌的危险性,高产次对乳腺癌有保护作用,可能为胎盘有大量雌三醇产生,对妇女有保护作用。
有人认为哺乳月数多对乳腺癌的发生有保护作用,考虑与产次的混杂造成的,近年有人研究认为哺乳是独立作用的保护因素,尤其对绝经前妇女。
但多产需有多哺乳的机会,多哺乳不能视为乳腺癌重要的保护因素。
(三)良性乳腺疾病乳腺囊性增生病是否属于癌前期病变,目前尚有争议,有人认为这种疾病在结婚后或结婚后怀孕时可自行消失,即使复发绝经后也可自愈。
21世纪80年代乳腺良性病使乳腺癌的危险性可升高达3~6倍,以乳腺囊性增生和乳腺纤维瘤最重要乳腺纤维瘤一直被认为不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但近年来研究提示趋向于是易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四)内源性因素乳腺癌是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内分泌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2020年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最全版)【摘要】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015年中国女性新发乳腺癌病例约30.4万例,死亡约7万余例。
在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中,约3%~10%的患者在确诊时即有远处转移。
早期患者中约有30%可发展为晚期乳腺癌。
乳腺癌患者的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20%,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2~3年。
晚期乳腺癌虽难以治愈,但可通过研发新型治疗药物、优化治疗模式等方法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以期达到长期带瘤生存的目的。
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非常重要,且因为一、二线解救治疗后缺乏标准治疗方案,中国乳腺癌诊疗专家组根据国内外乳腺癌研究进展、真实世界临床数据更新,进行认真分析、讨论和总结,对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和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在2018版基础上进行更新,制定《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0版)》(ABCC 2020),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晚期乳腺癌包括局部晚期和复发或转移性(Ⅳ期)乳腺癌。
局部晚期乳腺癌通常包括可行根治性手术的部分ⅡB(T3N0M0)期和ⅢA期原发性乳腺癌以及难以行根治性手术的累及皮肤、胸壁或广泛淋巴结受累的ⅢB、ⅢC期乳腺癌。
本指南中的局部晚期乳腺癌仅针对初始不可手术、尚未扩散至远处的局部晚期乳腺癌(ⅢB、ⅢC期)。
晚期乳腺癌患者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非常重要,且因为一、二线解救治疗后缺乏标准治疗方案,如何帮助患者做出正确的治疗选择,是每一位肿瘤科医师所面临的挑战。
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2~3年,不同分子亚型患者的生存时间有所不同。
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治疗改变了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自然病程,并明显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而三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总体预后尚未取得明显改善。
另外,对于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近年来新增了多种治疗药物,如氟维司群、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4/6抑制剂等。
2020年中国进展期乳腺癌共识指南(最全版)摘要:在2015年发表的《中国进展期乳腺癌共识指南(CABC 2015)》(CABC2)的基础上,本指南进一步更新了进展期乳腺癌诊疗过程的一般原则、相关定义、疗效评估、治疗原则、用药策略及不良反应管理等内容;专家组系统阅读国内外多项关于进展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包括回顾性的资料分析),整理并总结了现有最新的乳腺癌相关指南,召开会议组织专家进行了多次讨论,将在循证医学基础上达成的专家共识整理成文,为从事乳腺癌专业的医生,尤其是在治疗进展期乳腺癌方面,提供参考。
同时也希望为患者了解乳腺癌提供帮助。
前言目前乳腺癌相关指南日益完善,本指南集合了乳腺癌领域知名专家多年学习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2015 年发表的《中国进展期乳腺癌共识指南(CABC 2015)》的基础上[1],从2016 年5 月到2020 年7月,由中国女医师协会乳腺疾病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共同在北京召开的复发转移乳腺癌年度专题讨论会上形成和完善,是国内外专家的集体智慧结晶。
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治疗越来越受到医生的重视,在全国肿瘤登记地区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545.29/10 万,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在新发乳腺癌患者中,6%~7%的患者初次诊断即为进展期乳腺癌[2],而最初诊断为早期乳腺癌的患者在接受辅助治疗后,其中30%的患者最终会出现复发转移[3-4],这就意味着在今后的几年内,中国进展期乳腺癌的比例也会增加,并会出现一个较大的群体。
乳腺癌的治疗领域,早期诊断技术和新药研发都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尤其是一系列新药的出现,更让乳腺癌的治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即便是进展期乳腺癌包括的原发局部晚期乳腺癌(即诊断时不能R0切除)、局部复发乳腺癌和转移性乳腺癌(metastatic breast cancer,MBC)仍然有很多方法可以治疗。
目前进展期乳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5 年[5],但不同亚型和不同转移部位的结果完全不同[6]。
2019CSCO乳腺癌指南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准确地诊断和治疗乳腺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发布了最新的乳腺癌指南。
本文将针对这一指南进行介绍和解读。
1. 引言乳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
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对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保证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标准化治疗,CSCO制定了2019年乳腺癌指南。
2. 诊断2.1 乳腺癌的分类与分期根据乳腺癌的患者特征和病理学表现,乳腺癌分为不同类型。
CSCO指南明确了不同类型的乳腺癌的特点和治疗策略。
此外,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的受累情况和转移程度,乳腺癌也被分为不同的分期,以便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2.2 影像学检查乳腺癌的影像学检查是诊断乳腺癌的重要手段。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可以通过乳腺X线摄影、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成像等方法来实现。
CSCO 指南对这些影像学检查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详细说明。
3. 治疗3.1 早期乳腺癌的治疗对于早期乳腺癌的治疗,CSCO指南推荐了多种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等。
根据乳腺癌的病理学类型和分期,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3.2 中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对于中晚期乳腺癌的治疗,CSCO指南强调了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该指南推荐采用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靶向治疗等多种方法来控制乳腺癌的进展。
3.3 乳腺癌的辅助治疗针对乳腺癌的辅助治疗,CSCO指南重点关注了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
根据乳腺癌的患者特点,医生可以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方案来减小肿瘤的大小,降低术前病灶的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的成功率。
4. 随访和复发对于乳腺癌患者的随访和复发,CSCO指南强调了定期随访和各种复发监测的重要性。
定期的随访和复发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乳腺癌的复发和转移,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结论2019CSCO乳腺癌指南为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准确而全面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