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测定IgGIgAIgM的测定1单向
- 格式:ppt
- 大小:198.50 KB
- 文档页数:9
体液免疫球蛋白测定第一节血清IgG、IgA、IgM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定量测定方法一般有单向环状免疫扩散法、火箭免疫电泳法、ELlSA、免疫比浊法、放射免疫分析法等。
临床常用单向环状免疫扩散法和免疫比浊法来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
一、血清IgG、IgA、lgM测定(一)单向环状免疫扩散法该法的原理是将抗血清均匀地分散于琼脂或琼脂糖凝胶内,胶板上打孔,孔内注入抗原或待测血清,抗原在含有抗血清的胶内呈放射状(环状)扩散,在抗原抗体达到一定比例时形成可见的沉淀环。
在一定条件下,抗原含量越高,沉淀环越大。
(二)免疫比浊法该法具有检测范围宽、测定结果准确、精密度高、检测时间短(一般在几分钟内即可完成测试)、敏感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二、血清IgG、IgA、IgM测定的临床意义(一)年龄新生儿可由母体获得通过胎盘转移来的IgG,故血液中含量较高,接近成人水平。
(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均升高慢性肝脏疾病如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隐匿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可见3种Ig均升高。
慢性细菌感染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血IgG可升高。
宫内感染时脐血或出生后的新生儿血清中IgM含量可增高。
SLE患者以IgG、IgA升高较多见。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以IgM增高为主。
(三)单一免疫球蛋白升高主要是指患者血清中某一类免疫球蛋白含量显著增多,大多在30g/L以上,这种异常增多的免疫球蛋白其理化性质十分一致,称为单克隆蛋白(MP)即M蛋白。
此类异常增多的免疫球蛋白多无免疫活性,故又称副蛋白。
由它所致的疾病称为免疫增殖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恶性淋巴瘤、重链病、轻链病等。
(四)免疫球蛋白降低先天性低Ig血症,主要见于体液免疫缺陷病和联合免疫缺陷病。
IgA缺乏患者,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
IgG缺乏患者,易发生化脓性感染。
IgM缺乏患者,易发生革兰阴性细菌败血症。
第二节血清IgD和IgE测定正常人血清中IgD含量很低,仅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0.2%。
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介绍:
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主要是SIgA和SIgG。
静止性唾液中SIg含量常高于刺激性
唾液。
常采用RIA和单向扩散法测定。
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正常值:
表1。
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临床意义:
儿童唾液的SIgA和SIgG含量明显低于成人,随年龄递增,16岁后接近成人水平。
(1)Ig增高:唾液腺的炎症、恶性肿瘤等可破坏血液-唾液屏障,使血液中的Ig 进入唾液,使SIgA、SIgG、SIgM均可增高。
某些病毒感染如麻疹早期,可从唾液中检出特异性SIgA型抗体,有助于诊断。
sjogren综合征属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
犯外分泌腺,使唾液中SIgA增高。
口腔局部炎症亦可增高。
(2)Ig减低:病理性唾液Ig减低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乏病如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原发性选择性SIgA缺乏症、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放射治疗时,龋齿患儿及大量吸烟者SIgA也可降低。
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注意事项:
放射免疫测定具有灵敏度(可测定钠克甚至皮克水平)、特异性强(可分辨结构类似的抗原)和准确性好(钠克量的回收率接近100%)。
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检查过程:
暂无相关信息。
血清免疫球蛋白M测定【基本信息】[简要描述]·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 IgM)是初次免疫应答反应中的免疫球蛋白(Ig),也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Ig,约占血清总Ig的5%-10%。
·IgM测定用于体液免疫活性、子宫感染可能性或急性感染评价,IgM型多发性骨髓瘤和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诊断和治疗检测。
[其他名称]IgM【测定方法及参考值范围】可通过单向免疫扩散法、免疫散射比浊法、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
参考值范围:成人血清IgM为0.5-2.6g/L;新生儿为0.01-0.06g/L。
【结果及临床意义】[增高]◇疾病因素·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注释:IgM呈单克隆性明显增高。
·IgM型多发性骨髓瘤·初期病毒性肝炎(A型病毒性肝炎急性早期等)·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宫内感染注释:宫内感染可能引起IgM浓度急剧升高,若脐血中IgM>0.2g/L时,表示有宫内感染。
·慢性感染·淋巴瘤·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早期等)·B型肝炎急性期注释:IgM升高不明显。
·C型肝炎急性期注释:IgM升高不明显。
·慢性肝病·类狼疮性肝炎注释:抗原的持续刺激和血浆白蛋白减少的代偿作用,IgG、IgA和IgM均明显升高,增高程度与细胞浸润和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
·肝细胞癌注释:抗原的持续刺激和血浆白蛋白减少的代偿作用,IgG、IgA和IgM均明显升高,增高程度与细胞浸润和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
·链球菌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肾病综合征微小病变型恶化时·浆细胞骨髓瘤·施尼茨勒综合征注释:表现为慢性荨麻疹、不明原因发热、骨关节痛、骨硬化X线像。
·伴性IgM增高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先天性高IgM综合征[降低]◇疾病因素·IgG型重链病·IgA型多发性骨髓瘤·先天性免疫缺陷症(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网状细胞异常形成症等)注释:网状细胞异常形成症属于复合性免疫缺陷症的一种类型,T、B和NK细胞显著减少,免疫球蛋白减少以至IgA和IgM多有测不出的程度。
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定量检测—单向琼脂扩散法
【申请单】请完成申请单所要求项目
×××市人民医院检验申请单
姓名
性别年龄
门诊号住院号
诊断或症状
检验标本
检验目的
送检科室医师
送检日期年月日
【方法选择】
表13-2 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定量检测
方法单向琼脂扩散法火箭免疫电泳速率散射比浊法ELISA 放射免疫分析法本次检查选择√
以检测待检人血清IgG为例。
【材料准备】
1.抗原:待检人血清、IgG免疫球蛋白工作标准品(IgG含量为10mg/ml)。
2.抗体:羊抗人IgG抗血清(单扩效价1:100)。
琼脂糖或琼脂粉、生理盐水、NaN3,载玻片、微量加样器、打孔器、5ml吸管、吸耳球、三角烧瓶、湿盒、水浴箱、温箱、半对数坐标纸。
【操作方法】
将1.0%~1.5%琼脂(用PH8.2、0.05M的巴比妥缓冲液配成)加热溶化,加0.01%(0.1g/L)NaN3,置于56℃水浴中备用。
吸取99ml已经融化的琼脂于三角烧瓶中,置于56℃水浴中,将预温的羊抗人IgG抗血清1ml与琼脂充分混合,继续保温于56℃水浴中备用。
疫球蛋白(lg)是一组具有抗体活性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生物体血液、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是检查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人类的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即lgG、lgA、lgM、IgD和lgE,其中IgD 和IgE含量很低,故我们常规所测定的Ig主要为lgG、lgA、IgM三项。
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异常,主要可分为三类:(1)几种不同的Ig水平增加:主要见于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病、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及淋巴瘤等。
自身免疫病中,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以lgG、lgA、IgM升高多见,类风湿性关节炎以IgG、IgM升高多见。
(2)单一的Ig水平增加:又称为“M”蛋白病,主要见于:(1)多发性骨髓瘤(MM),表现为仅有某一种Ig异常增高,而其他种明显降低或维持正常。
其中以IgG;型MM最常见,血清中lgG含量可高达70g/L,IgA型次之,IgD型较少见,IgE型最为罕见。
(2)巨球蛋白血症,是产生IgM的浆细胞恶性增生,血清中IgM可高达20g/L以上。
(3)一种或多种Ig水平减少: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的,前者属于遗传性,如瑞士丙种球蛋白缺乏症,选择性IgA、IgM缺乏症等。
继发性缺损见于网状淋巴系统的恶性疾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肾病综合征、大面积烧伤烫伤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放射线照射所致。
lgD升高主要见于lgD型MM。
流行性出血热、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患者IgD升高。
妊娠末期、吸烟者中IgD也可出现生理性升高。
IgE升高常见于超敏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外源性哮喘、枯草热、慢性荨麻疹,以及寄生虫感染、急慢性肝炎、药物所致的间质性肺炎、支气管肺曲菌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IgE型MM等。
近年来糖化血红蛋白(HbA1c)正日益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血红蛋白A组分的某些特殊分子部位和葡萄糖经过缓慢而不可逆的非酶促反应结合而形成的,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人体所形成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相对较高。
医学教育网整理了“2015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精选复习资料”,希望能给考生带来帮助,更多内容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卫生资格-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频道。
免疫球蛋白的测定(1)IgG、IgA.IgM的测定:有单向琼脂扩散法、速率散射比浊法等。
临床上Ig降低:见于各种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继发性常与免疫抑制剂应用、射线、蛋白质丢失、营养不良等有关。
也可见于细胞毒药物治疗后。
临床上Ig升高:多克隆性增高见于各种慢性感染、慢性肝病、某些自身免疫病等;也见于寄生虫疾病、结节病等。
单克隆性增高又称M蛋白增高,主要见于免疫增殖性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重链病、轻链病,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2)IgD的测定方法:有单向琼脂扩散法、ELISA等。
临床上其增高可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等。
(3)IgE的测定方法:ELISA.间接血凝试验、放射免疫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免疫荧光测定法等。
临床上IgE增高:见于IgE型多发性骨髓瘤、特应性哮喘、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寄生虫感染、热带嗜酸粒细胞增多症、SLE.RA及某些霉菌病等。
临床上IgE减低:一般无意义。
可见于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恶性肿瘤及细胞毒药物治疗后。
细胞因子的概述(1)细胞因子的概述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一大类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具有免疫调节和效应功能蛋白质或小分子多肽。
(2)共同特性:①化学性质大都为糖蛋白。
②细胞因子可以旁分泌、自分泌或内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
③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不同类型的细胞可产生一种或几种相同的细胞因子。
(3)类型:按其作用大致可分为免疫调节因子和免疫调控因子两大类。
主要的细胞因子有: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家族、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转化因子家族以及其他细胞因子等。
①白细胞介素(IL):现在已取得克隆化的基因、明确产物性质和活性的白细胞介素成员有15个在免疫细胞成熟、活化、增生和免疫调节等过程中发生重要作用,此外IL还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及病理反应。
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定量检测—单向琼脂扩散法【申请单】请完成申请单所要求项目×××市人民医院检验申请单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诊断或症状检验标本检验目的送检科室医师送检日期年月日【方法选择】表13-2 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定量检测方法单向琼脂扩散法火箭免疫电泳速率散射比浊法ELISA 放射免疫分析法本次检查选择√以检测待检人血清IgG为例。
【材料准备】1.抗原:待检人血清、IgG免疫球蛋白工作标准品(IgG含量为10mg/ml)。
2.抗体:羊抗人IgG抗血清(单扩效价1:100)。
琼脂糖或琼脂粉、生理盐水、NaN3,载玻片、微量加样器、打孔器、5ml吸管、吸耳球、三角烧瓶、湿盒、水浴箱、温箱、半对数坐标纸。
【操作方法】将1.0%~1.5%琼脂(用PH8.2、0.05M的巴比妥缓冲液配成)加热溶化,加0.01%(0.1g/L)NaN3,置于56℃水浴中备用。
吸取99ml已经融化的琼脂于三角烧瓶中,置于56℃水浴中,将预温的羊抗人IgG抗血清1ml与琼脂充分混合,继续保温于56℃水浴中备用。
制板:取4ml抗体琼脂溶液倾注于玻片中上,制成厚1.5mm的琼脂板,置室温冷却凝固。
浇板时要薄厚均匀、平整、无气泡。
打孔:待琼脂凝固后,用打孔器打孔,孔径为3mm,孔距10~12mm。
要求孔打得圆整光滑,孔缘不能破裂、底部勿与玻片分离。
稀释免疫球蛋白工作标准及待检人血清:1支IgG免疫球蛋白工作标准品加0.5ml蒸馏水溶解后使用。
加样:将上述稀释的IgG免疫球蛋白工作标准品分别滴入相应的抗体孔内,其余孔滴加待检的稀释血清,每个检样加两个孔,每孔滴加10微升。
扩散:将琼脂板置水平湿盘内,放进37℃温箱,IgG免疫板扩散24小时后取出置黑色背景前观察结果,(如果沉淀环不清晰,可用1%鞣酸液浸泡免疫板半小时后观察,或者用生理盐水浸泡2~3小时候观察),必要时可以染色后观察。
第十八章体液免疫球蛋白测定第一节血清IgG、IgA、IgM测定IgG有四个亚型,在血清中含量最高,以IgG1含量最多。
IgG是血液和细胞外液中的主要抗体,也是机体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大多数抗感染抗体与自身抗体都为IgG类。
IgA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血清型以单体存在,分泌型由J链连接的二聚体,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存在于胃肠道和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和泪液中。
IgM为五聚体,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又称巨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液中,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也是抗原刺激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
临床常用单向环状免疫扩散法和免疫比浊法来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
一、血清IgG、IgA、IgM测定(一)单向环状免疫扩散法原理:将抗血清均匀地分散于琼脂或琼脂糖凝胶内,胶板上打孔,孔内注入抗原或待测血清,抗原在含有抗血清的胶内呈放射状(环状)扩散,在抗原抗体达到一定比例时形成可见的沉淀环。
在一定条件下,抗原含量越高,沉淀环越大。
本法出现误差的原因有:①抗原或标准液溢出加样孔;②因抗体或抗原过量而致沉淀环过小或过大;③加样量不足或过多,或混有气泡;④加样孔破损,使沉淀环呈不规则状;⑤板浇注后保存时间长,引起板内水分蒸发或变形;⑥浇注琼脂时不在水平台面,使胶板厚薄不匀;⑦打孔后挑取琼脂时将胶板挑起,与玻璃板剥离,以致待测血清在孔底流溢;⑧扩散时湿盒不平,导致沉淀环不圆。
(二)免疫比浊法该法具有检测范围宽、测定结果准确、精密度高、检测时间短(一般在几分钟内即可完成测试)、敏感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二、血清IgG、IgA、IgM测定的临床意义(一)年龄新生儿可由母体获得通过胎盘转移来的IgG,故血液中含量较高,接近成人水平。
婴幼儿其体液免疫功能尚不成熟,Ig含量低于成人。
(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均升高慢性肝脏疾病如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隐匿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可见3种Ig均升高。
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检测作业指导书1 检验目的规范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检测试验,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和重复性。
2 测定方法免疫透射比浊法。
3 检测原理样品中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抗原分别与试剂中的IgG、IgA、IgM抗体发生免疫反应,生成免疫复合物,形成一定浊度,其浊度与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成正比。
与通过同样处理的校准液比较,即可计算出样品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含量。
4 样本血清处理方法见生化标本采集程序。
稳定性:2~8℃稳定4天。
5 仪器和试剂5.1 仪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DXC800全自动生化仪。
5.2 试剂:由武汉元景商贸公司提供原装贝克曼-库尔特试剂(详见试剂说明书),超过失效期的试剂不能使用。
5.3 校准物:Rodan混合校准品,符合WHO标准,贮存、准备严格遵照其说明书。
5.4 质控物:Rodan正常值及病理值质控品,符合WHO 标准,贮存、准备严格遵照说明书。
6 校准6.1 仪器校准:每年由该仪器维修工程师参照厂方的技术规范对仪器进行一次校准。
6.2 项目校准:试剂盒在仪器上放置稳定期后;试剂批号更换后;由质控结果随时决定。
7 操作步骤上机操作,操作程序、质量控制程序见相应生化仪操作程序。
8 参考范围IgG: 7~16.5g/L,IgA: 0.59~3.5g/L,IgM: 0.48~2.12g/L。
9 警告/危急值未规定。
10 性能指标10.1 线形上限:IgG ≤32g/L,IgA ≤7 g/L,IgM≤24g/L。
10.2 精密度:批内CV ≤4%,批间CV≤8%。
10.3 准确度:不准确度≤8%。
10.4试剂贮存:试剂密闭避光贮存2~8℃可稳定12个月。
11 干扰因素及变异的潜在来源标本出现溶血对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
12 临床意义12.1 免疫球蛋白增高:12.1.1 各种感染,特别是慢性细菌感染如骨髓炎、慢性肺脓肿等,血Ig可升高。
免疫球蛋白IgM,IgG,IgA,IgD和IgE参考值及临床意义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由T细胞和B细胞这两种淋巴细胞产生防御作用。
T细胞的作用是直接破坏或抑制;B细胞的作用是产生抗体。
抗体是人体抵抗病原体感染的重要免疫应答效应产物。
在接种疫苗或者自然感染后,人体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生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
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液等体液中,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起到防御作用。
当身体处于正常状态时,如果被细菌或病毒侵入,通过抗体的作用,这些病菌一般可以被及时消除。
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确切地说,它是一种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存在于血清、体液、外分泌液和一些细胞膜上,也叫做免疫球蛋白。
人体至少有5种免疫球蛋白,各自具有不同的免疫学功能,包括IgM,IgG,IgA,IgD和IgE。
其中,IgG是最常见的抗体,是人体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成分,占总量的70%~75%。
这些免疫球蛋白由B细胞分泌,被免疫系统用来鉴别与中和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广泛存在于人体血液中及B细胞的细胞膜表面。
免疫球蛋白的五大种类:免疫球蛋白对于抵抗外来入侵的病原体或者异物等外来性的抗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正常参考值:IgM 0.5-2.6g/L;IgG7.0-16.6g/L;IgA 0.7-3.5g/L;IgD 0.01-0.04g/L;IgE0.001-0.009g/L。
IgMIgM为五聚体,是分子量最大的Ig,又称巨球蛋白,半衰期5-10天。
IgM不能通过血管壁,主要存在于血液和粘膜表面。
是接种疫苗或感染病原体后最先产生的高效抗体,是免疫反应中的先锋部队,对发现早期感染意义非常大。
在个体发育过程和体液免疫应答中IgM均是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蛋白,天然抗A与抗B血型凝集素、类风湿因子、冷凝集素等均属于IgM抗体。
IgM增高:见于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等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巨球蛋白血症等;IgM降低:见于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蛋白丢失性疾病如肾病综合征、蛋白丢失性肠病、皮肤大面积烧伤等。
浅析血清IgG、IgA、IgM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发表时间:2019-09-04T16:16:41.19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7期作者:张英辉1 富荣威(通讯作者)2 [导读] 测定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能够提供有关体液免疫状态的重要信息,预见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1.北部战区总医院检验科;2.沈阳二四五医院检验科【摘要】目的掌握IgG、IgA、IgM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集标本,运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IgG、IgA、IgM,送检。
结论测定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能够提供有关体液免疫状态的重要信息,预见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IgG;IgA;IgM;测定方法;临床意义IgG、IgA、IgM是三种免疫球蛋白,也就是抗体。
三种抗体结构不同,功能亦不同。
IgG是主要的再次免疫反应抗体,IgM是主要的初次免疫抗体,IgA是粘膜免疫中的主要分泌型抗体。
1测定方法1.1检测原理免疫球蛋白是由浆细胞分泌的,是免疫系统与抗原接触后的体液免疫反应物。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检测原理为人体液标本中的蛋白与特异性的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
这些免疫复合物会使穿过标本的光束发生散射。
散射光的强度与标本中IgA/G/M的浓度成正比。
与已知的标准浓度对比即可得出结果。
计算公式为:IgA/G/M浓度(g/L)=A样品/A标准×标准液浓度。
1.2标本采集1.2.1采血方法:空腹不抗凝静脉血、肝素或EDTA抗凝血浆2~3ml、脑脊液。
新鲜的尿液也适用于IgG测定,如要分析对应的血清和脑脊液样品,则应同时抽取。
1.2.2标本处理:以2500~3000r/min离心6~10min,分离血清上机测定[1]。
若标本不能及时检测,将分离的血清冷藏于2~8℃的冰箱内保存。
1.2.3标本保存:使用新鲜或冰冻的血清样本或脑脊液,2~8℃保存不超过8d,-20℃条件下保存不超过3个月。
免疫球蛋白五项检测的临床引言免疫球蛋白(Ig)是体内具备抗体(Ab)活性或者化学结构,是和抗体分子之间具有较高相似度的一种球蛋白。
健康人的免疫系统主要由免疫组织、器官、免疫细胞以及免疫活性分子等构成,免疫球蛋白即为免疫活性分子内的一种类型,任何一种抗体的化学基础均是免疫球蛋白,但并不是所有的免疫球蛋白均具备抗体活性。
当人体内发生病理性改变时,免疫球蛋白检查结果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
本文主要对免疫球蛋白五项指标的临床意义进行科普分析,仪提升广大群众的对其的认识水平。
一、免疫五项指标检查包括什么免疫球蛋白五项检查指标主要包括IgG,IgA,IgM及补体C3和补体C4,以上指标检测值上升或者降低可以辅助临床医生对一些疾病做出准确诊断。
二、免疫五项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一)IgA免疫球蛋白A(IgA)为血清内含量仅低于IgG的免疫球蛋白,在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中占比10%~20%,主要分布于黏膜组织内,比如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生殖系统。
黏膜组织内有黏膜层淋巴组织,会生成IgA以规避部分病原的入侵,唾液、泪液及乳汁内也存在着部分IgA,忒别是初乳内其IgA含量很高。
IgA有两种类型,其一是血清型IgA,其二为分泌型IgA。
血清型IgA分布在血清内,血清IgA自身具备一些IgG与IgM的免疫功能,特异性IgA可以中和血液内的抗原。
分泌型IgA则集中分布在分泌液内,比如唾液、泪液及乳汁内,都含有一些IgA抗体。
既往已经有研究证实,分泌型IgA是机体局部黏膜抗感染免疫的一个主要抗体类型,所以其又有黏膜免疫抗体之称。
IgA无法通过胎盘,这就意味着新生儿血清中内没有IgA抗体,但是其可以经由母乳内得到分泌型IgA。
IgA具备抗菌、抗毒、抗病毒等功用,对支原体与部分真菌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检测IgA能够帮助临床医生了解到机体当前的体液免疫功能状态,辅助诊断多种疾病,体现出较高的临床价值。
血清IgA正常参照值为0.7~3.8g/L,IgA升高多见于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肾脏疾病等群体;合并自身免疫病、输血反应、继发性免疫缺损患者等血清内IgA含量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免疫球蛋白的检验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讨论免疫球蛋白的检验。
方法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检验,从而为医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结论免疫球蛋白(Ig)是具有抗体活性和(或)抗体样结构的一类球蛋白,它存在于机体的血液、体液、外分泌腺及某些细胞膜上,约占血浆蛋白总量的20%。
它是机体免疫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机体进行自我调节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检验免疫球蛋白(Ig)是具有抗体活性和(或)抗体样结构的一类球蛋白,它存在于机体的血液、体液、外分泌腺及某些细胞膜上,约占血浆蛋白总量的20%。
它是机体免疫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机体进行自我调节的重要因素。
1.测定方法(1)IgG、IgM、IgA和轻链测定方法有单向琼脂扩散法与散射比浊法:单向琼脂扩散法原理是将抗血清均匀的分散于琼脂或琼脂糖凝胶内,胶板上打孔,孔内注入抗原或待测血清,抗原向含有抗血清的胶内呈放射状(环状)扩散,在抗原抗体的量达到一定比例时形成可见的沉淀线。
在一定条件下,抗原含量越高,沉淀环越大。
将已知含量的标准抗原稀释成不同浓度,分别置于含抗体的琼脂板上,以沉淀环的大小和抗原含量做图得到一条标准曲线,通过待测标本的沉淀环大小在标准曲线上可以找到对应的抗原浓度。
该方法由于影响因素多,实验时间较长,结果的重复性差,目前基本上已被自动化分析所替代。
散射比浊法是指一定波长的光沿水平轴照射,通过溶液时遇到抗原抗体复合物粒子,光线被粒子颗粒折射,发生偏转,光线偏转的角度与发射光的波长和抗原抗体复合物颗粒大小和多少密切相关。
散射光的强度与复合物的含量成正比,即待测抗原越多,形成的复合物越多,散射光强度越强。
多种自动化免疫分析仪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测定方法,使免疫球蛋白的测定更快速、方法更可靠、结果更准确。
速率的含义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的速度。
抗原和相应抗体以一定比例混合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免疫复合物的总量逐渐增加,而速率的变化是慢-快-慢,反应时间最快的某一时刻称为速率峰。
血清免疫球蛋白A G M 的测定及其医学意义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血清免疫球蛋白A、G、M的测定及其医学意义
免疫球蛋白G(IgG)
【正常参考值】 6~16g/L
【临床意义】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含量与年龄有一定关系,儿童偏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含量逐渐升高。
增高:见于IgG型多发性骨髓瘤、慢性肝病、慢性感染、结缔组织病、过敏性紫癜、恶性淋巴瘤、牛皮癣、麻风病、疟疾、肾炎。
减低: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肾病综合征、病毒感染、蛋白丢失性疾病、免疫抑制治疗。
免疫球蛋白A(IgA)
【正常参考值】~L
【临床意义】
增高:肝脏疾病、结缔组织疾病、IgA型多发性骨髓瘤、肺结核、急性肾炎等。
减低:免疫缺陷病、选择性IgA缺陷病、后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病。
免疫球蛋白M(IgM)
【正常参考值】~L
【临床意义】
增高:巨球蛋白血症、病毒性肝炎急性期、结缔组织疾病、恶性肿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梅毒、黑热病、疟疾、丝虫病、支原体肺炎、风疹等。
减低:免疫缺陷病、IgA、IgG 型的多发性骨髓瘤、何杰金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先天愚型、蛋白丢失性胃病、网状内皮细胞增生性疾病、尿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