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第五章 资本支出预测与决策
- 格式:ppt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48
会计操作技能之资本预算与投资决策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是关键的会计操作技能之一。
资本预算是指企业管理层根据长期经营计划,对可供选择的投资项目进行评估、比较和决策的过程。
它不仅涉及到财务指标,还包括市场前景、竞争环境等因素的考量。
本文将从资本预算的概念、方法和实施步骤,以及投资决策的因素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资本预算的概念与方法资本预算是企业管理层根据长期经营计划,对可供选择的投资项目进行评估、比较和决策的过程。
它的核心目标是确定投资决策是否符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财务可行性。
资本预算的方法主要包括财务预测、投资评价和风险分析等。
1. 财务预测财务预测是资本预算的第一步,通过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收入、支出和现金流量进行估计和预测,为后续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它可以基于历史数据和市场趋势进行分析,预测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回报率。
2. 投资评价投资评价是资本预算的核心环节,用于对不同的投资项目进行比较和选择。
常用的投资评价方法包括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等。
净现值是指将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到现在的价值,如果净现值为正,则说明该项目对企业有增值作用;内部收益率是指使项目净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率,如果内部收益率大于企业的资本成本,说明该项目具有投资价值;投资回收期是指从投资项目开始到回收全部投资成本所需要的时间,如果投资回收期较短,则说明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率较高。
3. 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资本预算的重要环节,用于评估投资项目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投资项目涉及的风险因素包括市场风险、竞争风险、技术风险和政策风险等。
通过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为投资决策提供风险控制和风险分配的建议。
二、投资决策的因素在进行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时,企业管理层需要考虑一系列因素,包括财务因素、市场因素和战略因素等。
1. 财务因素财务因素是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财务因素包括项目的预期现金流量、投资回报率和投资风险等。
财务管理中的资本预算与财务决策研究资本预算和财务决策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常常被用来评估和决策公司的投资方案和项目。
在企业日常经营中,如何进行合理的资本预算和财务决策是财务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从概念、目标、方法和应用等方面对资本预算和财务决策进行探讨。
一、资本预算资本预算是企业在进行长期投资决策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是指企业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对未来一定期间内的固定资产投资预算进行审计和评估。
目的在于确定投资方案的可行性,为财务决策提供决策依据。
资本预算涉及的主要内容是长期资本项目,如企业的新建、扩建、改造、更新等,需要进行专业的投资预测、成本估算和现金流量考虑。
1. 目标资本预算的目标是以经济效益为根据,从多个投资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以达到最大化投资收益,使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资本预算的目标一般有以下几点:(1) 提高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2) 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来选择最佳的投资项目。
(3) 确定资本预算的资本结构和规模。
(4) 为现金流量预测和分析提供信息。
2. 方法资本预算的方法主要包括投资金额修正现值法、投资收益率法、内部收益率法和财务分析法等方法。
投资金额修正现值法:该方法以企业投资的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作为计算依据,将企业收益的物质上的效益和时间上的效益相统一,得出未来现值加和,并与项目投资金额进行对比。
根据现值的高低与投资金额加以比较,选出最优项目。
投资收益率法:该方法以投资回收期所含的年利率作为选择投资项目的主要根据。
它衡量了企业对风险承担所得到的实际利润,因此,当年利率高时,其现值也很可能比较高。
内部收益率法:该方法是找出使项目净现值等于零的正未来现金流的利率,即企业应该有的内部收益率。
以基准折现率为比较标准,选出对经营目标最有利的一项方案为理想方案,以保证企业长期保持在良好的财务状况之中。
财务分析法:该方法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现状,确定投资项目的优劣,向股东和投资者提供信息。
资本预算分析与决策资本预算分析与决策是一个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所涉及的重要过程。
通过对项目的分析和评估,企业可以决定是否值得投资以及如何配置有限的资源。
本文将详细介绍资本预算的步骤和方法,并分析其在企业决策中的重要性。
一、资本预算分析的步骤:1. 确定投资项目:首先,企业需要明确确定投资项目的具体内容和目标。
这可以包括扩大生产能力、研发新产品或进军新市场等。
2. 收集项目数据:企业需要收集与投资项目相关的数据,如投资金额、预计收入和支出、市场需求等。
这些数据将成为后续分析和决策的基础。
3. 评估项目现金流量:企业需要对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进行评估。
这包括计算项目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等指标。
通过对现金流量的评估,企业可以衡量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可行性。
4. 考虑风险和不确定性:在进行资本预算分析时,企业还需要考虑项目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这可以通过进行风险分析和灵敏度分析来实现。
通过考虑不同风险情景下的现金流量,企业可以更全面地评估项目的潜在风险。
5. 做出投资决策:最后,企业需要根据资本预算分析的结果做出投资决策。
如果项目的预期收益高于预计的成本,并且风险可控,则可以决定进行投资。
如果项目的风险过高或经济效益不明确,则可以选择放弃或延迟投资。
二、资本预算分析的方法:1. 净现值(NPV)法:净现值法是一种常用的资本预算分析方法,通过将项目的现金流量折现到现值,计算项目的净现值。
如果净现值为正,则项目具有投资价值。
净现值越高,项目的经济效益越好。
2. 内部收益率(IRR)法:内部收益率是指使项目净现值等于零的贴现率。
如果项目的内部收益率高于企业的最低折现率,则项目具有投资价值。
内部收益率越高,则项目的经济效益越好。
3. 投资回收期(Payback Period)法:投资回收期是指项目投资额从开始到收回所需要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较短的投资回收期越有利于企业。
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全面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通常与其他方法一起使用。
资本开支的会计处理与决策资本开支是指企业为了增加长期产能、提高经营效率或者获得未来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投资支出。
在企业经营中,正确处理资本开支的会计处理和决策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资本开支的会计处理方法,并介绍一些常用的资本开支决策工具。
一、资本开支的会计处理1.会计分类首先,我们需要将资本开支进行适当的会计分类处理。
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资本开支应该被归类为长期资产,而不是当期费用。
这样可以使企业将投资支出在几年或者更长时间内分摊,并通过折旧或摊销的方式反映在财务报表上。
2.资本化与折旧或摊销资本开支的会计处理还包括资本化和折旧或摊销。
资本化是指将资本开支的金额加到相应的长期资产账户中。
折旧或摊销是指将资本化后的金额按照一定的时间和方式分摊到财务报表中。
3.会计准则的遵守在进行资本开支的会计处理时,企业需要遵守相关的会计准则。
例如,企业需要根据准则中规定的资本化标准和折旧或摊销方法来处理资本开支。
只有遵守准则,才能保证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二、资本开支的决策工具1.财务评估指标在进行资本开支决策时,企业可以使用一些财务评估指标来评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
常用的指标包括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和投资回收期(Payback Period)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企业评估潜在投资项目的风险和回报,并对不同项目进行比较和排序。
2.风险分析除了财务评估指标,企业还需要进行风险分析,评估潜在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
风险分析可以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各个方面。
通过分析风险,企业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并在决策中考虑到风险因素。
3.资金预算资金预算是指企业在决策过程中建立的预计资金支出计划。
企业可以根据资金预算来决定资本开支的规模和时间,确保企业的投资计划与财务状况相符。
资金预算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资本开支,避免过度投资或者资金短缺等问题。
结论在资本开支的会计处理和决策中,企业需要遵守相应的会计准则,将资本开支正确分类并进行折旧或摊销。
管理会计学-第5章第五章短期经营决策分析本章重要名词决策差量成本边际成本假计成本机会成本付现成本沉落成本可免成本可延缓成本专属成本成本平衡点差量分析法边际贡献法第一节决策概论决策的分类按照决策时期长短进行分类:短期决策(经营决策)长期决策(投资决策)决策中常用的若干类成本概念(一)历史成本与重置成本(二)差量成本与边际成本(三)沉落成本与付现成本(四)机会成本和假计成本(五)可避免成本和不可避免成本(六)可延缓成本与不可延缓成本(七)专属成本与共同成本(八)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一)历史成本与重置成本历史成本:指过去为取得某项资产而发生的全部实际货币支出。
重置成本:指目前现有市场条件下重新购建某种原有资产所需发生的全部货币支出。
重置成本2015年大豆的市场价格为1500元/吨,2016年的市场价格为2000元/吨,2 017年的市场价格为3000元/吨。
某粮库从2015年起储备了1000吨大豆,由于大豆市场的波动,2017年1000吨大豆的重置成本为3000000元。
(二)差量成本与边际成本差量成本(差别成本):指一种备选方案的预期成本与另一种备选方案的预期成本之间的差异数额。
某公司需甲零件1000件,若自制,预期单位变动成本为50元,需分摊固定成本2000元;若从市场采购,预期单位购价为54元,则两方案的差量成本为2000元。
541000-(501000+2000)=2000元选择自制边际成本自变量增加一单位,因变量所增加的量就是边际量。
从广州开往珠海的长途车即将出发。
无论哪个公司的车,票价均为50元。
一个匆匆赶来的乘客见一家国营公司的车上尚有空位,要求以30元上车,被拒绝了。
他又找到一家也有空位的私人公司的车,售票员二话没说,收了30元允许他上车了。
当我们考虑是否让这名乘客以30元的票价上车时,实际上我们应该考虑的是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概念。
边际成本是增加一名乘客(自变量)所增加的成本(因变量)。
会计工作实践中的资本预算与投资决策在会计工作实践中,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是至关重要的方面。
资本预算是指企业对于可行投资项目的资金分配和资源利用计划,而投资决策则是企业对于各种投资选择进行评估和选择的过程。
本文将重点探讨会计工作实践中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的相关内容。
一、资本预算资本预算在企业的经营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有助于确定和规划企业的长期投资计划,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为企业提供发展和扩张的机会。
资本预算通常基于企业的财务数据和市场信息,通过对项目的预测收益、成本、风险等方面进行评估,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资本预算的具体步骤包括项目筛选、预测现金流量、评估收益和风险、确定项目财务指标、决策制定和资金融通等。
在项目筛选阶段,企业需要识别和评估潜在的投资项目,以满足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
预测现金流量是资本预算的核心,企业需要对项目未来的现金流量进行准确的估计,以便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
评估收益和风险是为了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和可行性。
通过对项目的财务指标进行确定,企业可以衡量项目的经济效益,并为决策提供依据。
最后,在资金融通阶段,企业需要选择合适的资金来源,以支持项目的实施。
二、投资决策投资决策是企业在资本预算的基础上做出的最终决策。
在资本市场的背景下,企业需要综合考虑项目的风险和回报,以选择最合适的投资方案。
在实践中,投资决策可以依据不同的准则进行,如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
净现值(NPV)是投资决策中常用的评估指标之一。
它通过计算项目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差额,考虑时间价值,来衡量项目的盈利能力。
如果净现值为正,则意味着项目回报超过投资,可以被接受。
内部收益率(IRR)则是指项目的收益率,即使得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
如果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大于期望的收益率,则项目是可行的。
投资回收期是指项目实施后所需时间,使得累计现金流量达到初始投资的水平,通常情况下,投资回收期越短越好。
投资决策还需要考虑项目的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