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与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脑电图对局灶性癫痫定位的对照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25.36 KB
- 文档页数:2
EEG、CT、SPECT检查在顽固性癫痫灶定位中的比效胡裕全;林木田【期刊名称】《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年(卷),期】1991(0)Z1【摘要】癫痫病的手术治疗定位很重要,以往术前定位往往主要靠脑电图(EEG)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但阳性率低.近年来单光子反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n emisson computed tom(?)gaphy SPFCT)已经在我国用於临床上对癫痫病的诊断和定位。
对这些方面的检查,我国未见有文献评价,我科在1987年以来对30例顽固性全身性癫痫进行手术治疗,本文仅对其临床资料中的EEG、CT、SPECT进行比较。
对象和方法 30例中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21.6岁(8~57岁),病程3~20年,全部病例均经内科诊断为顽固性、全身性癫痫并系统治疗2年以上无效。
【总页数】2页(P107-108)【关键词】SPECT检查;顽固性癫痫;EEG;术前定位;癫痫病;病灶定位;内科诊断;断层显像;病理检查;癫痛【作者】胡裕全;林木田【作者单位】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脑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相关文献】1.V—EEG与SPECT联合应用在顽固性癫痫术前致痫灶定位中的价值 [J], 王俊伟;吴南;兰川;黄定德;吴国材;冯华2.SPECT、EEG、MRI综合评价难治性癫痫灶定位的价值 [J], 杨自更;郭勇;刘绍明;张阳;蔡冰冰3.V-EEG与SPECT联合应用在顽固性癫(癎)术前致(癎)灶定位中的价值 [J], 王俊伟;吴南;兰川;黄定德;吴国材;冯华4.SPECT、EEG、MRI在癫痫发作期发作间期对癫痫灶的定位价值 [J], 黎建民;郄晓红;喻梅;孔冬梅5.联合应用SPECT、EEG、MRI定位癫痫致痫灶53例分析 [J], 施祝良;石展鹰;钱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癫痫病人脑电图的波形表现1.棘波。
棘波为突发性的一过性脑电图变化,明显突出于背景,乃痫样波形是最具特征性的表现之一。
多为负相,亦可为正相或双相、三相。
其波幅大小各不相同,多在100微伏以上。
50微伏以下者称为短棘波或小棘波。
周期在80毫秒以内。
棘波的出现提示脑部有刺激性病灶。
若在慢波背景上出现的棘波,常揭示来自原发癫痫灶或其附近区域,而在正常背景上出现棘波,波幅常较低,周期长,多由远处病灶传播而来。
若在脑电图描记中出现棘波逐渐增多现象或形成棘节律,常预示即将出现临床发作。
棘波可见于各型癫痫。
2.尖波。
尖波为突发性一过性脑电图变化,意义与棘波相同,乃神经元同步放电的结果,为常见的痫样波的特征波形之一。
其上升支与棘波相似,较陡直,而下降支较缓,其周期在80~200毫秒之间,波幅100~200微伏,常为负相。
它由较大的癫痫灶中多数神经元棘波放电的不完全同步,或为较大的病灶中大量神经元同步性放电恢复的延迟,也可以是病灶在皮质深部或皮质下棘波灶远距离传播,为棘波时间上的延长。
可见于各型癫痫发作间期脑电图中。
3.棘-慢复合波。
棘-慢复合波是由棘波和周期为200~500毫秒慢波所组成的,均为负相波,正相波出现者极为少见。
波幅一般较高,达105~300微伏,甚者达500微伏以上。
通常两侧同步性阵发出现,额区最明显,亦可散发或局限性出现。
这种异常放电可能起源于皮质深部的中线结构,或始于视丘,而影响的皮质只限于背内侧核的投射部分。
复合波中慢波是主要成分,比较规则而有节律,棘波出现其间,若在慢波的上升支或下降支上,波幅高低不一,一般不超过慢波波幅。
临床中,我们发现除先有棘波后有慢波的典型棘-慢复合波形式外,尚有慢-棘波形式出现,即慢波在前,随后出现一个棘波,或棘波附着于慢波下降支上,其意义与棘-慢复合波相同。
可能系棘-慢复合波的一种变异形式。
棘-慢复合波频率不同其临床意义亦不相同,典型3赫兹棘-慢复合节律,多见于失神小发作,而1、2.5赫兹棘-慢复合波最多见于Lennox-Gastaut综合征。
复杂部分性癫痫患者的视频脑电图及MRI分析叶红涛;杨玉先;魏统国;石玉良;张志益;钟伟【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年(卷),期】2009(0)11【摘要】目的:观察长程同步录像脑电监测(VEEG)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在复杂部分性癫痫诊治中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01例复杂部分性癫痫患者的VEEG、头颅MRI检查结果.探讨痫性放电与结构异常之间的关系.结果:101例复杂部分性癫痫患者中,VEEG记录到76例(75.2%)发作间期痫样放电,43例(42.6%)发作期放电;头颅MRI检查51例(50.5%)发现结构性异常.发作间期的痫样放电部位与头颅MRI检查所显示病灶有更高的符合率,同时发现痫样放电更多地出现在病灶同侧.脑电图为单侧局灶性痫样放电时,其影像学检查有结构性病变的几率高.结论:对于复杂部分发作的患者VEEG是了解癫痫起源灶、指导治疗的重要监测技术,而头颅MRI检查则是其病因诊断重要的定性手段;电生理检查发现的痫样放电部位与神经影像学检查显示的结构性病灶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总页数】3页(P1828-1830)【作者】叶红涛;杨玉先;魏统国;石玉良;张志益;钟伟【作者单位】514031,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癫痫专科;514031,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癫痫专科;514031,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癫痫专科;514031,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癫痫专科;514031,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癫痫专科;514031,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癫痫专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相关文献】1.部分性癫痫患者的视频脑电图及头颅磁共振成像分析 [J], 柯友洋;徐世英;罗文婷2.剥夺睡眠脑电图在小儿复杂部分性癫痫中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蒋莎;吴照;陈波3.部分性癫痫患者的视频脑电图及头颅磁共振成像分析 [J], 柯友洋;徐世英;罗文婷4.小儿复杂部分性癫痫中剥夺睡眠脑电图的诊断价值分析 [J], 王瑞芳; 刘光丽; 刘安娜; 杨金娜5.复杂部分性癫痫持续状态15例的CT及脑电图分析 [J], 王亚萍;王秀文;潘力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癫痫发作与脑电图信号变化的相关性引言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了解癫痫发作与脑电图信号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对于诊断和治疗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癫痫发作过程中脑电图信号的变化,并阐述这些变化与癫痫发作之间的关系。
一、脑电图(EEG)在癫痫发作中的应用1. 癫痫概述癫痫是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一种慢性神经系统障碍,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癔样现象。
脑电图是检测和记录大脑活动强度和节奏的方法,在癫痫诊断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2. EEG特征脑电图通过记录头皮上的电极放置在头皮表面捕捉并记录人类大脑活动。
正常情况下,EEG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相干、规则且频率稳定的波形,而在癫痫发作期间,脑电图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3. 癫痫发作过程中脑电图信号变化癫痫发作期间,常常观察到以下脑电图信号变化:- 突然出现的频率异常高或低的波形。
- 异常快速出现和消失的放电活动。
- 伴随着强大、非典型放电特征的尖锐放电波。
二、癫痫发作与脑电图信号变化之间的相关性1. 脑区与癫痫脑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影响着癫痫发作及其脑电图信号变化。
癫痫多与颞叶、额叶以及全面性器质性损害相关。
每个人不同的感觉和认知功能对应于不同的脑区,而当这些区域神经元发生异常放电时,就会引起相应功能丧失和癫痫发作。
2. 特定脑电图波形与癫痫种类相关性不同类型的癫痫在脑电图上有不同的表现。
例如:- 尖慢复合波:提示部分性复杂发作。
- 快速频率的放电:提示全面性肌阵挛发作。
3. 癫痫类型与脑电图慢波相关性不同类型的癫痫在脑电图上显示不同的慢波形式。
例如:- 部分性发作:表现为节律明显减慢的慢波。
- 全面性发作:表现为放电扩散以及广泛抑制,伴随着较快频率的活动。
三、癫痫发作特征与胶质细胞相关性1. 胶质细胞在癫痫中的功能调控胶质细胞在神经系统中起到了重要的调控和支持功能。
它们参与了神经元兴奋性和抑制性平衡以及突触传递等过程。
异常活跃或失去正常功能的胶质细胞可以导致癫痫发作。
难治性局灶性癫痫病灶定位中头颅磁共振形态测量与长程视频脑电图的应用价值林崇君;聂忠仕;何占平【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22(45)3【摘要】目的探讨头颅磁共振形态测量结合长程视频脑电图在难治性局灶性癫痫病灶定位中的应用。
方法以万宁市中医院放射科2018年12月-2020年4月收治的120例难治性局灶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头颅磁共振形态测量和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比较头颅磁共振形态测量和长程视频脑电图的检查结果,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癫痫诊断阳性率的一致性以及定位致痫灶的契合率。
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单项及联合分析与患者手术预后的关系。
结果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结果中,脑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中度异常。
氨乙酰天门冬氨酸/(含胆碱复合物+总肌酸NAA/(Cho+Cr)>0.7共有54例(45.00%),NAA/(Cho+Cr)<0.7共有66例(55.00%),其中检查结果异常的66例中病灶性原因引起的有46例,不明原因引起的有20例,头颅磁共振形态测量对于颅内肿瘤性病变(良性肿瘤)、脑皮质发育异常、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癫痫有明显辅助诊断价值。
经McNemar检验,按α=0.05水准,两种诊断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检查方式阳性率对癫痫的诊断不具有一致性,且头颅磁共振形态测量诊断癫痫阳性率较差。
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异常有68例,其中45例与头颅磁共振形态测量结果契合(66.18%),不明原因患者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异常有47例,其中19例与头颅磁共振形态测量结果契合(4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0例患者中,头颅磁共振形态测量+患者85例,头颅磁共振形态测量-患者35例,阳性检出率为70.83%,头颅磁共振形态测量+完全切除无发作的概率与未完全切除无发作的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例持续性局灶性癫痫患儿的临床特点研究申文雯,王诗雨,李婷,张礼萍摘要:目的 提高对持续性局灶性癫痫、即持续性部分性癫痫(EPC)患儿临床表现的认识,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支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2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就诊的23例EPC患者资料。
收集一般信息、临床表现、脑电图等诊断信息、手术及预后信息。
结果 共收治23例患者,其中男15例、女8例,起病年龄(5.1±3.0)岁,癫痫暴露年龄(6.0±3.5)岁。
21例(91.3%)患者以局灶起源运动性发作起病。
11例(47.8%)于病程0.3~3年出现偏瘫。
受检患者脑电图均呈现受累半球节律减慢,11例受检患者出现大脑半球萎缩,13例出现海马体异常。
7例受检患者患侧大脑半球代谢均降低,9例受检患者均存在大脑不同区域血流灌注降低。
10例进行手术,手术年龄(7.7±3.4)岁,手术时病程(3.6±3.6)年,术后7例无发作,2例病情缓解,1例手术无效。
结论 EPC多发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所有患者脑电图存在受累半球节律减慢及发作间期的癫痫样放电。
患者脑部血流灌注降低与其EPC发病可能存在相关性。
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EPC患者癫痫发作情况。
关键词:局灶性癫痫;持续性部分性癫痫;局灶性发作;脑电图;大脑半球传导纤维阻断术中图分类号:R742.1 文献标识码:A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3 children with epilepsia partialis continua SHEN Wenwen,WANG Shiyu,LI Ting,et al.(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Xuanwu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3,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children with epilepsia partialis continua (EPC),and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this disease.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data of 23 patients with EPC at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of Xuanwu Hospit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uly 2017 to July 2022. The data included general informati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 re⁃sults, and surgical and prognostic information.Results A total of 23 patients (15 males and 8 females) were included,with a mean age of onset of (5.1±3.0) years and a mean age of epileptic exposure of (6.0±3.5) years. Twenty-one pa⁃tients (91.3%) developed motor seizures of focal origin as the initial presentation. Eleven patients (47.8%) presented with hemiparesis at 0.3 to 3 years after disease onset. All the patients showed a slow rhythm of the affected hemisphere on EEG; and cerebral hemiatrophy was found in 11 cases, and hippocampal abnormalities were found in 13 cases. The me⁃tabolism of the affected hemisphere was decreased in all the 7 examinees. All the 9 examinees had decreased perfusion in different brain regions.Among 10 cases undergoing surgery,the mean age at the time of the operation was (7.7±3.4)years, and the mean duration of the disease at the time of the operation was (3.6±3.6) years; after surgery, 7 cases were free from seizures; 2 cases had remission, and 1 had no improvement.Conclusion EPC is common in preschool-age and school-age children,manifesting as slower rhythms and interictal epileptiform discharges in the affected hemisphere on EEG. The decreased perfusion of the brain may be link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EPC. Surgical treatment can alleviate sei⁃zures for patients with EPC.Key words:Focal epilepsy;Epilepsia partialis continua;Focal seizure;Electroencephalography;Hemi⁃spherotomy持续性局灶性癫痫,又称持续性部分性癫痫(epilepsia partialis continua,EPC)是一种罕见的癫痫发作形式[1],国内最早于1989年报道首个病例[2],地区性研究报道EPC人群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3]。
18F-FDG PET对于MRI阴性的颞叶癫痫术前定位和预测疗效的价值郝谦谦马大实1孙伯民占世坤李殿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上海200025)〔摘要〕目的评价18F-FDG PET对于MRI阴性的难治性颞叶癫痫术前定位,合理选择适应证及预测手术疗效的价值。
方法对25例MRI 阴性的颞叶癫痫患者,经过头颅MRI、视频脑电图及18F-FDG PET-CT等术前评估后均行颞叶切除术,术后随访手术疗效,采用Engel分级评价疗效,比较PET-CT与同期脑电图定位的准确性及脑代谢改变的不同图形与手术疗效的关系。
结果头颅MRI阴性的患者颞叶切除术后疗效达到Engel Ⅰ级13例(52%),Ⅱ级2例(8%),Ⅲ级5例(20%),Ⅳ级5例(20%),有效率80%,显效率60%。
在Engel疗效分级Ⅰ,Ⅱ级的15例患者中,PET-CT、VEEG定位的准确性分别为86.7%、46.7%,经卡方检验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ET-CT代谢减低局限于颞叶者手术效果好,超出颞叶甚至表现为双侧颞叶代谢减低者手术疗效不佳。
结论PET对于癫痫病灶定位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优于视频脑电图。
PET-CT的代谢图形可帮助无病灶颞叶癫痫确定病灶部位,选择手术适应证和预测疗效。
〔关键词〕颞叶癫痫;VEEG;头颅MRI阴性;PET-CT〔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10-2065-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2.10.0331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通讯作者:马大实(1973-),男,主治医师,硕士,主要从事神经外科学研究。
第一作者:郝谦谦(1986-),女,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功能神经外科研究。
起源于颞叶的简单部分发作或复杂部分发作或继发性全身发作特征的癫痫称颞叶癫痫,又称为精神运动性癫痫,是成人局灶性癫痫最常见的一种,通常药物治疗疗效不佳,容易转变成药物难治性癫痫。
癫痫发作的症状学与癫痫灶定位-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441-癫痫发作的症状学与癫痫灶定位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一)SEEG在癫痫外科的应用1、国产化L-SEEG中的α角是指()A、电极与人体横截面的夹角[正确答案]B、电极与人体纵切面的夹角C、电极与人体矢状面的夹角D、电极与人体冠状面的夹角2、实现L-SEEG的影像学准备中,必要时行fMRI和脑代谢PET-CT检查,扫描层厚不超过()A、0.5mmB、1mmC、1.5mmD、2mm[正确答案]3、完整的SEEG技术不包括()A、根据术前评估提出癫痫传导的网络假说(可能有几种)B、通过(SEEG)技术置入电极、捕获发作、验证假说C、癫痫的药物治疗、控制计划[正确答案]D、电极置入计划的可保存性和可追溯性4、关于导航法-MNI的叙述有误的是()A、需DSA或X线[正确答案]B、术前计划直观C、皮层和血管的三维可视化重建直观D、可以从任意角度、方向,向颅内几乎所有位置放置颅内电极5、SEEG对癫痫外科的意义不包括()A、并发症远低于开颅埋藏电极术式B、可再次置入或调解电极C、所有患者都可借助于激光消融技术实现不开颅毁损致痫灶[正确答案]D、可拔出电极取消外科手术6、X线-栅板法的缺点不包括()A、装备笨重,操纵相对复杂B、术前需要做DSA,术中需要X线辅助C、外科医生抵触D、对颞叶放置电极较差[正确答案]7、关于SEEG的术前计划叙述有误的是()A、开启显示大脑皮层和皮层血管模式,必要时叠加fMRI或PET-CT图层B、根据癫痫术前讨论的考量设定拟置入电极的数量,每根电极的远端靶点位置和皮层入点的选择,需避开重要血管,测量电极穿行颅骨内的长度C、根据电极在脑内的距离确定该电极的导联数D、所有电极选取同等长度的电极固定器[正确答案]8、国产化L-SEEG中的?角是指()A、电极与人体横截面的夹角B、电极与人体纵切面的夹角C、电极与人体矢状面的夹角[正确答案]D、电极与人体冠状面的夹角9、关于SEEG与癫痫外科的叙述有误的是()A、SEEG对于癫痫外科的重要性类似于显微镜对于神经外科的重要性B、SEEG的创伤相对于开颅埋藏电极术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C、研讨癫痫收集特征离不开SEEG手艺D、对于表浅的功能区癫痫不再需要皮层片状电极[正确答案]10、实现SEEG的主要方法中,最早出现的是()A、法国Sainte-Anneteam的Bancaud和Talairach所创的X线-栅板法[正确答案]B、加拿大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讨所MNI采用术中导航指导置入电极C、法国MED-TECH公司开发的ROSAD、中国自主研制的SEEG(二)颞叶癫痫(上)1、颞叶癫痫的发生发火常有()A、Jackson发作B、偏转/姿势性强直C、发声D、肌张力减低[正确谜底]2、关于颞叶癫痫叙述正确的是()A、发作频繁,每日数次至数十次B、突发突止C、发作持续时间较长,一分钟至数分钟[正确答案]D、一般无发作后混沌状态3、关于颞叶内侧癫痫的脑电图叙述有误的是()A、典型的发作间歇期脑电图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同步或不同步的前中颞,蝶骨电极棘波、尖波和(或)慢波B、起源于海马的放电能够在较长时间内范围在海马内不向外散布,此时常规脑电图能够是正常或非特同性异常C、发作先兆期头皮脑电图多数有明显异常[正确答案]D、发作后出现弥漫性不规则中-高波幅慢波,除非继发GTCS,发作后很少出现电压抑制和广泛性高波幅大慢波4、对癫痫发作起抑制作用的神经递质为()A、乙酸胆碱B、谷氨酸C、甘氨酸[正确答案]D、天冬氨酸5、检测海马硬化的首选方法为()A、X线B、CTC、PET-CTD、MRI[正确谜底]6、关于颞叶癫痫的临床特点叙述有误的是()A、为最常见局灶性癫痫综合征B、分为外侧颞叶癫痫综合征(LTLE/NTLE)和内侧颞叶癫痫综合征(MTLE)C、MTLE的致痫灶位于侧副沟之内的颞叶内侧结构D、海马硬化相关性颞叶癫痫,主要表现为LTLE[正确谜底]7、颞叶内侧癫痫纯真部分发生发火最常见的是()A、上腹部(多半是上升的)感觉[正确谜底]B、听幻觉C、局部强直D、视觉性感知障碍8、以下不属于尺度前颞叶切除术指征的是()A、EEG:一侧前颞或蝶骨电极起源的发作B、MRI:海马硬化或颞叶内侧的其他病变C、PET:一侧颞叶高代谢[正确答案]D、神精心理学检查提醒一侧颞叶功能明显受损9、标准前颞切除术在优势半球侧,切除范围距离颞极不超过()A、3.5cmB、4cmC、4.5cm[正确谜底]D、5cm10、海马本身的固有节律为()A、δ活动(1~3Hz)B、θ活动(4~7Hz)[正确答案]C、α活动(8~13Hz)D、β活动(14~30Hz)(三)颞叶癫痫(下)1、尽管外科治疗TLE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但是约20~30%术后仍有癫痫发作,不过这些患者远期仍有可能获得癫痫完全控制的效果,这种现象称为()A、“逐渐治愈现象”B、“逐渐停止现象”[正确答案]C、“远期停止现象”D、“远期治愈征象”2、颞叶癫痫的病理中,内侧颞叶的异常主要是()A、海马硬化和钩回的胶质增生[正确谜底]B、局灶的皮质发育不良C、肿瘤D、血管畸形3、颞叶内外侧癫痫中可见于同侧MTLE和对侧NTLE的是()A、上腹部症状B、晚期自动症C、单侧肌张力障碍姿式[正确谜底]D、听觉和视觉先兆4、颞-岛叶型颞叶癫痫附加症除了MTLE症状之外,先兆以()为常见A、视觉幻觉B、听觉幻觉C、味觉幻觉[正确谜底]D、嗅觉幻觉5、癫痫术后癫痫发作极少或几乎消失,则其疗效评价为()A、EngelⅠ级B、EngelⅡ级[正确谜底]C、EngelⅢ级D、EngelⅣ级6、关于双侧颞叶癫痫叙述有误的是()A、双侧颞叶癫痫是指通过深部电极证实独立的发作来自双侧颞叶内侧B、双侧颞叶内侧型癫痫手术治疗的报道相对单侧颞叶内侧癫痫少很多C、发生发火病症与单侧颞叶癫痫相似,双侧颞叶癫痫发生发火多有先兆[正确谜底]D、颅内电极证实颞叶发生发火能够直接传到对侧7、根据抗癫痫协会提出的指南(2012年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癫痫手术后()以上无发作,脑电图无明显癫痫样放电,可以考虑逐步减、停药A、6个月B、1年C、2年[正确答案]D、3年8、关于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术叙述有误的是()A、由于电生理技术的进步,认识到多数颞叶癫痫的致痫灶位于边缘系统内侧基底部,即杏仁核、海马和海马旁回B、该术式能保留颞叶外侧皮质的功能C、该术式切口相对偏小D、该术式需露出颞极[正确谜底]9、关于双侧颞叶癫痫的临床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发作症状与单侧颞叶癫痫类似,双侧颞叶癫痫发作多有先兆B、颅内电极证实颞叶发作不能直接传到对侧C、临床上双颞影像异常的极为少见D、颞叶癫痫三分之一间期可见双侧独立癫痫样放电[正确答案]10、关于颞叶癫痫的叙述有误的是()A、单侧、双侧颞叶癫痫蝶骨电极均能预测手术的侧别[正确答案]B、双颞癫痫PET可见双颞对称或不对称代谢减低C、颞叶癫痫神经心理学评估记忆损害越是广泛,术后效果越差D、颅内电极记录到发生发火次数如果没有侧别优势不发起外科手术,能够尝试迷走神经刺激术或脑深部电极刺激术(四)额叶癫痫1、()可能提示额叶癫痫术后疗效较好A、自主神经发作症状B、病因学为FCDC、头往对侧偏转D、PET-CT病变或正常[正确谜底]2、扣带回发作额叶癫痫的症状特点为()A、姿势性的局灶性强直伴有发声、言语暂停以及击剑姿势B、以复杂部分性伴有发病时复杂的运动手势自动症,常见自主神经征,如心境和情感的改变[正确答案]C、包括强迫性思维以及头和眼的转向运动,可能伴有演变,包括反向运动、轴性阵挛性抽动和跌倒以及自主神经征D、强直性的大概较少见的阵挛,伴有眼和头的滚动和言语停止3、关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夜间发生发火性额叶癫痫叙述有误的是()A、多在20岁前发病,且以儿童期发病为主B、以短暂簇发性运动性夜间发生发火为特征,多在浅睡眠时发生C、常有发生发火先兆,出现喘气和发声D、发作间期EEG不正常,发作期EEG可以准确定位[正确答案]4、发作形式为姿势性的局灶性强直,伴有言语暂停以及击剑姿势的额叶癫痫为()A、辅助运动区发作[正确答案]B、前额极区发生发火C、运动皮质发作D、眶额区发生发火5、关于额叶癫痫叙述有误的是()A、发作频繁,每日数次至数十次B、突发突止C、发生发火延续时间较长,一分钟至数分钟[正确谜底]D、一般无发生发火后混沌状态6、背外侧部发作额叶癫痫的症状特点为()A、姿势性的局灶性强直伴有发声、言语暂停以及击剑姿势B、一种复杂部分发生发火伴有起始的运动和手势性自动症,嗅幻觉和错觉和自主神经征C、强直性的或者较少见的阵挛,伴有眼和头的转动以及言语停止[正确答案]D、包孕咀嚼、流涎、吞咽、喉的病症、言语停止,上腹部先兆恐惧和自主神经征征象7、关于额叶癫痫的临床表现基本特点叙述有误的是()A、发作时间短暂B、额叶起源的复杂部分性发作通常较轻C、多有发作后意识障碍[正确答案]D、快速继发性全身化8、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夜间发作性额叶癫痫有效的是()A、苯妥英钠B、卡马西平[正确答案]C、乙琥胺D、丙戊酸钠9、()可能提醒额叶癫痫术后疗效不好A、肿瘤或外伤后B、局灶MRI病变C、不完整的切除[正确谜底]D、发作起始脑电图局灶的β活动10、额叶癫痫的发生发火少见()A、Jackson发生发火B、偏转/姿势性强直C、发声D、肌张力减低[正确答案](五)顶枕叶癫痫1、关于枕叶癫痫与偏头痛的鉴别,叙述有误的是()A、二者都可以出现发作性视觉症状B、枕叶癫痫的视觉病症常先出现于单侧,向对侧散布C、偏头痛的视觉病症始于视野的中央,并向受累视野周边迟钝散布D、偏头痛视觉病症短暂,一般1分钟内竣事[正确谜底]2、顶叶癫痫的临床病症通常不包孕()A、麻木、刺痛感、触电感、身体一部分感觉缺失B、呕吐等动物神经失调、行为异常、眼球偏斜、熟悉障碍等[正确谜底]C、局限于一个部位,呈Jacksonian扩散,最常受累的部位是具有最大皮层表达区的部位,可能出现舌头蠕动,舌头发硬,发凉D、严重的眩晕,失重感,或空间定向障碍3、枕叶癫痫的临床病症中最常见的是()A、青紫B、眼球偏斜[正确谜底]C、唾液分泌亢进D、胃肠运动失调4、以下属于晚发型儿童良性枕叶癫痫特点的是()B、一般无视觉症状,以眼球强直偏斜、发作性呕吐为主C、发作时间较长D、常有偏头痛、热性惊厥家族史[正确答案]5、枕叶癫痫的阳性视觉病症为()A、盲点B、黑蒙C、偏盲D、闪光[正确答案]6、枕叶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时,出现口咽部或摸索样的自动症,说明枕叶癫痫异常放电扩散至()A、感觉运动皮层B、额叶sMAC、颞顶枕交界的结合皮层D、颞叶内侧[正确答案]7、儿童良性枕叶癫痫的分型不包括()A、早发型B、晚发型C、恐水型[正确答案]D、光敏感型8、光敏感型枕叶癫痫的常见诱因为()A、日光照射B、长时间注视电视或电脑屏幕[正确谜底]C、雷电D、阳光反射9、枕叶癫痫异常放电扩散至感觉运动皮层可以出现()A、局部感觉异常或阵挛性运动[正确答案]B、不对称性姿势性强直。
基于EEG信号分析的癫痫诊断研究与发展摘要:癫痫是大脑异常放电引起的短暂性脑功能失调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据统计,患病率超过4‰。
其中1/3以上癫痫患者还可出现各种精神障碍,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
脑电图检查对癫痫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对癫痫的鉴别具有决定性作用。
最初的脑电图检查主要依靠医师的肉眼观察,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脑电信号处理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许多经典的或现代的信号处理分析方法已开始应用于脑电信号中,为癫痫的诊断提供了更准确和客观地方法。
关键词:癫痫脑电图信号处理1、癫痫的特点及诊断方法癫痫是一组反复发作的脑异常放电所致的短暂性脑功能失调综合征,是精神科常见病之一。
欧美国家的患病率一般为4‰ [1] 。
我国流行病调查中患病率为4.6‰,年发病率约为0.3‰[2],癫痫患者之中约1/3以上可出现各种精神障碍。
原发性和症状性癫痫均可发生精神障碍。
癫痫性精神障碍与精神分裂均为精神疾病,两种疾病的临床症状比较相似,一般都包括感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精神障碍等症状[3],临床经常把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因此,对其进行正确鉴别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癫痫的早期诊断主要运用影像学检查,虽操作简单、无创伤,但是阳性率较低,且存在较多的伪差,所以在后来的诊断中,脑电图检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能够给癫痫的诊断、分类、预后提供重要依据,弥补影像学检查的多种不足[4]。
癫痫样放电在脑电图中主要表现为:出现高幅失律、尖慢波、棘慢波、尖波、多棘慢波、棘波或突出背景的节律性放电[5],用于癫痫患者中,能够通过分析患者脑电特征,确定病种类型,实施相应的诊治方案,利于患者病的情恢复,且能够对病情起到监测、判断作用。
同时,脑电图检查具有无创性、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等优点。
2.脑电信号处理的发展脑电信号(EEG)是通过电极记录的脑电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的电活动,包含了大量的生理与病理信息,对其作深入的研究有助于临床医生提高对大脑神经系统损伤病变检测和诊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故脑电图检查在临床诊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基于脑电信号的癫痫疾病智能诊断与研究柳长源张付浩韦琦摘要:针对医疗诊断中癫痫脑电信号分类准确率低、分类类别少的问题,依据粒子群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参数的信号分类检测技术。
首先利用小波分析对脑电信号进行5层分解与重构,然后提取含有癫痫特征频率的3、4、5层重构信号的波动系数和近似熵等特征,计算不同状态不同尺度的脑电信号能量,根据不同状态不同尺度的能量分布,调整特征向量的系数。
最后使用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对脑电信号进行分类。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正确识别健康、癫痫发作间期、癫痫发作期3种类型脑电信号,最终的识别率可以达到99.83%。
关键词:癫痫脑电信号;波动系数;近似熵;粒子群算法;支持向量机DOI:10.15938/j.jhust.2018.03.016TP391.4;R318.04文献标志码: A: 1007-2683(2018)03-0091-08Intelligent Diagnosis and Research of Epileptic Diseases based on EEG SignalsLIU Chang-yuan, ZHANG Fu-hao, WEI Qi(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80,China)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low accuracy and classification of epileptic EEG in medical diagnosis,a signal classification and detection technique based 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was proposed to optimize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Firstly, the EEG signals were decomposed and reconstructed by wavelet analysis.Secondly, the coefficients of fluctuation and approximate entropy of the reconstructed signals containing the functional parameters of epilepsy were extracted. Finally,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optimized b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is used to classify the EEG signal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is method can correctly identify three types of EEG signals in healthy, interictal epilepsy and epileptic seizures, the final recognition rate can reach 99.83%.Keywords:epileptic EEG signals;coefficient of fluctuation; approximate entropy;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0 引言癲痫是一种以脑内神经元异常放电为特征的部分或全脑功能障碍的慢性病,我国拥有数量庞大的癫痫患者,且每年以60万例的速度在增加[1]。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主管技师)考试:2021第七章神经影像学真题模拟及答案(1)共111道题1、癫痫首诊患者应采用的检查手段是()。
(单选题)A.B.C.D.E.试题答案:A2、与CT相比,关于颅脑MRI成像的优点,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A. 直接多轴面成像B. 对颅中窝底及后颅窝病变价值高C. 对钙化、急性出血敏感D. 无辐射损伤E. 颅内病变定位、定性价值高试题答案:C3、应用SPECT检查判断局灶性癫痫致痫区部位,正确的是()。
(单选题)A. 致痫区发作期表现为放射性分布稀疏、降低或缺损B. 致痫区发作间期表现为放射性过度浓聚灶C. 致痫区发作间期通常表现为局灶性放射性降低区域,但某些症状性癫痫在发作间期仍显示放射性增高区域D. 发作期SPECT检查应在发作后30~60分钟内注射显像剂E. 致痫区半球明显与对侧正常半球不对称试题答案:C4、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
(单选题)A. CTB. 头颅平片C. MRID. 血管造影E. 脑池造影试题答案:C5、目前PET-CT检查最常见的显像剂是()。
(单选题)A. 18F-2-氟-2-脱氧-D-葡萄糖B. 碘标记的脑灌注显像剂C. 14C标记的脑灌注显像剂D. 16F-2-氟-2-脱氧-E-脱氧葡萄糖E. 18F-2-氯-2-羟基-D-葡萄糖试题答案:A6、脑外伤后10小时出现癫痫发作,首选的检查是()。
(单选题)A.B.C.D.E.试题答案:B7、CT值定标为0的组织是()。
(单选题)A. 空气B. 骨C. 水D. 脑组织E. 血液试题答案:C8、关于正常脑血流灌注SPECT的表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A. 大脑半球各切面影像放射性分别左右基本对称B. 各脑叶皮质结构放射性高于白质和脑室C. 基底节、丘脑干的放射性与皮质的基本相似D. 颞叶皮质可呈现明显低浓集区E. 枕叶视觉皮质区可呈现高浓集区试题答案:D9、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首选的检查方法为()。
癫痫病灶的定位研究与进展王兆瑞;郑宽;丁季强;李卫【摘要】癫痫为神经科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症状不一.随着功能神经外科的发展,顽固性癫痫的手术治疗逐渐常态化,而顽固性癫痫的手术治疗其关键在于术前对致痫灶的准确定位,术前的致痫灶定位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手术的治疗效果.本文从影像学、电生理及核医学三方面对致痫灶的定位方法进行综述.【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34)006【总页数】3页(P1036-1038)【关键词】顽固性癫痫;致痫灶;定位【作者】王兆瑞;郑宽;丁季强;李卫【作者单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广州510630;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广州510630;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广州510630;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广州510630【正文语种】中文癫痫作为神经科常见疾病越加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癫痫是由致癫灶的异常放电导致脑功能短暂失调综合征,我国约有900万以上的癫痫患者[1],其中约20%的患者为顽固性癫痫患者[2],其发作机制不清、发作症状复杂多样、发作时间不定,对药物治疗效果较差等特点给癫痫患者带来生理及心理上的沉重负担。
外科治疗癫痫可以有效地减轻发作症状,良好的控制癫痫发作,为癫痫患者带来了更好的选择。
外科治疗癫痫的关键为致痫灶的准确定位,致痫灶的准确定位是有效切除致痫灶、控制癫痫的发生、同时可最大限度的避免损伤重要脑功能区的重要前提。
临床上致痫灶的定位主要通过电生理学、影像学及核医学进行定位诊断。
本文将从电生理、影响检查及核医学几方面对致痫灶的定位研究做简要介绍。
1 电生理检查1.1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由德国精神病学家于1929年发现,由于其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无损伤性等特点深受临床医生的欢迎,为癫痫的诊断及致痫灶的定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3-4]。
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interictal epileptiform discharges,IEDs)是诊断癫痫的重要依据,脑电图通过放置在患者头部的头皮电极记录到患者颅内异常放电情况。
脑电图不同监测时长对癫痫及痫样发作患者痫样放电检出率的比较罗雯怡;丁晶;冯宇;张一君;汪昕【摘要】目的:比较脑电图不同监测时长对癫痫及痫样发作患者病理性脑电改变的检出率.方法:选择125例癫痫及痫样发作的患者,行2h21导脑电图监测(国际10 20系统),比较记录开始后15 min、30 min、lh及2h的痫样放电及病理性慢波的检出率.结果:痫样放电检出率在记录15 min时为50.40%,30 min时为62.40%,lh 时为71.29%,2h时为75.20%;1 h、2h时痫样放电检出率高于记录15 min时(P <0.05),2h时与1h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散在棘波、尖波、棘慢、尖慢复合波的检出率在记录15 min时为44.00%、30 min时为57.60%,1h时为66.40%,2h 时为69.60%;其中,30 min、1h、2h时检出率大于记录15 min时(P<0.05),2h 时与lh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监测时长的阵发性慢波、局灶性慢波及弥散性慢波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电图不同监测时长对癫痫及痫样发作患者的痫样放电,尤其是散在棘波、尖波、棘慢、尖慢复合波的检出率有明显差异;1h及以上监测时长可明显提高对痫样放电及病理性慢波的检出率,监测2h与lh时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年(卷),期】2018(025)004【总页数】3页(P565-567)【关键词】癫痫;脑电图;痫样放电【作者】罗雯怡;丁晶;冯宇;张一君;汪昕【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1.044癫痫患者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EEG)的典型表现是棘波、尖波、棘慢复合波、多棘慢复合波、尖慢复合波等痫样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