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工笔画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工笔花鸟画的传统与现代发展研究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一种重要流派,起源于唐代,发展于宋代,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以精细的线条、细腻的描绘和真实的写实性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绘画艺术的瑰宝。
在当代,虽然工笔花鸟画受到了许多新兴绘画风格的冲击,但其独特的魅力依然吸引着无数的爱好者和收藏家。
本文将通过对工笔花鸟画的传统与现代发展进行研究,探讨其在当今绘画艺术中的地位和意义。
一、传统工笔花鸟画的特点工笔花鸟画的传统绘画风格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精细写实:工笔花鸟画以写实性见长,画家在描绘花鸟和其他物象时,力求精细入微,注重细节的表现。
花鸟的羽毛、花瓣的纹理、水果的质感等都能被描绘得细腻入微。
2. 色彩清丽:工笔花鸟画在色彩运用上追求清丽明亮,往往选用明快活泼的颜色,营造出一种清新淡雅的艺术氛围。
画家通过运用红、黄、绿等鲜艳的颜色,使画面充满生机和活力。
3. 空间透视:工笔花鸟画在构图和空间透视上善于表现远近高低,刻画出空间的深度和距离的远近,使画面更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
4. 线条工整:工笔花鸟画注重线条的工整和流畅,对于笔墨的运用有着严格的要求,通过线条的勾勒和填充,描绘出物象的形态和轮廓。
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的工笔花鸟画主要表现为山水花鸟,注重意境和表现技法。
随着绘画技法的不断完善,工笔花鸟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成为绘画界的重要流派。
到了宋代,工笔花鸟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画家们开始注重对花鸟的真实描绘和色彩的运用,使得工笔花鸟画在宋代达到了巅峰。
明清时期,工笔花鸟画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许多著名的画家都以工笔花鸟画为主要题材进行创作。
其中以唐寅、石涛、郑板桥等人的作品最为著名,他们的作品不仅在技法上有所突破,而且在风格上也各具特色,为后人树立了典范。
工笔花鸟画的题材和表现形式也得到了拓展,不仅有山水花鸟,还有人物花鸟、静物花鸟等多种形式。
成都地区传统壁画对当代工笔画创作的启示成都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也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成都地区的传统壁画在当代工笔画创作中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对当代工笔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成都地区传统壁画为当代工笔画提供了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积淀。
成都地区的传统壁画源远流长,始见于古代蜀国时期,盛行于唐、宋、明、清各个朝代。
这些古代壁画以其独特的形式与内容各异的风格,传达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蕴含着古代人们对生活、宗教、艺术等方方面面的思考和表达。
这些古代壁画对当代工笔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激发了当代工笔画创作者对历史文化传统的深度思考与挖掘。
成都地区传统壁画为当代工笔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图像符号资源。
成都地区的传统壁画在内容与形式上拥有丰富多彩的图像符号资源,包括各种传统宗教图像、人物形象、动植物形态等。
这些图像符号资源不仅形象鲜明、富有生命力,而且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能够为当代工笔画创作者提供丰富的创作启示与想象空间,丰富了当代工笔画的图像语言与表现手段。
成都地区传统壁画为当代工笔画提供了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方式。
成都地区的传统壁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与形式结构,兼容并蓄了浓厚的东方文化传统元素与丰富的异域艺术要素。
这些传统壁画的艺术表现方式既包括了传统的工笔画技法、皴法、点染法等技艺,也融合了水墨画、泥塑、木雕等多种传统技艺,形成了具有独特审美价值与视觉效果的艺术形态。
这些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方式丰富了当代工笔画的艺术表达手段,提升了当代工笔画的艺术审美水平与表现力。
成都地区的传统壁画对当代工笔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当代工笔画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多彩的图像符号资源、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方式与深厚的情感与人文沉淀。
当代工笔画创作者应当深入挖掘传统壁画的艺术魅力与思想内涵,借鉴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与情感表达方式,注重传统与创新的结合,努力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和传统韵味的优秀作品,为当代工笔画的艺术发展与传承作出积极的贡献。
工笔画教案(八):工笔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工笔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工笔画是中国绘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之一,是指用细笔精心描绘,注重线条的锤炼,色彩层次清晰,绘制出极为细腻的图案或图像。
工笔画通过苦心钻研工具、颜料和技法,让绘画更趋完美。
工笔画的出现和发展,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精神和人性特点,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工笔画在中国的诞生时间,大约在宋代、元代这个时期,在此前的唐代、五代、南北朝时期,中国绘画还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只是表现了文学和诗词中的描写,而工笔画能够普及并成为每个人的图像,离不开功夫的积累与练习。
在这一时期,绘画材料、工具和技法都得到了一定的改进和发展。
工笔画需要考虑线条与色彩的搭配、细节处的表现和整体效果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据此,工笔画不仅要求画家有扎实的技法功底,还要有提炼和表达的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对工笔画的推崇,主要是因为工笔画能够表达出一种精神状态。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有一种叫做“大成”的理念,它强调将人的精神提升到最高的境界,与实物和现实发生关联。
而工笔画正是通过精雕细琢的技法表现出了这一理念。
工笔画通过对线条的深入描绘、对颜色的全面表现,塑造了形象的内在与外在表现。
线条的锤炼和颜色的层次使得画面生动、逼真,将画面传达出的意识和哲学内化于图像中,形成一种抽象的表达方式。
在绘画过程中,需要通过减少细节和提炼主题的方式,来表现主题的气味和情感,使画面的完整性和观众的体验达到最佳的匹配状态。
此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工笔画还具有深远的宗教内涵和社会意义。
在佛教,庄严的造像和壁画是佛教传承的重要形式,而工笔画的精细描绘和内在的智慧融合,与佛教信仰和布教的宗旨贴切相合。
在社会意义上,工笔画不仅可以传达出历史文化,还是中国民生和文化心理的重要表现形式。
通过工笔画的形式,呈现出放缓时空的沉淀和感性的视觉构建,让观众体验到中国人的生存意识和文化情感内涵。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自信的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开始成为当代青年和新一代人的文化追求之一。
简析宋代花鸟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宋代花鸟画是中国画史上的一大重要时期,对后世的工笔花鸟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将从技法、题材和思想意蕴三个方面进行简析。
在技法上,宋代花鸟画注重写实细致,工笔精细,形象逼真而具有立体感。
这种技法的运用使得花鸟画具有了更加生动的表现力,使观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画中花鸟的神韵和气息。
这种技法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是明显的,许多现代花鸟画家在画面中都注重细节的刻画和精确的表现,力求将花鸟的形态、色彩、纹理等细节都展现得非常逼真,使人感受到画中花鸟的生动活泼。
题材上,宋代花鸟画崇尚自然,注重记录真实的自然景物。
这使得宋代花鸟画的题材更加广泛,不仅仅局限于宫廷题材,也包括了大自然的花鸟、植物、虫鱼等。
这种题材观念对当代工笔花鸟画家的启发非常巨大,在当代的工笔花鸟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丰富多样的题材内容,不仅有宫廷花鸟,还有田园风光、山水背景等,给人一种对自然世界的全景观察和山水环境的综合呈现。
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分支,宋代花鸟画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意蕴。
宋代花鸟画偏好抒发情感,体现人的情感与心境。
以“豪放派”和“典雅派”为代表的两种风格,在当今的工笔花鸟画中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豪放派追求大气磅礴、笔势豪放的艺术风格,能够自由地抒发画家的情感和气质;而典雅派则追求细腻、精致的表现方式,以尽可能准确地再现花鸟的真实形态。
这两种风格的影响在当代的工笔花鸟画中仍然可以看到,画家们根据自己的个体经验和情感倾向选取适合的表达方式,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风貌。
宋代花鸟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技法上的精细写实、题材上的广泛多样还是思想意蕴上的丰富多样,都呈现了一个独特的艺术风貌。
这种影响不仅仅体现在技法的延续与创新、题材的发展与丰富,更重要的是对思想情感的表达和自由发挥,使得当代工笔花鸟画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传统文化对当代艺术设计的影响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代艺术设计在不断创新的也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积淀的结晶,它蕴含着深厚的思想、审美观念和艺术传统。
在当代艺术设计领域,我们能够发现许多设计师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赋予作品独特的内涵和深度。
本文将探讨传统文化对当代艺术设计的深远影响。
传统文化的精髓1. 文化符号与图案传统文化中的各种符号、图案常常成为艺术设计的灵感源泉。
中国的传统绘画中常用的山水、花鸟、龙凤等元素,都被当代设计师巧妙地融入到各类设计作品中。
这些符号不仅传达了文化的独特性,也为设计赋予了深厚的历史内涵。
2. 色彩与意境传统文化中对色彩和意境的追求在当代设计中得到了延续。
中国传统绘画注重意境的营造,讲究画面的空灵、静谧。
许多当代艺术设计作品也通过对色彩的精妙运用,表达出一种深沉、内敛的艺术情感。
当代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1. 服装设计在当代服装设计中,设计师们常常从传统文化的服饰元素中获取创意。
中国的汉服、襦裙等传统服饰元素被融入到时尚设计中,既保留了传统的文化特色,又赋予了服装更加时尚的外观。
2. 建筑设计传统建筑风格对当代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一些建筑设计中,我们能够看到传统文化中的建筑元素,如檐角、雕花等,为建筑增添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这种融合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对当代审美的创新。
3. 平面设计平面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也是设计师们经常运用的资源。
字体、图案、版式等设计中常常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使作品更具艺术性和独特性。
这种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的结合,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赋予了设计作品新的生命力。
传统文化对当代设计师的启示1. 尊重传统,创新发展传统文化不是束缚创新的桎梏,而是为设计师提供的一种丰富的创作资源。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设计师能够更好地汲取灵感,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造出独具魅力的当代艺术设计作品。
2. 塑造独特个性传统文化是各个民族、地区独有的宝藏,设计师们可以通过挖掘和运用本土文化元素,为自己的设计注入独特的个性。
简析宋代花鸟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
宋代是中国花鸟画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对当代工笔花鸟画有着重要的影响。
宋代花
鸟画在创作手法、题材选择和表现技法等方面都对当代工笔花鸟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
用。
宋代花鸟画在创作手法上注重以写意为主,强调表现生动、活泼的形态。
这一特点对
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的工笔画注重细腻、工整的线条描绘,
追求精确的细节和形象的逼真。
而受到宋代花鸟画影响的当代工笔花鸟画作家,在保留工
笔画精确的特点的更注重在构图、笔墨运用、色彩表现等方面加入了一些写意的元素。
这
样既保持了工笔画的技法风格,又使画作更加具有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这种融合了写意
和写实的创作手法,丰富了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形式和内涵。
宋代花鸟画的题材选择也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宋代花鸟画大
量采用的是自然界中的花鸟虫鱼等生物,通过描绘自然界的美景来抒发画家的感情和情怀。
这一特点反映了宋代文人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
而当代工笔花鸟画作家也沿袭了这一传统,选择了大量的自然景物作为创作的对象,通过
画作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追求。
这种以自然界
为题材的创作,使得当代工笔花鸟画更加注重对自然的观察、揣摩和模拟,更加注重对自
然之美的渲染和表现,丰富了当代工笔花鸟画的主题和内涵。
宋代花鸟画及其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宋代花鸟画及其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宋代是中国艺术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该时期的花鸟画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珍贵遗产。
它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技法,成为当代工笔花鸟画的重要源流和灵感之源。
本文将从宋代花鸟画的传统技法、题材选择以及艺术风格等方面来探讨宋代花鸟画的影响。
首先,我们先谈一谈宋代花鸟画的传统技法。
宋代花鸟画主要采用细密的勾线和工笔彩绘的手法,注重细节的描绘和色彩的施展。
画家们运用毛笔勾线和绘制出充满生动力的花鸟形象,通过叠加色墨的方式使画面具备层次感。
这种传统技法的运用使得画家们在表现花鸟的外形、姿态和形态等方面更加准确,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作品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其次,宋代花鸟画在题材选择上的独特性也为当代工笔花鸟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在宋代,画家们不仅限于描绘自然景物中的花鸟,还通过其他文化元素的加入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他们通过描绘民间风俗、宫廷生活以及庙壁石刻中的花鸟形象等进行创作,使作品更具时代感和观赏性。
这种多样化的题材选择对于当代工笔花鸟画家来说,可以提供更多的创作灵感和思路,使作品更加富有个性和独特性。
此外,宋代花鸟画在艺术风格上的独特追求也对当代工笔花鸟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花鸟画以“写实”为主导,追求形象的真实性和神韵的流露。
画家们以精湛的技法和准确的造型,将自然界中的花鸟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画面上。
他们通过精心描绘花叶的纹理和羽毛的细节,使作品更具艺术表现力和观赏性。
这种追求真实和细腻的艺术风格为当代工笔花鸟画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范本,使得作品更具观赏价值和艺术魅力。
综上所述,宋代花鸟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具有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技法、多样的题材选择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都为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正是受到宋代花鸟画的影响,当代工笔花鸟画家们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得作品更加丰富多样,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艺术的魅力。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代工笔花鸟画将继续发展壮大,为我们带来更多美的享受,让我们继续探索艺术的无限魅力综上所述,宋代花鸟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传统民间美术在现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运用研究传统民间美术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合了中国古代绘画、雕刻、工艺制作等各种元素,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氛围。
以传统民间美术为源泉,在现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中运用其技法和艺术特点,可以丰富画面表现力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分别从技法运用、文化内涵和受众感受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传统民间美术在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技法运用传统民间美术的特点在于勾勒粗犷、色彩鲜艳、造型夸张、构图生动等方面。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线描技法和色彩运用。
线描技法是将自然形态勾线,强调草本、粗细、轻重、疏密、变化等多种线条形态的绘画技法。
而工笔人物画则注重细腻的线描和色彩层次的深浅变化。
因此将两者结合运用,能够使工笔人物画更加契合中国传统绘画风格,更加突出人物特色和气质。
在线描技法方面,传统民间美术常用元素包括枝头枯叶、鱼鳞、草本、绍形、雕饰等,这些元素可以用来装饰人物服装和周围环境,突出画面构图和美感。
以服装为例,传统民间美术使用的线条特点是变化多样、粗中带细、有机组合,这些线条可以塑造服装非常美观的褶皱、纹理以及强烈的动感。
同时,也可以利用线描技法描绘人物面部、眼睛、发丝等细节,表现人物的气质和特色。
在色彩运用方面,传统民间美术以鲜艳、明快、对比强烈为特点。
而工笔人物画则注重色彩的层次感和模拟性,使画面显得清晰逼真。
因此在运用传统民间美术色彩技法时,需要适当控制色彩的饱和度和对比度,使其更加适应工笔人物画的风格和特点。
二、传统民间美术在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人文气息、优美的风景和生活环境都可以成为工笔人物画的取材源泉,而传统民间美术是其中占比例相当大的一部分。
因此,将传统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融入工笔人物画可以丰富画面情感和文化内涵。
例如,传统民间美术常常表现的山水、园林和日常生活等场景可以成为工笔人物画的背景。
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为人物塑造出更具有情感和人文内涵的形象。
工笔花鸟画的传统与现代发展研究
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工笔花鸟画的传统与现代发展,并研究这种绘画形式在艺术界的地位和影响。
传统工笔花鸟画注重细腻的线条和色彩,强调形象的写实与生动。
早期的工笔花鸟画主要以花卉、鸟类等自然界的元素为题材,通过对细节的精细描绘,表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
这种绘画形式在唐代达到了巅峰,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工笔花鸟画家,如韩干和顾恺之。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艺术观念的改变,工笔花鸟画逐渐受到了新的挑战和冲击。
在现代艺术发展的背景下,工笔花鸟画的传统观念和技法不再符合当代艺术的需要,出现了许多新的绘画形式和风格。
一些艺术家开始尝试将传统工笔花鸟画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创造出了更有个性的作品。
现代工笔花鸟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题材和表现手法,艺术家更加注重个人的创造性和表达方式。
他们通过运用更多的色彩、线条和构图等绘画元素,创造出更加丰富和多样的作品。
在主题上也呈现出更多的现代元素,反映社会和时代的变化。
在艺术界,工笔花鸟画的地位与影响也逐渐得到了肯定。
许多艺术家通过展览和比赛等方式,将自己的作品推向公众,并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一些艺术院校和研究机构也开始开设与工笔花鸟画相关的课程和研究项目,为这种绘画形式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努力。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工笔画的影响
【摘要】本文探讨了当代中国工笔画应该遵循的原则,主要讨论了传统中国文化对当代中国工笔画创作的影响。
同时也提出了在中西方文化交融的时代,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求新求变、创新发展对工笔画未来的意义。
【关键词】工笔画;传统;创新;融合
作为美术工作者与参与者,自然要多到中国画展览现场感受众多优秀作品的魅力,希望能从中吸取多元的艺术养份,深入挖掘获奖作品的艺术精华,拓展视野,以此来丰富自己的艺术作品。
毕竟中国现代工笔画在其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材料、技法、形式等多方面的努力探索,大胆尝试,以然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状态,这些新的表现语言极大的丰富了传统工笔画的绘画体系。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现代众多作品技术的制作性远远的超越了艺术本身的含量。
所以真正吸引眼球,留有深刻印象的作品也许只有少数几件。
面对眼前众多非传统亦非现代的工笔画作品,不由得使我们又重新思考这个一直被提出的问题:现代的工笔画还留有多少传统工笔画的艺术精髓,我们又应该如何把握传统与现代间的界线。
现在有一句话经常在中国工笔画展览中被提起:品味传统,再创现代。
在这里,首先强调的是传统的重要性。
中国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深深的滋养着中国画艺术,也构成了中国画由古至今的艺术脉络。
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变革与发展都渗透着这个时代特有的文化气息。
在中国画的领域中,传统的笔墨、传统的线条、传统的色彩,这些都反映着人文、艺韵等多重艺术标准,也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中庸、人性的精神核心。
无论时代与艺术风格如何改变,这种传统文化精神的标准是永远不可改变的。
当然,“创新”对于每一个艺术家来说都是具有非凡吸引的,每一个艺术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有别于他人,从大众中脱颖而出,标新立异。
这往往也使人们对”新”有了一种肤浅的理解与认识,使艺术的“多元化”成为一种表象。
人们开始脱离了传统中国画的底线,不再讲究笔墨用法,不再讲究线条韵律,甚至不再讲究材料用法,只要是能体现自己的观念,任何手段都是成立的。
于是,当我们面对一幅艺术作品时,我们不知道作者到底要传达一种怎样的人文情怀,到底要表述一种怎样的思想内涵,到底要呈现一种怎样的精神意境,甚至于我们都不清楚作品到底是用何种材料制成的,它还能算是一幅中国画吗?带着这种种疑问,当我们在临摹中国千百年留传下来的传世名画时,当我们在一丝不苟的苦练书法时,我们不禁要问这些还是中国画固有的精神支柱吗?这些还是中国画赖以生存的技术基础吗?曾经多时,我们一直为此所困扰着。
但当我们再翻阅美术史时会发现实际上有很多名人大家已经给我们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回答。
具有现代感的中国画大师齐白石,他早期出身于民间画工,通过在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中的自我陶冶,然后才创立了一种既摈弃了民间艺术的低俗因素,又保留了民间艺术的生动情趣,既吸收了文人艺术的高雅格调,又去除了文人艺术的孤僻心理的新风格。
他的别成一格,他的自我独立,都是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得来的。
还有著名画家黄宾虹先生,他在山水画方面可以说是创造了一种绘画新风格。
但是纵观他一生的绘画经历,九上黄山、五登九华,四临泰岳,足迹半
天下,是传统的学问和功力使他晚年变法,卓然成家。
他吸取了宋元画的浑厚意境而走向了笔墨的抽象化,但是不管他画得如何,大画面、大效果如何具有现代感,将那局部的、小的东西抽出来看,则完全是传统图式,一间房屋、一棵树、一个点都是传统的。
由此可见,传统对于绘画艺术的重要性,它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民族存在,传统也必然存在。
当我们的祖先用线条画出人或者动物的形象时,它的形态,它的线条,它的造型意识和表现方法,便成了传统。
有传统,才会有人类文明,中国绘画也因此从无到有,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追随造化发展到抒发性情,逐步实现着自我的完善。
当我们面对展览中获奖作品时,我们会发现这些作品还是保留着中国绘画传统形态的以线勾勒,用色渲染的基本样式,在创作意识中强调了发挥主体能动精神的“意象造型”观念,在视觉感应中强调“似与不似之间”的审美情趣,在形式意味中追求笔墨的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等中国画的传统精华,这样才使得作品内容丰富,格调高雅,有血有肉,耐人寻味,富有长久的生命力。
当然,从古至今,中国画发展的历史,也是一个不断地继承传统又不断地创新的过程。
中国画的“传统”也是一个发展着的艺术体系,它不是凝固的、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富于活力的遗传因子。
尤其是处于这个中西文化交汇的时代,绘画终将随着社会的开放程度而走向多元化或多样化。
“传统”的概念也必然随着现代中国画家观念的更新而拓宽它的内涵,向着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方向发展。
所以,一些优秀作品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向着现代工笔画的建构与创造而作着不懈的艺术探索和努力。
现代工笔画与传统工笔画在题材内容、创作观念、形式语言、审美情趣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变化,它不再一味的陷入刻画之中,以画满、画大、画繁缛为能事,与画面结构相脱节,全力追求形似而缺乏神采,以勾勒矾染的形式化为特征。
而是深入挖掘工笔画各语言要素的潜在表现性,并把它们凝结于技巧构成之中,从而把工笔画打磨成一种具有意蕴的形式。
例如,在勾染表现上,有的作者深入学习,热心传承着精勾细染的古典技法,并在物象造型、结构画面与画境经营上结晶着现代人的意识与情感;有的作者则着意于勾染的简和略,在率意中调动线条表情,增强着色块的表现容积,使工笔画的勾染具有可读性和抒情感。
在色彩表现上,有的作者不仅“以色貌色”地描绘出客观物象的逼真色相,更注重表现色与色之间相互辉映所腾发的气韵与神采;有的作者则以开放的姿态学习西方色彩语言,从而以色相、色调的多样变化丰富工笔画色彩的美性表达等等。
总之,别出心裁,另辟蹊径,向来是艺术创作所特别提倡和珍重的。
创新精神是推动艺术发展的动力,是民族文化革新的希望。
富有开创性的作品会受到观赏者的欣赏和欢迎的。
对于新型美的渴望,对于人文精神、人文情怀意识的期盼,是新时代的文化诉求。
大赛中优秀的作品,也往往是形式语言上有新创造,精神内涵上有新境界,审美形态上有现代感的作品。
这样的作品因其在审美、情趣、观念等各方面的特殊性,而让人产生艺术上的共鸣。
由此可见,“品味传统,再创现代”,传统和现代是相辅相成的。
任何令人震惊的新创造都不能和传统文化相脱节,否定了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否定了中国画的民族性,使中国画丧失了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特征,不但不会赋予中国画新的艺术生命,反而促使它更快的走向衰落。
所以说尊重传统,也就是尊重创新。
同样的,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则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注入新的血液,获得新的机体来延续它的生命。
中国画真正的传统是中华民族伟大的
创造力和融合精神。
中国绘画发展的模式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在继承中创新。
因此,作为新时代的画家,既要有扎扎实实的传统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要有大胆创新,不断超越的创作冲动和热情。
只有这样,中国画才能得以长青;只有这样,中国画才能呈现也丰富多彩的面貌;只有这样,中国画才能形成具有现代国画的新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