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anium安腾
- 格式:doc
- 大小:520.50 KB
- 文档页数:7
CPU分类赛扬1998年4月推出了一款廉价的CPU—Celeron(中文名叫赛扬)。
最初推出的Celeron有266MHz、300MHz两个版本,且都采用Covington核心,0.35微米工艺制造,内部集成1900万个晶体管和32KB一级缓存,工作电压为2.0V,外频66MHz。
Celeron与PentiumⅡ相比,去掉了片上的L2 Cache,此举虽然大大降低了成本,但也正因为没有二级缓存,该微处理器在性能上大打折扣,其整数性能甚至不如Pentium MMX,市场反应冷淡奔腾微处理器的英文缩写是CPU,即中央处理单元,是计算机的核心,计算机完成的每一件工作,都是在它的指挥和干预下完成的。
计算机配置的CPU的型号实际上代表着计算机的的基本性能水平。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主要是多功能奔腾级以上的芯片。
酷睿英特尔处理器的名称,英文名是Core,服务器版的开发代号为Woodcrest,桌面版的开发代号为Conroe,移动版的开发代号为Merom。
分双核、四核、八核三种。
酷睿处理器采用800MHz-1333Mhz的前端总线速率,45nm/65nm制程工艺,2M/4M/8M/12M/16M L2缓存,双核酷睿处理器通过SmartCache技术两个核心共享12M L2资源。
安腾腾(Itanium)处理器64位开拓者:Itanium(安腾)处理器Intel安腾处理器应该说是大多数人不是很了解的处理器之一。
基于它专为要求苛刻的企业和技术应用而设计,是瞄准高端企业市场的,并且相对Intel其他系列的处理器,价格昂贵,即使最便宜的型号价值仍然超过1000美元,对它不了解也就不出奇了。
Intel安腾处理器从诞生以来一直是业界人士关注的焦点,而近来两款支持64位的Nocona(即采用EMT64技术的新一代至强)和AMD Opteron处理器风风火火,让很多人对安腾的命运发展产生了质疑。
而笔者觉得有必要先跟大家解释对安腾认识上的误区:安腾处理器是构建在IA-64(Intel Architecture 64),也就是说“IA-64是一个与x86代码的决裂,它是为未来设计的“。
聚甲醛,也称为聚甲醛树脂,是一种合成树脂材料,通常用于制造各种塑料和聚合物产品。
关于聚甲醛的标准通常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家标准制定机构和行业协会制定。
以下是一些与聚甲醛相关的常见标准:
1. ISO 7823-1:这是ISO发布的标准,规定了聚甲醛树脂(POM)的命名和分类,以及一般性能和试验方法。
它分为多个部分,其中的第一部分主要涵盖了基本定义和分类。
2. ISO 1505:这是另一个ISO标准,规定了聚甲醛树脂的物理性能测试方法,包括密度、熔点、流动性等。
3. ASTM D6778:这是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ASTM)发布的标准,涵盖了聚甲醛树脂的分类、命名和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这个标准通常用于美国市场。
4. JIS K 6751:这是日本工业标准(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JIS)的一部分,涵盖了聚甲醛的规格和测试方法。
5. DIN 7728:这是德国标准化协会(Deutsches Institut für Normung,DIN)发布的标准,规定了聚甲醛的性能特性和试验方法。
请注意,具体的聚甲醛标准和规范可能因地区和应用而有所不同。
如果您需要使用聚甲醛或与聚甲醛相关的产品,建议查阅适用于您地区和行业的最新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合规性和产品性能。
制造商和供应商通常也会提供有关其产品符合哪些标准的信息。
64位编程的33条军规即使目前没有为纳米电子学、空气动力学、分子静力学、细胞生命周期建模等等编写高级应用程序,说不定以下这32条规则,对你向更高级处理器移植程序会有所帮助。
近期以来,似乎大家都在谈及64位计算,如采用AMD Athlon 64处理器的笔记本、采用IBM PowerPC 970芯片的Apple G5、又或Intel Itanium架构是否会被取消,对此,IT界和新闻界似乎都还没有尽兴。
新一轮处理器所带来的冲击,不仅表现在改善数据库执行效率、提高图形程序速度上,也为编写解决世界上最复杂科学问题的应用程序,铺平了道路。
不管怎样,想利用64位处理器带来的好处,不只是仅仅拷贝一个程序到一台新计算机上那样简单,至少,应用程序需要用64位库重新编译,而最坏的情况就是需要重写整个程序,以便去除不可移植的指针算法等其他麻烦。
即使这样,新的应用程序也不一定比在旧的32位平台上运行得更好。
幸运的是,要弄清楚在开始之前需要做哪些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特别是相关处理器的性能和局限,同样地,只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就能以最少的改动换来期望的结果。
为了让大家有个好的开始,特拟出了以下32条“军规”,其中包括了开发64位应用程序所必须了解的技术和信息。
小小不利因素1、64位处理器不是最近几年才发明的,差不多在十年前,DEC和Sun公司就推出了用于高端服务器的64位处理器,Motorola公司也于不久后的1996年推出了它的PowerPC 620处理器,甚至在同年,任天堂公司也推出了它的Nintendo 64游戏系统。
可直到近两年,随着AMD Athlon 64和IBM PowerPC 970处理器的面世,人们才开始关注到64位计算的到来。
随着这些处理器应用于桌面系统,分析家们开始预测,32位计算即将灭亡(可能稍微有点过早)。
2、64位架构处理器就本身而言,不会在速度上两倍于32位的同等处理器。
为什么呢,因为64位这个术语,只是简单地描述了处理器通用寄存器的大小,虽然这个大小决定了一次可处理的数据量,但并不代表数据处理的速度。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v. 5 for 32-bit x86)此版本支持所有X86系统的CPU,包括英特尔,AMD的32位的CPU的机器,此版本也可以安装到英64位的AMD64或EM64T的CPU上.但运行是以32位运行的此版本的扩展应用软件包括以下4个.RHEL Cluster-Storage (v. 5 for 32-bit x86)RHEL Clustering (v. 5 for 32-bit x86)RHEL Supplementary (v. 5 for 32-bit x86)RHEL Virtualization (v. 5 for 32-bit x86)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v. 5 for 64-bit x86_64)此版本支持所有X86_64系统的CPU,包括英特尔EM64T及AMD64的64位的CPU的机器,如HP/IBM使用EM64T及AMD64的PC服务器等,此版本不能装到32位的系统上.此版本的扩展应用软件包括以下4个.RHEL Cluster-Storage (v. 5 for 64-bit x86_64)RHEL Clustering (v. 5 for 64-bit x86_64)RHEL Supplementary (v. 5 for 64-bit x86_64)RHEL Virtualization (v. 5 for 64-bit x86_64)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v. 5 for 64-bit Itanium)此版本支持使用安腾及安腾2的CPU的系统,64位,此版本不能安装到其它CPU上此版本的扩展应用软件包括以下4个.RHEL Cluster-Storage (v. 5 for 64-bit Itanium)RHEL Clustering (v. 5 for 64-bit Itanium)RHEL Supplementary (v. 5 for 64-bit Itanium)RHEL Virtualization (v. 5 for 64-bit Itanium)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v. 5 for 64-bit IBM POWER)此版本支持使用IBM powerPC CPU的系统,包括IBM的P系列,OpenPower系列服务器等,此版本不支持其它CPU此版本的扩展应用软件包括以下4个.RHEL Supplementary (v. 5 for 64-bit IBM POWER)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S (v. 4 for 32-bit x86)此版本支持所有X86系统的CPU,包括英特尔,AMD的32位的CPU的机器此版本的扩展应用软件包括以下11个.Red Hat Application Server v. 2 (AS v. 4 for i386)Red Hat Application Server v. 2 Beta (AS v. 4 for i386) Red Hat Cluster Suite (for AS v. 4 for x86)Red Hat Cluster Suite Beta (for AS v. 4 for x86)Red Hat Developer Suite v. 2.1 (AS v. 4 for i386)Red Hat Developer Suite v. 2.1 Beta (AS v. 4 for i386)Red Hat Developer Suite v. 3 (AS v. 4 for i386)Red Hat Web Application Stack 1.0 Beta (for AS v. 4 x86) RHEL AS (v. 4 for x86) BetaRHEL AS (v. 4 for x86) ExtrasRHEL AS (v. 4 for x86) Extras Beta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S (v. 4 for 64-bit Intel Itanium)此版本支持使用安腾及安腾2的CPU的系统,64位此版本的扩展应用软件包括以下11个.Red Hat Application Server v. 2 (AS v. 4 for ia64)Red Hat Application Server v. 2 Beta (AS v. 4 for ia64) Red Hat Cluster Suite (for AS v. 4 for Itanium)Red Hat Cluster Suite Beta (for AS v. 4 for Itanium)Red Hat Developer Suite v. 2.1 (AS v. 4 for ia64)Red Hat Developer Suite v. 2.1 Beta (AS v. 4 for ia64)Red Hat Developer Suite v. 3 (AS v. 4 for ia64)RHEL AS (v. 4 for Itanium) BetaRHEL AS (v. 4 for Itanium) ExtrasRHEL AS (v. 4 for Itanium) Extras Beta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S (v. 4 for 64-bit AMD64/Intel EM64T)此版本支持所有X86_64系统的CPU,包括英特尔EM64T及AMD64的64位的CPU的机器,如HP 的PC服务器,IBM的PC服务器等,此版本的扩展应用软件包括以下11个.Red Hat Application Server v. 2 (AS v. 4 for x86_64)Red Hat Application Server v. 2 Beta (AS v. 4 for x86_64)Red Hat Cluster Suite (for AS v. 4 for AMD64/EM64T)Red Hat Cluster Suite Beta (for AS v. 4 for AMD64/EM64T)Red Hat Developer Suite v. 2.1 (AS v. 4 for x86_64)Red Hat Developer Suite v. 2.1 Beta (AS v. 4 for x86_64)Red Hat Developer Suite v. 3 (AS v. 4 for x86_64)Red Hat Web Application Stack 1.0 Beta (for AS v. 4 AMD64/EM64T)RHEL AS (v. 4 for AMD64/EM64T) BetaRHEL AS (v. 4 for AMD64/EM64T) ExtrasRHEL AS (v. 4 for AMD64/EM64T) Extras Beta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S (v. 4 for 64-bit IBM POWER)此版本支持使用IBM powerPC CPU的系统,包括IBM的P系列,openpower系列等此版本的扩展应用软件包括以下8个.Red Hat Application Server v. 2 (AS v. 4 for ppc)Red Hat Application Server v. 2 Beta (AS v. 4 for ppc)Red Hat Developer Suite v. 2.1 (AS v. 4 for ppc)Red Hat Developer Suite v. 2.1 Beta (AS v. 4 for ppc)Red Hat Developer Suite v. 3 (AS v. 4 for ppc)RHEL AS (v. 4 for POWER) BetaRHEL AS (v. 4 for POWER) ExtrasRHEL AS (v. 4 for POWER) Extras Beta。
由于Windows Server 2008 R2完全架构于64位平台,故而处理器只支持x64架构处理器,这一点和Windows Server 2008是不同的,在安装的时候需要注意。
Windows Server 2008 R2版本Windows Server 2008 R2版本共有6个:基础版、标准版、企业版、数据中心版、Web版和安腾版,目前在微软官网可以看到这些版本的简介和区别:基础版(Foundation):是一个廉价的入门级版本,支持单路处理器,提供了中小企业应用最多的文件与打印共享、远程访问、目录服务等,并且在安全性上没有缩水。
适合作为中小企业文件打印服务器、文件共享服务器、用于网络基础架构管理的域控制器和终端服务器等等。
不过基础版并不单独发售,是随同OEM的单路服务器一同提供给用户。
================================================== ================Windows Server 2008 R2标准版特性标准版(Standard):提供了基础的Web、虚拟化、安全性、可靠性和生产特性,并平衡了成本。
最高支持4颗x64处理器、32GB内存、最大支持250个网络访问连接、集成Hyper-v、IIS7.5、远程桌面服务、具备Server Core模式,支持Powershell 2.0。
================================================== ================Windows Server 2008 R2企业版特性企业版(Enterprise):提供了强大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相对标准版功能更加全面,如最大支持2TB内存,最大支持8颗x64处理器,也不再有连接数的限制,具有更加丰富的管理功能和特性如ADRMS、DirectAccess等,此外具有丰富的容错选项,支持16节点的容错群集,具有同步内存容错功能等等,是一个强大的企业管理平台================================================== ================Windows Server 2008 R2数据中心版特性数据中心版(Datacenter):数据中心版是Win 2008 R2中的最高级版本,提供了高扩展性、可靠性和可用性,适合大规模的虚拟化应用,以及大型的关键应用,如ERP、数据库等商业应用。
英特尔服务器CPU解析2007年06月27日 09:031、Pentium Pro CPU点击看大图1995年秋天,英特尔发布了Pentium Pro处置器。
初步占据了一局部CPU市场的INTEL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在其他公司还在不时追逐自己的奔腾之际,又推出了最新一代的第六代X86系列CPU P6。
P6只是它的研讨代号,上市后P6有了一个十分响亮的名字Pentimu Pro。
Pentimu Pro的外部含有高达550万个的晶体管,外部时钟频率为133MHZ,处置速度简直是100MHZ的PENTIUM 的2倍。
Pentimu Pro系列的任务频率是150/166/180/200,一级缓存都是16KB,而前三者都有256KB的二级缓存,至于频率为200的CPU还分为三种版本,不同就在于他们的内置的缓存区分是256KB,512KB,1MB。
如此弱小的功用,难怪许多效劳器系统都采用了Pentimu Pro甚至是双Pentimu Pro系统呢!点击看大图作者点评: Pentium PRO(高能奔腾,686级的处置器)是PC效劳器用途理器的末尾,Pentium Pro是Intel首颗采用32位数据结构设计的处置器,所以Pentium Pro运转16位运用顺序时功用普通,Pentium PRO执行16位顺序的效能还不及同频率Pentium的水平;但依然是32位的赢家,后来使MMX的出现使它相形见绌,而且Pentium Pro不支持事先很盛行的MMX指令集。
Pentium Pro 的中心架构代号为P6(也是未来PII、PIII所运用的中心架构), Pentium PRO是英特尔首个专门为32位效劳器、任务站设计的处置器,可以运用在高速辅佐设计、机械引擎、迷信计算等范围。
2、Pentium II XEON CPU点击看大图1998年英特尔发布了Pentium II Xeon(至强)处置器,Xeon是英特尔引入的新品牌,取代之前所运用的Pentium Pro品牌。
甲骨文停止安腾开发甲骨文宣布将停止针对英特尔安腾(Itanium)服务器处理器的所有软件开发。
此举是对该CPU 的致命一击,主要因素可能是受甲骨文与安腾的主要倡导者惠普之间竞争关系的结果。
甲骨文在简短的声明中称公司是在与英特尔高层进行多次对话之后所作出的决定。
声明还补充说,微软和Red Hat 也已经停止了安腾的软件开发,惠普CEO Leo Apotheker 在自己关于惠普未来战略的详尽演讲中也没有提到安腾处理器。
甲骨文表示自己将继续支持目前运行于安腾处理器的版本。
甲骨文这一举措激怒了惠普。
惠普是安腾服务器最大厂商,甲骨文目前在服务器市场同惠普竞争,去年通过收购Sun Microsystems 获得Sparc 服务器产品。
甲骨文和惠普不断入侵对方市场:甲骨文进军服务器市场,惠普强化其软件业务。
两者在迅速增长的数据中心市场上角逐。
Insight64 资深市场观察家Nathan Brookwood 说:很显然,甲骨文CEO Larry Ellison 很享受找机会挑衅惠普,而这是严重一击。
惠普有数十亿的营收来自安腾系统以及上面运行的软件。
我想这对于安腾用户来说是个严重的问题,Brookwood 补充说,甲骨文很可能已经和采用惠普系统s 的关键客户进行过洽谈,并认为他们更愿意改用甲骨文的平台而非其他。
惠普与甲骨文之间毫无好感。
确实,惠普前CEO Mark Hurd 被炒之后。
Ellison 就聘用他为甲骨文总裁。
惠普一开始威胁要就此发起诉讼,但后来决定放弃。
而另一边,甲骨文曾试图请惠普新CEO Leo Apotheker 就甲骨文与Apotheker 前雇主SAP 之间的原创安全纠纷出庭作证。
据称Apotheker 来惠普。
win2003认不全3TB硬盘及解决方案win2003认不全3TB硬盘win 2003 操作系统的3TB只认出来746.39g 转换成gpt了也只有746.39g正常应该显示2TB一个区746G一个区可我这个就只显示746G 一个区2TB那个不存在2012-6-6 16:13解决方案:3T 硬盘的使用对于使用2T 以上硬盘的要求由于MBR 分区模式最大只能支持2TB 硬盘,3T 硬盘必须使用GPT 分区模式!我们先未雨绸缪,看看Windows 对GPT 分区的支持情况:1. Windows 95/98/ME 、Windows NT 4、Windows 2000、Windows XP 32 位版本不支持GPT 分区,只能查看GPT 的保护分区,GPT 不会被装载或公开给应用软件;2. Windows XP x64 版本只能使用GPT 磁盘进行数据操作,只有基于安腾处理器(Itanium )的 Windows 系统才能从 GPT 分区上启动;3. Windows Server 2003 32bit Server Pack 1 以后的所有Windows 2003版本都能使用GPT 分区磁盘进行数据操作,只有基于安腾处理器(Itanium )的Windows 系统才能从 GPT 分区上启动;4. Windows Vista 和 Windows Server 2008的所有版本都能使用GPT 分区磁盘进行数据操作;但只有基于EFI 主板的系统支持从GPT 启动。
看到这里,我们知道了要想用3T 硬盘:1、首先,你得放弃2K和XP 32位版,改成人见人不爱的Vista 或是人见人爱的WIN7;2、你还得把基于BIOS的主板给扔了,换成EFI主板,否则即使换成Vista了,也只能把3T硬盘当从盘用。
现有系统盘/dev/rdsk/c0t6d0需要做镜像的盘/dev/rdsk/c2t6d0HPUX 11.23与11.22版本配置根盘镜像的最大的不同:1. 新增加了HPSP分区11.22系统根盘只划分了两个分区EFI / HP-UX,在11.23系统中,划分了3个分区,分别为EFI / HP-UX / HPSP相应在使用idisk命令划分硬盘分区时使的/tmp/partitionfile 文件中的内容也做了相应调整。
2. EFI分区大小从原先的100M,增加到500M。
下面是HPUX 11.23配置根盘镜像的详细步骤:How do you mirror vg00 on Itanium systems that are running B.11.23 ?RESOLUTIONNOTE: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procedure between 11.22 and 11.23.Please refer to KBRC00011156 for B.11.22.1. From HPUX, use vgdisplay to identify the disk that is in vg00. Use ioscan to find the spare disk.# vgdisplay -v --> vg00 is on /dev/dsk/c2t1d0s2 in this example# ioscan -efunC disk --> Let's assume c3t2d0 for this example2. Create the system, OS, and service partitions.# vi /tmp/partitionfile3EFI 500MBHPUX 100%HPSP 400MB# idisk -wf /tmp/partitionfile /dev/rdsk/c3t2d0idisk version: 1.31********************** WARNING ***********************If you continue you may destroy all data on this disk.Do you wish to continue(yes/no)? yes <-- Answer "yes" and not "y"3. Create device files needed for the new partitions.# insf -eC disk4. Verify the partition table.# idisk /dev/rdsk/c3t2d05. Verify that the device files were created properly.# ioscan -efnC disk --> c3t2d0 is 0/1/1/1.2.06. Populate the /efi/hpux/ directory in the new EFI system partition. # mkboot -e -l /dev/rdsk/c3t2d07. Change the auto file for the mirror to boot without quorum. NOTE: Using "s1"# echo "boot vmunix -lq" > /tmp/AUTO.lq# efi_cp -d /dev/rdsk/c3t2d0s1 /tmp/AUTO.lq /EFI/HPUX/AUTONOTE: We assume that if we boot from the primary, the mirror is fully functional and therefore we don't need to override quorum. Your site might require that both disks override quorum.9. Verify the contents of the auto file on the primary and the mirror. NOTE: Using "s1"# efi_cp -d /dev/rdsk/c2t1d0s1 -u /EFI/HPUX/AUTO /tmp/AUTO.pri# efi_cp -d /dev/rdsk/c3t2d0s1 -u /EFI/HPUX/AUTO /tmp/AUTO.alt# cat /tmp/AUTO.pri# cat /tmp/AUTO.alt10. Add the new partition to vg00.NOTE: Using "s2"# pvcreate -fB /dev/rdsk/c3t2d0s2# vgextend vg00 /dev/dsk/c3t2d0s211. Mirror all logical volumes in vg00.NOTE: Using "s2"# lvextend -m 1 /dev/vg00/lvol1 /dev/dsk/c3t2d0s2# lvextend -m 1 /dev/vg00/lvol2 /dev/dsk/c3t2d0s2# lvextend -m 1 /dev/vg00/lvol3 /dev/dsk/c3t2d0s2...# lvextend -m 1 /dev/vg00/lvol8 /dev/dsk/c3t2d0s212. Add the new disk to /stand/bootconf.NOTE: Using "s2"# vi /stand/bootconfl /dev/dsk/c2t1d0s2l /dev/dsk/c3t2d0s213. Verify that the new disk was added to vg00, and the lv's are in sync. # vgdisplay -v vg0014. Verify that the BDRA was updated properly. Take note of the HW paths forstep 15.# lvlnboot -v15. Add EFI primary and high availability boot path menu entries.# setboot -p 0/1/1/0.1.0 <-- Set primary disk# setboot -h 0/1/1/1.2.0 <-- Set mirror disk# setboot -b on <-- Set autoboot on16. Verify that the primary and mirror boot paths are configured properly. # setboot17. Test the new mirror by booting off of it.# shutdown -r -y 018. Select "HP-UX HA Alternate Boot" to test the mirror.EFI Boot Manager ver 1.10 [14.61] Firmware ver 2.21 [4334]Please select a boot optionHP-UX Primary Boot: 0/1/1/0.1.0HP-UX HA Alternate Boot: 0/1/1/1.2.0EFI Shell [Built-in]20. Verify which disk/kernel you booted from.# grep "Boot device" /var/adm/syslog/syslog.logvmunix: Boot device's HP-UX HW path is: 0.1.1.1.2.021. Remove temporary files.# rm /tmp/partitionfile /tmp/AUTO*。
waterproof avec norme d’étanchéité IPX7, ces CaractéristiquesC onception waterproof de haute performance pour le sportB ionic Hearing9 heures d’autonomieE mbouts Sport Flex Fit aimantésC onnexion sans fil Bluetooth®S on puissant JBLA bonnement premium MapMyRun™ de12 mois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8500 Balboa Boulevard, Northridge, CA 91329 USA © 2018 HARMAN Inte rnational Industrie s, Incorporate d. Tous droits rése rvés. JBL e st une marque de comme rce d’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enregistrée aux États-Unis et/ou dans d’autres pays. © 2018 Under Armour, Inc. Tous droits réservés. Les logos Under Armour et UA sont des marques de commerce de Under Armour, Inc. La marque e t le s logos Blue tooth® sont de s marque s déposée s e t sont déte nue s par Blue tooth SIG, Inc., e t tout usage de ces marques par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se fait sous accord de licence. Les autres marques et noms commerciaux appartiennent à leurs détenteurs respectifs. Les autres marques et noms commerciaux appartiennent à leurs détenteurs respectifs. Les caractéristiques, les spécifications et l’aspect sont susceptibles d’être modifiés sans préavis.™ lors de votre achat.Contenu de la boîte :1 paire d’écouteurs [2] de sport intra-auriculairessans fil1 étui de transport respirant1 câble micro USB1 guide de démarrage rapide1 fiche de sécurité1 garantieAbonnement premium MapMyRun™ de 12 mois3 tailles d’embouts3 embouts à ailettesSpécifications techniques :T aille de haut-parleur : 5,8 mmPlage de réponse en fréquence dynamique :20 Hz – 20 kHzSensibilité : 102 dBSPL@1kHz/1mWPression sonore max. : 96dBSensibilité du microphone à 1 kHz dB v/pa :-20dBImpédance : 14 ohmsPuissance de l’émetteur Bluetooth : 0-4 dBmModulation de l’émetteur Bluetooth :GFSK, π/4DQPSK, 8DPSKFréquences Bluetooth : 2,402 GHz – 2,48 GHzProfils Bluetooth : HFP v1.7, A2DP v1.3,AVRCP v1.5Version Bluetooth : V4.2Type de batterie : Batterie Li-ion polymère(3,7 VCC, 170 mAh)Temps de charge : 2 heuresAutonomie de lecture BT actif :Jusqu’à 9 heuresPoids : 16,5 g。
2-way及4-way Itanium 系统说明A部分:安腾芯片介绍:芯片组构架:虽然与Intel其他芯片组的设计类似,这款芯片组也采用了基于总线的系统构架,但它还设计了两个主ASIC来控制FSB -一个用来进行address以及control,另一个完全供data使用。
这样将系统的操作分开进行(有些高端RISC芯片组也这样类似,采用2个ASIC)相对于采用一个单独的主ASIC要更容易提供一个高端解决方案。
SAC(系统编址控制器)ASIC直接连接到3个I/O ASIC上,而这3个I/O ASIC则管理着PCI,AGP,以及系统的其他I/O操作。
从I/O操作返回到SAC的数据被路由(route)到SDC(系统数据控制器),反过来也一样,(SDC到SAC,最后进行I/O操作)。
SAC会发送内存address/control 信号到内存库(memory bank),而SDC则会发送和接受数据。
SAC和SDC ASIC 有一条私有连接来在I/O系统与CPU,主内存之间传输数据。
这款芯片组支持最高64GB的主内存。
带宽和延迟:芯片组采用的是66MHz的SDRAM内存(虽然这些内存是PC100规格的,但是要想使用并行地使用许多高速SDRAM通道是很困难的),而且拥有8个内存控制器,可达到最高4.2GB/秒的内存带宽。
支持Itanium 处理器的主板上没有DIMM插槽,取而代之的是可插拔的内存卡,每张卡支持最高16个SDRAM DIMM插槽。
SAC通过control/address管线连接到2个内存卡,但是他们并不是直接连接起来,他们会连到一个ASIC 上(内存编址控制器),由内存编址控制器将address转换成2套并行的4个bank的内存address。
这意味着每张内存卡都是运行在2x256位,66MHz的状态下,然后经过一组ASIC 后(MDC),就运行在64位,266MHz的状态下,也就是拥有2.1GB/秒的带宽。
Itanium(官方中文名称为安腾),是 Intel Itanium 架构(通常称之为IA-64)的 64位处理器。
Intel 推出了两个 Itanium 的家族:其一是Itanium,另一个是Itanium 2。
在2007年11月1日,Itanium 2 的家族又再一次称为Itanium。
该处理器的市场定位是在于企业服务器与高性能运算系统。
该架构由 HP 创始,后来则是 HP 与 Intel 共同开发。
Itanium的微架构是彻底的不同于其他 Intel 处理器采用的x86(包含x86-64)架构。
这个架构是建基于显性的指令并发,由编译器来决定哪些指令并发处理。
这种方式允许处理器在每个周期最多可以运行 6 个指令。
与超标量架构的不同点,Itanium在并发处理中并没有复杂的线路来判断指令依赖性,所以编译器必须要在编译的时候就已经处理妥当。
在一系列的拖延开发进度后,第一款 Itanium 于 2001年推出,性能更强的 Itanium 处理器在之后则是有周期性的持续推出。
采用 Itanium 处理器的制造商之中,以 HP 的制造量最多。
在 2007年,Itanium 在企业界系统采用的架构之中是位于第四名,而前三名则是x86-64、IBM POWER与SPARC。
Intel 推出最新的 Itanium 处理器为 Montvale 核心,于 2007年 11月推出。
[1][编辑]历史搭载Itanium处理器的服务器销售预测表[2][3][编辑]开发:1989 至 2001在 1989 年,HP认为RISC架构将来会遇到每周期只能运行一个指令的瓶颈。
而 HP 的研究员在研究一个称之为显式并发指令运算(EPIC)的新架构,该架构允许处理器在一个周期内运行多条指令。
EPIC 是一种超长指令字(VLIW)架构,每个这种指令即包含多条小指令。
使用 EPIC 技术后,编译器就能决定让这些小指令同时运行于单一周期,因此处理器能够简单的运行这些指令而不需要很复杂的架构去决定哪些指令能够并发运行。
[4]HP 认为它对个别企业系统公司不具有足够的成本效益来自行开发自己的处理器,所以 HP 在 1994年与 Intel 结为合作伙伴来开发 EPIC 为基础的 IA-64 架构。
而 Intel 预测 IA-64 微处理器将会被使用多数的企业系统制造业采用而给予大量的开发资源。
在1998年,HP 与Intel 发表共同的大规模合作开发的成品,内部代号为Merced。
[4]在开发期间,Intel、HP 还有工业分析家预测 IA-64 将会支配服务器、工作站、高级电脑,甚至取代RISC与CISC架构的所有既有产品。
此预测导致Compaq与Silicon Graphics决定放弃Alpha与MIPS 架构的未来开发计划而偏爱转移至 IA-64 架构。
[5]数个集团分别开始为该架构开发操作系统,包含Microsoft Windows、Linux与Unix的派生版本像是HP-UX、Solaris、Tru64 UNIX与Project Monterey[6](后三者在进入市场之前就已被取消)。
在 1997 年发现 IA-64 架构与该编译器的开发难度比预期还要高,所以 Merced 的推出时间就一再顺延。
[7]该技术困难包含需要非常大量的晶体管才能处理超长指令与大量高速缓存。
在该架构的专案还有一些结构性的问题,在两部分的集成团队使用不同的算法而有些微不同的优先度。
自从第一颗 EPIC 架构的处理器 Merced 推出后,开发团队也陆续遭遇更多之前未预料到的问题。
除此之外,EPIC 的概念依赖于编译器的处理能力,而之前完全没有实现过,所以许多未预测到的研究也出现。
Intel 在1999年10月4日发表该处理器的官方名称 Itanium。
[8]几小时之后观察家指出该处理器参考Itanic,[9]源自于Titanic,在 1912 年沉没的号称“不可能”沉没的远洋邮轮。
不少评论媒体暗示 Itanium 像是个大白象耗资亿元的产物却无法达到既定性能与销售量。
但此时 RISC 与 CISC 的架构长足的增强超标量的性能,能够不使用 EPIC 的技术来破除单一周期只能运行一个指令的魔咒。
[编辑]第一代 Itanium 处理器:2001 至 2002第一代 Itanium 处理器商标ItaniumItanium 处理器生产时间2001年 6月至2002年 6月制造商Intel处理器速度733 MHz 至800 MHz前端总线速度266 MT/s制作工艺0.18µm指令集架构Itanium接口PAC418核心MercedItanium 800MHZ L3 4MItanium 800MHZ L3 4M 处理器Itanium 800MHZ L3 4MItanium 800MHZ L3 4M 处理器第一代 Itanium 在 2001年 6月推出,但是却不优于同时代的 RISC 与 CISC 处理器。
Itanium与 x86 的低级服务器(小于4 CPU 的系统)竞争,还有跟高级的IBM POWER架构与SPARC架构竞争市场。
而 Intel 重新定位 Itanium 指向高级商务与高性能运算系统,尝试去复制 x86 架构中非常成功的横向市场发展(单一架构,多个系统制造厂)。
不过却被局限在业界不想更换 HP 制造的PA-RISC与Alpha,还有SGI制MIPS架构的高性能运算系统。
因为当 x86 架构切入商用市场上,POWER 与 SPARC 架构还算是很强健的。
以预算为主的考量,x86 在商用运算的横向发展中是非常优秀的选择。
HP 与 Intel 此时发现 Itanium 无法与其他系统相提并论,就在一年后就推出 Itanium 2 来取代旧有的 Itanium。
由于缺乏足够的产额、差劲的性能,还有高售价,第一代 Itanium 只有售出几千组系统。
不过这些系统在开发Itanium 2 的软件时是相当有用的。
不过既使如此,IBM 还是有制造出搭载此处理器的超级电脑。
[10][编辑]Itanium 2处理器:2002 至今Itanium 2 商标Itanium 2 于 2002年推出,它的市场定位改成企业服务器而不是整个高性能运算的范围。
最初 Itanium 2 的内部代号为 McKinley。
它使用 180 纳米制程,不过它解决了很多前一代性能不彰的问题。
[11]在 2003年,AMD推出Opteron,是第一款含x86-64技术的处理器。
而它在企业服务器的领域中被快速接纳的原因是它能够很容易的从x86的架构中升级。
而 Intel 则是在 2004年推出有 x86-64 技术的 Xeon 处理器还击。
[12] 2003年 Intel 也推出了新的 Madison 核心的Itanium 2。
采用 130 纳米制程制造而成,而更新的 Montecio 则是在 2006年 6月推出。
在 2005年 3月,Intel 宣布它正在运行新的 Itanium 计划,代号为Tukwila将于 2007年问世。
Tukwila 将配备四颗处理器,而且会用新的通用系统接口取代原有 Itanium 总线,而这种接口也会应用在 Xeon 上面。
[13]之后 Intel 说明 Tukwila 的问世将顺延至 2008年年尾。
[14]在 2005年 11月,主要几个 Itanium 服务器制造厂商与 Intel 与一些软件开发商成立了 Itanium 解决方案联盟来宣传此架构且加速软件支持度。
[15]而该协会发表初协会会员在 2010 年底将投资共 100亿美元为发展 Itanium。
[16]不过 Itanium 并不是 Intel 的主力产品。
Intel 并没有说明制造出多少产品,但有一个业界分析家指出在 2007年 Intel 大约生产 20 万颗处理器。
[17][编辑]架构Intel Itanium 架构图Intel 有庞大的 Itanium 指令集与微架构的纪录文件,[18]而且技术文件也提供浏览。
[19][7]该微架构在历史上曾几度更名。
HP 称之为EPIC,后来改为PA-WideWord,后来 Intel 称之 IA-64,之后又改为Itanium 处理器架构 (IPA),[20]在提出Intel Itanium 架构之前,该架构通常称为IA-64。
这是明确且并发的 64 位暂存器架构。
基础的数据长度为 64 个比特,并能提供寻址,逻辑寻址空间为 264字节。
该架构并能提供分支预测与预测运行。
它使用硬件暂存器更名结构而不是简单的暂存器映射。
这相同的结构也用于判断允许并发运行循环。
这些能力是可以被编译器控制的:每个指令字包含许多此动作。
这就是该架构的特点之一。
此架构提供 128 个整数暂存器、128 个浮点数暂存器、64 个单比特预测器与 8 个分支暂存器。
而浮点数暂存器的长度高达 82 个比特而能够提供精确的运算结果。
[编辑]指令运行每个 128 位的指令字就包含三个小指令,预读机制可以在每个周期中从 L1 高速缓存中读取两个指令到管线。
当编译器能够在这个机制上获得最大优势,处理器就能在每个周期中运行六条指令。
该处理器在 11 个组群中有 30 个功能性运行单位。
每一个单位能够运行指令集中的特殊子集,除非为了等候数据中止运行,否则每个单位就会每个周期运行一个指令。
且并不是在一个组群的所有单位运行指令集的相同子集,而是共同的指令能在多个单位中被运行。
这些组群包括:∙六个一般的 ALU、两个整数单位与一个移位单位∙四个数据高速缓存单位∙六个多媒体单位、两个平行移位单位、一个平行乘法器与一个组群计数器∙两个浮点乘积累加器,两个“杂项的”浮点单位∙三个分支单位因此,编译器能时常聚集指令进入同时能运行的六个的组群。
因为浮点单位运行一次乘积累加运算,当应用程序需要将相加数值做乘积,一个浮点指令就能运行二个指令的工作:这在科学处理中非常常见。
当这种情况发生后,处理器就能在每个周期运行四个指令(4 FLOPS)。
比方来说,800 MHz 的 Itanium 理论运算能力为 3.2 G FLOPS,然后最快的 Itanium 2,时钟频率微 1.67 GHz 的运算能力则达 6.67 GFLOPS。
[编辑]存储器架构Itanium 2 处理器层次结构式的使用共享的高速缓存。
等级1(L1)有16KB的指令高速缓存与16KB的数据高速缓存。
等级2(L2)是256KB 的统一型(指令与数据共用)高速缓存。
L3也是统一型的高速缓存,不过大小从1.5MB至24MB不等。
在256KB的L2高速缓存中包含了足够的逻辑电路来处理信号量就不需要使用到算术逻辑单元(A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