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实-- 公共营养师职业标准简介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32.50 KB
- 文档页数:22
公共营养师三班主课件1. 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公共营养师,提供相关的营养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帮助个人和社区改善饮食习惯,促进健康生活。
课程内容包括基础营养知识、营养评估、公共营养方案制定及宣传等。
2. 课程目标•掌握基本营养学知识,了解不同食物对人体的影响。
•能够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进行营养评估,分析个体的饮食状况。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公共营养方案,满足不同群体的营养需求。
•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能够在社区中宣传营养知识,促进健康生活。
3. 课程大纲单元一:基础营养知识1.1 概述 - 营养学的定义和发展 - 营养学在健康中的作用1.2 营养物质 -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分类和功能1.3 能量 - 热量的定义和计算 - 能量平衡的重要性1.4 摄入推荐 - 不同年龄、性别和活动水平的人群的营养需求推荐单元二:营养评估2.1 营养调查方法 - 膳食记录的制定和收集 - 体重、身高、体脂率等指标的测量2.2 营养数据分析 - 营养素的摄入量评估 - 营养不足和过量的风险评估单元三:公共营养方案3.1 公共营养需求 - 不同群体的营养需求 - 特殊群体的营养需求(儿童、老年人、孕妇等)3.2 公共营养方案制定 - 根据群体需求和实际情况设计公共营养方案 - 考虑实施的可行性和效果评价3.3 营养宣传策略 - 使用有效的沟通技巧进行营养宣传 - 制定宣传策略和材料4. 评估与考核本课程的评估与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参与度:按时参加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
•平时作业:完成作业,并按时提交。
•期中考试:涵盖课程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期末项目:团队合作,制定并宣传一个公共营养方案。
•课堂表现与互动: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
5. 参考资料•《营养学基础》胡XX,人民卫生出版社•《公共卫生营养学》张XX,人民卫生出版社•《公共计量营养学》李XX,科学出版社以上是《公共营养师》三班主课件的大纲和内容介绍。
公共营养师培训课件(全套教案)第一章:公共营养基础知识1.1 营养学基本概念营养的定义与重要性营养素的分类与功能营养与健康的关系1.2 人体营养需要能量与营养素的日需量营养素的来源与食物组成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1.3 膳食指南与营养规划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膳食结构与食物平衡营养规划的基本步骤第二章:食物营养成分解析2.1 食物中的营养素宏量营养素与微量营养素食物中的能量与营养成分食物的营养价值评价2.2 食物来源与食物选择各类食物的成分特点食物选择的原则与方法功能性食品的应用2.3 食物加工与营养保存食物加工的方法与影响营养素的破坏与保存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限制第三章:公共营养与健康促进3.1 公共营养概述公共营养的定义与目标公共营养政策与计划公共营养管理与实施3.2 健康促进与营养干预健康促进的概念与原则营养干预的方法与策略营养教育与传播技巧3.3 特定人群的营养与健康儿童与青少年的营养需求老年人的营养问题与干预慢性病患者与特殊人群的营养第四章:营养状况评估与监测4.1 营养状况评估方法膳食调查与营养状况评价生物标志物与营养状况评估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与诊断4.2 营养监测与营养改善营养监测的方法与工具营养改善的策略与措施营养干预的效果评价4.3 营养与健康危险因素膳食因素与慢性病的关联营养不足与过剩的健康影响营养与健康风险评估第五章:营养与健康传播与教育5.1 营养教育的基本原则营养教育的目标与方法营养传播的材料设计与制作营养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5.2 营养传播技巧与实践有效沟通的技巧与实践媒体与网络营养传播营养教育与社区参与5.3 营养师的角色与职责营养师的工作内容与职责营养师的职业发展与培训营养咨询服务与案例分析这五个章节涵盖了公共营养师培训的核心内容,帮助学员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学员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第六章:膳食营养与营养性疾病6.1 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膳食模式与心血管疾病膳食营养与糖尿病膳食与肥胖6.2 营养性疾病概述营养性疾病的定义与分类营养性疾病的病因与影响因素营养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6.3 膳食营养干预策略膳食营养干预的原则与方法膳食营养干预计划的制定膳食营养干预案例分析第七章:营养与运动7.1 营养与运动的关系营养对运动能力的影响运动对营养需求的影响运动营养的基本原则7.2 运动营养补充策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在运动中的作用运动营养补充品的使用与指导运动前后膳食营养建议7.3 特定人群的运动营养儿童与青少年运动营养老年人的运动营养特殊状态下的运动营养(如孕妇、运动员)第八章:营养与食品安全8.1 食品安全基本知识食品污染的类型与来源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与管理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8.2 食品加工与保存食品加工对营养的影响食品保存方法与营养保持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8.3 营养与食品安全教育食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营养师在食品安全教育中的角色食品安全教育案例分析第九章:特殊人群的营养9.1 孕妇和哺乳期的营养孕妇的营养需求与膳食建议哺乳期的营养需求与膳食建议特殊情况下的孕妇和哺乳期营养9.2 儿童和青少年的营养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营养需求青少年营养问题与干预策略营养与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9.3 老年人的营养老年人的营养需求与特点老年人常见营养问题与干预老年人的功能性食品选择第十章:营养咨询与实践10.1 营养咨询流程营养咨询的准备与初步评估营养咨询的详细评估与制定计划营养咨询的跟踪与效果评估10.2 营养与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的内涵与重要性营养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关联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策略与方法10.3 营养实践案例分析营养实践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成功营养实践案例分享营养实践中的挑战与未来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五章中营养与健康传播与教育环节中“营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营养传播技巧与实践”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
公共营养师培训课件(全套教案)第一章:营养基础知识1.1 营养概述营养的定义和重要性营养素的分类和作用1.2 人体营养需求能量和营养素的日需量营养素的食物来源1.3 食物营养成分表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如何阅读营养成分表1.4 膳食指南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膳食指南的应用和实施第二章:膳食营养与健康2.1 膳食结构与健康膳食结构的分类和特点膳食结构与慢性病的关联2.2 膳食平衡膳食平衡的概念和重要性如何实现膳食平衡2.3 膳食营养与慢性病的预防膳食营养与心血管疾病膳食营养与肥胖和糖尿病的预防2.4 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孕妇、乳母的营养需求老年人的营养需求第三章:营养与疾病3.1 营养与疾病的关系营养不良与疾病的关系营养过剩与疾病的关系3.2 营养与癌症膳食营养与癌症的关联营养预防癌症的策略3.3 营养与免疫系统营养素对免疫力的影响膳食与免疫力的关系3.4 营养干预与疾病康复营养干预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营养干预的策略和方法第四章:营养评估与监测4.1 营养评估的方法膳食回顾法24小时尿液法4.2 营养监测工具食物频率问卷膳食日记4.3 人体测量学指标身高、体重、BMI的测量和计算腰围、臀围的测量和意义4.4 营养状况评估与分析营养不良的评估指标营养过剩的评估指标第五章:营养干预与食谱设计5.1 营养干预的基本原则个体化原则目标明确原则5.2 营养干预的方法营养咨询与指导营养教育5.3 食谱设计的基本原则营养均衡原则口味和食物多样性原则5.4 食谱设计的步骤收集个人基本信息和需求计算能量和营养素的供给量选择合适的食材和食物搭配第六章: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6.1 心血管疾病营养干预心血管疾病的营养风险因素心脏健康食谱设计原则6.2 糖尿病营养干预糖尿病的营养管理低糖饮食食谱设计6.3 肥胖的营养干预肥胖的营养风险因素健康体重减轻食谱设计6.4 慢性肾病营养干预慢性肾病的营养管理肾功能不全饮食食谱设计第七章:特殊人群营养7.1 孕妇营养孕妇的营养需求孕妇膳食指南7.2 哺乳期妇女营养乳母的营养需求乳母膳食指南7.3 儿童和青少年营养儿童营养需求与成长发育青少年膳食指南7.4 老年人营养老年人的营养需求老年人膳食指南第八章:营养与食品安全8.1 食品安全基本知识食品污染的类型与来源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和管理8.2 食品标签解读食品标签的主要内容如何解读食品标签8.3 营养与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类型与作用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8.4 营养与食品安全实践食品采购与储存食品烹饪与安全第九章:营养与运动9.1 营养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能量代谢营养素对运动性能的影响9.2 运动营养补剂运动营养补剂的类型运动营养补剂的使用指南9.3 运动饮食计划设计运动前、中、后的饮食安排不同类型运动的饮食需求9.4 运动与健康体重管理运动在体重管理中的作用运动与健康体重管理的策略第十章:营养咨询与教育10.1 营养咨询流程营养咨询的准备与评估营养咨询的实施与跟进10.2 营养教育方法营养教育的目标与原则营养教育的形式与技巧10.3 营养传播材料制作营养传播材料的设计要点营养传播材料的推广策略10.4 营养与健康促进项目营养健康促进项目的策划与管理营养健康促进项目的评估与改进第十一章:临床营养治疗11.1 营养治疗的基本原则营养治疗的目标和原则营养治疗的实施步骤11.2 营养支持的类型完全营养支持部分营养支持11.3 营养治疗的应用重症患者的营养治疗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11.4 营养治疗的管理营养治疗的监测与评估营养治疗团队的合作第十二章:营养与生命周期12.1 婴儿期营养婴儿的营养需求母乳喂养与配方奶的选择12.2 幼儿和儿童营养幼儿和儿童的营养需求幼儿和儿童的膳食指南12.3 青春期营养青春期的营养需求青春期膳食指南12.4 生命周期中的特殊时期营养经期和备孕期营养更年期和老年期营养第十三章:食物过敏与营养13.1 食物过敏的基本知识食物过敏的定义和原因常见食物过敏原13.2 食物过敏的诊断与评估过敏症状的识别过敏原检测方法13.3 食物过敏的饮食管理避免过敏原的饮食策略替代食材的选择与应用13.4 食物过敏与营养不良的预防食物过敏与营养不良的关联食物过敏者的营养支持第十四章:营养与心理健康14.1 营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营养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膳食与心理健康的关联14.2 营养干预与心理健康抑郁症和焦虑症的营养干预营养补充剂在心理健康中的应用14.3 压力管理和营养压力与营养的关系压力管理中的营养策略14.4 睡眠与营养睡眠与营养的关系促进良好睡眠的饮食建议第十五章:专业实践与案例分析15.1 公共营养师的工作职责公共营养师的角色与职责公共营养师的职业发展15.2 营养案例分析营养案例的收集与整理营养案例的分析与解决15.3 公共营养项目策划与管理公共营养项目的目标与原则公共营养项目的实施与评估15.4 专业实践与反思公共营养师的专业实践公共营养师的职业发展与反思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理解营养的基本概念、膳食指南、营养评估方法、营养干预策略、食谱设计原则、特殊人群营养需求、食品安全与营养、运动与营养、营养咨询与教育、临床营养治疗、生命周期中的营养需求、食物过敏与营养、心理健康与营养、专业实践和案例分析等。
公共营养师培训课件(全套教案)第一章:营养基础知识1.1 营养概述介绍营养的定义、重要性以及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解释营养的基本概念,包括营养素、膳食和营养状况。
1.2 营养素概述营养素的分类和作用,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讲解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和摄入量。
1.3 膳食指南介绍膳食指南的概念和作用,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解析膳食指南中的基本原则和建议,如平衡膳食、食物多样化等。
第二章:膳食营养与健康2.1 膳食评估讲解膳食评估的方法和工具,如膳食日记、膳食问卷等。
演示如何对个人膳食进行评估和分析。
2.2 营养与慢性疾病介绍慢性疾病与营养的关系,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等。
讲解慢性疾病的营养预防和治疗策略。
2.3 营养与特殊人群讨论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如孕妇、老年人、运动员等。
给出特殊人群的营养建议和注意事项。
第三章:营养与膳食计划3.1 膳食计划的基本原则讲解膳食计划的目的和方法,如平衡膳食计划、减重膳食计划等。
介绍膳食计划的基本原则,如能量平衡、营养素充足等。
3.2 膳食计划的制定演示如何制定个人膳食计划,包括食物选择、膳食搭配和餐次安排。
给出制定膳食计划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个人口味、生活习惯等。
3.3 食谱设计与评估讲解食谱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营养均衡、食物多样化等。
演示如何评估食谱的营养价值,如营养素摄入量、能量摄入量等。
第四章:营养与食品安全4.1 食品安全概述介绍食品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包括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
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和措施,如食品储存、食品加工等。
4.2 食品营养标签解读解释食品营养标签的含义和作用,如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等。
演示如何解读食品营养标签,判断食品的营养价值。
4.3 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介绍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的概念和重要性,如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许可证等。
讲解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的基本要求和执行情况。
第五章:营养与健康教育5.1 健康教育概述介绍健康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包括健康知识传播和行为改变。
《公共营养师》第一章医学基础知识一. 生命、健康与营养1 . 生命: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存在形式2 . 健康: 健康的标志: 在人体的指挥中心——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保证内部协调统一,适应外界环境变化3 . 长寿: 世界卫生组织肯定:人的寿命是其生长期(20至25岁)的5倍至7倍,因此公认的人的寿命正常应该是120~140岁。
保持中老年人健康的要素为:良好心态、适量运动、合理营养。
二. 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与方位术语(一) 标准姿势身体直立左为左侧面向正前右为右侧两足并拢内侧(近中线)与外侧(远中线)脚尖向前内(腔器官内)与外(腔器官外)手掌向前浅(近皮)与深(远离皮)(二)方位术语四肢:躯干: 近躯干为上(近)端头为上,脚为下远躯干为下(远)端胸为前(或腹)侧外(手为桡、脚为腓)侧背为后(或背)侧内(手为尺、脚为胫)侧自上而下垂直地面为垂直轴,从腹侧至背侧为矢状轴,自左至右与水平面平行为冠状轴,将人体分成左右两半的切面为矢状面,将人体分成前后两片的切面为冠状面,将人体分成上下两段的切面为水平面。
三. 人体的分布与器官系统(一)分布头部: 脑颅、面颅(前颈、后项);左、右上肢(上臂、前臂、手);躯干部: 前(胸部、腹部、盆会阴部);后(背部、腰部、臀部);下肢带与自由下肢(大腿、小腿、足);(一) 运动系统: 由骨骼(206)、肌肉(634)、关节(143)组成, 具有支撑、保护、劳动、运动和造血功能。
(二) 消化系统1 . 消化管: 口腔、食管、胃、小肠、结肠、直肠;2 . 消化腺: 唾液腺、肝、胆、胰。
3 . 功能: 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排除代谢废物。
(三) 呼吸系统由气管、支气管和左、右两肺组成。
摄取代谢所需的O2, 并排出代谢所产生的CO2 , 维持血液酸碱平衡。
还包括咳嗽和喷嚏等防御反射。
人数分钟缺氧就可使生命结束,空气中氧降至16%时人就出现缺氧状态, 降至6%时就发生死亡。
(四) 泌尿系统1 . 构成:左、右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等;2 . 功能: 排除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等)、调节水、电解质、渗透压和酸碱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