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膜回粘性测定实验与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70.61 KB
- 文档页数:2
涂料粘度及其测定知识0 前言粘度是涂料性能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涂料的储存稳定性,施工性能和成膜性能有很大影响。
例如对于乳胶漆,在贮存过程中涂料的剪切应力ъ>lO dyn/cm²有利于防止沉降,粘度15-30 Pa·s能保证适当的沾漆量;粘度在2.5~5.0 Pa·s保证刷涂性和最佳漆膜性能。
在刷涂后如果粘度能够>250 Pa·s 则能很好地控制流挂,因此测定涂料的粘度成为涂料生产和检验中的常规项目。
1 粘度的定义粘度可以认为是液体对于流动所具有的内部阻力。
动力粘度是指对液体所施加的剪切应力与速度梯度的比值,其国际单位为帕斯卡·秒(Pa·s),习用单位为厘泊(cP)。
l cP=1 mPa·s。
通过比较在不同剪切速率下粘度的变化。
我们可以把流体分为牛顿型流体和非牛顿型流体。
在国家标准GB/T 6753.4._l998中将流体的流动类型分为牛顿型流动和不规则流动。
牛顿型流动,当剪切应力与速度梯度比值既不随时间也不随速度梯度方式而改变时,这种材料所呈现的流动类型称为牛顿型流动,当这一比值变化很小时。
机械扰动(如搅拌)对粘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这种材料被称为具有近似牛顿型的流动。
一般清漆和低粘度色漆属于这种液体。
不规则流动,当剪切应力与速度梯度比值随时间或随剪切速率而改变时。
这种材料所呈现的流动类型称为不规则流动。
2 涂料粘度的测定方法涂料粘度的测定方法很多,包括流出杯、斯托默粘度计、落球粘度计、旋转粘度计、毛细管粘度计,锥板粘度计等等。
2.1 涂料粘度测定的国家标准2.1.1 流出杯法流出杯是在实验室,生产车间和施工场所最容易获得的涂料粘度测量仪器。
由于流量杯容积大,流出孔粗短,因此操作、清洗均较方便,且可以用于不透明的色漆。
流量杯粘度计所测定的粘度为运动粘度,即为一定量的试样。
在一定温度下从规定直径的孔所流出的时间,以秒表示。
油漆粘度测试方法油漆粘度是指油漆在流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黏稠度。
油漆粘度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油漆在涂刷时的涂布性、流平性和干燥性等性能。
因此,对于生产和使用油漆的企业来说,准确测定油漆的粘度是非常重要的。
一、油漆粘度的测量方法油漆粘度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粘度杯法粘度杯法是一种常见的油漆粘度测量方法,它的原理是利用液体在粘度杯内流动所需要的时间来计算粘度。
在使用粘度杯进行测量时,需要先将油漆倒入粘度杯中,然后用计时器计算从开始倒入油漆到油漆从粘度杯孔口流出所需的时间,最后根据粘度杯的标准曲线来计算出油漆的粘度。
2. 旋转粘度计法旋转粘度计法是一种电子式的粘度测量方法,它采用旋转粘度计将油漆在一定条件下的粘度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在使用旋转粘度计进行测量时,需要将油漆倒入旋转粘度计的测量杯中,然后启动旋转粘度计,等待一定时间后,读取旋转粘度计显示的粘度数值即可。
3. 粘度计法粘度计法是一种常见的粘度测量方法,它利用粘度计对油漆进行测量。
在使用粘度计进行测量时,需要将油漆倒入粘度计的测量杯中,然后通过粘度计的转子进行测量。
测量完成后,可以通过粘度计的显示屏读取到油漆的粘度数值。
二、油漆粘度测试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油漆粘度测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粘度测试环境应该稳定,避免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2. 测试时应该根据不同的油漆类型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 测试前应该将测试设备进行校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4. 测试时应该遵循测试方法的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测试步骤进行操作。
5. 测试完成后应该对测试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以确保测试设备的正常使用。
三、油漆粘度测试的应用油漆粘度测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测试方法,它可以帮助油漆生产和使用企业了解油漆的粘度,从而更好地掌握油漆的涂刷性能、流平性能和干燥性能等重要性能指标。
在油漆生产过程中,粘度测试可以帮助企业控制油漆的质量,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涂料黏度的不同测定方法涂料在外力作用下,作层流运动时,在其相邻两层分子间产生内摩擦力,使涂料产生运动阻力,这一特性称为流体的黏度,黏度又分为动力黏度、运动黏度和条件黏度。
本文主要针对试验室中不同试验要求,对不同体系的涂料,使用不同的试验方法进行黏度比较和分析。
1试验方法1.1斯托默黏度计法斯托默黏度计(图1)是试验室测定涂料黏度广泛使用的仪器,可以测量丙烯酸面漆、环氧底漆、氯化橡胶漆、环氧富锌底漆、聚氨酯面漆等不同体系涂料。
其测量原理是通过平衡砝码质量产生的力矩与涂料的黏度阻力等两者相当时,查表得出涂料的KU值,测量范围为40~140KU。
将转子桨叶浸入被测样品,直至转轴标记处,从5~500g砝码中选择合适的砝码放置在砝码架上,松开锁紧旋钮,开始计时,当转速稳定在200r/min时,停止测定。
因硬件、软件升级,仪器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STM-KU2型黏度计(图2)可以直接数字显示黏度KU值、CP值,方便了工作,提高了效率,而且仪器对采集数据进行计权运算和相关处理,自动删除偏离中心区域的数据,提高了仪器测量的准确性。
相对于旋转黏度计测量时旋转转子所受到的黏性力矩,斯托默黏度计桨叶受到的被测流体黏度阻力的试验结果重复性更高。
斯托默黏度计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测量完毕,只需将桨叶拆下清洗即可,可以方便对大批量产品同时进行黏度测定。
但是斯托默黏度计结构精密,对环境要求较高,振动、潮湿的环境对仪器测量的准确性有直接影响,而且也会缩短仪器的使用寿命。
图1QNZ斯托默黏度计Fig.1QNZ Stormer Viscometer图2STM-KU2型斯托默黏度计Fig.2STM-KU2Stormer Viscometer1.2恩氏黏度法(涂-1黏度计法)恩氏黏度法适用于GB/T266、ASTMD1665、IP212标准。
其原理是在温度20℃条件下,200mL测定液体流出恩氏黏度计(图3)所需时间(s)与蒸馏水在相同条件下流出时间(s)之比,单位为恩格拉度。
涂料油漆粘度检测方法-科标涂料油漆粘度检测方法涂料的粘度是涂料检测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虽然不会对涂料最终漆膜机械性能产生较大影响,但是涂料粘度的稳定对涂料生产、储存、施工过程却有非常大的影响,同时涂料粘度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客户对该产品品质稳定直观印象。
涂料粘度的定义。
涂料的粘度就是液体涂料对于流动具备的内部阻力,它存有运动粘度和动力粘度。
运动粘度通常用流动杯检试,在一定温度下从规定直径的孔所流入的时间。
单位用秒则表示(s);动力粘度就是所指对液体所放加的剪切应力与速度梯度的比值,其国际单位为帕斯卡•秒(pa•s)。
通常用转动型粘度计。
粘度存有牛顿型流体和非牛顿型流体(圆形流体)。
牛顿型流动,当剪切应力与速度梯度比值既不随其时间也不随其速度梯度方式而发生改变时,这种材料所呈现出的流动类型称作牛顿型流动,当这一比值变化很小时,机械扰动(例如烘烤)对粘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这种材料被称作具备对数牛顿型的流动。
通常清漆和低粘度色漆属这种液体。
非牛顿型流体(圆形流体),当剪切应力与速度梯度比值随时间或随其剪切速率而发生改变时,这种材料所呈现出的流动类型称作非牛顿型流体(圆形流体)。
涂料的粘度检测设备和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粘度检测设备流动杯有涂1#杯和涂4#杯和岩田2#杯,旋转型主要有斯托默粘度计。
涂料粘度检测设备除了落球粘度计、毛细管粘度计、锥板粘度计。
粘度检测方法:1、流动杯的测试方法:首先挑部分漆样,底上流动杯,测量漆液温度,左手用手指挡住杯口,右手将漆液烧透流动杯,然后左手抬起同时右手拎秒表计时,至杯中谷清按停在秒表,此时秒表所表明秒数为漆液的粘度。
2、斯托默粘度计的测试方法:先用不锈钢杯取漆样一杯,接着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如果测量温度不在标准温度内(标准温度25±2℃,则需整至标准温度),然后用斯托摩粘度计测量粘度,测量时应注粘度计叶片应在漆液中间,漆液应当放在叶片标记处测量,最后记下粘度计上显示的数据.科标涂料检测中心(sct)就是一家专业专门从事涂料检测的机构,中心主营涂料的成分分析、成品检测、老化测试以及防雷工程塑料测试,由青岛科标化工分析检测有限公司运营。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了解涂料的基本组成、性能及其成膜机理,掌握涂料分析的基本方法,为后续涂料应用研究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涂料是由成膜物、颜料、溶剂和助剂组成的,其中成膜物是涂料的主要成分,颜料赋予涂料一定的颜色和遮盖力,溶剂使涂料易于施工,助剂则提高涂料的性能。
涂料成膜机理主要有溶剂挥发成膜、热熔成膜和化学反应成膜三种。
三、实验内容1. 涂料组成分析(1)观察涂料样品的物理状态,如流动性、粘度、颜色等。
(2)采用红外光谱(IR)分析涂料中成膜物的官能团。
(3)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分析涂料中颜料和助剂的种类。
2. 涂料性能分析(1)采用旋转粘度计测定涂料的粘度。
(2)采用漆膜厚度仪测定涂膜的厚度。
(3)采用漆膜硬度计测定涂膜的硬度。
(4)采用耐水性试验测定涂膜的耐水性。
(5)采用耐热性试验测定涂膜的耐热性。
3. 涂料成膜机理分析(1)观察涂料在施工过程中的流动性变化。
(2)采用显微镜观察涂膜的结构。
(3)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涂膜中的官能团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涂料组成分析(1)观察样品,发现涂料呈流动性液体,颜色为红色。
(2)IR分析结果显示,涂料中成膜物含有羟基、羧基、酯基等官能团。
(3)UV-Vis分析结果显示,涂料中颜料为红色氧化铁,助剂为流平剂和消泡剂。
2. 涂料性能分析(1)粘度:涂料的粘度为0.2 Pa·s。
(2)漆膜厚度:涂膜的厚度为50μm。
(3)硬度:涂膜的硬度为3H。
(4)耐水性:涂膜在水中浸泡24小时后,无起泡、脱落现象。
(5)耐热性:涂膜在150℃下加热2小时后,无起泡、脱落现象。
3. 涂料成膜机理分析(1)施工过程中,涂料流动性良好,易于施工。
(2)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涂膜结构致密,无孔隙。
(3)IR分析结果显示,涂膜中的官能团与涂料中的官能团基本一致,说明涂料成膜机理为溶剂挥发成膜。
五、实验结论1. 涂料主要由成膜物、颜料、溶剂和助剂组成,成膜机理为溶剂挥发成膜。
油漆涂层附着力检测方法油漆涂层附着力检测方法————百格测试百格测试百格测试 含义及测试方法含义及测试方法含义:一般而言是测试对象在经过涂装之后测试其附着度的工具,按照日本工业标准(JIS),分为1~5级,级数越高,要求越严格,当客户规范当中要求是第5级时,表示完全不能有脱落。
参考标准:《GBT9286-1998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痕实验》测试方法:用百格刀在测试样本表面划10×10个(100个)1mm×1mm 小网格, 每一条划线应深及油漆的底层;用毛刷将测试区域的碎片刷干净;用3M600号胶纸或等同效力的胶纸牢牢粘住被测试小网格,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以加大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垂直方向(90°)迅速扯下胶纸,同一位置进行2次相同试验。
实验条件及标准实验条件及标准规定利用3M600或610的胶带黏贴于百格中,快速拉起3M 胶带,其面漆或电度层被胶带黏起的数量依照百格的百分比:ISO 等级:0 =ASTM 等级:5B切口的边缘完全光滑,格子边缘没有任何剥落。
ISO 等级:1 =ASTM 等级:4B在切口的相交处有小片剥落,划格区内实际破损≤5% 。
ISO 等级:2 =ASTM 等级:3B切口的边缘和/或相交处有被剥落,其面积大于5%~15% 。
ISO 等级:3 =ASTM 等级:2B沿切口边缘有部分剥落或整大片剥落,或部分格子被整片剥落。
剥落的面积超过15%~35% 。
ISO 等级:4 =ASTM 等级:1B切口边缘大片剥落/或者一些方格部分或全部剥落,其面积大于划格区的35%~65% 。
ISO 等级:5 =ASTM 等级:0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大于65%。
依照客户要求B 数测试是否通过百格实验,一般手机业界客户要求在4B 以上。
正式的话是使用百格刀,横向与纵向各划1刀及型成100各细小方格.如无百格刀利用美工刀也可以. 利用3M600或610的胶带黏贴于百格中,快速拉起3M 胶带,测试脱落数量。
涂料的粘度是涂料检测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虽然不会对涂料最终漆膜机械性能产生较大影响,但是涂料粘度的稳定对涂料生产、储存、施工过程却有非常大的影响,同时涂料粘度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客户对该产品品质稳定直观印象。
涂料粘度的定义。
涂料的粘度是液体涂料对于流动具有的内部阻力,它有运动粘度和动力粘度。
运动粘度一般用流动杯检试,在一定温度下从规定直径的孔所流出的时间。
单位用秒表示(S);动力粘度是指对液体所放加的剪切应力与速度梯度的比值,其国际单位为帕斯卡•秒(Pa•s)。
一般用旋转型粘度计。
粘度有牛顿型流体和非牛顿型流体(不规则流体)。
牛顿型流动,当剪切应力与速度梯度比值既不随时间也不随速度梯度方式而改变时,这种材料所呈现的流动类型称为牛顿型流动,当这一比值变化很小时,机械扰动(如搅拌)对粘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这种材料被称为具有近似牛顿型的流动。
一般清漆和低粘度色漆属于这种液体。
非牛顿型流体(不规则流体),当剪切应力与速度梯度比值随时间或随剪切速率而改变时,这种材料所呈现的流动类型称为非牛顿型流体(不规则流体)。
涂料的粘度检测设备和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粘度检测设备流动杯有涂1#杯和涂4#杯和岩田2#杯,旋转型主要有斯托默粘度计。
涂料粘度检测设备还有落球粘度计、毛细管粘度计、锥板粘度计。
粘度检测方法:1、流动杯的测试方法:首先取部分漆样,备好流动杯,测量漆液温度,左手用手指堵住杯口,右手将漆液倒满流动杯,然后左手松开同时右手拿秒表计时,至杯中流完按停秒表,此时秒表所显示秒数为漆液的粘度。
2、斯托默粘度计的测试方法:先用不锈钢杯取漆样一杯,接着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如果测量温度不在标准温度内(标准温度25±2℃,则需整至标准温度),然后用斯托摩粘度计测量粘度,测量时应注粘度计叶片应在漆液中间,漆液应当放在叶片标记处测量,最后记下粘度计上显示的数据.。
涂层附着力试验的方法及判定涂层的附着力包括两个方面:有机涂层与底材金属表面的附着力(adhesion);有机涂层本身的内聚力(cohesion)有机涂层与金属表面的附着力强度越大越好;涂层本身坚韧致密的漆膜两者共同作用才能更好的阻挡外界腐蚀因子对金属的腐蚀,从而达到对金属的良好的保护。
涂层不能牢固的附着于金属表面,再完好的涂层也起不到作用(adhesion failure);涂层本身内聚力差,漆膜容易开裂(checking、cracking)而失去作用。
以上两者共同决定涂层的附着力,构成决定涂层保护作用的关键因素。
涂层附着力的检测:现场检测实验室检测现场检测:用刀具划X(ASTM D3359Method A X-cut tape test)或划格法(ASTM D3359 Method B Cross-cut tape test)以及拉开法(ISO 4624 Pull off test for adhesion);实验室检测:划圈法(GB 1720)适用范围:划X法用于干膜厚度高于125μm 的情况下;划格法适用于干膜厚度在250μm的情况。
1.划X法(X-cut tape test)测试程序使用工具:美工刀、半透明压敏胶袋:○1涂层表面要求清洁干燥,高温和高湿会影响胶带的附着力;○2用美工刀沿直线稳定的切割涂膜至底材,夹角为30°~45°,划线长度约40mm,交叉点在划线的中间,确保划线至金属底材;○3把胶带放在切割线交点处,用手抹平(胶带的颜色可以帮助判断与漆膜的接触密实程度);○4将胶带以180°从漆膜表面撕开,观察涂层拉开后的状态a.5A 没有脱落;b.4A 沿刀痕有脱落的痕迹;c.3A 刀痕两边都有缺口状脱落达1.6mm;d.2A 刀痕两边都有缺口状脱落达3.2mm;e.1A 胶带下X区域内大片脱落;f.脱落面积超过X区域。
示意图如下:其中 5A—3A为附着力可接受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