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儿童文学的各种体裁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生应该了解的文学体裁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类别,它分为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1、记叙文——是用来描述事物的文章.时间,人物,地点,起因,经过,结果是记叙文的6要素。
.描写物体的就要从运动状态,物体形态或变化上来说了。
记叙文写作,是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给读者。
记叙文包括的范围很广,如记人记事,日记、游记、传说、新闻、通讯、小说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要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
总的说,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
2、说明文——所谓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它通过对实体事物说明文的解说,或对抽象整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有所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从表达方式上相区别的标志。
在各种文章样式中,说明文体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类别。
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说明文越来超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和实用价值。
现实生活充分表明,说明文不是一种无足轻重的文章形式,而是运用范围极为广泛的常用文体,它与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的关系相当密切,而且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说明文写作正在大量涌现。
2、议论文——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的基本要求是:作者的主张看法和观点;论据基本要求是:事实论据(名人事例)和道理论据(有权威性的名言,格言,诗句和俗句);论证的基本要求是:对比说理、比喻说理和引正法。
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
它可以是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也可以先引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从事实分析出道理,归纳引申出一个新的结论。
儿童文学介绍:儿童文学的范畴儿童文学通常由成人所编著,深层动机可以说是重造童年或教育儿童,许多儿童文学也会改编自成人文学作品作。
由儿童自行创作也虽可广泛包含在内,但因儿童创作常流于鸭涂或不合艺术,仍须由成人鉴定是否为具文学价值。
西方在近代有《罗宾汉》、《圆桌武士》等向儿童灌输正确价值观的故事读物,但这两本故事书,都是从成年人的文学作品里面浓缩出来。
第一本真正针对儿童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是1744年,由John Newbery出版的“A Little Pretty Pocket-Book”。
现时出版界普遍根据年龄划分儿童文学的类别,这个分类亦与皮亚杰有关儿童成长发展的理论相吻合。
这几个类别分别如下:0-5 岁的学前儿童5-8 岁的初年级小学读者8-11 岁的高年级小学读者11-13 岁的初中读者(英语称之为“Pre-teen”)13-15 岁的青春期读者儿童文学要求教育性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有很大的不同,即它对教育性特别强调。
儿童的可塑性很大,古人曾用素丝来作譬喻。
由于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其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儿童文学特别注意教育性。
形象性抽象的说教是儿童不容易也不乐意接受的。
对儿童进行教育要借助各种各样的生动形象;儿童年龄越小,越依赖于形象化的手段。
儿童小说要求和戏剧一样富于动作性,更多的以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
儿童诗需要更多的“比”、“兴”,以加强形象性。
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要有声有色,娓娓动听。
儿童文学应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创造出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来。
趣味性儿童知识、生活经验不丰富,理解力薄弱,对那些复杂的整理不易理解,对成人的生活经验和某些思想感情也难以体会。
他们对于自己没有兴趣的内容就不喜欢看,甚至不看。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就是在轻松愉快地说笑中,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潜移默化地给孩子们讲述一个深刻的道理或做一些有益的启示。
故事性儿童文学的故事情节,要求结构单纯,情节紧凑、生动。
强调故事性,并不是单纯追求情节离奇,不从生活出发,不写人,只写事。
第五讲儿童文学的体裁儿歌儿童文学是一门针对儿童读者的文学创作与研究学科。
作为儿童文学中的一种重要体裁,儿歌是儿童文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儿歌是特别为儿童创作的一种具有浓厚童真色彩的文学形式,通过简单明快的韵律和诙谐有趣的内容,为儿童提供了一种愉悦的文学体验,促进了他们的语言能力和音乐感受力的发展。
儿歌从形式上分为有声儿歌和无声儿歌。
有声儿歌是指通过声音传达儿歌的内容,如歌曲、儿童音乐等;无声儿歌则是通过文字来表现,如儿童绘本中的押韵诗。
无论是有声还是无声儿歌,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韵律感和押韵的形式,这使得儿童更容易记忆和模仿。
儿歌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息息相关。
通常情况下,儿歌的内容以儿童日常生活、动物、植物、自然景观等为主题,如《小白兔乖乖》、《小星星》等。
这些儿歌通过对儿童感兴趣的事物进行简单、生动的描写,引起儿童的共鸣和兴趣,激发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
儿歌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儿童文学中的重要性。
首先,儿歌的韵律感和押韵特点使得儿童更容易接受和记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和音乐感受力。
其次,儿歌的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有趣的内容能够调动儿童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此外,儿歌的表演形式也让儿童具有一种参与感,通过歌唱和舞蹈等方式,儿童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自信和表达能力。
对于儿童文学的创作者来说,创作儿歌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首先,儿歌应该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可以通过儿歌向儿童传递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和知识,如尊重他人、保护环境等。
同时,儿歌应该注重儿童的体验,通过绘声绘色的描写,让儿童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增强阅读的乐趣。
此外,儿歌的语言应该简短明了,用词准确,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避免使用抽象、晦涩的词语。
儿童文学中的儿歌虽然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受到儿童的喜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一些儿歌在内容上过于简单,缺乏深度,容易让儿童产生审美疲劳。
另外,一些儿歌在教育意义上不够明确,容易使儿童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念。
儿童文学体裁
儿童文学的体裁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儿童文学体裁:
1. 小说:儿童文学常常以小说的形式呈现,主人公通常是一个小男孩或小女孩,他们经历了一些有趣的冒险或故事,有时候也会涉及
到一些幻想世界或魔法元素。
2. 诗歌:儿童文学中的诗歌形式通常是以简短而优美的语言,描述一些有趣的场景或人物形象,或是表达对友情、亲情、爱情等情感的理解。
3. 故事书:故事书是儿童文学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通常以生动有趣的情节、有趣的人物形象和简单的语言来描述故事,适合年龄段为3-8岁。
4. 儿歌:儿歌是一种以欢快、简单的旋律和歌词讲述的简单故事,通常涉及到一些小动物、花草、自然等主题,适合年龄段为3-6岁。
5. 科普读物:科普读物通常以趣味化和简单化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一些科学常识和历史知识,适合年龄段为6-12岁。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儿童文学体裁,如魔幻儿童文学、科幻儿童文学、奇幻儿童文学等,这些体裁通常涉及到一些想象力和幻想元素,适合年龄段也有所不同。
儿歌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对象,以简洁生动的韵语创作;也有的是儿童自己在游戏等场合随口编唱的,既有儿童特点,又具有民歌艺术风格的简短诗歌。
“有些是当时有心的大人们慨叹时事之作,因语意浅白,遂盛传于儿童之口”,有些乃是“一些别有作用的野心家,效篝火狐鸣的故智,造作种种谣言,故意使儿童唱之,以求达到他们政治上的目的。
” ——钟敬文1、特点A.内容浅近单纯。
B.形象具体、可感,想象丰富C.篇幅短小易记,结构单纯。
D.音韵自然和谐。
A.内容浅近单纯。
“天上星,亮晶晶,忽闪忽闪眨眼睛”。
“小板凳,你别歪,让我爷爷坐下来,我帮爷爷捶捶背,爷爷说我好乖乖”。
“满天星,/亮晶晶,/好像青石板上钉铜钉。
”“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妹妹睡了留一个。
”《人有两件宝》(陶行知)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
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用手和脑。
B.形象具体、可感,想象丰富‚下雪了,/下雪了,/半天云里飞鹅毛,/块块水田镶银边,/座座青山戴白帽,/青松长起白头发,/翠竹反穿羊皮袄,/小狗跟我上学去,/朵朵梅花撒满道。
‛‚小斑马,上学校,黑白铅笔买两套。
老师教他画图画,他往身上画道道。
‛‚谁在天上推大磨/磨出这多面粉来/我用白粉做白馍/一做做了一大锅/姐姐、姐姐莫烧火/我做的馍馍蒸不得/吃一个,加一个/不饱肚子能解渴。
‛(学生自创)《秋妈妈的小娃娃》秋妈妈来了,带来两个小娃娃。
风娃娃爱跳舞,跳红了枫叶,跳黄了小草,跳开了五颜六色菊花一朵朵。
雨娃娃爱唱歌,唱得青蛙忙挖洞,唱得喜鹊忙搭窝,唱得松鼠运来松塔多又多。
秋妈妈的小娃娃,爱跳舞来爱唱歌。
《小妞妞》(郑春华)小妞妞,下楼来,帮妈妈,取牛奶。
双手抱住牛奶瓶,就像抱着小乖乖。
两个小乖乖,长得一样白,一个妞妞,一个是牛奶。
C.篇幅短小易记,结构单纯。
‚幺妹幺,拣柴烧/自己拣/自己挑。
‛‚千条线/万条线/掉在河里看不见。
儿童文学的体裁儿歌童诗儿童影视文学儿童散文儿童戏剧儿童故事寓言童话儿童科学文艺儿童小说图画文学概念文体特点类型例子♣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
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
♣儿歌又称童谣。
♣“儿歌”这一名称在我国的正式使用,是“五四”以后歌谣运动大发展时期。
♣自然合节的音乐性。
♣天机活泼的稚拙美。
♣歌戏互补的可操作性。
♣摇篮曲摇篮曲也称摇篮歌、催眠曲。
吟唱给婴幼儿听的,用于催眠、教话、认物的简短儿歌。
♣陈伯吹先生的《摇篮曲》:“风不吹,浪不高;小小船儿轻轻摇,小宝宝啊要睡觉。
风不吹,树不摇,小鸟不飞也不叫,小宝宝啊快睡觉。
风不吹,云不飘,蓝色的天空静悄悄,小宝宝啊好好睡一觉。
”♣数数歌它把数学与文学巧妙结合起来,是适合儿童认识水平的、最早的算术教材。
♣传统儿歌《数蛤蟆》:“一个蛤蟆一张嘴,两个眼睛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两个蛤蟆两张嘴,四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儿歌概念文体特点类型例子☺切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适合他们阅读、吟诵。
☺真率明朗的情感性。
☺形象鲜明的叙事性。
☺稚拙活泼的趣味性,☺流畅简洁的音乐性。
☺童话诗以诗的形式叙说富于幻想夸张色彩的童话(或传说)故事的作品。
☺阮章竞的《金色的海螺》、熊塞声的《马莲花》等;像泰戈尔的《在黄昏的时候》、圣野的《竹林奇遇》和膝毓旭的《森林童话》☺故事诗以讲故事为主要特征的叙事诗。
☺古代的《孔雀东南飞》。
☺抒情诗抒情诗是作者以主人公的口吻,直接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而形成意象的文学样式。
☺如乔羽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柯岩的《我的爷爷》、唐奇的《小溪流》、杨唤的《家》、高帆的《我看见了风》童诗概念文体特点类型例子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样式,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
童话源远流长,最早的童话是由神话、传说演变而来,起源于民间口头创作与传播。
相对固定的叙事程序。
鲜明的主题。
呈现儿童的纯真世界。
表达成人的童话梦想。
小学语文阅读文章体裁归纳第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文章体裁归纳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写作手法及作用:(1)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修辞方法及作用:(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强调了……加强语气(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9)引用:引用现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以表达自己的见解。
作用是增强说服力。
(10)互文:两个部分,互相呼应,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
《儿童文学》(王泉根版)知识要点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1.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包括哪两大门类与哪三个层次?儿童文学或称少年儿童文学,是以18岁以下的儿童为本位,具有契合儿童审美意识与发展心理的艺术特征,有益于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文学。
儿童文学包括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
(P3)分为“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和“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两类。
(P10)2.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是以善为美。
理解:儿童文学是以善为美、引人向上、导人完善的文学,是基于人类对儿童的爱。
人类之所以要创造出儿童文学,还在于需要通过这种适合儿童思维特征和乐于接受的文学形式,来与下一代进行精神沟通与对话,在沟通和对话中,传达人类社会对下一代所给予的文化期待。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文学是两代人之间进行文化传递与精神对话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现实社会对未来一代进行文化设计与文化规范的艺术整合。
儿童文学作为一种寄予着成人社会(创作主体是成年人)对未来一代(接受主体是未成年人)文化期待与殷殷希望的专门性文学,其美学取向自然有其不同于成人文学之处,这就是“以善为美,这是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
从本质上说,以善为美是为了在人类下一代的心灵做好一个人之为人的打底的工作,是为着下一代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的工作,是一件涉及“人的目的”的伟大事业。
3.儿童文学四种常见的艺术母题:爱的母题(母爱型父爱型);自然的母题;幻想的母题;成长的母题。
(P14-16)4.儿童文学的六种基本体裁:童话、寓言、儿童诗、儿童小说、儿童散文、科幻小说。
儿童小说文体是儿童文学的主干文体。
儿歌、童话是专属于儿童文学领域。
(P17-18)5.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是20世纪初叶形成的。
P196.我国第一篇由作家叶圣陶原创的文学童话《小白船》(1922)以及第一本儿童文学作品集《稻草人》(1923)。
P197.近代被称为真正“发现”了儿童的标志性事件的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第五讲儿童文学的各种体裁
一、儿歌
二、儿童诗
三、童话
四、寓言
五、儿童故事
六、儿童小说
七、儿童散文
八、儿童戏剧文学
九、儿童影视文学
十、儿童科学文艺
一、定义
二、演变过程
在我国古代叫童谣,在一些著作中,也有的叫“孺子歌” 、“童子歌” 、“儿谣” 、“小儿谣” 、“婴儿谣”等名称。
“童,童子。
徒歌为谣。
”
•《列子·仲尼篇》“尧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
•“檿弧箕箙,实亡周国”
•明代的杨慎《古今风谣》
•1593年,吕坤的《演小儿语》
•清代《天籁集》(郑旭旦)、《广天籁集》(痴悟生)、《北京儿歌》、《孺子歌图》
•新文化运动时期,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歌谣研究会”
(三)儿歌的特点及功能
1、特点
A.内容浅近单纯。
B.形象具体、可感,想象丰富
C.篇幅短小易记,结构单纯。
D.音韵自然和谐。
A.内容浅近单纯。
B.形象具体、可感,想象丰富
C.篇幅短小易记,结构单纯。
D.音韵自然和谐。
2、功能
A.陶冶情性
B.逐渐增加幼儿的知识,发展他们的语言、思维和想象能力
A.陶冶情性
B.逐渐增加幼儿的知识,发展他们的语言、思维和想象能力
(四)儿歌的几种主要艺术形式
1、一般形式
在结构上,一般有一节式、两节式和多节式几种情况。
在句式上,可用二言句式、三言句式、四言句式、五言句式,也可用六言句式、七言句式和杂言句式。
2、特殊形式
(1)摇篮曲。
又称催眠曲、摇篮歌,古时曾被称为抚儿歌。
(2)游戏歌。
(3)数数歌。
(4)绕口令。
也叫拗口令、急口令
(5)连锁调。
也叫连珠体,或叫衔尾式。
(6)问答调。
也叫问答歌、盘歌、对歌等。
(7)谜语歌
(8)颠倒歌。
也叫错了歌、古怪歌或滑稽歌。
(9)时序歌
(10)字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