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文化产业涉外投资现状及对策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4
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沧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08.28•【字号】沧政发〔2018〕15号•【施行日期】2018.08.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沧政发〔2018〕1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渤海新区、开发区、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7〕39号)、《国务院关于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19号)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字〔2018〕35号)精神,以高水平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促进外商投资稳定增长,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引领沧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提升投资自由化水平(一)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切实执行《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各地各部门不得专门针对外商投资准入进行限制。
(市发改委、市商务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二)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
扩大金融领域开放,取消银行业外资股比限制,将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寿险公司的外资股比放宽至51%。
扩大制造业领域开放,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取消船舶、飞机设计、制造、维修等领域限制。
放宽基础设施、商贸流通、文化等服务业和农业、能源资源领域外资准入。
(市发改委、市商务局牵头,市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三)深入推动金融业开放创新。
支持外资金融机构来我市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鼓励外资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市内金融机构改革。
按照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有关规定,积极推动有条件的机构投资者获得投资额度和运营资质,吸引更多境外长期资金投资境内资本市场,构建公开透明、操作便利、风险可控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
共同富裕背景下推动沧州市特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
究
李秀天;孟覃
【期刊名称】《商展经济》
【年(卷),期】2022()16
【摘要】在共同富裕背景下,大力推动特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总体来看,随着国家和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不断创新,特色文化产业呈
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一些地方在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方面还未将其融入共同富裕,
特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不高,需引起重视并认真改进。
本文立足于共同富裕
背景下,分析了沧州市特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就如何促
进特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优化对策,旨在为促进沧州市特色文化产业取得更
好的成效提供参考与借鉴。
【总页数】3页(P116-118)
【作者】李秀天;孟覃
【作者单位】沧州交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城市转型背景下的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以内江“大干文化产业”为例
2.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沧州市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3.新《标准化法》
背景下团体标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4.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背景下广东推动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5.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背景下浙江省工业用地配置的时空演变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7·04在我国,地域文化资源一般是指特定区域内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地域魅力。
如今,地域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可谓水乳交融、相互依托,具有当地文化标志的旅游产品,既能传承地域文化遗产,又能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理论与实践均表明,特定区域内的历史渊源、文化底蕴和资源特色,越来越成为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软环境。
开发和合理利用地域文化的一个重大目的是为了把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各地都在利用丰厚的地域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事业,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通过地域文化资源的规划、开发和整合,吸引游客前去旅游观光,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并形成连锁反应,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大量资本和劳动力被配置到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艺术推介、文化传媒等活动中。
沧州是运河古郡、历史名城,因东临渤海而得名,意为沧海之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最能代表沧州地区文化魅力的资源当属遍布沧州大地的“武术文化”和沧州河间的“诗经文化”。
为此,在城市建设中要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挖掘和利用沧州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区域历史、弘扬优秀文化,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一、沧州特色地域文化资源之———武术和武学文化沧州,东临渤海,西望冀鲁,南接齐鲁,北靠京津,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
先民曾在此辛勤耕耘,播文育武,铸就了灿烂的历史文化。
由于地理条件、历史传统等原因,沧州长久以来被冠以“武乡”的称号。
这里民风淳朴、刚直而强悍,所谓“武建泱泱乎有表海雄风”,武术是沧州弥足珍贵的地域文化资源。
这里是中国武术集大成者,据统计,发端或流传于沧州的门类、拳械达52种之多,占全国武术门类40%,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武术发源地和传承地。
沧州武术以开放、通达、浑厚见长,招式刚劲威猛,技击性强,既有大开大阖的刚猛雄浑,又有推拨擒拿的巧技绝招,彰显了中华文化中天地、阴阳、方圆、内外、刚柔等要素,阐释了儒、释、道的理念和内涵,蕴含着传统武术之精粹。
协商议政XIANGYIN34乡音2024-01文化作为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地方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因此,各地都在高度重视通过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弘扬中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来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沧县作为一个历史底蕴深厚的文化大县,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发展,建设“文化之城”,在当前的现实意义更加凸显。
一、沧县建设“文化之城”的底蕴深厚沧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目前拥有“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3个国家级文化名片,更是全国首批唯一命名的地级“武术之乡”沧州市的核心。
沧县文物古迹众多,目前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其中作为沧州狮城的城市地标“铁狮子”以及叫响“文武沧州”的一代文宗纪晓岚墓园,是全国著名的文物古迹,相对沧州市各县(市)文物古迹数量多,文化含量和层次更高。
沧县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省级项目8项,市级项目22项,县级名录项目64项,基本形成了非遗代表性目录体系。
其中,沧县木板大鼓荣获法国巴黎曲艺艺术节最高奖,沧州舞狮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北狮王”称号。
近年来,沧县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传承保护利用的重要指示,提出了“一轴双核多驱”的发展战略,重点打造了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沧州铁狮与旧城遗址公园、纪晓岚大运河文化园、南排河及运河倒虹吸穿越工程和兴济镇小吃街等文旅项目,充分发挥了党委、政府在文化建设中的核心领导作用。
同时,沧县政协成立了大运河文化研究会,与纪晓岚研究会等民间团体一道,共同为沧县的文化之城建设贡献智慧。
可以说,目前沧县真正实现了“东览铁狮雄风,西访晓岚故里,南赏水工智慧,北略武术侠风,品兴济美食”的地域文化脉络,对建设文化之城、创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各界的期望值也在不断提升。
沧州市调研报告沧州市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沧州市位于华北平原南部,是河北省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城市。
近年来,沧州市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民生改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沧州市的发展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措施。
2. 调研内容本次调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沧州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包括GDP增长、产业结构、投资规模、外资引进等方面的指标;(2)沧州市的城市建设情况:包括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情况;(3)沧州市的民生改善情况:包括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情况;(4)沧州市的问题与挑战:包括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问题;(5)沧州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措施:包括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强环境保护、提高民生水平等方面的措施。
3. 调研结论(1)沧州市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产业结构单一,过度依赖重工业和传统产业,缺乏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
外资引进不足,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2)沧州市的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有待改进。
城市规划不够科学,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交通拥堵问题严重,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3)沧州市的民生改善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
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医疗服务水平有所提升,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4)沧州市的问题主要包括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
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较大。
(5)沧州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应注重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强环境保护,提高民生水平。
应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引进更多的外资,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监管和治理力度,加大对教育和医疗的投入,积极扩大就业机会。
4. 建议(1)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和研发。
(2)加强环境保护,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减少污染物排放。
(3)加大对教育和医疗的投入,提升教育和医疗服务的质量。
沧州市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沧州市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目录一、沧州市正面临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1)二、沧州市现状产业特征分析 (3)三、沧州市域产业空间格局 (9)四、沧州市现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0)五、沧州市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分析 (15)六、沧州市的主导产业分析 (25)七、沧州市产业布局的优化和调整 (43)八、沧州市主导产业及其产业链的空间布局规划 (46)九、沧州市未来产业发展指导思想 (48)十、沧州市加快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51)产业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基本支撑力量,产业发展态势对城市实力的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和城市在区域中地位的提升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工业化阶段,城市产业对城市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尤其突出。
本专题旨在从宏观角度出发,在探讨沧州市产业发展的外部机遇、自身特征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分析未来沧州发展的产业结构选择和空间布局等相关问题,确定沧州市未来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空间布局规划的基本思路,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提供依据。
一、沧州市正面临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1. 天津滨海新区的隆起将辐射和带动沧州发展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继续发挥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这表明,从“十一五”时期开始,国家要加快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 进而振兴环渤海区域经济。
目前,对这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各类规划相继完成和相关政策的出台,滨海新区快速发展的态势已日益明朗。
沧州市与天津滨海新区相邻,人文与地理环境相似,产业结构类型方面有较强的互补性。
与其他地区相比,沧州市在天津滨海新区崛起的过程中,接受滨海新区经济和技术辐射将会最大、最直接。
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必然给沧州的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积极影响,随着滨海新区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周边投资发展环境的改善,未来一、二十年沧州将有机会成为全国的投资热点地区之一。
产业经济沧州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王杰单敏飞李昕欣赵志明(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河北沧州061001)摘要:沧州市立足大运河文化根基,抢抓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机遇,积极参与京津冀一体化建设中来,沧州 文化产业集群在河北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通过对沧州文化产业集群现状的调研,就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制约问题作了深入分析,从战术上提出了促进文化产业集群更好发展的对策,政府要做好政策、规划的制定,完善基础 设施建设、引领文化产业进行创新,文化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要转变观念,以文化为载体,做好宣传和对接工作,从 而提升沧州文化产业集群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
关键词:沧州文化;产业集群;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9311/ki. 1672-3198. 2016. 08. 0061沧州文化产业的基本情况1.1沧州文化产业集群面临的环境特点1.1. 1具有独特的地域优势沧州东临渤海,京杭大运河贯穿全境,北靠京律。
古老的大运河孕育了沧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依托运河,打造独具特色的大运河文化产业带。
沧州 具有沿海临港、区位交通、土地资源等诸多优势。
放眼 沿海,构筑环渤海文化产业发展高地。
利用这一优势,该对接京津,助力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1. 1. 2 面临的良好发展机遇I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速京津冀协同发展,沧州的发展潜力更加明显的显现出来6目前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沧州文 化产业将迎来千载难逢大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I,沧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以文化为支撑,让沧州 成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重要城市的目标。
沧州文化底蕴悠久、深厚,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具 备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
随着“五城建设”特别是文化之城建设的深入推进,必将迎来沧州文化产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必将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2沧州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为了体现海祥文化特色,截止到目前,沧州已在东部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
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内容摘要:文化创意产业对于提升河北省区域产业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的不断完善,环境的不断优化,发展文化产业的地缘优势已充分显现,但仍存在投融资主体单一、投融资渠道不畅、投资体制机制不健全、金融支持乏力、法律政策环境不配套等问题。
因此,应通过更新投资观念、优化融资环境、拓宽间接投融资渠道、创新直接融资方式等多项措施实现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问题发展对策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
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
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及其投融资现状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效应明显,主要集中在石家庄、保定、邯郸等省会城市或历史文化名城。
目前,河北省内已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共有文化创意产业项目765个。
主要集中于石家庄、保定、邯郸,形成了以石家庄现代文化创意区、保定动漫软件创意区和邯郸历史文化开发区为特色的地方文化品牌,其影响力不断提升。
虽然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优势得天独厚且已初具规模,但与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国内发达省份相比仍有巨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参与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的竞争能力和运作资金的能力方面。
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组织小、竞争力不强,资金短缺、投融资机制不畅,文化创意产业组织形式单一、企业投资意识落后等原因都制约着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投融资体系如何推动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成为多方关注的话题。
文化创意企业资信差、风险大、资产少的情况,市场环境和金融体制的欠缺都限制了文化创意企业的融资途径。
河北金融2014/05沧州文化产业涉外投资现状及对策研究白媚(中国人民银行沧州市中心支行,河北沧州061001)摘要:当今世界,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本文通过对沧州辖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规模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从外汇管理角度提出沧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文化产业;涉外投资;现状;研究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373(2014)05一O006—04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已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尤其文化产业在经济下滑期的反向调节作用,成为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应对经济危机的新希望,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动力之一和经济贸易博弈的重要战场。
一、沧州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规模特点(一)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沧州始建于北魏熙平二年,是一座具有近1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京杭大运河纵贯全境215公里。
沧州名人辈出,武术、杂技、文学等多种民间艺术及众多名胜古迹赋予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这两大国际赛事的多年成功举办,梨花节、冬枣节等果业盛事,渤海新区文化产业园等园区经济的迅速发展等等,又为这座文化古城大大增添了现代特色。
只是沧州文化资源虽然丰富,但文化产业尚不发达,在国内外市场的参与程度非常低。
主要表现为文化产业规模小,文化品种的不可替代性不够突出,开发程度较低,在国际市场上未形成竞争优势。
(二)涉外文化产业规模及特点1.涉外文化企业基本情况截至2013年末,沧州外商投资的文化及相关企业37家,其中达到较大规模的文化旅游企业仅1家,即吴桥杂技大世界旅游有限公司,外方注册资本1167.63万美元,占全部外资企业的1.28%;工艺品及文体用品生产企业30家,外方注册资本2570.26万美元,占全部外资企业的2.81%;住宿、餐饮企业6家,外方注册资本2846.94万美元,占全部外资企业的3.11%,但与文化旅游的关联度很低。
境外投资企业则无1家涉及文化产业。
2.文化产业收支情况沧州3c4J1=产业的项目有体育、文化和娱乐服务及旅游两类业务。
从2008—2013年收支数据来看(见表1),总体规模较小,体育、文化和娱乐服务跨境收入呈现逐渐萎缩态势,支出仅有两笔(均在1万美元以下);旅游项下支出规模极小,近几年来业务金额最大的一笔为2013年某单位的教育培训支出188950美元。
从收入看,在服务贸易外汇收支中占比极小且收入来源高度集中,基本上为两类收入。
各年体育、文化和娱乐服务及旅游收入之和占服务贸易之比分别为:2008年1.37%;2009年5.03%;2010年3.99%;2011年2.02%;2012年2.41%;2013年2.31%。
各年体育、文化和娱乐服务及旅游支出之和占服务贸易之比则更加微乎其微,所占之比接近于零。
体育、文化和娱乐服务及旅游的收入基本为五家杂技表演团体的收入,以及沧州振华韩国国际学校的学费收入。
体育、文化和娱乐服务及旅游收稿日期:2014—05—08作者简介:白媚(1971一),女,河北肃宁人,大学本科,会计师,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沧州市中心支行。
表1沧州市体育、文化和娱乐服务及旅游外汇收支情况(2008—2013年)单位:美元、%\\项目收入支出\体育、文化和娱乐服务旅游体育、文化和娱乐服务旅游年份\金额同比(%)金额同比(%)金额同比(%)金额同比(%)\2008104984570002009321105-6914904781491620l O4046462678590—4772702011191481-531093153920121l l724588687-923l8252013371233232198040522收支基本上为净顺差。
体育、文化和娱乐服务及旅游项下2008—2013年支出业务极少,共有11笔、金额252284美元,均为企业出国培训费。
某些文化企业受经济形势影响很大,跨境收入极不稳定。
沧州振华韩国国际学校是一家专门招收沧州青县当地韩国企业员工子女的学校,2008—2012年学费收入占比为本地区文化产业跨境收入的54%。
其办学情况受经济形势影响极为明显,近两年因韩国撤资企业较多,造成生源锐减。
2012年收入仅有8687美元,2013年则为0。
二、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一)传承受阻、营销乏力使文化产品的延续和影响力的扩大受到局限,难以吸引国际投资和贸易伙伴一方面是专业艺术人才的匮乏。
如河北梆子之祖西路梆子,其发源地为沧州海兴。
近几年,西路梆子同其他小剧种戏曲发展一样处境艰难,几近濒临失传。
沧州其他濒危文化种类还有为河北梆子的形成发展提供了良好文化氛围的哈哈腔;对我国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和戏剧音乐的诞生和成长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佛道教古音乐;对西河大鼓、京韵大鼓、京东大鼓、乐亭大鼓等形成与发展产生过不同程度影响的木板大鼓等等。
即使令沧州享誉世界的杂技、武术中的某些技艺,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处境。
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推广,需要既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和消费习惯,又具有市场运作管理能力的人才。
但沧州目前冷冷清清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导致相当一部分人才留在大城市或待遇更好的企业,营销人才匮乏问题直接制约了沧州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文化产业精品少、优秀品牌少,鲜明文化特性逐渐消失沧州文化历史悠久,但真正提炼成文化精品的不多,与国际文化领域的品牌相差甚远。
以武术为例,随着一些老拳师的去世,有些拳种已失传。
缺少了动态传授,依附于其上的浓厚文化特性也随之消散,大大削弱了其流传的根基。
(三)文化产业投资限制类别较多,且投资风险较大部分文化产业中不允许外商投资,如新闻机构,图书、报纸、期刊的出版、总发行和进口业务,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制作和进口业务等;外商投资为限制类的,如有关互联网上网场所设立、经营,国内大型动漫游戏会展以及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建设,大型文化活动的投资等;有些项目可以投,但受到有关方面的严格监管;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开放程度最高,很多项目进入了外商投资目录,为鼓励类,如演艺服务业,网络文化和动漫服务业等。
文化产业的市场培育相对困难,加之消费者对于E t常生活必需品的需求要远远大于对文化的需求,因此投资风险相对较大。
(四)思想封闭,观念保守,导致文化产品推广形式简单,缺乏现代创新意识消费者对一种产品的接受度,不单单取决于产品的质量,产品的包装、推销也至关重要,且行业内的协作联合对产品的推广会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文化产业也是如此。
沧州当前对文化产业的推广形式相对简单,与有关文化产业机构的联动程度不高。
(五)政府主导当地文化产业,社会各方参与意识较弱到目前为止,沧州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基本上源自政府的主导和推动,市场发育程度低,欠缺健全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流动和激励机制。
三、文化产业领域贸易投资的建议和对策(一)形成沧州文化个性,为吸引外资创造良好条件1.按照建设沧州文化主题公园项目的建设构想,以大运河发展过程中丰富文化内涵为基础,以大运河申遗为契机,利用运河自然风光,通过保护、开发、拓展,建设集参观、游乐、休闲等多项一体的旅游园。
重建运河码头,设立沿河镖局,重造“沧酒”作坊,再唱船工号子,重现沧州段大运河昔日繁荣热闹景象。
2.用多种式继续弘扬沧州武术。
1992年,河北金融2014/05河北金融2014/05沧州市被国家体委命名为“武术之乡”,成为全国第一个享此盛誉的地级市。
一是利用影视、小说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方式大力宣扬老一辈武术名宿的豪情雄风。
如霍殿阁(职业武师,曾任溥仪的武术老师兼护卫)、王正谊(大刀王五,支持维新,靖赴国难)、王子平(神力千斤王,与佟忠义并称“沧州二杰”)等。
二是发挥中青年武师才能,继续大力支持民.j-j.武校发展。
目前,沧州市有民办武校110余所,现有一大批极具实力的中青年武师活跃在教学一线,对沧州武术的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是树立一批沧州武术新秀为榜样,如王晓楠(全运会和世锦赛冠军)、崔文娟(全运会、世锦赛和奥运会冠军)等,这对激励年轻人从事武术事业会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四是让武术全面走进学校。
五是将武术与健身结合,进行全民化推广。
六是集全社会之力将“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打造成沧州人民的狂欢节。
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这种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节庆活动运作方式贯穿“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的全过程,并以此来宏扬沧州武术文化。
3.将吴桥杂技这块沧州独有金字招牌亮化。
一是要让更多的杂技企业走出去。
和吴桥杂技强大的国内#I-影响力、盛名不符的是,2008—2013年,有跨境收入的杂技机构仅有6家、共计149万美元,杂技产业国际化水平极低。
要增强沧州杂技企业走出国门的意识,除进行常规的杂技企业出境表演、比赛等,还要给予鼓励政策,让有实力的企业在杂技氛围良好的境外国家和地区设立杂技团体、机构等。
不仅为本地区带来可观的收入,而且可进一步提高吴桥杂技的国际声誉,有形收入财富与无形声誉资产互相影响带动,形成良性发展,将吴桥杂技产业发展壮大。
二是增强国际赛事承办能力。
中国书画文化、化名片。
吴桥国际杂技节每两年举办一次,目前已成功举办13届。
前十一届吴桥杂技节均在石家庄举行,从十二届开始设沧州分会场。
应继续有计划地招商引资增建星级宾馆、体育馆、演艺厅、会展中心等场所及自动柜员机、#t-币兑换机等设备设施。
不仅可以为吴桥杂技节今后在沧州的全面举办打下坚实物质基础,也为沧州以后举办各项大型活动做好准备。
4.沧州文化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除将重点放在运河文化、武术文化、杂技文化上之外,也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沧州其他优秀文化品种。
如科举考试文化、诗经文化、红色文化、民俗风情文化等都是沧州极具特色的文(二)加强人才培养,保证本地区文化产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一是在沧州正规院校合理增设并提高文化产业类专业学历等级。
以沧州师范学院专业为例,文化产业相关本科专业有酒店管理、美术学、体育教育、音乐学,专科有旅游管理、涉外旅游、艺术设计、美术教育、社会体育(武术)、舞蹈表演等十几类专业。
文化产业类本科专业较少,客观上降低了人们对此类专业选择的就业预期值。
建议增设文化产业类专业,并提高其学历等级。
二是增加成人高考中的文化产业类相关专业。
给社会上对此类专业感兴趣、并有心致力于此项工作的人们一个学习发展的机会。
三是发动民间力量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
如前文提到的“西路梆子”拯救工作,就是通过海兴县新馨民间文艺协会50多人的努力,才得以传承下来,并进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是政府与民间齐心协力对濒危文化物种进行抢救。
对沧州武术、杂技、地方戏曲等艺术形式中的濒危物种进行挖掘、整理、研究、保护,运用书面、电子数据等方式记录、保存下来,强化文化安全意识,尽力保持传统艺术的鲜明文化个性,从而保证其流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