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总经理们那样思考
- 格式:pptx
- 大小:288.48 KB
- 文档页数:36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同是思考方式的不同。
不同的思考方式会有不同的行为结果,老板之所以那么认真、负责、勤奋、努力、追求高效,是源于他的思考方式。
每位员工应该像老板一样思考,像老板一样认真、负责、勤奋、努力、追求高效。
像老板一样思考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当5·12汶川地震来临时,叶志平正在绵阳办事。
叶志平,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四川省优秀校长。
地震发生当下,他立即驱车往地处重灾区的学校赶。
车开得飞快,路上他一句话也不说。
他惦记着学校那栋没有通过验收的实验教学楼,心里最怕的是那栋楼出事。
他疯一样地冲进学校,他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他的学生,11岁到15岁的学生们,都挨得紧紧地站在操场上,老师们站在最外圈,四周是教学楼。
老师们迎着他报告:学生没事,老师们都没事。
他一下子放心了,他激动得哭了。
上世纪80年代中,那栋楼建设时,学校没有找正规的建筑公司,断断续续地盖了两年多。
到后来,没有人敢为这栋楼验收。
当时,他还是普通教师,是学校为数不多的党员之一,别人不敢搬,他只好带头搬。
搬进新楼时,新楼的楼梯栏杆都是摇摇晃晃的。
灯泡各式各样,参差不齐,教室本应雪白的墙上,只有底灰,什么都没有。
后来,他当领导了,下决心一定要修这栋楼。
年,他发现新楼的楼板缝中填的不是水泥,而是水泥纸袋。
他找来正规建筑公司,重新在板缝中老老实实地灌:主了混凝土。
年,他又花钱,将已经不太新的、原来华而不实却又很沉重的砖栏杆拆掉,换上美观结实的钢管栏杆。
接着,他又将整栋楼的22根承重柱子,按正规的要求,从37厘米直径的三七柱,重新灌水泥,加粗为50厘米以上的五零柱,他动手测量,每根柱子直径加粗了15厘米。
这栋实验教学楼,建筑时才花了1 7万元,而加固却花了40多万元。
学校没有钱,他一点点地向教育局要。
在领导的支持下,他修楼的钱就这样左一个5万元、右一个5万元地化缘而来。
对新建的搂,他的要求更严。
楼外立面贴的大理石面,只用水泥贴不行,他不放心,怕掉下来砸到学生,他让施工者每块大理石板都打四个孔,然后用四个金属钉挂在外墙上,再粘好。
商业哲学原则5:像老板那样想事情《给基层主管的37封信》作者佐佐木常夫曾经问自己的老板:“您这么年轻就当上总经理,非常辛苦吧?”他的老板回答说:“不,没这回事。
我从二十多岁就抱着将来会成为总经理的心态工作。
当时我就常想,若是总经理他会怎么想、他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所以我感觉自己好像已经当了十几年的总经理了。
”佐佐木常夫听了老板的一番话,立时有种“顿悟”的感觉。
“那一刻,我才明白,如果想带领团队创造出更好的业绩,就应该向总经理那样,从更高一层主管的角度看事情。
”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层次”“远见”,想问题做事情是不是能够超越自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站在老板的层次上。
当你这样做了,你就会拉近与老板的距离,老板就会注意你、信任你,因为你已经站得和老板一样高了。
许多人想事情做事情总是转不出自我的圈子,老板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要求也不清楚,最终只会与老板的距离越来越远。
我们不妨把“像老板那样想事情”称之为第五条商业哲学原则——学会站在老板的角度想事谋事。
把事做到老板心里去。
罗塞娜·博得斯基在通用电气公司工作了25年,其中14年担任杰克·韦尔奇高级助理,很得韦尔奇的信任。
她在总结“向上管理7条原则”时,提到的重要一条就是“必须像老板一样思考和行动。
”江口克彦在松下工作30年,其中22年担任松下幸之助机要秘书,并于1976年全面负责PHP综合研究所管理工作,1994年担任社长直至退休。
他认为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揣摩上司的心思。
李明博进入现代建设公司后,第五年就升任为理事,第十年提升为副社长,两年后又提升为社长。
这样的升迁记录令许多人为之惊叹。
以至于在当时有许多的传言:“那个叫李明博的人,是不是抓住了郑会长的什么把柄?”“听说他的后台是朴总统”等等。
面对这些质疑,李明博的回答是:郑社长如此快速提拨我的原因只有一个:我能够“像企业主一样去思考,像企业主一样查找问题,并去解决它”。
跨部门沟通中,如果用几个词来形容的话,哪些词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经常在跨部门中一个词来总结的话,有哪些?我们经常遇到一个事,我们高层跑过来:李经理,你的报告给我了吗?李经理说:我早都给你了!前天,上一周就给你了!高层:是吗,那再回去看一下。
这件小事问题出在哪里?1.主动2.推诿但是如果高层给我们这样几句话:你可以做,以后这样的事情,你安排!这件事情由你全权处理!这件事情,公司文件的形式告诉你可以由你来负责的!既然由你负责,下次不要找我!如果没有这些话在后边支撑,我们敢签这个字吗?我们敢处理这件事情吗?3.反馈4、执行5.跟进6.确认为什么?一个大的问题:就是一定要共识。
如果连名字都不签,他一定有问题。
所以你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给到我们所有管理者的。
相信大家都在用。
但是其实确认是很不容易的。
为什么?如果这件事情换位来看的话签名,怎么签?所以这些词经常也是跳跃在跨部门沟通中的。
如果说我们公司有跳跃过这种词,那后边来看一个词有一个解决的办法。
一定要把这个词的跳跃解决掉,你今天才算可以把这个事情做完。
二不容忽视的“部门墙”那么跨部门沟通中究竟的根源有哪些?相信有很多,每个企业有不同的点,总结出来应该是这样几条:第一个就是,这一道墙。
各部门之间有一道无形之墙,看不到,也摸不着,但是它客观存在。
当你今天要挑战自己今天要想再过更高一关的时候,一定要像总经理那样思考。
一定要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一定要站在比自己更难的情况下来处理这个问题。
你今天跨部门的东西才好解决,如果今天你只探讨,部门和部门之间的这条平行线,跨部门的沟通还不好解决。
那么我们经常说这个部门墙,好不好砸烂?怎么砸呢?那后边也会探讨砸烂部门墙,更多的是靠最高层和企业的文化。
管理者,是能砸得开的这道墙。
所有的部门不要给我有部门的概念,全公司统一一个想法、一个目标、一个声音、一个步伐、唱一首歌。
我这样,你们也要这样。
公司是你们的,不是我的。
这种境界破了以后,你看它公司出一种现象。
像老板一样思考读后感《<像老板一样思考>读后感》嘿,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最近我读了一本超棒的书,叫《像老板一样思考》。
哇塞,读完之后,我这小脑袋瓜里可是有好多好多想法呢!书里讲了好多好多有趣的事儿。
就好像它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让我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比如说吧,它让我知道了老板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当的。
他们得有超级厉害的眼光,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
这就好像在一堆乱石头里一下子就发现了闪闪发光的宝石一样,是不是很神奇?还有哦,老板得有特别大的勇气,敢于去做别人不敢做的决定。
这就好比在黑暗中勇敢地迈出第一步,谁也不知道前面是啥,但是他们就是有那个胆量!我还记得书里说,老板还得特别会处理各种关系。
和员工、和合作伙伴、和客户,都得相处得好好的。
这就跟我们在学校里和同学们、老师们打好关系一样重要呢!有个小故事我印象可深啦!书里说有个老板,一开始他的公司遇到了超级大的困难,好像马上就要倒闭啦!但是这个老板一点儿也没害怕,他到处想办法,找资源,最后居然把公司救活了,还变得越来越厉害!我当时就在想,要是我遇到这样的困难,我会不会吓得大哭啊?我还跟我的小伙伴们讨论了这本书呢!我问小李:“你说,咱们要是像老板一样思考,是不是就能变得特别牛?”小李眨巴眨巴眼睛说:“那可不容易,但是试试总没错!”小王也凑过来说:“对呀对呀,老板的想法肯定和咱们不一样,咱们得好好学学。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自己好像长大了好多。
以前我总是觉得老板就是坐在办公室里指挥别人干活儿,多轻松呀!现在我才知道,他们背后付出的努力和承担的压力,那可真是太多太多啦!我觉得吧,虽然我现在还是个小学生,但是早早学会像老板一样思考,对我的未来肯定有大大的帮助!说不定以后我也能成为一个超级厉害的老板呢,你们说是不是?反正我是充满了信心!小伙伴们,你们也快来读一读这本书吧,说不定会给你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哟!。
让每位员工像总经理一样思考欧姆龙的创始人立石一真在著作中曾强调:“让每位员工像社长一样思考自己的工作”。
这个理念伴随着欧姆龙70年的成长。
Stephen Chen欧姆龙公司创建于1933年,是日本第一家专门从事工业自动化产品生产的公司。
经过近70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分支机构已遍及全球。
欧姆龙的产品包括工业自动化设备及系统、控制设备元件、公共自动化设备及系统、健康医疗设备和办公自动化设备,这些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欧姆龙的创始人立石一真在著作中曾强调:"让每位员工像社长一样思考自己的工作"。
这个理念伴随着欧姆龙70年的成长。
尽管欧姆龙已是世界级的大企业,但仍能不断制造出适应社会飞速进步的自动化产品。
企业活力可以诱发出每个职工的崇高志向,为探询欧姆龙保持活力的经验,本刊采写编辑Stephen Chen专访了欧姆龙(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皆川太平先生。
欧姆龙的企业理念的精髓是什么?欧姆龙的社训是工作充实生活,开创美好世界。
每天早晨,欧姆龙在世界各地的员工都会首先在心中默念社训,才开始一天的工作。
为实现社训,欧姆龙有六项基本的经营精神:最大限度满足用户要求、不断进行挑战的精神、注重赢得股东的信赖、尊重个人、努力争作良好的企业公民和开展具有高度企业道德的活动。
欧姆龙公司员工"像总经理一样思考"的表现是什么?创始人立石一真留下的这句话一直是引导欧姆龙企业健康发展的箴言。
根据我的经验,主要有以下表现:1、员工主动工作:在日本的欧姆龙,为了让管理层培养健康的价值观,部门经理为公司服务6年后,必须休假3个月,利用这段时间对人生、工作进行再思考。
我本人也有过这样3个月的思考经历。
尽管对暂时的离职非常不放心,但当我休假结束后回到公司时,被井井有条的工作局面以及良好的业绩深深地震撼了。
在没有领导直接管理的情况下,员工们仍然能够自觉地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果不是像总经理那样思考,员工们就不可能有这样的主动性与责任感。
像公司的拥有者那样思考原创袭明微言袭明微言 2022-05-03 06:00 发表于广东通常工作中的决你的决策本位是什么?领导看法、个人利弊、看工作量,还是说团队整体利益。
其实你完全可以有更高层级抉择思考,那就是站在公司层面。
像公司拥有者那样思考,而且要求你的下属也这样做。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这里强调的是安分守己,先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但这与我们做决策时始终考虑公司本位并不矛盾,反而有助于把手上的事情做得更好。
像公司拥有者那样思考并不难,甚至司空见惯,比如在和外部合作厂商谈判的时候会就很容易做到,因为此刻其实你就是代表公司在和对方沟通。
而到公司内部协调的时候,本能的考虑就是这件事情领导的看法、团队的利弊、个人的利弊,这种方式是不长久的。
像公司拥有者思考本质上就是终局思维,因为正是由于每个人在决策的过程中都站在公司视角推动事情发展,才能让公司组织变得更加强大,在市场上充满竞争力。
这样做也意味着需要践行衍生出的以下几个子原则:1)如果一个员工不能站在公司所有者的角度思考,予以培训、沟通后依旧无法做到,那他是不称职的,应该予以调整或者解聘。
2)因为员工是具体事情的负责人,他们应该负全责,所以即便休假也应该安排好工作,甚至在休假的时候抽出一点点时间,比如1小时去让工作更顺畅。
3)佛系、躺平是没有用的,激烈市场竞争让我们必须勇于持续去做困难的事情,就像阿里说的,今天的最好表现就是明天最低要求。
4)如果你不认可这个公司现在做事的逻辑,先执行,再向上反馈,如果依旧不能实现自己的认知协调,那么就换个工作(即价值观不符)。
所以不要再觉得我又不是老板、又不是大领导,我不需要站在那么高的视角看问题。
反而你会发现站在这个角度思考,就特别容易看清楚很多公司,乃至国家的决策逻辑,这绝对是一种升维。
这样才能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如何做到像总经理那样思考如何做到像总经理那样思考作为一个企业的总经理,他们通常需要具备非常高水平的思考能力和决策能力。
他们需要从宏观角度思考问题,能够看到问题的本质并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那么,要如何做到像总经理一样思考呢?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方法和技巧。
第一,拓宽知识面和观察能力。
总经理需要了解各种不同领域的知识,包括经济、市场、人力资源、技术等。
他们需要对各个领域的动态和趋势都保持敏感,并能够将其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出正确的决策。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学习、阅读和不断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洞察能力。
第二,培养系统性思维。
总经理需要具备系统思维能力,能够从多个角度全面把握问题。
这需要我们能够将问题拆解成各个单元,并将其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同时,还需要注意不仅仅只看到问题表面现象,还需要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和潜在的影响,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第三,注重数据分析和逻辑思维。
总经理们通常需要根据大量的数据做出决策。
因此,我们要学会如何准确地获取、整理和分析数据,并能够根据数据结果进行逻辑思考和判断。
这样才能够做出科学、准确的决策,避免主观臆断或虚假推测的情况发生。
第四,灵活应对复杂问题。
总经理通常需要应对各种复杂的问题,这要求我们具备快速反应和灵活思维的能力。
当遇到难题时,我们应该冷静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并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权衡。
还要善于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方法。
第五,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总经理们的一项重要素质。
他们需要能够发现和抓住机会,提出新的理念和观点,为企业的创新提供思路和支持。
因此,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鼓励自己尝试新鲜事物,不断挑战自己的思维边界。
最后,总经理们通常需要具备领导力和沟通能力。
他们需要能够有效地与员工、合作伙伴和客户进行沟通和协作,以实现企业的目标。
因此,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管理能力,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善于与团队合作,以推动企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