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17.73 KB
- 文档页数:2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方法200例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以生命质量调查量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干预组生命质量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脑血管病患者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脑血管病;生命质量;影响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1]。
脑血管病在欧美发病率降低的趋势下,我国仍持续上升,且我国脑血管病的复发率非常高[2]。
为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如何提高脑血管病患者生活质量,本科制定了脑血管病患者护理干预的内容及方法,自2014年6月开始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本科收治的200例脑血管病患者,男115例,女85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64.65±3.64)岁,病程10~21 d,平均病程(15.0±3.0)d。
入选标准:经头颅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证实为首次脑梗死或脑出血的患者;均病情稳定、意识清醒者。
排除标准:急性期重度昏迷、严重脑疝或并发心肌梗死或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重症感染、严重糖尿病等患者;有认知障碍、不能配合检查和治疗者。
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
1. 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包括:①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参与治疗、护理过程,多关心患者,与其经常交流沟通,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用乐观的态度去感染患者,消除患者的消积心态,以积级的心态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作者:彭晓晨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年第12期【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接诊的18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根据QOL(生存质量评估表)进行综合护理,护理内容包括身体护理、心理护理、社会功能、物质功能护理,并记录两组患者QOL评分。
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评分均要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护理干预;心脑血管疾病;生存质量【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2.0.02引言生存质量评估(QOL)是一个包括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综合概念,从医学角度而言,与生活质量健康关系较大[1]。
随着我国生活节奏加快与老年人增多,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大幅增长,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生活质量。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可预防性疾病,若加以重视可有效控制疾病发生。
本文以我院接诊的18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现报道如下所示: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是以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接诊的18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其中男性120例,女性60例,年龄分布69~84岁,平均年龄(73±4)岁;其中冠心病绞痛91例,心率失常30例,高血压22例,急性心肌梗死16例,脑血管后遗症2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2],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所有患者均排除理解困难、语言障碍、重症病况。
两组患者无论是性别、年龄、病症情况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护理事项包括: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安抚好患者情况,按时喂药,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出院时做好日常健康指导。
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目的:为了提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经过调查研究分析总结护理干预对提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和在病情恢复方面的重要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登记住院治疗的16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两组,通过日常的护理观察、患者的病情恢复以及生存质量测评表的综合测评,综合评价两组患者各方面的评估结果和生存质量,统计数据分析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提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结果: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的身体功能评估有显著性差异,经过护理干预的心脑血管患者恢复有一定的好转。
结论:心脑血管患者的后期治疗中需要积极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要降低患者的焦虑、忧郁心情,保证患者的家庭和谐,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标签:心脑血管疾病;生存质量;护理干预现代医学关注的不仅仅是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更重要的是需要从医学的角度研究患者的生存质量问题。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生存质量与其治疗息息相关,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就是从生物医学以及患者的社会心理学两个角度共同关注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
本文主要随机选取了来我院登记治疗的160例心脑血管患者,通过各项数据的调查,分析在不同护理方式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躯体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多个方面的恢复情况,了解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登记住院治疗的160例心脑血管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的观察组2组各80例。
其中包括77例冠心病心绞痛,19例原发性高血压,22例急性心肌梗死,25例脑血管后遗症,17例心率失常。
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年龄范围为45~78岁,平均年龄为65±6.2岁,男性38例,女性42例;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的年龄范围为47~73岁,平均年龄为63±5.3岁,男性43里,女性37例。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中断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严重者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患者数量逐渐增多,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冠心病患者在抗心绞痛、抗凝、改善心功能等方面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而传统的单一治疗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本研究旨在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为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临床指导。
1.2 研究意义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可以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深入探讨综合护理干预的作用机制,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更科学、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有助于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和家庭的负担,促进全民健康。
对于冠心病患者和医疗领域来说,这项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在目前医学领域,虽然已经有许多研究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仍有一些问题存在,比如具体的影响机制不够清晰,研究方法不够完善,研究结果不够全面。
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性的探究,深入了解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机制,提出更具体有效的干预方案,为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深入的理论支持,为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指导,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2. 正文2.1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的定义与内容综合护理干预是指在医疗、护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综合干预手段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问题开展的一种综合性护理方式。
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定期体检和评估,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实施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提供心理支持和社会关怀,教育患者及家属管理疾病和预防复发等。
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该次研究方便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将104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52例/组。
将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设为观察组。
将两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
结果观察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67.54±12.61)分和护理满意度(94.23%)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整体健康(79.32±10.05)分、社会功能(82.64±9.27)分、生理机能(69.37±10.26)分、体能影响(49.92±10.14)分、軀体疼痛(43.87±6.33)分、情感影响(75.39±9.87)分、情感状态(83.71±9.25)分、精力(80.95±8.69)分8项生存质量指标明显更优(P<0.05)。
结论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促进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的改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Methods The subjects convenient selected for this study were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who were admitted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7. The 104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with 52 patient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s were included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patients using the integrated care intervention were includ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Barthel index scores,quality of lif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Barthel index score(67.54±12.61)point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94.23%)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and the overall health of the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79.32±10.05)points,social function (82.64±9.27)points,physiological function (69.37±10.26)points,physical fitness (49.92±10.14)points,somatic pain (43.87±6.33)points,emotional impact (75.39±9.87)points,emotional state (83.71±9.25)points and energy (80.95±8.69)point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P<0.05). Conclusion Care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can promote their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patients with higher satisfaction,clinical application of high value.[Key words]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Nursing intervention;Quality of life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人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重持续增加[1],多方面的因素均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降低生存质量[2]。
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干预组护理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心理功能及QOL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干预组护理后适量活动、戒烟戒酒、低脂饮食、控制食盐等生活习惯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利于患者康复。
标签:心脑血管;护理;生存质量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的不断老龄化,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对我院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55例予以有针对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5例,女45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58.67±9.43)岁;冠心病心绞痛45例,脑梗死36例,原发性高血压29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基础护理。
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含:健康教育指导,让其对自身疾病进行正确的认识,掌握血糖仪、血压计等仪器的测量方法,按医嘱定时、定量用药;对症护理,根据患者病情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运动、饮食护理,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注意脂类及盐分的摄入;心理护理,认真听患者倾述,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对不良心理情绪进行有效的疏导。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杨莉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
持续护理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具体比较内容为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期间焦虑、抑郁程度。
结果:护理后,两组ADL评分均有提升,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
结论: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护理之中,应针对患者的具体身体状况对其进行饮食控制、运动指导以及心理疏导,使其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对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生存质量;焦虑;抑郁心脑血管疾病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其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主要指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1]。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疾病治疗过程中不仅要达到较高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应注重患者心理状态的健康积极,通过各种护理措施的干预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心理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本文总结并归纳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在我院被诊断为心脑血管疾病者;②本人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的系统性疾病者;②凝血功能障碍者;③免疫功能不全者;④入院前3个月内使用过抗生素者。
使用计算机表法将本研究的对象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研究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56~73岁,平均(66.72±1.16)岁;对照组:男23例,女13例;年龄54~75岁,平均(66.67±1.21)岁。
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探析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7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7月,研究期间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共计80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为详细分析患者生产质量受到护理干预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对比的方法,故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另一组命名为观察组,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完成,每组各有4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护理,但方法不同,分别是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相应的护理干预。
两组患者护理后对其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记录相关数据,主要包括: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等数据,同时将两组患者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无论是躯体功能、物质功能评分,还是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相对于对照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0%)相对于观察组(97.5%)较低,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使用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护理干预;生存质量引言:为了分析心脑血管内科患者护理干预的应用和效果,本研究选取部分患者进行分析,并将患者分为两组,使用不同护理方法对比,从而对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报道内容如下呈现。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80例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两组,各组40例。
所有患者的年龄范围处于44-75岁,中位年龄为(56.73±5.26)岁,资料可用于比较。
1.1.方法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既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严密的观察,并根据实际应该给予相应的护理。
观察组则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首先,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全面的了解,并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疾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