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南辰中学2015届中考物理六物质的物理属性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112.50 KB
- 文档页数:4
十九、电功和电热【考点聚焦】1.知道电功及其单位2.理解电功的公式,会用电能表测量电功3.理解电功率的概念4.理解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5.理解焦耳定律,知道电热器的原理和应用【知识结构】一、电功1.定义:电流所做的功。
2.电流做功的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电功是电能转化的量度。
电功是过程量,电流做功时,总伴随着能量状态的变化。
电流通过用电器所做的功的数值与该用电器此时消耗的电能数值完全相同。
3.电功的公式及其变换式:W=UIt(变换式W=U2/Rt,W=I2Rt),即电流在某段电流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4.电功的单位;焦耳(J)、千瓦时(kwh)5.电功测量: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
二、电功率1.定义及意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电功率。
电流做功不仅有大小而且有快慢之分。
用电器的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
电功率大的用电器只能说明用电器电流做功快,并不表示电流做功的多少。
2.公式:P=W/t=UIt=UI,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电器。
3.单位:瓦特(W),千瓦(kw)4.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额定电压是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额定功率是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5.测小灯泡的电功率:(1)实验原理;(2)实验电路图;(3)实验步骤;(4)数据处理。
三、焦耳定律1.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2.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Q=I2Rt四、熟记电学中基本量的规律和特点,进行电功、电功率和电热的计算【对应训练】1.电能表是用来测定下列哪个物理量的〔〕A.电能 B.电流 C.电压 D.电阻2.将7.2×105J的电功用“度”作单位表示,则应为〔〕A.20度B.2度C.0.2度D.0.02度3.采葳同学家在1月1日和2月1 日两次观察家里的电能表,如下表所示,那么该同学家一月用电〔〕C.455度 D.45.5度4.下列关于电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功率越大,电流做功越多 B.电功率越大,所用的时间越短C.电功率越大,用电器消耗的电能越多D.电功率越大,用电器消耗电能越快5.“220V 100W”的灯泡接入电压为210V的电路,则该灯泡的实际电功率〔〕A.大于100W B.等于100W C.小于100W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6.在测定一个小灯泡额定电功率的实验中,若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4A.电源是4节干电池串联成的电池组.另配有0-0.6A、0-3A两量程的电流表一个,0-3V、0-15V两量程的电压表一个,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等,则在这个实验中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分别应选用的量程是〔〕A.电流表选0-0.6A,电压表选0-3V B.电流表选0-0.6A,电压表选0-15VC.电流表选0-3A,电压表选0-3V D.电流表选0-3A,电压表选0-15V7.有一阻值为40Ω的电热器,工作时产生热量的功率为1000W,则通过该电热器的电流和电热器两端的电压分别是〔 〕A .10A 100V B.2A 200V C.5A 100V D.5A 200V 8.要使电热器在单位时间产生的热量减少一半,应该〔 〕 A.让它两端的电压减少一半 B.使它的电阻减少一半C.让通过它的电流减少一半D.使它的电阻和两端电压同时减少一半9.电灯泡上标着“PZ220-40”,这里的“220”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表示的是灯泡______________.此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_______A,电阻为__________.10.一个在某电压下工作的电烙铁,功率是100W,电流是454mA,加在这个电烙铁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11.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1)电源电压要_______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是为了_______;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放在_______位置上,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3)为了测定有“4.5V ”字样的小灯泡的功率,除了要用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外,还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_______。
【知识网八、本章小结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物质的物理属性体自身的属性:与质量1 形状、位置、状态等因素无关I 质量的测量一一天平的使用 r 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单位:Kg/m 3;步骤及表达式 「物质本身的属性;并了解物质的其它物理属性:硬度、导热性、导电性、透光性、磁性…… 【课堂例题】例1、小华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忘记了将游码归零,结果用这架天平称物体质量时 ()A 、测量值大于真实值;B 、测量值小于真实值;C 、测量值等于真实值;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分析:游码不归零,相当于开始时就在右盘中放了一个小祛码,所以测量值将偏大。
答案:A例2、一捆铜导线质量为17. 8Kg,导线的规格为5mm',问:某人用这捆导线将电送到500m 远处的厂区,能否够用?分析:我们可以计算一下这捆导线的长度,与500m 进行比较。
解:v=m/ P =2000cm 3,l=v/s=2000cm 3/0. 05cm 2=40000cm=400m< 500m 答:所以这捆导线不够用。
请读者再思考本题的其它解法。
例3、三个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空心球,分别用铅、铜、铝制成,已知P *s< P «< P 则三个 球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A 、铝球B 、铜球C 、铅球D 、三个球一样大分析:空心体积最大的即为实心部分体积最小的,所以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应是密度最大的 一种物质。
答案:C 【训练检测】1、 冬天湖面的水结成冰,它的质量将 _________ ,密度将 ________ O2、 有甲、乙两个物体,已知m 甲:m 乙=2: 3, V 甲:Vz=3:2,则P 甲:P 乙= ______ 。
3、 质量为100g 的饮料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0.9Kg,则该瓶的容积为______________ ml,若物质的物理属性 密度X 公式:P =m/vI 密度的测量~原理:P =m/v ; 测量仪器:天平、量筒等;要购买2. 5Kg的酒精,至少需要这种瓶子 ________ 个。
连云港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下列几种估测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B.洗澡水的适宜温度约为80℃C.教室中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0WD.一个桔子的重力约为10N【答案】A【考点定位】物理量的估测2.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B.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C.物体靠近平面镜时,所成的像将远离平面镜D.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所以A不符合题意。
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大小不变,B错误。
物体靠近平面镜时,所成的像也将靠近平面镜,C不符合题意。
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相交就形成了物体的虚像,所以D符合题意,答案为D。
【考点定位】平面镜成像规律3.图示为某市空气中P M2.5的来源分布图。
P 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其在空气中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为减少P M2.5排放量,改善空气质量,下页15 共页1 第列措施不可取的是()...A.植树造林,增大城市绿地面积B.开发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C.加大火力发电投入,扩大火力发电规模D.推行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打造绿色交通【答案】C【考点定位】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大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C.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伯努利原理知道,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故A错误。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B正确。
C、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不管物体是否受力,也不管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故C错误。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梳理】(一)、质量1、的多少叫质量;因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的改变而改变;故质量是物体的。
2、质量的国际主单位是;1t = kg;1kg = g;1g = mg 。
3、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头大象的质量大约是几;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几十;一只鸡蛋质量约50 ;一枚一元硬币质量大约是10 。
(二)、天平及天平的使用1、实验中常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生活中常用测质量的工具:、、等。
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处;再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处;这时横梁平衡。
(2)使用时;被物体放在盘;用镊子向盘加减砝码;若仍不平衡;则调节;直到横梁再次平衡;此时物体的质量为。
3、使用天平应注意:(1)被测质量不能超过;否则会损坏天平;也不能测量小于;否则只能用“测多算少”法测出质量;(2)加砝码时要遵循从到的原则;(3)天平在测量的过程中;是否一定要等横梁完全靜止才能判断平衡?。
(4)液体或化学药品(能/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4、请指出下列各图中的天平在使用时的错误:(1);(2);(3);(4)。
5、测液体质量时;若只需知道倒入烧杯中液体的质量;则应先测的质量;再测质量;最后就是所测液体的质量;若需知道从烧杯中倒出液体的质量;则应该先测质量;再测质量;最后用就是倒出液体的质量。
(三)、密度1、叫密度;密度的国际单位是;1g/cm3= kg/m3;通常情况下;水的密度为;其物理意义是。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有关/无关);如汽车油箱中汽油的密度为0.9×103kg/m3;当汽油被用去一半后;余下汽油的密度为。
3、密度的计算公式是;该公式的作用有:(1)利用该公式计算密度可以鉴别物质的种类;(2)其变形公式可用来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质量;(3)其变形公式可用来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体积。
(4)、在寒冷的冬天;家中的水缸和水管容易冻裂;请解释其原因:;影视剧的战斗场面激动人心;巨大的滚木和擂石从城墙落下;下面人仰马翻;但实际上摄制组在制用道具时;用的是(密度大的材料制成的/密度小的材料制成的)。
导学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复习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主要复习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密度、比热容、热值和硬度。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并学会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物质的密度、比热容、热值和硬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2. 能够运用物质的物理属性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质的密度、比热容、热值和硬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难点:如何运用物质的物理属性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尺子、天平、温度计等)。
学具:课本、练习册、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如书本、桌椅、墙壁等,思考这些物体有哪些共同的特性。
2. 概念讲解:介绍密度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密度的含义。
举例说明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鉴别物质、设计容器等。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密度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密度公式来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道关于密度的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讲解。
5. 团队合作: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密度公式,并学会用密度来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一、密度1. 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2. 公式:ρ = m/V。
3. 应用:鉴别物质、设计容器等。
二、比热容1.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 公式:c = Q/(mΔt)。
3. 应用:设计散热器、发动机等。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密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2. 请写出一个关于密度的计算公式。
3. 举例说明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1. 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反映物质的一种特性。
2. 密度公式:ρ = m/V。
3. 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鉴别物质、设计容器等。
连云港市2015年高中段学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物理试题(共90分)姓名 准考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下列几种估测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B .洗澡水的适宜温度约为80℃C .教室中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0WD .一个桔子的重力约为10N2.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B .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C .物体靠近平面镜时,所成的像将远离平面镜D .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3.图示为某市空气中PM2.5的来源分布图。
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 2.5 μm 的颗粒物,其在空气中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为减少PM2。
5排放量,改善空气质量,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A .植树造林,增大城市绿地面积B .开发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C .加大火力发电投入,扩大火力发电规模D .推行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打造绿色交通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大B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C .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D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5.2015年5月9日我国多地出现日晕奇观,图为日晕的景象。
在5000m 的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B .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需要吸热C .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反射分解为七色光D .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为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6.如图所示为科研人员研制的“发电鞋”,鞋的内部安装了磁铁和线圈,当人体带动磁铁运动时,磁铁产生的磁场通过线圈,从而产生感应电流。
当人以5km/h 的速度行走时,其发电的功率约为0。
六、物质的物理属性
【考点聚焦】
1.知道质量的单位。
2.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会使用游码,会使用天平称质量。
3.理解密度的概念。
4.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5.会用量筒测体积,会用天平和量筒测体积【知识结构】
一、质量
1.定义: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单位:国际上通用的单位是kg。
二、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1.天平的正确使用(1)调节底座水平。
(2)调节横梁平衡。
(3)正确读数2.测量物体的质量3.液体质量的测量
三、密度
1.密度的概念: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质量、体积无关。
不同物质,密度一般是不相同的;同种物质的密度则是相同的。
2.密度的公式:ρ=m/V 3.密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kg/m3。
水的密度1.0×103kg/m3
四、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测密度的原理:根据密度的公式ρ=m/V来测定。
测量物体的密度时,需要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物质的密度。
2.测定固体的密度3.测定液体的密度
五、密度知识的应用
1.求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2.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方法提示】
1.给你天平、量筒和水,要测出金属块的密度, 判断是何种金属?写出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1)用天平称出的质量m(2)将量筒内装入一定体积的水V1(3)把金属块放入量筒内,计下水面位置的读数V2(4)算出金属块体积V金=V2-V1,则ρ金=m金/(V2-V1)(5)对照密度表判断是何种金属。
2.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
(1)比较密度:根据公式ρ物=m物/V物,求出ρ物,再与该物质密度ρ比较,若ρ物<ρ,则为空心,若ρ物=ρ,为实心。
(2)比较体积:把物体作为实心物体对待,由公式V=m/ρ,求出V,再与V物比较。
若V<V
丙 乙 甲
图3
图2 物,则该物体为空心,若V = V 物,则该物体为实心。
(3)比较质量:把物体作为实心物体对待,由公式m =ρV ,求出体积为V 的实心物体的质量,然后将m 与物体实际质量m 物比较,若m >m 物,则该物体为空心,若m =m 物,则该物体为实心。
【对应训练】
1.7.9×103kg/m 3= g/cm 3; 1L= mL ; 1mg= kg ;
2.铝锅的质量540g ,铝盆的质量是270g ,铝块的质量是27g ,则组成
物体的密度之比为 。
3.质量相同的三种实心正方体金属块,分别是根据如图2所示的高度,
查表可知,a 是 ;b 是 ;c 是 。
4.甲、乙两物体,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的3倍,乙的体积是甲的
体积3/5,则组成甲、乙两物体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若将甲的体积截去1/3,将乙物体截去 2/3,甲、乙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为 。
5.甲、乙两实心球,甲的体积大于乙的体积,有关甲、乙两球的质量和密度的关系,可能存
在的情况有(1) ;(2) ;(3) 。
6.甲、乙两个物质的密度之比为3:2,若用它们分别掳做成一个实心物体,则质量之比和体
积
之比可能是〔 〕 A .5:2 3:5 B .4:1; 8:3 C .2:1 3:2 D .4:3 1:2
7.如图3所示,三个相同的烧杯,〕
A .甲杯
B .乙杯
C .丙杯
D .无法判断8.用天平测出质量100g 的水,步骤有:
a .使天平的衡梁平衡
b .往可盘加入,100g 的砝码
c .把空玻璃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往右盘加砝码以及移动游码,使天平横梁平衡
d .要空玻璃杯中慢慢注入水使横梁平衡,这时玻璃杯中的水这是所需称量的100g 的水在上述 实验步骤中,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 〕
A .a →b→c →d B.a→c →d→b C.a→c →b→d D.a→d→c→b
9.质量为60g 的无色透明液体,其体积为75mL ,则该液体可能是 〔 〕
A.水 B.煤油 C.酒精 D.硫酸
10.使用托盘天平,如果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忘记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使用 它来测量物体的质量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为什么?
11.一架天平的砝码盒中各砝码的质量及个数见下表天平的游码标尺如图4所示,
(1)当他准备向右盘加砝码时,首先脑子时应想的问题是 。
(2)他在右盘加20g ,10g,5g,砝码各一只发现天平横梁上的指针在标尺的两侧不断摆动,如图5所示
① 他用下列哪一步操作可正确称出物体的质量 〔 〕
A .将横梁上平衡螺母向右旋进一些
B .将横梁上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 .在天平右盘加砝码
D .从天平右盘取出5g 砝码并移动游码
② 该物体的质量 〔 〕
A .可能大于35g
B .在30g 与35g 之间
C .可能小于30g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该天平的分度值是 g 。
测量范围是 。
12.以马铃薯为原料的淀粉厂的收购员,在选马铃薯时,需要测出马铃薯的密度,因为淀粉加 工厂是根据马铃薯的密度来确定收购价格,小宇用所学过的知识测定马铃薯的密度,根据下表确定其含淀粉的百分率和收购价: 1.10 (1)若手边有:天平;细线;水;量筒;尺;小刀;干净的马铃薯。
请你帮小宇同学选择其中部分器材,设计出一种测密度的方法。
①选用器材 ;
②实验量,所需要测量的量 ;
③根据测出的物理量,写出马铃薯密度的表达式:。
(2)根据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 。
图4 图5
13.一块长2m ,宽0.5m ,厚0.2m 的金属块,质量为1.78×106g ,求此金属块的密度?并说出它
是哪种金属?若将它截去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是多少?试用密度公式证明。
物质的物理属性(参考答案)
1. 7.9 103 10-6 2. 1:1:1 3. 铝 铜 铂 4.9:5 9:5 5.(1)m 1=m 2 ρ1<ρ2 (2)m 1>m 2 ;ρ1<ρ2 (3)m 1>m 2 ;1ρ=2ρ6.B 7. A 8. C 9. C 10. B 11.(1)估计被测物的质量;(2)① D ② B (3) 0.2 210 12.(1)①天平、小刀、干净的马铃薯、量筒、水、细线;②马铃薯的质量m ;量筒中水的体积V 1;放入马铃薯后总体积V 2;③ρ=m /(V 2-V 1)
(2)马铃薯密度越大,含淀粉的质量分数越大收购价格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