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酒的传说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1
江西名酒——麻姑酒故事
麻姑酒是江西省传统名酒,它与“麻姑茶”、“麻姑粉”被人们合称为麻姑山“三宝”。
据传,麻姑酒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酿造历史。
清朝光绪年间,开始向南洋各国出口。
1915年,在南洋国际赛酒会上,荣获银质奖章。
麻姑酒是以江西南城县麻姑山特产银珠糯米为主要原料,以麻姑山泉水为酿酒用水,并配入麻姑山芙蓉峰特产何首乌、灵芝等二十多味名贵中药材,经精工酿制而成。
此酒酒液呈琥珀色至棕红色,晶莹光亮,陈年封缸三年后自然转色。
它香气浓郁,口味甘醇,酒性柔和,醇度适中。
适量常饮,有清脑提神,驱风壮胃,舒筋活血,却病延年之功效,素有“寿酒”之美誉。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曾撰诗赞称麻姑酒“三杯可却病,久服能益寿”。
麻姑酒能成为美酿佳液是与麻姑山泉水好分不开的。
早年,麻姑山有一座麻姑庙,庙旁有一个酒泉。
相传,这个酒泉是一只猛虎用爪扒出来的,放取名叫“虎泡泉”。
“虎泡泉”的泉水清澈干净,据化验分析,含有多种元素,且无钙质,是酿造美酒最好不过的泉水。
曾有人进行过试验,用同量的麻姑米,每百斤“虎泡泉”水酿酒,要比普通水多出四斤酒,其色、香、味也大不相同。
关于江西省饮食特色及成因分析的调查报告江西省,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
属江南地带,东临浙江、福建,南嵌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是中国毗邻省市最多的省份,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西经济区等发达地区的共同腹地。
自古以来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众多,江西自古以来被称作“鱼米之乡”,因而特色美食不计其数。
一、调查起因:中华饮食文化课上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求提交一份对家乡饮食特色及成因分析的调查报告。
我的家乡是钟灵毓秀的江西。
二、调查目的:了解江西省饮食特色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了解江西饮食文化中的文化成分,历史典故等,争取了解到一些几近失传的古老菜肴,并运用现代市场运作手段,使该特色菜品得以“重见天日”。
三、调查时间地点:2012、10、1——2012、10、20,江西省南昌市,抚州市,婺源,赣南地区,鄱阳湖区。
四、调查方法:实地走访调查加上网上查阅资料。
五、调查人:赵婷婷,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102班,学号1005020253正文一、简要介绍江西菜品的主要特色,烹调方法,以及江西人在饮食上的偏好。
江西属吴头楚尾,部分地区又属越,所以江西人的饮食习惯具有吴、楚、越的特点。
嗜辣成性,无辣不欢,不亚于湖南、四川,乃属楚国氛围。
家家户户基本都有直接剁辣椒吃的习惯,故此,人们常以"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来概括江西、湖南、四川三省嗜辣习惯。
佐以甜味,这原为吴菜风味,但赣抚平原也喜在菜肴中放糖,如红烧肉、糖醋鱼之类,这都属吴菜风味。
吃生吃鲜,这又为越菜风味,如赣南、赣东的鱼生、鱼丸、鱼泡、烫鲜虾、活鲤鱼等。
赣东属吴越之"越",赣南属百越之"越",所以江西的越菜风味既含浙江风味,又含广东风味。
广东人喜食蛇、蛙、鼠,赣南人也喜食之。
由此可见,江西饮食文化兼有蜀、湘、鄂、皖、浙、粤风味,在多种风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麻姑献寿东汉桓帝时,某年的七月七日,神仙王远降临在江苏吴县一个名叫蔡经的人家里。
蔡经的家人早就预备好丰盛的酒菜,迎接神仙的降临。
当神仙起驾的时候,人们听到了天上人马、锣鼓喧腾的声音。
王远到来了,只见此人中等的身材,头戴远游冠,身着朱衣,佩带五彩的绅带,背上挂着宝剑;乘坐在羽车上,由五彩飞龙拖着座车。
王远接见了蔡经一家人后,就派遣使者,请仙女麻姑赴宴。
使者传达了麻姑的意思后,不多久,天上又响起了喧腾的声音,麻姑下凡了。
只见麻姑是个十七、八岁俏美的姑娘;头顶结了一个髻,剩余的长发乌溜溜的垂到了腰际,穿着光彩夺目。
仙女和王远寒暄完毕后,各人拿出了携带的食物,大多数是水果、干肉之类。
麻姑说:“自从上次和你见面以后,我亲眼见到东海三次变为桑田;不久前,我又去了一趟蓬莱,这地方的水,比昔日召开群仙大会时少了一半,我想,不多久,也会变成陆地吧!”王远也感叹道:“古代的圣人也曾说过海中会飞扬尘埃这样的话”。
麻姑也—一地会过蔡家的女眷,忽然间叫住了蔡经的弟媳。
她几天前才生下孩子,麻姑叫她拿出些米来,然后,把这些米洒在地面,结果,这些米竟变成了一粒粒丹砂。
王远看到这情形,也把他从天庭带来的一升美酒,拌了一斗水后,邀请蔡家同饮。
蔡经看到麻姑鸟爪一样的手指头,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用那爪来抓背搔痒,一定很舒服。
想不到王远洞察了他的心思,大声地喝叱道:“麻姑是神仙,你竟然想用她的手爪搔背,大胆!”说完后,就把蔡经捆绑起来鞭打。
大家目睹了蔡经被鞭打的情形,可是却没有看到施刑的人。
王远说:“平常人是无福消受我的鞭笞的。
” 宴偿完毕后,王远和麻姑升上了天庭。
这时候,天上传出了和他们下凡时同样的仙乐。
这是,《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232引葛鸿《神仙传》中“王远”中记载有关麻姑的传说的。
古代对于麻姑传说的记载并不多,以上是其中一则。
还有就是《列仙全传》:麻姑是北赵十六国有名的残暴将领“麻秋”的女儿。
由于麻秋生性暴虐,在麻城(今湖北省麻城市)役使百姓筑城时,昼夜不让休息,只有在鸡叫时才使其稍作休息。
奇观作文四年级(推荐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讲话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sentence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奇观作文四年级(推荐10篇)奇观作文四年级第1篇暑假,我有机会来到黄山游玩,黄山的壮观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有没有一些有趣的米酒相关的故事或传说?一、神祗赐予的美味在古代中国,有一位叫轩辕黄帝的伟大神祗。
黄帝精通农业,用心研究农作物的种植和加工。
据传言,黄帝亲手创建了一种特殊的米酒。
这种米酒色泽明亮,香气浓郁,口感醇和。
黄帝品尝后称赞不已,认为这是神祗赐予的美味。
从此,这种米酒流传下来,成为人们的美酒佳饮。
二、孟儿满台醉孟儿,是一个古老的民间英雄。
相传,孟儿十分善饮,尤其钟爱米酒。
他被称为“孟儿满台醉”,意味着他在饮酒的时候总是喝得酩酊大醉。
有一次,孟儿在旅途中口渴难耐,正好遇到一个显贵的官府,他大胆地向官府借酒解渴。
官府既惊又怒,不相信这个酒鬼竟然会还酒。
然而,孟儿却堂而皇之地把酒还了回去,并且还留下一句:“害得我孟儿满台醉!”官府感到十分惭愧,由此留下了这个传说。
三、山寨酒的起源在古代,人们用各种方法酿造米酒。
其中,有一种方法叫做“山寨”。
山寨酒的制作过程繁琐,需要选取独特的酿造材料,再经过多次发酵和蒸馏,才能得到最终的美味。
据说,山寨酒的起源和一个名叫杜宇的山寨酒师傅有关。
杜宇对米酒的热爱使他不断探索,最终创作出了一种味道绝佳的山寨酒。
这种山寨酒一经面世,便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了一种流行的米酒品牌。
四、米酒与乡村文化米酒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乡村文化的象征。
在古代农村,米酒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会借助米酒表达喜怒哀乐,举办酒宴庆祝丰收,还会在重要的节日里互赠米酒,以示情谊。
乡村的民俗活动中,也离不开米酒的陪伴。
比如,茶园里的茶亭,农家乐里的酒楼,都是米酒的天然固定点。
米酒为农村增添了多彩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米酒的陈年之道米酒一般以陈年的方式来提升其口感和品质。
发酵过程中,米酒会逐渐酝酿出丰富的香气和醇厚的口感。
而且,经过适当的陈年,米酒的酸甜味道也会更为均衡。
为了达到最佳的陈年效果,制作米酒时需要选用特定的米种和酿造方法,并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储存。
正是这种陈年之道,使得米酒成为了畅销的美酒之一。
关于酒的神话传说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
那你知道关于酒的神话传说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关于酒的神话传说,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古代女酒,从有文字记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特别是周代时期,国家以法令形式确定为礼仪之物,使女酒成为古代宫廷中的“官酒佳酿”和“百药之长”的御用之品。
所谓“女酒”,是古代女性酿的酒而得名。
从历史上的考证推论,则是上古时代部落战争中所俘的女性被强制为奴酿酒而称名的。
因此,女奴酒的称谓和故事在民间也早已流传广闻了。
女奴酒的传说早在越王勾践时代已有。
当时越国因被吴国所败,在“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复国强邦时期,勾践“卧薪尝胆,奋发图强”;其夫人与同奴婢,浣纱编织,还身临舂米谷,作醪浆,为越国生聚人才作奖品。
当时勾践手下有一位大臣称范蠡,他为护送西施入吴,曾携带美酒,这个酒是当时越国所酿的女酒,即“女奴酒”。
后在途中二人潜通生一子,在就李之地,即现桐乡崇福镇暂住,寄子。
灭吴后,范蠡与西施重回旧地,不见旧居故友,唯有酒坛尚存,逐建亭纪念取名语儿亭,后改为“语儿乡”。
这一传说在《吴越春秋》略有记述。
所以女奴酒在春秋时期的流行,在绍兴民间的传说中恐怕是有许多道理的。
随着历史的变迁,女酒的酿制方法逐渐流传到民间。
特别是汉以来推行酒政,实行榷酒法令,使官家造酒,沽酒,实行酒类专卖。
并禁止民间私酿沽酒。
但许多皇家豪族由于当时封建的特权却是充许酿酒的。
这种家族内有大批奴仆和囚徒,“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舂藁”,其中有女隶即是“古时没入官家为奴”的女子,又称奴婢,《说文介字》中称为:“古之罪人”。
因此,这种女奴在豪门大族中酿造的酒称“女酒”,而民间称呼恰为“女奴酒”。
由此朝庭对此“女奴酒”不属于禁酿的理由是因为民间自酿秘藏的醪酒,只允许家酿自用不准售人经营的。
这在宋代一部《太平广记》中记载甚多。
比如提到晋代南方酒“……南人有女数岁,即大酿酒,即漉,候冬陂池水竭时置酒罂中,密固其上,座于陂中,至春涨水满,不复发矣。
关于⿇姑献寿的中国民间传说 ⿇姑献寿的故事讲的是⿇姑她不仅长得俊俏美丽,⽽且⼼地善良,常常帮助穷苦的⼈,但是,⿇姑的⽗亲却性情暴虐、⼼存⽍毒,经常欺压⽼百姓,⿇姑对⾃⼰性情暴虐的⽗亲也懂得感恩之⼼。
下⾯是⼉童⽹⼩编给⼤家分享的⿇姑献寿的民间传说,让我们⼀起来看看吧! ⿇姑献寿的民间传说 ⿇姑是⼀位南北朝时期的北⽅少数民族姑娘。
当时北⽅汉族和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杂居在⼀起,因此,他们之间的交往也很多。
⿇姑的⽗亲叫⿇秋,在⼀个集镇上替⼈养马。
⿇姑的母亲在⼀场战乱中被官兵抢去,再也没有回来。
⿇秋因为失去妻⼦,性情⼀直很坏。
⿇姑家长期与汉⼈做邻居,她从⼩就向汉⼈学了⼀⼿好针线活,等到年龄稍⼤⼀点⼉了就常为有钱⼈家做针线活。
⼀天,⿇姑在⼀户⼈家做好针线活,主⼈很满意,赏了⼀个⼤桃⼦给她。
古时候,桃⼦在⽔果中是上品,⿇姑舍不得吃,把桃⼦揣在怀⾥,想拿回家与⽗亲⼀起尝尝鲜。
⿇姑路过街上,看见路边围着⼀圈⼈,就好奇地朝⾥⾯看。
原来有⼀位⾝着黄⾐衫的⽼婆婆躺倒在地上,奄奄⼀息。
边上有⼏俱说:“⽼婆婆是饿的,如果吃点东西,也许会好的。
”可是,⼤家只是说着,谁也没有拿出东西给⽼婆婆吃。
那时兵荒马乱的,青壮年都拉去打仗,⽥地都荒芜了,粮⾷很珍贵。
⿇姑看不过去,就从怀⾥拿出那只桃⼦,蹲下⾝来扶起⽼婆婆,⽤桃⼦喂她。
桃⼦⼜甜,汁⽔⼜多,⽼婆婆吃了很快缓过劲来。
周围的⼈也都啧啧地称赞⿇姑。
这时⽼婆婆开⼝说:“孩⼦,谢谢你,能不能给我喝点粥汤?”“好呀,我就回去帮您煮去。
”⿇姑看见⽼婆婆能开⼝说话很⾼兴,她把⽼婆婆扶到洞街的屋檐下坐着,⾃⼰三步并做两步地朝家⾥⾛去。
⿇姑回家就⽣⽕煮粥,⽗亲⿇秋回到家,她把街上遇的情况告诉了⽗亲。
没料到⿇秋脸⼀沉地说道:“这种⽼家伙,饿死算了!你给她吃桃⼦,已经是她很⼤的福份了。
我们家的粮⾷本来就不够,你竟敢⾃作主张煮粥给她,实在是不像话!”⽗亲不让⿇姑为⽼婆婆送粥,并把她关进了后屋不许外出。
武林群侠传—题目篇目录A:事件:蓝婷拉主角一起玩猜谜活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B事件:之后去忘忧村找他,他会教主角下象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C事件:神医教主角各种穴位的医疗作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D事件:附:草药图片................................................................... 错误!未定义书签。
A:事件:蓝婷拉主角一起玩猜谜活动。
(附)猜谜的答案:琴类:1、胡茄十八拍乃蔡琰所作2、笙是竹类乐器3、嵇康死前弹奏的曲子为广陵散4、余音不绝,绕梁三日指的是韩娥5、五音指宫商角徽羽。
6、琴有七弦。
7、琴属于丝类乐器。
8、诗经中以颂来描述祭祀内容。
书类:1、瘦金体乃赵佶所创。
2、黄庭坚之书法有如船浆摆于水中。
3、祭侄文稿为颜真卿所作。
4、苏轼被贬时作寒食帖。
5、王羲之传世文章兰亭序。
6、草圣为张旭,此人尚有肚痛帖。
7、王羲之书法师从鹅之体态。
酒类:1、江西麻姑酒又称寿酒。
2、杜康常用作酒名。
3、即墨老酒有健胃补脾之效。
4、竹叶青酒是药酒。
5、武陵酒不是黄酒。
6、即墨老酒是黄酒。
花类:1、蜀葵可入药。
2、陶渊明喜爱菊花。
3、菊花有瘾君子之称。
4、牡丹花又称富贵花。
5、慈姑花花期在夏季。
6、丽春花又名虞美人花。
7、牵牛花花期最长。
武林类:1、神捕是史刚。
2、探测敌意、先发制人是野球拳的宗旨。
3、河洛大侠是江天雄。
4、长虹镖局祖传刀法为青龙刀法。
5、唐门以暗器著称。
6、天龙教主是厉苍天。
B事件:之后去忘忧村找他,他会教主角下象棋。
第一次是教基本规则,然后开始教各种著名棋局的走法,每局他都会指出一个重点,一共12局,每教完4局如果棋艺技能足够他就会考验主角一次,考的内容基本上就是那些重点。
苗族酒文化一、苗族酒的起源关于苗族酒的来源,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人将吃剩下的糯米饭放在锅里,就外出走亲戚去了,几天后回来揭开锅一看,饭上长出了许多白毛,并散发出缕缕诱人的清香,他抓了一把尝尝,觉得味道很好,以后人们就照这种办法来酿酒了。
这与晋代文学家江统在《酒诰》中所说的“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十分相似。
二、苗族酒的种类及制造1、包谷烧酒以玉米为原料酿制的酒, 俗称“包谷烧酒”, 酒精度数高,一般在50%vol 以上, 酒性烈。
作为苗族酒文化典范的包谷烧酒, 是一种具有千年历史的老酒, 它在苗族人民的心目中, 早已是刻骨铭心了。
千百年来, 在苗族的生活中, 苗族包谷烧酒一直散发着它那十分迷人的魅力, 为苗族人民的生活增添了至关重要的情趣。
在本地苗族抗清民间叙事长诗中有“包谷烧酒桌上摆哟, 哥兄父老个个喝得醉熏熏。
”和“弯弯的牛角号吹了九十九转哟, 包谷烧酒筛过了九十九巡。
”的诗句, 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
老家寨包谷烧酒打开时, 清香扑鼻, 具有甜酒之味, 能在不到一分钟时间里就能充满房间, 具有十里飘香之势, 喝下去清爽, 不上火, 能感到一股清感至口腔下肚。
醉意慢慢的发作,让人不知不觉中就感到了醉意, 而又是慢慢地不知不觉中消失了, 整个过程持续的时间之久, 是其他酒类无法能比的, 而且, 在醉时不感到头痛, 醒来时也不感到疲软感。
2、水酒用普通大米或粟米酿制的酒, 俗称“水酒”, 酒精含量较低, 一般在30%vol 左右。
3、米酒用糯米酿制而成的酒俗称“米酒”, 酒精浓度一般仅在15%vol 左右, 性平和, 不易醉人, 略带苦味, 但喝惯后则觉得香甜可口, 好饮者每餐能喝上0.5~1kg。
这种米酒, 除自家备用外, 还多用于待客和送礼。
滇东南苗族聚居区的苗族以大米或糯米酿制水酒,方法与彝族水酒基本相同。
苗族米酒是大米或糯米发酵而成的原汁水酒,含糖量高,酒精度低,是解除疲劳、清心提神的最佳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