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962.04 KB
- 文档页数:63
海洋石油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监管随着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海洋石油开采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能源获取方式。
然而,与此同时,海洋石油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海洋石油开采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以及相关的监管措施。
一、生态环境影响1. 水质污染海洋石油开采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大量的废水排放,其中含有石油、石油产品和化学添加剂等有害物质。
这些废水如果直接排放入海洋,将造成海水污染,破坏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 生物群落破坏海洋石油开采需要通过大规模的钻井和爆炸等方式,这对海洋生物的栖息地造成了直接的破坏。
鱼类、海洋哺乳动物等生物受到了巨大的噪声干扰和生存空间的压缩,导致个体数量减少,甚至濒临灭绝。
3. 海洋地质灾害在海洋石油开采过程中,为了获取石油资源,常常需要进行爆破作业和钻井操作,这增加了海洋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
如地震、地滑、海底火山喷发等,这些地质灾害不仅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直接破坏,还可能导致海洋污染的进一步扩散。
二、监管措施为了减轻海洋石油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各国和国际组织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
1. 制定环境保护法规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规,规范海洋石油开采过程中的行为准则,明确了开采企业的环境责任和限制。
这些法规通常包括水质监测要求、废水排放的限制、环境风险评估等,以确保石油开采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得到控制和监管。
2. 强化监督和处罚机制加强对海洋石油开采企业的日常监督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的处罚机制。
对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企业,应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包括罚款、吊销许可证等,以保证开采过程中的环境行为符合法律要求。
3. 推动技术创新和绿色开采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寻求更加环保的开采方式。
例如,研究开发高效废水处理技术,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推广使用环保型钻井液,减少废水对海洋生态的污染;引入新的地震勘探技术,减少人为地质灾害的风险等。
海洋石油开发中的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在海洋石油开发中,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至关重要。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频繁,而这同时也带来了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对海洋石油开发中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以确保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风险评估海洋石油开发过程中存在诸多环境风险,包括海洋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
为了全面评估这些风险,必须进行系统的评估工作。
首先需要对石油勘探与开采活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科学预测,确定潜在的风险源。
其次,要综合考虑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敏感性等因素,量化评估环境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最后,通过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对石油开发项目的环境风险进行综合评估,为后续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环境风险管理在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环境风险管理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海洋石油开发活动的行为标准,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风险的可能性。
其次,加强监测与预警体系的建设,及时发现环境异常变化,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环境风险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此外,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管理环境风险的合力。
三、技术创新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海洋石油开发领域也涌现出一系列新技术,在降低环境风险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比如,采用先进的油污清洁技术,快速有效地应对石油泄漏事故;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海洋环境,实现对环境变化的实时监控;开发环保型石油开采装备,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侵害等。
这些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应用,为海洋石油开发的环境风险管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支持。
总的来说,海洋石油开发中的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
只有科学认识环境风险、有效评估管理措施并不断创新技术,才能实现海洋石油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为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希望各界共同关注海洋环墮,加强合作,共同努力,共建美丽的海洋家园。
2024年海洋石油现代安全环保管理体制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是根据xx年1月30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成立的国家公司,享有代表国家统一负责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的责任。
海洋石油工业作为我国第一个全面对外开放的行业,经过二十年的对外合作及自营作业,使发展迟缓的海洋石油工业进入了高速高效发展的新时期。
二十年来,经过海洋石油人的不断摸索,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发展、提高,逐步形成了海洋石油工业自成体系的安全、环保管理体制,找到了适应海洋石油工业改革和发展的安全管理形式和模式,安全管理正朝着符合其自身规律的方向发展着,正成为企业整体管理的一部分,企业整体素质的一种表现。
安全管理是海洋石油工业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海洋石油作业具有环境恶劣、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投资大、风险大的特点,其风险大不但指投资风险、经济效益风险、资源风险,而且,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海洋石油作业所需的高科技、高质量的设备、高素质的人才,海洋石油作业设施包括各类船舶、钻井平台、采油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装置、海底长距离输油气管道等等,面积狭小,风险因素多而集中,容易引发各类事故。
事故一旦发生,海上施救十分困难,极易酿成重大恶性事故。
这些因素,就决定了海洋石油工业的安全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十分特殊、十分复杂、综合性、技术性、科学性十分强的工作。
概括的说有以下几个特点:1.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生产等活动。
如钻井、采油、注水、油气处理和集输、维修、人员生活和其他活动全部集中在海上设施狭小的空间,风险集中,施救困难;2.海上油气生产设施远离陆地,或浮于海面或固定于海床,其生存与周围的海况、气象密切相关,如台风、冰、波浪以至海啸、地震、地层滑移等恶劣的海洋环境条件对海上设施都有极大的影响甚至破坏作用;3.海上油气生产设施所生产的石油、天然气具有高压、易燃、易爆、易流动的特点。
在海上生产过程中需要更多的管线进行油气仓储转移或处理,稍有不当,则易发生火灾、爆炸等恶性事故。
当代化工研究Modern Chemical Research87 2020•22环境工程探讨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与环境保护*王泓轶(新疆格瑞迪斯石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疆841000)摘耍:石油作为工业餉血液,很多地方的生产与开发都需要利用石油作为基础条件,因为石油提炼的汽油、柴油、重油等可以用在大部分机械设备上,石油分离出飽天然气可以用在家庭做饭或者企业机械运行,而剩余时材料可以提炼沥青.从这可以看出来人们大部分的生产与生活都离不开石油餉帮助,但是目前陆地石油已经不够使用,从而人们逐渐把目光放到海洋,由于海洋石油勘探发展会影响周围海洋生物的栖息,所以如何提高石油勘探开发又可以有效保护海洋环境就变的至关重要.关键词:海洋石油;勘探;环境保护中图分类号:TE文献标识码:ADiscussion on Offshore Oi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Wang Hongyi(Xinjiang Greedis Petroleum Technology Co.,Ltd.,Xinjiang,841000)Abstracts As the blood of industry,oil needs to be used as the basic condition for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many places.Because petroleum refined gasoline,diesel oil,heavy oil can be used in most mechanical equipment,the natural gas separated f rom oil can be used in household cooking or machine operation of e nterprises,while the remaining materials can be used to extract asphalt.It can be seen f rom this that most of p 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 are inseparable f rom the help of o il,but at p resent,land oil is not enough,so people gradually set their eyes on the ocean.Because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 ffshore oil will affect the habitat of s urrounding marine life,it is ver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 il and effectively p rotect the marine environment.Key wordsz offshore oil;exploration^environmental p rotection1.海洋石油勘探背景与开发环境保护基本情况海上开采石油是我国石油重要的来源,据2015年统计我国海上石油开采量占总开采量的25%,同时对天然气的开采也非常多,占总开采量的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83 年12 月29 日国务院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第一条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止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从事石油勘探开发的企业、事业单位、作业者和个人,以及他们所使用的固定式和移动式平台及其他有关设施。
第三条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的主管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洋局及其派出机构,以下称“主管部门”。
第四条企业或作业者在编制油(气)田总体开发方案的同时,必须编制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家海洋局和石油工业部,按照国家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组织审批。
第五条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油田名称、地理位置、规模;(二)油田所处海域的自然环境和海洋资源状况;(三)油田开发中需要排放的废弃物种类、成分、数量、处理方式;(四)对海洋环境影响的评价;海洋石油开发对周围海域自然环境,海洋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对海洋渔业、航运、其他海上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为避免、减轻各种有害影响,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五)最终不可避免的影响、影响程度及原因;(六)防范重大油污染事故的措施:防范组织,人员配备,技术装备,通信联络等。
第六条企业、事业单位、作业者应具备防治油污染事故的应急能力、制定应急计划,配备与其所从事的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规模相适应的油收回设施和围油、消油器材。
配备化学消油剂,应将其牌号、成分报告主管部门核准。
第七条固定式和移动式平台的防污设备的要求:(一)应设置油水分离设备;(二)采油平台应设置含油污水处理设备,该设备处理后的污水含油量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三)应设置排油监控装置;(四)应设置残油、废油回收设施;(五)应设置垃圾粉碎设备;(六)上述设备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机关检验合格,并获得有效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已于1989年12月1日经国家海洋局第十五次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局长:严宏谟1990年9月20日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海、领海、及其他管辖海域从事石油勘探开发的任何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经济实体。
第三条国家海洋局及其派出机构是实施本办法的主管部门。
派出机构包括:分局及其所属的海洋管区(以下简称海区主管部门)。
海洋监察站根据海洋管区的授权实施管理。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管理机构是主管部门授权实施本办法的地方管理机构。
第四条凡在中国管辖海域从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者,应在实施作业前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位置、范围报海区主管部门。
并按照“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报告表”的内容和要求,向海区主管部门报告有关情况。
第五条需使用炸药震源和其他对渔业资源有损害的方法进行海洋石油地震勘探作业时,应在开始作业之前半个月将计划和作业海区报告海区主管部门,并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损害或影响。
第六条从事海洋石油开发者应在编制油(气)田总体开发方案的同时,按《条例》第五条规定的内容编报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并将经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送交所处海区主管部门。
生产中(含试生产)的油(气)田,根据开采规模的变化及环境质量状况,作业者应对环境影响报告书适时进行补充完善,并报主管部门审查。
第七条承担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位必须具有从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的能力,并持有甲级环境影响评价证书。
第八条凡在中国管辖海域作业的固定式和移动式平台的防污设备必须符合《条例》第七条规定的要求,并经主管部门查验证书后,方可作业。
第九条为防止和控制溢油污染,减少污染损害,从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作业者,应根据油田开发规模、作业海域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状况,制定溢油应急计划。
海洋石油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摘要:目前海上石油资源的发展状况,海上石油探明储量日益增加,国家石油需求量对海洋石油的开采依赖性增强,随着海上开采平台数量的增加,对海洋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此,应在海上石油资源开采过程中,强化对其进行环保,以保障其对海洋生态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就海洋石油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对策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石油资源;海洋石油;开发;环境保护引言:在海上原油泄漏之后,原油会迅速地在海水中扩散,并在海水中形成一种发光的油膜,有这一层油膜,才有氧气,C02和其他气体的交流,如果海水中的氧被阻塞而没有得到更好的补充,以及C02被阻塞而没有得到更好的清除,就会导致海水中的C02产生碳酸根,从而对海水 pH产生极大的影响,使得海水中的气体循环无法很好地维持。
在此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对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大。
因此,在目前的形势下,在石油资源的开采中,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
1.海洋石油开发过程中造成的危害1.1对动物的危害第一,海洋石油开发对鸟类的伤害最大,特别是在水下觅食的鸟类。
这种鸟吃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鱼类,一旦触碰到油膜,就会被吸进去,失去防水和保温能力。
而另一方面,由于无法进食,它们会用嘴巴梳理羽毛,吸取石油开发,导致内脏受损,最后会因饥饿、寒冷、中毒而死亡。
在海洋石油开发事件中,从保护自然环境的角度对禽类进行抢救十分必要。
第二,据调查,浮游生物是最易受到污染的一种初级海洋生物,他们对石油的毒性非常敏感,甚至在少量的海洋石油开发时也会受到污染;而浮游生物和海水是相连的,浮在水面上的浮游生物,会被大量的浮游生物吸入,而这些浮游生物,也无法像海洋生物一样,对污染区域进行规避,因此对浮游生物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影响。
第三,成年鱼类的内脏很灵敏,所以,当他们闻到石油开发的时候,就会迅速地离开。
而住在浅海沿岸的小鱼,则更易被石油开发所污染。
有毒的石油一旦流入浅水湾,无论是由于天然的或由于分散剂的使用,都会对本海域的幼鱼产生多种危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海、领海、及其他管辖海域从事石油勘探开发的任何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经济实体。
第三条国家海洋局及其派出机构是实施本办法的主管部门。
派出机构包括:分局及其所属的海洋管区(以下简称海区主管部门)。
海洋监察站根据海洋管区的授权实施管理。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管理机构是主管部门授权实施本办法的地方管理机构。
第四条凡在中国管辖海域从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者,应在实施作业前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位置、范围报海区主管部门。
并按照“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报告表”的内容和要求,向海区主管部门报告有关情况。
第五条需使用炸药震源和其他对渔业资源有损害的方法进行海洋石油地震勘探作业时,应在开始作业之前半个月将计划和作业海区报告海区主管部门,并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损害或影响。
第六条从事海洋石油开发者应在编制油(气)田总体开发方案的同时,按《条例》第五条规定的内容编报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并将经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送交所处海区主管部门。
生产中(含试生产)的油(气)田,根据开采规模的变化及环境质量状况,作业者应对环境影响报告书适时进行补充完善,并报主管部门审查。
第七条承担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位必须具有从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的能力,并持有甲级环境影响评价证书。
第八条凡在中国管辖海域作业的固定式和移动式平台的防污设备必须符合《条例》第七条规定的要求,并经主管部门查验证书后,方可作业。
第九条为防止和控制溢油污染,减少污染损害,从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作业者,应根据油田开发规模、作业海域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状况,制定溢油应急计划,报海区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溢油应急计划包括以下内容:一、平台作业情况及海域环境、资源状况;二、溢油风险分析;三、溢油应急能力。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石油开发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海洋局•【公布日期】2003.10.27•【文号】国海环字[2003]346号•【施行日期】2003.10.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海洋资源正文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石油开发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海环字[2003]346号)各分局,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厅(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为加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规范环境影响后评价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局制定了《海洋石油开发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暂行规定》。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三年十月二十七日海洋石油开发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暂行规定第一条为了保护海洋环境,规范海洋石油开发工程的环境影响后评价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从事海洋石油开发的企业或作业者(以下简称“企业或作业者”)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洋局负责海洋石油开发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管理,国家海洋局海区分局负责海洋石油开发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监督实施。
第四条海洋石油开发工程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产生与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及主管部门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不相符的,企业或作业者应当在1个月内组织开展海洋石油开发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并采取改进措施;国家海洋局也可以责成企业或作业者进行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
第五条二○○○年四月一日以前投入生产的海洋石油开发工程,企业或作业者应在二○○四年底以前,根据海区分局提出的环境影响后评价要求,组织开展本工程的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海洋局•【公布日期】2008.02.01•【文号】国海环字[2008]64号•【施行日期】2008.02.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海洋资源正文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办法》的通知(国海环字[2008]64号)各分局、中国海监总队,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为加强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局制定了《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二○○八年二月一日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竣工验收是指海洋油气开发工程完工后,国家海洋局通过现场检查和技术评估等手段,考核其是否达到海洋环境保护要求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的环境保护设施是指按照经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保护篇章的要求配备的与海洋油气开发工程建设或生产有关的各项环境保护设施。
第四条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的主体工程完工后,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
第五条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的建设单位应当在投入(试)运行之日30个工作日前,向国家海洋局提出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检查申请,填写《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环保设施“三同时”落实情况报告表》,并同时抄报所在海区分局。
海洋石油开发中的环境影响评价与治理在海洋石油开发中,环境影响评价与治理是至关重要的议题。
海洋石油开发涉及到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如果不进行科学的评价和有效的治理,将会对海洋环境造成长期的危害。
本文将就海洋石油开发中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
一、环境影响评价海洋石油开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质污染:海洋石油开发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油污泄漏,导致海水水质受到污染,严重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2. 生物多样性丧失:海洋石油开发区域的生态系统可能会遭受破坏,原有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一些珍稀物种甚至可能受到威胁。
3. 底栖生物灭绝:海洋石油开发区域的海底可能会遭受摧毁,导致底栖生物的栖息地丧失,进而引发底栖生物的灭绝。
二、环境影响治理为了减轻海洋石油开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相应治理措施:1. 强化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加强对海洋石油开发的监督,确保企业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开发,减少对海洋环境的破坏。
2. 提高技术水平:加强技术创新,开发出更加环保的开采技术和设备,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 加强应急处置:建立完善的油污应急处置机制,一旦发生油污泄漏事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4. 强化环境监测:加强对海洋石油开发区域的环境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环境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污染物得到有效治理。
总结起来,海洋石油开发必须重视环境影响评价与治理工作,保护好海洋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只有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才能实现海洋石油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希望未来能够在海洋石油开发中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清洁美丽的海洋环境。
海洋油田环保监督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海洋油田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勘探和开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确保海洋油田开发的可持续性,制定并实施海洋油田环保监督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法律法规依据1.《海洋环境保护法》:明确了对海洋环境的保护责任和义务。
2.《海洋石油开发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对海洋石油开发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进行了细致规定。
3.《海洋环境保护监测规定》:确保海洋环境保护监测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三、海洋油田环保监督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海洋油田环境评估海洋油田项目开发前,必须进行全面的环境评估,包括对海洋生态环境、水体质量、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评估,确保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2.环保监测在海洋油田开发运营期间,需要进行定期的环境监测工作,包括对水质、底质、大气、声纳等方面进行监测和数据收集,确保环境质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3.事故应急预案海洋油田开发过程中,可能发生泄漏、爆炸等事故,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损害。
4.环境保护措施海洋油田开发过程中,应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控制废水排放、减少噪音污染、合理利用资源等,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5.监督检查建立海洋油田环保监督管理机构,对各个阶段的开发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环保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并及时提出整改要求,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四、责任与义务1.政府部门的责任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海洋油田环保工作的引导和监督,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保障,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2.企业的责任海洋油田企业应遵守法律法规要求,切实履行环保管理责任,加强环境保护培训,投入足够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推动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积极参与环保科研工作。
3.公众的义务公众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监督企业的环保行为,举报环境违法行为,积极参与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共同建设美丽海洋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83年12月29日国务院发布国发42号)第一条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止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从事石油勘探开发的企业、事业单位、作业者和个人,以及他们所使用的固定式和移动式平台及其他有关设施。
第三条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的主管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洋局及其派出机构,以下称“主管部门”。
第四条企业或作业者在编制油(气)田总体开发方案的同时,必须编制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家海洋局和石油工业部,按照国家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组织审批。
第五条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油田名称、地理位置、规模;(二)油田所处海域的自然环境和海洋资源状况;(三)油田开发中需要排放的废弃物种类、成分、数量、处理方式;(四)对海洋环境影响的评价;海洋石油开发对周围海域自然环境、海洋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对海洋渔业、航运、其他海上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为避免、减轻各种有害影响,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五)最终不可避免的影响、影响程度及原因;(六)防范重大油污染事故的措施:防范组织,人员配备,技术装备,通信联络等。
第六条企业、事业单位、作业者应具备防治油污染事故的应急能力,制定应急计划,配备与其所从事的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规模相适应的油收回设施和围油、消油器材。
配备化学消油剂,应将其牌号、成分报告主管部门核准。
第七条固定式和移动式平台的防污设备的要求:(一)应设置油水分离设备;(二)采油平台应设置含油污水处理设备,该设备处理后的污水含油量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三)应设置排油监控装置;(四)应设置残油、废油回收设施;(五)应设置垃圾粉碎设备;(六)上述设备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机关检验合格,并获得有效证书。
第八条 1983年3月1日以前,已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从事石油勘探开发的固定式和移动式平台,防污设备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并在本条例颁布后3年内使防污设备达到规定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题注】(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国务院发布)【章名】全文第一条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止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从事石油勘探开发的企业、事业单位、作业者和个人,以及他们所使用的固定式和移动式平台及其他有关设施。
第三条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的主管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洋局及其派出机构,以下称“主管部门”。
第四条企业或作业者在编制油(气)田总体开发方案的同时,必须编制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家海洋局和石油工业部,按照国家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组织审批。
第五条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油田名称、地理位置、规模;(二)油田所处海域的自然环境和海洋资源状况;(三)油田开发中需要排放的废弃物种类、成分、数量、处理方式;(四)对海洋环境影响的评价;海洋石油开发对周围海域自然环境、海洋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对海洋渔业、航运、其他海上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为避免、减轻各种有害影响,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五)最终不可避免的影响、影响程度及原因;(六)防范重大油污染事故的措施:防范组织,人员配备,技术装备,通信联络等。
第六条企业、事业单位、作业者应具备防治油污染事故的应急能力,制定应急计划,配备与其所从事的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规模相适应的油收回设施和围油、消油器材。
配备化学消油剂,应将其牌号、成分报告主管部门核准。
第七条固定式和移动式平台的防污设备的要求:(一)应设置油水分离设备;(二)采油平台应设置含油污水处理设备,该设备处理后的污水含油量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三)应设置排油监控装置;(四)应设置残油、废油回收设施;(五)应设置垃圾粉碎设备;(六)上述设备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机关检验合格,并获得有效证书。
国家海洋局令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海洋局•【公布日期】1990.09.20•【文号】国家海洋局令第1号•【施行日期】1990.09.20•【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海洋环境保护正文国家海洋局令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已于1989年12月1日经国家海洋局第十五次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局长:严宏谟1990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海、领海、及其他管辖海域从事石油勘探开发的任何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经济实体。
第三条国家海洋局及其派出机构是实施本办法的主管部门。
派出机构包括:分局及其所属的海洋管区(以下简称海区主管部门)。
海洋监察站根据海洋管区的授权实施管理。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管理机构是主管部门授权实施本办法的地方管理机构。
第四条凡在中国管辖海域从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者,应在实施作业前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位置、范围报海区主管部门。
并按照“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报告表”的内容和要求,向海区主管部门报告有关情况。
第五条需使用炸药震源和其他对渔业资源有损害的方法进行海洋石油地震勘探作业时,应在开始作业之前半个月将计划和作业海区报告海区主管部门,并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损害或影响。
第六条从事海洋石油开发者应在编制油(气)田总体开发方案的同时,按《条例》第五条规定的内容编报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并将经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送交所处海区主管部门。
生产中(含试生产)的油(气)田,根据开采规模的变化及环境质量状况,作业者应对环境影响报告书适时进行补充完善,并报主管部门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