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节日与文化背景知识_四_
- 格式:pdf
- 大小:76.79 KB
- 文档页数:2
感恩节西方传统节日感恩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也是每年11月的第四个周四,主要目的是感谢上天的恩赐和丰收。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通常会与家人、朋友聚在一起,分享美食、传统活动和感恩心情。
以下是关于感恩节的一些有趣信息和传统习俗。
一、背景历史感恩节起源于美国的普利茅斯,最早可以追溯到1621年。
当时,早期的殖民者和美洲原住民一起庆祝丰收,并为上天的恩赐感谢。
这被认为是美国最早的“感恩节”,并且逐渐发展成为全美国的传统节日。
二、感恩节大餐感恩节的重要传统就是家人团聚并享用丰盛的感恩节大餐。
这顿盛宴通常由火鸡、蔬菜、土豆泥、饼干、南瓜派等组成,丰富的食物象征着丰收和富饶。
与此同时,人们也会互相分享自制的糕点和传统食物。
三、感恩节游行在感恩节这一天,很多城市都会举行盛大的感恩节游行。
这些游行通常包括各式各样的花车、乐队、舞蹈表演和丰富多彩的表演节目。
最著名的感恩节游行当属纽约市的“梅西百货感恩节游行”,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四、感恩节足球赛在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人还有一个传统习俗,那就是观看感恩节橄榄球赛。
这项传统已经延续了几十年,成为感恩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人会在赛前享用感恩节大餐,然后聚集在电视机旁观看比赛,享受运动和家庭味道的结合。
五、亲友相聚感恩节是一个重要的家庭团聚时刻,人们会努力回家与亲人相聚。
许多人都会提前准备好返乡的路线和行程,即使有很长的路程,也希望能在这个特别的日子与家人共度。
六、表达感激和善举感恩节也给了人们一个机会,让他们思考自己的生活和所拥有的一切。
人们通常会在这一天向亲人、朋友以及社区传递感激之情。
除了互相道谢外,许多人还会进行善举,比如捐赠食物给慈善机构,或是参与志愿者活动。
七、感恩节在全球的庆祝感恩节虽然起源于美国,但是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开始庆祝这个节日。
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和具有西方文化影响的地区,如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都会有相关的庆祝活动和传统习俗。
感恩节是一个重要的西方传统节日,它不仅是家庭团聚和享用美食的时刻,更是表达感激之情和善意的时刻。
感恩节的起源与文化背景感恩节是西方国家的一个重要节日,源自于美国。
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被定为感恩节,人们用这一天来感谢上天的恩赐和他人的帮助。
本文将探讨感恩节的起源和文化背景。
一、感恩节的起源感恩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美国早期的殖民地时期。
在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上的清教徒来到了新大陆,在当地建立了普利茅斯殖民地。
这些清教徒在初冬时节经历了严寒和食物匮乏的困难,但幸存下来并得到了本土印第安人的帮助。
1621年,普利茅斯殖民地的清教徒庆祝了他们的第一次丰收,并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庆祝活动,以感谢上天的恩赐和当地印第安人的慷慨帮助。
这次庆祝活动被认为是感恩节的起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恩节成为了一个每年都要庆祝的节日,并得到了全国各地的认可和庆祝。
二、感恩节的文化背景感恩节在美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并且与传统、家庭聚会和感恩的价值观紧密相连。
1. 传统价值观:感恩节是一个传达感激之情和传统价值观的重要日子。
人们传统上会感谢上天的恩赐和祝福,感谢家人的爱和支持,并展示对他人的慷慨和宽容。
2. 家庭聚会:感恩节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时刻。
人们通常会与家人和亲朋好友共度这个日子,分享美食、故事和笑声。
这是一个表达爱与关怀的机会,加强家庭纽带并培养家庭价值观。
3. 慈善和公益:在感恩节期间,人们也会积极参与慈善和公益活动。
许多人会参与志愿者工作,为社区提供帮助,给予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食物和温暖。
这一传统体现了分享和关怀他人的精神。
4. 节日习俗:感恩节还伴随着一些特定的节日习俗,比如烤火鸡、玉米面包、南瓜派等传统美食的享用。
人们还喜欢观看橄榄球比赛、参加游行和焰火表演等活动。
这些习俗使感恩节更加丰富多彩且令人期待。
总结:感恩节源自于美国早期殖民地时期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发展为一个家庭团聚和感恩的节日。
感恩节的文化背景体现了传统价值观、家庭团聚、慈善和节日习俗。
这一节日不仅仅是庆祝丰收,更是表达感激之情和关怀他人的机会。
万圣节的象征意义和文化背景万圣节是每年的10月31日,也被称为万圣夜。
它是西方传统节日中最具庆祝和独特氛围的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穿上各种各样的服装,化妆成各种恐怖或有趣的角色,走上街头进行庆祝。
然而,万圣节不仅仅是一个让人们摆脱日常生活的机会,它也有着深远的象征意义和丰富的文化背景。
本文将探讨万圣节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其丰富的文化背景。
一、万圣节的象征意义1. 与死亡和重生相关的节日:万圣节起源于古代凯尔特人的庆祝活动,他们相信10月31日是一年之中死与生的交界日。
这一天被认为是鬼魂返回人间的时刻,而各种庆祝活动旨在驱散恶灵,迎接新的一年。
2. 驱除恶灵和保护家庭:万圣节的象征意义还在于人们穿上各种各样的服装和面具。
传统上,人们相信这样做可以吓跑恶魔和恶灵,同时还能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不幸的侵害。
3. 肃清过去的错误和开始新的一年:在过去,万圣节也被视为人们反思过去的错误和开始新的一年的时机。
人们会点燃篝火、祈祷并制定新的目标,以此来庆祝对过去的告别和新的开始。
二、万圣节的文化背景1. 古老的凯尔特文化:万圣节最早起源于古代凯尔特人的庆祝活动,他们居住在现在的爱尔兰、英国和法国地区。
他们认为10月31日是一年中死与生交界的日子,鬼魂可以返回人间。
为了庆祝和保护自己,他们会点燃篝火、穿上面具和服装,跳舞祈祷。
2. 基督教的万圣节:在公元9世纪,教皇格里高利三世将11月1日定为万圣节,以纪念所有已故的圣徒。
这一做法将基督教的宗教庆典融合到了古老的凯尔特庆祝活动中,逐渐形成了现代万圣节的文化背景。
3. 移民传入美国:万圣节的庆祝方式随着17世纪欧洲移民的到来而传入美国。
在美国,人们开始在节日中制作南瓜灯,并将南瓜挖空并雕刻成各种恐怖或有趣的形状。
这一传统至今仍在世界各地被广泛传承。
4. 大众文化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万圣节吸收了大量来自电影、电视和流行文化的元素。
人们开始模仿自己最喜欢的电影角色或流行歌手的形象,为节日增添更多乐趣和创意。
万圣节的文化背景及其在西方的重要性万圣节是西方国家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着浓厚的文化背景,不仅深受西方人民的喜爱,也渐渐传播到了全球各地。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万圣节的文化背景以及它在西方社会中的重要性。
一、万圣节的起源与文化背景万圣节起源于古代凯尔特人的传统节日“萨温”,该节日庆祝夏天的结束和农作物的收获。
公元8世纪初,天主教教廷将万圣节纳入基督教日历,并将其定在每年的11月1日,以纪念所有圣徒。
而万圣节前夜(即10月31日)被称为“万圣节夜”(Halloween),这一即将到来的节日成为了连接古老传统和基督教元素的纽带。
万圣节在文化背景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元素:1. 鬼魂和妖怪:万圣节夜被认为是亡灵重返人间的时刻,人们会化装成各种恐怖的形象,如幽灵、巫婆、僵尸等。
这一传统源于古老的凯尔特人相信在此夜里,逝去的灵魂会回到人间寻找身体寄生。
2. 南瓜灯:南瓜灯是万圣节的标志之一,它起源于爱尔兰的民间传说。
据说一个叫杰克的人被魔鬼赶出天堂后,被注定在地狱中漂泊。
他用一个挖空的萝卜内装上火把,作为永远不能熄灭的光亮,以保护自己不再受魔鬼侵扰。
后来,随着南瓜的引入,人们开始用挖空的南瓜来代替萝卜,并在里面刻上各种嘴脸,制作成张灯结彩的南瓜灯。
3. 糖果与“不给糖就捣蛋”:万圣节的另一个特点是孩子们穿梭于邻里之间,敲门索要糖果,如果主人不给糖果,就会遭受“捣蛋”活动,如扔鸡蛋、涂鸦等。
这一习俗被称为“不给糖就捣蛋”,源于中世纪欧洲的教会活动中,教徒们给穷人分发食物以祈求逝者的祝福。
4. 派对与游行:万圣节夜,人们还会参加各种派对和游行。
派对通常以化妆舞会的形式进行,人们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的创意和想象,欢度这个特殊而有趣的夜晚。
此外,一些大城市还会举办盛大的游行活动,吸引数以万计的观众前来观看。
二、万圣节在西方社会中的重要性万圣节在西方社会中具有极高的重要性,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1. 传承与连接:万圣节不仅是古老传统延续的象征,更是人们互相之间联系和交流的纽带。
中西节日文化比较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西节日也逐渐受到关注。
虽然中西节日在很多方面有一些相似之处,但由于文化、宗教、历史等方面的不同,也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比较中西节日文化,并从文化背景、庆祝方式和寓意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文化背景1.中式节日文化背景:中国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农耕文化、玄学信仰、古代祭祀相关。
例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源自古代农耕文化的辞旧迎新和祭祀神灵的习俗。
端午节的起源与古代巫术、驱邪的风俗有关。
二、庆祝方式1.中式节日庆祝方式:中国人在传统节日期间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例如家人团聚、祭祀祖先、赏月、放鞭炮、舞龙舞狮等。
同时,也会有一些特殊的饮食习俗,例如吃元宵、吃粽子等。
2.西式节日庆祝方式:西方节日的庆祝方式与宗教仪式及家庭聚会有关。
例如在圣诞节期间,人们会装饰圣诞树、交换礼物、吃圣诞大餐,并举行教堂仪式。
在复活节期间,人们会进行彩蛋寻找游戏、家庭聚餐以及宗教仪式。
三、寓意与意义1.中式节日的寓意与意义:中国传统节日通常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寓意。
例如春节承载着对辞旧迎新和祈福的希望,端午节承载着祈求平安和驱邪的愿望。
传统节日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
2.西式节日的寓意与意义:西方节日的寓意和意义主要与宗教信仰和历史事件有关。
例如圣诞节象征着爱和宽恕,复活节象征着重生和希望。
这些节日为西方人提供了反思、庆祝和共享快乐的机会。
总结:中西节日文化在文化背景、庆祝方式和寓意等方面存在差异。
中式节日底蕴深厚,弘扬传统文化,而西式节日则与宗教信仰和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无论是中式节日还是西式节日,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展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随着文化交流的加深,中西节日也逐渐融合和互相影响,成为全球文化交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圣诞节的文化知识圣诞节是西方世界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逐渐被全球范围内的人们所认识和庆祝。
在这一特殊的节日里,人们通过各种庆祝活动和传统习俗来表达对圣诞节的热爱和祝福。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圣诞节的文化知识,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个节日。
一、起源和背景圣诞节主要是基督教中的一个重要节日,用以纪念和庆祝耶稣基督的诞生。
根据《圣经》的记载,耶稣基督是在约元前4年的圣诞夜降生在伯利恒的马槽里。
因此,圣诞节被定为12月25日。
在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君主君士坦丁一世正式将基督教定为国教,从此圣诞节开始被大规模庆祝。
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圣诞节也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节日。
二、传统习俗1. 圣诞树:圣诞树是圣诞节期间最重要的装饰品之一。
人们会将一颗树放置在家中或公共场所,并将其装饰成五颜六色的灯光、彩球、礼物和各种装饰品。
这象征着圣诞的喜庆和祝福。
2. 圣诞老人:圣诞老人是圣诞节的象征之一,是一个老头子,身穿红色外衣,戴着红色的帽子和白色的胡子,手里拿着礼物,坐在雪橇上。
传说圣诞老人会在圣诞夜的时候乘坐雪橇,进入每个孩子的家中,将礼物放在他们的袜子里。
3. 礼物交换:在圣诞节,人们会相互交换礼物,以表达他们的关爱和祝福。
这是圣诞节期间最令人期待和兴奋的时刻之一。
很多人会提前准备礼物,并在圣诞节那天互相送给彼此。
4. 唱圣诞歌:人们会在圣诞节期间唱各种圣诞歌曲,这也是一种传统习俗。
这些歌曲往往包含了关于耶稣基督诞生的故事,以及对圣诞节的喜庆祝福。
三、全球庆祝圣诞节是全球范围内庆祝的节日,各地庆祝方式也各具特色。
1. 美国:在美国,圣诞节被认为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时间。
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家庭聚会,共度欢乐时光。
此外,圣诞老人也是美国圣诞节的重要象征之一。
2. 英国:在英国,圣诞节的传统习俗非常丰富多样。
人们会举办圣诞晚餐,食用火鸡,以及互换圣诞礼物。
此外,英国的圣诞节还会有圣诞节颂歌比赛,人们会聚集在一起唱圣诞歌曲,共同庆祝。
万圣节的文化背景一、引言万圣节,作为一个西方传统节日,又称为Halloween,是每年的10月31日举行的庆祝活动。
尽管源于欧洲民间的习俗与宗教仪式,但如今这个非正式节日跳脱了宗教意义,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庆祝。
万圣节不仅是孩子们穿上各种服装扮演角色,到邻居家要糖果的“trick or treat”游戏;也是人们装饰房子、购买南瓜并制作南瓜灯来表达欢庆之情的日子。
二、历史渊源1. 古老的凯尔特传统万圣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凯尔特(Celtic)人的传统中。
凯尔特人曾在大约2,000多年前居住在现代爱尔兰、英国和法国地区,并庆祝Samhain(萨温),即夏末时节所发生的变化。
他们相信在这一天,死去的人物会回到世界与生者交流。
2. 罗马帝国影响随着罗马帝国征服了凯尔特地区,他们将自己的节日以及对死者的崇拜与凯尔特传统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庆祝活动。
罗马帝国的两个节日,“颌骨节”(Feralia)和“巴雷利亚”(Pomona)成为了这一新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天主教徒取而代之到了8世纪,基督教开始在欧洲广泛传播。
教宗格里高利三世将天主教所有圣人纪念日集中在一起,定于11月1日,即“诸圣节”,意在替代旧有的万圣节庆祝活动。
10月31日被定为“万圣前夜”,翻译为现代经典中的Halloween。
三、庆祝方式1. 服装扮演万圣节最著名的庆祝方式之一是穿上各种服装并扮演角色。
不论大小,无数孩子和成年人都会梦想着化身成自己最喜爱或最害怕的人物,如魔女、幽灵、僵尸或超级英雄。
这也是展示创造力和个性表达的绝佳机会。
2. 南瓜灯制作南瓜灯也是万圣节的传统之一。
人们会购买大型南瓜,并在上面雕刻恐怖的面孔,然后放置蜡烛在里面点亮。
这种独特的装饰物不仅为节日增添了欢快的气氛,还被认为可以抵挡邪恶的鬼魂。
3. “trick or treat”对于孩子们来说,“trick or treat”游戏是他们最期待的部分。
他们会身穿着各种各样的服装,到邻居家敲门并大喊“不给糖就捣蛋!”主人可以选择给予小孩糖果或拒绝并对其捉弄,这成为了双方共享愉快时光和互动的方式。
万圣节文化知识背景万圣节,这个充满神秘与惊悚氛围的节日,每年的 10 月 31 日都会在西方国家盛大登场。
对于许多人来说,它是一个尽情装扮、狂欢派对的时刻,但在这热闹背后,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历史。
万圣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凯尔特人的萨温节。
凯尔特人认为,每年的 10 月 31 日是夏天正式结束,冬天开始的日子,也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刻。
他们相信,在这一天,生者与死者的世界之间的界限会变得模糊,逝去的灵魂会回到人间。
为了避免受到恶灵的侵扰,人们会穿上奇装异服,扮成鬼怪的模样,希望以此吓走恶灵。
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督教的影响逐渐渗透到这个节日中。
11 月 1 日被定为万圣节,而 10 月 31 日则被称为万圣节前夜。
尽管宗教元素有所增加,但万圣节保留了其原始的神秘和恐怖元素。
在万圣节的传统习俗中,装扮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孩子们会穿上各种各样的服装,有的扮成可爱的公主、超级英雄,也有的扮成恐怖的吸血鬼、骷髅或者女巫。
他们会提着南瓜灯,挨家挨户地敲门,喊着“不给糖就捣蛋”。
如果主人不给糖果,孩子们就会小小的恶作剧一番。
南瓜灯也是万圣节不可或缺的象征。
传说有一个名叫杰克的人,因为非常吝啬,死后既不能上天堂,也不能下地狱,只能提着用挖空的南瓜做成的灯笼在人间游荡。
如今,人们会将南瓜雕刻成各种恐怖或有趣的面孔,里面放上蜡烛,在夜晚营造出神秘的氛围。
除了装扮和南瓜灯,万圣节还有许多特别的活动。
比如举办恐怖主题的派对,人们会将房间布置得阴森恐怖,播放恐怖音乐,一起分享恐怖故事。
还有一些地方会举行万圣节游行,各种精心装扮的人们走上街头,展示自己独特的造型,吸引众多观众的目光。
在饮食方面,万圣节也有一些特色美食。
比如焦糖苹果,将苹果裹上甜甜的焦糖,既美味又应景。
还有形状各异的饼干,有的做成鬼魂的形状,有的做成蝙蝠的形状,充满了节日的氛围。
万圣节的文化不仅仅在欧美国家盛行,如今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了欢迎。
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也会在这一天举办相关的活动,虽然可能在形式和内涵上与西方有所不同,但都充满了欢乐和神秘的气氛。
万圣节的文化意义与历史背景万圣节,即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传统的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穿上各种鬼魂、恶魔、巫婆等奇装异服,踏上街头,参加庆祝活动,并且收集糖果。
然而,万圣节的背后有着丰富的文化意义与深厚的历史背景。
本文将探讨万圣节的文化意义以及相关历史背景。
一、文化意义1. 追溯祖先信仰:万圣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凯尔特人的传统节庆“萨姆哈恩节”。
他们相信10月31日是一年的尽头,这一天鬼魂会从幽冥界返回,而人们需要燃烧篝火、穿上面具和奇装异服来迷惑恶灵,避免被不幸降临。
这种信仰和追溯祖先的行为形成了万圣节的一部分文化特色。
2. 庆祝丰收:在农耕社会中,万圣节也是庆祝丰收的节日。
人们通过庆祝来感谢大自然的恩赐,并且相信在这一天的祈福可以带来来年的好收成。
因此,庆祝万圣节也是对农业文化的一种体现。
3. 创意娱乐:万圣节也是人们施展创意、享受娱乐的时刻。
人们以各种鬼怪、超能力者或经典角色的形象打扮,通过化妆和装饰来展示自己的创造力与个性。
这也是万圣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一部分,鼓励人们尽情娱乐、释放自我。
二、历史背景1. 古代的萨姆哈恩节:凯尔特人是古代欧洲的一个部族,公历的11月1日是他们的新年(即夏历中的冬至),而他们认为10月31日是旧年度的最后一天。
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开始,凯尔特人举行了萨姆哈恩节,这是一个持续三天的庆祝活动,为期一年的结束和开始。
他们相信在萨姆哈恩节这一天,死去的人会回到世间,并且他们可以通过穿上奇装异服欺骗并驱散这些恶灵。
2. 基督教的万圣节:在罗马天主教会曾试图用11月1日这个日期来庆祝圣徒们的荣耀,并且希望通过新教教友的同意废除萨姆哈恩节。
由于无法彻底铲除人们对于古代習俗的依恋,故而天主教将这个节日移动到11月1日,并将其更名为“万圣节”即“万圣诞”。
这一天成为了纪念所有圣徒的节日。
3. 万圣节与移民:在17世纪,很多欧洲的基督教移民来到了美洲,并把他们的文化与传统带到了新大陆。
欧美的传统节日与宫廷文化欧美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和宫廷文化,这些节日和文化反映出了这些地区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观和艺术审美。
本文将介绍几个著名的欧美传统节日和宫廷文化,并探讨它们在当地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圣诞节圣诞节作为欧美地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
它起源于基督教,庆祝耶稣基督的诞生。
在欧美地区,圣诞节通常从12月24日晚上开始,持续到12月25日。
人们会装饰圣诞树、交换礼物,并享用丰盛的圣诞大餐。
此外,圣诞老人也是圣诞节的重要象征,他会给乖巧的孩子带来礼物。
宫廷文化中的圣诞节也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古代的欧洲宫廷,圣诞节是贵族们聚会的时刻。
他们会举行盛大的庆典,享用美食和饮品,并进行各种娱乐活动。
这些传统流传至今,成为欧美地区圣诞节庆祝活动的一部分。
二、复活节复活节是基督教的重要节日,庆祝耶稣基督的复活。
它在欧美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复活节通常在春季,日期不固定,根据基督教的宗教历法来决定。
欧美人民会参加教堂的仪式,同时也有一些世俗的庆祝活动,如彩蛋砸破比赛、复活节兔等。
在宫廷文化中,复活节也被视为一种宴会的机会。
贵族们会举办盛大的舞会和宴会,穿着华丽的服饰,展示贵族的身份和地位。
这些活动充分展示了欧美宫廷文化的独特风采。
三、万圣节万圣节是西方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古代凯尔特人的传统节日。
它通常在10月31日庆祝,也被称为Halloween。
在这一天,孩子们会打扮成各种恶魔和幽灵的形象,并进行“不给糖就捣蛋”的游戏。
此外,人们还会雕刻南瓜灯,并点燃蜡烛放在户外。
宫廷文化中的万圣节也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
在欧洲的一些宫廷中,贵族们会举行盛大的化妆舞会,每个参与者都需打扮成各种神秘的角色。
丰富多样的化妆和服饰展示了贵族们的品味和创意。
四、宫廷文化的艺术和服饰欧美的宫廷文化与艺术紧密关联。
在宫廷中,艺术是贵族们展示品味和地位的重要方式。
音乐会、舞会和戏剧演出是宫廷生活中常见的活动。
西方节日与文化背景知识从火鸡到圣诞树,从复活节彩蛋到情人节的心形巧克力,西方节日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了解西方节日及其文化背景知识,不仅可以增加我们对不同文化的认识,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节日。
西方节日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宗教节日、历史节日和文化节日等。
宗教节日与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信仰有关,如圣诞节和复活节。
历史节日则纪念某个历史事件或人物,如美国独立日和万圣节。
文化节日则展示西方社会的风俗习惯,如母亲节和父亲节。
圣诞节: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庆祝活动从12月24日开始,一直持续到新年。
人们在这一天交换礼物、亲朋好友聚会,还有必不可少的圣诞火鸡和圣诞树。
复活节:复活节是基督教节日,是为了纪念耶稣基督的复活。
庆祝活动在春季举行,人们会参加教堂礼拜,享用丰盛的早餐,还有经典的复活节彩蛋和兔子。
母亲节:母亲节是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日期根据各国习俗而定,但通常在春季。
在这一天,人们会给母亲送礼物、写感谢信,为她们做一顿美味的早餐。
西方节日与文化紧密相连,反映了人们的生活观念、价值观念和文学艺术。
例如,圣诞节和复活节都与宗教故事密切相关,体现了人们对信仰和价值观的重视。
同时,这些节日也激发了大量的文学和艺术创作,如诗歌、歌曲和电影等。
西方节日对于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些节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又一个的聚会机会,帮助加强人际关系的纽带。
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朋友聚会,这些节日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共同庆祝的理由。
西方节日也促进了消费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例如,圣诞节和情人节等节日为商家提供了绝佳的促销机会,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
这些节日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如季节性零售工、食品服务业等。
再次,西方节日对于社会文化多样性的促进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虽然这些节日并非源自中国,但它们已经在中国被广泛接受并融入了我们的社会文化。
对于中国人和西方人来说,共同庆祝这些节日不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也展示了文化的包容性和多元性。
圣诞节由来和背景介绍追溯节日的历史与文化圣诞节的由来和背景介绍圣诞节是每年12月25日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节日。
它是基督教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被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庆祝和纪念。
圣诞节的由来和背景与基督教的历史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圣诞节的历史背景圣诞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的罗马帝国时期。
据传圣诞节最早是在西方基督教的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但确切的起源时间和地点无法确定。
圣诞节的庆祝方式和习俗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也有所差异。
在基督教传统中,耶稣基督被认为是世界的救主。
根据圣经记载,耶稣是由童贞女玛利亚所生,这个奇迹被视为上帝降临到人间的象征。
因此,圣诞节是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
二、圣诞节的文化传承1. 音乐和歌曲圣诞节的音乐和歌曲在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经典的圣诞歌曲如《平安夜》和《铃儿响叮当》已经成为了圣诞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会在节日期间一起唱歌,教堂和广场上也会有音乐演出。
2. 装饰和灯饰圣诞节的装饰和灯饰也是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元素。
圣诞树、彩灯和装饰物被悬挂在家庭和公共场所,以营造节日的气氛。
此外,圣诞老人和雪人等可爱的形象也是节日装饰的一部分。
3. 礼物交换圣诞节是家庭和朋友间互赠礼物的重要时刻。
这一习俗代表着人们的仁爱和慷慨。
人们通常会在圣诞节前后互送礼物,以表达彼此的关爱和祝福。
4. 圣诞狂欢和庆祝活动在许多国家,圣诞节是一段狂欢和庆祝的时间。
人们会参加各种活动,如庙会、游行和音乐会。
特别是在圣诞夜,人们会举办庆祝活动,亲朋好友聚在一起,享受美食和欢乐。
三、圣诞节的全球庆祝虽然圣诞节是基督教的节日,但它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许多人们喜爱的庆祝日。
即使不信仰基督教的人们也会庆祝圣诞节,将其视为休息和放松的时刻。
国家和地区的庆祝方式也有所不同,但共同的特征是团聚、庆祝和分享喜悦。
四、圣诞节的现代意义在现今社会,圣诞节已经不仅仅是基督教的宗教节日,同时也成为商业化的节日。
许多商店和公司会在圣诞节前后进行促销活动,吸引顾客购买礼物和节日用品。
万圣节发现万圣节的文化背景万圣节,又称为Halloween,是每年的10月31日,西方国家传统的节日之一。
它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庆祝。
而这一节日也有着丰富的文化背景,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万圣节的起源、传统习俗以及世界各地的庆祝方式。
一、万圣节的起源万圣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凯尔特人的庆祝活动。
在凯尔特人的传统中,10月31日是他们新年的最后一天,也是他们对农作物和牲畜祭祀的仪式。
此外,凯尔特人还相信这一天是鬼魂回归的时刻,为了避免与鬼魂相遇,人们开始穿着面具和服装,希望能够欺骗恶灵。
这其中的一部分文化传统,也被后来的民俗所继承。
随着基督教在欧洲的传播,万圣节与天主教的万圣节庆祝活动相结合。
在公元8世纪,教皇格利高里三世将11月1日定为万圣节,目的是庆祝所有圣徒的日子,以此取代了传统的凯尔特人节日。
二、万圣节的传统习俗1. 南瓜灯南瓜灯是万圣节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
传说有一个名叫杰克的人,他在万圣节的夜晚和魔鬼打赌,并把魔鬼关进了一根萝卜中。
而后来,人们就开始用南瓜来雕刻成吓人的面孔,放上蜡烛,放置在门口或窗台上,以驱散恶灵。
2. 服装装扮在万圣节的晚上,孩子们会穿上各种各样的服装,扮成各种各样的人物或者吓人的形象,例如鬼魂、巫婆、吸血鬼等。
他们会挨家挨户地敲门,并说出“Trick or Treat”(不给糖就捣蛋)的口号,然后得到糖果或其他小礼物。
3. 火堆和狂欢在一些地区,人们会举办万圣节狂欢游行,孩子们和成年人穿着各种各样的服装,跟随游行队伍。
游行的终点通常会有一个大型火堆,人们会围绕火堆跳舞、唱歌,共同庆祝这一节日。
三、世界各地的庆祝方式1. 美国在美国,万圣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人们会装扮成各种各样的角色,参加派对、游行或者进行“Trick or Treat”,同时也会进行南瓜灯雕刻比赛。
2. 英国在英国,人们会举办狂欢游行,孩子们会穿着服装到街上挨家挨户要糖果。
此外,英国也非常重视南瓜灯的制作与展示。
感恩节的文化背景一、感恩节的历史渊源感恩节是西方国家中备受重视和庆祝的一个节日。
它起源于美国,据说最早可以追溯到1621年的普利茅斯殖民地。
当时,新来的欧洲移民与当地原住民印第安人共同庆祝他们所收获的第一个丰收季节,以示对上苍的感激之情。
这样一次友好而和谐的盛会成为了后来感恩节庆祝活动的模板。
然而,直到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才正式将感恩节定为国定假日,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感恩节。
二、感恩节的文化内涵1. 感恩与亲情之间感恩是一种深深植根于人类内心深处,并与亲情紧密相连的情感。
在感恩节这个特殊日子里,人们会团聚在一起分享食物、交流彼此生活中所经历和学到的东西,并向关心和支持自己的家人、朋友表达衷心的谢意。
2. 感恩与社会责任除了表达个人对家人和朋友的感激之情,感恩节还提醒我们怀念先贤和教导后人如何体恤他人。
这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责任,所有人都应该学会关注他人,并通过有意义的行动用爱心回报社会。
3. 感恩与对自然环境的尊重感恩节也让我们重新审视自然环境提供给我们的恩赐。
这时,我们可以思考我们是否正确地使用了大自然的资源并如何更加尊重和保护生态系统。
只有合理利用并妥善保护环境,才能让未来世代继续享受丰富多样的资源。
三、感恩节庆祝方式1. 丰盛的晚餐感恩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是全家团聚共进美食。
在这个特殊日子里,传统美国家庭通常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
烤火鸡、蔓越莓酱、南瓜派等食物都被视为必备元素。
2. 假日期间旅行由于感恩节通常是一个长假期,许多人选择外出旅行,享受度假时光。
旅游景点吸引人们参观,尤其是受欢迎的目的地如纽约市的梅西百货感恩节大游行等庆祝活动。
3. 打扮成火鸡为了增添节日气氛,一些人会选择在家庭聚会或社区活动中穿上火鸡装扮。
这种有趣的行为让人们感到轻松愉快,并带来欢乐和笑声。
四、感恩节与世界文化虽然感恩节起源于美国,但它在全球范围内也逐渐被接纳和庆祝。
在加拿大、荷兰、德国和日本等国家,也有自己独特的感恩节版本,并根据当地传统和风俗加以发展。
圣诞节的文化背景与意义圣诞节是西方世界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人们在每年的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
圣诞节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基督教,但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广泛文化背景和意义的节日。
本文将探讨圣诞节的文化背景和意义。
一、文化背景1. 基督教起源:圣诞节起源于基督教对耶稣诞生的纪念和庆祝。
据圣经记载,耶稣诞生于马槽中的圣诞夜,因此圣诞节被定在12月25日。
这一起源使得圣诞节在基督教社区中有着特殊的宗教意义。
2. 古老的庆祝活动:圣诞节的时间和一些庆祝活动与古代宗教和民俗有关。
在古罗马时期,人们庆祝冬至,这一天象征着冬季的结束和光明的回归。
这一节日在基督教传入罗马后与圣诞节相结合,形成了一些庆祝活动,如烛光点亮的圣诞树和狂欢游行。
3. 文学和艺术作品: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圣诞节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主题。
例如,查尔斯·狄更斯的《圣诞颂歌》以及其他一些作品塑造了圣诞节的形象和氛围,这些作品让人们对圣诞节充满期待和热爱。
二、意义与价值1. 宗教意义:对于基督教徒来说,圣诞节是一种庆祝耶稣诞生的宗教活动。
人们会去教堂参加宗教仪式,感谢上帝的恩典。
在这一天,基督教家庭还会举行庆祝活动,讲述耶稣降临以及其他圣经故事。
2. 家庭团聚:圣诞节也是一个家庭团聚的节日。
无论家人身在何处,他们都会尽力回家与家人团聚,并共度这一特殊的时刻。
这一天,家庭会一起享用美食,互赠礼物,共同享受快乐的氛围。
3. 互赠礼物:圣诞节是互相赠礼的节日,这一传统源于基督经额撒在派礼物给婴儿耶稣的传统。
人们会在圣诞节期间给亲朋好友送礼物,表达对彼此的关爱和祝福。
4. 传播爱和善良:圣诞节提醒着人们要传播爱和善良。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热衷于做慈善事业,捐款给需要帮助的人群,为孤寡老人和孩子们送去关爱。
这种善良的传播成为了圣诞节的重要价值。
总结:圣诞节作为一个节日,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意义。
无论是在基督教内部,还是在广大的社会中,圣诞节都是一个象征着爱、团聚和善良的节日。
外语电化教学 1998年 第2期(总第68期)
○ 上海外国语大学 吴友富 张梅芳(200083・上海)
文化背景知识西方节日与文化背景知识(四)
一、马丁・路德・金纪念日
M artin L u ther K ing J r.D ay
1月15日是马丁・路德・金纪念日。
马丁・路德・金是美国黑人运动的著名领袖。
1929年1月15日,他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黑人牧师家庭。
1948年春,马丁・路德・金毕业于亚特兰大的莫尔豪斯学院。
毕业后,进入宾夕法尼亚州的克鲁泽神学院攻读神学,1951年6月以优异成绩毕业,同年秋入波斯顿大学的神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1955年春获神学博士学位。
金在校期间,潜心学习和研究哲学、神学和美国的奴隶制度。
在费城,他听了访问印度归来的霍华德大学英迪凯・约翰逊(M o rdecaiW.John son)关于甘地生平和其学说的演讲。
金听了很受鼓舞和启发,对甘地的非暴力抵抗的学说十分感兴趣。
他确信,甘地的非暴力道德力量可以改变美国的种族关系。
金成了非暴力抵抗运动的信徒。
1955年岁暮,在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发生的事件,把金推上了美国民权运动的舞台,并使其名声大振。
1955年12月2日,蒙市有色人种协会秘书罗莎・帕克斯夫人因在公共汽车上拒绝给白人让座,遭警察逮捕并指控为违反了有关在市公共汽车上实行种族隔离的法规。
为此,黑人领袖们一致同意向法院控告市公共汽车法违反宪法,并于5日在全市开展了由黑人参加的抵制运动,抵制坐公共汽车。
5日那一天,没有一个黑人乘坐公共汽车。
5日下午,黑人领袖们召开会议,建立了蒙哥马利市改进协会,推选金为主席。
当晚,金在霍尔特教堂举行的群众集会上发表了演讲。
金演讲后,群情振奋。
会议通过了向蒙市当局和汽车公司提出的3点要求。
市政当局和汽车公司拒绝了3点要求,并采取种种手段来破坏抵制运动,并以开车超速为借口把金投入监狱。
抵制运动在金为首的黑人领袖领导下继续进行,日复一日,毫无妥协。
终于在1956年11月,美国最高法院裁决:蒙哥马利市在公共汽车上的种族隔离法规是违法的。
这场历时一年之久的黑人抵制运动以黑人的胜利而告结束。
蒙市黑人抵制运动胜利后,不甘心失败的白人种族主义者进行了反击。
如炸黑人教堂和住宅、向黑人开枪、3K党游行等。
为了争取黑人的平等权利,金经过周密计划,于1957年8月邀请115名南方基督教领袖在蒙哥马利市开会,建立了南方基督教领袖会(Sou thern Ch ristian L eadersh i p Confer2 ence),金当选为主席。
南方基督教领袖会的宗旨是在各州开展非暴力运动,争取黑人自由。
在这期间,金领导该会开展黑人选民登记,使黑人取得选举权。
通过选举把黑人或同情黑人的白人选进美国国会、各州的议会和州政府等机构。
1963年4月2日,金在伯明翰市发动了反对公共设施种族隔离的运动。
这场运动遭到市政当局的残酷镇压。
5月2日~6日,大批警察毒打示威的黑人中小学生,放出警犬撕咬他们。
警察血腥镇压儿童和青少年示威者的暴行使全美舆论界哗然。
金再次被投入监狱。
其弟住宅和他自己的住宅均遭炸弹的袭击。
黑人涌向街头与警察发生冲突。
为了防止事态扩大,总统于5月12日派兵进驻伯明翰市,罢免了镇压示威者的警察局长和另一名市政官员。
在伯明翰市胜利的影响下,约900座美国南方城市的黑人在1963年进行了类似的非暴力行动。
结果,其中261座城市取消了种族隔离。
马丁・路德・金在他的斗争生涯中,一直奉行非暴力运动,用和平的方式争取黑人的合法权益。
他常常告诫他的支持者:即使对那些反对黑人争取合法权益斗争的人也应谅解和宽容。
马丁・路德・金到过印度、非洲等地访问。
他在国内外发表了许多演说。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在林肯纪念馆宣讲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
金还出版了《为什么我们不能等待》一书。
在这本书中,金指出:即使法律上的歧视明天就可以结束,但如果黑人依旧贫困,那他们就仍然不能享有应有的权力。
1964年,马丁・路德・金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成为获得这项殊誉最年轻的人之一。
1968年4
・
5
4
・
月4日,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络兰旅馆(L o rraine M o tel)遇刺身亡。
时年39岁。
二、华盛顿诞辰日(W ash ington’s B irthday)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的缔造者、美国的第一任总统、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将军之一。
美国人民誉他为国父。
1732年2月22日,华盛顿出生在弗吉尼亚的一个种植园主家庭。
华盛顿10岁左右,父亲去世。
以后,他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劳伦斯独操家业。
华盛顿非常敬重这位哥哥。
华盛顿在少年时代、青年时代没有受过很多正规教育,但是,他以聪明、勤奋,从社会实践中,从与人的交往中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
青少年时期的华盛顿长得英俊、健壮。
1751年,华盛顿继承了劳伦斯在波托马克河畔的地产。
这块地产命名为弗农山庄,以纪念海军上将爱德・弗农。
华盛顿在种植园里过着平静的田园生活。
随着英国与新大陆各殖民地之间的争吵日益加剧,华盛顿开始意识到自己和其它种植园主一样,受到英国商人的剥削和英国政府规章的束缚。
不久,华盛顿担任弗吉尼亚州的下议员,后来又被选为第二次大陆会议的代表。
1775年5月,大陆会议代表在费城召开会议。
同年6月15日,华盛顿当选为大陆军总司令。
1775年7月3日,华盛顿在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走马上任。
当时的大陆军队是一支装备奇缺,训练不足,衣衫褴褛的军队,而敌人是装备齐全,训练有素,人数达万名的英国军队。
1776年7月4日,大陆国会通过了独立宣言。
独立宣言的发表是对英国统治的公开“反叛”。
为了镇压“反叛”,英国政府从本土调集大量的军队和装备。
美国的独立战争全面爆发。
战争初期,大陆军队不断撤退。
在战斗失利的情况下华盛顿以其百折不挠的毅力,以其非凡的组织能力和军事能力同英军展开了殊死的抗战。
他和他的军队曾在福奇山谷(V alley Fo rge)度过了饥饿寒冷、艰难漫长的冬天。
在法国军队的支持下,战争的形势有了急剧变化,大陆军队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1781年10月19日,美法联军进军约克敦(Yo rk tow n),英军统帅康沃利斯率军投降。
一场长达6年之久的独立战争结束。
1783年,美英缔结和
约后,华盛顿解甲归田。
华盛顿隐退弗农山庄种植园后,很快觉察美国在当时的联邦政府领导下,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
美国的力量和威信还不足以保卫自己,也不足以防止州与州之间的矛盾冲突。
马萨诸塞州的农民拿起武器反对重税的消息使华盛顿感到十分震惊和遗憾,他感到美国快要接近无政府的混乱局面之中。
自那以后,华盛顿决定重新涉足政坛。
1787年夏天,在费城召开的立宪大会上,华盛顿为立宪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新宪法通过后,华盛顿被选为美国的第一届总统。
1789年4月30日,华盛顿站在纽约华尔街联邦大厦的阳台上宣誓就职。
华盛顿任总统期间,外交上奉行中立原则,致力于国家和平,致力于国家本身的强大。
在国家管理上坚持总统权力,但不专权。
他组织部长内阁。
在内阁会议上,华盛顿通常不提出自己的意见,而是附和大多数人的意见。
只有在内阁的意见势均力敌,相持不下时,他才提出意见和观点,进行果断而有效的决策。
在国家事务中维护立宪,并为完善宪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由于对政治感到厌倦,同时也由于人老体衰,华盛顿在第二任总统期满后告老还乡。
在弗农山庄种植园里,华盛顿又过着平静的田园生活。
在弗农山庄种植园里,他度过了人生的最后3年。
1799年12月14日,华盛顿因喉头感染而病故,终年67岁。
华盛顿安葬在他生前十分留恋的弗农山庄里。
2月22日是华盛顿诞辰纪念日(美国有些州将纪念日定在2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一)。
这是美国的法定节。
这一天,美国的各界人士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怀念这位美国历史上的伟人。
在纪念活动中,有些人往往喜欢带一把用纸制作的小斧头。
这把小斧头有一定的纪念意义,它记载着华盛顿孩提时一段轶事。
有一天,华盛顿的父亲给了华盛顿一把闪亮的小斧子,华盛顿用这把小斧子砍倒了一棵新种的樱桃树。
当父亲询问时,年幼的华盛顿直言不讳地说:“爸爸,我不能说谎,这棵樱桃树是我用这把斧子砍倒的”。
“砍樱桃树”以及华盛顿对父亲说的“我不能说谎”,已成为美国妇孺皆知的传说。
□
・
6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