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讲座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15
民族团结讲座讲稿尊敬的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此为大家讲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在这些民族中,汉族是最大的族群,其他的55个少数民族都是少数。
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却在各自的地盘上生存和发展了一千多年。
这些民族之间通过贸易、婚姻以及其他渠道进行了交往,形成了多元的文化和民俗,也形成了民族团结这个和谐的组成部分。
民族团结是中国特有的民族关系,也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不同民族之间通过交流、思想交融、互相学习,形成一种联合、和谐、互助、互利的关系。
民族团结不仅是中国现代社会各族人民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斗争事业中的一种伟大力量,也是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增进民族文化交流、加强国家安全的重要条件。
那么,如何来促进民族团结的发展呢?首先,我们应当坚持共同的价值观念。
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观念和习俗,但是,要想达到民族团结的目标,必须从共同的价值观念出发,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学习和借鉴有益的成果。
同时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个民族之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教育,传播正确的宗教和历史知识。
不同宗教和不同历史观会影响团结发展,正确的宗教和历史知识能够加强各个民族之间的理解和认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和争端。
最后,我们需要强调互相尊重和自觉维护各自民族的尊严和权益。
只有在尊重和保护各民族之间的权益和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总之,民族团结是中国特有的现象,也是中国社会繁荣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促进民族团结的发展,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和奋斗,这既是我们为国家和民族贡献力量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为了实现个人价值而献身的基础。
民族团结讲座讲稿一、引言民族团结是维护我国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对于我们来说尤为重要。
本次讲座旨在深入探讨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强调其在国家发展中的意义,并提出加强民族团结的一些建议。
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1. 社会稳定的基石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睦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防止民族矛盾和冲突的发生,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2. 文化多样性的宝贵财富民族团结使得每个民族都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文化特点和传统。
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多样性,也为国家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和创造力。
3. 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民族团结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当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信任、合作共赢时,可以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强民族团结的措施和建议1. 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加强民族团结,就需要传承和弘扬每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加强民族教育、文化交流等方式,使每个民族的文化得到尊重和传承,避免文化冲突和误解的发生。
2. 加强民族交流与合作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增进相互了解的有效途径。
政府和社会应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加强合作、互利共赢,共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 加强民族平等和权益保护要确保民族团结,就必须坚守民族平等的原则,保护各民族的合法权益。
政府应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打击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和偏见,维护民族团结的稳定环境。
4. 引导舆论,营造和谐氛围舆论引导是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手段之一。
媒体应加强舆论引导,鼓励正面报道和宣传,减少甚至消除对民族团结不利的言论和行为,为民族团结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四、结语民族团结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每个个体幸福的基础。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秉持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共同努力,为加强民族团结作出贡献。
希望通过本次讲座,大家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从而为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繁荣的多民族国家而努力。
民族团结宣讲材料民族团结宣讲材料【篇一】一、我国的民族国情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有1个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
有五个民族自治区。
我国56个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
二、我国的民族关系内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相互关系:平等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石,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线,互助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保障,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
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民族关系的具体措施:写入宪法、建国初期的民族问题的宣讲团,西藏的民族改革,西部大开发政策,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民族团结表彰大会等。
三、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1.坚持民族平等。
民族平等的含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异同,都在社会生活中,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民族平等权利是广泛的权利,它包含各民族当家作主,以平等的地位管理国家事务和地疗事务的权利,也包括各民族平等地享有发展经济、接受教育、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等权利。
我国在法律上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还采取多种措施,使各民族在实际生活中切实享受到真正的民族平等权利。
2.维护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的基础,是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保证。
民族团结的主要内容是各民族要和睦相处,情同手足。
民族团结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国家经常性地进行民族团结和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表彰活动,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禁止煽动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在各族人民中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问也相互离不开的观念。
及时和妥善处理民族关系中的矛盾和问题。
对进行民族分裂活动的,依法进行处置。
3.实施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党和国家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国家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
实践证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的具体实际,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充分尊重、保障各民族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与意义引言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的主题是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指各个民族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团结、和睦相处的一种关系。
在多民族国家中国,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次宣讲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的意义、民族团结的现状以及如何增进民族团结。
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是一个国家繁荣稳定的重要基础。
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民族团结是国家的命脉,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只有各个民族和睦相处、互相尊重,才能形成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
民族团结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是各个民族和睦相处的结果。
如果各个民族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社会将无法稳定发展。
因此,民族团结对于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民族团结还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各个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合作,能够增强国家的整体实力,提高国家的安全防范能力。
只有民族团结,国家才能在外部压力面前保持团结一致,确保国家的安全。
二、民族团结的意义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民族团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中华民族历史上一直强调“和合”思想,强调各个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其次,民族团结是实现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
只有各个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才能形成一个共同繁荣的国家。
民族团结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持。
此外,民族团结还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
只有各个民族之间平等相待、互相尊重,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民族团结为社会的公平正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民族团结的现状目前,中国的民族团结状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地区存在民族关系紧张的情况。
由于历史、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地区的民族关系存在矛盾和冲突,需要加强调解和处理。
其次,一些民族的文化传统面临着丧失和衰退的风险。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一些民族的传统文化面临着挑战,需要加强保护和传承。
民族团结的宣讲内容
民族团结的宣讲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团结和统一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
2. 民族团结的意义:民族团结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平等协作、和谐共处的体现,是各族人民共同谋求幸福、共同担负责任的表现。
3. 民族团结的历史渊源: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经历了种种风风雨雨,但在关键时刻,各族人民总是能够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敌侵略,实现国家繁荣昌盛。
4. 民族团结的现实意义: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着各种风险挑战,民族团结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才能共同抵御外部压力,实现自身发展。
5. 民族团结的具体体现:在具体实践中,民族团结表现为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共同维护国家和平稳定,共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6. 民族团结的共同责任:各族人民共同肩负着维护国家团结和统一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需要积极参与到民族团结中来,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
7. 民族团结的未来展望: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民族团结将成为更加紧密的羁绊,各民族之间的理解和支持将更加深入,中华民族将在团结中实现更加辉煌的发展。
民族团结讲座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民族团结的讲座。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不仅仅是国家安定和发展的基石,也是每个人共同繁荣和幸福的底色。
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民族团结的意义、困境和解决之道。
一、民族团结的意义1.1 民族团结是国家的命脉我们国家拥有56个民族,不同民族之间有着不同的语言、宗教、习俗和传统,多种文化交相辉映。
而民族团结,则是自古以来支撑着我们国家强大的力量。
它凝聚了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
1.2 民族团结是社会的稳定民族团结不仅存在于国家层面,也贯穿于整个社会。
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能够营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
它能够促进社会的繁荣和进步,为每个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1.3 民族团结是个体的幸福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多元的社会中,接触和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增进我们的认知。
通过民族团结,我们能够尊重他人、友善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这将使我们更加幸福和满足。
二、民族团结的困境2.1 文化隔阂的存在由于不同民族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受到地域和历史的影响,文化隔阂成为民族团结的一个困境。
当文化差异未得到足够的理解和尊重时,容易产生误解、偏见和冲突。
2.2 社会不平等的现象社会不平等是导致民族团结困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经济发展、资源分配和权益保障存在不平等现象,这使得民族之间的隔阂和矛盾日益加深。
2.3极端思想的滋生近年来,一些极端思想在一些地区蔓延,对于民族团结造成了威胁。
极端主义可以利用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和矛盾,动摇社会的稳定,甚至引发严重的社会冲突和暴力事件。
三、实现民族团结的解决之道3.1 加强教育和宣传教育是实现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该积极推动教育理念的转变,培养学生具有多元文化视野和宽容心态的能力。
加强对不同民族文化和历史的宣传,让人们更加了解和尊重彼此。
2009—2011学年第二学期民族团结讲座材料——做民族团结的模范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
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
中华各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根本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作用。
在这里我先讲诉一个故事,也是实事,一个普通的哈族牧民见义勇为不顾生命危险救下汉族女司机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2006年9月18日下午18时左右,当时阿合勒骑摩托车去镇上加油,回来的路上发现在五工台村四片区到牧场的路边停放着一辆红色的桑塔纳出租车,看见车里有两个小伙子抱着一个女的,开始他还以为可能是喝醉酒的人,走了100多米以后,总觉得有点不对劲,扭头又看见车身摇晃得厉害,心想可能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当他迅速调转摩托车想到跟前看个究竟,还没有到跟前,出租车已经启动了。
就在出租车超过阿合勒时,他看见那个女的想喊又喊不出来,一个人正捂着她的嘴,掐着她的脖子。
他确定了这是一起犯罪案件,于是立即驱车追赶。
当追出两公里多路的时候,就见那名女性被从车门中甩了出来。
阿合勒走到跟前问咋啦?女性紧张地说:“那两个人把我的车抢跑了。
”女司机的左边腹部被戳了一刀子,鲜血直流,脸上也被抓烂了满脸是血。
阿合勒将女司机驮到房子里把妻子的鞋子给她穿上,就连忙赶出门去追赶歹徒去了。
在阿合勒追赶的时候,遇到了牧场村民仇焕阳和孙运来,他们也加入到了追赶歹徒的行列,18点零8分,仇焕阳用自己的手机向五工台镇派出所及时报了案,民警及时出动进行围追堵截。
当歹徒开车逃跑到大泉村二队和园户村三队交界河坝处时,由于慌张和驾驶技术问题陷进了河坝中,听到远处的警笛声后不得不弃车逃跑。
民族团结讲座讲稿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来谈“民族团结”。
(幻灯片1)我将从下面几个方面和大家一起讨论。
一、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幻灯片2和3)伟大的中华民族已经走过了5000年的文明历程。
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勤劳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幅员辽阔的国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发展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一部厚重的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国各民族诞生、发展、交融并共同缔造统一国家的历史。
从我国古代起,各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中华大地之上。
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5000年来特别是秦汉以来的2000多年里,在各民族长期交往融合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秦汉时期,不仅基本奠定了以汉族为中心的中原王朝的疆域规模,而且开创了将中华大地上渔猎文明区、游牧文明区和农耕文明区“混而为一”的大一统先河。
秦汉陆续在今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地设置郡县,在今新疆地区设置西域都护府,在西北的羌地设护羌校尉,在东北乌桓地区设护乌桓校尉,历史上第一次把这些边疆民族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的有效治理版图之内。
从此,开创了我国大一统的政治格局。
隋唐结束魏晋南北朝长达300多年的战乱,在民族大迁徙和大融合基础上建立了比汉朝疆域更为广大、民族更为众多的统一格局。
唐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加之国力强大、文化先进,增强了周边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这个时期,唐朝先后统一东突厥和西突厥,并设立安西和北庭两大都护府管理军政要务。
唐朝统一领导和治理下的各民族蓬勃发展,促进了唐朝国力的强盛和疆域的扩大。
宋朝虽然先后与契丹族的辽朝、女真族的金朝长期并立,但各民族互相之间的互相联系与交往十分密切。
辽、金、西夏、大理等政权大力吸收了汉族中原王朝的统治经验和政治制度,融入大量中原文化的元素,为以后元朝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元朝创设了“行省”制度,现在的内蒙古、新疆、广西、云南、贵州等民族地区,都在行省的管辖之下。
设宣政院直接管理西藏,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台湾,同时在云、贵、川、康等民族地区设土司制度,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统辖。
尤其是元朝首次将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完整纳入中原王朝的直属版图,在多民族统一中国的形成和发展史上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清朝取代明朝后,全国各民族的统一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在北方,先后统一了蒙古族的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三部。
在新疆和西藏地区,先后平定了准噶尔部、大小和卓等系列叛乱,维护和巩固了对新疆、西藏地区的统一。
同时,为反抗沙俄的侵略,加强了对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
经过康、雍、乾三朝长达140多年的不懈努力,从东北、蒙古、新疆、西藏至我国南部、东部的整个地区,各民族都统一在祖国版图之内。
清朝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进一步奠定了多民族国家的疆域,增强了多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从沿海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继而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我国的边疆民族地区。
在亡国灭种的危机面前,中国各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连成了一起。
西方列强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过程。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就有汉、蒙古、满、藏、羌、彝、土家等各族军民奔赴前线,共同战斗。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天津大沽炮台的满、汉守军和蒙古族骑兵,迎头痛击英法联军。
西藏军民在隆吐山战役和江孜战役中,先后给英国侵略者以有力的打击。
在中法战争中,壮、彝等族人民坚决反击法国对中国西南的侵略。
东北地区的满、汉、达斡尔、鄂温克、赫哲等族人民,西北地区的维吾尔、柯尔克孜、回、蒙古等族人民,先后同沙俄等入侵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在新疆各族同胞的大力支援下,左宗棠率领的清军迅速击溃中亚浩罕国阿古柏的侵略,收复了新疆。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而奋斗。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号召“团结各民族为一体,共同对付日寇”,建立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引下,各族人民组成东北抗日联军,海南琼崖纵队,滇桂黔边区纵队,冀中、渤海回民支队,大青山蒙古族游击队,与全国抗日力量一起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百年以来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经过解放战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
党和政府领导翻身解放的各族人民共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雄姿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幻灯片4)总的来看,自秦汉开创多民族统一的中国以来,统一始终是国家发展的主流。
各民族都为实现并维护国家的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
因此,我国宪法庄严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二、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有56个民族组成,有1个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
(幻灯片5)下面我要考考同学们对我国基本的民族状况有多少了解。
(幻灯片6、7)1、为什么把汉族以外的民族叫做“少数民族”?(有同学知道吗?)2、我国是怎样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3、你知道“三个离不开”的内容吗?4、你知道有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区?5、西部大开发主要指哪些省市?(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大家庭。
56个民族世代在华夏大地劳动生息。
各民族拥有的灿烂民俗文化,是祖国的文化瑰宝,凝结着各族人民的智慧,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深邃的民族内涵。
我们就生活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那里是我们美丽的家园。
三、“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幻灯片12)我们美丽的新疆位于祖国的西北角,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地处中国西北边陲,总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8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5600多公里,占中国陆地边境线的四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
境内与甘肃、青海、西藏相邻。
地形以山地与盆地为主,地形特征为“三山夹两盆”。
新疆沙漠广布,石油、天然气丰富,是西气东输的起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主要阵地。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段工作生活在异乡的新疆人制作的视频,视频的名称就是“我是新疆人,我骄傲”。
这个视频介绍了新疆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展现了新时代新疆各族人民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新疆好地方)有一首歌的歌词这样说“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家和万事兴,有你也有我。
”新疆各族群众朝夕相处,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结下了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涌现出许许多多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和典型人物。
从奉献毕生心血为广大牧民解除病痛的杨忠贤,到为抢救少数民族少年生命光荣献身的杜养富;从为抢救少数民族孩子而从自己身上取下13块皮肤的吴登云,到为抢救素不相识的汉族女大学生挺身而出的艾尼·居买尔;从为挽救尿毒症晚期的维吾尔族学生毛兰江·吾买尔而无偿捐赠一颗肾的汉族女青年王燕娜,到新疆首届十大杰出母亲阿尼帕含辛茹苦收养汉、回、维吾尔、哈萨克4个民族10个孤儿的事迹,早已深深印在各族人民的心中,他们的精神传遍了天山南北,影响和教育了一代代新疆各族人民。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
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述他们的感人事迹生为牧民驱病痛,死为草原守平安,杨忠贤用生命书写壮丽人生,四千群众自发为这位乡村好医生送行11月13日,74岁的哈萨克牧民努力汉冒着初冬的寒风来到墓地,面对一座新的坟茔恸哭道:“儿子啊,你救活了我,你却永远的走了......”长眠在这里的,是在牧区行医37年,被哈萨克牧民誉为“牧民之子”的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萨尔乔克乡卫生院院长、汉族医生杨忠贤。
1962年7月,杨忠贤从乌鲁木齐铁路卫校毕业后,自愿来到缺医少药的萨尔乔克乡当了一名乡村医生。
37年中,杨忠贤接生了2600多个新生儿,无一例死亡。
而在过去,当地婴儿的死亡率高达30%。
困此哈萨克牧民万分感激他,称他是这些孩子的“割脐带的爸爸”。
37年中,杨忠贤率领医务人员上山下乡,防病治病,一次次扼制住了麻疹、百日咳、破伤风、白喉、流脑等疾病在草原的流行,他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好了100多位高血压、关节炎、偏瘫等疑难病人。
18年前,草原上流行脑膜炎,杨忠贤和当护士的妻子全身心地投入到抢救病人中。
谁知,活泼可爱的6岁小女儿也染上了脑膜炎,等到杨忠贤从牧区赶回时,女儿已高烧昏迷了三天三夜。
女儿病后留下了后遗症,成为终身痴呆。
杨忠贤把一切都献给了草原人民,他在日记中写道:“只要我还活着,决不会放弃自己的追求和事业!”今年元月,杨忠贤在为牧民看病时突然昏倒,被确诊为胃癌晚期,就在他准备到新疆医学院动手术的前一天,得知吴昌沟一位老人病重,他竟忘了自己也是个病人,乘上救护车赶去医治。
晚上10时多回到家,刚躺下,听说医院职工布力汗难产大出血,他不顾家人的阻拦,又赶到医院抢救。
次日凌晨8时,精疲力竭的他离开医院,还没走到家门口就昏倒在地上。
手术后,老杨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他回到魂牵梦绕的萨尔乔克乡,继续他未竞的事业。
在他去世前的4个多月时间里,他为250多位农牧民看了病。
1999年9月17日,杨忠贤走完了他56岁的人生。
噩耗震撼了巴里坤草原,撕碎了萨尔乔克乡哈萨克牧民的心。
安葬的那一天,4000多哈萨克牧民自发地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他送行。
按照杨忠贤“死后要葬在萨尔乔克草原”的遗愿,哈萨克牧民接纳了这位汉族兄弟,破例将他安葬在部落的墓群中。
杨忠贤忠实地实践了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了牧民的健康,“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他不愧为“牧民之子”,不发愧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帕米尔之子-吴登云(视频)39年前的夏天,一个年轻的小伙从扬州医专毕业,怀着依依惜别的深情,告别了那个有着"二十四桥明月夜"的扬州,一路西行,经过15天的漫长跋涉,来到了"万山之祖"的帕米尔高原。
这里是我国版图上最西端的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这里生活着4.3万各族人民,其中柯尔克孜话占总人口的70%。
在这个风大氧少,紫外线强,自然环境恶劣的高寒山区,这个扬州小伙如一株坚韧的胡扬,在这片戈壁荒滩上一扎就是3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