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工业园区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邹城市是山东省直辖县级市。
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16°24′—117°30′,北纬35°11′—35°32′,东倚沂蒙山区,西临鲁西平原,南襟徐淮要冲,北枕泰岱南脉与鲁都曲阜毗邻,总面积1613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24平方公里,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素称“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
基本概况邹城市下辖钢山、千泉、凫山三个街道办事处,田黄、张庄、城前、大束、香城、峄山、看庄、唐村、郭里、石墙、北宿、太平、中心店、平阳寺十四个镇,总人口112万,其中城市人口25万,以汉族居民为主,广泛分布着回、满、布依、彝、苗、蒙古、黎、壮等24个少数民族。
邹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山区峰峦叠嶂,丘陵逶迤起伏,平原沃野千顷,三种地貌各占三分之一,属暖温带过渡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风光秀丽。
邹城古称“邹鲁圣地”,是中国儒学发源地,夏代属九州徐州之域,秦朝开始设置“驺县”,历汉、晋、南北朝,及唐初改“驺”为邹,称邹县,沿袭至1992年10月,撤县设市,称邹城市。
孟庙南大门邹城市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是一座有着三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这里人杰地灵、英贤辈出,有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的世代贤母——孟母,有被赞为“功不在禹下”的儒学亚圣——孟子,有被传为世代佳话、“凿壁偷光”刻苦治学的西汉经学家匡衡。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为邹城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境内共有各类文物古迹30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
饱经岁月沧桑还依然展示着往昔风采的“三孟”(孟庙、孟府、孟林)古建筑群,佛教文化及书法艺术精品“四山”摩崖刻石,京南江北最大的地下宫殿——明鲁荒王陵,被誉为“邹鲁秀灵”、“岱南奇观”的历史文化名山——峄山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了邹城独具特色的“山·水·圣人”综合旅游区,是研究中国与东方文化的“历史博物馆”和著名的文化旅游胜地。
邹城⼯业园区概况-鲁南化⼯产业园附件1:邹城⼯业园区概况⼭东邹城⼯业园区位于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孟⼦故⾥、国家历史⽂化名城、全国百强县——邹城市,毗邻济宁国家级⾼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始建于2003年,2006年被国家发改委、⼭东省政府批准为省级⼯业园区,与国家级重点镇太平镇镇园合⼀,区镇总⾯积130.6平⽅公⾥,辖92个⾏政村,社会总⼈⼝13.2万。
园区⼀期规划⾯积23平⽅公⾥,远景规划80平⽅公⾥。
重点规划建设了五个百亿级产业园,⼀是以江苏沙钢集团控股的⼭东荣信煤化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鲁南化⼯产业园;⼆是以华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控股的⼭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物制造产业园;三是以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控股的泰⼭玻璃纤维邹城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园;四是以⼭东太阳宏河纸业有限公司为龙头新型造纸产业园;五是以⼭东恒华慧⾕安防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应急安防产业园。
2015年,⼊园规模以上企业57家,完成财政收⼊10.43亿元。
区镇先后荣获中国新材料产业基地、⼭东省百镇建设⽰范⾏动⽰范镇、⾏政管理体制改⾰试点镇、千亿⼯业园区建设⽰范镇、特⾊产业镇、循环化改造⽰范单位、新型⼯业化产业(医药化⼯)⽰范基地、精细化⼯特⾊产业镇、两化融合试验区等荣誉称号。
园区周边⽔、电、煤、⽓、热等资源便利丰富。
园区⽩马河码头与北⽅最⼤淡⽔湖--微⼭湖相通,每天可提供地表⽔10万⽴⽅⽶;拥有邹县电⼚(装机容量480万千⽡时)、⾥彦电⼚(装机容量60万千⽡时)等⼤型电⼒企业,建设35、110、220千伏变电站各⼀座;园区建有直通京杭运河的内河码头、专⽤铁路线,具备铁、⽔、陆联运功能;境内年产原煤1000万吨以上,天然⽓管道铺设⾄企业红线处;电⼚、荣信煤化可为⼊园企业提供充⾜低价多等级热⼒;污⽔处理、危废处理、消防应急、公共码头和仓储等公共设施齐全,规划⾯积7.1平⽅公⾥的青岛保税港区济宁(邹城)保税功能区在园区内设有临港保税仓库;园区周边重点⾼等院校7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39所,⼈才储备丰富;设有国家级博⼠后科研⼯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研发中⼼、院⼠⼯作站、微⽣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等研发机构32处,与多所⾼校建⽴产学研创新科研平台;园区按照“精简、统⼀、效能”原则,⼿续办理⼀站式服务,设⽴创投扶持资⾦、技术平台资⾦、市场推⼴资⾦、融资扶持资⾦等,实施科技创新等政策,全⼒⽀持企业项⽬建设和企业发展发展⽅向:精细化⼯、化⼯新材料、⽣物医药、⾼端⽣物技术、⾼分⼦材料、玻纤深加⼯、⾼档包装、印刷品、应急安防等项⽬。
赴邹城工业园区管理模式的考察报告按照县委李书记安排,20**年7月5日,姚县长带着县经济开发区、商务局对济宁高新区、邹城经济开发区(北宿镇)、邹城工业园区(太平镇)进展了为期一天的考察,考察组就开发区的体制机制、机构设置、管理模式等方面认真听取了有关单位的介绍,并参观了园区企业,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考察组听取了济宁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鹿洪超、调研员秦秋来、组织部副部长石君、社会事务局副主任孙秀军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济宁高新区的体制机制、运行模式、人事、财政、招商等方面的工作经历介绍。
济宁高新区创立于1992年5月,xx年9月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成为引领区域开展转方式、调构造的主导力量,进入新的开展时期,济宁高新区正在围绕建立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的目标定位,高起点打造创新之城、高新之城、生态之城、创业之城、和谐之城。
区内建有国家级创业中心、留学生创业园、博士生工作站以及国家光电产业基地、生物技术产业基地、工程机械产业基地、纺织新材料产业基地。
在体制机制方面不断探索创新,根据经济开展的需要,坚持小机构大机关、小政府大效劳的原那么,设置了一些机构,发挥了各自功能,在制度建立方面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实行了聘任制。
高新区科级以上干部全部实行聘任制,公开,竞争上岗,试用期3年,今年五月份又实行了全员选聘、双向选择制度,即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岗位,主要是一些核心岗位像投资促进部门实行全员选择,管委会领导选择部门一把手,部门一把手在全区选择副职和一般工作人员,然后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对完成任务的予以奖励,完不成任务的免除职务,或留下学习或调离岗位,把用人权交给部门正职,这项制度的目的是进一步优化组合,充分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给干部压担子。
二是实行聘员制。
根据工作需要,对关键重要岗位,面向全国211院校公开选聘急需的技术人才,到去年共选聘60多名研究生,优化了人才构造,充实了新鲜血液,今年又拿出25各职位,进展招考,共有600多人报名,对招聘的人才签订聘任合同,并予以考核,实行优胜劣汰,一年后考核合格的晋升为事业编制。
3 区域环境概况3.1自然环境概况3.1.1 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济宁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华东与华北、山东半岛与中原地区、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结合部,东邻临沂市,西与菏泽市接壤,南面是枣庄市和江苏省徐州市,北面与泰安市交界,西北隔黄河与聊城地区相望。
拟建项目所在地处于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内。
高新区位于济宁市区东北部,处于“济兖邹曲都市圈”内,日菏铁路、327国道、济微公路自高新区通过,日东高速公路自高新区北部穿越,对外交通便捷。
随着崇文大道、京沪高速铁路、兖石铁路复线建成通车,高新区对外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
山东省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92年省政府批准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56Km2,2009年底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目前已形成机电一体化、电子机械、新材料与信息工程为重点的产业框架。
3.1.2 地形、地貌济宁市处于鲁中南山区丘陵与鲁西南黄泛平原的交接地带,构造运动、剥蚀堆积、黄河泛滥等内外力共同塑造了结构复杂、形态各异的地形地貌。
东部多山,地势高亢,矗立,丘陵连绵,由中心向四周成放射状,山前冲积平原由东向西倾斜,扇裙前缘与河洼地交接;西部为黄泛平原由西向东倾斜,局部残丘处露;中南部凹陷,地势陡洼,南西湖纵卧其间,依次排列。
项目所在地属鲁南泰沂低山丘陵与鲁西南黄泛平原交接地带,地质构造上属华北地区鲁西南断块凹陷区。
地形以平原洼地为主,东北高西南低,地貌较为简单。
3.1.3 地质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表土层主要由粘土、粉土及砂土组成,自上而下的地层特征如下:第一层粉质粘土,灰黄色,稍湿,可塑-硬塑,夹粉土薄层,含少量姜石,次圆状,粒径一般在1.0cm左右,局部灰黑色,含腐殖质,见少量贝壳碎屑,表层为30.0cm 耕土。
层底埋深1.70~2.50 m,相对标高35.61~36.50 m,厚度2.0~2.5m,平均厚度2.18 m。
第二层粉土,灰黄色,灰色,很湿,可塑,局部为粉土,稍密,含少量腐殖质,见贝壳碎屑,含少量姜石,粒径一般在1.0 cm左右,次圆状,层底埋深4.60-4.50 m,相对标高34.50~34.44 m,厚度1.30~2.70 m,平均厚度1.88 m。
某镇关于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承载平台,是企业开发建设的必备要素,体现了一个地方的发展理念和形象品位,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全面了解园区基础设施现状,进一步完善规划,制定措施,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园区党工委、管委会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础设施建设现状邹城工业园区与xx市其它经济开发区相比,起步较晚。
园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03年,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邹城经济开发区里能工业园;2006年,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省级邹城工业园区;2009年原太平镇、原平阳寺镇和原邹城工业园区合并成立邹城工业园区、太平镇。
2010年4月以来,园区确立了“工业XX县区、物流重埠、绿色生态、新型城镇”的战略定位,制定了“一体两轴三区四园”详细规划,科学统筹,集中攻艰,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园区道路、电力、供水、热力、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健全,省级园区发展框架全面拉开。
(一)道路体系逐初步形成。
规划园区南北主干道,构筑起三纵三横主干道路交通网络,先后完成荣信路、新华路、华鲁路、兴港路等道路建设及亮化、绿化、美化改造,园区路网结构初步形成。
(二)电力网络基本满足需求。
完善电力基础设施,规划园区电力供应治本方案,将园区现有3.5万伏变电站升级至11万伏变电站,加快建设由北宿毛堂22kv变电站至园区供电网,加快实施园区自备电厂、3.5kv变电站扩容等项目,保障园区用电需求。
目前,投资1200万元、全长2.89公里的110kv输电线路工程正在积极推进,部分塔基、筑塔、架设等已经完成。
(三)污水热力燃气工程稳步推进。
投资1.2亿元的新城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日处理污水2万立方米。
完成16000米污水管网铺设,项目聚集区、生活区部分污水经污水管网排入污水处理厂,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快园区自来水厂建设。
结合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企业用水问题,保障饮水安全。
山东省级开发区列表济南经济开发区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济南槐荫工业园区济南化工产业园区山东明水经济开发区山东济北经济开发区山东平阴工业园区山东胶南经济开发区青岛临港经济开发区山东商河经济开发区青岛环海经济开发区青岛城阳工业园区山东平度经济开发区山东即墨经济开发区山东即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山东莱西经济开发区山东胶州经济开发区山东淄川经济开发区山东博山经济开发区山东淄博经济开发区山东张店经济开发区山东周村经济开发区山东临淄经济开发区山东齐鲁化学工业园区山东桓台经济开发区山东桓台东岳氟硅材料产业园区山东高青经济开发区山东沂源经济开发区山东枣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山东薛城经济开发区山东枣庄经济开发区山东峄城经济开发区山东山亭经济开发区山东台儿庄经济开发区山东滕州经济开发区山东东营胜利工业园区山东广饶经济开发区山东垦利经济开发区山东利津经济开发区山东河口经济开发区山东牟平经济开发区山东烟台莱山经济开发区山东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山东海阳经济开发区山东莱州经济开发区山东莱阳经济开发区山东栖霞经济开发区山东招远经济开发区山东龙口经济开发区山东龙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山东潍坊经济开发区山东潍坊城南工业园区山东潍城经济开发区山东潍坊凤凰山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山东安丘经济开发区山东青州经济开发区山东诸城经济开发区山东昌邑经济开发区山东临朐经济开发区山东昌乐经济开发区山东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山东济宁经济开发区山东任城经济开发区山东曲阜经济开发区山东兖州经济开发区山东蓬莱经济开发区山东鱼台经济开发区山东邹城经济开发区山东邹城工业园区山东梁山经济开发区山东泗水经济开发区山东微山经济开发区山东金乡经济开发区山东嘉祥经济开发区山东汶上经济开发区山东岱岳工业园区山东泰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山东泰山工业园区山东新泰经济开发区山东肥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山东宁阳工业园区山东东平工业园区山东威海工业园区山东荣成经济开发区山东荣成工业园区山东文登经济开发区山东文登工业园区山东乳山经济开发区山东日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山东岚山经济开发区山东五莲工业园区山东莒县工业园区山东莱芜经济开发区山东莱芜工业园区山东莱芜钢城经济开发区山东临沂经济开发区山东临沂河东工业园区山东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山东苍山经济开发区山东沂南经济开发区山东临沭经济开发区山东费县经济开发区山东莒南经济开发区山东沂水经济开发区山东禹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山东德州经济开发区山东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山东平邑经济开发区山东宁津经济开发区山东夏津经济开发区山东临邑经济开发区山东蒙阴经济开发区山东冠县工业园区山东阳谷工业园区山东高唐工业园区山东茌平工业园区山东聊城嘉明经济开发区山东聊城经济开发区山东临清工业园区山东平原经济开发区山东陵县经济开发区山东武城经济开发区山东庆云经济开发区山东东阿工业园区山东滨州工业园区山东邹平经济开发区山东博兴经济开发区山东阳信经济开发区山东惠民经济开发区山东无棣工业园区山东莘县工业园区山东滨州经济开发区山东沾化经济开发区山东菏泽经济开发区山东菏泽牡丹工业园区山东成武工业园区山东曹县工业园区山东鄄城工业园区山东巨野工业园区山东郓城工业园区山东东明工业园区山东定陶工业园区山东单县工业园区山东兖州经济开发区山东莱州工业园区山东兖州工业园区山东东营港经济开发区。
幸福河公园解说词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欢迎莅临工业园区幸福河公园指导工作。
下面请允许我向各位领导简单介绍景点情况。
幸福河公园是按照园区总体规划设计建设的一座综合性公园,是园区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之一,也是区镇“一年变化、两年变样、三年变强”重点打造的亮点工程。
总投资5000多万元,总占地150亩,绿化面积2万多平方米,铺装面积近8000平方米,安装各类灯具200余盏,于2010年底开工建设,今年5月中旬全面竣工。
公园设有主入口景观区、滨水广场区、人工湖景观区、疏林草坪区等,其中根据花草树木的不同品种,设有迎春园、丁香园、海棠园、紫薇园、月季园、玉兰园、木槿园和梅花园。
各位领导首先看到的是主入口景观区的奇石迎客松,象征着工业园区迎接四海宾客、广纳八方宾朋的热情。
请各位领导这边走。
(走向奋进灯塔)正前方,我们看到的是奋进灯塔,整个灯塔高30米,象征园区、太平镇发展的三个阶段,即2003年成立邹城经济开发区里彦工业园;2006年晋升为省级工业园区;2009年工业园区与原太平镇和平阳寺镇区镇合一,设立邹城工业园区、太平镇。
灯头由半球体、莲花叶片、地球仪三部分组成:半球体代表区镇团结民主、和谐稳定发展的基调;中间八个展开的莲花叶片镶嵌在半球体上,体现园区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胸怀和气概;莲花叶片环绕的熠熠生辉的地球仪,上面突出了园区、太平镇的位置,彰显了建设“济宁领先、山东一流、全国知名”的工业园区的信心和气魄。
看完奋进灯塔之后,我们即将看到的是《太平镇赋》,赋文由中华辞赋家联合会理事董伟精心而作,全篇377个字,概括了太平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描绘了历史上的太平文明肇生、文化悠久、经济长兴的魅力画卷。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夫子的弟子仲子路、樊迟就生活在这里,汉时高平县治所就设在本镇的陶城,现遗址依稀可见,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也是我市早期革命根据地之一,中共邹县委员会第一任书记彭建华同志就牺牲在此。
辞赋旁征博引,汇集孔孟思想之精髓,清晰地勾勒出了太平镇悠久的历史、便利的交通、丰富的资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读来油然而生“气吞山河、气贯长虹”之感。
邹城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带动民营企业优化升级邹城工业园区,以政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积极培育以生物医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走出去。
为提高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针对全市民营科技企业技术需求,廊坊加强与京津各科研院所的联系,定期组织政研企对接与高新技术项目发布会,促进研企对接合作,营造企业创新氛围,加快创新步伐,拉动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为京津科技资源与廊坊经济的深度融合搭建平台,深化合作、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引进来突破制约产业升级的核心关键技术。
组织实施了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一批重点项目,取得关键技术200项。
新奥博为研制成功世界首台超声光散射双模式智能化乳腺成像检测仪,京东方超薄型TFT移动显示器件及关键材料打破发达国家长期垄断地位,蓝洁士公司研发的“循环冲洗碎粪厕具及厕所无水源冲洗系统”实现全市中国专利奖零的突破。
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国家相关优惠政策。
2008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出台后,该市积极组织有关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全市经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46家,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93.5亿元。
据初步估算,三年共为企业减免税收约3亿元。
鼓励企业开展发明创造。
制定出台了《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等鼓励发明创造的优惠政策。
2009年,全市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千件大关;2010年共申请专利1248件,增长18.34%。
近年来,该县在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着眼于滚动发展、长远发展,积极引进开发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高产品质量的企业项目,通过对实力雄厚、外向度高、品牌运作好的知名企业进行专题参观,拓展发展思路。
铸造行业重点围绕提升传统产业,坚持“开发一批新产品、淘汰一批老设备、引进一批新工艺”,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汽车配件行业通过开发、引进、更新,积极推行机电自动化;电缆行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扩大产业能力、开拓国内市场,带动行业整体升级。
邹城工业园区简介
邹城工业园区(太平镇)位于邹城市西部,地处邹城、任城、微山、兖州、济宁高新区交界处,镇域总面积130.6平方公里,辖92个行政村,社会总人口13.02万人,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能源充足、产业合理,是济宁市首批试点14个新型乡镇之一,也是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
2013年上半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1亿元,招商引资市外国内到位资金14.35亿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3.5亿元。
近年来,邹城工业园区(太平镇)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邹西大工业板块建设的机遇,坚持率先突破、跨越争先,加快实施工业强镇战略,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太平镇依托自身资源和产业优势,积极培植壮大特色产业,推动民营经济集群式发展,形成了以泰山玻纤、百隆纺织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华鲁制药为代表的新医药产业,以华源食品、友和菌业为代表的食用菌特色产业,以山东荣信煤化有限公司、山东省化工研究院科技产业园中试基地项目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产业,以济宁森达美太平港作业区、荣信煤化港口作业区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产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营经济发展新格局。
太平镇先后荣获“中国新材料基地”、“中国食用菌之乡”、“山东最佳投资园区”、“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镇”、“山东投资环境…十大‟最佳城镇”、“十大千亿工业园区建设示范镇”、“山东特色产业镇”、“济宁
市经济发展强镇”等荣誉称号。
太平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历来就有“邹西粮仓”的美誉,优质小麦、金针菇、豆角三个农产品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共拥有无公害农产品12个,绿色农产品6个,有机农产品3个,食用菌、牛蒡、山药等一批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依托采煤塌陷地建成省级湿地公园,打造集农林牧渔观光于一体的高效农业观光示范区。
太平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事业,建成面积2000平方米的镇文化活动中心,环境优美的幸福河公园,连续多年举办农民文化艺术节,六支民间演出队伍常年活跃在乡间,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阳寺火虎,涌现出一大批书法、绘画、篆刻等专业人才,形成独具特色的邹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