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立项一览表-商丘学院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1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奖励201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优秀应用性研究报告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4.11.18•【字号】教社科〔2014〕951号•【施行日期】2014.11.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奖励201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优秀应用性研究报告的通知教社科〔2014〕951号各高等学校: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报送河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工作材料的通知》(教办社科〔2013〕11号)和《关于报送2014年度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应用性研究报告的通知》(教办社科〔2014〕222号),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高度重视,聚集力量,推出了一批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两次共收到136篇,经过遴选确定了质量较高的75篇在《资政参考》2014-2015年各期陆续刊载。
已在《资政参考》登载的研究报告,分送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及各有关职能部门参阅,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肯定,较好地发挥了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
为调动广大社科工作者参与决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高校开展决策咨询的能力和水平,决定对刊发的优秀应用性研究报告予以奖励,经费从河南省教育厅2014年拨付给河南省高校社科管理研究会应用对策研究专项中支付,名单详见附件。
希望各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及社科工作者再接再厉,积极进取,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人民群众重大关切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发挥重大作用。
联系人:杨维纳、郭育艳,电话:69691987、86157223。
附件:201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优秀应用性研究报告奖励名单河南省教育厅2014年11月18日附件201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优秀应用性研究报告奖励名单。
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6年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评审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5.09.29•【字号】教社科〔2015〕855号•【施行日期】2015.09.29•【效力等级】党内其他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6年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评审结果的通知教社科〔2015〕855号各高等学校:为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我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评选2016年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的通知》(教社科〔2015〕464号),经学校推荐申报、专家评审,确定2016年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20人,现予以公布。
为表彰优秀学者在学术研究中做出的突出贡献,特奖励每人2万元(详见附件1),同时为鼓励优秀学者潜心研究,推出高质量、高水平成果,资助研究经费3万元,并提出以下要求:一、获奖的优秀学者要珍惜荣誉,再接再厉,攻坚克难,弘扬学术,按照申报的研究方向积极开展拓展性研究,力争推出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
二、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3年后对优秀学者进行考核,合格者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中的两项:(1)著作类成果已经正式出版。
(2)在SSCI、A&HCI等国际索引期刊及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
(3)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或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项。
(4)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或教育厅人文社科成果奖特等奖。
请各相关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接到本通知后组织相关人员填写《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学者资助项目计划任务书》(见附件3),并于2016年11月2日之前将申请书一式三份报送至郑州市正光路11号省政府综合办公楼D803房间备案。
电子版发送至****************,并在邮件发送标题栏注明××学校优秀学者资助项目计划任务书。
附件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3 ——5 —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7 —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9 ——11 —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 —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5 —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7 ——19 ——21 ——23 —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5 —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7 ——29 ——31 —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33 —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35 —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37 —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39 —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41 —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43 —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45 —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47 —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49 —。
科研工作简报2014年第6期(总第17期)科研处 2014年09月30日我院张秋霞等教师在2014年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奖近日,2014年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揭晓,我校共有3项作品获奖,其中张秋霞获得一等奖,闫娜获得二等奖,王芳获得三等奖。
此次评选工作由河南省教育厅举办,旨在鼓励教育工作者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教育管理与教学实践工作。
此次我校多名教师获奖,显示了我校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我院18项目获商丘社科联研究课题立项近日,2014年商丘市社科联研究课题立项项目公布(商社规办〔2014〕3号),共有234> > >观点< < <科学研究需要足够的沉默合作与孤独,交流与沉默并非互不相容,而是构成微妙平衡。
(湖南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文双春)教育部继两年前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又称“2011计划”)之后,日前又印发了《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计划》。
据报道,前者主要立足于对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方向上的分类支持,侧重国内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后者则是一种国际协同,侧重与国际创新力量的合作与交流。
当前,科研团队、协同创新、国际合作、学术交流,越来越成为全球、而不仅仅是中国科研活动的主流形式,科技政策的制定和科研项目的设计毫无疑问对此起到了强烈的引导和推波助澜作用。
人们不禁要问:是否所有的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或者都需要这些形式?团队、协同、合作、交流是否有个度?如何才能合理地控制这个度?要回答这些问题,应回归科学和科学研究的本质。
一方面,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性研究,强调的是思想创新和独特,具有显著的个人特征,“人多力量大”在这个行当基本不成立。
在一些学科,孤独和沉默可能远胜过合作与交流。
试想,如果科研人员在不断穿梭和发声,他们还有时间思考吗?没有思考,创新又从何而来?看每年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每项最多奖3人,而且即使多人分享,他们也很少出自同一个团队。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结项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6.02.19•【字号】教社科〔2016〕101号•【施行日期】2016.02.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结项工作的通知教社科〔2016〕101号有关高等学校、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根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教社科[2013]663号)的规定,2012年度的河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简称重大攻关项目)研究时限已经到期,我厅拟于2016年4月进行第一次成果鉴定,现将课题结项事宜通知如下:一、结项申请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立项通知》(教社科[2012]1148号)的规定,重大攻关项目完成后,由项目首席专家向所在学校社科(科研)处提出项目鉴定和结项申请,社科(科研)处经过严格审查,最终成果符合以下情形之一者,由学校统一向我厅提出结项申请:(1)正式出版著作1部以上并发表高质量论文2篇以上。
(2)在CSSCI来源期刊或SSCI、A&HCI等国际索引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并在其他等次刊物发表论文若干篇。
(3)相关研究报告被地厅级以上党政领导机关或大型企事业单位采纳,同时在CSSCI来源期刊或SSCI、A&HCI等国际索引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
以上研究成果均需标注“河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资助”字样二、成果鉴定内容和鉴定等级1.鉴定内容(1)项目研究任务的完成情况;(2)研究成果内容及研究方法是否具有创新性及其表现;(3)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预期的)应用价值或社会影响;(4)研究成果是否存在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争议;(5)经费使用情况和效益等。
出版物刊名: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43-43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2期
主题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天元基金;项目评审;河南省;经费
摘要: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天元基金等项目待公布),我校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经费总额为431万元.其中面上项目3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项,河南省联合基金项目3项.我校今年获批项目数量和经费总额均创下历年最好成绩.。
商社规办…2015‟2号关于下达2014年度商丘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结项评审情况的通报各有关单位:为做好2014年度全市社科规划课题的结项评审工作,市社科规划办组织专家组对该年度205项立项课题,进行了集中鉴定评审。
专家组认为,大多数课题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资料翔实,所提的对策、建议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185项达到了课题设计要求,87项符合优秀奖项条件。
经报请市社科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同意按时结项,并对获奖课题颁证奖励,现予以通报。
附1:2014年度商丘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结项课题附2:2014年度商丘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获奖课题商丘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15年4月14日主题词: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结项评审通报报:省社科联,市社科规划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送:市社科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商丘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15年4月14日印发(共印100份)附件1:2014年度商丘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结项课题附件2:2014年度商丘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获奖课题一等奖(25项)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研究龚慧新时期完善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运行机制研究苏轶群商丘市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探讨张家玉商丘不同区域发展定位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王朝阳商文化助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研究连超峰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体制研究王颖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刘书静高校学生社会科学知识教育问题研究任启州新形势下构建和谐校园的伦理思考张西民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范斌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丁昀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研究朱颜商丘市城市交通公众智慧出行问题研究董存仁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机制研究冯先红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随晓文大学生生活方式调查研究党晶晶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侯志强基于河南历史文化名镇--永城市芒山镇的保护与利用研究陈琼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地级市电视台文化传播形象定位研究蒋东升公共服务体系投入在提高城镇承载能力中的作用研究郭泓贝河南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以高职为例崔保伟突发事件中微博舆论呈现状态与政府应对策略研究李路河南省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侯双霞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商丘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刘先华商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邵洁二等奖(32项)责任政府与政府问责制张景方商丘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研究宋婉静商丘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研究孙参运商丘市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现状与发展研究王常忠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与群众工作研究胡刚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研究张东风商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研究刘丽娜庄子文化现代作用研究李建立网络信息资源的融合利用与质量保障问题研究王小平视频分享网路侵权问题研究刘军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井阳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方式方法研究尹秀芝新时期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发展方向探析陈光微博微信与政府形象传播研究董少伟公共事件中的微博传播机制与引导策略研究何玉巧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邵自玲高校毕业生“族化”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李俭商丘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刘瑾商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刘帅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李冬商丘高职校企合作人才模式的研究班红玲商丘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邵文庆进一步推动商丘市小学教育公平问题研究刘琳推动校企合作,共享社会资源于艳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马黎基于WEB的高校档案管理系统设计谷惠敏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研究张源公民表达权的法律机制研究林洁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社区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研究魏娅和谐社会视域下弱势群体法律援助的困境与优化研究冯留坡商丘市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对策研究——结合日本养老服务产业对策王宜梅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研究常云飞三等奖(30项)“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实现路径研究杨站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谢文当前社会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路标“商丘好人”现象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郝雯雯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建设研究张素芝产业集聚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陈勇美丽商丘建设与改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李会杰高铁助推商丘经济建设研究李炎炎商丘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路径研究刘军商丘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刘凡进文化在建设“文明商丘”中的支撑作用研究高洋洋庄子人生哲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赵宏欣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问题研究张莉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程辉结合商丘实际,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问题研究徐林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周红免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创造力培养课程体系研究李奕晓高职教育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研究王红英商丘高职动漫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林贞英语小组互动策略教学研究任静商丘公交车身广告设计研究张双力商丘高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陈海生商丘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生态建设基本路径研究李琳产业集聚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永城钢铁铸件专业园区为例芦杰网络文化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影响研究王芳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平君加强高职艺术教育建设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以政校企联动合作院校永城职业学院为例张莉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以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为实例王冰霜“3+2”和五年一贯制起点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教育研究李书锋结合商丘实际进一步推动基础美术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王霞。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4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
视频公开课立项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15.01.04
•【字号】教高〔2015〕1号
•【施行日期】2015.01.0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4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视频公
开课立项名单的通知
教高〔2015〕1号各高等学校:
按照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4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与推荐工作的通知》(教高〔2013〕1103号)要求,经过学校申报、专家评审和我厅公示,确定郑州大学《人际交往与沟通艺术》等15门课程入选2014年度河南省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立项名单,现予以公布(详见附件)。
入选课程面向社会免费开放,课程内容按照知识产权协议受法律保护,禁止商业使用。
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可以登录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共享平台
()免费浏览。
有关高校要高度重视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推进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造就一批“名师名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
对上网展示后社会反响良好的课程,我厅将授予“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视频公开课”称号和经费支持。
河南省教育厅
2015年1月4日
附件。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5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资助项目立项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15.06.10
•【字号】教社科〔2015〕436号
•【施行日期】2015.06.1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
正文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5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
秀著作资助项目立项的通知
教社科〔2015〕436号各高等学校:
2015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资助项目经评审,共有26项批准资助出版,现将评审结果予以公布,并提出以下要求:
1、资助著作统一由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并收录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
学优秀著作卓越学术文库。
2、自立项之日起,作者须在6个月内完成修改任务。
过期取消资助出版。
具体资助出版事宜请联系郑州大学出版社,联系人:何晓红,联系电话:0371-********。
省教育厅社科处联系人:刘禹佳,联系电话:0371—69691082。
附件:2015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资助项目立项一览表
河南省教育厅
2015年6月10日附件。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5.01.07•【字号】教社科〔2015〕12号•【施行日期】2015.01.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通知教社科〔2015〕12号各高等学校:2014年,全省高校认真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奋发努力,潜心研究,产生了一大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创新成果,涌现了一批德行高尚、成果丰硕的优秀学者,他们推出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扎实地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增强了河南高校文化软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为进一步促进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激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教育厅决定开展2014年度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年度人物评选活动。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评选名额本次活动将评选30名候选人并通过《教育时报》、河南省教育厅网站和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信息网等媒体统一进行宣传,经过高校师生投票和专家评审,最终选出不超过10名予以表彰。
二、推荐条件1、候选人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坚持正确的教学科研方向,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职业精神,主要考察其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2、候选人必须是积极工作在我省高校科研、教学第一线的在职在编人员。
3、2014年获得以下任一学术荣誉者直接获得推荐资格:长江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级重点学科负责人或方向负责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
4、符合以下两条以上者具备推荐的基本条件:(1)2014年在本专业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一篇以上(限学术论文,期刊目录见附件1);(2)2014年在本专业权威出版社(见附件2)出版有学术专著;(3)2014年获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类)、教育部社科基金资助一项以上;(4)2014年获得以下任一科研奖励:科研成果列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文库;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以上奖励;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以上奖励;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特等奖。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4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资助项目立项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14.12.09
•【字号】教社科〔2014〕999号
•【施行日期】2014.12.0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
正文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4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
秀著作资助项目立项的通知
教社科〔2014〕999号各高等学校:
2014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资助项目经评审,共有23项批准资助出版,现将评审结果予以公布,并提出以下要求:
1、资助著作统一由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除外),并
收录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卓越学术文库。
2、受本项目资助在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著作须在显著位置标示“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资助项目”字样和标识。
同时成书后须向郑州大学出版社寄送30套样书,以供存档交流之用。
3、自立项之日起,作者须在6个月内完成修改任务。
过期取消资助出版。
具体资助出版事宜请联系郑州大学出版社,联系人:何晓红,联系电话:0371-********。
省教育厅社科处联系人:刘禹佳,联系电话:0371—69691082。
附件:2014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资助项目立项一览表
河南省教育厅
2014年12月9日附件。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4年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集中结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4.06.24•【字号】教社科〔2014〕540号•【施行日期】2014.06.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4年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集中结项的通知教社科〔2014〕540号各有关高校:现将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集中结项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结项范围2011年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文社科类);2012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2012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重点项目);2013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规划项目、青年项目和自筹经费项目);经批准同意延期结项的其他年度项目。
二、申请结项条件(一)2011年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文社科类)申请结项一般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中的3项:1.著作类成果已经正式出版。
2.在CSSCI来源期刊或SSCI、A&HCI等国际索引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
3.研究咨询报告属于应用研究的,提出的理论观点、政策建议等被省级以上党政领导机关采纳或者有省级以上领导批示;属于基础研究的,须有5位同行专家(至少有3名校外专家)鉴定意见。
4.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或教育部项目1项。
5.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二等奖以上)或教育厅人文社科成果奖特等奖。
(二)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结项条件:1.以著作结项的成果已经正式出版。
2.以论文结项的须在CSSCI来源期刊或SSCI、A&HCI等国际索引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
3.以研究报告结项的,属于应用研究的,提出的理论观点、政策建议等被地(市)级以上党政领导机关或大型企事业单位采纳并取得实际效果;属于基础研究的,须有5位同行专家(至少有3名校外专家)鉴定意见。
关于组织申报河南省社科联鉴定结项2010年度课题及2011年度调研课题的通知院内各有关单位:河南省社科联、省经团联2010年度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结项及2011年度调研课题申报工作已正式开始,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河南省社科联2010年度调研课题结项安排2010年度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结项截止时间为2011年3月15日,请各课题负责人将课题成果(要有封面、目录、摘要、正文)一式2份装入档案袋(档案袋封面粘贴结项成果封面,另附封面2份,原则上不允许更换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成员不超过5人,包括主持人在内),按时报教务处科研科,并发送电子邮件到szk2006@。
经专家组评审验收,对符合结项标准及获等级奖的调研成果,按课题组成员数量分别颁发课题结项证书、奖励证书。
二、河南省社科联、省经团联2011年度调研课题申报工作安排1.省社科联、省经团联年度调研课题,重在研究我省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
理论问题研究应科学系统,力求创新;现实问题研究要突出应用价值,避免坐而论道。
课题研究要立足河南,面向全国,反映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水平,力求居于学科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
2.各单位应广泛宣传《指南》的内容和要求,加强对项目申报工作的管理,认真组织和指导申报工作。
申报者每人限定可主持申报一项、参与一项课题。
3.为推动多出精品力作,鼓励社科工作者出大力、出大作、出大家,此次结项课题共设特等奖10项,省社科联、省经团联将对获奖项目给予物质奖励。
4.报送安排:欲申报该项目的老师要按要求填写《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申报表》,请于2011年3月15日前(以系部为单位)将课题申报表发送至szk2006@ (标题注明申请人及申报题目),并将申报表一式两份报送教务处科研科,逾期不再受理。
每项课题申报费200元整(见社科联文件)。
教务处2011年2月27日附件1: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2011年度调研课题指南附件2: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申请表附件内容见教务处主页或评估办群、教学工作群共享。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招标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4.02.18•【字号】教社科[2014]96号•【施行日期】2014.02.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招标工作的通知(教社科〔2014〕96号)各高等学校:现将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招标工作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理论创新,集中优势资源,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展广泛深入的学术研究,力争取得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标志性成果,推动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发展。
二、招标范围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面向全省高校系统,坚持公开招标、公平竞争、择优立项的原则,由河南省教育厅统一组织招投标。
三、投标条件(一)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
首席专家负责项目研究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课题组成员的聘任、研究经费的分配使用以及研究成果的质量。
首席专家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权,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省内高校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在编在岗教师。
3.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实践经验,学风优良,责任心强,围绕申报课题有一定的研究积累,在研究周期内有充足的研究时间。
4.一位首席专家,每次只能参加一个重大攻关项目的投标。
在研的各类省部级及以上重点项目的负责人和正在承担重大攻关项目的首席专家,不重复参与投标。
(二)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鼓励跨学科、跨学校、跨部门和跨地区的联合攻关,鼓励联合高校系统外的相关专家、国外专家,以及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实际工作部门的人员参加课题组研究工作。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3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资助项目立项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13.11.07
•【字号】教社科[2013]988号
•【施行日期】2013.11.0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3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
秀著作资助项目立项通知
(教社科〔2013〕988号)
各高等学校:
2013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资助项目经评审,共有19项批准资助出版,现将评审结果予以公布。
具体资助出版事宜请联系郑州大学出版社,联系人:何晓红,联系电话:
*************。
省教育厅社科处联系人:刘禹佳,联系电话:*************。
由其他出版社出版的著作,须标注“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资助项目”字样,成书后须向郑大出版社寄送10套样书,以备存档。
附件:2013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资助项目立项一览表
河南省教育厅
2013年11月7日附件
2013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资助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