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文化
- 格式:ppt
- 大小:10.26 MB
- 文档页数:24
商丘饮食文化的印象和认识商丘是一个位于中国河南省中部的城市,拥有多元化的饮食文化。
商丘的饮食文化深受历史、地理和民俗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独特而多样化的特色。
一、历史背景与地理环境的影响商丘历史悠久,是古代文化名城,也是“中原粮仓”。
在汉代,商丘是许多帝王的陵墓所在地,因此饮食文化与皇室有着密切的联系。
商丘位于黄河南岸和洛河北岸的交汇处,这也为商丘的饮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黄河和洛河的水质和土壤特点,赋予了商丘的农产品独特鲜美的味道,这也成为商丘饮食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商丘的传统美食1. 凉粉:商丘的凉粉以著名,其特点是松软滑嫩、弹牙可口,最重要的是凉粉调料的独特风味,采用多种酱料、调料、葱姜蒜等,使其口感鲜美,回味无穷。
2. 窝窝头:窝窝头是商丘传统小吃之一,由精细的小麦面粉制作而成,形状呈圆形,中间凹陷,煎熟后外脆内软,搭配各种菜肴香脆可口。
3. 稀饭:商丘的稀饭以其精妙的烹饪工艺和丰富的口感而闻名,其米粒饱满,饭粥浓稠,配上各种配料和调料,鲜美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4. 水盆羊肉:这是一道集食材新鲜、调料独特的特色菜肴。
其将选用的羊肉放在水盆中,加入各种调料,用火炉蒸煮,使羊肉煮熟后肉质鲜嫩、汤汁浓郁,让人垂涎欲滴。
三、商丘饮食文化的特色与特点1. 注重色香味俱全:商丘的饮食文化注重菜品的色香味俱全,追求食物的视觉、嗅觉和味觉的统一。
无论是家常炒菜、宴席美食,还是街边小吃,商丘的饮食都注重菜品的颜色、香气和口感的搭配,使人食欲倍增。
2. 健康与营养:商丘的饮食文化注重食材的选用和烹饪方法的合理搭配,强调菜品的健康与营养。
商丘的菜肴多以蔬菜、豆类和家禽肉类为主,搭配合理的调料和烹饪方法,既保留了食材的原味,又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
3. 民俗文化的熏陶:商丘饮食文化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元素。
在传统节日和婚嫁、寿宴等重要场合,商丘人民会准备各种丰盛的饮食,以示庆祝和喜庆。
例如,在春节期间,商丘人会制作特色年糕等传统美食,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商丘传统文化的商业价值商丘是中国河南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资源。
作为河南省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商丘因其独特的人文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城市。
同时,商丘的传统文化也为商业发展带来了丰富的商业价值。
商丘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商丘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包括商代、周代、汉代、唐代等历史文化遗迹。
商丘有着一系列的传统文化资源,如商代青铜器、唐代古塔、明清古建筑等。
这些传统文化资源体现了商丘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反映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这些传统文化资源不仅赋予商丘独特的文化魅力,也成为商丘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资源。
商丘的传统文化资源为商业活动注入了活力,使其拥有丰富的商业价值。
商丘旅游业的兴起为商丘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商丘的传统文化资源不仅能够让游客了解和感受商丘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能够通过商业活动实现经济价值的开发。
例如,在商丘举办传统文化旅游节、文化展览活动,不仅能更好地展现商丘传统文化资源,也能更好地推广商业产品。
此外,商丘的传统文化还能够被运用到商业产品的设计和营销中。
例如,在商业产品中运用商丘传统文化的图案和元素,能够提高商品的美观度和文化内涵,促进销售。
商丘的传统文化资源也可以为城市品牌打造注入新的元素。
利用其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色,将其传承和发掘成为商丘的文化品牌,可以提升商丘城市品牌的文化价值,增强品牌的国际知名度。
例如,中华文化春晚、小城大历史、文化遗产之旅等活动,不仅能够居民生活带来丰富的文化体验,也能为商丘的文化品牌塑造注入新的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商丘的传统文化资源不单单只是传统建筑和艺术品等物质方面,还有着更加深刻的内涵和传承。
商丘的传统文化也贯穿于商丘的历史、社会和人文环境中,在商丘人的思想观念中得以体现和传承。
这些传统文化符号在商丘现代化的商业建设和城市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商业街、购物中心、公共广场等商业场所的设计和布局中,都融入了商丘传统文化的元素,使商业活动更加有文化内涵,符合商丘历史文化底蕴的氛围。
饮食文化之旅商丘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华古老饮食文化的荟萃之地,亦是中华烹饪鼻祖伊尹的诞生地。
商丘烹饪汇古今于一炉,地方特色各类名吃有千余种之多。
商丘菜法源于自然,用料真实,原汁原味,有色香味浓之誉,无华而不实之嫌。
所用器皿也是大盘子、大碗,看上去大开眼界,吃起来回味无穷。
其中比较有特色的、足以尽显中原传统烹饪技艺的菜肴有:砂锅羊肉、子衣炖甲鱼、乌鸡炖子衣、垛子羊肉、虫草炖葫芦鸡腿、炸八宝葫芦鸭、葱烧梅花参、翡翠鱼肚、三秋烤河鳗、三秋酸辣汤等。
还有开花烧饼、葱油饼、胡辣汤、油茶等一些特色小吃也是远近闻名,令人回味无穷。
虾子烧素是明清时古城归德的一道名菜。
制作方法是:用温油将面筋炸透,撕成块状,然后加入虾子、香菇、银耳、鸡鸭汤,用文火煨汤收汁。
虾子烧素香、味、形俱佳,具有浓厚的豫东风味── 色重、香浓、汤厚、火透。
糁汤糁汤以肥嫩羊肉、牛肉、鸡丝为主要原料,配以大麦仁及多种作料。
制作方法:头天晚上将白条鸡、牛羊肉洗净放入甑(将木桶套在锅上)内,改文火煮熟,次日早上将煮好的汤浇开勾芡,食用时放入小磨香油、胡椒,撒上韭黄或蒜苗花,喝起来不腥不膻、原汁原味。
商丘水激馍相传创于明代。
制作方法是将硬面馒头切成寸许长,指头般粗细的馍锭儿,干后放入40 度左右的热水中浸透,再放入滚油中炸成金黄色,捞出后放入糖汁中,成品色泽鲜艳,香甜可口。
因糖汁中有水,馍炸好后要放在水里激一下,所以叫“水激馍”。
清乾隆年间列为贡品。
五香糟鱼选择夏邑城湖鲫鱼为原料,整鱼不去鳞片,剖腹去内脏,经腌制、油炸、放入多种佐料精工焖制而成。
其香味浓郁而醇正,骨酥刺烂形不变,为宴席佐餐佳品。
魏庄麻糖魏庄麻糖是梁园区双八镇的传统特产。
迄今已有200 多年生产历史,以甜、香、松、脆四大特点而久负盛名。
麻糖粗细均匀,芝麻沾满不露皮,两端封口不通气,不粘牙,食之酥脆,香甜适口。
景家麻片景家麻片曾被清朝康熙皇帝列为贡品。
景家麻片选料精良,制作精细。
历史文化名城商丘1、历史事件与文脉1)【汤王兴商】夏朝末年,商族部落首领汤在商丘一带活动。
汤以伊尹为相,励精图治,国力日渐强盛。
约公元前16世纪灭掉残暴无道的夏桀,建立了商王朝。
2)【葵丘会盟】春秋时期,诸侯大国争霸,兼并战争频仍。
公元前639年,宋襄公以春秋五霸之一的地位,在葵丘(今民权县林七集黄河故道北岸)盟会诸侯。
齐桓公、楚成王等大国诸侯均参加,并在此写下和好息战盟书,使各国人民得以休养生息。
这次会盟史称“衣裳之会”。
【泓水之战】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出兵伐郑。
楚庄王闻讯,率兵攻宋救郑。
两军在宋国境内的泓水(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慈圣镇)相遇,宋襄公以强调“仁义”治军,不听谋士劝告,两次错失良机,致使全军覆没,自己身负重伤,不治而死。
从此,宋国降为二等诸侯国。
“宋襄公之仁”典出于此。
3) 【梁孝王守睢阳】公元前154年,西汉发生吴楚七国之乱,吴王刘濞、楚王刘戊等亲率大军攻打睢阳(今商丘),企图打通西进京都长安之路。
梁孝王刘武拥兵10万,死守睢阳城3个月,给西汉王朝得以重整旗鼓的机会。
吴楚七国之乱被平定后,梁孝王因守睢阳有功,深得汉景帝厚爱,赐天子旌旗并与皇帝车同辇,梁孝王所在的梁国也成为汉王朝中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
4) 【睢阳之战】755年,唐朝发生“安史之乱”。
757年正月,叛将安禄山部下尹子奇率10万大军攻打睢阳(今商丘)。
睢阳守军5000余人依靠睢阳坚固的城池,与敌激战数百次,坚持了半年之久。
最后,弹尽粮绝,捕雀捉鼠为食,人亦相食,却无一人投降。
城破,张巡、许远皆被残杀。
5)【赵构登基】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康王赵构在金兵的威逼下,逃至陪都南京(今商丘睢阳区古城南),在南门外举行登基大典,继皇帝位。
6)【师尚诏攻克归德府】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柘城县远襄集北师家庄人师尚诏率领农民暴动,仅40余天队伍就发展到数万人。
农民军首克归德府,继克睢州、许州,在豫东一带产生很大影响。
这是明代河南省最大的一次农民暴动。
一。
历史沿革商丘为上古帝王之都,约在公元前24世纪,燧人氏、颛顼、帝喾先后建都于商丘。
帝喾之子契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今商丘),为商族人的始祖。
约公元前16世纪,契的14世孙成汤,灭夏称商,都南亳(今商丘)。
约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三年,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成王封殷商后裔微子启于商丘,称宋国。
周赫王二十九年(前286)齐、楚、魏灭宋而三分宋地,商丘属魏。
秦时,本地分属砀郡与陈郡。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改为梁国,属豫州。
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将梁国改为梁郡。
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时仍为梁郡。
南朝宋、齐为南梁郡,属南徐州。
北魏为梁郡,属南兖州。
隋开皇初梁郡废,十六年(596)置宋州,大业三年(607)复置梁郡。
唐武德四年(621)又改为宋州,天宝元年(742)置睢阳郡,属河南道,乾元元年(758)复为宋州。
五代梁三年(909)升为宣武军,五代唐庄宗同光元年(923)改为归德军,五代周时仍为宣武军。
北宋初复置宋州,景德三年(1006)升宋州为应天府,属京东西路(应天府始为京东东路路治,后为京东西路路治),大中祥符七年(1014)诏升为南京,为北宋陪都。
靖康二年(1127)五月,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即位,商丘为南宋开国都城。
金太宗天会八年(1130)更名为归德府,属南京路。
元为归德府,属河南布政使司。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降府为州,属开封府。
嘉靖二十四年(1545)升州为府。
清沿明制,仍为归德府。
民国2年(1913)裁归德府,所属各县划归豫东道。
1914年改豫东道为开封道。
1932年为第二行政督察区,直到1948年。
1948年11月全区解放后为豫皖苏第一行政区,1949年3月改为商丘专区,辖商丘市和商丘县及睢县、民权、宁陵、柘城、虞城、夏邑6县。
1950年5月商丘县城关区改建为商丘市,原商丘市改为朱集市。
1951年8月朱集、商丘二市合并为商丘市,市治朱集。
1952年1月,永城县由皖北专区划归商丘专区。
河南商丘古城名胜文化名城商丘,位于河南中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古城。
作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商丘被誉为“河南文化的摇篮”和“豫菜之乡”。
它既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墓群,也有被誉为“华夏第一古郡”的古城墙。
商丘的名胜文化丰富多样,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
萧国故城是商丘最具代表性的古迹之一。
它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后成为商朝的附庸。
在445年前,南京王氏在此地建立了萧国。
如今,萧国故城分为内城和外城两部分。
内城是城主、官员居住的地方,而外城则是平民百姓的居住区域。
这里保存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如萧国城墙、王氏墓、陶寺和陶王墓等。
每年都会举办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商丘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名胜景点,那就是孔子庙。
据历史记载,孔子曾经在商丘讲学,使商丘成为开展儒学的重要地点之一。
孔子庙占地广阔,建筑庄严,是商丘文化的重要象征。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古代儒家文化的魅力,参观孔子铜像和庙内的各种古代文物,聆听有关孔子教诲的讲解。
河南商丘不仅有着丰富的古代遗产,还有引人入胜的自然风光。
商丘有一个名为“牧马山”的景区,这里山清水秀,环境优美。
这个景区是商丘地区最大的一个风景名胜区,大小各异的山峰错落有致,山水相映成趣。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徒步、爬山、观赏瀑布、享受温泉,以及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商丘的美食文化也是其独特之处。
商丘的豫菜是融合了中原北方菜系和南方川菜的特点而形成的,以其色香味形俱佳而闻名。
最有名的莫过于商丘独特的“三汤团”。
这是由砂锅汤、白汤和红汤组成的一道传统汤团,汤团内填满了各种口味的馅料,包括鸡蓉、鸭蓉、猪肉、鲜虾和蔬菜等。
品尝这道美食,不仅可以满足口腹之欲,更能感受到商丘独特的美食文化。
除了以上提到的名胜和美食外,商丘还有许多其他有特色的景点和文化活动。
每年的“商丘黄河牛灯节”是商丘地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精彩的民间艺术表演和独特的灯展。
此外,商丘还有一些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如古市街和古城门,展示了当地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
商丘非遗情况汇报商丘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商丘非遗包括传统技艺、传统表演艺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等多个门类,是商丘市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商丘市非遗情况的汇报:一、传统技艺商丘市的传统技艺丰富多样,如刺绣、剪纸、泥塑、竹编等,其中以商丘刺绣最为著名。
商丘刺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工艺特色,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刺绣作品精美细腻,图案多样,色彩鲜艳,深受人们喜爱。
商丘市政府积极组织开展刺绣技艺传承和培训工作,推动商丘刺绣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二、传统表演艺术商丘市的传统表演艺术有豫剧、评剧、河南清音、河南梆子等多种剧种,其中豫剧是商丘市的地方剧种,具有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艺术魅力。
商丘市每年都会举办豫剧演出和比赛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和剧迷。
同时,商丘市也加大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力度,鼓励青少年参与其中,推动传统表演艺术的发展。
三、传统音乐和舞蹈商丘市的传统音乐和舞蹈形式多样,有古筝、琵琶、民间舞蹈等多种表现形式。
商丘市每年都会举办各种音乐和舞蹈比赛和演出活动,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和舞蹈艺术。
商丘市政府也加大对传统音乐和舞蹈的培训和推广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音乐和舞蹈。
四、传统戏剧和美术商丘市的传统戏剧有昆曲、河南梆子等,而传统美术则包括民间绘画、年画等。
商丘市政府通过举办各种传统戏剧和美术展览活动,推动传统戏剧和美术的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些传统艺术形式。
总结商丘市非遗资源丰富,传统文化底蕴深厚,非遗的传承和发展事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商丘市政府将继续加大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力度,通过举办各种展览、比赛、培训等活动,推动商丘非遗的传承和发展,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贡献。
商丘市旅游攻略
商丘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历史悠久,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商丘市旅游资
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以下是商丘市旅游攻略,带
您领略这座古老城市的魅力。
商丘市的历史文化
商丘市作为河南省的古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商丘是中国封建礼仪
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上曾是九州重要城市之一,留下了众多古迹和文物。
游客可
以前往商丘文庙、睢阳古城、太昊陵等景点,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商丘市的美食文化
商丘市的美食以豫菜为主,口味鲜美,特色独具。
游客可以品尝到当地特色小吃
如汤圆、烩面、卤面等,还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地方菜肴,如商丘烩菜、鸡油炒面等。
美食是了解一个城市文化的重要途径,不妨在商丘品尝当地美食,体验地道的河南味道。
商丘市的自然风光
商丘市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还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
游客可以前往潞河风
景区、天河湿地公园等地,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尤其是在春季,商丘的樱花盛开,如
诗如画,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赏花踏青。
在商丘市的怀抱中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商丘市的民俗风情
商丘市是一个充满民俗风情的城市,各种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丰富多彩。
游客可
以参加元宵灯会、庙会等民俗活动,感受当地人民的热情和喜庆氛围。
商丘的民俗文
化源远流长,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表演也是一大亮点,让游客领略到不一样的文化风情。
商丘市旅游攻略为您提供了多方面的游览建议,希望您在商丘市的行程中能够畅
游古今,感受历史的厚重和现代的活力。
商丘的传统手工艺有哪些商丘作为河南省的一个古老城市,拥有丰富的传统手工艺。
以下是商丘的一些传统手工艺:一、豫绣:商丘是豫绣的发源地之一,豫绣是指河南省境内的刺绣工艺。
商丘的豫绣历史悠久,技艺独特。
豫绣以其细腻、精致的刺绣技艺而著称,其特点是绣针透明,线路顺畅,色彩鲜艳,丝绸光泽明亮。
商丘的绣品以千里江山图、人物题材和花鸟鱼虫图案为主,造型栩栩如生,根据国画进行绣制。
二、木版年画:商丘的木版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艺术,被誉为“中国年画的发祥地”。
商丘的木版年画以勾线为主,线条流畅,构图丰富,色彩鲜艳,极富民间特色。
其中最有名的是“孔雀开屏”、“开元寿字”和“捧心花”等,这些年画都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瑰宝。
三、刘坡泥塑:刘坡泥塑是商丘市的传统手工艺之一,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
刘坡泥塑的主要原料是黄泥,通过揉搓、塑造、雕刻等工艺制作而成。
刘坡泥塑的形象生动逼真,多以民间故事、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等为题材,其特点是写实性强、造型独特、工艺精细。
刘坡泥塑传承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被誉为“中国民间雕塑的明珠”。
四、扎染:商丘的扎染技艺源远流长,是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扎染是一种将传统的织染工艺与现代的印花手法相结合的独特工艺。
扎染通过手工制作织物,并在织物上用蜡线或者板型进行防染,然后将织物浸泡在染料中,使染料渗透到没有防染的部分,形成独特的花纹。
商丘的扎染制作精致细腻,图案丰富多样,色彩鲜艳夺目,被誉为“中国手工艺中瑰丽的艺术”。
五、陶瓷:商丘的陶瓷工艺历史悠久,拥有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风格。
商丘的陶瓷制品以白瓷为主,色泽洁白细腻,质地坚硬,透光性好。
商丘的陶瓷制品多以花鸟、人物为主题,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其中最有名的陶瓷制品有商丘窑和牛骨瓷等。
总的来说,商丘的传统手工艺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代表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精髓。
这些传统手工艺在商丘的人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商丘市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