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会农业信息分会领导机构组成人员
- 格式:pdf
- 大小:76.21 KB
- 文档页数:2
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现代化进程第一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历史性、国际性的概念,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就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理念来管理农业。
农业现代化包括生产手段、生产过程、生产条件、经济结构、经营管理、流通和消费等方面的现代化。
其追求目标是:在优化生态环境、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前提下,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加工增值率,实现农区产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包括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和电子化。
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包括培育优良品种,使动物、植物、微生物有一个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用现代方法去控制和改善环境条件。
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产前、产中、产后等方面及各环节上的全部经营管理活动,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
从2000年9月起,总局党委组成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研究”专题组,分成7组到9个分局和部分农场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广泛征求垦区各方人士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分别在北京与哈尔滨两地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科顾委专家对《规划》进行咨询论证,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2000年11月6日,《规划》在北京通过专家论证。
这次论证会得到了省政府和农业部、计委、财政部、水利部、国家开发银行的关怀和支持。
出席论证会的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研究员卢迈,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柯炳生,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食品学科评议委员李里特,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于新华,水利部松辽委副总工程师、规划研究室主任李金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教授杨志福,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农产品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外经贸部WTO农业谈判组组长程国强,中国农学会高新技术农业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信乃诠等专家和学者。
中国农业核心期刊基本状况统计与分析李洁;曹燕;全津莹;郎伯涛;陈虹;雷波【摘要】为了了解“中国农业核心期刊”的基本状况,对《中国农业核心期刊期刊概览2014》上所列的中国农业核心期刊的类别、年份、地区、主办单位、联合办刊和刊期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13类189种核心期刊中综合性农业类期刊占比最高,占12.17%,1980年-1989年期间创办的农业核心期刊最多,占41.80%.189种核心期刊中,有63种核心期刊主办单位位于北京市,主办单位是研究院所、各类学会和高等学校的核心期刊最多,另外,50.26%的农业核心期刊是双月刊,35.98%是月刊.【期刊名称】《农业图书情报学刊》【年(卷),期】2016(028)002【总页数】3页(P64-66)【关键词】农业核心期刊;主办单位;刊期【作者】李洁;曹燕;全津莹;郎伯涛;陈虹;雷波【作者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50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与中国农学会农业科技情报分会、中国农学会农业图书馆分会联合成立“中国农业核心期刊评价课题组”,于2014年再次开展全国农业类科技期刊评价,对参评期刊的分类、指标的选取、权重的确定、结果的分析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研究与讨论,最终确定了“2014年中国农业核心期刊”名单,遴选出13个专业类别189种核心期刊[1]。
对2014年中国农业核心期刊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了解并掌握中国农业科技期刊的基本状况及引导其发展的具有重要意义。
该调查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编的《中国农业核心期刊概览2014》。
农业部关于印发第九届农业部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委员
组成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4.03.14
•【文号】农科教发[2014]1号
•【施行日期】2014.03.1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
正文
农业部关于印发第九届农业部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委员组成名
单的通知
(农科教发〔2014〕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农垦、乡镇企业、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部机关各司局、有关直属事业单位,各省级农科院,有关农业大学:
根据《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章程》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荐农业部第九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人选的通知》(农办科[2013]34号)有关要求,在全国各省(区、市)农业部门、相关科研教学单位、涉农企业和我部有关司局推荐的基础上,经广泛征求意见并研究确定科技委组成人员名单。
现将农业部第九届科学技术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印发你们,请协助支持相关专家做好科技委有关工作。
农业部
2014年3月14日
农业部第九届科学技术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常务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22人)
各专业组委员
(一)发展战略与产业经济组(以姓氏笔画为序)(23人)。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08.07.10•【文号】国办发[2008]76号•【施行日期】2008.07.10•【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76号2008年7月10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农业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印发。
农业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2008〕11号),设立农业部,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取消已由国务院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将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加工许可交给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三)将饲料生产企业设立条件审查和动物源性饲料安全卫生审查交给省级饲料管理部门。
(四)加强农产品产需调控,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产品有效供给和总量平衡、结构合理。
(五)强化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安全监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六)加强对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农业生物质产业的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促进农业资源合理配置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职责(一)拟订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机械化、乡镇企业、农垦等农业各产业(以下简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指导实施,参与涉农的财税、价格、金融保险、进出口等政策制定,组织起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法律法规草案,推进农业依法行政。
(二)承担完善农村经营管理体制的责任。
提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建议,指导农村土地承包、耕地使用权流转和承包纠纷仲裁管理。
指导、监督减轻农民负担和村民筹资筹劳管理工作,指导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
第1篇一、前言中国农学会自1917年成立以来,已走过百年历程。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农学会始终坚守农业科技事业,致力于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
本报告对中国农学会百年历程进行总结,旨在回顾学会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展望未来。
二、发展历程1. 创立初期(1917-1949年)1917年,中国农学会在上海成立,标志着我国农业科技事业正式起步。
初期,学会以普及农业知识、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主要任务,开展了农业调查、审定专业名词、举办学术讲座等活动。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学会积极开展农村工作,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 建国初期(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学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学会积极参与国家农业科技事业,组织开展农业科技攻关,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1950年,学会更名为中国农学会,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此期间,学会在农业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3. 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学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学会积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强自身建设,拓展服务领域,为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加强自身建设。
学会不断完善组织架构,成立了9个工作委员会、34个分支机构,联系31个省级农学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组织体系。
同时,学会积极吸纳优秀人才,现有个人会员3.4万人。
(2)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学会组织开展了多项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如“多能源互补驱动低能耗喷灌机系列产品研发与应用”项目,创造了移动式喷灌机组多能源互补驱动理论,开发出多途径节能降耗和精准灌溉技术,有效解决了喷灌机组能耗高、灌溉均匀性较差等问题。
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如组织专家对科技成果进行评价,推动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会积极参与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入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会、全球农业与生命科学高等教育协会联盟等国际组织,提升了我国农业科技的国际影响力。
农学会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农学会(以下简称学会)是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第二条学会宗旨:遵守我国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学会的优势,团结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为农业科技创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服务。
第三条学会工作制度是根据学会章程制定的,旨在规范学会的组织行为和工作程序,保障学会的正常运行,确保学会目标的实现。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四条学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负责制定和修改学会章程,选举和罢免理事会成员,决定学会的重大事项。
第五条理事会是学会的执行机构,负责领导学会开展日常工作,执行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组织制定学会工作计划,监督学会财务管理等。
第六条学会设立若干专业委员会,负责组织开展学术交流、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等活动。
专业委员会的设立和撤销,由理事会决定。
第七条学会设立秘书处,负责协调、管理学会日常工作。
秘书处设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若干人,工作人员若干人。
第三章工作内容第八条学会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组织举办学术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等活动,促进农业科技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九条学会支持和鼓励农业科技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第十条学会积极参与农业政策制定、科技评价、科技咨询等活动,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第十一条学会关注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为会员提供法律、政策、技术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第十二条学会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项目,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地位。
第四章会员管理第十三条学会会员分为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
个人会员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单位会员为农业科研、教育、企业、社会组织等。
第十四条会员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申请加入学会的个人或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并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入会手续。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调整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人员组成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2.03.20•【文号】农办科[2012]21号•【施行日期】2012.03.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调整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人员组成的通知(农办科[2012]21号)各委员及有关单位:根据《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规定和人员变动等情况,我部决定对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人员组成进行适当调整,新增1名副主任委员、2名副秘书长和1名委员,调整1名秘书长和3名委员。
现将调整后的委员名单印发你们。
特此通知。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日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人员名单主任委员白金明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副主任委员刘艳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潘学峰农业部人事劳动司副司长刘天金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校长秘书长邹萍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教育处处长副秘书长刘杰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农村教育处处长齐国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务处处长委员王毅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王欣太农业部人事劳动司人才工作处调研员王振如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院长刘凯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科技教育处调研员刘光德重庆市农业学校校长向朝阳农业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副主任、中国农学会副秘书长江斌福建省农业厅科技教育处处长李绍明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李胜强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科技教育处副处长(正处级)杨昌鹏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杨海蛟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袁正东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副总裁龚双江安徽省教科院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室主任靳红农业部科教司教育处副调研员。
中国农学会荣获社会组织评估5A等级
佚名
【期刊名称】《学会》
【年(卷),期】2012(000)006
【摘要】近日,经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委员会评定,中国农学会在2011年度社会组织评估中获得5A等级。
中国农学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百年老会。
近年来,在中国科协和农业部领导下,农学会紧密团结和依靠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秉承“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办会宗旨,按照“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
【总页数】1页(P62-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3-26
【相关文献】
1.中国农学会荣获社会组织评估5A等级
2.省交协荣获5A级社会组织评估等级
3.广西农学会荣获社会组织评估5A等级
4.中国水利工程协会再次荣获民政部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5A等级
5.成都物协荣获中国社会组织评估最高5A等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