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试验表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2
无公害大棚蔬菜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1、种植管理技术1.1清园、晒土、消毒在冬季种植大棚蔬菜之前,要清园,将杂草、枯枝落叶、残留的虫卵等都要清理干净。
在有阳光的天气翻开土壤,将土壤中越冬的虫卵消灭,及时对土壤进行消毒,有效控制病虫害。
具体可以使用蒸汽、高温、溴甲烷熏蒸等方式进行土壤消毒。
1.2选择抗病虫能力强的蔬菜品种在选择蔬菜的种植品种时,要尽量选择抗病虫能力强的品种。
如双抗2号的番茄品种就可以抵抗叶霉病、毛粉802的番茄品种可以抵抗蚜虫;津研2号、4号以及6号的黄瓜品种就抵抗白粉病能力强;津春4号的黄瓜品种可以抵抗霜霉病、枯萎斌及白粉病。
北京线茄跟牛心茄的茄子品种可以抵抗褐纹'病.北京九茄跟紫圆茄的茄子品种则可以抵抗棉疫病。
1.3科学轮作套种在同一大棚内连续种植同一种蔬菜对生长、病虫害的防治以及产量等都是有影响的,所以必须要轮作换茬,种植不同的蔬菜。
在套种的时候,不能出现争夺阳光和营养的情况,要避免病虫害的持续作乱,给蔬菜的健康、稳定生长提供保障。
如瓜类蔬菜跟葱蒜类进行轮作,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中含有的有毒元素和病虫害的发生。
1. 4强化并落实蔬菜的种植工作科学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施用少量的化肥,以此改善大棚土壤的环境,给蔬菜的根系生长提供有利环境。
培育生长状况良好的蔬菜大苗,然后再移栽到大棚里面,避免出现僵苗不发的情况。
大棚膜要选择质量较好的,如长寿无滴膜,有利于大棚内温度的提升。
要定期清理大棚表面的尘土,增加棚内蔬菜的光照量,保持棚内的温度,强化蔬菜植株的抗病能力。
如果温度有持续升高的趋势,要及时对棚内进行通风换气,排出对蔬菜生长有害的气体,保证蔬菜的正常生长。
在对蔬菜灌溉的时候可以使用暗灌、滴灌和微灌,杜绝大水漫灌。
使用全田覆盖栽培的方式,减少土地表层水分的蒸发,进而减少灌溉的次数,有效降低大棚里面的空气湿度,可以有效减少大棚十字花科蔬菜的黑腐病和软腐病的发生率,有效减少瓜类跟茄类蔬菜的枯萎病和疫病的发生率。
大棚蔬菜种植中的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措施研究大棚蔬菜种植中的病虫害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大棚环境通风不畅、湿度高,容易滋生各种病虫害。
为了保护蔬菜的生长和增加产量,化学防治措施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用的化学防治措施。
首先,药剂是种植大棚蔬菜中常用的化学防治手段之一。
药剂可以通过喷洒或熏蒸等方式施用,以杀灭或抑制害虫和病菌的生长。
常见的病虫害药剂有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
在选择药剂时,需要考虑到对目标害虫和病菌的杀灭效果以及对大棚环境和人体的安全性。
其次,种植大棚蔬菜的农民还可以利用化学手段来增强蔬菜的抗病虫性。
例如,可以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增加蔬菜的免疫力和抗病虫能力。
这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通过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增加其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同时,也可以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调节植物的生长节律,从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此外,化学防治措施还包括使用化学杀虫剂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常用的化学杀虫剂有有机磷、拟除虫菊酯和聚氯芬等。
杀虫剂可以通过接触、刺激或进食等方式杀死害虫,从而减少害虫对蔬菜的危害。
然而,化学杀虫剂的使用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正确选择药剂、合理使用药剂以及防止药剂的残留等。
另外,化学防治措施还包括使用化学杀菌剂来控制病菌的繁殖。
常用的化学杀菌剂有三唑酮、苯醚酮和氧化锌等。
杀菌剂可以通过抑制病菌的生长和繁殖,减少病害的发生。
然而,与杀虫剂一样,化学杀菌剂的使用也需要注意选择和使用的方法,以及对化学残留的控制等。
总结起来,大棚蔬菜种植中的病虫害化学防治措施有很多种,但使用化学药剂时需要注意选择剂型、合理使用以及对残留的控制等。
除了化学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可以增强蔬菜的抗病虫性,调节植物的生长节律,从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此外,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如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或合理的耕作和栽培措施等。
通过综合利用各种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大棚蔬菜种植中的病虫害,提高产量和质量。
在大棚蔬菜种植中,病虫害防治是农民们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方法,通过对不同防治措施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为蔬菜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地点:某蔬菜生产基地2. 实验品种:番茄、黄瓜、茄子3. 实验药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乙磷铝、吡虫啉、啶虫脒、灭蝇胺、霜霉威盐酸盐、腐霉利、施佳乐、棚菌灵、棚虫灵烟剂4. 实验工具:喷雾器、烟剂施放器、黄板、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三、实验方法1.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实验地划分为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种植同一种蔬菜,设置不同防治措施,共设7个处理组,分别为:(1)空白对照组: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2)药剂防治组:采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乙磷铝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3)生物防治组:利用吡虫啉、啶虫脒、灭蝇胺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4)物理防治组:采用黄板诱杀成虫;(5)生态防治组:采用霜霉威盐酸盐、腐霉利、施佳乐等生态农药进行防治;(6)综合防治组:结合药剂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生态防治等多种方法;(7)对照防治组:采用常规防治方法。
2. 实验步骤(1)在实验前,对实验地全面调查,记录病虫害发生情况;(2)根据不同防治措施,进行药剂喷雾、烟剂施放、黄板诱杀等操作;(3)在防治过程中,定期观察病虫害发生情况,记录防治效果;(4)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番茄病虫害防治效果(1)药剂防治组:防治效果为80%,与对照防治组相比,发病率降低了60%;(2)生物防治组:防治效果为75%,与对照防治组相比,发病率降低了55%;(3)物理防治组:防治效果为70%,与对照防治组相比,发病率降低了50%;(4)生态防治组:防治效果为65%,与对照防治组相比,发病率降低了45%;(5)综合防治组:防治效果为90%,与对照防治组相比,发病率降低了80%。
2. 黄瓜病虫害防治效果(1)药剂防治组:防治效果为85%,与对照防治组相比,发病率降低了65%;(2)生物防治组:防治效果为80%,与对照防治组相比,发病率降低了60%;(3)物理防治组:防治效果为75%,与对照防治组相比,发病率降低了55%;(4)生态防治组:防治效果为70%,与对照防治组相比,发病率降低了50%;(5)综合防治组:防治效果为95%,与对照防治组相比,发病率降低了85%。
北方大棚蔬菜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1. 病害防治1.1 白菜黑腐病白菜黑腐病是导致蔬菜产量损失、经济效益巨大的重要病害之一。
一般情况下,白菜的生长期长、耐寒能力强、但对高温和湿度敏感。
黑腐病主要通过挥发性有机物和土壤中的病原菌进行传播。
针对这种病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利用除草剂清除杂草,定期整理基地;•合理施肥增强白菜免疫力;•通过及时消毒器具、土壤和罐头,减少细菌的传播;•可以使用稀释后的计量氧化汞进行喷雾消毒。
1.2 黄瓜花叶病毒病黄瓜花叶病毒病是一种由昆虫如蚜虫、果蝇、白蝶等范围内传播的病毒病。
这种传染病主要在夏季发生,常见于黄瓜、西瓜、豆角等蔬菜中。
该病的主要症状有发黄、发花、嫩叶色素变暗等现象。
针对这种病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切断病菌传播途径,注意果实和蔬菜的卫生;•及时铲掉病株、黑穗等,并消毒器具;•使用对应的病毒抗体制品,提高对抗病毒的免疫力;•防止其它害虫的传播,控制水、土壤和器具的环境颜色。
1.3 青菜病班青菜病斑严重影响青菜的生长,导致叶片易腐烂、苗体生长缓慢等问题。
这种病害主要通过风、水以及竹杆的使用进行传播。
防治青菜病斑有以下几种措施:•把爬虫考虑在内的治病策略与防治整合在一起;•合理平衡营养和水分,努力调节肥料的量和质量;•利用有趣的生态措施,如拉网、遮阳网、提前种植、调整整个区域的偏向度;•提早进行预防,以降低青菜病斑的发生率。
2. 虫害防治2.1 白粉虱白粉虱是诸多蔬菜利用中的最大的害虫之一,它吸食叶表薄毛汁液,减弱水分的放水能力,从而引起干旱,对蔬菜的生长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针对白粉虱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利用化学药剂进行喷洒,如乙醇、马拉松等;•可以使用植物之间进行缤纷喷洒,如法国凤仙花、鼠尾草、桂花树等;•利用生物制剂来进口白粉虫,如吸取食物不具备被传染的杆菌?革兰氏形态埃希氏菌,或者用一些植物杀线虫剂,如奇异果等。
2.2 绿色米盘菌绿色米盘菌主要针对稻米,而且常夹杂在米粒中,直接影响稻米的品质以及食品产生等。
十一月份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此期病害较轻或基本无病,要采取综合预防的措施,定期喷施广谱性杀菌剂,预防黄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可喷施50%安克1500倍,或68.7%银法利800倍液+(金)云大-120调节剂1500倍液,5~7天喷*,既有效防治病害发生又可调节作物生长,提高抗逆性。
对番茄叶霉病、辣(甜)椒斑点病、瓜类白粉病可喷施43%好力克4000倍液,或5%翠丽微乳剂1000倍液,或20%阿米西达2000倍液,对已发病的大棚可喷施50%翠贝干悬浮剂5000倍液,要几种农药交替喷施,提高防治效果。
虫害:主要有蚜虫、白粉虱、斑潜蝇和茶黄螨(嫩叶螨)要及早防治,可喷施10%除尽1500倍液,或喷施32.5%尽胜1000倍液,或5%啶虫咪4000倍液,5~7天喷1次,可有效防治虫害发生。
1。
对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的研究随着棚室栽培的迅速发展,病虫害种类显著增加。
本文介绍蔬菜在棚室栽培下土壤、空气湿度、温度、寄主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并提出防治对策,为大棚蔬菜种植提供参考。
大棚蔬菜种植病虫害防治对策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呈现出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膳食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的局面,特别是对鲜食蔬菜的需求日益提升,使我国蔬菜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温室蔬菜生产成为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的一项阳光产业。
但随着温室蔬菜面积的不断扩大和种植年限的不断增加,温室蔬菜病害发生呈日益加重态势,直接影响和制约了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棚室蔬菜栽培在人工设施环境下进行,与露地栽培环境条件有根本区别,既有利于蔬菜周年生产和供应,也为病虫害的发生流行提供了良好条件。
随着棚室栽培的迅速发展,病虫害种类显著增加,为害程度明显加重,为露地蔬菜提供了菌源和虫源。
一、土壤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及防治对策土壤是蔬菜的根系环境,也是多种病原菌的越冬场所。
在正常情况下,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大量的有益微生物保持一定的平衡。
但由于蔬菜根系的分泌物质和病根的残留,使土壤微生物逐渐失去平衡,病原菌数量不断增加,诱使病害发生。
棚室土壤比露地土壤光照少,温度和湿度高,病原菌增殖迅速,生产中又缺乏抗病品种,土传根病随连作年限增多而加重,如新建棚室发生瓜类枯萎病后如不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一般从零星病株到普遍发病只需4~5年时间。
在大型连作温室中,果菜类根结线虫病只需3~4年,病株率可达100%,减产50%以上,严重威胁多种蔬菜生产。
近年来茄果类青枯病、草莓黄萎病等土传病害分布在分宜县各蔬菜地区,危害加剧。
多种病原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是蔬菜病害发生流行的重要环节。
露地环境病菌死亡率高,在蔬菜生长季节才能侵染,发病迟,危害轻,有的病害只在局部地区季节性流行。
但在棚室栽培下,病菌既可安全越冬,又能周年发生,已成为发展棚室蔬菜生产的大敌。
病大发生,气温回升后,及时加大中耕力度,立枯病发生有所好转。
二、综合防治措施1.物理防治1〇提倡秋耕冬灌,深施底肥。
减少棉铃虫、棉叶螨等病虫害越冬基数。
2〇选用高产抗病品种。
棉花品种选用新陆早42号、新陆早48号、新陆早57号等,播种前统一晒种,每50千克棉种用多福立枯灵1千克、吡虫啉10克拌种,减少苗期立枯病和棉蓟马危害。
3〇采取杀虫灯诱杀、黄板色诱及棉铃虫性诱剂诱杀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技术。
每3.3公顷棉田设置1盏太阳能杀虫灯,借助棉铃虫成虫昼伏夜出和趋光性诱杀成虫,降低成虫基数,减轻棉铃虫幼虫对花铃的危害。
性激素诱杀:利用三角形诱捕器或者自制捕虫网内置棉铃虫性诱剂,在棉铃虫越冬代、一代和二代成虫羽化高峰期,放置于田间地头,诱杀棉铃虫雄性成虫,悬挂高度离地面1.5~2.0米,每0.7公顷棉田放置1个。
黄板诱杀:在棉田四周悬挂黄板诱杀蚜虫,高度为50~60厘米,每667米2放置3~5个。
2.化学防治1〇采取以现代设施为主线的综合防治技术。
依托现代农业设施加压滴管技术,在棉花花铃期将微量元素硫酸锌随水滴入,抑制病原体生长和入侵,增强植株抗逆能力。
2〇结合化控,采取化学药物综合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防治棉叶螨可选用阿维菌素、炔螨特等,防治棉铃虫、蚜虫用吡虫啉、啶虫脒及阿立卡等药物。
(收稿日期:2014-10-17)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试验五合丽罕·阿卜杜艾尼1,麦提喀斯木·麦提赛依迪2尼扎米丁·麦合木提3(民丰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民丰848599)一、药剂防治试验1.试验目的大棚番茄发生黄化曲叶病毒病后,产量会下降60%~70%,有些大棚甚至绝收。
对这种情况,民丰县引进防治TYLCV病毒效果好的农药,根据试验结果,选出最适宜的防治技术,并推广应用。
2.供试药剂6%菌毒·烷醇+99.9%速效锌+8.6%已唑·碘、20%病毒A、40%克毒宝、6%阿泰灵。
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等等,要用清水进行反复清洗,避免影响其发育。
②药剂浸种在对蔬菜种子进行药剂处理时,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第一,在我国部分地区,比较容易出现枯萎病。
为了避免此类病害出现,可以运用100倍液的福尔马林,在进行浸种时,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即可,在最长的情况下,不宜超过半个小时。
在浸泡完成之后,需要捞出,然后用清水反复清洗干净。
第二,针对辣椒、番茄类种子,可以运用以下处理方式:先将种子放入清水中,等待3个小时以上,然后将其捞出,放入10%浓度的磷酸三钠溶液中,等待半个小时左右即可,捞出后清洗干净,等待后续的播种。
第三,对于白菜类、瓜类种子,可以进行以下操作:取50%浓度的多菌灵溶液,将种子放入其中,至少要等待60分钟以上,但是不能超过120分钟,之后捞出清洗干净即可。
在运用药液进行处理时,要控制好具体的时间,避免时间过于长。
4、肥料使用通过对部分土壤的了解发现,在长时间的种植中,部分种植者的肥料选择、施肥方式等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针对这一方面的情况,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①在我国部分地区,其在进行施肥时,为了降低此环节的投入,一般会使用农家肥。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的为未经过腐熟的农家肥,不仅无法起到施肥的效果,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通过了解发现,其中不仅含有大量的病菌,并且还存在各种类型的虫卵,所带来的危害性较大。
在腐熟时,也不能直接将其转移到棚内。
如果直接将其转入棚内,会产生大量的氨气,此类气体对幼苗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②在确定底肥的施加时间时,至少需要在正式种植的7天之前施加,并且要避免直接撒在土壤表面,要与土壤进行混合处理。
③在后续幼苗生长过程中,进入追肥阶段之后,在进行施肥操作时,除了不能直接撒在地面上之外,也要避免直接洒在植株上,要与植株保持一定的距离。
一般情况下,至少需要保持在6cm以上,且不超过11cm即可。
在追肥结束之后,为了保证效果,可以在表面覆盖上薄薄的一层土,并且用小水灌溉。